清华大学建筑环境学第2章建筑外环境.pptx
合集下载
建筑外环境ppt课件教学教程

❖ 终日阴影:由于其他建筑物的遮挡,有 的地方在一天当中都无日照的现象。
❖ 永久阴影:指一年当中都没有日照的现 象。
建筑物的外形与阴影的形成
日照时间、南北方向相邻楼间距与纬度之间 的关系
§2-4 室外气候
❖ 一.基本概念 ❖ 二.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 ❖ 三.微气候范围内空气层温度随时间与空间
b)地面的覆盖面,如草原森林等不同的地形及地面覆 盖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本身温度变化的性质 均不同,所以地面的增温也不同。
c)大气的对流作用 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的空气流动都会使两地 的空气进行混合,减少两地的气温差别。
气温升降的主要原因 空气与地表的热交换量引起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微气候范围内空气层温度随时间与空间的 变化规律
一.基本概念 ❖ 1.太阳常数:指太阳与地球之间为年平均
距离时,地球大气层上边界处,垂直于阳 光射线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来 自太阳的辐射能量。I0=1353 W/㎡。
❖ 2.太阳光谱: 在各种波长的辐射中,能转 化 为 热 能 的 主 要 是 可 见 光 部 分 ( 52% ) 0.38~0.76mm;0.76~3.0 mm的近红外线。
力比郊区大,储存水分的能力比郊区大, 蒸发沸腾作用比郊区小,城市的平均风 速小 ❖ 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现象 ❖ 3.城市中的云量
最低日照标准: 冬至日底层住宅内满窗日照时间 ≮1h;
1.紫外线: (0.2~0.4 mm)
作用:杀菌;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危害:过度的照射会危害人体健康;由于氯氟碳 化合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辐射 增强;是黑瘤的致病因素;
2.可见光(0.4~0.77mm):在照明学上有重要意义;
3.红外线(0.77~4.0 mm):造成热效果的主要因素; 日照强度大小和时间长短对人类行为的影 响;
❖ 永久阴影:指一年当中都没有日照的现 象。
建筑物的外形与阴影的形成
日照时间、南北方向相邻楼间距与纬度之间 的关系
§2-4 室外气候
❖ 一.基本概念 ❖ 二.影响地面附近气温的因素 ❖ 三.微气候范围内空气层温度随时间与空间
b)地面的覆盖面,如草原森林等不同的地形及地面覆 盖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本身温度变化的性质 均不同,所以地面的增温也不同。
c)大气的对流作用 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的空气流动都会使两地 的空气进行混合,减少两地的气温差别。
气温升降的主要原因 空气与地表的热交换量引起气温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微气候范围内空气层温度随时间与空间的 变化规律
一.基本概念 ❖ 1.太阳常数:指太阳与地球之间为年平均
距离时,地球大气层上边界处,垂直于阳 光射线的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来 自太阳的辐射能量。I0=1353 W/㎡。
❖ 2.太阳光谱: 在各种波长的辐射中,能转 化 为 热 能 的 主 要 是 可 见 光 部 分 ( 52% ) 0.38~0.76mm;0.76~3.0 mm的近红外线。
力比郊区大,储存水分的能力比郊区大, 蒸发沸腾作用比郊区小,城市的平均风 速小 ❖ 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现象 ❖ 3.城市中的云量
最低日照标准: 冬至日底层住宅内满窗日照时间 ≮1h;
1.紫外线: (0.2~0.4 mm)
作用:杀菌;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危害:过度的照射会危害人体健康;由于氯氟碳 化合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辐射 增强;是黑瘤的致病因素;
2.可见光(0.4~0.77mm):在照明学上有重要意义;
3.红外线(0.77~4.0 mm):造成热效果的主要因素; 日照强度大小和时间长短对人类行为的影 响;
建筑环境学第2章建筑外环境

射
的
波
谱
紫外线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0.1μm的X射线~100 m的无线电(γ、X、紫外、可见、红外、微波、短波、中波、长波)22
2.2.1 太阳辐射电磁波
3. 太阳辐射能量比例
进入大气层后,因大气对不同波长的射线具有选择性
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到达地球表面的光谱成分有所改
变,辐射强度也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
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
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大陆吹向海洋, 夏
季海洋吹向大陆
38
2.3.2 风与大气边界层
2. 大气环流
赤道得到太阳辐射大于地表的长波辐射散热, 极地正相反。地表温度不同是大气环流的动
因,风的流动促进了地球各地能量的平衡。
净增益
盈余区域 短缺区域
辐射增益区
随纬度基本 不变
关 间。如世界时间(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天文台),北京 时间(东经120º/东8时区)
于 ➢ 当地太阳时(真太阳时):太阳在当地正南时为12点, 地球自转一周又回到正南时为一天。
时 ➢ 中国的“标准时”: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全世界共 间 有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按其中央子午线的真太阳时为
该时区的标准时(钟表时间)。相邻时区差为1小时。
反射、散射和吸收的共同影 响,使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 辐射照度大大削弱,辐射光 谱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太阳辐射能的去向
2.2.2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由三部分组成
直射辐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0.32~2.5μm) 散射辐射:被大气中的水蒸汽和云层散射,为可见光
建筑物垂直面上 的直射辐射强度
2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由于我国5个时区统一采用东8时区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因此在用式(2-2)求取某地的真太阳时,Tm和Lm均应采用东8时区的标准时和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若将真太阳时用角度表示时,则称太阳时角,简称时角h,是指图2-3的OP线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时间12点时,日、地中心连线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其计算公式为
真太阳时是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地球自转15为1小时。但是由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随时间在变化,以及地球赤道与黄道平面的不一致,致使当地子午线与正南方向有一定的差异,所以真太阳时比当地的平均太阳时(钟表时间)有时快一些,有时慢一些。真太阳时与当地平均太阳时之间的差值称为时差。某地的真太阳Fra bibliotekT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计算日在一年中的日期序号。
赤纬从赤道平面算起,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春分时,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面平行赤纬为0,阳光直射赤道,并且正好切过两极,南北半球的昼夜相等。春分以后,赤纬逐渐增加,到夏至达到最大+23.5,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地球北纬23.5,即北回归线上。以后赤纬一天天地变小,秋分日为的赤纬又变回到0。在北半球,从夏至到秋分为夏季,北极圈处在太阳一侧,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夜长昼短,到秋分时又是日夜等长。当阳光又继续向南半球移动时,到冬至日,赤纬达到-23.5,阳光直射南纬23.5,即南回归线。这情况恰与夏至相反。冬至以后,阳光又向北移动返回赤道,至春分太阳光线与赤道平行。如此周而复始。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行程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四个典型季节日,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中间的日期。从天球上看,这四个季节把黄道等分成四个区段,若将每一个区段再等分成六小段,则全年可分为24小段,每小段太阳运行大约为15天左右。这就是我国传统的历法——24节气。
若将真太阳时用角度表示时,则称太阳时角,简称时角h,是指图2-3的OP线在地球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时间12点时,日、地中心连线在赤道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其计算公式为
真太阳时是以当地太阳位于正南向的瞬时为正午12时,地球自转15为1小时。但是由于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随时间在变化,以及地球赤道与黄道平面的不一致,致使当地子午线与正南方向有一定的差异,所以真太阳时比当地的平均太阳时(钟表时间)有时快一些,有时慢一些。真太阳时与当地平均太阳时之间的差值称为时差。某地的真太阳Fra bibliotekT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计算日在一年中的日期序号。
赤纬从赤道平面算起,向北为正,向南为负。春分时,太阳光线与地球赤道面平行赤纬为0,阳光直射赤道,并且正好切过两极,南北半球的昼夜相等。春分以后,赤纬逐渐增加,到夏至达到最大+23.5,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地球北纬23.5,即北回归线上。以后赤纬一天天地变小,秋分日为的赤纬又变回到0。在北半球,从夏至到秋分为夏季,北极圈处在太阳一侧,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夜长昼短,到秋分时又是日夜等长。当阳光又继续向南半球移动时,到冬至日,赤纬达到-23.5,阳光直射南纬23.5,即南回归线。这情况恰与夏至相反。冬至以后,阳光又向北移动返回赤道,至春分太阳光线与赤道平行。如此周而复始。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行程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四个典型季节日,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中间的日期。从天球上看,这四个季节把黄道等分成四个区段,若将每一个区段再等分成六小段,则全年可分为24小段,每小段太阳运行大约为15天左右。这就是我国传统的历法——24节气。
建筑环境学总复习PPT课件

与温暖的地表直接接触的空气层,由于导热的作用而被 加热,此热量又靠对流的作用而转移到上层空气。因此, 气流和风带着空气团不断地与地表接触而被加热。
14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 度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 大气压力比夏季大 气压力高,变化范 围5%以内
海平面大气压力称 作标准大气压,为 101325 Pa 或 760 mmHg
15
风
风的成因
风是指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 运动。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 原因,也是风的主要成因。
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 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海洋吹向大陆。) 街巷风,高楼风(海陆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风遇障碍物绕行 产生方向速度的变化。)
17
逆温层
原因
地面有冷源 1. 夜间长波辐射 2. 附近有较低温的 海风吹来
正常的温度梯度:地表热,高空冷
18
空气温度
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第一是如何调解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 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二,在室内的空气品质方面,由于大量使用合 成材料作为建筑内部的装修和保温,并一味地为 节能而减低新风量出现了所谓的病态建筑.
4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过围护结构,直 接影响室内的环境,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 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当地各 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太阳位置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即太阳高度角b和太 阳方位角A。
太阳高度角为太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为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确定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目的在于进行日照时数、 日照面积、房屋朝向和间距以及房屋周围阴影区范围等 的设计。 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三:赤纬(d);时 角(h);地理纬度。
14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 度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 大气压力比夏季大 气压力高,变化范 围5%以内
海平面大气压力称 作标准大气压,为 101325 Pa 或 760 mmHg
15
风
风的成因
风是指由于大气压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 运动。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 原因,也是风的主要成因。
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 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海洋吹向大陆。) 街巷风,高楼风(海陆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影响,风遇障碍物绕行 产生方向速度的变化。)
17
逆温层
原因
地面有冷源 1. 夜间长波辐射 2. 附近有较低温的 海风吹来
正常的温度梯度:地表热,高空冷
18
空气温度
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第一是如何调解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 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二,在室内的空气品质方面,由于大量使用合 成材料作为建筑内部的装修和保温,并一味地为 节能而减低新风量出现了所谓的病态建筑.
4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过围护结构,直 接影响室内的环境,为得到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 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必须了解当地各 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太阳位置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即太阳高度角b和太 阳方位角A。
太阳高度角为太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为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确定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目的在于进行日照时数、 日照面积、房屋朝向和间距以及房屋周围阴影区范围等 的设计。 影响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因素有三:赤纬(d);时 角(h);地理纬度。
建筑环境学-建筑外环境课件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 (小时 ) 34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8
第 二 节
太 阳 辐 射
紫外线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9
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
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近红外线 45.2%
长波红外线 2.2%
紫外线 7.0%
可见光 45.6%
似认为是常数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
东京晴天的大 气透明度逐月值
20
我国的大气透明度分区
2 4
3
3
5 6
4
21
第三节 室外气候
自然的微气候
大气压力 风 空气温度 有效天空温度 地层温度 空气湿度 降水
22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 度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 大气压力比夏季大 气压力高,变化范 围5%以内
东经 0°
经线或子午线
北纬 0°
南纬
纬线
4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某地的真太阳时T
经度
太阳与地球距离 变化造成的偏差
T
Tm
L Lm 15
e 60
90W
时区当地 标准时
北京时间 90E
当地的钟表时间T0就是
伦敦时间
忽略了时差e 的当地平均太阳时。
问题:西安的真太阳时和北京时间差多少?
5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太阳辐射能与太阳高度角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 (小时 ) 34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8
第 二 节
太 阳 辐 射
紫外线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9
太阳总辐射能量比例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强度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
辐射强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近红外线 45.2%
长波红外线 2.2%
紫外线 7.0%
可见光 45.6%
似认为是常数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明
东京晴天的大 气透明度逐月值
20
我国的大气透明度分区
2 4
3
3
5 6
4
21
第三节 室外气候
自然的微气候
大气压力 风 空气温度 有效天空温度 地层温度 空气湿度 降水
22
大气压力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 度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 大气压力比夏季大 气压力高,变化范 围5%以内
东经 0°
经线或子午线
北纬 0°
南纬
纬线
4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某地的真太阳时T
经度
太阳与地球距离 变化造成的偏差
T
Tm
L Lm 15
e 60
90W
时区当地 标准时
北京时间 90E
当地的钟表时间T0就是
伦敦时间
忽略了时差e 的当地平均太阳时。
问题:西安的真太阳时和北京时间差多少?
5
第一节 地球绕日运动的规律
太阳辐射能与太阳高度角
建筑外环境ppt课件

地质条件有关。
-
25
空气温度
主要指距地面1.5m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与地表面以导热、对流和长波辐射形式进行热交换而 被加热或冷却。对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 日较差: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年较差:一年内最冷月和最热月的月平均气温差。 年平均温度:向高纬度地区每移动 200~300 km 降低 1℃。
太阳高度角
太阳时角 太阳方位角
-
7
第二 节
太阳 辐射
紫外线 可见光
-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8
太阳辐射能量比例
太阳常数1353W/m2:大气层外的辐射照度
进入大气层后被反射和吸收,光谱成分有所改变,辐射照 度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因素。
近红外线 45.2%
长波红外线 2.2%
紫外线 7.0%
-
20
第三节 室外气候
自然的微气候 大气压力 地层温度 空气温度 有效天空温度 空气湿度 风 降水
-
21
大气压力
海拔高度(km)
7
6
5
玛多
4
拉萨
格尔木
3
昆明
2
兰州
1
太原
0
北京
-1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大气压力(kPa)
-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 而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大 气压力比夏季大气压力 高,变化范围5%以内
-
26
空气温度
太阳辐射和气温变化
年较差与纬度的关系
-
27
空气温度的日变化 武汉九月初一天的气象数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2~3时,最低气温 一般出现在凌晨4~5时
建筑环境学建筑外环境

夏季海洋吹向大陆
30
大气环流
赤道得到太阳辐射大于长波辐射散 热,极地正相反。地表温度不同是 大气环流的动因,风的流动促进了 地球各地能量的平衡。
盈余区域 短缺区域
净增益
辐射增益区
随纬度基本 不变
占地面积40%
过渡区
占地面 积36%
31
净损失
损失区 占地面积36%
风的测量
测量开阔地面 10m 高处的风向和风速 作为当地的观测数据
8 5.5
9 7.0
10 9.0
11 11.5
12 14.0
- 0.1 0.3 1.0 1.5 2.5 4.0 5.5 7.5 10.0 12.5 16.0 -
静,烟直上
0~0.2
烟能表示方向,但方向标不能转动
0.3~1.5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响,方向标能转动
1.6~3.3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大 大
21
太阳辐射照度与朝向
北纬40°的总辐射照度
22
关于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通过的路径长 度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日射照度。 太阳高度角低则日射照度小
冬季太阳高度角低,夏季太阳高 度角高
清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低,中午 太阳高度角高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低纬 度地区太阳高度角高
23
太阳高度角 冬夏不同
53
湿度
确定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 是为了进行日照时数, 日照面积,房屋朝向和 间距及房屋周围阴影区 范围等的设计。
10
太阳在空间的位置
赤纬和太阳高度角有什么区别? 时角和太阳方位角有什么区别? 太阳高度角 = h δ+ δ 太阳方位角 = δ h
太阳高度角
30
大气环流
赤道得到太阳辐射大于长波辐射散 热,极地正相反。地表温度不同是 大气环流的动因,风的流动促进了 地球各地能量的平衡。
盈余区域 短缺区域
净增益
辐射增益区
随纬度基本 不变
占地面积40%
过渡区
占地面 积36%
31
净损失
损失区 占地面积36%
风的测量
测量开阔地面 10m 高处的风向和风速 作为当地的观测数据
8 5.5
9 7.0
10 9.0
11 11.5
12 14.0
- 0.1 0.3 1.0 1.5 2.5 4.0 5.5 7.5 10.0 12.5 16.0 -
静,烟直上
0~0.2
烟能表示方向,但方向标不能转动
0.3~1.5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响,方向标能转动
1.6~3.3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旌旗展开
大 大
21
太阳辐射照度与朝向
北纬40°的总辐射照度
22
关于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与太阳通过的路径长 度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日射照度。 太阳高度角低则日射照度小
冬季太阳高度角低,夏季太阳高 度角高
清晨和傍晚太阳高度角低,中午 太阳高度角高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低,低纬 度地区太阳高度角高
23
太阳高度角 冬夏不同
53
湿度
确定太阳高度角及方位角, 是为了进行日照时数, 日照面积,房屋朝向和 间距及房屋周围阴影区 范围等的设计。
10
太阳在空间的位置
赤纬和太阳高度角有什么区别? 时角和太阳方位角有什么区别? 太阳高度角 = h δ+ δ 太阳方位角 = δ h
太阳高度角
建筑外环境

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过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的环境 了解室外环境以控制室内环境
气候与天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天气是指该地区时刻变化的冷、热、干、湿、风、雨 等大气状况 气候是指某地区平均的大气状况,是该地区多年天气 状况的统计结果。 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气候要素包括:
0°
+23.5° 23.5° 0°
太阳的位置通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
太阳高度角—太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第二节 太阳辐射
1.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 2.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3.在建筑中日照的作用与效果
1.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
太阳高度角
海拔(米) 北京 31.2; 上海 4.5; 西安 396.9; 西宁 2261.2 拉萨 3658; 日喀则 3836
太阳方位角
大气质量:
大气透明度定义:I1/I0 = P = exp (-kL),P=1 最
透明 变化范围:0.65~0.75,在一个月份的晴天中可近 似认为是常数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 明
1.大气压力
7 6 5
玛多 拉萨
兰州 太原 北京
4 3 2 1 0 -1 40 50 60
格尔木
昆明
70
80
90
100 110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而 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大气 压力比夏季大气压力高, 变化范围5%以内 海平面大气压力称作标 准大气压,为101325 Pa 或 760 mmHg
建筑外环境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为什么要考虑建筑外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会通过围护结构,直接影响室内的环境 了解室外环境以控制室内环境
气候与天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天气是指该地区时刻变化的冷、热、干、湿、风、雨 等大气状况 气候是指某地区平均的大气状况,是该地区多年天气 状况的统计结果。 与建筑密切相关的气候要素包括:
0°
+23.5° 23.5° 0°
太阳的位置通常用两个角度来表示
太阳高度角—太阳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太阳方位角—太阳方向的水平投影偏离南向的角度
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
第二节 太阳辐射
1.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 2.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3.在建筑中日照的作用与效果
1.太阳常数与太阳辐射的电磁波
太阳高度角
海拔(米) 北京 31.2; 上海 4.5; 西安 396.9; 西宁 2261.2 拉萨 3658; 日喀则 3836
太阳方位角
大气质量:
大气透明度定义:I1/I0 = P = exp (-kL),P=1 最
透明 变化范围:0.65~0.75,在一个月份的晴天中可近 似认为是常数 我国将大气透明度作了6个等级的分区,1级最透 明
1.大气压力
7 6 5
玛多 拉萨
兰州 太原 北京
4 3 2 1 0 -1 40 50 60
格尔木
昆明
70
80
90
100 110
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而 变 在同一位置,冬季大气 压力比夏季大气压力高, 变化范围5%以内 海平面大气压力称作标 准大气压,为101325 Pa 或 760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