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参数

继电器参数
继电器参数

继电器的型号参数及选用

一. 小型直流12V继电器

外形图:

多触点继电器外形图:

单触点继电器内部结构图:

单触点继电器内部结构图:

双触点继电器内部结构图:

三触点继电器内部结构图:

继电器的控制图:

如上图所示:

此继电器的4脚和5脚是线圈,1脚和2脚是常闭开关,1脚和3脚是常开开关点。

当继电器的4脚和5脚接电,有电流流过,线圈就会产生磁力,开关片被吸下。此时1和3就连通,1和2断开。

继电器的型号参数及应用电路

铭牌的标示:

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小型直流继电器参数:

1、额定工作电压

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

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

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4、释放电流

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5、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是指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三、继电器测试

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用更加精确方式可测得触点阻值在100毫欧以内);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稳压器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

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

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用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工作不可靠。

四、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

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五、继电器的选用

1.先了解必要的条件

①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能提供的最大电流;

②被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③被控电路需要几组、什么形式的触点。选用继电器时,一般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可作为选用的依据。控制电路应能给继电器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否则继电器吸合是不稳定的。

2.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使用条件后,可查找相关资料,找出需要的继电器的型号和规格号。若手头已有继电器,可依据资料核对是否可以利用。最后考虑尺寸是否合适。

3.注意器具的容积。若是用于一般用电器,除考虑机箱容积外,小型继电器主要考虑电路板安装布局。对于小型电器,如玩具、遥控装置则应选用超小型继电器产品。

继电器是一种用电流控制的开关装置。是各种自动控制电路中必不可少的执行器件。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介绍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用继电器制作延时开关电路。

一、继电器简介

(一)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继电器,其中4098型超小型继电器使用最为广泛。图3-24是这种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24 4098型继电器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继电器线圈通电后,线圈中的铁芯产生强大的电磁力,吸动衔铁带动簧片,使触点1、2断开,1、3接通。当线圈断电后,弹簧使簧片复位,使触点1、2接通,1、3断开。我们只要把需要控制的电路接在触点1、2间(1、2称为常闭触点)或触点1、3间(称为常开触点),就可以利用继电器达到某种控制的目的。

4098型继电器线圈的工作电压有3伏、6伏、9伏、12伏等多种规格。吸合时线圈中通过的电流约为50毫安左右,触点间允许通过的电流可达1安培(250伏)。

(二)继电器的检测

1.可用万用表欧姆档R×100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电阻。4098(6V)继电器线圈的电阻约为100欧姆左右。如电阻无限大,说明线圈已断路,若电阻为零,则说明线圈短路,均不可使用。

2.将线圈引脚4、5两端加上直流电压。逐渐升高电压,当听到“塔”的一声,衔铁吸合时电压值为继电器吸合电压。此电压值应小于工作电压值。继电器吸合后,再逐渐降低电压,再听到“咯”的一声释放衔铁时,衔铁复位;一般释放电压应为吸合电压的1/3左右,否则继电器工作将不可靠。

第二项检测,可在老师辅导下去做。

二、延时开关电路的制作

延时开关电路如图3—25。

图3—25 延时开关电路

(一)工作原理

将电源开关K2闭合,再按下按钮开关K1,这时,晶体二极管V1、V2导通,继电器吸合。同时电源对电容器C充电。当K1断开后由于C已被充电,它将通过R和V1V2放电,从而维持三极管继续导通,继电器仍然吸合。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电,C两极间电压下降到一定值时,不足以维持三极管继续导通,继电器才释放。从K1断开到继电器释放的时间间隔称为延时时间。它决定于R和C的大小。一般C为100微法时,调节可调电阻器R可获得10秒至90秒的延时时间。若C取1000微法,则延时时间可达5分钟以上。

继电器上并联的二极管起保护作用,防止继电器断电释放时,由于自感产生高电压损坏晶体三极管。

(二)印刷电路板和元件规格

延时开关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如图3一26(A)。实物图见图3—26(B)。

元件规格:

J继电器4098型工作电压6V V

1V

2

晶体三极管9014 VD晶体二极管2CP10或1N4001

R可调电阻器100k C电解电容器100u/6V K

1

按钮开关。

(三)焊接电路

1.将各元件做焊前处理、镀锡。

2.焊接继电器。将继电器插入印刷板上对应的小孔。将5个引脚焊好。注意焊接时间要尽量短些,焊点应圆而小。

3.焊接R和C、可调电阻器R可如图3-27焊好后再插入印刷电路板焊接。电解电容器C焊接时要注意正负引脚位置。

图3—26 印刷电路图和实物图

4·焊接二极管VD。注意正负引脚位置,不可焊反。焊接时间尽量短些。

5·焊接三极管V1V2。注意认清三极管三个极b、c、e。不可焊错。

6·焊接电源引线和按钮开关引线,并接好按钮开关K

1

三、延时开关的调试和应用

1.检查印刷板上各焊点的焊接情况。注意虚焊和假焊。邻近的焊点间应清理干净,防止焊点间短路。

2.将可调电阻器R活动触点调在中间位置接通6v电源(可用2个3V的电源串联)。

3.按一下按钮开关,这时应听到“嗒”的一响。继电器吸合。几十秒钟后,应再听到“嗒”的一响,继电器释放。说明延时开关工作正常。如想改变延时时间,可调整R。R越大,延时时间越长。若要求延时时间大于这个电路的最长延时时间,可将C换为容量更大些的电解电容器。

4.延时开关的应用

延时开关可用于控制灯泡。图3一25中介绍了两种不同韵情况。

(1)若要控制6V、0.3A小灯泡,可按图A接线·。在印刷板上将继电器1.4

脚用导线接通(导线直接焊在印刷板铜箔上),小灯泡可接在继电器3端和电源负极之间。这时若按一下按钮开关,小灯泡发光,延时几十秒后自动熄灭。(2)若要控制220V40w照明灯,可参考图B的接法。将印刷电路板上A、C两端做为开关。由于电路使用220v交流电,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应在老师指导下操作。电路板应封

装在绝缘盒中,才可以使用。

延时开关装置,可安装在楼道、楼梯中。用于夜间照明,可做到“人走灯灭”。也可用于暗室冲洗照片时的曝光箱的光源,可控制曝光时间。

四、自动控制开关电路

将延时开关电路稍做改动,可制成自动控制开关。

(一)光控开关电路

光控开关电路如图3一28。感光元件采用2cu型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的电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调节R可动触点的位置,可在一定光照强度下,

使晶体管V

1V

导通。继电器吸合。电解电容器C起延时作用,防止在临界状态

下,继电器工作不稳定。R可调节临界光照强度值,其可动触点越向上调,启动光控开关的光强临界值越小,光控开关越灵敏(注意,可动触点不能置于最下端)。

光控开关可用来控制电灯”。若用常闭触点1和2,可形成“天亮灯熄”的控制作用。若使用常开触点1和3,可形成“光照灯亮”的控制作用。

图3-27 可调电阻器焊法图3—28 光控开关电路

(二)温控开关电路

温控开关电路如图3—29。

图3—29 温控开关电路

感温元件为kF-12型热敏电阻。这类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其电阻值随温

度升高而减小。调节好R的阻值可使晶体管V

1V

2

在热敏电阻处于某一温度值时

导通而使继电器吸合。达到用温度控制开关的目的。R可调定临界温度值。

温控开关可用其常开触点控制电风扇。天热时,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电风扇可

自动开启。也可用常闭触点控制电热器,温度低时加热,温度高时,自动关闭。在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光电二极管和热敏电阻均可用三极管3A×81或3A×31

挫去外壳顶部后代替。尤其是玻壳的3A×81,刮去玻壳外的黑漆,用其 c、e

两极即可代替光电二极管。也可直接用c、e极代替热敏电阻。焊掺前,可用万用表欧姆档测试三极管的极间电阻,可调节光照强度(靠近电灯)或温度(靠近电烙铁),挑选电阻值随光照和温度变化较大者即可。

自动开关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可参考图3-27设计和制作。

低电压下继电器的吸合措施

常常因为电源电压低于继电器的吸合电压而使其不能正常工作,事实上,继电器一旦吸合,便可在额定电压的一半左右可靠地工作。因此,可以在开始时给继电器一个启动电压使其吸合,然后再让其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工作,如图所示的电路便可实现此目的。

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V1为单结晶体管BT33C,它与R1、R2、R3和C1组成一个张弛式振荡器,SCR为单向可控硅,按下启动按钮AN1后,电路通电,因为SCR无触发电压,所以不导通,继电器J不动作,电源通过R4和VD1给电容C2迅速充电至接近电源电压(Vcc-VD1压降)。同时,电源经R1给电容C1充电。数秒后,C1上电压充到V1的触发电压,C1立即通过V1放电,在R3上形成一个正脉冲,该脉冲一路加到V2基极,使V2迅速饱和导通,V2集电极也即电容C2正极近于接地。由于此时C2上充有上正下负的正极性电压,所以C2负极也即J线圈一端呈负电位。R3上的正脉冲另一路经VD2、C3去触发可控硅导通,SCR阴极也即J线圈另一端接近电源电压。这时,J线圈实际上承受约两倍的电源电压,所以J1-1闭合,松开AN1后,J1-1自保。J1-2将V1、V2供电切断,继电器在接近电源电压下工作。图中,AN2为停止按钮,按下AN2,J失电释放,J1-1断开,整个控制电路失电。

制作本电路时,一般可取继电器的额定电压为电源电压的1.5倍左右,一般情况下,任何型号的单向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皆可满足本电路需要。V2、C1、C3的耐压视电源电压的高低选取。C2耐压最好不低于电源电压的两倍。

继电器的正确使用

1、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的选择

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是继电器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参数。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该首先考虑所在电路(即继电器线圈所在的电路)的工作电压,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应等于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一般所在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的0.86。注意所在电路的工件电压千万不能超过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否则继电器线圈容易烧毁。另外,有些集成电路,例如NE555电路是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工作的,而有些集成电路,例如COMS电路输出电流小,需要加一级晶体管放大电路方可驱动继电器,这就应考虑晶体管输出电流应大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2、触点负载的选择

触点负载是指触点的承受能力。继电器的触点在转换时可承受一定的电压和电流。所以在使用继电器时,应考虑加在触点上的电压和通过触点的电流不能超过该继电器的触点负载能力。例如,有一继电器的触点负载为28V(DC)×10A,表明该

继电器触点只能工作在直流电压为28V的电路上,触点电流为10A,超过28V或10A,会影响继电器正常使用,甚至烧毁触点。

3、继电器线圈电源的选择

这是指继电器线圈使用的是直流电(DC)还是交流电(AC)。通常,初学者在进行电子制作活动中,都是采用电子线路,而电子线路往往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所以必须是采用线圈是直流电压的继电器。

二. 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Solid State Relay,缩写SSR),是由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

中文名

固态继电器

外文名

Solid State Relay

简称

SSR

目录

1用途

2特点

优点

缺点结构

输入电路

隔离耦合

输出电路

选购

工作原理

安装方法

操作方法

主要问题过热

过流过压

应用实例

调压应用

交流调功

三相电流

保养方法

技术参数

1用途

专用的固态继电器可以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过热保护功能,与组合逻辑固化封装就可以实现用户需要的智能模块,直接用于控制系统中。

固态继电器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围接口设备、恒温系统、调温、电炉加温控制、电机控制、数控机械,遥控系统、工业自动化装置;信号灯、调光、闪烁器、照明舞台灯光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复印机、自动洗衣机;自动消防,保安系统,以及作为电网功率因素补偿的电力电容的切换开关等等,另外在化工、煤矿等需防爆、防潮、防腐蚀场合中都有大量使用。

2特点

固态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无触点电子开关,在开关过程中无机械接触部件,

固态继电器YM4143G002[1]

因此固态继电器除具有与电磁继电器一样的功能外,还具有逻辑电路兼容,耐振耐机械冲击,安装位置无限制,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霉防腐蚀性能,在防爆和防止臭氧污染方面的性能也极佳,输入功率小,灵敏度高,控制功率小,电磁兼容性好,噪声低和工作频率高等特点。

优点

(1)高寿命,高可靠:固态继电器没有机械零部件,由固体器件完成触点功能,由于没有运动的零部件,因此能在高冲击,振动的环境下工作,由于组成固态继电器的元器件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固态继电器的寿命长,可靠性高。

固态继电器

(2)灵敏度高,控制功率小,电磁兼容性好: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电压范围较宽,驱动功率低,可与大多数逻辑集成电路兼容不需加缓冲器或驱动器。

(3)快速转换:固态继电器因为采用固体器件,所以切换速度可从几毫秒至几微秒。

(4)电磁干扰小:固态继电器没有输入“线圈”,没有触点燃弧和回跳,因而减少了电磁干扰。大多数交流输出固态继电器是一个零电压开关,在零电压处导通,零电流处关断,减少了电流波形的突然中断,从而减少了开关瞬态效应。

缺点

(1)导通后的管压降大,可控硅或双向控硅的正向降压可达1~2V,大功率晶体管的饱和压降也在1~2V之间,一般功率场效应管的导通电阻也较机械触点的接触电阻大。

(2)半导体器件关断后仍可有数微安至数毫安的漏电流,因此不能实现理想的电隔离。

(3)由于管压降大,导通后的功耗和发热量也大,大功率固态继电器的体积远远大于同容量的电磁继电器,成本也较高。

(4)电子元器件的温度特性和电子线路的抗干扰能力较差,耐辐射能力

固态继电器

也较差,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则工作可靠性低。

(5)固态继电器对过载有较大的敏感性,必须用快速熔断器或RC阻尼电路对其进行过载保护。固态继电器的负载与环境温度明显有关,温度升高,负载能力将迅速下降。

(6)主要不足是存在通态压降(需相应散热措施),有断态漏电流,交直流不能通用,触点组数少,另外过电流、过电压及电压上升率、电流上升率等指标差。

3结构

固态继电器由三部分组成:输入电路,隔离(耦合)和输出电路。

输入电路

按输入电压的不同类别,输入电路可分为直流输入电路,交流输入电路和交直流输入电路三种。有些输入控制电路还具有与TTL/CMOS兼容,正负逻辑控制和反相等功能,可以方便的与TTL,MOS逻辑电路连接。

对于控制电压固定的控制信号,采用阻性输入电路。控制电流保证在大于5mA。对于大的变化范围的控制信号(如3~32V)则采用恒流电路,保证在整个电压变化范围内电流在大于5mA可靠工作。

隔离耦合

固态继电器的输入与输出电路的隔离和耦合方式有光电耦合和变压器耦合两种:光电耦合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二极管—双向光控可控硅,光伏电池,实现控制侧与负载侧隔离控制;高频变压器耦合是利用输入的控制信号产生的自激高频信号经耦合到次级,经检波整流,逻辑电路处理形成驱动信号。

输出电路

SSR的功率开关直接接入电源与负载端,实现对负载电源的通断切换。主要使用有大功率晶体三极管(开关管-Transistor),单向可控硅(Thyristor或SCR),双向可控硅(Triac),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IGBT)。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电路也可分为直流输出电路,交流输出电路和交直流输出电路

等形式。按负载类型,可分为直流固态继电器和交流固态继电器。直流输出时可使用双极性器件或功率场效应管,交流输出时通常使用两个可控硅或一个双向可控硅。而交流固态继电器又可分为单相交流固态继电器和三相交流固态继电器。交流固态继电器,按导通与关断的时机,可分为随机型交流固态继电器和过零型交流固态继电器。

如何配用适当的散热器

除了额定电流1—5A直接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的固态继电器以外,其余都应配置适当的散热器,而且SSR底板与散热器之间要涂上导热硅脂,两者紧密接触,用螺丝拧紧。

下面推荐一些规格SSR所用的散热器,给用户做参考。随着使用条件的不同,用户再做适当的调整。

4、如何保护SSR

A、过流保护。SSR是半导体功率器件,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过流会使SSR 损坏,通常使用快速熔断器。但要了解它的保护特性,知道其熔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正确选择与SSR标称电流相适应的快熔。

B、加RC吸收回路。加RC回路不但有防止过电压的作用,而且对改善dv/dt 有好处。建议R为20—100Ω,功率为2—5W,C为0.1—0.47uf,耐压为250—630v. SSR标称电流小R取上限100Ω,C取下限0.1uf,反之,R取小值,C取大值。

C、过热保护

SSR过热,特性下降,轻则失控重则造成永久性损坏,建议在靠近SSR底板处加装温控开关,温控点在75到80℃.

D、在电感负载中串接电感L。在感应负载里,通常因电流变化率di/dt高而使SSR损坏。L电感量多大,这要根据体积大小和成本高低而定。

4选购

如何选择SSR的型号规格

主要是选取适当的额定电流的固态继电器(SSR)除特别说明以外,整流、可控等功率模块亦然。

根据不同的负载类型来选用SSR的额定电流。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在刚起动时瞬时电流较大。即使是纯阻性,由于具有正温度系数,冷态时电阻值较小,因而有较大的起动电流。电炉刚接通时电流为稳定时的1.3—1.4倍。白炽灯接通时电流为稳态10倍。有些金属卤化物灯不但开启时间长达10分钟,而且有高达100倍稳态时的脉冲电流。

异步电动机起动电流为额定值的5—7倍,直流电机起动电流还要大。不但如此,感性负载还具有较高的反电势。这是一个不定值,随L和di/dt的不同而不同。通常为电源电压的1—2倍,这样和电源电压叠加。有高达三倍的电源电压。

继电器概述(技术讲座)

继电器的机能与构成部品 HOW TOPELECT RELAY 一、接点的关系(POINTS ON COUTACT) (1)接点组的种类和数目 (2)接点负载的种类:A、交流或直流B、电阻性或诱导性或电容性或灯泡 C、有无逆相电压或突入电流 (3)接点负载的大小:是大电流或小电流,是当作负载电流ON—OFF用(4)开关(ON—OFF)动作的频率次数 (5)要求开关动作的寿命次数多少? 二、励磁线圈的关系(POINTS ON EXCITING COIL) (1)线圈电源的种类(DC OR AC) (2)电源电压的变动 (3)驱动方式和使用方法有无使用特殊的驱动回路 (4)线圈的阻抗要求 (5)感动电压/开放电压要求 (6)动作时间/复归时间要求 三、绝缘关系(INSULA TION) (1)耐电压 (2)绝缘电阻 四、使用环境关系(ENVIRONMENT) (1)周围温湿度范围。 (2)周围的异常气体。 (3)振动/冲击。 五、实装关系(MOUNTING) (1)形状尺寸 (2)取付固定,端子接线,插入基板 (3)实装方法

六、其他(OTHERS) (1)安全规格,其他的规格。 (2)特殊事项,条件等。 七、接点 电磁继电器的接点会因材质/形状/尺寸/开闭时开离速度和接点跳动/负荷的种类以及负载电流的大小一样而有所不同。 (1)直流负载接点的开闭电流容量,比交流负载小负载电流切断时,产生电弧火花放电。(2)阻性负载的突入电流和切断电流和定额状态是相同,阻性负载是标准负载,因此开闭寿命试验和信赖性试验,皆以此为基准条件使用之。 (3)诱导性负载于切断时有高逆向电压。电磁继电器SOLENOIDS电磁管,马达等诱导性负载,负载于切断时,接点间有高的逆向电压产生,很容易有火花放电之情形,因之在功率小的场合电气的寿命会减短,因此务必要考虑在回路上追加火花消去器,一般马达,电磁管,变压器等负载时约有5-15倍的突入电流会产生,故在选用继电器时必须要考虑。 放电灯泡的场合,特别是高功率,而电源为低阻值时,约有20-40倍的电流流过的。 (4)容量性的负载有大的突入电流(浪涌电流),在负载回路上有电容器等时,有20-40倍的突入电流流经接点,很容易造成接点溶着之现象,供电线路长时,有电线电容量之产生,有必要注意,要使用SURGE SUPPRESSOR(突入电流合制器)如图例: CHOKE COIL SURGE SUPPRESSOR (5)灯泡负载也是有大的突入电流表,灯泡回路的突入电流为定常状态的10-15倍,会造成接点溶着之问题,在此场合要选择特性强的继电器。 七、高用波负载的特有性能(高频)

CLJ3系列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S
CLJ 3系列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CLJ3 Series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relay
CV系列
CW系列
CM系列
CB系列
CK系列
CR系列
CA系列
CJR系列
CJD系列
CD系列
CH系列
CE系列
2012.09
常 熟开关制 造有限公 司
) ( 原常熟开关 厂
CHANGSHU SWITCHGEAR MFG. CO.,LTD.
(FORMER CHANGSHU SWITCHGEA R PLANT)

Na tion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Cen ter
State Torch Plan Ke y High-tech Enterprise
C hina Well-kno wn Tra demark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e
Environm ental Manag ement System Certificate
National Innovative Pilot Enterprise
Po stdoctoral Programm e
Occupational Health A nd Sa fety Management System C ertificate
C ertificate Of C onformity Fo r M easure ment Management S ystems

继电器的接法 选型测试及主要参数说明1

5一触点负载,是指继电器的触点在切换时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值。 继电器测试1、测触点电阻 用万能表的电阻档,测量常闭触点与动点电阻,其阻值应为0;而常开触点与动点的阻值就为无穷大。由此可以区别出那个是常闭触点,那个是常开触点。负载接法触点失效机理分析表明,在中功率负载下,触点材料从阴极转到阳极。触点电弧测试得出,在相同负载下,动触点接阴极,其燃弧时间要比动触点接阳极短一半以上,如JZX-10M、JZC-1M。切不可在连接电源到双掷触点时将额定负载接到触点上。这样使用时,许多继电器都不能正常切换负载 2、测线圈电阻 可用万能表R×10Ω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阻值,从而判断该线圈是否存在着开路现象。线圈接法通常继电器的线圈是不标正负极的,两端可以随便连接。但在线圈去激励时,由于电感的作用,线圈内会产生反电动势,其峰值可出额定电压的5倍以上,尽管其作用时间很短,但会造成线圈漆层击穿或电路中的开关器件击穿。如按图3的方法在线圈两端接上保护二极管(当然用户也可以要求生产厂家按图2的要求生产继电器),此时线圈两端的正负极性就固定下来,不能反接。对非密封继电器来讲,线圈在高湿非激励状态下,产生电解腐蚀的危险必须给予注意。为了减少线圈腐蚀的危险,使用正极接地的电源,而且当继电器闲置不用时,尽可能将正极断开,让线圈保持负电位。对于商业和工业用继电器,保险商实验室规定若电压超过50V,则不允许将地线切断。 3、测量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 找来可调稳压电源和电流表,给继电器输入一组电压,且在供电回路中串入电流表进行监测。慢慢调高电源电压,听到继电器吸合声时,记下该吸合电压和吸合电流。为求准确,可以试多几次而求平均值。继电器的接法选型测试及主要参数说明焊接工艺和常见故障 4、测量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也是像上述那样连接测试,当继电器发生吸合后,再逐渐降低供电电压,当听到继电器再次发生释放声音时,记下此时的电压和电流,亦可尝试多几次而取得平均的释放电压和释放电流。一般情况下,继电器的释放电压约在吸合电压的10~50%,如果释放电压太小(小于1/10的吸合电压),则不能正常使了,这样会对电路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工作不可靠。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线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组编上号码,以示区别。继电器的接法选型测试及主要参数说明焊接工艺和常见故障(第二篇)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1.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2.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3.转换型(Z型)这是触点组型。这种触点组共有三个触点,即中间是动触点,上下各一个静触点。线圈不通电时,动触点和其中一个静触点断开和另一个闭合,线圈通电后,动触点就移动,使原来断开的成闭合,原来闭合的成断开状态,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样的触点组称为转换触点。用“转”字的拼音字头“z”表示。

继电器参数详解

Page: 1 1. 安全認證: Safety Standard: C-UL, E333244 TUV,R50165834 CQC,CQC10002042508 2. 接點規格: Contact Specification: 2.1 接點間隙: Contact Gap: 最小0.40 mm。0.40 mm Minimum. 2.2 接點阻抗: Contact Resistance 初始值最大100m?; 流通電流1A、開路測試電壓: 6VDC; 使用電壓下降法量測。 Maximum 100m? at initial val ue. Test Current: 1A, Open Circuit Test Voltage: 6VDC. By using Voltage Drop Method. 2.3 接點容量: Contact Capacity: 250VAC Cosφ=1,可通過電流為8安培。 8 Amps at 250VAC Cosφ=1. 3. 攝氏20度之線圈規格: Coil Specification at 20 °C: 3.1 額定電壓: Rated Voltage: 12VDC. 3.2 額定電流: Nominal Current: 33.3 mA ± 10% at 50 Hz. 3.3 額定消耗功率: Rated Power Consumption: 0.4 W ± 10%. 3.4 感動電壓: Pull In Voltage: ≦DC 9.60V (當電壓漸漸施加於繼電器時接點之動作電壓,為額定電壓之80%) ≦DC 9.60V (Contact operating voltage when voltage is gradually applied. It is 80% of the Rated Voltage) 3.5 開放電壓: Drop Out Voltage: ≧DC 1.20V (當額定電壓漸漸的減少時接點放開之電壓,為額定電壓之10%) ≧DC 1.20V (Contact breaking voltage when rated voltage is gradually reduced. It is 10% of the Rated Voltage) 3.6 最大應加電壓: Max. Allowable Voltage: DC 15.60V (為額定電壓之130%) DC 15.60V (130% of the Rated Voltage) 3.7 線圈阻抗: Coil Resistance: 360 ? ± 10%. 3.8 動作時間: Operate Time: 在施加定額電壓時最大為12 milliseconds。 12 milliseconds Maximum when rated Voltage is applied. 3.9 開放時間 Release Time: 在定額電壓突然消失時最大為8 milliseconds.。 8 milliseconds Maximum when rated Voltage is suddenly cut off.

继电器使用的几点建议(精)

继电器使用的几点建议 ?为了确保继电器能正常工作 , 电路设计时给继电器线包的驱动电压应为 : 直流的继电器的额定电压 . 继电器的吸合电压是继电器生产厂家为保证继电器在一个电压范围内能吸合的电压区域 , 额定电压才是保证每个继电器都能正常工作的最佳电压 . 如果线包电压要使用于其它条件请与继电器生产厂家联系 . ?驱动继电器线包的三极管 ,MOS 管等 . 应用中应让它们在正常工作时处于截止状态 ( 让继电器断开 , 或饱和导通状态 ( 让继电器吸合 . 而不要让它们工作在放大状态. ?驱动继电器线包的三极管 ,MOS 管或 IC 等的电流应该大于继电器所需的最大电流. ?为了避免继电器线包在断开时所产生的干扰 . 应该在继电器线包两端加吸收电路 . 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线圈两端并联一个防反压二极管 ( 如 :IN4004. ?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电路应该考虑继电器存在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 . 此时应与继电器生产厂商沟通. ?如果电路中要求同步 , 则最好选用双刀继电器 , 而不是使用两个继电器并联工作. ?如果继电器的负载电路中含有大电感特别是大电容时 , 则请向继电器生产厂家提出. ?继电器工作环境应该是远离强磁场 , 和强电场的自然工作环境 . 如果工作环境有特殊要求请和继电器生产厂家联系. 功率继电器介绍 继电器技术和功用 继电器发明于 160 年前 . 在最近的 50 年中 , 它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 继电器的典型应用包括试验仪表 , 通讯系统 , 计算机接口 , 家用电器 , 空调和供暖 , 汽车电气设备 , 交通控制 , 照明控制 , 建筑管理 , 电力控制 , 商用机器 , 发动机和螺线管控制 , 工具加工机械 , 生产和试验设备 .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_6829-199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1995) GB 6829-1995 引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及其修正文件IEC755Amend.1(1988-06)和IEC755Amend.2(1992-05)。 本标准采用了IEC755 的全部内容,但对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IEC755 规定额定电流为50A 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小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为500A,而本标准补充规定了额定电源为10A 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本标准编制工作组对农村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农村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场所约有76%预期短路电流在300A 以下。因而在本标准中增加了10A等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最小值为300A。而大于10A 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仍与IEC755 一致。这样有利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推广应用,而且也不降低产品的安全水平。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是根据不同的保护要求确定的。为了达到要求的保护水平,剩余电流保护器必须按有关的安装规程,例如GB13955-9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和运行》的规定进行安装和运行。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工作条件、结构和性能要求、特性和性能的验证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至380V、额定电流至200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剩余电流保护器)。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功能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0.03A 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其他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器还可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本标准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例如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装置(例如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组成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对只能完成上述两个功能而不能断开被保护电路的电器(例如剩余电流继电器和剩余电流报警装置等),除了必须补充技术要求外,也可采用本标准有关的基本要求。 对于额定电压大于380V但不超过1200V,额定电流超过20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也可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继电器的参数

1.线圈使用的电源及功率 它是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电,以及线圈消耗的额定功率。 2.线圈电阻 它是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如果知道了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和线圈电阻,便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3.额定工作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继电器工作时,继电器线圈输人电压或电流应等于这一数值。一种型号的继电器为能适应不同电路的使用要求,它有多种额定工作电压或工作电流,一般用规格号加以区别。 4.吸合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达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此时继电器吸合是不可靠的,又称它为动作电压(电流)。 5.释放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6.触点负荷 它是指触点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继电器触点在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值不应超过该项的规定值,否则会将触点损伤。 7.动作时间 动作时司又称吸合时间,它是指继电器从通电到触点全部由释放状态到达工作状态的时间。 继电器的动作时司特性如图所示。当给线圈接人电压之后,由于线圈电感的作用,线圈中的电流按指数规律增长。当电流增长到一定数值时,(如图中的a点),线圈产生的吸力使得衔铁开始运动,这时的电流值称为吸合电流。由于衔铁的运动又使线圈电感发生变化,产生的反电势使线圈中的电流减少。当衔铁停止运动时,线圈的电感就不再变化(如图中的b 点),这时线圈内的电流又按指数规律上升,直达额定电流Io。从给线圈供电到衔铁开始运动的时间t1称为启动时间,t2为衔铁的运动时间。电磁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为t1与t2之和。 8.释放时间 继电器的释放特性如图所示。当切断线圈电流后,线圈失去激磁,线圈产生的磁通从稳

宏发继电器相关参数

-,./J1@7I ~b5E U{X z U1q o

w .b .?OE w .b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简介 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

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释放。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继电器的输入信号x从零连续增加达到衔铁开始吸合时的动作值xx,继电器的输出信号立刻从y=0跳跃到y=ym,即常开触点从断到通。一旦触点闭合,输入量x继续增大,输出信号y将不再起变化。当输入量x从某一大于xx值下降到xf,继电器开始释放,常开触点断开。我们把继电器的这种特性叫做继电特性,也叫继电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释放值xf与动作值xx的比值叫做反馈系数,即 Kf= xf /xx 触点上输出的控制功率Pc与线圈吸收的最小功率P0之比叫做继电器的控制系数,即Kc=PC/P0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

剩余电流断路器

乾龙电器乾龙 Q L L1系列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指针式漏电断路器) 使用说明书 工厂代码:A006030 产品符合:GB14048.2-2001 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杭州乾龙电器有限公司 HANGZHOU QIANLONG ELECTRONIC DEVICE CO.,LTD

一体式配电剩余电流综合保护装置 ——QLL1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空气断路器为主开关,分断能力大、分断时间准确。 ●一体式配电综合保护,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 ●动作值固定分档可调,操作简易,能适应各地用户、各种 环境,按需设定。 ●电源侧断零(中性线)保护:防止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 性线断线时因三相负荷不平衡而造成相电压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电源侧缺相保护:防止三相电机缺相运行,电机烧坏的现 象。 ●可设控制接口:能进行远距离控制。 ●集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缺相欠压保护、剩余电流保护、 漏电报警指示、断零线保护、重合闸于一体,特别适应城乡电网各级综合保护。 ●剩余电流动作值档位多,范围大,I△n从50mA到1000mA 设多个档位供用户选择。

1、概述: QLL1系列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设计思路来源于市场,来源于用户,来源于农网改造第一线,是本公司近年为适应我国农村安全用电实际环境而研制开发的专利产品,使用简便、经济实用,为国内首创。2002年由国家经贸委授予“国家重点产品”证书,2003年由浙江省科协等单位授予“浙江省优秀科技产品”证书。 QLL1系列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即剩余电流综合保护器(以下简称漏电断路器)是集剩余电流继电器、空气断路器及交流接触器的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漏电断路器。适用于三相四线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用来对人身触电危险提供间接接触保护,也可对线路或用电设备的接地故障、过电流、短路、欠电压及缺相和断零等进行保护。 2、特点: 2.1功能多不但具有剩余电流、欠压、过电流、短路的保护功能。还有缺相、断零保护以及自动重合闸、剩余电流显示、动作状态指示等实用功能。 2.2体积小(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及空气断路器的组合变为一体式)。缩小了安装位置,简化了接线。具有功能特性选择装置,可按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特作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调节等所需的保护功能。 2.3面板功能及外形、安装尺寸见图1、图2。 1-剩余电流指示2-手动操作手柄3-指示灯Array 4-分闸指示杆5-剩余电流动作值调节 6-功能选择开关7-试验按钮(超限、复位) 8-自动/手动转换旋钮9-安装孔 10-外接复位接线端子11-外接分闸接线端子

继电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及应用范围

继电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及应用范围 模块组合继电器 中间大功率继电器作用是用来传递信号或同时控制多个电路,也可直接用它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或其他电气执行元件,它的结构和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只是电磁系统小些,触点多些。 大功率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某一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速度、压力等)达到预定数值时,使它动作,以改变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既定的控制或保护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大功率继电器主要起了传递信号的作用。 不用不行啊。要接中间大功率继电器的,以温控电机为例。因为电机的功率较大(电机的启动电流一般是很大的),如果直接把温控仪的输出点接在电机上会导致温控仪烧坏。而如果接上大功率继电器这样就相当于把温控仪与电机隔离开来起保护温控仪作用。接上大功率继电器后我认为还应该在电机的那条线路上串接一个电流保护开关,这样就最保险了。中间大功率继电器用来放大触点容量或者增加触点的数量或种类(常闭、常开)。 一般应用在保护的出口回路,都应该用。主要有以下原因: 跳闸时流过保护回路触点的电流数值较大,中间大功率继电器的触点更有利于切断该电流。 保护动作时不仅要跳断路器,而且要发信号或给远动信号,用一对触点不能满足要求。 电磁大功率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电磁大功率继电器一般由一个线圈、铁心、一组成几组带触点的簧片组成。触点有动触点和静触点之分,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动作的称为动触点,不能动作的称为静触点。

电磁大功率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线圈通电以后,铁心被磁化产生足够大的电磁力,吸动衔铁并带动簧片,使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或分开;当线圈断电后,电磁吸力消失,衔铁返回原来的位置,动触点和静触点又恢复到原来闭合或分开的状态。应用时只要把需要控制的电路接到触点上,就可利用大功率继电器达到控制的目的。 下面就电磁大功率继电器的特性参数、类型符号及应用原则作一简要的介绍。 特性参数:电磁大功率继电器的主要特性参数有以下几个: 1.额定工作电压或额定工作电流:这是指大功率继电器工作时线圈需要的电压或电流。一种型号的大功率继电器的构造大体是相同的。为了适应不同电压的电路应用,一种型号的大功率继电器通常有多种额定工作电压或额定工作电流,并用规格型号加以区别。 2.直流电阻:这是指线圈的直流电阻。有些产品说明书中给出额定工作电压和直流电阻,这时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额定工作电流。若已知额定工作电流和直流电阻,亦可求出额定工作电压。 3.吸合电流:它是指大功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实际使用中,要使大功率继电器可靠吸合,给定电压可以等于或略高于额定工作电压。一般不要大于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烧毁线圈。 4.释放电流:它是指大功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如果减小处于吸合状态的大功率继电器的电流,当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大功率继电器恢复到未通电时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大功率继电器的释放动作。释放电流比吸合电流小得多。 5.触点负荷:它是指大功率继电器触点允许的电压或电流。它决定了大功率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应用时不能用触点负荷小的大功率继电器去控制大电流或高电压。例如:JRX-13F电磁大功率继电器的触点负荷是0.02A×12V,就不能用它去控制220V的电路通断。 大功率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大功率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大功率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分别见图1a、图1b)。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标上大功率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大功率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

继电器的选型

1选用继电器的一般原则 怎样才能正确地选用继电器呢?一是要做到“知已知彼”,即首先必须对继电器所控制的对象一一被控回路的性质、特点以及对继电器的要求等都要有周密地考察和透彻地了解。其次,对继电器本身的各种特性一一原理、使用条件、技术参数、结构工艺特点以及规格型号等,做到全面的掌握与认真分析;二是按“价值工程”原则,从先进性、合理性、可用性、经济性全面考虑,作到正确地选用和使用继电器。正确选用继电器的原则具体来讲应该是:(1)继电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如触点负荷,动作时间参数,机械和电气寿命等,应满足整机系统的要求; (2)继电器的结构型式(包括安装方式)与外形尺寸应能适合使用条件的需要;(3)经济合理。 2选用提纲 为了减少继电器选用中的随意性,提高自主性,选用前应编写选用提纲,一般包括以下要素:(1)气候应力作用要素温度范围:湿度范围;大气压力;沿海大气;砂尘污染;化学污染;磁干扰;其它特殊气候应力。(2)机械应力作用要素振动应力;冲击应力;离心作用及其它。(3)输入参量要素交流参量激励;直流参量激励;温度变化影响;有或无触点开关激励方式;固体器件开关激励方式;远距离有线激励方式;互相干扰等激励因素;低压激励与高压(强电回路)输出隔离因素等。(4)输出参量要素白炽灯;容性负载;电机负载;电感器、螺线管、接触器线圈、扼流圈负载;直流阻性负载;中等电流负载;低电平负载;干电路负载等。(5)安装方式要求焊接式、插入式、螺钉式或其它(如导轨式安装等)(6)安全要素阻燃要求;过载能力要求;绝缘抗电水平。(7)筛选要求筛选要求包括筛选的项目、所加应力,监测水平、监测手段、失效判据等。(8)失效率要求与可靠性评估失效判据;失效率评估及置信度。 3选用电磁继电器的一般步聚: 作为选用继电器的第一步,是确定其应用分类,由此初选一种在给定条件下曾经有过成功应用的继电器类型,然后按下列步聚使所选用继电器最适合于规定应用。(1)按照输入的信号确定继电器的种类 不同作用原理或结构特征的继电器,其要求输入的信号的性质是不同的。例如热继电器是利用热效应而动作的继电器;声继电器是利用声效应而动作;而电磁继电器则是由控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电磁吸力而实现触点开、闭。这就要求使用者首先要按输入信号的性质选择继电器种类。例如反应电压、电流或功率信号时,选用电压、电流或功率继电器;反应脉冲信号或有极性要求时,应选用脉冲、极化继电器等。 在这里,简要地介绍一下电压和电流继电器的区别,以供用户正确选用。从工作原理来讲,二者均属电磁继电器,没有任何区别。但从继电器的设计讲,二者是有区别的。电流继电器磁路系统按IW=C来考虑,即在继电器动作过程中由于衔铁的动作而导致线圈电感发生变化时,也不会影响到回路电流值。该电流是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_6829199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 6829-1995) GB 6829-1995 引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7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一般要求》及其修正文件IEC755Amend、1(1988-06)与IEC755Amend、2(1992-05)。 本标准采用了IEC755的全部内容,但对额定接通分断能力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修正与补充。IEC755规定额定电流为5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最小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为500A,而本标准补充规定了额定电源为10A及以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根据本标准编制工作组对农村剩余电流保护器运行情况的调查,农村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场所约有76%预期短路电流在300A以下。因而在本标准中增加了10A等级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最小值为300A。而大于1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其额定接通分断能力仍与IEC755一致。这样有利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推广应用,而且也不降低产品的安全水平。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特性就是根据不同的保护要求确定的。为了达到要求的保护水平,剩余电流保护器必须按有关的安装规程,例如GB13955-92《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与运行》的规定进行安装与运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的一般要求。包括:特性、正常工作条件、结构与性能要求、特性与性能的验证以及标志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至380V、额定电流至200A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以下简称剩余电流保护器)。 本标准规定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主要功能就是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提供间接接触保护。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0、03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在其她保护措施失效时,也可作为直接接触的补充保护,但不能作为唯一的直接接触保护。 剩余电流保护器还可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本标准的剩余电流保护器就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断开被保护电路等三个功能的装置(例如剩余电流断路器)或组合装置(例如由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组成的剩余电流保护器)。 对只能完成上述两个功能而不能断开被保护电路的电器(例如剩余电流继电器与剩余 电流报警装置等),除了必须补充技术要求外,也可采用本标准有关的基本要求。 对于额定电压大于380V但不超过1200V,额定电流超过200A的剩余电流保护器也可采用本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

变压器技术要求

附件1: S9-2500/10-0.4 变压器技术要求 一.标准 GB1094 电力变压器 GB/T6451 三相油浸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516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7328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5273 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GB12706 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铜芯、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 GB156 标准电压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2536 变压器油 GB191 包装、贮运指示标志 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 GB/T5465.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JB/T501 电力变压器试验导则 JB/T2426 发电厂和变电所自用三相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10088 6-220KV级变压器声级

二. 变压器使用环境条件: 1)海拔高度:海拔高度2000m。 2)环境温度和冷却介质温度: 最高气温:+45°C。 多年平均温度:20°C 。 最低气温:-10°C。 3)安装地点:户外 4)地震基本烈度: Ⅶ度 5)地面水平方向加速度0.2g,地面垂直方向加速度0.1g(安全系数为1.67) 三.变压器技术参数 1)型式:户外式三相双绕组铜线圈油浸式自冷变压器 2)型号:S9-2500/10-0.4 3)频率:50HZ 4)台数:1台 5)相数:3相 6)额定电压:高压侧10KV,低压侧0.4 KV 7)电压组合及分接范围:10±2x2.5%/0.4KV。 8)联结组标号:Y,yno。 9)短路阻抗: Ud=4.5% 10)系统最高运行电压:11.5 KV 11)绝缘介质:国产25号变压器油

鉴相鉴幅漏电继电器rdjd

1.3 正常工作条件1.3.1 周围空气温度: a) 周围空气温度不超过+40℃,且其24h 内其平均温度值 不超过+35℃; b) 周围空气温度下限为-5℃。1.3.2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 1.3.3 大气条件:最高温度为+40℃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达90%。对由于温度变化偶尔产生的凝露应采取适当的措施。1.3.4 污染等级:3; 1.3.5 在有防雨雪设备、无爆炸危险的介质中,且介质中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严重存在导电尘埃的地方;1.3.6 剩余电流继电器的安装板和继电器本体应垂直于地面安装并固定在无显著摇动和无冲击振动的地方。 1.3.7 剩余电流继电器安装场所的外磁场,任何方向都不应超过地磁场的5倍。1.3.8 安装类别Ⅲ。 1.3.9 使用类别:a)AC-15; b)DC-13 2.1 结构 本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主要部件有:底座、盖、零序电流互感器、线路板组件、接线端子、辅助电源主开关(带有负载过载或短路保护的保险丝熔断器)和试验装置组成。除零序电流互感器外其它的全部零件都安装在一个塑料外壳中,与其相互配置外接的交流接触器或断路器构成一整体完整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2.2 工作原理 当被保护电路中有漏电或人身触电时,只要剩余电流(漏电 1.1 适用范围 RDJD 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或断路器组合成剩余动作电流保护装置,适用于额定电压为400V 及以下的配电线路中使用,主要功能是,用来对电气线路进行接地故障保护,防止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设备和电气火灾事故,也可用来对人身触电危险提供间接接触保护。另外剩余电流继电器还设有正常运行、故障跳闸和剩余电流指示功能,可随时显示剩余电流继电器的运行状况。 产品符合标准:GB/T22387《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1.2 剩余电流继电器系列的解释1.2.1 型号的解释 特征代号: 不标注表示通用类, 标注字母A 表示A 类 标注字母B 表示B 类设计序号 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1.2.2 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的主要规格分类(见表1) 表1 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的主要规格分类 序号123 特征代号通用类A 类B 类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 △n)300mA/300mA 、 400mA 300mA/300mA 、 400mA 300mA/300mA 、 400mA 额定电流(In) 主要用途 配交流接触器用 配断路器分励线圈用 配CJC 型自保持 交流接触器用 250A 、400A 、630A (63A~630A)250A 、400A 、630A (63A~630A) 250A 、400A 、630A (63A~630A)1 概述: RD JD 2.结构与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参数及选用

继电器的参数及选用 电磁继电器是自动控制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元件。实际上它是用较小电流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电磁继电器一般由一个线圈、铁芯、一组或几组带触点的簧片组成。触点有动触点和静触点之分,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动作的称之为动触点,不能动作的称为静触点。 继电器的主要特性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或额定工作电流:这是指继电器工作时线圈需要的电压或电流。一种型号的继电器的构造大体是相同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电压的电路应用,一种型号的继电器通常有多种额定工作电压或额定工作电流,并用规格型号加以区别。 直流电阻:这是指线圈的直流电阻。有些产品说明书中给出额定工作电压和直流电阻,这时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额定工作电流。若已知额定工作电流和直流电阻,亦可求出额定工作电压。 吸合电流:它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实际使用中,要使继电器可靠吸合,给定电压可以等于或略高于额定工作电压。一般不要大于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烧毁线圈。 释放电流:它是指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减小处于吸合状态的继电器的电流,当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恢复到未通电时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继电器的释放动作。释放电流比吸合电流小得多。 触点负荷:它是指继电器触点允许的电压或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应用时不能用触点负荷小的继电器去控制大电流或高电压。 继电器的电符号和触点形式 继电器线圈在电路中用一个长方框符号表示,如果继电器有两个线圈,就画两个并列的长方框同时在长方框内或长方框旁边标上继电器的文字符号“J”。继电器的触点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把它们直接画在长方框一侧,这种表示法较为直观。另一种是按照电路连接的需要,把各个触点分别画到各自的控制电路中,通常在同一继电器的触点与继圈旁分别标注上相同的文字符号,并将触点给编上号码,以示区别。继电器的触点有三种基本形式: 动合型(H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断开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闭合。以合字的拼音字头“H”表示。 动断型(D型):线圈不通电时两触点是闭合的,通电后两个触点就断开。用断字的拼音字头“D”表示。

继电器规格参数

继电器的分类介绍 继电器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控制电流大小的“自动开关”,它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因其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通常又被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继电器的种类繁多,以下是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对继电器进行分类的: (舌簧继电器) (高频继电器) (极化继电器) 1、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电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 路的继电器 2、高频继电器:用于切换高频,射频线路而具有最小损耗的继电器。 3、极化继电器:有极化磁场与控制电流通过控制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综合作用而动作的继电器。继电 器的动作方向取决于控制线圈中流过的的电流方向。 (电磁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固体继电器) 4、电磁继电器:利用输入电路内电路在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的吸力作用而工作的一种电气继电器。 5、时间继电器: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继电器。 6、固体继电器:指电子元件履行其功能而无机械运动构件的,输入和输出隔离的一种继电器。

7、温度继电器:当外界温度达到给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8、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声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继电器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也就是控制电路的控制电压。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直流电阻 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吸合电流 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在正常使用时,给定的电流必须略大于吸合电流,这样继电器才能稳定地工作。而对于线圈所加的工作电压,一般不要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5倍,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电流而把线圈烧毁。 ?释放电流 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的最大电流。当继电器吸合状态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就会恢复到未通电的释放状态。这时的电流远远小于吸合电流。 ?触点切换电压和电流 继电器允许加载的电压和电流。它决定了继电器能控制电压和电流的大小,使用时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很容易损坏继电器的触点。 继电器的参数 1.线圈使用的电源及功率 它是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电,以及线圈消耗的额定功率。 2.线圈电阻 它是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如果知道了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和线圈电阻,便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3.额定工作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继电器工作时,继电器线圈输人电压或电流应等于这一数值。一种型号的继电器为能适应不同电路的使用要求,它有多种额定工作电压或工作电流,一般用规格号加以区别。 4.吸合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达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此时继电器吸合是不可靠的,又称它为动作电压(电流)。 5.释放电压(电流) 它是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汽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

汽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系列起动继电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起动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2.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B 2864—1981 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ZB T35001—1987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191--1990 包装储存图示标志 3.产品分类 继电器按其标称电压分为:DC12V和DC24V。 继电器的型号按其标称电压和配套车型分为JDxx和JDxxx。 4.技术要求 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工作环境条件 继电器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温度-40℃~55℃ b)相对湿度≤95% c)大气压力86kPa~106 kPa 4.3外观 4.3.1继电器零部件表面应光洁,保护层应均匀、无锈蚀、脱落等缺陷,冲印字迹应清晰、完整。 4.3.2 继电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JB 2864标准要求。 4.4 外形及安装尺寸 继电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规定。 4.5 继电器为短时工作制,定额时间为12s。 4.6 基本性能 4.6.1 闭合电压性能 继电器在环境温度为23±5℃时,其闭合电压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且其触点应可能地一次闭合,不允许有跳动合接触不良等情况。 表1 基本性能要求 4.6.2断开电压性能 4.6.3闭合与断开电压差性能 继电器在环境温度为23±5℃时,其闭合与断开电压差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