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探讨

合集下载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对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探讨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对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探讨

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对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分析在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研究对象为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纳入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40例,前者应用的治疗方式为耳穴压豆治疗,后者应用的治疗方式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埋线,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治疗效果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体重、体重指数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体重、体重指数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体重,提升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穴位埋线;耳穴压豆;单纯性肥胖症;治疗效果人体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热量机体无法有效吸收则会导致热量过剩,过剩的热量将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机体当中,当质量储存量超过正常人时就会逐渐增加体质量,超过正常体质量20%以后,就会发生肥胖症[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水平也逐渐上升,肥胖症患者越来越多。

肥胖不但会对外貌美观产生一定影响,还会诱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等,甚至会引发肿瘤疾病,为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改善肥胖症[2]。

本文主要分析在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穴位埋线联合耳穴压豆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样本:于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接收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共随机抽取80例,经双盲法将患者分入不同组别当中,分别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40例,男性9例,女性31例;年龄22岁到51岁,平均年龄(35.46±3.04)岁;病程1年到12年,平均病程(5.87±1.85)年。

中医对肥胖与减肥的治疗

中医对肥胖与减肥的治疗

中医对肥胖与减肥的治疗肥胖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之一。

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肥胖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针对肥胖问题,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肥胖与减肥的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肥胖与减肥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肥胖的认识中医将肥胖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类型。

实证型肥胖主要表现为体脂肪堆积过多,肥胖者多为体质健壮,其病因主要与饮食过多、运动不足等因素有关。

虚证型肥胖则主要表现为体质肌肉松弛,脂肪堆积在腹部,与内分泌和消化系统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通过望、问、切、诊四诊合参的方法,对肥胖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判定。

二、中医治疗肥胖的原则中医治疗肥胖的原则是“调理脾胃,疏肝理气”,通过调整体内脾胃功能和疏通肝气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具体而言,中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注重饮食的调理,强调食物的药性。

在饮食结构上,中医提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尤其是糖类和油脂类食物。

此外,中医还推崇药膳食疗,选用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养胃等功效的中草药材和食物,辅助减肥疗效。

2. 草药治疗:中医草药具有调理体内功能的作用,可以改善肥胖者的体质和代谢率。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山楂、薏苡仁、茯苓等,这些草药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排泄,达到减肥的目的。

3.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对肥胖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和代谢功能,提高脂肪的分解和消耗速度。

针灸疗法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深受广大肥胖患者的青睐。

4. 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能够刺激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脂肪的燃烧和排泄,达到减肥的效果。

推拿按摩是一种舒适的治疗方法,对肥胖患者来说既起到了健身保健的作用,又能够减轻工作和生活压力。

三、中医减肥需注意的事项中医减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以保证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1. 个体化治疗:每个肥胖个体的体质和病因都不尽相同,因此治疗方法也需要个体化。

《藿朴夏苓汤加减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藿朴夏苓汤加减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藿朴夏苓汤加减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儿童肥胖问题逐渐凸显。

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类型,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亢进、消化不良、体重超标等。

针对这一类型的肥胖问题,中医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藿朴夏苓汤作为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化湿、调和脾胃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胃热湿阻型肥胖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藿朴夏苓汤加减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二、研究背景及目的藿朴夏苓汤的组成主要包括藿香、厚朴、半夏、茯苓等中药材,具有清热化湿、调和脾胃的作用。

而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与肥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血脂水平异常也是肥胖的常见表现之一。

因此,研究藿朴夏苓汤加减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医治疗肥胖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儿童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

通过比较两组儿童治疗前后的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分析藿朴夏苓汤加减的治疗效果。

四、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儿童的血清瘦素水平及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表现为:实验组儿童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而血脂水平(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则明显降低。

这表明藿朴夏苓汤加减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五、讨论藿朴夏苓汤加减对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首先,方中的藿香、厚朴等药材具有清热化湿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其次,茯苓等药材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此外,方剂的调和作用可能有助于调节儿童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血清瘦素及血脂水平的代谢。

单纯性肥胖中医药治疗进展-方思佳

单纯性肥胖中医药治疗进展-方思佳

105第18卷 第5期 2016 年 5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8 No. 5 May,2016肥胖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导致能量失衡,摄入多于消耗,体内脂肪过量堆积的一种慢性病。

201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的数据显示,我国成人中心型肥胖率为40.7%,中心型肥胖在我国人群中广泛流行并且呈加速上升的趋势[1];此外,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有近1/5为中心型肥胖人群,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的比例是非中心型肥胖者的1.95倍[2]。

《2013 AHA/ACC/TOS 成人超重与肥胖管理指南》指出,2009—2010年美国有超过7800万的肥胖者。

WHO 一项涵盖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910万人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估计14.6亿成人(14.1~15.1亿)BMI 超过25 kg/m 2,其中20.5亿男性(19.3~21.7亿)和29.7亿(28.0~31.5亿)女性肥胖[3]。

肥胖增加了高血压、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胆囊疾病、骨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一些癌症的患病风险,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病。

单纯性肥胖为除外药物、内分泌异常及其它导致体重增加的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与生活方式、个人体质密切相关的一类肥胖。

本文论述的肥胖即为单纯性肥胖。

1肥胖的病因病机肥胖主要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所致,亦与遗传、年龄、性别、地域等因素有关。

李东垣《脾胃论》指出:“脾胃俱旺,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

”可见肥胖患者初期通常食欲旺盛,机体气化功能正常或增强。

随着病程发展,一方面,肥胖患者体内膏脂积聚,多余的膏脂化生痰浊,痰浊困阻气机,影响脾胃功能;另一方面,长期饮食不节,导致饮食积滞,损伤脾胃,机体气化功能减弱;而且,脾胃损伤,机体气化功能减弱,进一步促进痰浊内生,形成恶性循环。

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胃热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分析

腹 围、臀 围的变化情况 。腰围测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棘和
第 l 2肋 下缘 连 线 的 中 点 。腹 围测 量 位 置 :经 肚 脐 的 腹 部 水 平 围长 。 围测 量 位 置 : 经 耻 骨 联 合 , 臀 前 两侧 经股 骨 大 转 子 , 经 后
埋线 治疗连续 2个疗程 。 1 4 排除标准 .
5例 ,I I度肥 胖 1 例 ; 乙组 I 肥 胖 3例, I 肥 胖 1 , 1 度 I度 6例 2组
的真实疗效。故笔者从患者是否调整饮 食为切入 点, 对穴位埋
线治疗 3 5例 女 性 胃热 湿 阻 型 单 纯性 肥 胖 症 的疗 效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将 结 果报 道 如 下 。 现
边 退 针 管 , 线 体植 入 穴 位 的皮 下 组 织 或 肌 层 内 。 将 出针 后 , 即 立 用 干 棉 棒 压 迫 针 孔 片 刻 , 敷 医 用 胶 贴 。继 续 下 一 穴位 操作 。 并
1. ~2 . ;2 -2 . 8 5 2 9 3- 4 9为超重 ;2  ̄2 .  ̄ 5 9 9为 I 度肥胖 ;≥3 提起进针 部位皮肤 , O 右手持针, 迅速刺 入皮下, 并根据穴位解剖
中 图分 类 号 :R 5 . 25 2 98 . 9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 10 .3 42 1)60 6 —2 0 55 0 (0 00 —0 40
穴位埋线法是 目前针灸科治疗肥胖症 的常用方法, 减肥 效 果 良好 , 可明显降低体重及 体重指数 (M ) 能有效 降低食 欲, BI, 减少热量摄入, 促进代谢Ⅲ。但值得注意的是, 肥胖 患者来穴位 埋线减肥 时, 多都会有意地进行 饮食或生活 的调整, 大 有时 医

单纯性肥胖症中药治疗进展

单纯性肥胖症中药治疗进展

单纯性肥胖症中药治疗进展单纯性肥胖症是指并非由于其他疾病或医疗的原因,仅由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1]。

本病在中医古籍中没有专门的病名,但很早就有相关的记载。

《礼记》曾曰:“肤革充盈,人之肥也”。

传统中医学不仅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有详细的论述,而且中药治疗肥胖症也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药治疗本病的有关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传统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为先天禀赋、饮食不节、情志抑郁、久坐久卧、过度安逸所引起。

其中饮食偏嗜,喜嗜膏粱厚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因,《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曾记载:“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素问·奇病论》云:“夫五味入口,…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本病病位在脾胃,往往为本虚标实之证,气虚为本,痰浊膏脂为标。

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宰氏[3]认为肥胖盖因食不节制,恣食厚味而起。

厚味不化,积郁脾胃,日久而为湿热之患,提出从湿热论治肥胖的学说。

李氏[4]认为本病可由于人过中年,肾气渐衰,水湿失运,痰瘀渐生,致使湿浊内聚,外蓄肌肤,发为肥胖。

张氏[5]提出从肝论治肥胖症的观点,认为本病乃情志不和,肝气郁滞,肝胆疏泄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导致。

朴氏[6]认为痰湿和血瘀在肥胖病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加重并导致肥胖相关并发症的重要病因。

因此肥胖症的发生,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除痰浊膏脂,同时可兼有湿热、血瘀等病理产物。

2 中药治疗2.1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的根本原则,各医家通过临床研究后总结出了各自的经验。

吴氏[7]将肥胖症分四型:①脾肾两虚型,治以健脾补肾,方用真武汤或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汤;②脾湿肝郁型,治以健脾化湿,疏肝理气,方用平胃散合四逆散或逍遥丸;③湿热内停型,治以清热利湿,方用四妙丸加味合三黄泻心汤;④脾虚痰湿型,治以健脾除湿,方用苓桂术甘汤或人参健脾汤;香砂六君合二陈汤或者五苓散。

李氏[4]认为肥胖主要分两型:①脾胃气虚、痰湿阻滞型,治以益气温中,健脾豁痰,方用自拟健脾豁痰汤(白术、茯苓、泽泻、玉米须、桂枝、旱半夏、厚樸、砂仁、广木香、山楂等);②阴虚内热、湿阻血瘀型,治以滋阴清热,活血散瘀,方用自拟滋阴活瘀减肥方(蒸何首乌、枸杞、丹参、牡丹皮、赤芍药、桃仁、莪术、郁金、荷叶、泽泻、琥珀等)。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概述

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概述
双流县 中医院康复 科 ,四川 双流 610200;5.四川省 中医药研 究院针 灸经络研 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31)
[中图分 类号 ]R255.989.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4—2814(2013)09—780-03
单纯性肥胖症易导致高脂血症 、糖尿病 、冠心病及 脑卒 中等并发症 。世界卫生组织于 2000年的估算显示 , 世界范围内体重超重者至少有 13亿 。2003年调查显 示 ,全世界有 10亿人超 重,我 国成人超重和肥胖者近 15%,全 国有 至 少 在 2 ~ 3亿 人 超 重 ,3 —4千 万 人 患 肥 胖症 。欧美 国家 的医学 和社 会 学专 家 已明确 提 出 :
穴 位 埋线 疗 法 :穴位 埋 线疗 法 是 针灸 疗 法 的延 伸 和 发展,是将羊肠线 (一种异体蛋白 )植入人体穴位 内, 长期 刺 激 穴位 产 生疗 效 ,是 具有 综 合效 应 的 穴位 刺 激疗 法 ,有健脾益气 、疏通经络 、调和阴 阳气血作用 。只需 半月治疗 1次 ,施术时间短 ,无需用麻醉药。羊肠线在 体 内软化 、分解 、液化吸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 学刺 激 可长 达 20天或 更长 ,从 而弥 补 了针刺 时 间短 、疗 效难巩 固、易复发等缺点 。曹春等 认为肥胖发病 以湿、痰 、热 、血瘀 、膏脂为标 ,以脾 肾气虚、肝气瘀 滞 为本 ,取 中脘 、天枢 、大 横 、关元 、足 三 里 、丰 隆 、 大肠俞埋线治疗 ,总有效率 95%。王素玲 “以调理脾 胃、 升清降浊为主要治则 ,取 中脘 、上脘 、天枢 、气海 、脾 俞 、胃俞 ,总有效率为 88%。李雪莹等 以行气化湿 、 祛痰 通 络为 治则 ,取梁 门 、天枢 、气海 、丰隆 (双 取 ),

《泽泻温胆汤加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含超重儿)脾虚痰湿证的临床观察》

《泽泻温胆汤加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含超重儿)脾虚痰湿证的临床观察》

《泽泻温胆汤加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含超重儿)脾虚痰湿证的临床观察》一、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单纯性肥胖(含超重儿)与脾虚痰湿证关系密切。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肥胖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湿内停、痰湿积聚而成。

泽泻温胆汤是中医治疗痰湿证的有效方剂,本文旨在观察泽泻温胆汤加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含超重儿)脾虚痰湿证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单纯性肥胖(含超重儿)患者,年龄在6-14岁之间,中医辨证为脾虚痰湿证。

2. 治疗方法本组患儿采用泽泻温胆汤加味治疗,具体药物组成及剂量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治疗周期为3个月,期间进行定期随访和记录。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体重、BMI、腰围、臀围等体格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等。

三、结果1. 体格指标变化经过3个月的治疗,本组患儿的体重、BMI、腰围、臀围等体格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2.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治疗后,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表明脾虚痰湿证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3. 生活质量改善治疗后,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食欲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活动能力增强。

四、讨论泽泻温胆汤加味在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含超重儿)脾虚痰湿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方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利水渗湿、化痰消脂,从而达到治疗肥胖的目的。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本方在改善体格指标、减轻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五、结论泽泻温胆汤加味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含超重儿)脾虚痰湿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利水渗湿、化痰消脂,可以改善患儿的体格指标,减轻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泽泻温胆汤加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六、展望尽管本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探讨泽泻温胆汤加味治疗儿童肥胖的机制及长期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著
T e ts r a i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 lo tnmeii n tnp am e hns oma fe o dcn ad eh ohr ay h e ・1 ・ 5
中 医治 疗 单 纯 性 肥 胖 的探 讨
陈伊灵 陈 鼎 汤 伟
吉首 4 60 ; 10 0
温阳。按其药效大 致可分 成 四大类 :消 导药 ,如 山楂 、谷
搭配及所 含营养成 分或其他成 分 ,作用于人体一定 的脏腑 , 达到调和气血 ,平 衡 阴阳 ,防 治 疾病 ,健身 延 年 的 目的。 饮食 治疗 适合 肥胖患者 的各个 阶段 , 《 问 ・ 素 奇病论》 曰: “ 喜食甘美而多肥 ” 中医药博 大精深 ,治 疗肥胖 的药膳 也 。 名 目居多 ,如脾 虚 湿 阻型肥 胖 可选 青鸭 羹 、 白茯 苓 粥等 , 此型药膳常用原料 有 黄芪 、茯 苓 、陈 皮 、泽 泻 、半 夏、生 大黄、扁 豆、蚕豆、豌 豆等 ;湿 热 中阻 型 ,可选 用 鲜拌 莴
1 中药 减 肥
等 ,疗效显著。金小琴  ̄从 脏腑 着手 ,在原 有 中医传统 方 6
剂的基础之上 ,总结 了右 归丸 、金 匮 肾气 丸 、养 心 汤、血 府逐瘀汤 、补 肺汤 、柴胡 疏肝 散等从 不 同角 度调 畅 气机 , 使得津液得以正常输布 ,从 根本 上治疗肥胖 。
2 中 医食 疗
的有 旱莲 草、女 贞子 、首 乌 、生 地、山茱 萸 、枸 杞子 、菊 花 、桑寄生 、灵芝 等。
12 中药 复方 .
如 防 己黄芪 汤 、防风 通圣 散 、大 柴 胡
汤、 桃核承气汤、五苓散等方药加减治疗肥胖均取得良好
疗效 ,国外 学 者对 这 些 方 剂也 有 较 深 入 的 研究 。宰 军 华 等 从治脾 、治 肾、治肝 角度 出发 ,运用 清泻 胃热法 、温 补肾阳 ,化气 行水 法 、调畅肝 气等 ,方 以调 胃承气 汤、防
中医食疗 是在 中医理论 的指导 下 ,利用食 物性 和味 的
即采用中药 内服 的 方法来 减肥 。中药 通过 祛 湿利 水 、 健脾 、活血行气等方 法 ,有助 调理脏 腑和 内分 泌 ,令身 体 气 血运行更 佳 ,可将 体 内多余水 分 以及积聚 于体 内的代谢 废物和毒素排 除,加 速新 陈代谢 。中医治疗 肥胖 有八个 原 则 :化 湿 、祛 痰、利 水 、通 腹 、消 导 、疏 肝 利 胆、健 脾 、
芽、麦芽等 ,消食 导滞 。利水 渗 湿药 ,如 泽 泻、云苓 、车
前子 等,解湿 热 ,消水肿 ,排 出体 内 多余 水分 。泻下 药 ,
例如大黄 、番泻叶 、首 乌等 ,作 用是 加强肠 道蠕 动 ,速 通 大便 。降脂药 ,例如丹参 、草决 明 、桑 寄生 等。丹参 属 理 血药 ,能扩张周 边血 管 ,降压 消脂 ,属补益药 口 。 ] 1 1 单味中药治疗 . 现代 临床 研究 _ 发现麻 黄、山楂、大 4
中药 ,如 :祛痰化 浊、利湿 降脂 的有生大黄 、虎杖 、苍术 、 泽泻 、茵 陈、草决 明 、半 夏、番泻 叶 、金 银花 、姜 黄 、荷 叶 、薏苡 仁等 ;活血 祛瘀 、减肥 祛 脂 的有 茺蔚 子 、丹 参 、
赤芍、益母 草 、三七 、生 山楂 、五灵脂 、香 附、三棱 、莪
术 、鸡血藤、牛膝、当归 、川芎 等 ;滋 阴养 血 、减 肥降 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法》 指出 :“ 肥人多痰湿” 。另外 还有 “ 卧伤气 ,久 坐伤 久
肉”等 。认为年老体衰 、过食肥甘 、缺乏运动 、久 病正虚 、 情志所伤都可 导致脏 腑功能 失调 ,水 湿 、痰浊 、膏 脂等 壅 盛于体内而发生肥胖 J 。现将祖 国医学对单 纯性 肥胖 的治
疗方法归纳如下。
风通圣丸、苓 桂术甘 汤 、济生 肾气 丸 、大 柴胡 汤、逍遥 散
经》 中就有不少关 于肥胖病 的记载 。如 《 帝 内经 素 问 ・ 黄 通评虚实论》说 :“ 贵人 ,则 责梁之 疾也 ” 《 逆肥 瘦 肥 。 顺
篇》 中写道 :“ 肥人 ……其 为人也 ,贪 于取与 ” 《 。 丹溪 心
【 文章编号】10 8 1 (02 4- 05 o 07— 57 2 1)1 01 一 2
所谓单 纯性 肥胖 病是 指摄入 热量 多于消 耗而 以脂肪形
黄 、茶叶、桔梗 、山腊梅 等研 究 较多 ,减肥效 果 突 出。也 有专 家学 者经 过多年研究 总结 了具有减 肥祛脂 作用 的常 见
式储存 于体 内 ,以肥胖 为主要 临床 表现 ,可伴 有代谢 方 面 的障碍。它是一种 营养过剩 的疾 病 ,多伴有 血糖 、血脂 等 代谢及 内分 泌系统 功能 异常 ,常并 发或加 重高血 压病 、糖 尿病及 心脑 血管病等 。肥 胖所导 致 的各种疾 病 的死亡率 也 较正常体重 者 高,严重 危害 人类 的健康 ,且肥 胖 度越 高 , 危险程度越大… 。现今人 们在使 用各 种各样 的方 法进行 减 肥 ,如控制饮 食和体 育运 动 ,服用减 肥药 等 ,但 往 往经 受 不住美 食的诱惑 ,不 能够坚持运 动 ,减肥药不 能长期服用 , 易反弹 ,对身体危 害大 ,上述条 件 的干扰使 人们不 能够 达 到减肥的 目的 ,而中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较好 的疗效 。 中医对肥胖的认 识可 以说是 源远 流长 ,早在 《 黄帝 内
460 100 吉首
1 .吉首大学医学院 2 0 09级护理本科 2 , 班 湖南
2 .吉首大学医学院针灸推拿 系 ,湖南
【 摘
要 】 本文通过探讨中医治疗 单纯性肥胖 的各种方法 ,如 中药 治疗、中医食疗 、针灸 推拿 、穴位埋线 法等 ;进一步 了解 中医治
疗 肥胖 的优势 ,认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 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 ,能疏通经络 ,促进人 体代谢 ,使患者真正达到健康减肥 的 目的。 【 关键词 】 中医;单纯性肥胖 ;治疗 【 中圈分类号 】R8 59 【 文献标识码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