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监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项目经理部

二○一二年三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任务和目的

三、监测技术依据及监测设计指导原则

四、监测项目、等级和坐标高程系统

五、监测工作的设计及实施

六、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八、监测人员、仪器设备配置

九、提交的成果

十、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变形斜坡治理工程属--市---区地质灾害体险情分类情况一览表中的039号(编号)斜坡,--路是--区西区的主要交通干道,2009年7月~8月,--路第三层马路南侧斜坡在连续降雨下产生6处溜滑区,--路被阻断,威胁到轻轨线、--博物馆及当地居民人身安全等。

为确保影响范围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路、轻轨线等安全运营,受---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市地勘局工程地质队已完成了嘉陵新路变形斜坡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工作,并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复,现对该治理工程进行施工治理。

二、任务和目的

根据《施工设计报告》监测任务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即:施工期间安全监测、治理工程防治效果监测、运行期监测三部分内容。

通过对斜坡施工期间的监测,了解斜坡变形情况、稳定程度、预测其变形的趋势,并及时的反馈,以跟踪和控制施工进程。对原有的设计与施工组织的改进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对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以便调整有关施工工艺和步骤,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做到信息化施工,以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三、监测技术依据及监测设计指导原则

(一)监测技术依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重庆市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

4、《施工设计图》(----工程队);

(二)监测设计原则

边坡监测的设计应根据该边坡实际地形、地质条件,边坡安全等级及规模,监测费用的合理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建立的监测系统既要实用有效,又要经济合理;监测项目的选择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全面。监测的等级、周期、观测方法的选择、各项观测精度指标必须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1、该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以监测边坡及周边建构筑物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为主,在选择观测断面及观测点位置时应选择在局部不稳定体及代表性地段。

2、在仪器监测的同时对边坡及周边建构筑物进行人工观察、巡视检查对发现异常迹象、确定边坡稳定状况并及时对边坡进行预警预报有重要的作用。

3、尽量保持等权观测,即定人、定仪器、定观测方法等。

4、监测仪器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良好。

(2)有足够的测量精度、灵敏度及相应量程。

(3)仪器现场使用方便、简单。

(4)具有防风、防雨、防潮、抗震、防雷、防腐等与环境相适应的性能。

四、监测项目、等级和坐标高程系统

根据监测的目的、《---市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确定本工程以监测坡顶、周边建构筑物上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作为施工安全监测项目。

监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等级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的二级精度进行。(垂直位移观测时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水平位移观测时观测点坐标中误差≤3mm)。

施工期间的安全监测以简易地表变形监测为主,监测点的布设应尽量与防治效果监测结合,以保持整个工程监测的完整性。

平面坐标、高程控制系统应与边坡工程施工控制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相一致。

五、监测工作的设计及实施

(一)监测基准网的设计及实施

1、设计

所有基准点均选设在施工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的位置。根据实地条件选定3个基准网点(编号为G1、G2、G3),这3个点既是平面控制基准点,也是高程控制基准点。这三个点互相通视,构成图形为边角全测的独立三角形,以期在该区域内建立平面和高程合一的三维立体监测系统。基准点标石的埋设采用强制对中装

置(观测墩)。

基准控制网布设成单三角形边角全测网形式,基准点的观测精度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第4.2.4款的精度要求进行观测。

2、基准网测量

a、使用测角精度为1秒、测距精度为2mm±2PPm?D的日本拓普康GPT7501全站仪作业。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按全圆方向法观测4测回,垂直角对向观测4测回,距离往返观测4测回,仪器高、觇标高在测前、测后用经过检验的量杆或钢尺各量测一次,精确读至0.1毫米,当较差不大于1毫米时取用中数。气象元素在测站上测定,并将全站仪加、乘常数一起置入仪器,由仪器自动改正。

b、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测量的各项限值、限差

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表1

垂直角测量的各项限(″)表2

光电测距各项较差的限值(mm)表3

c、单三角形边角测量的技术要求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4.2mm

三角形闭合差≤±5.1″

平均边长≤300m

测边中误差≤±2mm

测角中误差≤±1.5″

最弱边精度≤1:100000

d、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

(1)、按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附录的规定使用专用觇牌和配件;垂直角观测采用中丝双照准法观测;

(2)、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视线长度不宜大于300米,最长不超过500米,视线垂直角不超过10度,视线高度和离开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3米;

(3)、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采用每点设站、往返观测方式。

(4)、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观测的附合或环线闭合差≤±4√L(mm),检测已测边高差之差≤±6√D(mm),其中L、D以公里为单位。

3、基准网点的复测

在监测期间,对基准点稳定性的检测每年观测一次,检测时观测

方法、各项限值、限差及技术要求与首次观测基准网相同。若发现基准点有移动或移动的可能时,要及时复测,并以复测结果来计算变形点的坐标成果。当各次检测结果表明基准点是稳定的,则仍用原基准点平差结果来计算本周期的变形点坐标。

(二)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及实施

1、布设及主要工作量

施工安全监测以监测边坡及周边建、构筑物为主,监测点应布置在能反映边坡及建筑物变形特征的位置上,在可能变形较大及变形速度较快的重点部位应适当多布点。边坡位移监测点通常设在边坡顶部或邻近坡顶边的围墙、挡墙上,一般沿边坡每隔约30米布设一目标点,观测点尽可能均匀布设,根据本边坡的具体情况、周边环境特点和观测目的,拟在边坡顶部边缘及邻近坡顶边的围墙、挡墙上共布设16个观测点,编号为DJ1-DJ18;另,于护脚墙上布置5个点,编号为ZYJ01~ZYJ05。位移监测采用坐标测量方法进行。置镜桩、照准桩必须置于斜坡、崩坡积体体外不小于30m的稳定地层上,并应加设护桩防止桩遭破坏。每一横排桩,应在滑体外3~5m的不动土上,设置1个观测点;监测桩标墩顶面为边长为30cm底边长为60cm的台体,底座平面为边长120cm的正方形,露出地面30cm,埋入土中80cm。

通过对观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的观测,掌握边坡边坡或周边建筑物的实际变形及变化趋势。定期测量出各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并做好日常巡视检查监控工作,达到施工安全监测的目的。

2、观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测量

仪器观测时观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测量按极坐标测量的观测方法,使用日本拓普康GPT7501全站仪,在基准点上设站,以另一基准点为后视方向,对观测点进行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测量,通过解算确定观测点的坐标及高程。具体观测时水平角采用全圆方向法观测2测回,垂直角和距离观测2测回,仪器高、觇标高在测前、测后用经过检验的量杆或钢尺各量测一次,精确读至0.1毫米,当较差不大于1毫米时取用中数。气象元素在测站上测定,并将全站仪加、乘常数一起置入仪器,由仪器自动改正。

水平位移观测点的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测量的各项限值、限差按基准控制网测量表1、表2、表3的要求进行。

(三)边坡观测点的监测周期频率及年限

该施工安全监测时间为施工全过程,监测频率根据施工进度来确定,正常情况下一般按以下安排执行:边坡施工开始进行首次观测(1次),施工期间每周观测1次。当被监测之边坡出现变形加剧超出允许范围时,须和业主、监理协商,调整监测方案、加密监测点、提高监测频率、缩短监测周期。总监测次数不少于25次。(四)巡视检查

在每次例行观测时进行边坡周围全面巡视:重点观察边坡顶部、房屋墙体有无新增裂缝,如果出现新增裂缝,则应设置裂隙、裂缝观测标志,以后巡查时进行量测,观察其发展趋势,并作好记录。在巡视检查过程中对变化部位应采用数码相机采集数字照

片作为影像记录。

六、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一)资料整理

1、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变化值的整理

(1)各周期的观测点测量结束后,应及时对观测点进行坐标、高程计算,以各观测点的零周期(首次)为初始值,以后观测点各周期的值相对于初始值之差,排除测量误差后即为观测点各周期的变化量大小。

监测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变化值的计算:设某监测点第i 期的三维坐标观测值为(Xi ,Yi ,Hi ),第j 期的三维坐标观测值为(Xj ,Yj ,Hj ),则该监测点在此期间的位移可按下式计算:

i j ij i j ij i j ij H H H Y Y Y X X X -=?-=?-=?

其中 (△X 、△Y)为水平位移,△H 为垂直位移。当i=1时,上式计算的值为累计位移。

(2)内业计算数字的取位

坐标、高程及变化量取至0.1mm 。

2、根据各监测点成果绘制各点的变化曲线图,直观反映出各点位变化位移情况。

(二)成果分析

在每次观测后,以观测点相邻两周期观测值之差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中误差的两倍)进行比较,如观测值之差小于最大误差,则可

认为观测点在这一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但同时也应作综合分析,虽然相邻两周期观测值之差很小,但是利用回归方程发现有异常观测值或呈现一定趋势时,应视为有位移变化,另外,还要结合地质、气象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以长期观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变形量与影响其变化的诸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相适应的数学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在回归方程中逐个引入显著因子,剔除不显著因子,以获得观测点变化量的最佳回归方程。

七、信息反馈与监测报警

(一)信息反馈

1、在正常情况下监测实行月报制度,每月将监测数据和分析结论提交给业主、监理,在有异常情况下及时提交报告给业主、监理。

2、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立即查找原因,并根据监测数据立即进行反分析加以核查,并将结果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

(二)监测报警

每次测量数据均采用计算机软件及时处理,并进行比较,若发现监测期间内累计变形量和阶段变形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应视为异常情况及时向业主通报。预警预报设计值如下:累计位移量超过50mm;相邻监测周期变形突然加剧,位移量超过20mm。

监测期间出现异常情况或险情时,监测人员应立即报警,通知业主、监理及相关部门。

八、监测人员、仪器设备配置

该边坡监测设置监测组1个,共配备人员3人,其中项目负责

1人,观测员1个,记录员1人,立镜员1人。仪器设备配置拓普康GPT7501全站仪一台套,电脑一台。

九、提交的成果

1 、监测方案;

2 、控制点与观测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3 、各次观测点成果表;

4、各观测点时间-位移-趋势曲线图;

5 、观测成果分析报告。

十、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1、监测前将监测方案报业主或有关部门审查通过;

2、设立专业监测组,专人、专用仪器按通过审查的方案现场监测和整理资料,实行监测复核制度;

3、专用仪器和设备按规定的日期、方法送专门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4、和业主监理一起加强对监测基准点、观测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破坏,保证监测成果的连续性;

5、在监测过程中,运用我单位多年来在危岩、滑坡、边坡及房屋等监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以我单位ISO9001:2000《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及《质量体系第三层次文件》为指南,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对监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严格按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监测,确保监测质量达到国家规范优良标准。

旋流井施工方案( 沉井)

2x75t转炉炼钢旋流池(沉井)工程 施工方案 2016年3月10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是根据旋流池施工图纸及唐山中地工程勘察有限责 公司提供的《》进行编制。 本工程施工方案包括了工程概况,施工准备,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主要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等。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着重研究沉井的施工方法及模版安装、钢筋制按,混凝土浇捣等施工工艺,在遍过程中,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经验、施工能力及资源、机具配备情况进行编制。 采用的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图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格》 JGJ10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施工现场监时用电安装技术规范》 JGJ46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 11G101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工程。 旋流井为钢筋混凝土构筑物,±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m。 旋流井位置详见总平面图: 旋流池外筒全高为18.521m,外径16m,壁厚1m;中筒外径9.6m,

壁厚300mm。 旋流池采用沉井施工,分四段浇筑,三段下沉。 旋流池±0.000以下采用C25防水砼,抗渗等级S6,需添加HEA 系列砼防水剂。混凝土配制要求加入矿物质,如粉煤灰,火山灰等;封底砼采用C15素混凝土和C25抗渗钢筋混凝土。 地质情况旋流池基础坐落在5层粉土上、具体详见勘察报告。 地下水情况,根据《地勘报告》拟建场区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1.00~2.00m,抗浮设防水位可按6.20m考虑。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准备 1、施工部署 由于施工场地地下水丰富,在开挖前须布置5口井点进行降水,沿距筒仓外壁3.5米处环形设置。 旋流池标高4m以上土方大开挖,然后施工第一节外筒结构,待第一节沉井砼标号达到100%后,进行沉井挖土施工; 待刃脚沉到标高-8.4m处时,施工第二节外筒结构,待第二节沉井砼标号达到70%后,继续进行下段沉井挖土施工; 待刃脚沉到标高-14.1m处时,施工第三节外筒结构,待第三节沉井砼标号达到70%后,继续进行下段沉井挖土施工; 在旋流池坑边布置一台25吨汽车吊以保证土方的垂直运输; 在旋流池坑内布置一台0.18m3的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作业,在封底前用吊车吊出; 内筒分四段施工,第一段封底、井字梁及底板(含倒角),第二

施工监测方案-副本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设计概况 (1) 1.2、环境情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监测目的、原则及内容 (1) 3.1 监测目的 (1) 3.2 监测的原则 (2) 3.3监测的内容 (2) 四、监控量测方案 (3) 4.1、测点布置原则 (3) 4.2、地表沉降监测 (4) 4.3、地下管线监测 (9) 4.4、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10) 4.5、水位观测 (11) 4.6、拱顶监测 (11) 五、监控量测的数据采集、预警及内业整理 (14) 5.1、数据采集 (14) 5.2、数据整理 (14) 5.3、数据分析 (14) 5.4、安全预报和反馈 (15) 5.5、监控量测三级预警及内业整理 (15) 六、监测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 (19)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南湖路站~金岭路站区间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线路出南湖路站后,下穿金阳二手车市场、龙潭路、金阳新世界2E地块(碧潭五区),然后沿诚信北路敷设至金岭路站。区间全长788m,为双洞单线隧道,线间距12~14m,隧顶埋深6.5~10m。区间施工竖井设在右隧右侧市政道路绿化带上,横通道中线与线路相交于YDK13+760(=ZDK13+763.675)里程处,竖井距南湖路站377m,距金岭路站411m。竖井横通道与正洞相连,呈90°与正洞正交。 1.2、环境情况 竖井内净空尺寸为 6.0×8.0m,井深22.2m,横通道长25.6m,开挖宽度×高度=6.6X9.3m。竖井所处地层至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红黏土、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灰岩,井深及横通道主要位于黏土层内,井底位于中风化灰岩内。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CJ/T 8-2007);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7、《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三、监测目的、原则及内容 3.1 监测目的 (1)保证施工安全 当地铁基坑开挖工程遇到软弱地层、高地下水位以及周围环境限制条件严格时,基坑开挖后必须采取围护结构体系或者利用地下室结构形成围护结构体系,才能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要保证施工的安全,则需要对地基及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受力变形和位移等参量进行施工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9月22日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下水监测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1 - 1.1项目背景...................................................................................................................................... - 1 - 1.2新产品研究.................................................................................................................................. - 2 - 二、系统简介............................................................................................................................................ - 2 - 三、系统功能............................................................................................................................................ - 3 - 四、系统方案............................................................................................................................................ - 4 - 4.1数据流程及组网.......................................................................................................................... - 4 - 4.2系统组成...................................................................................................................................... - 4 - 4.3数据采集...................................................................................................................................... - 5 - 4.4数据传输格式.............................................................................................................................. - 5 - 五、系统软件............................................................................................................................................ - 5 - 5.1软件平台...................................................................................................................................... - 5 - 5.2数据接收软件.............................................................................................................................. - 5 - 5.3数据查询分析软件...................................................................................................................... - 6 - 六、系统特点.......................................................................................................................................... - 10 - 七、产品性能.......................................................................................................................................... - 10 - 7.1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 - 10 - 7.1.1产品特点....................................................................................................................... - 11 - 7.1.2技术指标......................................................................................................................... - 12 - 7.2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 - 12 - 八、工程实例.......................................................................................................................................... - 14 -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松江区中山街道中山街道光星路 2号地块动迁安置房项目 轻 型 井 点 降 水 施 工 方 案 上海开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03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说明 三、降水设计方案 四、降水施工方案 五、工程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 六、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八、降水维护和应急措施 九、控制井点降水对周边环境危害的措施 十、监测措施 十一、井点降水施工机械及管理人员 十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十三、人员配置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松江区中山街道光星路2号地块动迁安置房项目工程地点:松江区中山街道光星路2号地块 建设单位:上海泉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结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围护设计单位: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开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2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 拟建松江区中山街道光星路2号地块动迁安置房项目。地下一层,地下车库基坑周长约为970.0m,面积约为16000㎡。本工程基坑位于整个场地中心位置,周边大部分部分位置临近住宅楼。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60m,场地经过整平后绝对标高约为3.80m,相当相对标高为-0.8m。地下车库底板面标高为-5.05m,底板厚500,垫层150,则基坑坑底标高为-5.700m,基坑开挖深度4.90m。北侧7#和8#之间局部开挖深度为 5.60m。1~8号楼底板底标高为-3.850m,与地下车库间高差约为1.85m。局部集水坑位置加深至6.5m 和6.7m。 ①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②落深区搅拌桩支护;③轻型井点降水;支护体系详述如下: 1)地下车库设计采用宽3.70m、4.2m宽两种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作止水帷幕及挡土墙,搅拌桩有效桩长为11m、12m,在坝体内外侧插入2Ф48×3.5mm钢管;号房设计采用宽2.20m、5.2m宽两种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作止水帷幕及挡土墙,搅拌桩有效桩长为 6.5m、。 2)基坑内落深区域:开挖深度在4.6m~6.6m,搅拌桩宽度相应增加到 5.70m,长度相应增加到16.0m,内插14m型钢500x300x11x20@1000。 3)基坑降水:本工程两个坑设计采用21套轻型井点降水来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 1.3 工程地质概况 1) 现场情况及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地貌单一,地面标高设计时按整平自然地面绝对标高 3.80m,即为相对标高-0.80m考虑。 2) 地下水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部潜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侧向补给,地下水位受降水影响较大。地下水稳定水位深埋0.40~2.80m m之间。设计计算按上海市常年平均地下水位0.5m考虑。经调查,该拟建场地内地下水未受到环境污染,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有关规定,综合判定场地内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3)不良地质作用 通过地质勘察报告可知,场地内无暗浜及明浜。 4)场地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下表1

【大坝方案】水库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案

XXX水库 大坝安全监测工程 施 工 方 案 工程名称: XXXXXXXXXXXXXXXX水库工程 合同编号: 承包人: 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XX水库工程项目部 项目经理: 日期: 20XX 年 XX 月 XX 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工作内容 (1) 3、编制依据 (1) 4、仪器设备采购、检验、及保管 (2) 4.1 主要仪器设备选型 (2) 4.2 仪器设备采购 (2) 4.3电缆连接 (2) 5、监测仪器程序和埋设方案 (3) 5.1 施工程序 (3) 5.2监测仪器埋设方案 (3) 6、观测 (10) 6.1 总则 (10) 6.2施工期观测及成果提交.........................错误!未定义书签。 7、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和反馈 (13) 7.1 资料搜集 (13) 7.2 资料整理分析 (14) 7.3监测资料反馈 (14) 8、资源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9、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6) 10、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7) 11、环境保护措施 (18) 12、施工进度计划 (18) 附件及附表1~9 ................................................ 19~29

1、工程概况 万营水库位于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的一级支流万营河上,隶属水城县新街乡马路、大元村。水库坝址距水域县城约75KM,距新街乡驻地约lOKM乡村公路通往库区左岸炭山小学附近,交通较为方便。 万营水库工程任务是灌溉、乡镇供水,可向发耳乡提供灌溉水量205万m3,乡镇供水量185万m3。 万营水库正常蓄水位1575m,总库容为313万m3,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为252万m3,兴利库容221万m3,年可供灌溉水量205万m3(P=80%)、乡镇供水185万m3(P=95%)。工程规模为小(Ⅰ)型,工程等别为Ⅳ等。 本工程主要建筑物有万营水库土坝(坝高41.1m,坝长95.64m)、岸边开敞式溢洪道、右岸导流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227m)兼环境生态放水管及放空管、罗家坝重力坝(坝高10.5m,坝长20m)、炭山取水隧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1559m)及从万营水库引水至马场水库的东瓜林输水隧洞(洞型为城门洞型,洞长4787m)。 2、监测工作内容 万营水库大坝安全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大坝变形观测、坝基渗压计、测压管内渗压计渗透压力观测等。 本监测工程主要工程量详见表1-1。 表1-1 大坝监测项目工程量汇总表 主要工作内容有:监测仪器设备的采购、检验、安装埋设、调试、电缆牵引、看护保管、

水质监测解决方案的制定.doc

第三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 (1)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 (2)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 (5)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6)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2、河流 (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①在确定的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断面, 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设断面, 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污水排入处)重点水工构建物(取水口桥梁涵洞)水文站附近应设断面.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①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②控制断面: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 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降水井观察井施工方案

苏州检验检疫综合实验楼基坑支护工程 降水井、观测井(回灌井)施工方案 1 概况 1.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苏惠路北侧、星桂街西侧、相门塘南侧。降水井为30口,其中A区Ф800mm19口,长度为20M,其中滤管长16M ,B区Ф800mm11口,长度为16M,其中滤管长12M;观测井(回灌井)为17口 ,A区周围Ф800mm10口,长度为20M,其中滤管长16M ,B区周围Ф800mm7口,长度为16M,其中滤管长12M。 1.2施工工期: 本分项工程工期为20日历天,详见工程进度计划表。 1.3分项工程质量: 本分项工程质量标准:合格. 1.4分项工程安全: 安全目标:安全“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2、施工机械设备 为了满足本分项工程的施工需要,本公司拟投入3台潜水钻机. 3、降水井、观测井(回灌井)施工工艺流程图:

4、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与措施: 4.1 桩位测放 1、测量员测放桩位,所有桩位均用Φ12钢筋头打入地下20cm且顶部 涂以红油漆,以利检查核对。 2、桩位放样完毕后,测量员先将放样结果交项目技术负责验收。 3、项目技术负责验收合格后,再报请业主工地代表或监理验收;验收 合格后,经双方负责人在桩位放样单上签字认可,将放样结果形成资料性文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重新放样。 4、桩位放样误差20mm。 4.2护筒埋设 1、沿桩位0.7m外钉四根Φ16钢筋头,使其两根连线交于桩位中心。 2、以钉入的桩位钢筋头为中心,挖一比护筒大10cm的圆坑,且底部要进入原状土≥20cm。 3、埋设护筒时,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20mm,并保持护筒垂直。 4、护筒内径要比桩径大10cm。 5、埋设护筒时,其四周应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确保孔口不坍塌,否则,护筒松动,倾斜而失去护筒护壁的作用。 6、埋设好护筒后,逐个测量护筒上口标高,以正确控制桩深,如遇松散填土,护筒易下沉时,应用铁丝将护筒与钻机机座固定。 7、埋设好护筒后,由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并请业主或监理复核验收。

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 技 术 方 案 2017年12月

目录 目录 (2) 1. 产品背景 (1) 1.1. 全国建筑工地现状 (1) 1.2.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地监管信息化 (1) 1.3. 工地信息化需求 (2) 1.4. 参与工地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 2.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 (3) 2.1. 工地模型 (4) 2.2. 工地网络覆盖方案 (5) 3. 智慧工地标准化产品 (6) 3.1. WIFI上网 (6) 3.1.1. 产品简介 (6) 3.1.2. 产品价值 (6) 3.1.3. 产品功能 (6) 3.1.4. 建设部署 (7) 3.1.5. 业务开通 (7) 3.2. 移动考勤 (8) 3.2.1. 产品简介 (8) 3.2.2. 产品价值 (9) 3.2.3. 产品功能 (9) 3.2.4. 业务开通 (13) 3.3. 人员定位 (13) 3.3.1. 产品简介 (13) 3.3.2. 产品价值 (13) 3.3.3. 产品功能 (13) 3.3.4. 业务开通 (16) 4. 智慧工地模块化产品 (17)

4.1.1. 产品简介 (17) 4.1.2. 产品价值 (17) 4.1.3. 产品方案 (17) 4.1.4. 工地模型场景方案 (21) 4.1.5. 平台功能 (26) 4.1.6. 建设部署 (34) 4.2. 特种设备监控 (34) 4.2.1. 产品简介 (34) 4.2.2. 产品价值 (34) 4.2.3. 产品方案 (35) 4.2.4. 前端监测设备 (35) 4.2.5. VPDN传输网络 (36) 4.2.6. 监控管理平台功能 (37) 4.3. 扬尘噪声监测 (43) 4.3.1. 产品简介 (43) 4.3.2. 产品价值 (43) 4.3.3. 产品方案 (43) 4.3.4. 在线监测仪 (44) 4.3.5. VPDN传输网络 (45) 4.3.6. 监控管理平台功能 (46) 4.4. 农民工维权 (53) 4.4.1. 产品简介 (53) 4.4.2. 产品价值 (53) 4.4.3. 产品功能简介 (53) 4.4.4. 系统网络架构 (55) 4.4.5. 系统功能架构 (55) 4.4.6. 用户功能介绍 (58) 4.4.7. 硬件建议 (61)

安全监测工程施工方案

铜川市水库枢纽工程 安全监测工程施工方案 15.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及放水塔、泄洪洞安全监测工程,其主要包括监测仪器设备采购、检验、安装及施工期监测工作。主要项目有:巡视检查、环境量监测(上、下游水位,坝区气温,降水量)、表面变形监测(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坝体渗流压力及绕坝渗流监测),监测仪器自动化等。 表15-1 大坝安全监测主要工程量

按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仪器设备的采购,采购前编制监测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并报送监理审批,主要仪器设备标准 1)经纬仪:光学经纬仪,测角精度:不低于±2″。 2)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测量精度:<±1.5mm/km,强制对中基座最大

对中误差0.05mm,精美觇标活动范围:0-200毫米,固定觇标对中误差<0.2mm。 3)渗压计:量程:0.35Mpa、700kpa,分辨率:0.01%F.S,精度:±0.1%F.S,工作温度-20℃~65℃。 4)堰流计:分辨率≤0.02F.S,精度≤0.01%F.S,最大电缆长度>700m,量水堰堰板:1*1.5m,δ=8mm不锈钢板。 5)双金属标仪:测量范围:0~35mm,灵敏度:0.02mm,精度±0.1mm,长期稳定性,全数字电路无漂移,工作环境:温度-20℃~70℃,湿度≤95%。 6)遥测水位计:浮子直径Φ15cm,水位轮工作周长32cm,测量范围80m,分辨率1cm,精确度≤2cm,格雷码输出,机械数字显示,平均无故障工作次数1*107次。 7)自计雨量计:承水口径Φ200cm±0.6mm,刃口40~50°,分辨率1cm,精确度≤±3% ,雨强范围0.01~4mm/min,单触点通断信号,工作温度-20℃~50℃,工作电源:DC12V蓄电池,环境温度-30℃~60℃,湿度10~95(相对湿度,无冷凝)防雷击能力强。 8)自计温度计:量程-25℃~60℃,精度±0.05℃,耐水压1.0Mpa。 9)集线箱:可接32支传感器 10)自动测控单元:自动测控单元MCU,工作环境-30℃~60℃,相对湿度≤90%,供电电源220V±10%、50Hz、R232接口,1200bps,可测量差动式仪器,并含有数据采集功能。 11)计算机和打印机要求:主要设备采用当前市场主流机型偏上的厂家产品,常规配置,并留有扩充和升级的余地。 12)岩石变位计:量程0-100mm,测点数3,测孔深度3,8,15m,分分辨率0.1%F ?S。 13)测缝计:量程25mm,测量精度0.5%F?S,工作温度-25℃~+60℃,耐水压0.5MPa。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报告书

环保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领萃环保科技公司

一、方案概况 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涵盖水质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固定污染源监测(CEMS)、以及视频监测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系统以污染物在线监测为基础,充分贯彻总量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包含了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许多重要功能,充分满足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要求,支持各级环保部门环境监理与环境监测工作,适应不同层级用户的管理需求。 二、方案架构 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构成: 1、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排污口(环境空气)各监测参数及其变化状况; 2、中心站可随时取得各子站的实时监测数据,统计、处理监测数据,编制报告 与图表,并可输入中心数据库或上网查询; 3、收集并可长期储存指定的监测数据及各种运行资料、环境资料备案检索; 4、系统具有监测项目超标及子站状态信号显示、报警功能; 5、具有自动运行、停电保护、来电自动恢复功能; 6、运维状态测试,例行维修和应急故障处理; 三、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1、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实现区域空气质量的在线自动监测,能全天候、连续、自动地监测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实时变化情况,迅速、准确的收集、处理监测数据,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规律,为环保部门的环境决策、环境管理、污染防治提供详实的数据资料和科学依据。 1.1系统构成 环境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子站、中心站、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子站的主要任务是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由采样装置、监测分析仪、校准设备、气象仪器、数据传输设备、子站计算机或数据采集仪以及站房环境条件保证设施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参数主要包括SO2、NOX、O3、CO、PM10(2.5)、气象参数。 1.2系统特点 1.2.1系统集成优势

观测井施工方案

观测井施工方案 1、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1.1场地周边环境 1.2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位于长江岸,属长江一级阶地冲积平原类型。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在m之间。 根据勘察资料,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0~0. 5 耕植土 0.5~20m 粉质粘土 20~40m 强风化砂岩 2、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及采用的规范如下: 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观测井设计 本次拟开凿水位观测井1口。本工程观测井具体设计如下: 观测井孔径为300mm,管径146mm,孔深40.5m,井深50m,观测井井口标高根据现场情况高于现地面0.5m。观测井井管采用

Φ146mm无缝钢管,壁厚不小于5mm,实管长25.0m,滤管长13.0m, 沉淀管长2m。具体见观测管井结构设计图。 滤管管眼直径为16mm,采用梅花型排列,孔隙率≥15%,外壁采用垫筋缠铅丝过滤器,井管单管长度为5m左右,下置过程中以电焊连接,焊接口打45度剖口,以增加电焊强度,井底以管底盖封闭,使之成井管工作形式。 为防止场地地下水受到上层滞水的影响,必须对井管外围上部进 行有效封闭。见管井结构设计图。 4、观测井施工组织管理 4.1 施工组织部署 在甲方的总体部署下组织施工,服从甲方平衡协调及调度,确保总进度计划的实施。 4.2 施工协调管理 4.2.1 与设计单位的协调 ①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根据设计意图提出具体施工实施方案。 ②会同甲方、监理根据现场实际对设计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选型。 ③协调施工中需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的问题,解决不可预测因素引起的其它问题。 4.2.2 与监理公司及业主的协调 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及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方

安全监测方案

安全监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管道开槽施工监测 (2) 三、基坑监测及基坑检测 (4) 1、基坑监测 (4) 2、基坑检测 (5) 四、监测项目的警告/警戒值及应急措施 (5) 1、基坑监测项目 (6) 2、应急措施 (6) 3、基坑的抢险与加固 (7) 五、监测要求 (7) 1、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和精度要求 (7) 2、基坑监测项目 (8) 六、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监测 (9) 1、围护墙(桩)墙身倾斜变形监测(测斜) (9) 2、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9) 3、围护结构顶部垂直位移(沉降)监测 10 4、围护结构的土压力监测 (10) 5、基坑回弹变形监测 (10) 七、地表变形监测 (11) 1、地表沉降监测 (11) 2、基坑周围土体水平位移监测 (11)

3、地下管线、构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11 八、毗邻建筑物监测 (12) 1、地下水位变化监测 (12) 2、降水效果监测 (12) 3、孔隙水压力监测 (12) 九、监测频率 (12) 十、监控测量的程序 (13) 十一、监控量测的数据分析和预测 (1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龙岗街道同乐社区、同心社区、同德社区,分为北片区和南片区,具体范围结合社区范围线、深汕公路、惠盐高速公路进行确定、北片区位 于惠盐高速公路西侧,南片区位于深汕公路南侧。 本工程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1)现状道路排水系统完善,主要包括园新路、 景盛路、黄屋路、水田二路、兰水路、大埔二路等;2)新旧村居住区及工厂区 外围道路分流制改造,其中新村居住区包括同乐社区居委会片区、池屋新村A区、 池屋新村B区、企岭村、黄屋村、其面村、坑尾村、新大坑村等,旧村居住区有 企岭旧村、黄屋旧村、其面旧村、新大坑旧村、下围居民小组和池屋村民小组等;3)建筑排水立管的改造,主要是对新村居住区的合流制建筑进行分流制改

打井施工方案

打井施工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第一部分水井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述 1、1项目简介 为了解决顺义医院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用水水源及回灌问题,准备施工28眼抽水回灌井及1眼观测井,水井位于北京市顺义医院内。 2、水源热泵水井工程布井方案 2、1布井总体方案 此次工程包括28眼水源井和1眼专门观测井。工程布置见附图。 3、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1)钻孔结构 采用φ800mm口径开孔,一径到底,下入φ325mm的7mm厚的优质螺旋钢管、桥式滤水管及沉淀管。采用φ800mm的孔径,其目的是填入砾料后,增加过水断面,保证地下水能100%回灌。 需要说明的是,井的抽水、回灌能力受过水断面的面积影响,即过水断面面积越大,抽水和回灌能力越大。由于井壁和井管之间的填砾料的透水能力远大于地层的透水能力,井的过水断面不是依据井管的直径计算的,而是依据井径计算的。这也是我们建议使用φ800mm钻头钻进成井的原因。单井合理开采量的确定所依据的主要原因是地层的富水性和地下水补给的流速,当井管过水断面达到一定值后,在相同降深下单井出水量基本是一致的。另外,在井管过水断面达到一定值后,填砾厚度增大可以增加过滤效果。关于潜水泵直径与井管直径规范要求是井管直径要大于潜水泵直径50MM,本工程井管直径325MM,所用潜水泵直径184MM,因此本工程选用井管直径325MM是完全满足水泵要求和水量要求的,同时在有效控制水井含砂量方面也是非常有利的,此种施工方案已经过很多工程的检验和证明。

(2)施工工艺流程

安全监测施工方案

安全监测施工方案.1施工范围 莲花台水电站施工范围包括:巡视检查、变形监测、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渗流监测、环境量监测等全部监测仪器和设备的采购、安装埋设、观测直至本工程竣工验收移交前的维护、施工期观测、观测成果整理分析等,及与以上工作相关的土建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招标范围内全部监测仪器设备及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保管,监测仪器设备的检验、率定、安装埋设及调试;监测仪器设备及材料的维护、保养、管理、维修等,以及本合同项目移交前的观测、观测资料整理整编及分析,并按监理人的要求将观测资料及时提供给监理人。 (2)根据施工图纸所示和监理人指示的各部位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监测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所必须的土建工作。 .2 主要技术要求 (1)对本工程所有观测资料从施工期开始即进行数据整编处理。原始的观测资料和计算整编数据应完整保存。 (2)观测便道通道 承包人应为观测人员提供安全、便捷的观测通道,以使能够到达所有观测点。 (3)安全监测移交技术要求 负责电站建设期所有相关安全监测的设计、采购、施工、监测工作。工程完工后,将安全监测移交发包人,移交仪器设备应满足: ①可更换仪器、设备(全站仪、水准仪、数字电桥、检测仪及表面测点等)完好率100%; ②不可更换仪器、设备,完好大于95%; ③可更换传感器,故障率不高于4%。 ④提供安全监测工程运行和维护手册,内容应包括所有施工方法 为保证安全监测的施工质量,有正确的仪器安装埋设方法外,做好现场设施的

保护防护工作,并且加强巡视检查确保仪器运行正常,检查现场能更直观的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 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布设与安装 (1)在本工程变形监测中,考虑布设二等水准线路,其水准测量的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的要求。 (2)测量使用的水准仪、水准尺等分别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检验与校正。基准点应建立在大坝应力影响范围以外,一般在下游1~3km。 (3)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必须具有足够的坚固和稳定性,自身结构合理,埋设处地质条件要好,与大坝相距一定的距离,以免水库蓄水后对水准基点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工作基点采用混凝土水准标石,标柱的顶部埋设有不锈钢标志头,在底盘埋设副标志点,用作检测。 (4)竖向位移标点 水准标志应铅直埋设。测点底座埋入土层的深度不小于0.5m。埋设安装时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和人为破坏。 (5)水准观测应严格按相关规范要求施测。 (6)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的联测 在水库开始蓄水的第一年内,应测两次。以后可逐年减少至每年一次的联测,最好安排在相同的月份进行,以减少各种外界因素的系统影响。 水平位移 采用钢筋混凝土标墩,具体埋设和观测技术要求按照设计图纸和《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的要求执行。 (1)基点的选点、埋设及标志 1)应根据施工图上的概略坐标进行选点,基点应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离障碍物(上、下和旁侧)不宜小于2.0m。 2)建造强制对中的观测墩,以减少仪器的对中误差。安装观测墩顶部的强制对中底盘应调整水平,倾斜角不得大于4''。 3)各基点周围应有醒目的保护装置,以防止破坏。

电缆井施工方案

电缆井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主要根据以下文件和标准进行编制。 《电力施工验收规范》(DL5031-94)。 《顶管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行业标准)。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黄骅市市区内,城五站南侧,南N1塔北侧和西域饺子馆西侧共3处电缆井,天然地面平均在-3m—-4m之间。本工程共有电缆井3座,共需浇筑C15混凝土12.6m3,C40混凝土30.54m。 三、穿越段地质特征 根据河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关于《110KV文宾变电站电源完善地下电力通道新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描述,该段地层情况由上至下主要表现为:杂填土、素填土、可塑粘土。路段区地下水位1.7-2m,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潜水,年变幅0.5-1.5m左右。 四、工程总体安排 1、施工计划 计划工期15天:2017年4月28日—2017年5月12日完工 2、测量放线 工程开工前组织测量人员到现场进行测量放线交底,作好定桩记录。 按设计提供的水准点在施工范围内引测,设置临时水准点。 设置沉降观测点,在工作坑、顶管施工范围内的建筑物、电杆、管线等位置放置沉降观测点。 3、施工安排

进场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解决施工场地的用水、用电问题。 进行工作井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进行工作井的开挖。 井坑开挖到位封底后,后靠背设置,进行顶管设备的安装调试。 进行顶管穿越施工。 五、施工准备 1、施工组织机构 我公司在充分总结以往本公司在同类工程施工中的经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全力以赴,精心组织队伍,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调配公司精干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承担该工程施工作业,实际项目法管理,成立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如下:

安全监测方案

安全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 南干渠工程位于北京市南部地区,工程地点位于丰台区卢沟桥地区老庄子乡,沿五环路向南转向东,终点到亦庄水厂调节池,全长27.282km。南干渠上游与总干渠永定河倒虹吸相接,为Ⅰ等Ⅰ级建筑物,以京九铁路东侧桩号11+302为界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长11.302km,为2条DN3400隧洞,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共布置有15座暗挖竖井(不包括试验段2座竖井)。下段自京九铁路东11+302开始,终点桩号为27+282(亦庄调节池),长15.98km,为单条DN4700隧洞,采用盾构法施工,共有5座盾构始发井。上段设计流量30m3/s,加大流量35m3/s,下段设计流量27m3/s,加大流量32m3/s。 本合同段起自中心导线桩8+440.040,止于9+797.040,中心导线长1357m。左洞起至点桩号:8+444.231~9+798.775,全长1354.544米。右洞起至点桩号:8+457.181~9+816.637,全长1357.456米。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浅埋暗挖隧洞、13号和14号排气阀井,黄村分水口、1号排空井。 本标工程开工日期为2010年5月21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2年9月21日,工期为28个月。 二、规程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程》SL52;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 5178-2003;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岩土工程用钢弦式压力传感器国家标准》GB/T13606-92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注:以上规程规范均采用最新版本。 三、安全监测的目的及内容 1.安全监测的目的 通过对暗涵围岩及其地表部位的变形监控量测,一是及时采取合适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工作面的稳定;二是将现场实测结果及时反馈设计,对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作出评价;三是对施工安全实行动态管理。 2. 安全监测的内容 施工期主要的监控量测的内容:竖井水平收敛,圈梁沉降、位移;基坑失稳、地表沉降;洞内拱顶沉降、结构净空收敛、围岩压力、初期支护钢筋格栅应力监测、初期支护、二衬内应力等为主。 四、安全监测的方法 1.结构应力、应变观测:在施工时在暗涵断面中埋设应力、应变计,并由电缆将信号传送至自动化监控系统。 2.沉降观测:一是顶拱沉降观测是在暗涵内顶拱埋设沉降观测标点进行观测,二是地表沉降观测是在地面按规定间距设置沉降观测点观测地表沉降,沉降观测仪器必须是经过检定合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