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第二讲人口规模预测

合集下载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4章人口预测)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4章人口预测)

预测步骤
1、收集近期至少5年连续的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2、确定其他参数(Y、β、EL、K0、Kn); 3、将值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即可。
4、劳动力需求法
实例
已知某城市2003年,城市人口64.2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669348 万元。经济增长率Y综合考虑在人口预算经济增长率中近期取10%,远期 取7%,劳动力弹性系数取建议值0.7,;劳动贡献率近期预测为10%, 远期预测为20%,根据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推测K0 / Kn 在近期取1.10, 远期取1.00。 预测该城市在2010、2020年的城市人口规模。
6、GM(1,1)灰色模型法 ★
实例
7、经济弹性系数法
基本原理
′ Pn = P0 (1 +ν ) ′ ′ V 其中:ν = K n
Pn-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 P0-基准期城市人口规模; n-规划期; ν′-规划期内的人口增长 平均速度。
预测步骤
1、收集至少连续5年内的人口和GDP 数据,并确定其平均增长速度; 2、根据人口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确定K值; 3、确定规划期内的经济增长平均速度,得到规划期内的人口增长平均 速度; 4、按上述公司将值代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4、劳动力需求法
基本原理
E × Y K0 Pn = P0 × 1 + L × K β n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Y、 、 、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 、β、 EL、 K0 / Kn !
Pn-规划末期人口规模; P0-规划基年人口规模; n-规划年限; EL-劳动贡献率; Y-经济增长率; β-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 K0-规划基年劳动力系数; Kn-规划末期劳动力系数。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a、带眷比!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 、带眷比!

城市规划方案中的人口预测与分布研究

城市规划方案中的人口预测与分布研究

城市规划方案中的人口预测与分布研究城市规划是一项关系到城市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人口预测与分布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人口预测与分布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一、人口预测的重要性人口预测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预测,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规划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资源等。

准确的人口预测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规划的失误,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人口预测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发展规划:人口预测可以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帮助决策者了解未来城市的规模和结构,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2. 基础设施规划:准确的人口预测可以为基础设施的规划提供依据,如道路、桥梁、水电等。

只有在明确了未来人口的需求和分布情况后,才能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布局。

3.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人口预测还可以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提供依据,如学校、医院、公园等。

根据人口的预测分布情况,可以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布局,满足人们的需求。

4. 住房资源规划:人口预测对于住房资源的规划也至关重要。

通过对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预测,可以合理规划住房的供给和分布,避免住房资源的紧张和浪费。

二、人口预测的方法人口预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数据。

以下是常用的人口预测方法:1. 自然增长法:自然增长法是通过对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来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人口结构变化缓慢的地区,但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

2. 经济发展法:经济发展法是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来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经济发展较为稳定的地区,但对于经济波动较大的地区来说,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

3. 统计回归法:统计回归法是通过对历史人口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来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方法。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专题五:城镇人口规模预测专题研究姓名:***学号:***********目录一、前言 (1)二、城镇人口规模增长因素分析 (2)(一)经济快速发展,中心集聚能力增强 (2)(二)各产业园区的发展 (2)(三)地形、地貌特征 (2)三、我国现状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2)(一)预测人口发展的基本原理 (3)(二)人口预测方法 (3)(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6)四、人口基本特征 (8)(一)年龄结构 (8)(二)性别结构 (8)(三)空间分布 (8)(四)城乡结构 (9)(五)迁移状况 (9)五、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9)(一)现状人口及人口变动趋势分析 (10)(二)镇域总人口预测 (11)(三)镇域总人口预测结论 (13)六、镇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13)(一)城镇化水平预测 (13)(二)城镇化水平预测结论 (14)(三)镇域城镇体系城乡统筹规划 (15)七、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17)(一)现状人口分析 (17)(二)人口发展趋势 (17)(三)城镇人口预测 (17)(四)城镇人口预测结论 (17)八、城镇人口发展对策 (18)(一)城镇人口的来源 (18)(二)对城镇人口规模的理解 (18)(一)对我国城镇人口规模的几点看法 (18)(一)城镇人口发展的主要对策 (20)一、前言人口规模的分析和预测是城镇规划中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

所以进行城镇规划之前,必需在搜集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准确合理地预测出城镇的人口规模,我国现在处于城镇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很多外地人口在城镇定居或者暂居,外来暂住人口很是难以掌握。

在探索人口规模预测的简便方法中,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城镇人口规模决定了城镇用地规模,也直接影响着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如果城镇人口规模把握不准,预测规模偏低,就会造成城镇用地紧张,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欠账,影响城镇正常有序地发展。

但如果城镇人口规模预测值偏高,片面追求人口多、楼层高、贪大求洋的倾向,就会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使部分基础设施闲置或利用率很低,造成极大的浪费。

基于人口预测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

基于人口预测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

基于人口预测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方案时,人口预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探讨基于人口预测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

一、人口预测的重要性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准确预测人口增长趋势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至关重要。

人口预测可以帮助政府和城市规划者了解未来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以及人口分布情况,从而合理分配资源、规划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

二、人口预测方法人口预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人口推移模型等。

其中,人口推移模型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现有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人口增长趋势。

三、城市发展规划方案基于人口预测的城市发展规划方案应该综合考虑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因素,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人口规模根据人口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城市容量规划。

城市容量规划应该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增长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的影响。

合理控制人口规模,避免人口过度集中和资源过度消耗。

2. 人口结构根据人口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人口结构调整策略。

人口结构调整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职业结构等方面。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口的需求,合理规划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根据人口结构调整职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

3. 人口分布根据人口预测结果,制定合理的人口分布规划。

合理的人口分布可以减少城市拥堵、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生活质量。

在人口分布规划中,应该考虑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网络和就业机会等因素。

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鼓励人口向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转移,减少人口向城市中心集中。

四、可行的策略1. 加强人口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完善人口统计体系,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及时更新人口预测结果。

2. 制定人口政策和措施。

根据人口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和措施。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PPT43页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PPT43页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城市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案例分析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预测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预测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人口规模预测作者:薛小敬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10期摘要:文章分析了利用人均GDP与城市化率之间的高度相关性,探讨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规模模式一、国外学者的探讨美国经济学家兰帕德(E·E·Lampard)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第三卷中写了一篇名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历史》的文章。

文中指出:“近百年来,美国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经济发展程度与城市化发展阶段之间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1965年,美国地理学家贝里选用95个国家的43个变量,用主成份分析法来解释城市化水平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导出经济、技术、人口和教育等因子,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城市化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1975年,当代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 Chenery)与莫伊斯·赛尔昆合著出版了《发展的型式:1950~1970》(The Patterns of Development)一书。

在这部著作中,他们以世界银行提供的101个国家1950年~1970年的数据为基础,选择27个变量定义的10个基本过程来描述经济发展中结构转换的一般过程,通过运用统一的回归方程对约两万个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每一结构变量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变化的逻辑曲线,即“正常发展型式”。

城市化就是10个基本过程之一,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化率与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的一般对应关系为:X=α+β21lnY+β1(lnY)+r1lnN+r2×(lnN)2+∑δiTj其中,X:因变量;Y: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1964年比价);N:人口(百万);Tj:时期(j=1,2,3,4)。

钱纳里的成果一出现就被广泛地应用。

但是正确地应用钱纳里的研究成果并不是简单的套用书中的数值。

首先,它的人均GDP是按1964年的美元比价计算的;其次,其人口规模是以N=10(即人口为1 000万)为前提的。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分析与预测本专题论证报告是在充分分析论证城市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和自身的优劣条件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从全省和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出发,依据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结合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全县的现状发展基础,把握节约用地和科学合理用地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发展目标及规模,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城市新世纪加快发展的可能,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余地。

一、某某市概况某某市位于####中部,东经114°02”;-114°19”;,北纬33°46”;-34°14”;。

东西宽20.87km,南北长57.5km,总面积868.5km2,其中耕地面积100.5万亩,总人口61.37万人。

全县辖****五镇七乡,382个行政村,2292个自然村。

某某市位于333等四地市交汇处,地方铁路某某省铁路和某某省由西向东横贯,**省道、***省道,8***省道,****省道,从境内穿过。

距规划的**高速10公里,某某市位于某某省经济辐射圈之内,发展前景良好。

二、分析与预测依据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某某省城市化“十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发展规划》;3、《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4、《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某某市县城总体规划》。

三、规划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分析与预测某某市全县总面积868.5平方公里,2001年底,全县人口总数为61.37万人,人口密度为707人/平方公里,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5.7万人,农业人口55.7万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8亩。

(一)县域人口增长规模预测2001年底某某市总人口为61.37万人,非农业人口56673人,城镇人口11.1万人,城镇化水平18.1%。

某某市域总人口,1995-2001年变动情况见下表表1某某市域总人口历年变动情况表从总的看来,人口增长速度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同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结合县政府制定的人口发展速度,确定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中期人口自然增长率5‰,远期人口自然增长率4‰。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4章人口预测)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4章人口预测)

实例(略)
6、GM(1,1)灰色模型法 ★
适应范围
通过4~12年的历史人口数据,预测未来5~10年人口规模较为准确。
基本原理
6、GM(1,1)灰色模型法 ★
基本原理
6、GM(1,1)灰色模型法 ★
预测步骤
1、历史数据收集,5~15年连续的历史数据; 2、将数据整理运算成相关数列; 3、将数列参数带入上述公式进行运算,求出参数u、a; 4、残差检验; 5、确定模型后,预测规划年的城市人口规模。
ν′-规划期内的人口增长平均速 度; V′-规划期内的经济增长平均速 度; K-经济增长的人口弹性系数。
7、经济弹性系数法
实例
现已收到某城市在1991-2000的人口和GDP数据,预测未来该城市 2020年的城市人口规模。
年份 GDP 亿元 人口 万人 91 163 527 92 208 530 93 270 533 94 372 537 95 473 542 96 580 543 97 710 550 98 802 553 99 881 557 00 950 562
5、回归分析法
适应范围
城市人口数据变动平稳,直线趋势较为明显。
基本原理
y a bx
y-人口规模; x-回归变量; a、b-待定系数。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 !
预测步骤
1、确定回归的变量(年份、GDP); 2、收集相关资料(GDP)至少连续5年的城市人口和GDP历史数据; 3、将历史数据和GDP做数据散点图,判定其是否具有相关性,不具 相关性则另取参数; 4、具有相关性前提下,做两则数据见的相关分析,并用拟合度判定 拟合度接近1.0则相关性高,反之则低; 5、求出a、b待定系数后,再预测规划年的人口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发展方案 预测至2020年户籍总人口中从业人口占的比重为58%, 2030年达到60%。由此,推算出2020年和2030年户籍 人口的总就业人数分别为464万人和582万人。所以, 外来常住人口所占有的就业岗位在2020年和2030年分 别为204万个和479.48万个。按1.5的带眷系数估算, 至2020年和2030年南京可容纳的外来常住人口分别为 306万人和719万人。
二、城市用地规模预测

城市用地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市域总人口*人均建设用地

或者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的市域人口空间分布,分别计 算再相加。




第四步:基于上位规划的人口规模校核
根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中分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江苏属 于快速城镇化后期速度放缓的省份,当前城镇化数量 增长还有一定潜力空间,但是凸现的城镇化问题较多。 近期主要解决快速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所遗留的生态环 境、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业协作、区域协调、基 础设施共享等问题,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远期进入 成熟稳定过程。预计到2020年,江苏省总人口为 9000万人,城市化水平60%,其中南京市的人口 1000万左右。
预测人口规模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步:户籍人口预测

方法一:年平均增长率法 方法二:曲线拟合法(需历年人口数据) 方法:基于就业岗位和带眷系数推算

第二步:外来常住人口预测

以上两步结果相加,可得出市域总人口规模
户籍人口预测:年平均增长率法



常速发展方案 2006年,南京市的户籍城市化水平为77.63%,综合城 市化水平为82.02%。 以2006年统计的全市户籍人口607.2万人为基数, 2002年撤县设区后四年的户籍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 1.89%/年,至2020年基本维持这一速度,以2%/年的 年平均速度增长,2020年至2030年降低为1.5%/年。 同时,全市的户籍城市化水平从2006年的77.63%达到 2020年的85%,到2030年的88%。 推算的结果是,2020年全市的户籍人口增加到801万 人,2030年增加到930万人。
户籍人口预测:年平均增长率法


高速发展方案 仍以2006年统计的全市户籍人口607.2万人为基数,至 2010年城市户籍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年,2020 至2030年降低为2.5%/年。同时,全市的户籍城市化 水平从2006年的77.63%达到2020年的88%,到2030 年的92%。 推算的结果是,2020年全市的户籍人口增加到918万 人,2030年增加到1176万人。
市域总人口初步预测结果

2020年 市域总人口=户籍800万+外来200万=1000万
2030年 市域总人口=户籍900万+外来300万=1200万


第三步:基于生态容量的极限人口校核

方法一:宜建设用地推算法 方法二:生态逾渗理论(生态中位理论) 方法三: “三三制”生态理论 方法四: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木桶理论”法

南京市域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132平方公里,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500平方公里,林地1200平方公里(2005年 数据)。按照《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测算,除去这些用地,剩 下来的宜建用地面积为1765平方公里(图4-1)。如果按规划城乡 (包含乡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125平方米/人计算(一种比较 集约的水平),南京可容纳的总人口为1410万人。
按照生态逾渗理论(生态中位理论),城市建设用地不应超过城市 去掉基本生态用地后剩余用地的50%,否则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南京市域面积中去掉不可建设的基本生态用地(水域、林地)后面 积为4600平方公里;根据生态逾渗理论,在剩余的用地上可用于 城乡建设的用地为2300平方公里,按照城乡人均建设用地125平 方米/人计算,其人口容量是1840万。 根据另一种“三三制”生态理论,城市中禁止开发的土地、限制开发 和优化开发的土地应各占城市总用地的1/3为宜。由此计算得出, 南京优化开发的土地面积为2200平方公里,按照城乡人均建设用 地125平方米/人计算,其人口容量是1800万。这两个数据在一定 意义上是南京市生态环境可以承载人口的极限值。


第一步:户籍人口预测
第二步:外来常住人口预测


方法:基于就业岗位和带眷系数推算
基于就业岗位的外来常住人口预测

考虑到外来常住人口与产业的高度相关性,可基于从业人口来预 测未来南京外来常住人口的数量:
(1)三次产业国民生产总值=GDP总量(预测值)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预测值) (2)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由历史数据曲线拟合预测 (3)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三次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 (4)总从业人口=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相加 (5)户籍人口中从业人口数=户籍人口(预测值)*设定比例(预测值) (6)外来常住人口中的从业人口=总从业人口-户籍人口中从业人口数 (7)外来常住人口=外来常住人口中的从业人口*带眷系数

中速发展方案 预测至2020年户籍总人口中从业人口占的比重为55%, 2030年达到58%。由此,推算出2020年和2030年户籍 人口的总就业人数分别为440万人和562.6万人。所以, 外来常住人口所占有的就业岗位在2020年和2030年分 别为116.44万个和191.61万个。按1.5的带眷系数估算, 至2020年和2030年南京可容纳的外来常住人口分别为 175万人和287万人。
市域总人口 预测结果

基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中人口的预测以及前面 的分析预测,综合南京 的生态环境容量,本研 究认为:2020年市域 总人口大约在1000万 左右,综合城市化水平 88%;2030年市域总 人口1200万左右,综 合城市化水平92.5%。 南京市域远景人口的适 宜规模应控制在1300 万以内。

户籍人口预测结果

基于上面户籍人口的预测,本研究认为按照中速发展 方案进行城市规划的空间与设施预控、预留是一个比 较可取的方案。
校核两种模型数值,我们得出:至2020年,南京市域 户籍人口将达800万,户籍城市化水平为85%;至 2030年,南京市域户籍人口将达900万,户籍城市化 水平为90%。

户籍人口预测:曲线拟合法

中速发展方案 通过二次模型拟合预测,拟合方程式: Y=0.152*(n-1985)2+2.558*n+479.039,其中,Y表 示预测年末总人口,n表示预测年份。
高速发展方案 通过三次模型拟合预测,拟合方程式: Y=11.324*n-0.822*n2+0.029*n3+461.128,其中,Y 表示预测年末总人口,n表示预测年份。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核心课
城市总体规划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系 殷洁 博士
第二讲

城市规模预测
城市规模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

为什么要预测人口规模(含城市化水平)?


根据人口规模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划定城市规划区; 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是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 构的基础; 人口规模是推算各类型用地需求和设施配置需求的基础。


常速发展方案 根据近几年从业人口的统计分析得出,南京户籍总人 口中的从业人口的比重基本维持在50%左右。考虑到 南京未来老龄化现象的持续加剧,这一比重的变化不 应很大。所以,预测至2020年户籍总人口中从业人口 占的比重为53%,2030年达到55%。由此,推算出 2020年和2030年户籍人口的总就业人数分别为424万 人和533.5万人。所以,外来常住人口所占有的就业岗 位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为83.68万个和81.04万个。 按1.5/人的带眷系数估算,至2020年和2030年南京的 可容纳的外来常住人口分别为126万人和122万人。
外来常住人口预测结果


中速发展方案是外来常住人口预测比较可能的一个方 案。但是,考虑到一部分外来常住人口可能转变为机 械迁入的户籍人口,外来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会很 快。 在中速发展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校核。得出,至2020年, 南京市域外来常住人口数为200万人;至2030年,南 京市域外来常住人口数达300万人。
户籍人口预测:年平均增长率法


中速发展方案 仍以2006年统计的全市户籍人口607.2万人为基数,至 2010年城市户籍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5%/年, 2020至2030年降低为2%/年。同时,全市的户籍城市 化水平从2006年的77.63%达到2020年的85%,到 2030年的90%。 推算的结果是,2020年全市的户籍人口增加到858万 人,2030年增加到1046万人。

无论采取任何方法,人口规模仅为估算结果!
一、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基本概念

市域总人口的组成

市域总人口=户籍人口+外来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户籍非农人口+户籍农业人口

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户籍城市化水平=户籍非农人口/户籍总人口 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户籍非农人口+外来常住 人口)/市域总人口
户籍人口预测:曲线拟合法
户籍人口预测:曲线拟合法

基于南京1986-2006年的户籍人口总数,通过曲线拟 合分析,得出三种拟合度较高的曲线,分别对应常速、 中速、高速三个方案。
常速发展方案 通过线型模型拟合预测,拟合方程式: Y=(n-1985)*5.899+466.23,其中,Y表示预测年末 总人口,n表示预测年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