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必考】城市、镇人口规模预测总结

合集下载

城市规模预测

城市规模预测

■城市规模专题讨论城市规模包括了两部分的内容,即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依据我国的有关规定,在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阶段或总体规划编制前,必需对城市规模进行专题讨论,所完成的讨论报告必需经上一级政府的方案、建设和土地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

1.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的讨论主要是对城市人口进展进行猜测,依据猜测的结果对规划期限末城市的人口总数作出推断。

我们我国目前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的猜测方法有综合平衡法、区域安排法(城市化法)、环境容量法、线性回归分析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肯定的缺陷,不行完全信任,但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校核。

一般的做法是以一种方法为主,以其它方法进行验算以弥补不足。

(1)综合平衡法一般来说,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比较稳定的时期,城市机械人口增长也是比较稳定的,此时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由前一年人口加上自然人口增长和机械增长,即:Pi=Pi-1+Ni+MlP-总人口N-自然增长人口M-机械增长人口I-年份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为稳定值时该公式可以简化为:Pj=Po (l+n+m)jPj-规划期末总人口N-人口自然增长率M-人口机械增长率j-规划年数(2)区域安排法(城市化法)此法以区域国民经济为依据,对区域人口增长采纳自然增长规律和机械增长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依据区域经济进展猜测城市化水平,将城市人口依据区域生产力布局安排给各个城镇。

Pa= Pl+ P2+P3+ ...Pi...+ Pn,Pa-区域总人口Pi-各个城市的人口(3)环境容量法依据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力量和自然资源的供应力量计算城市的极限人口。

PmaX= mi∏{ Plmax, P2∣nax> ...Pimax, ...}Pmax -城市的极限人口PigX-某项基础设施的支持力量或自然资源的供应力量的最大值。

(4)线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是依据多年人口资料所建立起来的人口进展规模与年份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数理分析的方法所建立起来的方法。

2030年中国城镇及农村家庭户数、城市群人口增量及城镇化率走势分析预测

2030年中国城镇及农村家庭户数、城市群人口增量及城镇化率走势分析预测

2030年中国城镇及农村家庭户数、城市群人口增量及城镇化率走势分析预测2010-2018年,中国家庭户数保持稳步增长,其中城镇家庭户数提升幅度较大,2018年中国家庭总户数4.5亿户,城镇、农村家庭分别为2.8亿、1.7亿户。

预计未来5年中国家庭户数仍会持续增长,估计2024年总户数4.9亿户,城镇、农村家庭分别增至3.5亿户、2.4亿户。

2000年、2010年和2018年数据显示,小城市人口中数量较为稳定,大城市以上级别人口增长加快,大城市、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城镇人口,2000-2018年小城市人口增量约为1亿人,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人口接近翻倍,超大城市人口从2453万增长到9780万,城镇人口分布呈现“小城打底,大城发育”的特征。

预计到2030年,中小城市人口中总量将保持稳定,但人口比例不断缩小,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人口将进一步增加,所占比例超过50%。

国际经验为中国城市人口分布提供了格局参照。

美国城市人口分布与中国类似,从超大城市到小城市,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

英国和德国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其中小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而德国小城市人口比重更是达到77%。

日本则相反,城市人口主要集聚在超大城市,比例接近50%,其他城市类别人口比例很小,小城市人口比例只占20%。

基于中国地域和人口特点,即不能大城市无限蔓延,也不能小城无限散布,而应吸收国际优秀经验,即要适度增加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小城市的规模集聚作用,也要促进上城市发充有,增加小城市数量,发挥小城市的人口蓄小池作用。

统计30万人口以上城市数据表明,2018年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城镇人吕占全国比重达到44%,而三大城市群人口规模仍在增加。

预计2018至2030年的人口增量中约有43.4%的比例将会继续注射三大顶级城市群,其次长江中游、万渝和中原城市群流入比例合计22.3%。

三大核心城市群引领格局已经形成且不断加强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水平来看,高城镇化率国家大体分为三个梯队:以挪威、瑞士、阿联酋等国为代表的第一梯队,表现为高城镇化率超高收入;以美国、德国、英国等传统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第二梯队,表现为高城镇化率高收入;以阿根廷、巴西、墨西哥为代表的第三梯队,表现为高城镇化率低收入。

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镇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预测

镇城镇⼈⼝与⽤地规模预测⽼集镇城镇⼈⼝与⽤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姓名:孙少如学号:09202020124班级:09城市规划⼀班指导⽼师:李保民肖铁桥⽬录第⼀章城镇概况⼀、概述⼆、发展简介三、社会经济状况第⼆章城镇化⽔平预测⼀、镇域总⼈⼝及城镇化现状特征1、镇域总⼈⼝2、城镇化⽔平⼆、镇域总⼈⼝及城镇化⽔平预测1、镇域总⼈⼝预测(1)⼈⼝综合增长率法(2)基于逾渗理论的⽣态容量法(3)镇域总⼈⼝确定2、城镇化⽔平预测(1)剩余劳动⼒转移模型预测(2)联合国法(3)平均增长率法(4)相关研究(5)城镇化⽔平确定三、城镇化发展途径第三章镇域⼈⼝规模预测⼀、城镇⼈⼝现状1、城镇⼈⼝统计⼝径2、城镇⼈⼝统计的地域范围3、城镇现状⼈⼝确定⼆、城市⼈⼝规模发展趋势分析三、城镇⼈⼝发展的机遇四、城市⼈⼝规模预测1、相关规划要求2、城区历史数据推算法(1)⾮农业⼈⼝预测(2)农业⼈⼝的确定(3)暂住⼈⼝的确定(4)总结3、基于⽔资源承载⼒的适度⼈⼝规模预测4、市域城镇化⽔平分配法5、城镇⼈⼝规模的确定五、促进城镇⼈⼝增长的对策第四章镇域⽤地规模预测⼀、中⼼城区城市建设⽤地现状⼆、城市⽤地规模预测1、历史数据推算法2、⼈⼝增长拉动预测法3、经济增长拉动预测法4、城市⽤地分类预测法四、城市⽤地规模确定五、新增建设⽤地的来源⽼集镇城镇⼈⼝与⽤地规模专题研究报告第⼀章城镇概况⼀、概述⽼集镇位于临泉县东南,距县城35公⾥,省道S328线南北穿境⽽过。

滑⽼河、宋⽼河、古运河、界南河汇集,交通便捷,⽔资源丰富。

东临⼟陂乡、西邻宋集镇、北与⾼塘乡、范兴集乡接壤,总⾯积59.5平⽅公⾥,耕地⾯积5.5万亩。

辖12个中⼼村,184个⾃然村,70327⼈。

⼆、发展简介⽼集原名驿⼝桥,因街中⼼有⼀座三孔⼤桥,横跨运河,名义虎桥。

⼜因为古代在此设⽴驿站,遂名驿⼝桥。

清朝嘉庆年间设颍州⼆府,1932年华为⽼集、驿⼝桥两⼤联保,1939年并为⽼集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3年复为乡,1992年由⽼集、李湖组建为⽼集镇。

人口预测方法(常见三种)

人口预测方法(常见三种)

规划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劳动平衡法。

中国城市规划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推算城市发展规模的计算方法。

用劳动平衡法计算城市发展规模,首先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对城市提出的任务,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性质和职能,然后根据城市的职能及远景发展规模,推算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再按照被抚养人口参数推算被抚养人口,最后计算出城市总人口。

计算公式如下:规划期末城市人口发展规模={规划期末基本人口数/[1-(服务人口的%十被抚养人口的%)]}=规划期末基本人口数/基本人口百分比(2)劳动比例法。

确定规划期末各物质生产部门的职工总数和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进而推算出城市的总人口。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应将城市人口按其是否参加社会劳动,划分为就业人口和非就业人口两类。

然后再根据城市职工分类统计,将就业人口按行业分类,如工业企业、基本建设、交通邮电、农林水利、商业服务、城市公用事业、科教文卫(生)、财政金融、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等类。

前四类一般为物质生产部门的职工,后五类为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职工。

其次再确定就业人口与全体人口的比例,以推算出规划期末城市总人口。

计算公式如下:规划期末城市总人口=规划期末物质生产部门职工人数/规划期末物质生产部门职工占职工总数%*就业人口占总人口%=规划期末物质生产部门职工人数/规划期末物质生产部门职工占总人口%(3)职工带眷系数法。

根据平均每个职工所带眷属数规划城市人口规模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于推算新建小城镇的人口规模。

它根据规划期内所确定的厂矿企业、对外交通运输等建设项目及其预定规模,确定物质生产部门职工人数,再从整个城镇着眼,根据生产与生活配套的要求与规定,确定物质生产部门职工与非物质生产部门职工的比例,推算规划期末职工总数,然后再根据单身职工,带眷职工与带眷系数,推算出城市总人口。

其公式如下:规划期末城镇人口发展规模=(带眷职工*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人口密度分析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人口密度分析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

人口密度分析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全球范围内的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长。

人口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城市内人口的分布情况以及城市的发展状况。

本文将探讨人口密度的意义,并通过分析人口密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运用数据模型进行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

一、人口密度的意义人口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它可以反映城市的人口集聚程度和土地利用效率。

高人口密度的城市通常意味着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此外,高人口密度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创新,因为人口集聚会带来更多的人才和资源。

然而,过高的人口密度也可能导致城市问题的加剧,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短缺等。

因此,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人口密度的影响因素人口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等。

下面将重点介绍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

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影响人口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人口密度。

例如,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系统和居住区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住房紧缺问题,从而改善人口密度分布。

2. 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对人口密度产生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通常会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从而增加人口密度。

例如,一些发达城市如纽约、东京等,由于其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丰富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

3.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决定人口密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人口容纳量。

例如,高层建筑和城市绿地的合理布局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增加人口密度。

三、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对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数据模型和算法,可以对城市人口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1. 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的模型是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过去几年的人口增长趋势,可以预测未来的人口规模。

这种方法适用于人口增长相对稳定的城市。

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

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

四、人口规模及用地规模预测1、沾溪镇镇区人口规模预测沾溪镇城镇人口基数确定,以现状建成区用地与人口相对应的原则来统计。

根据沾溪镇的实际情况,现状城镇人口基数为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中除包括城市规划区内户籍人口以外,还包括城镇规划区内暂住人口;流动人口不计入城市人口规模。

站溪镇人口用地情况一览表现村名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人)合并前村名洋泉湾7.692 3700 洋泉湾、赤光坪、王家湾、小塘伍家洲 6.22 2910 廖家坝、永隆湾、伍家洲九螺坊 3.732 2523 堆洲坪、久河、九螺坊泉水井 5.027 1820 李家巷、山田村双塘 5.74 1849 鸡公塘、石门塘长田坊 4.005 2214 太平、长田坊、邹家湾卫红7.314 3334 刘家坪、福堂湾、肖车塘沾溪8.476 3953 龙湾村、梓楠洲、贺家坪、沾溪杉木村10.119 2774 杉木村、西村、稻田村白沙洲 5.827 1950 石洞巷、殷家洲(1)、人口规模现状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沾溪村、石洞港村、殷家洲村、军田冲、春山湾、石桥湾、罗家坪。

现状总人口约为3950人,其中包括非农业人口375人,农业人口2920人,通勤人数500人,流动人口155人。

(2)、镇区人口规模预测参照《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选取综合分析法、指数增长法两种方法对桃江县站沾溪镇镇区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分析。

综合分析法根据人口综合自然增长率以及机械增长数预测人口规模,按下式计算:Pt=P0(1+r)n+P·n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r——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n——预测年限。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至2007年,沾溪镇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2%左右,考虑到城镇未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参照国家制定的人口政策,初步将沾溪镇的近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定为12‰,中期定为8‰,远期定为5‰。

人口预测方法

人口预测方法

4、灰色GM(1,1)预测模型
灰色预测法是一种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不确定因素的 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所需信息量少,不仅能够将 无序离散的原始序列转化为有序序列,而且预测精度高,能够 保持原系统的特征,较好地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
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处理
灰色GM(1,1)预测模型 第二步:对原始数据列进行累加处理
双河镇人口
1.0000

二产产值
0.9782
0.9998
1.0000
三产产值
0.9769
0.9979
0.9966
三产产值 1.0000
1、综合增长率预测模型
P np0(1r1r2)n
P0 为基期人口数;
Pn 为预测年份人口数;
n 为预测年份距基期的年数;
r1 为预测期内的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r2 为预测期内的年平均人口机械增长率;
12.8 12.5-13.0
The End
谢谢您的聆听!
期待您的指正!
(3)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综合增长率法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指数函数预测模型 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灰色GM(1,1)模型
·······
以双河镇为例——城镇规模发展条件分析
2008年,呼包鄂三市经济总量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 18.9%,增速快于全区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三市经济总量 占全区各盟市比重达53.7% ; 《呼包鄂区域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两轴——多点” 的产业空间结构,托克托县位于其“沿黄河发展轴”;
P np0(1r1)np
综合增长率预测模型
近期: 2008—2010年,工业园区以及其他重点项目的建设,双河镇作为
二、三产业和城镇人口的集聚地,必然吸引大量本旗农业剩余劳动力 以及部分外来人口进入。近期内,机械增长必然成为人口增长的主要 来源。增长速度应比之前有较大幅度提高,约25‰; 中期: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

城市人口预测方法人口预测就是指以人口现状为基础,对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控制要求与假定条件,即参数条件来获得对未来人口数据提出预报的技术或方法。

城市人口预测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工作,它既就是城市规划的目标,又就是确定总体规划中的具体技术指标与城市合理布局的前提与依据,因此合理预测城市人口对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含义城市人口预测(urban population forecast)就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人口数量与人口构成的发展趋势所进行的测算。

2、传统人口预测方法传统的人口预测方法包括平均增长率法、带眷系数法、剩余劳动力转化法与劳动平衡法等。

1)平均增长率法在城市进行总体规划时,对人口规模预测的常见方法之一为平均增长率法,计算时应分析近年来人口的变化情况,确定每年的人口增长率。

人口规模预测公式为: P = P0 (1 + K1 + K2)n。

式中, P为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 P0 为城市现状人口规模, K1 为城市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K2 为城市年平均机械增长率, n 为规划年限。

这种方法适合初步经济发展稳定的城市,人口增长会逐步增加,人口增长率变化不大。

但就是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人口结构逐步趋于老龄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将会越来越慢,不可能都以平均的速度增长。

若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对人口变动的影响,则可按预见的趋势改变人口增长率进行测算。

该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它对人口增长率的精度要求较高。

2)带眷系数法带眷系数法就是根据新建工业项目的职工数及带眷情况计算的。

当建设项目已经落实,规划期内人口机械增长稳定的情况下,宜按带眷系数法计算人口发展规模。

计算时应分析从业人员的来源、婚育、落户等状况以及城镇的生活环境与建设条件等因素,确定增加的从业人员及其带眷系数。

具体预测公式为: P =P1 (1 + a) + P2 + P3。

式中, P为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P1 为带眷职工人数,a 为带眷系数, P2 为单身职工人数, P3 为规划期末城镇其她人口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平衡法
(两个平衡法原理相同:“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估算城镇人口规模
区域人口分配法
以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据,对镇域总人口增长采用综合平衡法进行分析预测,然后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预测城镇化水平,将镇域人口根据区域生产力布局和镇村体系规划分配给各个城镇和基层居民点
城镇体系发育较为完善、等级序列比较完整
区域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中(综)联归来需要相关时间)
综合增长法
利用历年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量数据
时间趋势外推法
时间相关回归法,用历年城市人口和时间数据建立回归公式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
理论基础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只能大致预测未来城镇化趋势,存在一定技术性问题
职工带眷系数法
职工人数与部分职工带眷情况技术
新建的工矿小城镇
用于校核的方法:环2b(比):比(比例)、比(类比)
环境容量法
比例分配法
当特定地区的城市化按照一定的速度发展,该地区总人口确定的前提下,按照某一城市的城市化比例确定城镇人口。
各级行政范围内城镇体系确定的各个城市的城市人口规模可以看做按此方法
适用于相对封闭、历史长、发展稳定的城市
相关分析法
(间接推算法)
找出与人口关系密切的、有较长时序的统计数据,且易于把握的影响因素(就业、产值)。与人口增长和时间变化区别
影响因素的个数及作用大小较为确定的城市,工矿、海港
区位法
根据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对城市人口进行分析
城镇体系发育较为完善、等级序列比较完整
每年必考-城市、镇人口规模预测总结
一、城市总体规划采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名称
具体含义
使用范围
独立预测方法
时间到,曲(区)终(综)人(职工)散(算)
综合平衡法
根据城市的人口自然和机械增长来推算人口的发展规模
适用于基本人口难以确定,需要历年的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数据
时间序列法
人口增长与时间变化的关系中找到规律,建立数学公式
联合国法
联合国用来预测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水平的方法
(先综合平衡预测,再按布局和体系分配)
环境容量法
根据小城镇周边区域自然资源的最大、经济及合理供给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及合理支持能力计算小城镇的极限人口容量。
(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与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来计算极限人口)
线形回归法
根据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所建立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预测模型
三、相关知识中第六篇第六章主要的人口预测方法
名称
具体含义
使用范围
适用于大中城市规模预测的数学模型(分项、增长、回归)
回归模型
增长率法
分项预测
适用于小城市的定性分析模型(区域、区位、类比)类比二区
区域人口分配法
根据上一层次中确定的城镇人口规模对下一层次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配
类比法
找相似
区位法
根据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对城市人口进行分析
类比法
找相似
二、镇人口预测方法
名称
具体含义
使用范围
综合分析法
讲自然增长济发展平衡法
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的人口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