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人口预测方法
人口预测的几种方法

人口预测的几种方法附录A 重要技术方法附表A1 土地需求预测的步骤与方法一、人口预测在调查分析规划期间人口数量、构成及动态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测算总人口、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人口增长变化规模。
(一)总人口预测1、人口变动比较稳定地区的人口预测法在人口变动比较稳定的地区,可采用自然平均增长法预测。
计算公式如下:PN=P0(1+K)n±ΔP式中:PN──规划目标年总人口(人)P0──规划基期年总人口(人)K──规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N ──规划年限(年)ΔP──规划期间人口机械增长数(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根据计划生育指标,分析人口年龄与性别构成状况予以确定。
人口机械增长,宜按平均增长法计算,依公安部门统计的多年人口净迁入(出)量计算平均值,并分析影响机械增长的因素予以确定。
2、人口变动不稳定地区的人口预测法在人口变动不稳定的地区,应分析人口变动因素,采用适当方法测算。
计算公式如下:ΔP=A〔W c(1- W双/2)〕C + W单式中:ΔP──新建项目人口机械增长数A ──新建项目迁入职工总数W c──带眷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W双──双职工占带眷职工的比例(%)C──带眷系数W单──单身职工人数3、受资源、生态条件严重制约地区的人口预测方法应按环境容量法确定适宜的人口规模。
计算公式如下:P MAX=MIN{P1max,P2max,P3max,…,P imax,…}式中:P MAX──城市的极限人口P imax──自然资源、生态条件供给能力和某项基础设施支持能力的最大值(二)城镇与乡村人口预测1、一般预测方法城镇人口是指城市、建制镇建成区范围内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不包括在国外工作或学习的人)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调查时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如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尚未办理常住户口的人。
人口预测方法

人口预测方法人口预测是指通过各种统计方法和模型来预测未来其中一地区或全球的人口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趋势。
人口预测对于制定政府的经济、社会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综述几种常用的人口预测方法。
1.经验法(目测法)经验法是最简单的人口预测方法,通常是通过从过去的数据中观察到的趋势来推测未来的人口变化。
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知识,没有复杂的统计和推理模型。
往往被用于近期短期的人口预测。
2.简单线性回归法简单线性回归法是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认为人口和时间是呈线性关系的,通过拟合历史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来进行预测。
然而,这种方法并未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的非线性特征。
3.复杂线性回归法与简单线性回归法类似,复杂线性回归法采用更多的变量来构建回归模型。
这些变量可以是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等。
通过考虑更多的因素,人口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得到一定提高。
4.ARIMA模型ARIMA模型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其模型包括自回归(AR)、差分(I)和滑动平均(MA)三个部分。
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更为复杂,但可以更好地处理时间序列数据中的趋势、季节性和随机性。
5.灰色关联度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度预测模型是一种非线性、非统计的预测方法。
它通过建立灰色模型,将历史数据和未知因素进行内部关联和外部关联计算,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预测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样本数据不多,变化规律较为复杂的情况。
6.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预测方法开始采用机器学习的算法。
例如,支持向量机(SVM)、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决策树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更大规模的数据和更多的特征来进行预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人口预测方法可以分为经验法、线性回归法、ARIMA模型、灰色关联度预测模型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随着数据的增多和技术的发展,人口预测的准确性也将不断提高,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方法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的原理及实例(4章人口预测)

预测步骤
1、收集近期至少5年连续的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2、确定其他参数(Y、β、EL、K0、Kn); 3、将值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即可。
4、劳动力需求法
实例
已知某城市2003年,城市人口64.2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669348 万元。经济增长率Y综合考虑在人口预算经济增长率中近期取10%,远期 取7%,劳动力弹性系数取建议值0.7,;劳动贡献率近期预测为10%, 远期预测为20%,根据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推测K0 / Kn 在近期取1.10, 远期取1.00。 预测该城市在2010、2020年的城市人口规模。
6、GM(1,1)灰色模型法 ★
实例
7、经济弹性系数法
基本原理
′ Pn = P0 (1 +ν ) ′ ′ V 其中:ν = K n
Pn-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 P0-基准期城市人口规模; n-规划期; ν′-规划期内的人口增长 平均速度。
预测步骤
1、收集至少连续5年内的人口和GDP 数据,并确定其平均增长速度; 2、根据人口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确定K值; 3、确定规划期内的经济增长平均速度,得到规划期内的人口增长平均 速度; 4、按上述公司将值代入,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4、劳动力需求法
基本原理
E × Y K0 Pn = P0 × 1 + L × K β n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Y、 、 、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 、β、 EL、 K0 / Kn !
Pn-规划末期人口规模; P0-规划基年人口规模; n-规划年限; EL-劳动贡献率; Y-经济增长率; β-劳动力产出弹性系数; K0-规划基年劳动力系数; Kn-规划末期劳动力系数。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a、带眷比! 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 、带眷比!
城市人口规模估算方法

• 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生态用地总面积,选取适宜的人均生态用地标准预测人 口规模,按下式计算:
• 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St——预测目标年生态用地面积; st——预测目标年人均生态用地面积。
• 4.3.4 电力承载力法
• 根据规划期末城市的供电能力,选取适宜的人均用电标准预测人口规模, 按下式计算: 式中: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Et——预测目标年可 供电总量;et——预测目标年人均用电量。
29°42’
1.33
1.25
1.19
1.11 1.15 1.20
0.9~1.0 1.1~1.2
——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住宅间距
1.住宅正面间距 (2)不同方位日照标准间距 L′=L×b L′——不同方位住宅日照间距 L——正南方向住宅日照间距 b——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算系数
不同方位日照间距关系
9
大同
40°00’
2.00
1.87
1.75
1.63 1.67 1.74
10
北京
39°57’
1.99
1.86
1.75
1.63 1.67 1.74
11
喀什
39°32’
1.96
1.83
1.72
1.60 1.61 1.71
12
天津
39°06’
1.92
1.80
1.69
1.58 1.61 1.68
13
保定
38°53’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大寒日
冬至日
≥2
≥3
≥1
8-16
底层窗台面
9-15
2024/1/24
城市规划中人口预测

4、劳动力需求法
实例
已知某城市2003年,城市人口64.2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669348 万元。经济增长率Y综合考虑在人口预算经济增长率中近期取10%,远期 取7%,劳动力弹性系数取建议值0.7,;劳动贡献率近期预测为10%, 远期预测为20%,根据人口普查的年龄结构推测K0 / Kn 在近期取1.10, 远期取1.00。
8、城市等级—规模法
实例
已知某城市都市圈包含了7个城市,2001年都市圈各个城市的人口规 模如下表。
城市A 城市B 城市C 城市D 城市E 城市F 城市G
人口 209 134 63
48
37
35
22
规模
位序 1
2
3
4
5
6
7
预计2020年城市A的人口规模为430万人,预测2020年城市F的人口规 模?
V-农村转移劳动力带眷系数; F-农业劳动力人口占农村总人口比例; P1-城市周围现状农村总人口;
2、确定其他参数(k、m、Z、V、f、b);m-城市周围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s-农村耕地面积;
3、将值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即可。
b-每个劳动力额定担负的耕地面积;
n-规划年限。
3、剩余劳动力转移法
实例
预测步骤
1、收集至少连续5年内的人口和GDP
Pn-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 P0-基准期城市人口规模; n-规划期; ν′-规划期内的人口增长
平均速度。
ν′-规划期内的人口增长平均速 度;
V′-规划期内的经济增长平均速 度;
K-经济增长的人口弹性系数。
数据,并确定其平均增长速度;
2、根据人口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确定K值;
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采用办法
人口预测方法(总结)

1. 人口总量预测⑴人口总量趋势外推模型图1永康市1985年以来历年的人口变化⑵人口增长率预测模型人口增长率预测模型是根据计划生育有关指标而进行的一种人口预测方法。
数学公式表示为:P = P 0(1 + k )n +A P (3-2)式中:P 表示规划期总人口(人),P 0表示规划基期总人口(人),△ P 表示规划期间 人口机械增长数(人), n 表示规划年期,k 表示规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 自然增长率k 可用出生率b 和死亡率d 表示:(3-3)人 220,000k =b -d210,000200,000190,000180,000年份年份永康市1989年以来历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图3永康市1989年以来历年的户籍人口迁移数量(3)人口离散预测模型人口离散预测模型也即人口差分方程预测模型,又称“宋健模型”,是我国自行提出的比较成功的人口发展预测模型,能较好的运用人口普查资料对未来人口进行预测。
该模型是根据分年龄的人口结构递推公式进行预测,模型的数学表达如下:r2X o(t)=[1-4oo(t)] ^(t)送h i(t) k i(t) X(t) (3_6)XF(t +1)=[1-B(t)] "Xe + fe i =0,12..,m—1式中:X o(t)为t年代O岁出生婴儿数,X i(t)为t年代之年龄组人口数,卩oo(t)为t 年出生婴儿当年死亡率,P(t)为妇女总和生育率,即社会人中平均意义下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时期的生育总数(「2, r1即为生育年龄的上下限),h i(t)为生育模式,反映某一地区某一个育龄妇女生育状态分布,k i(t)为t年代之年龄组女性性别比,M(t)为t年代之年龄组人口死亡率,f i(t)为t年代之年龄组净迁移数。
在模型的具体应用中,课题组工作的重点是如何确定公式3-6中的各种参数。
①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数据是2000年11月1日的数据,而规划所需的数据是年末的数据,课题组将普查的户籍人口分龄人口数按比例修正到2000年底的统计人口总数作为X i(t);②从普查资料来看45岁以下的性别比比较稳定,为了简化模型,t年代之年龄组女性性别比k i(t)用常量k表示,即采用普查资料中的45岁以下的男女性别比=104.85(女性=100)推算,故k= 0.488326;③根据普查资料,妇女总和生育率取2000年的数据P(t)= 0.8795;④模型中出生婴儿当年死亡率Moo(t)假定与2000年出生婴儿当年死亡率的80%,即采用4OO=3.88%O。
低中高方案预测人口

低中高方案预测人口引言人口预测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对历史人口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可以预测未来的人口数量和趋势。
人口预测在社会规划、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制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介绍三种不同的方案:低、中、高方案。
低方案低方案是一种保守的人口预测方案。
它基于当前的人口增长趋势和预计的人口变化因素,预测未来的人口数量会保持较低的增长速度。
在低方案下,政府可以参考以下因素进行人口预测:•出生率:根据近年来的出生率趋势,预测未来的出生率将继续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等因素所导致。
•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未来的死亡率将继续下降。
这意味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将加强。
•移民:低方案假设未来的移民人口将保持稳定或下降,这是考虑到移民政策的变化和国际社会的种种因素。
根据以上因素,低方案预测未来的人口增长率将放缓。
政府可以根据这个预测来规划社会福利、医疗资源、教育投资等方面的政策。
中方案中方案是一种基于当前人口趋势和预计变化的中等人口预测方案。
与低方案相比,中方案考虑到一些可能对人口数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在中方案下,政府可以考虑以下因素进行人口预测:•出生率:中方案预测,尽管出生率有可能继续下降,但有一定的稳定或回升的可能性。
这可能是由于改善的医疗条件、教育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等因素所导致。
•死亡率:与低方案类似,中方案假设未来的死亡率将继续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
•移民:中方案假设未来的移民人口将保持稳定或略微增加。
这可能是由于国际社会的变化和经济发展导致的。
中方案预测未来的人口增长速度将略有放缓,但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政府可以在规划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时参考这一预测结果。
高方案高方案是一种乐观的人口预测方案。
它基于一些可能对人口数量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
高方案下,政府可以考虑以下因素进行人口预测:•出生率:高方案预测,未来的出生率可能会有所回升,甚至超过历史水平。
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数据分析

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数据分析
首先,需要收集历史上的人口数据。
这些数据通常包括每年的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等指标。
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民政统计年鉴等途径获取这些数据。
接下来,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些数据。
常见的方法包括线性回归、指数平滑、时间序列分析等。
线性回归可以用来研究人口数量与时间的关系,从而预测未来的人口数量。
指数平滑则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平滑处理,得到未来人口数量的估计。
时间序列分析结合历史数据和时间的相关性,可以对未来的人口增长进行模型建立和预测。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经济发展、社会政策、教育水平等都可能对人口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在模型中加以考虑。
此外,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和比较。
例如,可以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建立模型,然后用测试集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
还可以使用多个不同的模型进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模型。
最后,通过对人口增长趋势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得到未来人口数量的预测结果。
这些预测结果可以提供给政府部门和决策者,以指导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需要注意的是,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时,需要慎重考虑,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和数据,以提供尽可能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此外,还需要不断更新数据和模型,以应对社会和经济变化对人口增长趋势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结论
论文架构
• 引言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学术前沿问题
论文架构
•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以定性分析为主,以定量计算为辅 2.2采用多种方法,尽量减少误差 2.3分时期、分方案预测
论文架构
• 研究区 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评价
1、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人口规模发展的阈值的预测思想。 2、以确定人口规模增长率为依据的预测思想。 3、以人口规模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为依据的预测思想。 4、以数理逻辑逻辑为依据的预测思想。 5、涉及到系统论的预测思想。
论文的思考
人口要素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 • 一是共设施的数量以及分布,居住区 的面积和分布位置,绿化情况等。
• 三是人口分布:通过规划把人口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 有序流动,合理交通流线。
论文的思考
• 人口规模的预测 根据现状,考虑到现在的经济,资源环境 等条件对人口规模再生产和转变的影响,运 用科技的方法预测未来某个时期人口规模的 发展状况。
PowerPoint Templates 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思索
目录
• 论文的架构 • 论文的内容 • 论文的思考
论文架构 • 题目:城市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思索
20字以内 无副标题 陈述句
作者可以是 一个或几个
论文架构
• 作者:要写单位
论文架构
• 摘要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内容
数据的获取
结束语
论文架构
• 结语
摘要里的要 中立的态度
论文架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论文的内容
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评价
1、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人口规模发展的阈值的预测思想。 生态学的观点引入到人口规模预测中,是为了维持生态 平衡的一种制约性的规模人口预测方法。 2、以确定人口规模增长率为依据的预测思想。 以历年人口规模数据为依据 3、以人口规模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为依据的预测思想。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规模起决定性作用 4、以数理逻辑逻辑为依据的预测思想。 用适当的直线或曲线函数,拟合人口规模过去的发展,预 测将来人口规模发展趋势 5、涉及到系统论的预测思想。 利用相关软件通过设置参数来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