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产业发展指导 目录》 《 、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 管理规定》 可再生能源发 电价格和费用 和《
分摊管理试行办法》 ,生物质发电项 目主要 为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 生活垃 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及沼气 发电
件 审 查 的 技 术 要 点 展和 改革 委员 会
20 年 6 月 1 日 06
落实风险防范应急预案, 杜绝污染事故发生。
附 件:生物质发 电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 的技术要点
一
、
生活垃 圾 焚烧发 电类 项 目
安装 烟气 自动 连续 监测装 置 。
1 厂 址 选择 、
() 2酸碱废水 、 冷却水排污水及其它工 业排水处理处置是否可行 ; 垃圾渗滤液处理 系统能否确保垃圾渗滤液全部焚烧 , 垃圾渗 滤液处理系统发生故障产生事故排放, 是否 设置足够容积的垃圾渗滤液事故收集池。 ( ) 程应 设 置 相应 的磁 选 设 备 , 金 3工 对
维普资讯
原 燃料 的生 物质 发 电项 目, 在环 境影 响评价
附件 : 物 质 发 电 项 目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文 生
中必须考虑原燃料收集 、 运输 、 贮存环节的 环境 影 响。
( ) 五 加强 环境 风险 防范工 作 , 督促企 业
进行管 理 。
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五、 在生 物质 发 电项 目环境 影响评 价 及
审批工作中 , 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 具 体技术要点详见附件 ) : ( ) 一 切实做好生物质发电项 目的选址 和论证工作。 根据区域总体规划及生物质资 源分布特点 , 深入论证生物质发电项 目选址 的可行性。一般不得在大 中城市建成区、 规
中国新能源政策解读

今后一个时期,还将重点推进地热能开发、储能技术、新能源研发试点示范工程。
5
© 2010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prietary and Confidential. For Towers Watson and Towers Watson client use only.
3
© 2010 Towers Watson. All rights reserved. Proprietary and Confidential. For Towers Watson and Towers Watson client use only.
全方位政策体系将成形 新能源发展急需配套支持
财政部近日印发方案,通过财政补助手段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建筑应用。联系到过去 一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财政部密集推出的,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各种新能源扶持政策,不难看出, 财政对新能源的政策扶持力度在不断加大,手段也日益完善和多样化,全方位的财政新能源政策体系 进一步成形。 今年2月份,财政部等4部委在13个城市启动试点,在未来4年内将通过财政补贴推广6万辆节能与 新能源公交客车。4月份,财政部发布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申报指南》,明确将对三类 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补贴,最高补贴标准分为20元/瓦和15元/瓦两个档次。5月份, 太阳能产品纳入家电下乡范围,消费者可享受13%的财政补贴。 可以说,财政对于新能源的扶持无论从密集度和力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据了解,今年全国财政 仅是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预算安排就达到了100亿元左右,比去年高出60亿元左右。 还可以看出,此前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类产品的补助是将新能源产品作为补贴对象,旨在调动消 费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而最近推出的这两个方案则是将地方政府作为激励的对象,也使此前的财政 补贴从作为“点”的产品扩大到作为“面”的地方政府,这将有助于发挥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的积极 性。同时,财政支持新能源的政策体系更趋完善和多样化。 这样,消费者、生产者的积极性,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均得到了发挥,这无疑将为新能源的发展 提供新的更大的动力。值得指出的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严峻,中国宏观经济依然面临许 多困难的情况下,新能源发展能够获得如此力度的支持,其意义更为独特。 同时应看到,尽管财政对于新能源给予了如此大的支持,其发展依然面临着许多瓶颈和挑战。作 为财政,其主要职能是通过财税等政策引导,建立利益调节机制,立足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然而在 市场上,目前除了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外,大多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高, 缺乏竞争力。关键在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没有形成连续稳定的市场需求。 由于缺少持续的市场拉动,中国可再生能源新技术发展缓慢,技术开发能力和产业体系薄弱,技术水 平较低,缺乏研发能力。同时,可再生能源资源评价、技术标准、产品检测和认证等体系不完善,人 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 因此,新能源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一个投入的问题。有了一定力度的投入之后,其他方面的配套支 持更为紧迫。
关于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质燃油产业的建议

楚天主人◆3//总第3期建议人:唐良智(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市长)案由: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前提下,加快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建设,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因此,能源的安全是确保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关键,我国能源安全的风险已经凸显,这就是我国的化石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石油制品的消费量存在着刚性的增长,我国将会出现石油商品的消费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这就使得我国石油这一特种能源商品供给保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安全运行的关键要素。
发展非粮生物质燃油产业是破解我国石油危机的唯一途径,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国家安全的长远战略问题。
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公司通过长达8年多的研发,利用化学热分解和费托合成集成研发技术,成功将农林业生产的废弃物生产高品质、高清洁的航空煤油、汽油和柴油,油品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化石石油的同类商品,完全实现了在飞机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无需任何改型与改进的条件下就可以直接使用,真正实现了完全替代石油商品。
这一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种植能源的新时代。
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质燃油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种植能源战略,这对我国尚有宜林的荒漠地,沙漠地、盐碱地、荒山荒坡地约40亿亩,加上现有的有林地45亿亩,科学规划这85亿亩的可开发林地资源,完成可以全面推进我国进入种植能源的新时代。
不仅可以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全面履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减排义务,而且完全可以实现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议:为此,就加大力度支持非粮生物质燃油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建议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及出台相关配套产业政策。
一、在可再生能源法第四章“推广与应用”的第十六条最后加上:“当非粮生物质燃油商品的各项技术标准均能达到国家制定的化石航空煤油、汽油、柴油商品的技术标准时,国家鼓励非粮生物质燃油与化石燃油进行的公平市场竞争,优先支持生产非粮生物质燃油企业,建设商品销售的加油站,形成企业的销售网络,推进我国燃油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6.01•【文号】环发[2006]82号•【施行日期】2006.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环境保护部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10年12月22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22日)废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实施),鼓励生物质能的发展,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生物质发电项目主要为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及沼气发电项目。
二、现阶段,采用流化床焚烧炉处理生活垃圾的发电项目,因采用原料热值较低,其消耗热量中常规燃料的消耗量按照热值换算可不超过总消耗量的20%。
其他新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原则上不得掺烧常规燃料,否则不得按照生物质发电项目进行申报和管理。
国家鼓励对常规火电项目进行掺烧生物质的技术改造,当生物质掺烧量按照热值换算低于80%时,应按照常规火电项目进行管理。
三、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合理规划和布局,防止盲目布点。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要以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置规划为基础,确定合理的布局及建设规模。
秸秆发电项目原则上应布置在农作物相对集中地区,要充分考虑秸秆产量和合理的运输半径;林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原则上布置在重点林区;沼气发电项目要与大型畜禽养殖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配套建设。
能源行业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方案

能源行业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方案第一章生物质能源概述 (3)1.1 生物质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3)1.2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 (3)1.3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前景 (3)第二章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估与收集 (4)2.1 生物质能源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4)2.1.1 种类概述 (4)2.1.2 分布特点 (4)2.2 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估方法 (4)2.2.1 资源量评估 (4)2.2.2 资源质量评估 (5)2.2.3 资源价值评估 (5)2.3 生物质能源资源的收集与储存 (5)2.3.1 收集方法 (5)2.3.2 储存方法 (5)第三章生物质预处理技术 (6)3.1 生物质物理预处理技术 (6)3.1.1 生物质破碎 (6)3.1.2 生物质压缩 (6)3.1.3 生物质干燥 (6)3.2 生物质化学预处理技术 (6)3.2.1 生物质气化 (6)3.2.2 生物质液化 (6)3.2.3 生物质水解 (7)3.3 生物质生物预处理技术 (7)3.3.1 生物质酶解 (7)3.3.2 生物质发酵 (7)第四章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 (7)4.1 生物化学转化技术 (7)4.2 热化学转化技术 (8)4.3 直接燃烧技术 (8)第五章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设计 (9)5.1 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的类型 (9)5.2 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的设计原则 (9)5.3 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的优化 (9)第六章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与工艺 (10)6.1 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概述 (10)6.1.1 生物质预处理设备 (10)6.1.2 生物质能源转换设备 (10)6.1.3 辅助设备 (10)6.2 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选型 (10)6.2.1 生物质原料特性 (10)6.2.2 转换工艺 (10)6.2.3 投资预算 (11)6.3 生物质能源利用工艺流程 (11)6.3.1 原料收集与预处理 (11)6.3.2 原料输送与储存 (11)6.3.3 能源转换 (11)6.3.4 能源产品储存与输送 (11)6.3.5 环保处理 (11)6.3.6 系统运行与维护 (11)第七章生物质能源环境与经济评估 (11)7.1 生物质能源的环境效益 (11)7.1.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1)7.1.2 改善生态环境 (12)7.1.3 保障能源安全 (12)7.2 生物质能源的经济效益 (12)7.2.1 降低能源成本 (12)7.2.2 促进就业 (12)7.2.3 优化产业结构 (12)7.3 生物质能源的环境与经济综合评估 (12)7.3.1 环境效益评估 (12)7.3.2 经济效益评估 (13)7.3.3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估 (13)第八章生物质能源政策与法规 (13)8.1 生物质能源政策概述 (13)8.2 生物质能源法规体系 (13)8.3 生物质能源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14)第九章生物质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策略 (14)9.1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14)9.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4)9.1.2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14)9.2 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15)9.2.1 平台建设目标 (15)9.2.2 平台建设内容 (15)9.3 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 (15)9.3.1 技术成果转化 (15)9.3.2 技术推广与应用 (16)第十章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16)10.1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6)10.2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16)10.3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与建议 (17)第一章生物质能源概述1.1 生物质能源的定义与分类生物质能源是指来源于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残渣等)的能源,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原料丰富、环境友好、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关于加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

关于加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环保厅(局):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是绿色低碳环保经济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替代化石能源供热、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关于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发改能源[2014]506号)》以及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295号)要求,为加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项目组织管理,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建立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技术体系、标准体系、认证体系以及政府监管体系,扎扎实实取得示范的效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燃料保障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以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颗粒状、棒状、块状等)为燃料,经专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后供应可再生热力。
严禁掺烧城镇生活垃圾、废旧家具板材、工业固体废物及其他有害废弃物,以及煤炭、矸石等化石燃料;不得直接燃用未成型的生物质散料。
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原料须为农林剩余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玉米秆、水稻秆、小麦秆、棉花秆、油料作物秸秆等)、农产品加工剩余物(花生壳、稻谷壳、果壳、甘蔗渣、糠醛渣、去除塑料包装物的菌袋等)及林业“三剩物”(抚育剩余物、采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
生物质成型燃料破碎率不超过5%,水分不超过18%,灰分不超过8%,硫含量不超过0.1%,氮含量不超过0.5%。
二、提高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锅炉技术水平和排放要求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使用的锅炉应为专门用于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专用生物质锅炉,大型项目应采用先进循环流化床锅炉。
示范项目须配置旋风除尘加布袋除尘二级除尘装置,安装运行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对S O2、NOx不能稳定达到排放要求的,应配套安装脱硫脱硝设施。
严格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生物质垃圾

热成型工艺
生物质垃圾焚烧发电厂
• 生物质气化技术在农村生物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图为生物质垃圾低碳高值化处理利用技术新登镇半山村示范工程。全村建立3 套垃圾发酵装置,每套装置有效容积为15m3。该村的清洁工只需将每天产生 的生活垃圾去除大块杂物后扔入其中第1套发酵反应器中推平即可,一般1套发 酵装置2个月填满后封顶进行密封厌氧发酵,此期间将每天产生的垃圾填入第2 套装置。如此反复,达到循环利用3套处理装置的目的。垃圾封顶后厌氧发酵3 个月,此后采用间歇曝气0.06m3/(min· 3)曝气21d,通风频率为20min/h,而 m 后将腐熟垃圾挖出,除去杂物后农用。一套厌氧─好氧处理装置循环使用周期 为6个月。由于该村种植大量的果树,可将腐熟垃圾作为果树的肥料。
•济性进行调研比较。一家电站采用直接混燃,生物质混燃 丹麦Studstrup 电站用秸秆和煤粉在一台 150 MW煤粉炉中直接混 燃。秸秆掺混比为10 %~20 %总热值未出现运行、腐蚀和环保问 比例为 10 %(按热值比) 。另一家电站采用并联混燃,新 题,但锅炉灰量不能再用作水泥原料或肥料。
建一台75 t/ h 锅炉,专烧生物质。比较结果,直接混燃的 发电成本为 0. 51CNY/kWh (CNY:元) ,并联混燃的为 0.554 CNY/ kWh,两者发电成本均高于纯燃煤电站的 0.366CNY/kWh。直接混燃虽比并联混燃经济,但并联混 燃因大比例掺烧生物质燃料,可享受政府补贴0.25 CNY/ kWh ,所以经济效益反而好。
• 生物质气化技术 • 国外:到 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有 19家公司和研究机构从 事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拿大12个大学的实验室 在开展生物质热裂解气化技术的研究。
• 国内:我国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间都有研究,目 前全国已建成农村气化站200多个,谷壳气化发电机组100多 台套。本实验室在生物质垃圾低碳高值化技术方面也做出了 一定贡献,如生物质垃圾低碳高值化处理利用技术半山示范 工程,该技术利用微生物的厌氧—好氧过程将生物质垃圾分 解为腐熟垃圾和甲烷气,使生物质垃圾得到高效利用。
中国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的重要意义

3.外国企业纷纷寻找商机
在
开发新能源的巨大利润潜力面前,外资巨头也希望在中国寻找商业机会,其中,英国石油公司(BP)最为积极。BP投资5亿美元建立了替代能源研发中心,同时计划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联合入股广西新天德能源。BP还宣布其将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增加一倍的投资,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其发展为年收入达60亿美元的业务。
3.建立试点推广使用车用燃料
乙醇
2001年上半年,中国开始推
广使用乙醇汽油,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南阳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肇东
5个城市成为首批进行车用乙醇汽
油的使用试点城市。2003年11月,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封闭运行推广车用乙醇汽油。2004年下半年,辽宁、
黑龙江两省相继实现了全省车用乙醇汽油封闭销售。2005年4月,安徽、河南加入封闭推广乙醇汽油、禁止销售普通汽油的行列,湖北省9个地市、山东省7个地市、江苏省5个地市、河北
5000t。但是,用甜高粱制取燃料乙
醇,涉及到甜高粱的种植和收购、生产技术的开发、生产设备的研制、生产工厂的建设等,预计“十一五”期间,不会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能力。
4.纤维素纤维素乙醇生产是
指通过含有纤维素的秸秆以及木屑等产生乙醇。秸秆在中国比比皆是,中国林业废弃物资源量8亿t,其中工业消耗5亿t,有3亿t亟待开发利用。2006年8月,河南天冠集团开始建设年产3000t的纤维素乙醇项目,这是国内首条纤维素乙醇产业化生产线。安徽丰原集团也正在拓展燃料乙醇生产所需原料和相关技术的创新,提出了秸秆原料生产乙醇先分离后发酵的工艺路线。中国科学院也于2007年12月中旬启动“纤维素乙醇的高温发酵和生物炼制”项目。但是,鉴于目前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技术还很不成熟,另外还有生产设备的制造、工厂的建设等诸多问题,预计“十一五”期间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
•【公布日期】2012.05.10
•【文号】国能综科技[2012]111号
•【施行日期】2012.05.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国能综科技〔2012〕111号)
教育部办公厅:
转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的函》(教技厅函〔2012〕19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编号为
NEA/TC24,标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农业大学。
同意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林分会)。
编号为NEA/TC24/SC1,林分会秘书处设在北京林业大学。
二、同意第一届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29名委员组成(名单见附件1),李冶任主任委员,王祝雄、杨雄年、王涛、岳国君任副主任委员,刘群任秘书长。
同意第一届林分会由21名委员组成(名单见附件2),王祝雄任主任委员,
甘敬任副主任委员,马履一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三、同意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我国非粮生物质原料术语及检验方法、产品、生产技术、收获及贮藏运输技术及与非粮生物质原料供应相关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关标准化工作。
同意林分会主要负责我国林业类非粮生物质原料术语及检验方法、产品、生产技术、收获及贮藏运输技术及与林业类非粮生物质原料相关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关标准化工作。
四、同意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分别负责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林分会的日常管理及其标准立项、报批等业务的指导工作。
请按照《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进行管理。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附件:
2、第一届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NEA/TC24/SC1)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