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综述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以及 岩溶 地 下水脆 弱性 的相 关 问题 , 并讨论 了岩溶 区脆 弱性评 价应 考虑 的 一些 问题 。
[ 关键 词 ] 岩 溶地 下水 ; 弱性 ;评价 方 法 脆 [ 中图分类 号 ] T 23 2 V 2 。 2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 ] 10 04—18 (08 O 0 1 0 14 2 0 )6— 04— 5
e o mo s c al n e .Th a r d s u s s s v r l meho f g o nd tr v l r b lt n ka s e i n. S me n r u h le g s e p pe ic s e e e a t ds o r u wae une a iiy i rt r go o c a a t rsis o a s y tmsa e r lv n t r u d trv l e a i t n h u d be tk n i t c o n . h r ce tc fk rts se r ee a twih g o n wa e u n r bl y a d s o l a e n o a c u t i i K e r :Kas r u d tr u ne a ii nd t s e s ntmeh d y wo ds rtg o n wa e ,v l r b lt a he a s sme t o y
(ntueo as G o g , A S K rt y a c aoaoy ML G in u nx 4 0 4, hn ) Is tt f rt el y C G , as D nmi L b rt , R, ul ,G agi 10 C ia i K o s r i 5
Ab t a t t i a v l t o f t e a s s me t o a s g o n wa e u n r b l y fr p oe t g k rt s r c :I s ai meh d o h s e s n f k r t r u d t r v l e a i t o r t ci a s d i n g o n wae q i re e o f c iey ma a i g a d u i zn r u d a e . T e p r c l r ft e v l e a i t r u d t ra u f v n fre f t l n g n n t i g g o n w tr h a t u a so u n r b l y e e v li i h i
城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应用

流 和 污染 质运 移 的参 数 构成 评 价 因子 体 系 , 即地 下 水
Gr u wa e l r iiy As e s e t i b n Ar a o nd t r Vu ne ab lt s s m n n Ur a e
LI Xing,W ANG e,S AO ua - q ng,Yl Li xi U a Ji H Ch n- i — n
gr un o dwa e ,a h ou dw a e ul e a l y d s r b in m a a v l pe sng G I e h qu . t r nd t e gr n t r v n r bii i t i uto t p w s de e o d u i S t c ni e
而言, 地下 水 的监测 和治理 更加 困难 。地 下水 一旦 受 到
一
种 标准 化 的方法被普 遍采 用 。 RAS I D T C方法 由美 国
环保 署 于 1 8 9 7年 提 出 , 它采用 7个 影 响和控制 地下水
污 染 , 治理 和恢 复 的难 度 和代 价都 十 分 巨大 。因此 , 其
Ke r s:Gr un y wo d o dwa e u ne a iiy;As e s n t rV l r b lt s s me t;DRAS C o e ;DRAM I M o l TI M d l P de ;GI S;La f n ng a g
ct iy
榆林风沙滩区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

假 设污 染物 由地 表 起 经 土壤 层 、 包 气 带进 入 含 水 层 。 污 染 物 随降水 人渗 到地 下 含水 层 中, 污染 物 随 水 流动 。选 取地 下 水位 埋深 、 净 补 给量 、 包 气 带 介 质 和 含 水 层 渗 透 系数 四个 指标, 每 个指 标 的取 值 分 成 几 个 区 段 或 几 种 主 要 介 质 类 型 , 每 个 区段根 据其 在指 标 内 的相 对 重 要性 赋 予 评 分 , 评分 范 围 为 1一l 0 。指标 等级 划分及 赋值 见 表 1 。每 个 指 标 根 据其 影
地 下水位 埋 深 净 补 给量 包 气带 介质 含水 层渗 透系 数
积、 冲 湖积 层 孔 隙潜 水 , 含水层 为上更新统 冲、 湖 积 相 粉 细
砂、 亚砂 土 。地下 水 资 源 补 给 主要 依 靠 降水 入 渗 , 其 次 为凝
结水、 山前侧 向和井 灌 回归 。潜水 位 埋 深 一 般 为 1~5 m, 富 水 性较 好 , 单 井 涌水量 为 1 0 0—1 0 0 0 m。 / d, 局 部 地 段 水 质较
评价。
2 . 2 评 价 体 系
榆林 风 沙滩 区 自然 矿 产 资 源 丰 富 , 近年来, 随 着 陕 北 能 源化 工基 地 的建设 和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 对 地 下水 资源 的影 响
已经 凸显 , 为使 经 济 可 持 续 发 展 , 地 下水 资 源 的 持 续 利 用 和
1 研 究 区概 况
榆林 风沙 滩 区位 于陕 西 省 最北 部 , 为 著 名 的 毛乌 素 沙 漠 的东南 缘 , 东 至窟野河 , 西 靠 宁夏 , 北接 内蒙 , 东西长约 3 0 0 k m, 南 北 宽约 2 0~1 0 0 k m, 面积 1 2 9 0 5 k m 。地形 西北 高 、 东
太原地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1 引言地下水脆弱性能可以理解为地下水抵御人为污染的能力。
地下水脆弱性能分为天然脆弱性能和特殊脆弱性能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了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中本身[1]的迁移能力。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是由美国水井协会(NWWA)和美国环保局(USEPA)于1985年共同提出的DRASTIC模型,很多学者基于DRASTIC模型或其他溶质运移模型提出了改进的DRASTIC模型,如[2][3][4]GOD模型、DRARCH模型、DORKI模型等。
本文选择了DRASTIC模型中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及包气带介质4个评价因子建立DRAI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并针对太原地区的地形地貌条件、含水层介质类型及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对太原地区盆地及山区的地下水资源分别进行评价。
2 研究区概况2.1 研究区地形地貌太原市地处晋中断陷盆地北端,总体地形趋势是北部、东部、西部被山地和黄土丘陵环绕,中部为北窄南宽的喇叭形开阔盆地,地形自山区向盆地呈阶梯状下降。
本区地貌发育主要包括构造剥蚀地貌与构造堆积地貌两个大类。
太原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控制了其地下水系统流场的总体形态,使区域上含水层的类型和富水性具有较大差异。
2.2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太原盆地内浅层地下水污染现状为横向上自盆地边缘到[5]中心水质逐渐恶化,纵向上自北向南水质逐渐恶化,除盆地北部部分区域外多不能饮用;山区一带,碳酸盐岩岩溶水在位于西边山排泄区的兰村、晋祠及东山枣沟、后沟一带,岩溶水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水标准。
调查表明,人为[6]因素是造成太原地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3 评价体系3.1 评价方法2DRASTIC模型假定评估区面积大于0.4km,污染物位于[7]地表并随水迁移。
针对太原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点,选择模型中D、R、A和I4个评价因子构建DRAI模型计算综合评分,计算公式为:D D+R R +A A+ I I =DRAIr w r w r w r w式中,r和w分别为评价因子D、R、A、I的评分值和权重,DRAI为综合指数,综合指数越大,地下水脆弱性就越高,反之越低。
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PPT文档99页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
0
、
倚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指南3-6

区域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二〇一二年十二月目录1 前言 (1)2 引用标准与规范 (2)3 术语与基本概念 (3)3.1 地下水污染 (3)3.2 浅层地下水 (3)3.3 地下水脆弱性 (3)3.4 地下水本质脆弱性 (3)3.5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 (3)3.6 地下水脆弱性图 (4)3.7 地下水脆弱性指数 (4)4 总则 (5)4.1 目的任务 (5)4.2 评价对象与精度 (5)4.3 评价流程 (5)4.4 基本原则 (6)5 评价方法 (7)5.1 孔隙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7)5.2 裂隙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13)5.3 岩溶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16)6 评价步骤 (26)6.1资料准备 (26)6.2指标选择 (31)6.3 图层建立 (32)6.4 ARCGIS操作流程 (34)6.5 结果验证 (40)7 编图要求 (42)7.1 编图软件 (42)7.2 地下水脆弱性分级设置 (42)7.3 地下水脆弱性图的布局 (42)8 成果表达 (44)8.1 综合研究报告 (44)8.2 图表 (45)附录1 国内外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介绍 (46)1.1 GOD方法 (48)1.2 AVI方法 (48)1.3 ISIS方法 (49)1.4 DRASTIC方法 (50)1.5 SINTACS方法 (51)1.6 SEEPAGE方法 (52)1.7 EPIK模型 (53)1.8 欧洲模型 (54)附录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论文目录 (59)2.1 中文文献目录 (59)2.2 英文文献目录 (60)附录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案例 (62)1 华北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62)第三章华北平原地下水本质脆弱性 (62)3.1 DRASTIC评价方法 (62)3.2地下水本质脆弱性评价 (67)3.3 地下水本质脆弱性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 (82)3.4 本章小结 (85)2 青木关岩溶槽谷地下水水源地固有脆弱性评价 (86)第三章脆弱性风险评价 (86)3.1改进后的斯洛文尼亚模式 (86)3.2改进后的越南模式 (100)3.3评价结果的验证 (106)3.4比较两种方法的固有脆弱性评价 (108)3 大武水源地地下水水源脆弱性评价 (109)第4章岩溶地下水水源污染风险评价 (109)4.1 基于流场的岩溶地下水水源脆弱性评价 (110)附录4 参数敏感度分析和评价结果验证方法 (134)4.1 参数敏感度分析 (134)4.2 评价结果验证 (136)1 前言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地下水脆弱性研究,区别不同地区地下水的脆弱程度,识别出地下水易于污染的高风险区,可以帮助决策者和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地下水保护管理战略和措施。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及运用实践探寻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及运用实践探寻摘要:地下水资源是城市供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容小觑。
但是现阶段,国内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极为突出,因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
其中,水污染评价的成果将对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基于此,文章以玉林机场项目为例,阐述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相关内容,以期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实践运用;探究一、地下水污染风险概述所谓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具体指的就是地下水污染事件发生几率和可能带来危害后果的乘积[1]。
而风险受体则是评价终点亦或是受害的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受体是不同的,可以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细化成三个类型,即以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生态风险评价、以人类健康为核心的健康风险评价、以地下水功能为核心的污染风险评价。
地下水污染风险能够对含水层的脆弱性以及人类活动对于地下水形成的污染负荷展开综合性地考虑,同时,还包括了地下水受污染以后价值功能所发生的变化。
污染风险评价工作的发展初期,主要是将脆弱性评价与土地的利用情况叠加,而在风险灾害理论引入以后,对于污染风险的定义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解构现阶段,在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领域中并不具备统一的评价方法,而且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也不一致[2]。
我国学者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但将重点放在了应用和改进国外研究方法方面,且偏重于地下水本质脆弱性的评价。
通过对GIS软件的运用获取最终的评价结果。
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和污染源同样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
以下将介绍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具体评价方法,以供参考。
(一)以地下水本质脆弱性评价为基础表示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所谓的地下水本质脆弱性,指的就是含水系统能够有效地抵御人类活动对于地表污染物的危害,对系统自身予以全面保护,能够将含水层抵御外来污染这一能力真实地反映出来。
地下水污染评价-第四讲--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现行用于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的方法 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地下水污染评价-第四 讲-2014-2
3、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地下水保护
• 基本概念 • DRASTIC模型 • 基于GIS的污染脆弱性区划 • 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决定了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 隐蔽性 • 难以逆转性
– 治理费用巨大 – 效率低、修复缓慢
• 实际上,在合理的时间内,彻底治理地下水污染 是根本不可能的。原因?
• 计算公式:
7
Di (Wj Rj ) j1
Di 为DRASTIC指数;Wj 为因子j的权重;Rj 为因子评分。
DRASTIC提供了两组权重系列(见表1): 一组适用于一般条件 下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另一组则是专门为强烈的农业活动区 设计的,也称为农药DRASTIC指数,是一种“特定污染物脆弱性 评价”方法。
净补给量 = 降雨量 — (地表径流量 + 蒸散量)
• 净补给还与其它因素有关,如地表覆盖情况、地形坡度和 土壤的渗透性等,必须保证所选数值的合理性。
• 净补给量除了包括降雨入渗之外,还应考虑其他补给来源, 比如灌溉、人工补给和废水利用。最精确的方法是通过建 立考虑以上这些因素的水量平衡方程获得。
3 含水介质(A)
第二节 DRASTIC模型
• 模型简介
DRASTIC模型是1985年由美国水井协会 (NWWA)和美国环境 保护局(EPA) 合作开发的用于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的一种方 法,它综合了40多位水文地质学专家的经验。该方法用于 Columbia、Wyoming等40个县区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并 被加拿大、南非等国家采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8 年 V a a 义 地下 水 脆 弱性 开 始考 虑 地表 条件 , 94 r 定 n 即影响污染物进入 含水层的地 表与地下 条件的复杂性 ; Bah t Col c ma 和 ln将地 下水 脆 弱性 定义 为地 下 水质 量对 人 i 类活 动 的敏感 性 ,用地 下 水敏 感性 代替 了 地下 水本 质 脆弱 性 ;S trio a V b 认 为 :水 文 地 质系统 的脆 弱性 是 oonk v 和 ra 该系统应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外部冲击的能力 ,这些 自然 和人 为 的冲 击会影 响其 状 态和 特 征 。此 后 ,人 们对 地 下水 脆弱性 的理解 开始增 加 了人 类活 动影 响的要 素 。 目前普 遍 认 可 的定 义 为 I l l :地下 水 脆 弱性 是 污染 物 到 达 最 上层 含 水层之 上某 特 定位 置 的倾 向性 与可 能性 。这个 概 念 是 1 9 年 美 国 国 家科 学 研 究委 员 会 上给 出的 。 “ 93 倾 向性 ” 一定 意 义 上表 示 了 水文 地 质 本 身特 性 ; “ 能 性 ” 可 则要考虑 人类活 动及 地表 条件 。 国 内对 于地 下水脆 弱 性 的定义 主要 来 自国 外文 献 ,通 常 用来 代 替地 下水 脆 弱性 的概 念有 “ 下 水的 易污 染性 ” 地 、 “ 污染 潜力 ” “ 、 防污性能 ”等 。 到 目前 为止 ,地 下水脆 弱性还 没有 统 一的 定义 ,现 有 的定义主要 考虑 了地 下水污 染方 面的 问题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达 水 地质背景参数法通过一个与研究区条件类似的已知脆 到了空前的水平。人们在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 ,引发了 弱性标准的地区来比较确定研究区的脆弱性 。这种方法适 系列 问题 :地 下水 位下 降 、水质 恶化 、水量 锐 减 、地面 用予泰亵地质条件复杂的大区域 ,其参数多为定性的。 沉 降等 。与地 表水 相 比 ,地下 水循 环 周期 长 ,一旦 遭 破坏 参 数 系统 法 是将 选择 的 评 价参 数 建 立 一个 参 数 系 统 , 很难 修 复 。因此 ,地 下水 的保 护 比治 理耍 重要 。保 护 地下 每 个 参数 均 有一 定 的取 值 范 围 ,这个 范 围 分 为几 个 区 间 , 水首 先 需 开展 脆 弱 性 评价 ,此项 工 作 ,国外 始 于 2 O世 纪 每一区间给出相应的评分值或脆 弱度 ,把各个参数的实际
该 方 法建 立在 水分 和 污染 物运 移 模型 的 基础 上 ,通
二 、地 下 水 脆 弱 性评 价 方 法 及 现 状
地 下水 脆 弱性 分 为 两 类 :本 质 脆 弱 性 和特 殊 脆 弱 性 。 其 评价 是 指 对地 下 水脆 弱 性进 行 量 化 的过 程 。从 上个 世 1 纪 7 年代 至今 ,全球对 地下 水脆弱 性的主 要研 究方法 可 以 O 归结 为四类 :迭 置 指数 法 、模 糊系 统法 、统 计 方法 和 数值
一
7 0年代 ,领 先 国内 2 0年 左右 。
一
资料与此标准进行比较评分 ,最后根据参数所得到的评分 值或者相对脆弱度迭加得到综合指数或脆弱度。该方法包 地 下 水 脆 弱 性 的概 念 ,最 早 由 法 国 学 者 Mag t r a 于 括矩阵系统 、标寝系统、计点系统模型三种。 2 . 模糊系统法 16 年 提 出 ,指 出含 水层脆 弱性 是指 在 自然条 件下 ,地表 98 该方法是在确定评价因子及各个 因子权重 的基础上 , 污染 物 通过 扩 散 和 渗滤 进 入 地下 水 的 可能 性 。从 1 6 9 8至
XN 0 G U IN N C N
2 1 年第 9期 0 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综述
牢 耀
( 安徽 省安庆 水文水 资 源局 。安徽 安 庆
2 60 ) 4 0 3
摘 要 :本文对地 下水脆 弱性 的主要评价 方法进行 了介 绍,在分析各种评价方法优 缺点的基 础上 ,提 出了 目前地 下水脆 弱 陛评 价 中存在 的一 些问题及建议 。 关键 词 :地下水脆 弱性 评价方法 存在 问题 建议
、
地 下水 脆 弱 性 的概 念
18 9 3年 ,人 们对这 一概 念 的理解 都 限于水文 地质 方 面 ,其 经过 模糊 评 判划 分地 下水 的脆弱 程度 。该方 法在 一 定程 度 中包括 Ol r Re a me 和 z c等学 者提 出来 的定义 。 上弥补了迭置指数法分级标准和评分主观性强的缺点。地
模拟 法 。近几 年 国 内外学 者基 于 GI S技术 以及 模 糊评 价理 论 、灰 色理 论 等新 的工 具 为地 下水 脆弱 性评 价 发展 开 拓 了 思 路 。如 范琦 应用 层 次分 析 法对 栾 城 地 下水 本 质 脆 弱性 1 进行 评 价 ;孙伟 用 GI S属性 数据 库 对大 庆市 主城 区地下
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及随机性 , 使得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往
往存在众多非确定性参数 ,因此 ,该方法的应用将会有很 大的潜力。目前应用杂问题 。 随着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灰色理论的发展 ,地 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参数的优化及选择的困难将被克服。这 些方法都傣 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训练样本 ,只有样本满 足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寨现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的合理和
准确 。
3统计方法 , 该方法是通过对 已有的地下水污染信息和资料进行数 理统计分析 ,确定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因子并建立统计模型, 把已赋值 的各评价因子带入模型中进行计算 ,然后根据其
结果进行脆弱性分析 。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插寒i权重法、 正
衰减因子模型、地理统计方法 、K iig r n 方法 、线性回归分 g 析法、逻辑回归分析法等 。目 ,统计方法的应用重视程 前 度不如迭置指数法及模糊系统法。 4数值模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