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的思考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究 和技 术 的开 发 工 作 J 。规 划 好 实 验 室 建 设 , 目前 是
2 高职 院校 实验室建设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综合 性设 计 性 实验 少 高校 实 验室 管 理 部 门 的一 件 非 常 重 要 的工 作 。然 而 , 2 1 验证 性 实验 多, . 大多数 高校按课 程设置 实验室 , 实验 内容单 一 , 生 学 随着 我 国高 等 教 育 结 构 的调 整 和 向 大 众 化 教 育 的转 变,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 ,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 中出现 在实验室 里学到 的实验操 作技能 缺乏实 际价值 。实验操
此, 它应 具 有 配 套 齐 全 的 实 验 设 施 , 进 行 系 列 化 实 的要 求 , 能 能否 在 当前 乃 至 未 来 人 才 激 烈 竞 争 中立 于不 管 验 ; 有科 学 的 管理 和 服务 功 能 ; 备 的 利用 率 和 实验 败 之地 。建设 、 理 好 实 验 室 已成 为 高 职 院 校 的一 项 具 设 的开 出率高 , 验 技 术 人 员 进 取 心 强 , 作 量 饱 满 ; 实 工 具 重 要 的 日常 工作 。 有 一定 的开 放 性 , 生 和 教 师 能 自主 的进 行 课 题 的研 学
对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
高素质应 用型人 才 。
1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对高职教育的重 要性
,
2 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 与管理中存在 的问题
2 1 观 念陈 旧. 视不够 . 重
受传统 教育观念 的影 响 , 在较 多的高职 院校 , 领
导和教师 自觉不 自觉 地认为 实践教学 处于理论教 学
p o lms o b rt r ul i g a d ma a e n ,a d p t owad me s r s t rv e c e sq ai n x ei n a to ss i r b e f a o ao b i n n n g me t n u r r a ue o i o e ta h r u l y a d e p r l y d f mp t me tlmeh d c-
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学生不 但要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 更重要 的是要具有
较强 的实 际动 手 能力 。学 生 实际 动手 能力 的培养 , 主要是通 过实 验实 训 来完 成 的 。因此 , 必须 加 强实 验室 的建 设与 管理 , 为高职 院校 的共识 。 巳成
e t e l. ni a y i fl Ke r s ig e o a o a o e e a o ao u li g a o ao n g me t y wo d :h h rv c t n e U g ;l b rtr b i n ;l b rtr ma a e n i l y d y
对 高职 院校 实验 室建 设 与管理 的思 考
李雅茹 ,高 兴华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 杨凌 7 20 ) 1 10
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与建设思考

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现状与建设思考随着大众对科技的日益关注,高等教育的实验技术队伍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技术队伍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数量,更需要有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验技术队伍在数量、素质和能力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现状出发,探讨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思考。
一、现状分析1. 数量不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验技术队伍数量不足,人才缺乏。
在很多高职院校实验室里,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实验室的运作不够顺畅。
在一些实验室中,甚至出现了老师无暇顾及实验技术人员的情况,实验技术队伍的数量问题不容忽视。
2. 素质不高高职院校的实验技术队伍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普遍存在着教育水平不高、岗位素质不高的问题。
这些实验技术人员对于实验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工作质量无法保证。
甚至有一些实验技术人员因为岗位素质不高,导致实验室的运作出现问题。
3. 能力不足除了数量和素质问题外,高职院校的实验技术队伍在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上也存在问题。
一些实验技术人员在应对实验室安全问题、设备维护和管理等方面能力不足,导致实验室的安全与运作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建设思考1. 加大队伍建设力度针对实验技术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力度,招揽更多的实验技术人员。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引导等方式来增加实验技术队伍的数量。
2. 提升队伍素质为了提升实验技术队伍的素质,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引导。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实验技术操作技能培训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素质。
3. 提高队伍能力为了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职责与权利,强化实验室安全意识与管理能力。
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的更新与维护,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意见研究

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意见研究摘要:高校化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响应我国科技发展方针,为学生科学技术的提升提供实践场地,进而促进新技术领域的探索,实现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的目的。
但目前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意见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室;实验室管理;问题及改进意见1 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1.1 实验室内部管理问题高校所设的实验室主要是与各个专业相对应,仅能满足本专业实验课程需求,在功能方面较为单一,而对应的管理制度也仅适用于本实验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比如,化学类实验室以及电类实验室,在安全等级和标准上会设置不同类型的管理制度,诸如此类,导致高校在实验室管理方面难以实现统一性,进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此外,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止一人,而不同的负责人所负责的范围缺乏明确的划分,所以经常出现工作交叉的情况,导致实验室内管理不稳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2 实验技术人员问题在我国高校中,通常只是对教师要求学历以及专业背景,而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缺乏重视,所以导致实验室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不高。
但实际上,实验技术人员不仅要辅助好教学工作,而且还需要有效管理实验室,从而确保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可以正常运转。
但高校缺乏对实验技术人员的重视,也没有对其学历、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导致这些实验技术人才处于封闭的工作环境中,阻碍了业务知识的提升,所以在实验室管理方式方面停滞不前。
如果实验技术人员业务知识不足,将会严重增加工作安全隐患,导致仪器、药品以及管理上出现错误,不仅增加了物品消耗,也会给实验室中人员生命安全带去危害。
此外,对于实验室的工作而言,枯燥乏味,同时也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导致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以上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实验室的发展。
1.3 实验室安全隐患问题在高校实验室内安全事故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实验过程中安全防护工作没有做到位,学校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科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 教 育体 制 改 革 的不 断 深 入 。我 国 的高 等 教 育 事业 得 到 了前 所 未有 的发 展 。为适 应 新 形 势 下高 等教 育 教 学 的需 要 。作 为 高 校 主要 办 学 条件 之一 的 实验 室 建设 问 题 ,也 就 不 可 回避 地 摆 在 了 我 们各 高 校 实验 室 主 管部 门的 面 前 。下 面 就 高校 实验室 建设 问题 谈一 下笔 者粗 浅 的看法 。
一
、
搞 好实验 室 的建设 规 划
搞 好 实验 室 的 建设 规 划 也 就是 说 要绘 制好 实 验 室建 设 的蓝 图 。它应 是 高校 实验 室 建设 方 面 的 根 本性 文 件 。是 使 学校 的实 验 室建 设 工作 减 少 随 意性 , 强科 学性 , 到优 化资 源 配 置 , 免 浪 费 , 增 达 避 提 高实验 室建 设 投资效 益 的政策 保证 。因此 , 应 也 是高 校实 验室 建设 工作 中首先考 虑 的一个 问题 。 为搞 好 实 验 室 的建 设 规划 ,应 做 到如 下 几 个 方面 : 一是 要有 一个 明确 的 指导思 想 。它是 实验 室 建设 的宗 旨、 原则 、 目标 的综 合 体 现 。正 确 的指 导 思 想 应 符合 事 物 的发 展规 律 ,适 应 实验 室 建设 与 改革 的 发展 方 向 。实 验 室建 设 的基本 指 导 思 想 一 般 确定 为 : 依据 学 校 的总 体发 展 规 划 , 紧紧 围绕学 校 的学 科 建 设 与人 才 培 养 目标 , 照 “ 出 重 点 、 遵 突 兼 顾 一 般 、 化 配置 、 源 共 享 ” 原 则 , 筹 规 优 资 的 统 划 , 调 发展 。其 中 , 协 学校 的总 体发 展 规 划 是 制定 实 验室 建 设 规划 的 基本 依 据 ;服务 于 学 校 的学 科 建 设 与 人 才 培 养 目标 是 实 验 室 建 设 的 根 本 宗 旨 : 突 出重 点 、 顾 一般 、 筹 规 划 、 调 发 展 是 制 定 兼 统 协 实验 室 建 设规 划 的 基本 原则 : 化 配置 、 源共 享 优 资 是 实验 室 建设 应 追求 的效 益 目标 :二 是 对学 校 的 学科 发 展 方 向要 有一 个 明 晰 的认 识 。对 学 院 的学 科 结 构 构成 有 一 个 比较 完 整 的 了解 。这 是 我 们 制 定 实 验 室发 展 规 划 的基 础 :三要 把握 好 各 个 专 业
浅谈加强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思考与举措

性, 造成工作被动 。在职称结构 上 , 正高职称人 员 , 建实验 无 新 室大部分人 员基本为初级职 称。
二 、 强 实验 室 队伍 建 设 的 思 考 与 举 措 加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 事情 的发展变化是 由外因和 内因共 同作用 的 , 把外 因和内 因正 确结合 , 才能 更有效 的促进事 物 的 成长。综上所述 , 外因上 , 在 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我们不能只停 留在 口号上 , 而应 在思想上 重视 、 措施 上得力 , 落实在 实处 , 才 能真正建设一支基础 扎实 、 技术精湛 、 构合理的实验室 队伍 。 结
般都理解且定位为是实验管理人 员, 不是一支实验 团队 。 ( ) 二 科研能力弱。 实验室在 育人方面不仅可 以授 人以知识和技 术 , 培养学生
其 次 , 强个人业 务学 习 , 高学 习能力 , 养创新能 力 。 加 提 培 在 日新 月异 的科技面 前 , 实验人 员任 何安于 现状 、 滞不前 的 停 观念和做法均不可取 。学 习是创新的前提 , 创新是学 习的 目的 。 实验 技术人 员应正确 认识学 习与创新这 二者 的辨证关 系 。为
一
、
现 阶段 高 校 实 验 室 队伍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 ) 一 实验 室队伍定位模糊 。
实验 人 员 日常工作繁杂 , 辛苦 。一 个实验人 员可能需要 负 责 多个实验 室的管 理 , 包括实验 室的使用 登记 、 仪器设 备的维 修, 实验室 的整 洁卫生和实验室的安全 等。现有 的实 验人 员一
@ 吉林 教育
JAOY I UGUANL l
浅谈加强高校实验室 队伍建设的思考与举措
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P o lm n l t n r a o ao yta o sr cin o lg s n nv ri e r b e a ds u i sf b rt r m c n t t si c l e du i est s o o o l e u o n e a i Wag axo gT n i u n o i , agQn Xi n y
高等学 校 实验室 、 实训室 是从 事实验 、实训教
学 、 科 学研 究 、生 产 实 验 、技 术 开 发 的 教 学 、 科研 基 地 ; 是 从 事 素质 教 育 、创 新 教 育 、培 养 科 技 人 才 的摇 篮 ; 是 理 论 联 系 实 践 ,巩 固和 延 伸 课 堂 知 识 不 可 或 缺
作作风、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基地 。高等院校的发
展 ,既需要一流的学者作 为前进 的动力 ,也需要一支
强 劲 的 支 撑 队 伍 , 前 者 是 学校 的 一个 车 轮 ,后 者 是 学
作 ,也有实训实验 教学 、科研任务 ,又兼有实验 室管 理工 作 ,如设 备验 收、清 查 、维护 、报废 等管理 工 作 ,工作量大且繁琐。他们 既是 实验教师 ,又是技术 人员 ,不仅需要实验教学 ,需要 维护仪器设备 ,还需 要负责实验室的环境安全 与卫生 ,管理设备 台账 ,许 多艰 巨的任务集中在一两个 人身上,造成实验室工作 头绪 多、 日常事物繁琐、分工不 明确 ,优秀人才的特 点很难体现 出来 。近些年 ,各级 教育行政主管部 门、
l N1 7 . 4 8 SS 6 2 1 3
CN1 499 1 1 4,_
中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苏=蒙 翥 各
22第期 0年7 总 1期 13 第 1
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思考

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思考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思考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卓雄文[摘要]高等院校实验室是培养具备一定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基地。
实验室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文探讨了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并就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经济管理发展趋势高等院校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养的基地”,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开展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场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和改革方面的要求提高,高等学校基础教学实验室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在全面总结与分析过去实验教学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为主线”的实验教学理念。
尤其是跨入21世纪之后,社会对经济、管理综合性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教育部对经济与管理学科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新要求,要求经济管理专业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促进各学科通过实验环境实现无阻碍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这既是实现教育创新体系工程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发展的需要。
1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现状经济管理类专业要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宽知识、厚基础、应用型与创新性”人才,必须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与实验环节,使实验教学成为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前期相比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但是,受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1观念和认识的不足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学科,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认为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室,购买了计算机,就是开展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造成闲置和浪费. 其次是在上报计划和招标的环节,对于各学
院、实验室而言,在上报设备采购计划清单的时候, 一般还需要他们提供各种设备的市场参考价格与 采购计划的总预算,以便招标.但由于实验室人员 和教师通常都只熟悉设备的使用,而并不清楚各种 设备的市场价格、生产情况、详细的指标参数以及 招标的整个流程,因此他们所拟定的采购计划常常 会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基金项目:湖北省十二五教科规划课题(2011 B413)
- 249 -
数,因此要求实验室人员在拟定计划的时候要反复 斟酌.既要通过标示的几项指标锁定设备,同时又 要保证多家公司能够入围,使竞标正常进行.参数 标示过于精细,可能会出现无法竞标的情况,出现 废标;参数标示过松又有可能买到并不适用的产 品.这都是经常会出现的情况.
以上任何一点出了问题,就必须要重新拟定计 划,再次招标.整个过程长达数月,大大降低了采购 效率,使教学需求得不到满足.
要解决上述问题并非不可能,只需要从以下几 个方面着手即可:
首先是要改变经费分配的不合理制度,杜绝平 均主义.
在每年的采购预算下达之前,要求各部门、学 院、实验室预先提交详细的采购计划与清单,并阐 明理由,然后由学校审批,专家认证.坚持让“合理 的项目上,不合理的项目下,紧迫的项目先上,非紧 迫的后上”,不要顾及人情、面子,使经费流向最需 要的地方.
第二,由于实验室人员不可能熟悉每一种产品 的生产、销售以及停产信息,有些设备还必须是在 政府采购目录内的才可以选择.因此在拟定计划的 时候,经常会列入市场缺货、停产或者不在目录内 的设备.因而不得不回头再修改采购计划,这也会 影响最终的预算和招标.
第三,在招标的过程中,通常还不能写明各种 设备的品牌和型号,而只能标注关键性能指标和参
即使是在正常使用的设备,多数也没有达到一 个较高的利用率. 如果一个学期只使用一两次,到 十年报废时也只不过使用过一二十次.
如何解决这种只重视建设而忽视使用的问题 呢?我觉得有两点: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将所有实验设备纳入 统一管理的机制.
程锐
(江汉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摘 要:本文分析论述了在当前国内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涉及到采购经费 的分配,设备招标,实验室软硬件建设,设备的使用、管理以及后期维护等多个环节.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以建立在线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充分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与实验人员管理水平的针 对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招标采购;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1-0249-03
近几年,各地高校掀起了一股建设实验室与购 置实验设备的热潮.一栋栋理科实验楼、综合实验 中心拔地而起,一个个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实验室 被设立.但热闹之余我们不禁会思考,我们真的需 要那么多的新实验大楼与新实验设备么?原来的实 验设施全部都不能使用或者不合时宜了么?到底在 原来的高校实验室中存在着哪些问题?是不是仅仅 依靠增加实验室建设的投入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 改变不合理的经费分配制度, 让实验设备的招 标采购与使用联系起来
其次是要加强实验人员与设备采购人员之间 的沟通与合作,对计划拟定人员进行“项目申报专 项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设备采购的整个流程、采 购目录,从而提高计划书的完成度与招标的成功 率.
第三是加强实验室的人员建设与素质的提高. 使他们对于实验设备具有更充分的了解.既要会使 用,又要懂得其工作原理.能够区分同类设备的关 键参数与性能指标.从而提高计划书对于设备的区 别能力,提高招标的成功率.
第四是要定期让一线教师与实验人员接触市 场,了解市场行情与设备的更替情况.对价格与设 备具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做预算. 2 提高既有资源和设备的利用率
近几年,为了配合本科教育评估工作,各大高 校都大大加强了实验室建设的力度,一幢幢理科实 验大楼、文科实验中心、媒体技术中心拔地而起,大 量的机房、语音实验室被建立,我们不禁想问,原先 的实验室和设备就都不能用了?
事实上,在高校中分散着大量的闲置设备.它 们一般都是在某个大单中购买的多余的设备,或者 是在某次招标中买错了的设备,或者是买回来没人 会用的设备,或者是没有场地摆放的设备,或者是
- 250 -
பைடு நூலகம்
被某个部门淘汰下来的设备…… 它们大多还可以使用,甚至有些还没有拆过
封,但就被遗弃在了某个角落,静静的等待报废的 那一天.
第一,设备上报的参考价格与市场价格有很大 的出入.如果报的价钱高于市场价,那没问题.但如 果报的价钱大大低于市场价,那就意味着总预算会 不够,无法完成招标和采购.事实上,这种情况经常 会出现,因为在报计划的时候,实验室人员根本就 不了解市场行情,他们上报的价格通常都来自于网 络信息,例如“淘宝”上的打折价、最低价,而这种价 钱在政府采购和招标过程中是不可能有的.
现在高等院校实验设备的采购通常都需要通 过招标的形式来完成,整个过程通常是这样的:① 学校向各学院下达采购通知,分配经费;②各院系、 实验室向学校管理部门上报采购计划;③学校审批 计划,向社会招标;④公司竞标,完成采购.
从表面看起来,整个流程似乎做到了公平合 理,没有任何问题,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第 29 卷 第 1 期(下) 2013 年 1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9 No.1 Jan. 2013
对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