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刘文锋)第五章计算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刘文锋)第五章计算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刘文锋)第五章计算题答案

第五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计算题参考答案

1.一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25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f t =1.1N/mm 2、

f c =9.6 N/mm 2),箍筋为热轧HPB235级钢筋(f yv =210 N/mm 2),纵筋为325

的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

,支座处截面的剪力最大值为180kN。 求: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数量。

解:

(1)验算截面尺寸 486.1250

465,4650<====b h mm h h w w 属厚腹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cuk =20N/mm 2<50 N/mm 2故βc =1

N V N bh f c c 1800002790004652506.9125.025.0max 0=>=××××=β

截面符合要求。

(2)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180000(5.895124652501.17.07.0max 0N V N bh f t =<=×××=故需要进行配箍计算。

(3)只配箍筋而不用弯起钢筋

01025.17.0h s

nA f bh f V sv yv t ??+= 则 mm mm s

nA sv /741.021= 若选用Φ8@120 ,实有

可以)(741.0838.0120

3.5021>=×=s nA sv 配箍率%335.0120

2503.5021=××==bs nA sv sv ρ 最小配箍率)(%126.02101.124.024

.0min 可以sv yv t sv f f ρρ<=×== (4)既配箍筋又配弯起钢筋

根据已配的325纵向钢筋,可利用125以45°弯起,则弯筋承担的剪力:

N f A V s

y sb sb 5.833082

23009.4908.0sin 8.0=×××==α 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

N V V V sb cs 5.966915.83308180000=?=?=

选用Φ6@200 ,实用

)(5.966912.124056465200

3.28221025.15.8951225.17.0010可以N N h s

nA f bh f V sv yv

t cs >=××××+=+=。

2.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5-27 ,截面尺寸25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20(f t =1.1N/mm 2、f c =9.6 N/mm 2)

,箍筋为热轧HPB235级钢筋(f yv =210 N/mm 2),纵筋为22

5和222的HRB400级钢筋(f y =360 N/mm 2)。

求:(1)只配箍筋;(2)配弯起钢筋又配箍筋。

图5-27 习题5-2图

解:

(1)求剪力设计值

支座边缘处截面的剪力值最大

KN ql V 8.154)24.04.5(602

1210max =?××== (2)验算截面尺寸

486.1250

465,4650<====b h mm h h w w 属厚腹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cuk =20N/mm 2<50 N/mm 2故βc =1

max 02790004652506.9125.025.0V N bh f c c >=××××=β

截面符合要求。

(3)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5.895124652501.17.07.0max 0V N bh f t <=×××=故需要进行配箍计算。

(4)只配箍筋而不用弯起钢筋

46521025.15.8951215480025.17.01010×××+=??

+=s nA h s nA f bh f V sv sv yv t 则 mm mm s

nA sv /535.021= 若选用Φ8@150 ,实有

可以)(535.0671.0150

3.5021>=×=s nA sv 配箍率%268.0150

2503.5021=××==bs nA sv sv ρ 最小配箍率)(%126.02101.124.024

.0min 可以sv yv t sv f f ρρ<=×== (5)既配箍筋又配弯起钢筋

根据已配的225+222纵向钢筋,可利用122以45°弯起,则弯筋承担的剪力:

N f A V s

y sb sb 1.774062

23601.3808.0sin 8.0=×××==α 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

N V V V sb cs 9.773931.77406154800=?=?=

选用Φ8@200 ,实有

)(9.773930.150910465200

3.50221025.15.8951225.17.0010可以N N h s

nA f bh f V sv yv

t cs >=××××+=+= (6)验算弯起点处的斜截面

N V 0.15091012600058

.248.058.2154800<=?×= 故满足要求.

3. 上题中,既配弯起钢筋又配箍筋,若箍筋为热轧HPB335级钢筋(f yv =300 N/mm 2)

,荷载改为100KN/m ,其他条件不变,求: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数量。

解:

(1)求剪力设计值

支座边缘处截面的剪力值最大

KN ql V 258)24.04.5(1002

1210max =?××== (2)验算截面尺寸

486.1250

465,4650<====b h mm h h w w 属厚腹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cuk =20N/mm 2<50 N/mm 2故βc =1

max 02790004652506.9125.025.0V N bh f c c >=××××=β

截面符合要求。

(3)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5.895124652501.17.07.0max 0V N bh f t <=×××=故需要进行配箍计算。

(4)既配箍筋又配弯起钢筋

根据已配的225+222纵向钢筋,可利用122以45°弯起,则弯筋承担的剪力:

N f A V s

y sb sb 1.774062

23601.3808.0sin 8.0=×××==α 混凝土和箍筋承担的剪力:

N V V V sb cs 9.1805931

.77406258000=?=?=

选用8@150 ,实用

)(9.180593206460465150

3.50230025.15.8951225.17.0010可以N N h s

nA f bh f V sv yv

t cs >=××××+=+= (5)验算弯起点处的斜截面

N N V 20646021000058

.248.058.2258000>=?×= 故应在此处弯起另外一根钢筋或采用箍筋加密方案.由于剪力相差不多,可将弯起钢筋的弯终点适当后延,使其距支座边缘的距离为100mm.则

N N V 20646020500058

.253.058

.2258000<=?×= 则配8@150的箍筋就能满足要求.

4.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图5-28),集中荷载设计值P=100kN ,均布荷载设计值(包括自重)q=10kN/m ,截面尺寸250mm×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 t =1.27N/mm 2、f c =11.9 N/mm 2),箍筋为热轧HPB235级钢筋(f yv =210 N/mm 2),纵筋为4

25的HRB335

级钢筋(f y =300 N/mm 2)。求:箍筋数量(无弯起钢筋)。

图5-28习题5-4图

解:

(1)求剪力设计值

见图

(2)验算截面条件

max

028.4202185652509.11125.025.0)/50(1V N bh f mm N f c c cuk c >=××××=<=ββ 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3)确定箍筋数量

该梁既受集中荷载,又受均布荷载,但集中荷载在支座截面上引起的剪力值小于总剪力值的75%。 %33300

100==总集

V V 根据剪力的变化情况,可将梁分为AB 、BC 两个区段来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AB 段: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N V N bh f t 3000002.12557156525027.17.07.0max 0=<=×××=

必须按计算配置箍筋。

176.156521025.12.12557130000025.17.011010=××

×+=+=s

nA s nA h s

nA f bh f V sv sv sv yv t A 选配Φ10@120,实有

176.1308.1120

5.7821>=×=s nA sv (可以) BC 段:

N V N bh f t 500002.12557156525027.17.07.0max 0=<=×××=

仅需按构造配置箍筋,选用Φ8@250

最后,两侧选用Φ10@120,中间选用Φ8@250。

5. 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5-29 ,截面尺寸250mm×500mm,混凝土强度

等级为C20(f t =1.1N/mm 2、

f c =9.6 N/mm 2),箍筋Φ

8@200的 HPB235级钢筋(f yv =210 N/mm 2),纵筋为422的HRB400级钢筋(f y =360 N/mm 2),无弯起钢筋,求集中荷载设计值P 。

图5-29习题5-5图

解:1、确定基本数据

查表得0.11=α;518.0=b ξ。

2123.

50,1520mm A mm A sv s ==;取mm a s 35=;取0.1=c β 2、剪力图和弯矩图见下图

3、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计算受剪承载力

15.246510000===

h a λ 00175.1h s

A f bh f V sv yv t u ++=λ N

6.120159465200

23.502104652501.1115.275.1=×××+×××+= (2)验算截面尺寸条件

486.1250

4650<===b h b h w 时 N bh f N V c c u 2790004652506.9125.025.06.1201590=××××=<=β

该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为125109.6N 。

00126.0210

1.124.024.0002013.02002503.502min ,1=×==>=××==sv t sv sv sv f f bs nA ρρ

(3)计算荷载设计值P 由u V P =18

13得 kN V P u 4.1666.12015913

181318=×== 4、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计算受弯承载力M u

mm h mm b f a A f x b c s

y 87.240465518.0228250

6.90.1152036001=×=<=×××==ξ 满足要求。

2

228465(2282506.90.12(01?××××=?=x h bx f a M c u m

kN mm N ?=?×=07.1921007.1926 (2)计算荷载设计值P

kN M P u 9.26513

18== 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设计值应该为上述两种承载力计算结果的较小值,故。

kN P 4.166=6. 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如图5-30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 t =1.27N/mm 2、f c =11.9 N/mm 2)

,纵筋为HRB400级钢筋(f y =360 N/mm 2),箍筋为HRB235级钢筋(f yv =210 N/mm 2),环境类别为一类。如果忽略梁自重及架立钢筋的作用,试求此梁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设计值P 。

图5-30习题5-6图

解:1、确定基本数据

查表得0.11=α 518.0=b ξ。

2123.50,1473mm A mm A sv s ==;取mm a s 35=;取0.1=c β

2、剪力图和弯矩图见图5-30(b )

3、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计算受剪承载力

3,322.346515000=>===

λλ取h a 00175.1h s

A f bh f V sv yv t u ++=λ N

4.113709465200

23.5021046525027.11375.1=×××+×××+= (2)验算截面尺寸条件

486.1250

4650<===b h b h w 时 N bh f N V c c u 8.3458434652509.11125.025.04.1137090=××××=<=β 该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为113709.4N 。

00145.0210

27.124.024.0002013.02002503.502min ,1=×==>=××==sv t sv sv sv f f bs nA ρρ (3)计算荷载设计值P 由u V P =3

2得 kN V P u 6.1704.1137092

323=×== 4、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计算受弯承载力M u

mm h mm b f a A f x b c s

y 87.240465518.02.178250

9.110.1147336001=×=<=×××==ξ 满足要求。

2

2.178465(2.1782509.110.12(01?××××=?=x h bx f a M c u m

kN mm N ?=?×=3.199103.1996 (2)计算荷载设计值P

kN M P u 3.199==

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设计值应该为上述两种承载力计算结果的较小值,故。 kN P 6.170=

第六章计算题答案

第六章房地产评估计算题答案 1.甲、乙双方联建一栋建筑物开发经营,甲方出地5000平方米,并出资300万元;乙方出资5000万元参与建设。投资比例为4:6。已知规划开发项目的建筑容积率为4,覆盖率为50%,单位建筑面积造价为1100元/平方米,单位建筑面积各项税费为200元/平方米。 求:(1)该地块的单位面积地价,楼面地价。 (2)该建筑物每层平均分摊地价(设每层建筑面积相等)。 解: (1)设土地价格为x 300 4 5000 6 x += x=3033.33万元 即地块总价为3033.33万元 该地块的单位面积价格=5000 33.3033=6066.67元/平方米 楼面地价= 20000 33.3033=0.1517万元/平方米=1517元/平方米 或:楼面地价=土地单价/容积率= 4 67 .6066=1517元/平方米 (2)容积率=土地总面积 建筑总面积 建筑总面积=土地总面积×容积率=5000×4=20000平方米 建筑物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覆盖率=5000×50%=2500平方米 建筑物层数= 2500 20000=8层 建筑物每层平均分摊地价=3033.33÷8=379.17万元 2.某宗地为一待开发建设的“七通一平”空地,土地面积1000平方米,允许用途为商住混合,允许建筑容积率为7,覆盖率为≤50%,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1998年3月出售。经调查和开发设计,取得如下资料: (1)开发方式:设计建筑物14层,每层面积500平方米,共7000平方米。1~2层为商用房,1000平方米;3~4层为住宅,6000平方米。 (2)开发费用估计。建筑费用500万元,专业费用为建筑费用的6%,利息率为10%,利润率为20%,由卖方承担的售房税金为房地产售价的5%。 (3)预计建设期。共需三年完成全部建筑,资金分三年投入,第一年投入总建筑费的50%,第二年投入总建筑费的30%,第三年投入总建筑费的20%。 (4)预计房地产售价。假定建成后,商业楼可全部售出,住宅可售出30%;住

微观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微观第七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价格歧视博弈纳什均衡 占优策略均衡 二、选择题 1、对于垄断厂商来说,()。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 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 C、提高价格未必会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会减少收益; D、以上都不对。 2、完全垄断的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SMC=LMC; C、MR=SMC=LMC=SAC; D、MR=SMC=LMC=SAC=LAC。 3、完全垄断厂商的总收益与价格同时下降的前提条件是()。 A、Ed>1; B、Ed<1; C、Ed=1; D、Ed=0。 4、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需求弹性Ed=1时()。 A、总收益最小; B、总收益最大; C、总收益递增; D、总收益递减。 5、完全垄断市场中如果A市场的价格高于B市场的价格,则() A、A市场的需求弹性大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B、A市场的需求弹性小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C、A市场的需求弹性等于B市场的需求弹性; D、以上都对。 6、以下关于价格歧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能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对其进行划分; B、一级价格歧视引起无谓损失; C、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 D、垄断者进行价格歧视,消费者就必定不能进行套利活动。 7、垄断竞争的厂商短期均衡时,()。 A、一定能获得差额利润; B、一定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经济利润、发生亏损和获得正常利润都有可能。 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B )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D )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可能用 1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耐性; B、每一个寡头都认定对方的产量保持不变; C、每一个寡头垄断者都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11、斯威齐模型是()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 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的价格,而不管别的厂商如何行动; 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的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 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具有弹性。 12、在斯威齐模型中,弯折需求曲线拐点左右两边的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13、与垄断相关的无效率是由于()。 A、垄断利润 B、垄断亏损 C、产品的过度生产 D、产品的生产不足。 三、判断题 1、垄断厂商后可以任意定价。 2、完全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它的供给曲线。 3、一级价格歧视是有市场效率的,尽管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垄断厂商剥夺了。 4、寡头之间的串谋是不稳定的,因为串谋的结果不是纳什均衡。 5、垄断厂商生产了有效产量,但它仍然是无效率的,因为它收取的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的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 6、完全垄断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一定处于短期均衡。 7、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其相应的实际需求曲线得到的。 8、由于垄断厂商的垄断地位保证了它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都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5Q, (1)计算利润最大化时候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设国内市场的售价超过P=55时,国外同质的产品将输入本国,计算售价p=55

第6章练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6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当我们给一个帧编号的时候,帧的序号所能取的值总是有 限的。下面哪个选项是一个帧的序号所能取值的围。( A ) (A) 0~63 (B) 0~64 (C ) 1~63 (D) 1~64 2.当我们给一个帧编号的时候,帧的序号所能取的值总是有 限的。下面哪个选项是一个帧的序号所能取值的围。( D ) (A) 0~32 (B) 1~32 (C ) 1~31 (D) 0~31 3.在连续ARQ协议中,如果4,5,6号帧被正确接收,那么 接收方可以发送一个编号 为 C 的确认帧给发送方 (A)5 (B)6 (C)7 (D)以上任何一个 4.在连续ARQ协议中,如果1,2,3号帧被正确接收,那么 接收方可以发送一个编号 为 D 的确认帧给发送方

(A)1 (B)2 (C)3 (D) 4 5.对于发送窗口大小为n的滑动窗口,在没有收到确认以 前,最多可以发送 C 帧 (A)0 (B)n-1 (C)n (D) n+1 6.在滑动窗口流量控制(窗口大小为8)中,ACK5意味着 接收方已经收到了第 C 号帧 (A)2 (B)3 (C)4 (D) 8 7.HDLC中,监督帧是 ( C ) (A)用于传送数据的帧 (B)专用的控制帧 (C)确认帧和否认帧 (D)以上全部 8.HDLC中,信息帧是 ( A ) (A) 用于传送数据的帧 (B) 专用的控制帧

(C) 确认帧和否认帧 (D) 以上全部 9.HDLC中,无编号帧是 ( B ) (A) 用于传送数据的帧 (B) 专用的控制帧 (C) 确认帧和否认帧 (D) 以上全部 10.当使用同一个帧来传递数据和确认时,这种方式称为( A ) (A)捎带确认(B)封装(C)捎带封装(D)以上都不对 11. 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___B____ (A)帧同步(B)电路管理(C)差错控制(D)流量控制 12.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实质就是调节、控制网络上( A )数据链路上的流量。 A) 相邻结点间 B) 相邻层间

第7章练习题答案

第7章练习题答案 实务训练题参考答案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2╳10年1—4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购入一批工程物资,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190万元。 (3)工程领用生产用A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00万元;购入该批A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额为17万元。 (4)应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114万元。 (5)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5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 (6)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其他支出40万元。 (7)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8)剩余工程物资转为生产用原材料,并办妥相关手续。 要求:编制甲公司与上述固定资产建造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借:工程物资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贷:银行存款234 (2)借:在建工程190 贷:工程物资190 (3)借:在建工程100 贷:原材料——A原材料100 (4)借:在建工程114 贷:应付职工薪酬114 (5)借:营业外支出45 其他应收款 5 贷:在建工程50 (6)借:在建工程40 贷:银行存款40 (7)借:固定资产394 贷:在建工程394 (8)借:原材料10 贷:工程物资10 2.资料:乙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其2×09—2×13年发生的某项固定资产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9年12月12日,乙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50万元,增值税为59.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等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五年级上简便运算练习题

1、口算: 2.14-0.9= 0.5+7.6= 240÷48= 4200÷300= 0.75-0.38= 396+99= 63+124+76= 5.4-2.5-1.4= 7×19+7= 12-6.2-3.8= (180+20)÷5= 90×30= 1.7+0.43+3.3= 75×25×4= 20×35= 250-250÷5= 70+50÷50+70= 1-0.2= 3-2.25= 1.57+3.43= 2、简算: 3、递等式计算。 85.07-(15.3-4.8)+5.369 40-(3.5-2.75+0.86) 37×25+268÷67 (32+360÷45)×72 (7590÷33-14)÷54 412÷(607-36×14)

4、填空。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a、b表示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a、b、c表示乘法分配律( )。 (3)一个数加上或减去( ),结果仍是原数;一个数乘或除以( ),结果仍是原数。 (4)在除法中,( )不能作除数。 (5)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 )对齐,也就是把( )上的数对齐。 (6)计算小数加减法,所得数的( )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 )。 (7)把7.8、7.88、7.7、7.78四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判断: 1、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任何数除0都得0。() 3、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4、因为5×6=30,所以5和6分别叫做因数。() 5、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 6、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是末位对齐。() 7、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 8、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每个因数。( )

脱式计算题带答案

数学期末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0.03÷0.12=48 )(=16∶( )=( )%. 2.8 5升=( )毫升; 5立方分米5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所有棱长的和是48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4.同学们去植树,树苗的成活率是98%,现一共种下50棵树苗,则有( )棵树苗没有成活. 5.某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3∶4,那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 ),男生人数的3 2等于全班人数的( )(填分数). 6.一辆汽车的耗油量是7.5升/100千米,该汽车的油箱容积是60升,当行驶的路程是320千米时,消耗的汽油是( )升;这辆汽车最多行驶的路程是( )米. 7.一个容量是18立方分米的药桶,装满了止咳药水,把这些药水分别装在100毫升的小瓶里,可以装( )瓶. 8.甲数与乙数的比是4∶5,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比甲数多( ). 9.一副扑克牌有54张,从中任意抽一张,抽到“2”的可能性是( ),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是( ). 10.一根木料用去41后,剩下12 7米,这根木料原来长( )米;另一根木料用去41米后,剩下原来长度的12 7,这根木料原来长( )米.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某商品原价100元,降价20%后,要想恢复原价,只需提价25%即可.( ) 2.一根1米长的绳子,用去60%后,还剩40%米.( ) 3.一个数的11 9一定比这个数小.( ) 4.用150克水冲调13克的麦斯威尔咖啡,则咖啡的浓度约是8.67%.( ) 5.把31米长的钢条平均分成5段,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15 1.(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第六章合同法练习题及答案

合同法练习题 1、北京碧溪公司与上海浦东公司订立了一份书面合同,碧溪公司签字、盖章后邮寄给浦东公司签字、盖章。该合同于何时成立?( D ) A、自碧溪公司与浦东公司口头协商一致并签订备忘录时成立 B、自碧溪公司签字、盖章时成立 C自碧溪公司将签字、盖章的合同交付邮寄时成立 D自浦东公司签字、盖章时成立 2、旅客韩玉投宿蓝天饭店,办好住宿手续后,将一只装有3万元现金和其他物品的密码箱寄存在饭店的服务总台。当班服务员清点了物品。第二天下午,韩玉凭取物牌去取密码箱,发现已被他人领走。韩玉要求饭店赔偿全部损失,饭店拒绝,遂起纠纷。对此案的正确处理结果是:( A ) A、保管合同成立,饭店应赔偿韩玉全部损失 B、保管合同成立,饭店应承担主要损失,韩玉个人承担部分 损失 C保管合同不成立,饭店酌情给予韩玉补偿 D保管合同无效,饭店酌情给予韩玉补偿

3、某公司在民政部门主办的大型赈灾义演会上,当众宣布向民政部门设立的救灾基金捐赠100 万元。事后,该公司迟迟未支付捐款。下列意见哪一项是正确的?( D ) A、此项捐赠允诺没有法律约束力,但该公司背信行为应受舆 、/<、、比 论谴责 B、此项捐赠允诺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对于该公司以虚假允诺 骗取宣传报道的行为,民政部门可给予行政处罚 C此项捐赠允诺有法律约束力,但该公司有权在支付捐款之 前予以撤销 D此项捐赠允诺有法律约束力,该公司无权撤销,受赠人有权要求支付捐款 4、甲、乙双方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这在我国合同法理论上称作什么权利? ( C ) A、先履行抗辩权 B、先诉抗辩权 C同时履行抗辩权 D不安抗辩权 5、甲与乙订立合同,规定甲应于1997年8月1日交货,乙应于

统计学原理第七章_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BBBCD 6—10 BCACD 11—15ABDDB 二、多项选择 1.BCE 2.BC 3.A B 4.ABE 5.ABE 三、判断题 1—5√ × × √ √ 6—10×× × × × 四.简答题 略。 五、综合题 1、解:(1)个体产量指数和个体单位成本指数见计算表 (2)产量总指数%21.130144 5 .1870 01 == = ∑∑p q p q k q 单位成本总指数%87.1055 .1875 .1980 1 11== = ∑∑p q p q k p (3)总成本的变动分析 总成本指数%85.137144 5 .1980 11== = ∑∑p q p q k pq 总成本增加额=198.5-144=54.5(万元) 137.85%=130.21%×105.87% 54.5万元=43.5万元+11.5万元 其中:由于产量增加42.98%使总成本增加43.5万元,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11.5万元。 2、(1)销售量总指数%32.1053060 7 .32220 0== = ∑∑p q p q k k q q

销售价格总指数%19.1057 .32223390 1 1 11 111== = = ∑∑∑∑p q k p q p q p q k q p (2)销售额的总变动分析 销售额指数%78.1103060 3390 011 == = ∑∑p q p q k pq 增加的销售额= 1 1 q p ∑-0 q p ∑=330(万元) 其中: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100 q q p K q p = ∑∑=105.32% 由于销售量上升增加的销售额= 1 q p ∑-0 q p ∑ =162.7(万元) 分析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111 p q p K q p = ∑∑=105.19% 由于价格上升增加的销售额= 1 1 q p ∑ -1 q p ∑ =167.3(万元) 3、(1)价格指数%10282 .558570 1 1 11== = ∑∑p p k p q p q k (11.18万元) (2)成交量指数%42.1160 01== ∑∑p q p q k q (78.82万元) (3)成交额指数 %75.118480 570 11 == ∑∑p q p q (90万元) 118.75%=102%×1116.42% 90万元=11.18万元+78.82万元 4、设用q 、p 分别表示销售量、价格 万元) (8001 1 =∑p q 万元) (70010080000 =-=∑p q %1150 01 == ∑∑p q p q k q 则万元) (80515.170001=?=∑p q (1)销售额指数= %29.114700800 11== ∑∑p q p q (2)价格指数%38.99805 800 1 11== = ∑∑p q p q p

小学五年级简便计算练习题

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和巧算 数的加减乘除有时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性质、或数量间的特殊关系进性较快的运算这就是简便运算。 其方法有: 一:利用运算定律、性质或法则。 (1) 加法: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2) 减法运算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 (a+b)-c=a-c+b=b-c+a. (3):乘法:(与加法类似):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率,(a+b)xc=ac+bc, (a-b)×c=ac-bc. (4) 除法运算性质:(与减法类似), a÷(b×c)=a÷b÷c, a÷(b÷c)=a÷bxc, a÷b÷c=a÷c÷b, (a+b)÷c=a÷c+b÷c, (a-b)÷c=a÷c-b÷c。 前边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很多是由于去掉或加上括号而发生变化的。其规律是同级运算中,加号或乘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不变。 例1:283+52+117+148=(283+117)+(52+48)=400+200=600。(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减号或除号后面加上或去掉括号,后面数值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例2: 657-263-257=657-257-263=400-263=147.(运用减法性质,相当加法交换律。) 例3: 195-(95+24)=195-95-24=100-24=76 (运用减法性质) 例4; 150-(100-42)=150-100+42=50+42=92. (同上) 例5:(0.75+125)×8=0.75×8+125×8=6+1000=1006. (运用乘法分配律))

20道脱式计算题

408-12×24 (46+28)×60 42×50-1715÷5 32+105÷5 (108+47)×52 420×(327-238)(4121+2389)÷7 671×15-974 469×12+1492 405×(3213-3189) 5000-56×23 125×(97-81) 6942+480÷3 304×32-154 20+80÷4-20 100÷(32-30)25×4-12×5 280+840÷24×5 102×76+58×98 84×36+64×84 408-12×24 (46+28)×60 42×50-1715÷5 32+105÷5 (108+47)×52 420×(327-238)(4121+2389)÷7 671×15-974 469×12+1492 405×(3213-3189) 5000-56×23 125×(97-81) 6942+480÷3 304×32-154 20+80÷4-20 100÷(32-30)25×4-12×5 280+840÷24×5 102×76+58×98 84×36+64×84 408-12×24 (46+28)×60 42×50-1715÷5 32+105÷5 (108+47)×52 420×(327-238)(4121+2389)÷7 671×15-974 469×12+1492 405×(3213-3189) 5000-56×23 125×(97-81) 6942+480÷3 304×32-154 20+80÷4-20 100÷(32-30)25×4-12×5 280+840÷24×5 102×76+58×98 84×36+64×84 408-12×24 (46+28)×60 42×50-1715÷5 32+105÷5 (108+47)×52 420×(327-238)(4121+2389)÷7 671×15-974 469×12+1492 405×(3213-3189) 5000-56×23 125×(97-81) 6942+480÷3 304×32-154 20+80÷4-20 100÷(32-30)25×4-12×5 280+840÷24×5 102×76+58×98 84×36+64×84 408-12×24 (46+28)×60 42×50-1715÷5 32+105÷5 (108+47)×52 420×(327-238)(4121+2389)÷7 671×15-974 469×12+1492 405×(3213-3189) 5000-56×23 125×(97-81)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是依据,()的有关数据计算的。 A.基本生产明细账 B.基本生产成本总账 C.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D.都不是 2.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帐 ( ) A. 不登记任何费用 B. 只登记直接费用和生产工时 C. 只登记原材料费用 D. 只登记间接费用,不登记直接费用 3. 在简化分批法下,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 A. 只是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B. 只有在各批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C. 既是各批产品之间,也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D 只是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的依据. 4. 如果是小批生产,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采用分批法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一般不存在( ) A. 各项间接费用的分配 B. 各项直接费用的分配 C.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D. 期间费用的分配 5. 简化的分批法之所以简化,是由于( ) A. 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B.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C. 不分批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D. 采用累计的费用分配率分配各种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分批法的适用范围是 ( ) A. 小批生产 B. 新产品的试制 C. 产品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 D. 单件生产 2. 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在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不多的情况下,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按 ( ) A. 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B. 定额单位成本计算 C. 近期同种产品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D. 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3. 在采用简化的分批法下( ) A. 只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B. 只对完工产品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C.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 D.不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4. 在简化分批法下 ( ) A. 必须设立生产成本二级帐 B. 在生产成本明细帐中只登记直接费用

(完整版)五年级简便计算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 25×86.2×45×86.2×0.4 36×15×236×1.5×0.2 45×10245×10.2 34×27+34×7334×2.7+34×7.3 86×99+868.6×99+8.6 125×88 1.25×8.8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5.4+0.98 5.17-1.8-3.2 13.75-(3.75+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 6.86-8.66-1.34 0.25×16.2×4 (1.25-0.125)×8 3.6×102 3.72×3.5+6.28×3.5 36.8-3.9-6.1 15.6×13.1-15.6-15.6×2.1 4.8×7.8+78×0.52 32+4.9-0.9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25.48-(9.4-0.52)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5.6÷3.5 9.6÷0.8÷0.4 4.2×99+4.2 17.8÷(1.78×4) 0.49÷1.4 1.25×2.5×32 3.65×10.1 15.2÷0.25÷4 0.89×100.1 146.5-(23+46.5) 3.83× 4.56+3.83× 5.44 4.36×12.5×8 9.7×99+9.7 27.5×3.7-7.5×3.7 8.54÷2.5÷0.4 0.65×101 3.2×0.25×12.5

小升初计算题——脱式计算-简便计算(含答案)

小学毕业计算题一一脱式计算、简便计算

小学毕业计算题一一脱式计算、简便计算

M ε W

小学毕业计算题一一脱式计算、简便计 算 102 × 45=4590 2。5 ×.4=11 1÷+0÷!6+26 + =27 3。31—18。34 7÷0。5=2 8.8 ×。25 ×00N=275 19999+9999×999=100000000 40+1.25 ×5×3.2=100 0。98 ×.8=4.704 0。75 +。5+0.04 5=1.7 80400—4832 ÷6×50=35100 76X1。04+1.04 26-1。04=104 2 4 4 (——4) ×1 + 4=14∕5 3 7 5 0。25 ×2×2.5=100 2 1 16×— (9 -) =12 3 8 7 3 5 12 8)24 9=4°∕9 4800 ÷ 75+36 ) × 12=1200 517+1905÷5-629 =15 2712-3534 +14X52=1100 101-1 ×88 ~88+25>4) =0 1÷).25+0.25 ÷2.5 ×仁4 8.76-5.29-2.71 + 1.24=2 0.8 ×.7+3.3 ×8-0.8=8 13.5 ×+14×7=265 21.6-0.8 4÷0.8 ×=5.6 19.98 ×7-199.8 ×9+1998 ×.82=1998 24 × 51 19 51 =51 43 43 Z 4 1 4 2 V 5 2 5) 3 =3/5 I- 2 X 8 9 0.125 X .6 0.7=1 2 2 ÷0.1 ×6+0.94)=2∕5 (4 1 ) ×2 - =1/5 4 3 15.64-4+4.36-- =19 7 7

第六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第六章练习题及参考解答 6.1 下表给出了美国1960-1995年36年间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X 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 Y 的数据。 表6.6 美国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和个人实际消费支出 (单位:百亿美元) 注:资料来源于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数据为1992年价格。 要求:(1)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收入—消费模型; t t u X Y ++=221ββ (2)检验收入—消费模型的自相关状况(5%显著水平); (3)用适当的方法消除模型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题6.1参考解答: (1)收入—消费模型为 t t X Y 0.93594287.9?+-= Se = (2.5043) (0.0075) t = (-3.7650) (125.3411) R 2 = 0.9978,F = 15710.39,d f = 34,DW = 0.5234 (2)对样本量为36、一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查DW 统计表可知,d L =1.411,d U = 1.525,模型中DW

**9484.07831.3?t t X Y +-= )8710.1(=Se (0.0189) t = (-2.0220) (50.1682) R 2 = 0.9871 F = 2516.848 d f = 33 DW = 2.0972 查5%显著水平的DW 统计表可知d L = 1.402,d U = 1.519,模型中DW = 2.0972> d U ,说明广义差分模型中已无自相关。同时,可决系数R 2 、t 、F 统计量均达到理想水平。 93661372855 017831 31 ...?=--=β 最终的消费模型为 Y t = 13.9366+0.9484 X t 6.2 在研究生产中劳动所占份额的问题时,古扎拉蒂采用如下模型 模型1 t t u t Y ++=10αα 模型2 t t u t t Y +++=2 210ααα 其中,Y 为劳动投入,t 为时间。据1949-1964年数据,对初级金属工业得到如下结果: 模型1 t Y t 0041.04529.0?-= t = (-3.9608) R 2 = 0.5284 DW = 0.8252 模型2 20005.00127.04786.0?t t Y t +-= t = (-3.2724)(2.7777) R 2 = 0.6629 DW = 1.82 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t 统计量。 问:(1)模型1和模型2中是否有自相关; (2)如何判定自相关的存在? (3)怎样区分虚假自相关和真正的自相关。 练习题6.2参考解答: (1)模型1中有自相关,模型2中无自相关。 (2)通过DW 检验进行判断。 模型1:d L =1.077, d U =1.361, DWd U , 因此无自相关。 (3)如果通过改变模型的设定可以消除自相关现象,则为虚假自相关,否则为真正自相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 地方政府 D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 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 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社会组织 D.公民 7.法律适用是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人民群众 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 12.()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A.《刑法》 B.《国家安全法》 C.《宪法》 D.《国防法》 13.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A.条文 B.规范 C.原则 D.精神 14.法律权威是指法的()。 A.强制性 B.不可违抗性 C.神圣性 D.国家政治性 15.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A.法治意识 B.法治观念 C.法治理念 D.法治精神 1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财产关系 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 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 1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A.补充 B.修改 C.废止 D.认可 18.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19.对依法治国首次做出完整的内涵表述是()。

五年级简便计算题

五年级简便计算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5×86.2×4 (2)5×86.2×0.4 (3)36×15×2 (4)36×1.5×0.2 (5)45×102 (6)45×10.2 (7)34×27+34×73 (8)34×2.7+34×7.3 (9)86×99+86 (10)8.6×99+8.6 (11)125×88 (12)1.25×8.8 (13)6.9+4.8+3.1 (14)0.456+6.22+3.78 (15)15.89+(6.75-5.89) (16)4.02+ 5.4+0.98 (17)5.17-1.8-3.2 (18)13.75-(3.75+ 6.48) (19)3.68+7.56-2.68 (20)7.85+2.34-0.85+4.66 (21)35.6- 1.8-15.6-7.2 (22)3.82+ 2.9+0.18+9.1 (23)9.6+4.8-3.6 (24)7.14-0.53-2.47 (25)5.27+2.86-0.66+1.63 (26)13.35-4.68+2.65 (27)73.8-1.64-13.8-5.36 (28)47.8-7.45+8.8 (29)0.398+0.36+3.6 4

(30)15.75+3.59-0.59+14.25 (31)66.86-8.66-1.34 (32)0.25×16.2×4 (33)(1.25-0.125)×8 (34)3.6×102 (35)3.72× 3.5+6.28×3.5 (36)36.8-3.9-6.1 (37)15.6×13.1-15.6-15.6×2.1 (38)4.8×7.8+78×0.52 (39)32+4.9-0.9 (40)4.8×100.1 (41)56.5×9.9+56.5 (42)7.09×10.8-0.8×7.09 (43)25.48-(9.4- 0.52) (44)4.2÷3.5 (45)320÷1.25÷8 (46)18.76×9.9+18.76 (47)3.52÷2.5÷0.4 (48)3.9-4.1+6.1-5.9 (49)5.6÷3.5 (50)9.6÷0.8÷0.4 (51)4.2×99+4.2 (52)17.8÷(1.78×4) (53)0.49÷1.4 (54)1.25×2.5×32 (55)3.65×10.1 (56)15.2÷0.25÷4 (57)0.89×100.1 (58)146.5-(23+46.5) (59)3.83×4.56+3.83×5.44 (60)4.36×12.5×8

80道脱式计算 答案过程

1.25×(8+10) =1.25×8+1.25×10 =10+12.5=22.5 9123-(123+8.8) =9123-123-8.8 =9000-8.8 =8991.2 1.24×8.3+8.3×1.76 =8.3×(1.24+1.76) =8.3×3=24.9 9999×1001 =9999×(1000+1) =9999×1000+9999×1 =10008999 14.8×6.3-6.3×6.5+8.3×3.7 =(14.8-6.5)×6.3+8.3×3.7 =8.3×6.3+8.3×3.7 8.3×(6.3+3.7) =8.3×10 =83 1.24+0.78+8.76 =(1.24+8.76)+0.78 =10+0.78 =10.78 933-157-43 =933-(157+43) =933-200 =733 4821-998 =4821-1000+2 =3823 I32×125×25 =4×8×125×25 =(4×25)×(8×125) =100×1000

=100000 9048÷268 =(2600+2600+2600+1248)÷26 =2600÷26+2600÷26+2600÷26+1248÷269 =100+100+100+48 =348 2881÷43 =(1290+1591)÷434 =1290÷43+1591÷43 =30+37 3.2×42.3×3.75-12.5×0.423×16 =3.2×42.3×3.75-1.25×42.3×1.6 =42.3×(3.2×3.75-1.25×1.6) =42.3×(4×0.8×3.75-1.25×4×0.4) =42.3×(4×0.4×2×3.75-1.25×4×0.4) =42.3×(4x0.4x7.5-1.25x4x0.4) =42.3×[4×0.4×(7.5-1.25)] =42.3×[4×0.4×6.25] =42.3×(4×2.5) =4237 1.8+18÷1.5-0.5×0.3 =1.8+12-0.15 =13.8-0.15 =13.65 6.5×8+3.5×8-47 =52+28-47 =80-47 (80-9.8)×5分之2-1.32 =70.2X2/5-1.32 =28.08-1.32 =26.76 8×7分之4÷[1÷(3.2-2.95)] =8×4/7÷[1÷0.25] =8×4/7÷4 =8/7 2700×(506-499)÷900

第六章线性空间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线性空间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已知0000,,00V a b c a b c R c b ?????? ? =+∈?? ??? ?+???? 是33R ?的一个子空间,则维(V ) = 3 , V 的一组基是000000000100,100,010*********?????? ? ? ? ? ? ? ? ? ??????? . 2.在P 4中,若1234(1,2,0,1),(1,1,1,1),(1,,1,1),(0,1,,1)k k αααα===-=线性无关,则k 的取值范围是3k ≠(以1234,,,αααα为行或者列构成的行列式不为零). 3.已知a 是数域P 中的一个固定的数,而1{(,,,),1,2, ,}n i W a x x x P i n =∈= 是P n+1的一个子空间,则a = 0 ,而维(W)=n 4.维数公式为12dim dim V V +=1212dim()dim()V V V V ++. 5.设123,,εεε是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112233x x x αεεε=++,则由基 123,,εεε到基231,,εεε的过渡矩阵T =001100010?? ? ? ???,而α在基321,,εεε下的坐标是 321(,,)x x x 由基123,,εεε到基233112,,εεεεεε+++的过渡矩阵为T =011101110?? ? ? ??? . 6.数域P 上n 级对称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 (1) 2 n 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反对称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 (1) 2 n 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上

第7章练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第7章练习题答案

精品资料 第7章练习题答案 实务训练题参考答案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2╳10年1—4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购入一批工程物资,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190万元。 (3)工程领用生产用A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00万元;购入该批A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额为17万元。 (4)应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114万元。 (5)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5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 (6)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其他支出40万元。 (7)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8)剩余工程物资转为生产用原材料,并办妥相关手续。 要求:编制甲公司与上述固定资产建造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借:工程物资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银行存款 234 (2)借:在建工程 190 贷:工程物资190 (3)借:在建工程 100 贷:原材料——A原材料100 (4)借:在建工程114 贷:应付职工薪酬114 (5)借:营业外支出45 其他应收款 5 贷:在建工程50 (6)借:在建工程40 贷:银行存款40 (7)借:固定资产 394 贷:在建工程394 (8)借:原材料10 贷:工程物资10 2.资料:乙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其2×09—2×13年发生的某项固定资产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9年12月12日,乙公司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50万元,增值税为59.5万元,另发生运输费等5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设备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5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