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命科学第一章习题

基础生命科学第一章习题
基础生命科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生物与生命科学

一.单选题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A. 细胞核;

B. 细胞;

C. 细胞器;

D. 核酸。

B(答案,以下同)

除了()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A

生命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 DNA;

B. RNA;

C. 细胞;

D. 蛋白质。

C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是通过()附着于细菌表面的。

A. 核酸内核;

B. 尾丝;

C. 尾管;

D. 蛋白质外壳。

B

生命体通过()进行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及能量转换的。

A. 光合作用;

B. 细胞呼吸;

C. 消化作用;

D. 新陈代谢。

D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是通过()附着于细菌表面的。

A. 核酸内核;

B. 尾丝;

C. 尾管;

D. 蛋白质外壳。

B

遗传信息以()的形式储存在DNA分子中。

A. 双螺旋;

B. 脱氧核苷酸;

C. 碱基序列;

D. 半保留复制。

C

正确的生物结构的层次是()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B.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C.原子,分子,细胞器,组织,细胞,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

D.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

A

下列哪项是对理论正确的说明()。

A.理论是指已经被反复证明过的不会错的真理;

B.理论仅仅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实验和观察的假说;

C.理论是不能用实验和观察来支持的假说;

D.科学中理论一词是指那些已经证明具有最大解释力的假说。

D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群落;

B. 种群;

C. 生物圈;

D. 个体。

C

生物体()的总和称为基因组。

A. 全部遗传物质;

B. 全部DNA;

C. 全部RNA;

D. 全部蛋白质。

B

生物体的一生从()开始。

A. 生殖细胞;

B. 受精卵;

C. 个体;

D. 分裂。

B

受精卵通过()形成新的个体。

A. 生长;

B. 变态;

C. 分裂;

D. 增加细胞体积。

C

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是()。

A. RNA;

B. 蛋白质;

C. 核酸;

D. DNA。

D

下面除了哪项都是生命的本能()。

A. 生长;

B. 繁殖;

C. 运动;

D. 新陈代谢。

B

生命通过()延续。

A. 发育;

B. 繁殖;

C. 生长;

D. 进化。

B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注入细菌体内的是()。

A. 核酸;

B. 尾丝;

C. 尾管;

D. 蛋白质。

A

生物体内()扮演着能量通货的角色。

A. NADH;

B. NADPH;

C. ATP;

D. ADP。

C

光合作用是()过程。

A. 同化作用;

B. 异化作用;

C. 营养物质分解;

D. 以上都不是。

A

以下除了哪个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A. 绿藻;

B. 蓝细菌;

C. 天麻;

D. 仙人掌。

C

()年完成了首例哺乳动物绵羊“多莉”的克隆。

A. 1999年;

B. 1998年;

C. 1997年;

D. 1996年。

C

下面()不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A. 变异;

B. 变态发育;

C. 遗传;

D. 自然选择。

B

()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A. 细菌;

B. 支原体;

C. 真菌;

D. 病毒。

D

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的过程。

A. 葡萄糖;

B. 能量;

C. ATP;

D. 单糖。

A

以下除了哪项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A. 新陈代谢;

B. 生长发育;

C. 遗传变异;

D. 缺乏阳光就会死亡。

D

体现生命和非生命的差异是()。

A. 新陈代谢;

B. 运动;

C. 遗传变异;

D. 繁殖。

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体;

B. 群落;

C. 种群;

D. 生态系统。

B

生命起源以前,原始的地球大气中不存在的气体是()。

A. H2;

B. NH3;

C. O2;

D. CH4。

C

地球约在()亿年前形成。

A. 46;

B. 56;

C. 36;

D. 66。

A

新陈代谢不包括()。

A. 能量代谢;

B. 合成代谢;

C. 自我复制;

D. 分解代谢。

C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等基本功能;

B. 动物对外界环境具有适应性;

C. 动物与植物有共同的祖先,他们都是由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分化而来;

D. 生物进化遵循着水生到陆生,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A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

A. 遗传;

B. 自然选择;

C. 变异;

D. 繁殖。

B

细胞呼吸主要是()作用。

A. 同化作用;

B. 催化作用;

C. 异化作用;

D. 以上都不是。

C

()发明了显微镜。

A. Darwin;

B. Leeuwenhoek;

C. Morgan;

D. Watson。

B

()发明了PCR技术。

A. Darwin;

B. Leeuwenhoek;

C. Morgan;

D. Mullis。

D

()发现了青霉素。

A. Fleming;

B. Mendel;

C. Pasteur;

D. Mullis。

A

以下哪个不属于应用研究()。

A. 药物开发;

B. 生物芯片;

C. 基因组测序;

D. 作物育种。

C

以下哪个属于应用研究()。

A. 生命的起源;

B. 生物芯片;

C. 基因组测序;

D. 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

B

以下哪项属于归纳()。

A. 大雁有翅膀,是鸟;麻雀、乌鸦、鸽子等都有翅膀,它们都是鸟;由此得出所有的鸟都有翅膀

B. 所有的鸟都有翅膀,大雁是鸟,推出大雁具有翅膀;

C. 电流刺激青蛙迷走神经造成青蛙的心跳减慢,由此,提出迷走神经可能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造成了心跳的减慢;

D. 所有的鱼都能在水里游,鲶鱼是鱼,得出鲶鱼也能在水里游。

A

牛顿观察到苹果下落现象,提出了地球是否存在引力的问题后,又通过观察了许多物体的下落事实后,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是通过哪种思维方式得出的万有引力定律()。

A. 假说;

B. 归纳;

C. 演绎;

D. 演绎-假说。

B

人类X染色体基因测序在()年完成。

A. 2002;

B. 2003;

C. 2004;

D. 2005。

D

植物的演化顺序是()。

A.细菌→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细菌→苔藓→藻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细菌→藻类→苔藓→蕨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藻类→细菌→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A

无脊椎动物的演化顺序是()。

A.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B.原生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C.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D.原生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腔肠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

A

脊椎动物的演化顺序是()。

A.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B.鱼纲→爬行纲→两栖纲→鸟纲→哺乳纲;

C. 鱼纲→爬行纲→鸟纲→两栖纲→哺乳纲;

D.两栖纲→鱼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A

当科学家对假说进行验证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的不支持原先假说的实验结果也是有意义的;B.验证过程中,也可以建立新的假说;

C.保留支持假说的试验结果,剔除不支持的试验结果;D.通过对假说的多次验证,发展和创立新理论。

B

在现代生物学的研究中,生物学家认为生命的本质是()。A.机械的;

B. 物化的;

C.精神的;

D.上述各项。

B

在科学研究的步骤中,最先得到的是()。

A.假说;

B.结论;

C.原理;

D.理论。

A

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

A.所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的大小;

B.研究的创新性;

C.成果的商业价值大小;

D.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研究手段的先进性。

B

二.多选题

下面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有()。

A. 支原体;

B. 真菌;

C. 病毒;

D. 蓝藻。

ABD(答案,以下同)

下面生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有()。

A. 支原体;

B. 噬菌体;

C. 朊病毒;

D. 蓝藻。

BC

噬菌体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A. 尾管;

B. 尾丝;

C. 核酸内核;

D. 蛋白质外壳。

ABCD

()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和代谢过程。

A. 基因的表达;

B. 核酸;

C. 遗传信息;

D. 基因的调控。

AD

噬菌体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A. 尾管;

B. 尾丝;

C. 核酸内核;

D. 蛋白质外壳。

ABCD

以下哪些是生物多样性的来源()。

A. 变异;

B. 遗传;

C. 变态发育;

D. 自然选择。

ABD

进化是()和自然选择的长期作用而逐渐演变的。

A. 生长;

B. 遗传;

C. 发育;

D. 变异。

AC

下面是生命本能的是()。

A. 生长;

B. 繁殖;

C. 运动;

D. 新陈代谢。

ACD

以下哪些能进行光合作用()。

A. 绿藻;

B. 蓝细菌;

C. 天麻;

D. 菟丝子。

AB

生物多样性包括()。

A. 遗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物个体数量多;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ABD

以下哪些能进行光合作用()。

A. 绿藻;

B. 蓝细菌;

C. 天麻;

D. 菟丝子。

AB

生命个体是由()等组成。

A. 糖类;

B. 脂肪;

C. 氨基酸;

D. 核苷酸。

ABCD

生命现象具有()。

A. 统一性;

B. 复杂性;

C. 多变性;

D. 有效性。

ABD

以下哪些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A. 新陈代谢;

B. 生长发育;

C. 遗传变异;

D. 适应性。

ABCD

新陈代谢包括()。

A. 能量代谢;

B. 合成代谢;

C. 自我复制;

D. 分解代谢。

ABD

以下哪些属于信息流()。

A. 遗传信息向后代的传递;

B. 转录过程;

C. 翻译过程;

D. 信号转导。

ABCD

生命起源以前,原始的地球大气中存在的气体是()。

A. H2;

B. CO;

C. O2;

D. H2S。

ABD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等基本功能;

B. 动物对外界环境具有适应性;

C. 动物与植物有共同的祖先,他们都是由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分化而来;

D. 生物进化遵循着水生到陆生,有简单到复杂,有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BCD

以下哪些属于应用研究()。

A. 药物开发;

B. 生物芯片;

C. 基因组测序;

D. 作物育种。

ABD

以下哪些属于基础研究()。

A. 生命的起源;

B. 生物芯片;

C. 基因组测序;

D. 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

ACD

以下哪项不属于归纳()。

A. 大雁有翅膀,是鸟;麻雀、乌鸦、鸽子等都有翅膀,它们都是鸟;由此得出所有的鸟都有翅膀

B. 所有的鸟都有翅膀,大雁是鸟,推出大雁具有翅膀;

C. 电流刺激青蛙迷走神经造成青蛙的心跳减慢,由此,提出迷走神经可能分泌了某种化学物质造成了心跳的减慢;

D. 所有的鱼都能在水里游,鲶鱼是鱼,得出鲶鱼也能在水里游。

BCD

科学研究经常采用哪两种基本的系统思维方式()。

A. 假说;

B. 演绎;

C. 归纳;

D. 类比推理。

BC

以下哪项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A. 新陈代谢;

B. 生长发育;

C. 遗传变异;

D. 缺乏阳光就会死亡。

ABC

不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

A. 遗传;

B. 自然选择;

C. 变异;

D. 繁殖。

ACD

植物演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细菌、藻类、苔藓、被子植物;

B. 藻类、苔藓、蕨类、被子植物;

C. 细菌、蕨类、苔藓、被子植物;

D. 细菌、藻类、蕨类、裸子植物。

ABD

动物的演化顺序正确的是()。

A.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爬行类、哺乳类;

B. 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爬行类、两栖类;

C.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爬行类、鸟类;

D. 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爬行类。AC

科学家()首次完成了DNA体外重组。

A. Cohn;

B. Crick;

C. Boyer;

D. Pasteur。

AC

科学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A. Cohn;

B. Crick;

C. Watson;

D. Pasteur。

BC

以下能进行自我复制的是()。

A. DNA;

B. 蛋白质;

C. 酶;

D. RNA。

AD

以下属于病毒的是()。

A. 细菌;

B. 支原体;

C. 噬菌体;

D. 朊病毒。

CD

以下哪些能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

A. RNA;

B. 蛋白质;

C. 酶类;

D. DNA。

AD

以下哪些是单细胞生物()。

A. 细菌;

B. 草履虫;

C. 酵母菌;

D. 衣藻。

ABCD

三.判断是非题(A为对,B为错)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A B

A(答案,以下同)

支原体是最小的最简单的真核生物。

A B

B

噬菌体通过尾部的蛋白外壳吸附在细菌上,利用细菌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机制合成噬菌体新的核酸和蛋白质。

A B

B

进化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长期相互作用导致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演变过程。

A B

A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物个体数量多、生态系统多样性。

A B

B

生命现象具有统一性、复杂性、有效性。

A B

A

绿藻、蓝细菌、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A B

B

Darwin创立了进化论,Pasteur建立了微生物学和发酵理论。

A B

A

芬兰生物学家完成了绵羊“多莉”的克隆。

A B

B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A B

B

噬菌体通过尾丝附着于细菌表面。

A B

A

遗传变异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

A B

B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决定了生物体的特征和代谢过程。

A B

A

生命的起源、生物芯片、基因组测序和光合作用的分子机理都属于基础研究。

A B

B

生命起源以前,地球大气中就有H2,O2,CO,H2S的存在。

A B

B

只有DNA具有自我复制功能,而RNA和蛋白质都不具有。

A B

B

支原体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A B

B

智慧树知到 《生命科学导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生命科学导论》2019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多选题】(1分) 以下元素中哪种是微量元素?(F;Se;Cr) 2、【多选题】(1分) 生命科学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创造生物学;描述生物学;实验生物学) 第二章 1、【单选题】(1分) 多肽中,邻近几个氨基酸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形状称为:(二级结构) 2、【多选题】(1分) 以下哪些是生物大分子? (DNA;蛋白质;核酸;多糖) 3、【多选题】(1分) 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区别,哪些话是正确的? (淀粉是葡萄糖构成的; 纤维素是β(1-4)糖苷键形成; 淀粉是α(1-4)糖苷键形成) 4、【单选题】(1分) 多糖链是由单糖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糖苷键) 5、【单选题】(1分) 肽链是由氨基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肽键)

6、【单选题】(1分) 核酸链是由核苷酸依靠什么键连接而成?(磷酸脂键) 7、【单选题】(1分) 核酸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什么键形成?(氢键) 第三章 1、【单选题】(1分) 以下有关酶的催化效率的表述,哪句是错的: (细胞内生化反应速度可通过酶的活性来调节,但不能通过细胞产生酶的数量多少来调节。)2、【单选题】(1分) 反密码子位于:(tRNA) 3、【单选题】(1分) 以下哪个途径是用于固定CO2的:(卡尔文循环) 4、【单选题】(1分) 磺胺可以杀死细菌是因为:(磺胺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 5、【单选题】(1分) 科学家发现大肠杆菌可以进行多种代谢方式,以下哪种方式产能最多:(有氧呼吸) 第四章 1、【单选题】(1分) 与动物细胞相比,以下哪种结构不是植物所特有的:(线粒体) 2、【单选题】(1分) 以下哪类生物的细胞壁可能由脂单层膜而非脂双层膜所构成?(古菌) 3、【单选题】(1分)

基础生命科学尔雅答案2019

学习生命科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能源开发的是(C)。 A、藻类加工成柴油燃料 B、用麻风树的种子生产燃料 C、开采煤矿 D、作为药用资源使用 2 (B)试图跨越物理世界和生命世界的鸿沟,创作了《生命是什么》。 A、贝塔?朗菲 B、薛定谔 C、牛顿 D、维纳 3 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首要解决的是(A)。

A、粮食问题 B、医疗问题 C、资源问题 D、计划生育 4 1995年,国内的重点理工科大学把生物类的课程列为非生物专业的限选课和必修课程。(√)5 英国工业化后,乡村的白色蛾子变成了黑色,这说明环境污染伤害生物。(×) 现代生命科学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1 在下列运动形式中,哪种最简单?(D) A、物理运动 B、化学运动 C、生命运动

D、机械运动 2 盘点2003年中国感染传染病,(C)是死亡之首。 A、乙肝病毒 B、SARS病毒 C、狂犬病病毒 D、艾滋病 3 生命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被称为(B)。 A、创造生物学 B、实验生物学 C、现代生物学 D、描述生物学 4

因为蜡烛和岩石只能新陈代谢而不具备生命的其它特征,所以蜡烛燃烧、岩石风化不属于生命现象。(√) 5 就对淋巴细胞的破坏能力而言,艾滋病毒要比非典期间的SARS病毒厉害得多。(×) 生物体中的常量元素 1 为满足身体需要,老年人每天要补充多少钙离子?(C) A、800毫克 B、1000毫克 C、1200毫克 D、600毫克 2 在地球上,(B)元素的含量最丰富。 A、氢

B、氧 C、氮 D、碳 3 下面人体中的元素不属于常量元素的是(ACD)。 A、锰 B、钾 C、铜 D、锂 4 因为钙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所以补钙多多益善。(×) 5 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及降血钙素影响与制约着人体中的钙离子。(√)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 1

人教高中 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练习 读图(图中400mm、800mm为年等降水量线)回答1~2题。 草原放牧区 半湿润区 旱地农业区 400mm 800mm 湿润区 水田农业区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无大小之分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这说明() A.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B.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 C.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区域之间无界线可言 阅读材料,回答3~6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 “鱼米之乡”而闻名。 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 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3、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是在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4、两地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农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 B.太湖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吐鲁番盆地处于发展初期 C.太湖平原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D.太湖平原农业正在蓬勃发展,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转型期 5、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6、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整理版)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书写——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书写——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书写——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备注:酸根离子不一定有氧元素(Cl-),可能有金属元素( );金属离子不一定有金属元素( )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相关性质 (一)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三态转化,形状改变,挥发,潮解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燃烧,爆炸,生锈,氧化还原反应等 (二)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溶解性,挥发性,易潮解,吸水性等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的性质:脱水性,易风化,有毒,酸碱性等 三、实验现象的描述 1.溶液颜色是否改变:溶液从X色变为Y色 2.是否有X色沉淀或者气体生成:有X色沉淀/气体生成需要描述现象, 3.固体物质是否逐渐消失/溶解:X色固体逐渐消失/溶解但不可直接说出 4.和气压有关的现象:液面上升,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气球胀大生成物的名称 5.导致气压变化的原因:气体增多,气压增大,气体减少,气压减小 热胀冷缩:受热膨胀,气压增大 四、溶解性表(是指物质放在水中的溶解性) (1)大多数酸可溶()(2)碱的溶解性: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全不溶。

(3)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BaSO4不溶,Ag2SO4微溶,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其余全不溶。 两种有色沉淀: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以上说的不溶是指物质不溶于水会生成沉淀,但有的沉淀会溶于酸,将沉淀分类: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氯化银( )、硫酸钡( )两者都是白色沉淀 溶于酸,会有气体产生:碳酸盐沉淀,如碳酸钙( )、碳酸钡( )等 溶于酸,但没有气体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附:医院里常用BaSO4做胃的透视检查,虽然Ba2+是重金属离子,会让我们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但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会电离出Ba2+,所以对人体无害。但如果勿服用BaCO3,则BaCO3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溶于水的BaCl2,然后电离出Ba2+,让人中毒死亡。化学反应方程式: 如果需要解毒,则可以喝一些硫酸盐的溶液,利用SO42- 和Ba2+ 产生BaSO4沉淀来解毒。以Na2SO4为例,注意是和BaCl2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五、反应条件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3个条件任意一个)注:当生成物只有沉淀时,要求反应物都为溶液 2: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面 注: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3:金属跟盐反应的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单质的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4: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 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生石灰——熟石灰——

(完整版)生命科学导论课后习题

第一章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 2.繁殖和遗传。生命靠繁殖得以延续,上代特征在下代的重现,通常称为遗传。 3.细胞。生物体都以细胞为其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生长发育的基础就在于细胞 的分裂与分化。 4.新陈代谢。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和异化。 5.应激性。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命。 二、孟德尔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相较于前人有下面显著特点: 1.他把许多遗传性状分别开来独立研究。 2.他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量统计分析。 3.他应用了假设---推理---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人说机械论和活力论是互补关系,你的看法如何? 个人观点觉得机械论和活力论是相对立的关系。“活力论”观点认识生命,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程不同的生命力,即活力。与活力论相对立的是“机械论”观点,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不同的生命力。其实个人觉得生物体是不同于物理化学系统,是高级的、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当把它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后,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别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失去。 四、你是否认为21世纪时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研究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文献在科学文献中所占的比例、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家中所占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这就是这种趋势的反应。生命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从非生命系统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生命科学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将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基因工程可以改善粮食和畜牧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克服农业化学化的恶果,必须生物防治,降低对农药的依赖等。 生命科学与能源问题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能源问题,对生物技术给予厚望。生命科学与人的健康长寿:研制更有效的药物、在基因组的基础上认识人体,理解疾病。生命科学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 五、举例说明生命科学技术引发了哪些伦理道德问题? 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人类社会有特定的伦理道德,生命科学技术的在人类社会的应用时会引起伦理道德的问题。例如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可能使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若供卵者与怀孕的不是一个人,则生母也成了问题。例如克隆技术可以实现人的无性繁殖,那么,人类自身的生产也会批量化吗?例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人类本身,一些人成就了改造活动的客体,而另一些人是主体,一些认识按照另一些人的

第一章复习题及答案(建筑施工与新教材配套)

第一节 一、填空题 1.按照土的——分类,称为土的工程分类。 2.土经开挖后的松散体积与原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称为——。 3.开挖200m3的基坑,其土的可松性系数为:Ks=1.25,K’s=1.1。若用斗容量为5m3的汽车运土,需运——车 4、渗透系数K是表示土的_____的重要参数 二、单选题 1.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的( )。 A、水与湿土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B、水与干土的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C.水重与孔隙体积之比的百分数D.水与干土的体积之比的百分数 2.某土方工程挖方量为1000m3,已知该土的Ks =1.25,K’s =1.05,实际需运走的土方量是( )m3。 A、800 B.962 C.1250 D、1050 m, 3.土方工程施工不具有的特点是( )。 A.土方量大B.劳动繁重C.工期短D.施工条件复杂 4.下列四种土中渗透系数K最大的是( )。 A.黄土B.黏土C.粉砂 D.中砂 三、多选题 1、土方工程施工包括主要内容和辅助内容,其中辅助内容包括( )。 A、基坑开挖 B、土壁支护 C、场地平整 D、降低水位E.路基填筑 2、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应用于( )。 A、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确定B.计算开挖及运输机械的数量 C、回填用土的挖土工程量计算 D、计算回填用土的存放场地 E.确定土方机械的类型 3.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有( )。 A.工期短B.土方量大 C.工期长D.施工速度快 E.施工条件复杂 第二节 一、填空题 1.土方边坡的坡度是指——一与——一之比。 2.基坑边坡的坡度是以1:m来表示,其中m= ——,称为坡度系数。

3.在场地平整施工方案中,土方调配的基本要求是合理确定挖填方区土方调配的——和——,以达到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单选题 1.场地平整前的首要工作是( )。 A、计算挖方量和填方量B.确定场地的设计标高 C、选择土方机械D.拟订调配方案 三、多选题 1.确定场地平整最优调配方案的步骤包括( )。 A、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确定B.编制初步调配方案 C、最优方案的判别 D、方案的调整 E.绘制土方调配图 4.某建筑外墙采用毛石基础,其断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地基为粘土,已知土的可松 性系数,。试计算每100 m长基槽的挖方量;若留下回填土后,余土要求全部运走,计算预留填土量及弃土量。 第三节 一、填空 1.当沟槽采用横撑式土壁支撑,对湿度小的黏性土,开挖深度小于3m时,水平挡土板可设置为————;对松散土、湿度大的土,水平挡土板应设置为——。) 2.为保护边坡稳定与坚固,常用的措施有:(1)薄膜覆壁护坡;(2)___;(3)___,(4)___。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张惟杰复习题纲(1)

《科学1》复习题纲 绪论 1、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生长。2.繁殖和遗传。3.细胞。4.新陈代谢。5.应激性。 第一章 3、分析水对生命的重要意义。 答:1.最好的溶剂。2.亲和作用,使体内物质呈解离状态,参与正常生理活动。3.参与呼吸作用,保持肺泡表面的张力,有利于肺泡的回缩,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7、什么是必需氨基酸? 答: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9、蛋白质、核酸和多糖三类大分子中,连接单体的各是什么化学键? 答:蛋白质: 肽键。核酸:磷酸二酯键。多糖:糖苷键。 10、什么是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 答: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氨基酸序列,前后两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起来。2.邻近几个或几十个氨基酸,经过一定程度的盘绕折叠,形成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一条肽链在各个邻近区段形成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整体的结构状态,肽链内部各个氨基酸残基之间,各段二级结构单位之间呈现一定的空间布局,这就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仅含一条肽链的蛋白质到三级结构为止。许多蛋白质有两条以上的肽链组成,每条肽链应有其各自的一、二、三级结构;在此基础上,几条肽链之间还有一定的空间布局,形成各条肽链之间特定的立体关系,使整个蛋白质呈现出独特的立体形状,这就是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2、简述DNA双螺旋模型的要点。DNA双螺旋模型揭示了DNA的什么级结构? 答:1.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多核苷酸链,围绕共同中轴,盘绕形成双螺旋结构。2.双螺旋两条链的主干,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的“糖基——磷酸基——糖基”长链。3.碱基位于两条链中间,碱基平面与螺旋轴相垂直,两条链的对应碱基之间,呈A——T,G——C配对关系。有两对或三对氢键存在于对应碱基之间,加固碱基的配对关系。4.这个双螺旋模型的基本数据包括:螺旋的直径为2.0nm,螺距为3.4nm,每个螺距中包含10个碱基对,所以,相邻两个碱基对平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34nm。 第二章 1、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特征。 答: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拟核,无核膜,无染色体,但有DNA,环状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糖体,细胞大小较小,(1um—10um);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有多种细胞器,细胞大小较大,(10um—100um),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结合。 2、试述“流动镶嵌模型”学说。 答: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概括了生物膜的结构特征,得到广泛认可,大致内容去下: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2.蛋白质分子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上。 3.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这使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简述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的功能特点。 答:内质网: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溶酶体:消化作用,防御作用。 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 4、酶的作用特点和酶的活性调节。 答:酶的作用特点:

建设法规-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练习一 1.工程建设管理关系,即国家机关及其正式授权得有关机构对工程建设得组织、监督、协调等职能活动。√ 2.法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得法律,仅指(A )。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得规范性文件 B、与工程建设行为密切相关得法律 C、直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得法律 D、《立法法》调整得各类法得规范性文件 3、建设法规指得就是规范工程建设行为得法律,专指直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得法律。× 练习二 1、工程建设活动确保工程建设得安全就就是( )。 A、确保工程建设符合有关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等各项指标得要求 B、确保工程建设按照规定时间竣工验收 C、确保工程建设投资效益最大化 D、确保工程建设不能引起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 2、社会公共利益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得整体利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就是法律得基本出发点,从事工程建设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就是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得保障√ 3、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得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得统一得技术要求指得就是( )。 A、国家法律 B、建设法律 C、国家标准 D、行业标准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工程建设活动应当依法行事。√ 5、工程建设活动得核心就是。 A、工程得质量与安全 B、工程得功能 C、工程得规模大小 D、工程得成本

6、宪法与法律保护每一个市场主体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任何单位与个人都不得妨碍与阻挠依法进行得建设活动,这也就是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得必然要求。√ 练习三 1、建设工程法得作用具体表现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与强制作用五个方面,其中强制作用指得就是( )。 A、通过法得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得行为产生影响 B、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C、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她人行为合法与否得评判作用 D、凭借法律得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 2、通过法律得规定,明确了工程建设行为得正确方向,可以引导工程建设从业人员按照正确得行为规范进行活动。(√) 练习四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照特别程序制定得具有最高效力得根本法指得就是( )。 A、《刑法》 B、《立法法》 C、《宪法》 D、《建筑法》 2、行政法规得制定者就是( )。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直属机构 3、基本法律就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得调整国家与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得社会关系得规范性法律文件得统称。(√) 4、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与具有行政管理职能得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与国务院得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得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对) 练习五 1.法得效力层级,就是指法律体系中得各种法得形式,由于制定得主体、程序、时间、适用范围等得不同,具有不同得效力,形成法得效力等级体系。(√) 2、若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得新得一般规定与旧得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可进行裁决,裁决得机构为( )。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化学方 程式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一章复习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酸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NH 4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 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 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写出下列方程式 1、锌跟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 3、铁跟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溶液变成蓝色。 9、氢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蓝色沉淀消失 10、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变成蓝色溶液 11、氢氧化铁跟稀盐酸反应:红褐色沉淀消失 12、氢氧化铁跟稀硫酸反应变成黄色溶液 13、碳酸钠跟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

14、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 15、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有白色沉淀产生,不溶与稀硝酸 16、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 : 17.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不溶与稀硝酸 (二)碱的性质: 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1、(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2、(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 3、(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 ) 4、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CO 2 5、(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可用指示剂标明现象 6、(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可用指示剂标明现象 7、(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色 8、(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蓝色絮状沉淀 9、(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红褐色絮状沉淀 (三)盐的性质: 1、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2、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3、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4、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和蓝色絮状沉淀生成5、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最新整理生命科学导论题库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物与生命科学 四、简答题 1. 病毒是不是生命? 为什么? 2. 当今人类社会面刷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请举出至少4个。 3. 一个假设需要有其逻辑性和可验证性,在生命科学中经常通过提出假设进行研究,应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对假设进行否定,但不 一定能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因为常常不可能对假设进行完全验证,请举例说明。 4. 你将如何验证“SARS”疫苗对人体的有效性? 5. 科技论文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思考与讨论 1. 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由于不可能对生命进行确切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将生命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1) 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2) 新陈代谢:生命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3) 繁殖:生物体有繁殖的能力。 (4) 生长:生物体具有通过同化环境中的物质来增加自身物质重量的能力。 (5) 应激性:生物体有对刺激物一一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应答的能力。 (6) 适应性:生物体可以通过其结构、功能或行为的变化来适应特定环境以生存下去。 (7) 运动:包括生物体内的运动(生命运动或新陈代谢)或生物体从一处移至别处。 (8) 进化: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2. 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课程并不十分感兴趣,请分析原因。对如何学好大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提出你的建议。 生命是一个未知的谜,学好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一旦有所理解或有所启示,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学习生命科学不但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问题的提出必须基于观察和实验,而答案必须能被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所证实。努力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将会使学习逐渐深入。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验使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假设成为理论的桥梁。生命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生物学实验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一位正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问:生命科学类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如何? 请您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和回答。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比任何其他的学科都要广阔。生物已经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可以从基因的角度进行研究开发。学习课程包括一般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胚胎学和基因学。而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课程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为理解生物学提供必需的适当背景和方法理论。 生物科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其中包括许多其他专业的知识,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根据调查显示,除了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外,生物以及相关专业就业机会还有以下相关产业: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生物摄影、生物统计学、消费品研究、动物营养、兽医、环境教育、水产业、基因顾问、工业卫生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医学插图、核能医药、公众健康、科学图书管理员、科普作家、科技插图画家、科技信息专家、科技代表、销售、科技写作、保险索赔、教育节目制作、职业杂志编辑等等。 随着国内生物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或交叉学科的人才。由于生物学正在高速发展,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只要有决心,就有可能在学术上取得成绩。 4. 什么是双盲设计,科学研究中的假象和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双盲设计是指被试和研究实施者(主试)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双盲的实验设计有助于预防偏见,消除观察者偏差和期望偏差,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 科学研究中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因不确定因素引起误差)和系统误差(由方法、仪器和人为因素而引起误差)两类。 5. 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哪些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步骤?请用本书第六章图6-8和图6-9所介绍的实验研究实例,总结出科学研究的一 般步骤。 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包括: (1)归纳和演绎; (2)分析和综合; (3)抽象和具体; (4)逻辑的和历史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科学的思维,这就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辨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科学研究遵循的一般步骤:

2020年整理生命科学导论期末考试 复习提纲(精华版).doc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 1、【填空题】生命的本质特征 ①新陈代谢 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②生长、发育和繁殖 生物经历了从小到大过程,表现细胞数量增加 ③遗传、变异与适应 ④应激性和适应性 3、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哪些方面? 人口膨胀、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疾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4、【简答题】生物学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①前生物学时期 ②描述生物学阶段 ③实验生物学阶段 ④创造生物学阶段 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组成生命元素分为几大类? ①基本元素 ②微量元素 ③偶然存在的元素: 3、【填空题】生态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4、糖的分类 单糖、寡糖、多糖组成。 5、【判断题】磷脂类结构和作用? ?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 ?有极性的头部和两条疏水的尾部 7、简述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①一级结构: ②二级结构:肽链的主链在空间的走向 α-螺旋 β-折叠 β-转角

③三级结构: ④四级结构: 9、【填空题】核酸的分类和构成的基本单位? 构成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分为 ?脱氧核糖核酸,DNA含G.A.C.T四种碱基和脱氧核糖 ?核糖核酸,RNA含G.A.C.U四种碱基和核糖 12 、【判断改错题】几种重要维生素缺乏症? VA:夜盲症; VB:脚气病 VC:坏血病 VD:佝偻病 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章细胞与克隆技术 1、【判断改错题】细胞的发现者有哪些?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软木切片死的细胞壁,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胡克用高倍显微镜看到了血细胞、池塘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精子,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活细胞。 3细胞分类? ①原核细胞②真核细胞 6、细胞结构包括哪些? ?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7、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 ?细胞壁 ?叶绿体 ?大液泡 ?胞间连丝 8 、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 线粒体(功能:能量转换,细胞复制,生存)“人体的动力工厂” 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修饰、新生多肽的折叠与组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 9、【填空题】哪些细胞器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自己有DNA)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一章第一节《方向和位置》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一节《方向和位置》 1、填空题 题干:早上的时候,面向太阳,你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通过上面知识观察下面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每天从方升起,在方落下。 (2)傍晚的时候,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前面是,左面是。 (3)傍晚的时候,当你面向太阳时,你背对的方向是,当你抬起右手的时候,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2、单选题 题干: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观察下列图片,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指示正确的是()。 A.

东南 B. C. 东北 D. 3、填空题 题干:四年级二班举行了一个寻宝比赛,小红得到的宝物提示是:向西走15步可以发现宝物,结果小红不知道从哪开始走,这是因为这个宝物提示没有科学的表示出物体的位置,要想科学地表示物体的位置,需要选择一个固定的物体作为。 4、单选题 题干:学校里举办了一个寻宝比赛,同学们根据抽签得到了不同的宝物提示。小明得到的提示是:从教学楼北门出发,向西走10步,再向北走40步;小红得到的提示是:向北走20步,再向西走10步;小刚得到的信息是:宝物在篮球场的

南侧,东边是篮球架,西边是双杠;小强得到的信息是:从国旗下向东走20步,再向南走12步。根据以上四名同学得到的宝物提示,()会找不到宝物。 A.小明 B.小红 C.小刚 D.小强 5、填空题 题干:观察下面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星期六要去游泳馆学习游泳,她应该从家出发,先向走米,然后向走米到达游泳馆。 (2)小兰早上去学校,她应该从家出发向走米,然后向走米,最后向走米到达学校。 (3)小明要去书店买书,他应该从家向走米,然后向走米到达书店。 6、单选题 题干:通过观察下面的图片,()位于学校的北面。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复习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的区别:变化指的是生成了新物质,性质指的是可以生成新物质. 3.CuSO 4·5H 2 O===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 CuSO 4 ·5H 2 O CuSO 4+2NaOH===Cu(OH) 2 ↓+Na 2 SO 4 CuSO 4 溶液为蓝色 用途(1)可以用CuSO 4 来检验水的存在,如果有水,则会变蓝色; (2)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如果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则有.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1.酸的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碱==盐+水3HCl+Al(OH) 3=AlCl 3 +3H 2 O 2HCl+Mg(OH) 2 =MgCl 2 +2H 2 O HCl+NaOH=NaCl+H 2 O (3)酸+盐==新酸+新盐 实验:鸡蛋壳(主要万分是CaCO 3 )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伸入试管的燃着的火柴熄灭 化学方程式:2HCl+CaCO 3=CaCl 2 +H 2 O+CO 2 ↑ 用途:可以用来检验CO 2 2的存在,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CO 2 气体 (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实验一: 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 )实验 现象: 溶液变成黄色,时间稍长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 Fe+2HCl=FeCl 2 +H 2 ↑ 实验二: 氧化铜(黑色)与盐酸的反应 现象: 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 2+H 2 O 5.酸的个性: (1)盐酸(HCl) A.浓盐酸是无色液体,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会有白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 B.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显黄色 C.实验: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 HCl+AgNO 3=AgCl↓+HNO 3 用途:可以用来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 蓝色白色白色蓝色

基础生命科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思考题习题解答 刘贵忠

第一章 1.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由于不可能对生命进行确切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将生命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1)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2)新陈代谢:生命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3)繁殖:生物体有繁殖的能力。 (4)生长:生物体具有通过同化环境中的物质来增加自身物质重量的能力。 (5)应激性:生物体有对刺激物——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应答的能力。 (6)适应性:生物体可以通过其结构、功能或行为的变化来适应特定环境以生存下去。 (7)运动:包括生物体内的运动(生命运动或新陈代谢)或生物体从一处移至别处。 (8)进化: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2.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课程并不十分感兴趣,请分析原因。对如何学好大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提出你的建议。 生命是一个未知的谜,学好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是要合兴趣,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一旦有所理解或有所启示,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学习生命科学不但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问题的提出必须基于观察和实验,面答案必须能被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所证实。努力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将会使学习逐渐深入。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验使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假设成为理论的桥梁。生命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生物学实验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一位正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问:生命科学类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如何?请您对这一问题作比分析和回答。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比任何其他的学科都要广阔。生物已经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可以从基因的角度进行研究开发。学习课程包括一般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胚胎学和基因学。而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课程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为理解生物学提供必需的适当背景和方法理论。 生物科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其中包括许多其他专业的知识,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根据调查显示,除了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外,生物以及相关专业就业机会还有以下相关产业: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生物摄影、生物统计学、消费品研究、动物营养、兽医、环境教育、水产业、基因顾问、工业卫生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医学插图、核能医药、公众健康、科学图书管理员、科普作家、科技插图画家、科技信息专家、科技代表、销售、科技写作、保险索赔、教育节目制作、职业杂志编辑等等。 随着国内生物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或交叉学科的人才。由于生物学正在高速发展,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只要有决心,就有可能在学术上取得成绩。 4.什么是双盲设计,科学研究中的假象和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双盲设计是指被试者和研究实施者(主试)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双盲的实验设计有助于预防偏见.消除观察者偏差和期望偏差,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 科学研究中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因不确定因素引起误差)和系统误差(由方法、仪器和入为因素而引起误差)两类。 5.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哪些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步骤?请用本书第六章图6—8的实验研究实

2018尔雅通识基础生命科学期末答案

【单选题】()试图跨越物理世界和生命世界的鸿沟,创作了《生命是什么》。 ?A、贝塔·朗菲 ?B、薛定谔 ?C、牛顿 ?D、维纳 我的答案:C 得分:0.0分 2 【单选题】面对严峻的人口问题,首要解决的是()。 ?A、粮食问题 ?B、医疗问题 ?C、资源问题 ?D、计划生育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能源开发的是()。 ?A、藻类加工成柴油燃料 ?B、用麻风树的种子生产燃料 ?C、开采煤矿 ?D、作为药用资源使用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1995年,国内的重点理工科大学把生物类的课程列为非生物专业的限选课和必修课程。()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单选题】在下列运动形式中,哪种最简单?() ?A、物理运动 ?B、化学运动 ?C、生命运动 ?D、机械运动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盘点2003年中国感染传染病,()是死亡之首。 ?A、乙肝病毒 ?B、SARS病毒 ?C、狂犬病病毒 ?D、艾滋病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生命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被称为()。 ?A、创造生物学 ?B、实验生物学 ?C、现代生物学 ?D、描述生物学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就对淋巴细胞的破坏能力而言,艾滋病毒要比非典期间的SARS病毒厉害得多。 ()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单选题】为满足身体需要,老年人每天要补充多少钙离子?() ?A、800毫克 ?B、1000毫克 ?C、1200毫克 ?D、600毫克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在地球上,()元素的含量最丰富。 ?A、氢 ?B、氧 ?C、氮 ?D、碳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知道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养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学价值观。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C.观察或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定地面或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 B.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当作质点 C.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D.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 3.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 A.月亮B.云C.地面D.星 4.研究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哪些可看作质点 ( )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铁桥所需时间 B.研究汽车车轮的点如何运动时的车轮 C.被扔出去的铅球 D.比较两辆汽车运动的快慢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有关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习题答案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法律基础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事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B.地震、洪水、台风等属于法律事件 C.重大政策的改变是一种绝对事件 D.法律事件的发生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可以将法分为( B )。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与特别法 3.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关系三要素的描述,错误的是(B )。 A.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有两个主体 B.义务主体只能以积极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不能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 C.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D.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客体才能得到体现和落实 4.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事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 B.地震、洪水、台风等属于法律事件 C.重大政策的改变是一种绝对事件 D.法律事件的发生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5.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关系三要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有两个主体 B.义务主体只能以积极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不能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履行义务 C.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D.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客体才能得到体现和落实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法的形式的是( B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法院的判决书 D.国际条约 7.行政法规是由( B )在职权范围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C ) A.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新物质生成 D.颜色的改变 2、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 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见右图)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无法 ..完成任务的“警察”是(B ) A.紫色石蕊试液“警察”B.稀盐酸“警察” C.无色酚酞试液“警察”D.纯碱溶液“警察” 3、小贝对柠檬汁、肥皂水、食盐水、草木灰水的pH分别进行了测定,其中pH最小的是( A) A.柠檬汁B.肥皂水C.食盐水D.草木灰水 4、下列物质,在空气里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C ) A、浓盐酸 B、蔗糖溶液 C、浓硫酸 D、浓硝酸 5、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 ( D ) A.将水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B.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边倒边搅拌 C.将浓硫酸和水同时倒入一试剂瓶中,充分振荡 D.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 6、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鉴别H2SO4 、Ca(OH)2、Na2SO4溶液的是( A ) A. 石蕊试液B. 酚酞试液C. 稀硫酸D. BaCl2溶液 7、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C ) A.硝酸铜B.稀盐酸C.稀硫酸D.二氧化碳 8、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 有大量的( D) A.Ag+和CO32–B.Ag+ C.SO42–D.Ag+或SO42– 9、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 A ) A.氯化铁 B.氯化亚铁 C.氯化锌 D.氯化镁 10、将下列试剂分别加入KOH溶液,饱和石灰水和稀H2SO4中,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B ) A.紫色石蕊试液B.Na2CO3溶液C.CuCl2溶液D.NaCl溶液 11、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B ) A.H2 B.CO2 C.CO D.O2 12、能把Ca(OH)2、NaOH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D ) A.氯化钠溶液 B.石蕊试液 C.氯化铜溶液 D.二氧化碳 13、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D ) A.有机物B.混合物C.金属单质D.盐 14、向滴有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慢慢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颜色变化的过程是( D ) A、红→蓝→紫 B、紫→蓝→红 C、蓝→紫→红 D、红→紫→蓝 15、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物质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