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
印象派色彩的解析

Shu Hua Shi Jie·书画视界印象派色彩的解析谢晓荷南京师范大学摘要:不置可否的是,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过渡需要印象派的介入。
印象派的出现,很好地将二者联系在了一起,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其存在的意义具有必要性。
在油画画派中,印象派作为最具典型代表的一类派别,它一方面完美的将传统绘画达至顶峰,另一方面为现代绘画创造了一个先决条件。
印象派创立之初,便在色彩上打破了传统的“固有色”的思想理念,之后印象派发展过程中,对色彩这一版块进行了系统性、科学性的整理、分析及研究。
当然,我国的美术发展也受到了印象派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印象派色彩特点美术艺术发展中图分类号:J2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0-0037-02印象派的出现可以算的是西方油画绘画的划时代的一笔,因为西方油画绘画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并未出现太大的变化。
在19世纪70-80年代,印象画派便开始崭露头角,起源地在欧洲,它的出现彻底席卷了整个欧洲的绘画创作体系,之后经过文化传播,不断在世界各个区域得到延续与发展。
在印象派最为繁荣昌盛的地方—法国巴黎,踊跃了许多优秀印象派画派大师,他们的作品到现在都为人津津乐道,对后来的油画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能够一口答出来,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梵高的《向日葵》《星月夜》《柏树》等。
印象派最为突出的一个点,就是能够将色彩发挥到最佳程度。
一、印象派的发展我们熟悉的是莫奈的《日出印象》作为印象派的鼻祖,当时它的出现受到了多方面的打压与嘲讽。
因为印象派的作品的特色,不仅仅是在构图、色彩方面与传统古典画风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而且在作品的主观表达情感方面,与传统的古典所表达的情感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
传统的古典油画绘画,主要绘画对象为对宗教的敬仰,但19世纪出现的印象派,绘画的重点就是表现人文主义。
当这一派别出现时,首先就受到了宗教的阻扰,但随着欧洲的工业革命拉开帷幕,越来越多的人的思想及接纳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便对这一派别慢慢出现了一批忠实的追随者。
色彩风格美术知识点总结

色彩风格美术知识点总结一、印象派色彩风格印象派是19世纪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画派,其代表人物包括莫奈、德加、雷诺阿等。
印象派的画家们注重捕捉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他们通过短而明亮的笔触来表现出光线的变化和效果。
印象派的作品以其明快的色彩和模糊的轮廓著称,构图往往非常简洁而且不夸张。
他们善于利用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来表现出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印象派的作品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色彩明亮而富有情感。
他们通常选择户外的自然风景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作为题材,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捕捉来表现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印象派的画家们笔下的色彩通常是非常鲜艳和明快的,他们喜欢运用一些非常明亮而不同寻常的色彩来表现画面的氛围和情绪。
印象派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他们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立体派色彩风格与印象派追求光与色的流动感不同,立体派则有自己独特的色彩风格。
立体派是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个画派,其代表人物包括毕加索、勒杜安、布拉克等。
立体派的画家们主张利用几何形状和立体感来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他们通常以简单的几何形状和立体立体感来表现画面的形象和结构。
立体派的作品中色彩往往具有鲜明的对比和饱满的纯度,他们喜欢使用饱和度较高的颜色和强烈的对比来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和结构感。
立体派的画家们通常以简洁而富有规律性的构图来表现画面的形象和结构,他们运用几何形状和立体感来表现画面的构图和立体感。
立体派的色彩风格非常饱满和充实,他们善于利用色彩的对比和饱和度来表现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立体派的作品中通常具有饱满而强烈的色彩,他们喜欢使用一些饱和度较高而强烈的颜色来表现画面的立体感和结构感。
立体派的作品对后来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色彩风格成为了20世纪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表现主义色彩风格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个画派,其代表人物包括密勒、席勒等。
表现主义的画家们主张以个人的情感和情绪为出发点来表现画面的形象和结构。
对印象派的理解与认识

对印象派的理解与认识
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运动,它以捕捉瞬间的光影和色彩变化为特点,力图呈现出直观而即时的印象。
在印象派创作中,艺术家们追求表现光线在物体上的变化与反射,注重色彩和光影的协调和对比。
印象派艺术家更注重描绘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而非细节和精确的形象。
他们试图通过抓住瞬时的光亮与色彩,传达出他们对自然景观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体验。
作品中的画笔运用轻快,色彩明亮且丰富多变,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
印象派的出现对传统绘画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统的绘画常常追求精确的形象和细节,而印象派的画家们则更加关注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通过其自由的创作方式,印象派艺术家挑战了传统观念,使观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画面所呈现的场景和情感。
印象派艺术家不仅在主题上进行了突破,还在绘画技巧上进行了创新。
他们以自由而宽松的笔触勾勒物体轮廓,运用色块的变化来表现光影变化。
通过抽象和模糊的表现方式,印象派艺术家能够让观者参与到作品中,亲身感受光线与色彩的变化。
总的来说,印象派不仅是一种艺术风格,更是一种对于现实世界的新的理解和认识方式。
它提醒我们要关注周围的环境,用心感受瞬间的美丽,并以自由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通过印象派的作品,我们能够重新审视世界,发现其中的美好和变化。
光色信息到光色印象的形式转化——论莫奈绘画中的光和色

到 室外 去作 画 。 因为布 丹坚 信 , 当下 画 出来 的东 西会 有一种 在 画 室里 所 无法 具 有 的活力 和笔 触 上 的生动 性 。他 认 为 ,每 样 事物 都 处于 自己 的 “ 印象 ”里 。为 了忠于 自己 的印象 ,布 丹 尝试在 画 里 不去 表现 作 品本 身 的题 材 ,而 是去 表现 它如 何 在特 定 的气氛 条件 下显 示其 不 同 的色彩 感 觉 。他 告诉 莫奈 : “ 你在 画画 的 时候 , 当 往 往会 有 一个 最 初 的印 象 。这个 最 初 的印象 非 常重 要 。因此 ,你 要 非 常顽 强 的保 留 自己最 初 对景 物 的 印象 。 ”莫奈 在他 的影 响下 接 受 了这 种创 作 理念 , 开始 到户 外作 画 ,从 此 ,走上 了外光 绘 画 的路 。 ( ) 由布 丹 引 导 ,莫 奈 结交 了 巴比松 派 的画家 。 巴比松 是 2 离 巴黎 不远 的一个 小村 子 ,它 一 面是 风景 优 美 的枫 丹 白露 森林 , 三 面是 辽 阔 的平原 。在 不 同 的照射 下 ,它 的景 色 非常迷 人 。 因此 它 吸引 了许 多 画家 来此 实 地写 生 ,从而 形 成 了一个 特 定 的艺术 家 群体 。莫奈 在这 些 老一 辈 大师 那里 得 到 了很大 的教 益 。但 是 ,与 印象 派 画家 所不 同的是 , 巴 比松画 家惯 于 在户 外开 始一 幅 画作 , 然 后 在 画室 画完 它 。谈 到 巴 比松 画 派 ,谈及 对 莫奈 的绘 画成 名有 影 响 的人 物 时 ,有 一个 重要 人物 就 是杜 比尼 。他 是 直接 描绘 自然 的唯 一 的一个 画 家 。他 的风 景 画风格 ,与 莫奈 早期 的绘 画精 神不 谋 而合 。
( ) 日本 浮 世绘 中 ,大 自然 题 材 占有相 当的 分量 。这令 热 3 爱 大 自然 的莫 奈非 常 神往 。这 促 使他 的 画风进 一 步转 变 。浮世 绘 教 给莫 奈 两件 非常 重 要 的事情 :一个 是纯 色绘 画 ,另 一个 是新 颖 西方 对 印象 派的各 种理 解 印象 主 义是 欧洲 绘 画史 上一 次 大 的革命 ,它是 欧 洲现 代绘 画 的 构 图方式 。在莫 奈 的绘 画 中一直 都 存在 着 日本 的构 图和 绘 画语 和 古典 绘 画的分 水 岭 。1 世 纪后 期 ,科 技迅 猛 发展 ,使欧 洲各 个 言 ,只是 他过 于卓 越 的色彩 表现 使我 们不 易觉 察这 一点 。 9 方面 都 发生 了质 的变 化 。人 们对 科 学发 现 与现 代技 术 的运 用 ,对 ( )莫 奈 在 印象 派 中代 表 地 位 的 确 立 是 在 1 7 年 的 联 展 4 84 哲学 思维 与 时代 变革 的追 求 与狂 热 ;对 东方 文化 与 异域 艺 术 的猎 时 。在这 次 联展 中 , 画家本 人 已形 成 了用 光 ,色 的变 化来表 现所 奇与 热情 都直 接 影 响和催 生着 新 艺术 。这些 都 为 印象主 义 的诞 生 扑捉 的瞬 间印象 的 画风 。这 一 新画 风 的典 型作 品 ,当属 《 卡普辛 创造 了很好 的条 件 。 大街 》 。 印象 派 的得 名 : 印象 派 是 由一 群 才 华横 溢 的画 家组 成 的, 是 2 莫奈 毕 生对光 和色 的追 逐 . 因为 作画 风格 有共 通 性采 集和 到 了一 起 。莫奈 ,雷诺 阿 等人 时 印 ( )探 索 时 期 :被 称 为 “ 中 的拉 斐 尔 ” ,早期 作 品 中 , 1 水 象 派 早期 的核 心人 物 。1 7年 ,因为 官方 沙龙 拒 绝他 们参 展 。所 创 作 主体 大多 为 海景 。利 用水 作 为媒 介 ,研 究各 种光 线 下水 的特 83 以,这 些 艺术 家在 沙龙 画 展举 办前 ,进行 了一 次 公开 展 出 。画展 性 以及 它 的反光 。体 现一 种光 的生命 力 。 上 ,很 多 作品 都被 抨击 ,尤其 是 莫奈 的作 品— — 《 印象 ・日出 》 ( )艺 术 的 成熟 期一 色彩 的发 现 :莫 奈 善 于 扑捉 其 瞬 间即 2 引起 了轩然 大波 。于是 借助 这 幅作 品 的题 目,讽刺 他 们为 “ 印象 逝 ,扑 朔迷 离 的光 效 。他 更加 着 迷于 “ 隐喻 的水 ” ,灵活 运用 含 派 ” 。印象派 由此 得名 。 水 的色彩 来表 现 画面 。对光 和色 进一 步 的探索 。 自1 世 纪 下 半 叶 开 始 , 法 国 艺术 在 启 蒙 运 动 的感 染 下 已经 8 ( )莫 奈 的 “ 园 世 界 ” :追 求 的风 格进 一步 改变 ,对 光 3 花 明显 转入 对 古典 形式 教化 作 用 的强 调 。古 典主 义绘 画 为官 方主 流 线 的处 理做 了各 种 尝试 。 《 莲 》组 画 中,减 弱 了画 面的 具象 性 睡 的画风 。古 典主 义 以及文 艺 复兴 大师 的作 品是 绘 画审美 评 价 的标 着重 强调 气 氛和 抒情 。使 “ ”从 自然 界 中 的一种 信 息变成 了一 光 尺 。 印象 主 义 ,就 是 在 对抗 古 典 主义 学 院派 的压 抑 中产 生 的 。 种象 征 生命 的本 源 。最 终把 大 自然 万物 的 生命 力 以绘 画的语 言淋 1 7 年 4 5 ,历 史 上 的第 一 次 印象 主 义 画展 在 巴黎 拉 开 帷 漓 尽致 的表 现 出来 。 8 4 月2 日 . 幕 。这个 画展 很 快轰 动 了 巴黎 ,参观 者怀 着 看笑 话 的心 态来 看看 三、 莫奈 艺术 的超越 与升 华 这些 常为 沙龙 拒 绝而 又名 不见 经传 的乌合 之众 到 底想 干 些什 么 。 莫 奈 是色 彩 的发 现者 。这些 色彩 事 实上 是光 系 的颜色 。但他 艺术 批 评 家 以及 公众 的 反应 十 分 强 烈 ,各 方 面 的 报 道 都 是 负面 表 现 出来 的光 色 ,与 简单 的 光并 不相 同。他 把全 部精 力都用 在 了 的 。他 们 认为 ,这 些 画家 都是 根据 自己 的印象 糊 涂乱 抹 ,而 不是 光 和色 上 ,并 把这 种 光色 差 别从 绘画 的各 种 因素 中抽 离 出来 ,把 根 据传 统 的法 则进 行有 序 的创 作 。当然 ,印象 派 也得 到 了一 些进 它提 到 了一 个高 不可攀 的高度 。 步 人士 的 同情和 支 持 。但 赞 同的声 音仍 然 抵不 过 反对 的声 音 。可 是 ,那 次 画展对 当时法 国主 流文 化 和主 流 艺术 致命 的双 重 打击 。 直 到印象 派第 七次 画展 之后 ,大众 才慢 慢接 纳 了 印象 派转化
印象派绘画风格

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绘画风格,它起源于法国,以其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和明亮的色彩运用而著名。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特点是通过精确的光线和色彩运用来捕捉瞬间的感觉和印象,追求直接、纯粹的观察和表达。
印象派艺术家们主张在户外写生,通过直接观察自然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捕捉到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他们强调观察到的光线对物体的影响,并尝试以短暂的笔触或斑点来表现光线与色彩的变化。
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绘画中注重细节、精确的描绘,印象派则追求表现印象和感受,关注瞬间的氛围和情感。
在印象派中,色彩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的重要手段。
他们运用鲜艳的色彩,将视觉的冲击力引入绘画中。
印象派的艺术家将色彩分割为小的斑块或笔触,以反映光线的变化和物体的表面特性。
他们减少了形象之间的轮廓线,通过色彩的交融和反射来表现深度和体积。
印象派的色彩运用不再被认为是物品与光线之间简单的反射关系,而更多的是艺术家对于视觉印象的感知和再现。
印象派的艺术家们还注重绘画材料的运用和技术的创新。
他们使用普通的颜料和刷子,将绘画材料的特性与艺术家本身的观察力结合在一起。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强调了即兴的创作过程和个人表达的自由。
艺术家们在勾勒形象和表现色彩的同时,试图捕捉到他们在创作中所感受到的瞬间和氛围。
印象派对于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局限,强调了画家的个人直觉和表达方式。
与传统绘画相比,印象派的绘画更加自由、活力四溢,注重感性的视觉印象。
印象派还对后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后来的现代艺术打下了基础。
总结起来,印象派绘画风格以其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和明亮的色彩运用而著名。
印象派艺术家通过即兴的创作过程和自由的个人表达,捕捉到了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他们强调观察到的光线对物体的影响,并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深度和体积。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后世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后半叶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运动之一。
这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们强调表现光线和色彩对于主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戶外。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被认为是抽象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过渡。
以下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一、重视光的变化印象派绘画着重表现光的变化和色彩组合来表达主题的意境。
蒙特马特山(Mt.Monastier)的下午,1874年,是莫兰的一件代表作品。
这个画面细致地描述了阳光与阴影的消长,使画面变得具有深度和多样性。
一些艺术家甚至直接在戶外作画,以便能够更好地捕捉光的变化。
这同样影响了现代艺术家的绘画方式和方法。
二、忽略细节印象派艺术家不再着重绘制细节,而选择通过渲染色彩和光的变化来表现画面的氛围和观感。
艺术家们仔细观察自然或社会场景,以捕捉瞬间动态,以展示人的感性反应。
这样的方法为现代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绘画思路。
20世纪早期的艺术运动对印象派中这样的绘画方法作为灵感与工具进行了发掘和利用。
三、运用点彩技法点彩技法是印象派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
它是将不同颜色的点按照其数量和分布放置在画面上,通过视觉效果来渲染色彩和画面感。
大量点彩的使用让观者有了更加立体和强烈的视觉感受。
通过点彩,画家可以表现充满生命力和立体感的人物、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
这个绘画方法在20世纪初受到较多的应用,比如福柯(Seurat)的『星期天的下午岛屿拉格朗日』(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四、突破传统绘画表现法印象派绘画认为肉眼和人的感官能感知到的自然世界与传统艺术创作方式里的‘真实’是迥然不同的。
此为突破传统绘画表现法的第一个要义:即使是平凡的东西,只要画家打开自己的直观感受, 自然中一瞬间的景象和空间变化也可能转化为令人陶醉的艺术作品。
五、促使了现代艺术运动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称赞,逐渐导致了其他艺术流派的出现。
对印象派绘画的再认识

浪 . 全 没 有 过 分 的 夸 张 , 却 把 细 节 简 化 , 我 们 的想 象 完 但 使 能避 开 过 分 的赘 述 夸 饰 。 由于 一 个 奇特 的 巧合 , 奈 用 同 莫 样 的 字 眼 , 为 那 幅 画 的 名称 , 选 择 了“ 象 ” 个词 。 作 他 印 这 当
“ 有 色 ” 一 个 绘 画 技 法 的 术 语 , 方人 沿 用 已久 。 固 是 西
这 个 旧观 念 。
众 多观 众 对 它 的不 理 解 , 其 是 莫 奈 的《日出 ・ 象 》 画 , 尤 印 一
更 是激 怒 了一 些 权 威 人 士 和 艺 术 评 论 家 , 因他 画 的是 一 片 水 上 风 光 , 雾 中 涌 出 一 轮 光 彩 夺 目 的红 日 , 面 上 有 云 水 三 艘 小艇 , 中一 艘 仅 能 模 糊 地 看 出 来 , 条 线 条 表 示 波 其 几
毫
臻
l
~
弧
露。 蟹 曩
: 麓j 薯 t l
一誊 甏鏊| Nhomakorabea;强
|
—
t
l
命。
( ) 光 与 色的 理 解 一 对
印 象 派 画 家 主 要 是 以 画 风 景 为 主 , 这 与 他 们 的 绘 画 主 张 有 关 , 向 自 然 、 进 自然 、 观 自然 、 自然 为 师 , 面 走 直 拜 从
莫奈、 雷诺 阿 、 沙 罗 、 斯 莱 、 加 、 毕 西 德 巴齐依 等 , 于 无 奈 , 迫 在 巴黎 自筹 资 金 举 办 了 一 个 “ 间 展 览 ” 这 本 身 就 带 着 民 , 挑 战 意 味 。他 们 的作 品 在 当时 来 说 , 有 创 新 意 义 。 由于 具
西方绘画中光线与色彩的表现

关键词:光线;色彩;西方绘画;表现自从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出现,光线与色彩便在绘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绘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光线与色彩已经不再是大多数画家关注的重点,但是对光线与色彩的运用已融入画家的骨子里,并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因素,映射画家的心理和情感世界。
一、西方绘画中光与色的传承自人类文明出现,绘画这种艺术形式便开始出现。
最早的绘画是洞窟壁画,这种绘画形式通常是出于某种目的在石壁上作画,表现内容通常是狩猎或劳动的场面。
其中的色彩,通常是先民感受到的倾向性颜色,如褐色、黑色、棕色;光线的表现可能依靠简单颜色的平涂,因为厚度不一样而产生光影,使画面产生生动的效果。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古希腊艺术出现并深刻影响之后的古罗马艺术,那时的绘画通常用来装饰贵族的大型建筑。
如,壁画可以保证颜色经久不衰,画面也更加写实,现存主要作品如《珀耳塞福涅被劫》。
在古罗马的庞贝城,一些建筑的装饰画中可见古希腊艺术的影子,但是古罗马时期的绘画比古希腊绘画更加接近客观实体,如《面包师夫妇》,其画面光线柔和、自然,色调十分和谐,画中人物刻画生动,暗部颜色透亮,高光明确且具有较强的光线感和体积感。
进入中世纪,西方大部分艺术创作为宗教服务,绘画作品主要表现宗教文化,色彩比较单一,主要为黑色、红色、黄色。
画面中的人物表情比较严肃,背景缺少空间感,但这恰好可以营造宗教气氛。
哥特式教堂内有装饰画,光线穿透彩窗投射在画面上,使画面更具神秘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开始脱离宗教的束缚,重新回归自然、尊重人性的艺术真实性,代表性画家如乔托。
乔托采用写实技法,用自然、真实的景物代替虚幻的神秘,虽然人物、背景处理还稍显呆板,但画家注重人物之间的关系,光线与色彩主要用来表现空间。
马萨乔继承了乔托的理念,并进一步创新发展,其画作中的明暗更加清晰,画面中地面产生的阴影使画作的真实性大增,自然的形态被具体地表达出来。
马萨乔通常采用一个集中光源,且光线的角度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摘要:印象派画家最大的特点在于作画时对光和色的运用,他们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景物,通过描绘稍纵即逝的自然景物,来表达和抒发对大自然拥有这种神奇光影的热爱。
同时他们也研究室灯光和色彩的变化。
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
他们重写生、重实践,主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柔和,形成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新画风。
关键词:印象主义;色彩;光艺术总是有它的时代性,每个艺术走到了顶峰,就会有新的发展,从而形成另一个艺术派别,印象主义是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基础上走出来的。
开始他们受到了绘画界的攻击,因为传统的东西在人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就连那时自诩思想很开放的画家们也是如此,所以印象派在艰难的成长着。
1874年4月,有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
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人。
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是西主义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1]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把对自然的感悟放到首位,观察在光线下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却准确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
一、印象派在色彩运用方面的重大突破金色的朝霞,蔚蓝的天空,郁郁葱葱的群山,万紫千红的花朵......是谁把大自然点缀这样美丽,它的化妆师就是光。
莫奈认为:“当你出去写生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想这是一小块蓝色,那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你最初的印象为止。
” [2]每当艺术家为此而感动的时候,都会抑制不了自己的激情想将这光和色彩的神奇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这是许多画家都尝试过努力过的。
但真正走进深入研究并逐步发展的是欧洲19世纪印象派的画家。
他们勇敢的从传统中走出来,将画架移至户外尽可能的在实地作画,而不是在画室里根据草图闭门作画,他们反对将道喻、暗示或文学色彩融入画中。
我认为他们要做的是将最原始的对色彩的感受传达给欣赏者。
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色彩与笔触的表现,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努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
对色彩的认识局限在经验和概念上。
画家根据颜料品种和特性总结出色彩配方,从而产生具有固定模式的色彩样式,即以一种特定光源下的柔和层次和一种始终不渝的“酱油色调”来经营画面。
色彩变化附着在作品素描底稿的变化之中,有限的色彩层次只能为形体服务。
另外,古典主义时期的审美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导致诸多作品遵循一致的法则——物体必须有明暗、有投影,必须画得逼真。
看古典主义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色彩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基本是在形体的亮部和中间过渡色的位置上,只有在这些地方的色彩才显现出作品的亮丽。
绘画越是模拟现实物象的固有色,色彩越让人觉得真实,而这种具有真实感的色彩必须与完美的形体明暗相结合才能产生逼真的效果。
所以,古典主义色彩基本上是为表现物质色彩的属性和为物体的固有面貌而设立的,色彩附属于物体,目的是加强物体的真实感。
画家仅仅视色彩为依附于物体体积与结构上的固有色的明暗变化,这种认识基于光线对素描关系的作用,而忽略了光线对色彩关系的作用。
他们首先用素描构成作品,然后再添上色彩,形体优先于色彩,色彩总是作为素描的补充。
单纯从色彩的运用上来看古典主义艺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理性压倒感性,缺少活生生的创造和直接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绘画的色彩及其审美经验受到固定模式的束缚。
印象主义运用色彩的冷暖变化开拓了色彩的表现,彻底改变了古典主义绘画的面貌。
画家从室走向室外,直接、即兴地面对景物写生代替了古典式的室制作加工。
他们不拘泥于严谨的轮廓和细节描写,而着眼于现场写生中迅速捕捉那些变化着的色彩,努力追求跳动的光、变化的色,表现大自然的生命与活力在人们视觉上留下的印象。
画家群体探索的结果,是以一种力求自然真实状态的色彩代替油画中的虚拟性色彩,用条件色代替固有色,寻求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
最典型的印象主义画家莫奈,他的《鲁昂大教堂》系列以多幅作品记录相同物体在不同光线、不同时间下所产生的色彩变化,注重捕捉光线、色彩给人的瞬间印象。
利用色调和明度差别既区分了形体位置,又创造了画面新的空间和光的真实感。
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所产生的形象已不再是客观物象的摹写。
过去人们认为雪是纯白色的,但在莫奈的画面上雪没有一处是纯白色的,有的是灰色、紫色甚至暖的褐色,但从整体的对比中看上去雪是那么的洁白,甚至能够感到清新宜人的空气在流动。
印象主义绘画中物体的暗部有明确的色彩倾向并与亮部色彩形成对比,形成色彩节奏的转换。
无论是大色块的对比还是小笔触的并置及色层的凝结变化上都有冷暖色或补色对比,这种手段是古典绘画中找不到的。
暖色大面积地被使用,冷色的分布又起到控制暖色过多引起不协调的平衡作用。
暖色使画面有平面效果、拉近的效果,有视觉的冲击力。
相反冷色具有向向远静止的力量。
这样两种不同感受的色彩,构成了印象派色彩语言上的空间拉近推远的效果。
雷诺阿的《舞蹈演员》采用大面积的黄色调与小面积的冷色调形成对比,在暖黄色调中有偏红紫、偏黄紫的颜色成分和区域。
对比双方既包含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在自己的色域向着对方的色调逐渐转移,使对比双方相互衬托又和谐统一。
印象派画家用色的原则是所谓的“原色、纯色主义”。
观察印象派作品能明显的看出他们用色较纯、较直接。
不仅如此,为了保持颜色的鲜度和纯度,印象派画家使用颜色很少在调色板上调和,有时直接采用锡管里的新鲜颜色。
比如,莫奈的《阿尔让特依大桥》表现炽热的闪动在水面上的辉映效果。
水由无数黄、橙、绿等纯色的小笔触画出来,倒影充满蓝色和红色。
即便是最深的阴影,也毫不含糊地使用纯色,画中很难见到黑色和深棕色。
二、印象派研究光与色的关系并用之于绘画中光是色彩的前提,绘画过色彩表现光。
“没有光就没有色”,这是我们认识绘画色彩的基本常识。
光和色是不可分离的,色彩是光的显现。
在生活中我们对光和色有了基本的视觉体验,光线的变化强弱对色彩有直接的影响,光线越强,物体色彩的冷暖对比就越鲜明;光线越弱,色彩表现的就越暗。
强光下物体的颜色浓度浅,在光线弱的时候,物体的颜色浓度深;深色吸光,浅色反光,物体在的照射下,外轮廓会显得模糊。
这些体验被画家们运用到画面中去,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致使印象派研究光与色的关系并用之于绘画中的,是19世纪光学科学的发展。
为什么在白色的太下,物体会呈现出五颜六色呢?这是由于太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另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剩下的穿过物体透射出去。
不透明的物体是由它反射的光线的颜色决定的。
如果物体能反射中所有的七种色光,那么这个物体就是白色的;反之如果物体把投射于它的不论哪种色光都吸收,这个物体就呈黑色。
西红柿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反射红光而吸收了其它波长的光线。
如果把西红柿放在蓝灯下观看,情况就不同了。
由于西红柿只能反射红色光,蓝光中没有红色光的成分,西红柿吸收蓝光之后,看上去就成黑色了。
这说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既依赖于它所反射的光的颜色,也依赖于照射它的光的颜色。
对于透明物体,它的颜色是由能透过它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绿色的玻璃所呈现的颜色,是它只让绿色的结果。
普通玻璃能让名种颜色的光透过,所以,它对是完全透明的,而没有光线,世界就是一片黑暗,没有色彩可言。
色彩是绘画语言的重要成分,是最具感染力的绘画艺术语言,在绘画中的位置无可替代。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出“严格来说,一切视觉表象都是有色彩和亮度产生的。
那界定形状和轮廓线,是眼睛区分几个在亮度和色彩方面都决然不同的区域时推导出来的。
组成三度形状的主要因素是光和阴影,而光线和阴影与色彩和亮度又是同宗。
” [3]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颜色的,因此所有的事物都有亮度值,而这与各种颜色吸收和反射的光有关。
印象派画家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固有的色彩观念,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光和色的瞬间效果,经过反复的写生实践,光色的表现达到了极致。
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阴影不是黑色的,是有色彩变化,注意到了反射光的作用,解释了光源色与环境色,以及固有色的关系。
光源色对描绘对象的整体色彩起着决定作用,统一了画面的色彩,趋于和谐形成色调。
光学科学阐述,由于色彩的波长具有反射和吸收的光学特征,我们看到的物象色彩是该物象对光反射出的色彩,而并非是物象本身的固有色。
物体的固有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光源和环境的色彩决定了物体的色彩。
自然界中季节、时间、气候、地域因素影响着光源色的变化,这些特定的因素下的色彩关系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唤起画家的热情和想象力,启发了画家与自然景观在情感上的某种默契。
如印象主义莫奈的《鲁昂大教堂》和《草垛》都是对同一景点同一角度在不同时间的照射下通过写生进行深入研究。
《清晨的鲁昂大教堂》整个教堂笼罩在蓝紫色调里,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柔和的晨光从教堂的侧面照射过来,使教堂基本上处于背光,受光的侧面是浅黄色调,是整个画面最亮最暖的颜色,而阴影和背光的部分用了与黄色互为补色的蓝紫色,天空是发亮的银灰色,比背光部分的大教堂要暖得多,整个画面是朦胧的蓝紫色调。
《正午的鲁昂大教堂》强烈的从正面照射在大教堂上,使墙台泛出耀眼的白灰色反光,整个教堂呈现出朦胧的金色,天空则是青蓝色,整个画面呈现出金灿灿的色调。
《雾天的鲁昂大教堂》丰富细腻的各种灰色统一在冷色调中。
虽然教堂自身的颜色是白色的,但莫奈表现出了不同的气象、不同的调子和不同的色彩效果。
印象派的绘画为了很好的表现光对色彩生成的规律,大多运用纯色,用点彩的方法使色彩在画面上达到一种空间混合的效果,要观众也参与到绘作中来,用眼睛来调和画面的色彩,这是印象派作品的一个普遍规律。
我觉得这样更有利于观众及其作品的交流。
[4]应该说,印象派画家不单纯只研究对色彩的影响,也还研究室灯光,室舞台光钱的魁力。
德加是一个喜欢表现舞台题材的印象派画家,他不同于莫奈、西斯莱、毕沙罗,他认为"我是善于用线的色彩画家",颜色使物体表面光彩熠熠,让舞蹈演员们轻薄透明的短裙闪烁着光亮,他就这样达到了作为十九世纪末标志的最辉煌的一种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