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印象派绘画作品运用色彩进行情感表达引发的思考

合集下载

观印象派画作之后感

观印象派画作之后感

观印象派画作之后感印象派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

在网上观看了世博会法国馆印象派名画后,对印象派的好感油然而生。

其富有鲜明个性的时代感悟、审美理念、艺术倾向、造型法则、绘画特征、语汇情趣、文化取向、人文精神让人眼前一亮。

印象派绘画文化含量丰富,人文精神矍烁,清晰可见依附于艺术之链的文化冲撞、文明凝聚、人文关怀与岁月屐痕。

对于构图,印象派画家几乎都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古典绘画里没有的。

古典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

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要求对画面构图进行随意剪裁。

这种似乎漫不经心的构图与传统的舞台样式的构图相比,要自然生动多了。

对于造型,由于印象派画家重写生,重实践,他们大多在户外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笔触奔放而果断。

他们的画,不论是即兴写生还是记忆创作,都有一种一气呵成、不求甚了和随意的特点,有一种未完成的完整性。

为此,在造型特征上有这样一些特点:1.注重平面化的造型。

这一点在马奈的作品里是非常突出的,他精简了黑与白之间的过渡层次,在每一个形体内部,又简化了光影,与古典绘画中朦胧的多层次光影效果不同。

2.印象派在处理边线轮廓时非常含蓄,甚至形体与形体之间浑然相连。

这在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的大量作品中就能够明显地看到,特别像德加的舞女和洗澡的裸女更是如此。

3.更看重色彩,强调发挥色彩独立的表现功能。

用色彩造型,这是印象派画家的共同特点。

同时,印象派绘画具有重要而奇特的文化内涵。

印象派将绘画从客观自然再现转向主观精神表现,反映其具有绘画独立性的美学观念。

对印象主义画家用色的思考——以莫奈的画为例

对印象主义画家用色的思考——以莫奈的画为例

·160·艺术研究摘 要:印象派的诞生,为现代艺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印象派的出现,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在观念上,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本文通过分析莫奈的画中光与色的表达,帮助大家提高对莫奈用色技法的认识。

关键词:印象主义;莫奈;用色技法;光克劳德·莫奈(1840年11月14日至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主义的代表和奠基人之一。

莫奈擅长实验和表达光和影。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改变了画阴影和轮廓的方式,在莫奈的画中,我们看不到非常清晰的阴影,也看不到突出的或平坦的画的轮廓。

莫奈对色彩的运用相当微妙。

他用许多主题相同的绘画作品来尝试完美的色彩和光的表达。

莫奈长期探索光与空气结合产生的效果,往往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物体多幅描绘,用自然光线和色彩的变化表达瞬间的感觉。

莫奈有一艘著名的船,上面配备了一个工作室,这艘船曾经带他探索河流风景。

莫奈认为,所有对自然的描述都必须“当场”完成,这要求画家不仅要改变他们的工作习惯,不管环境是否舒适,都要创造新的技术方法。

后来有人说印象派的色彩原则是“原始主义”,即尽可能不使用混色。

事实上,这些都是新的艺术问题带来的新的表达方式,它们不是预先存在的,必须遵循原则。

Gombrich 说:“随着云层穿过太阳,或者当阵风干扰水中的反射,自然或主题在不断变化。

”如果一个画家想抓住想表达的事物有特色的一面,他是没有时间来混合颜色的,更不用说像他之前的画家那样在棕色的背景上一层一层地画颜色了。

光色的变化是印象派画家的主题。

他们对受光和颜色影响的物体的不同反射感兴趣。

在《罂粟花》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微小的部分都能发出明亮的阳光。

几朵白云在晴空中飘浮,草占了整个画面的近一半,由红色、黄色、橙色、蓝色和绿色的小笔触组成。

莫奈试图描绘一些细微的光线效果,比如草叶背面或衣服的褶皱,同时也想展示阳光的亮度。

在尽可能避免色彩的和谐之后,莫奈还提出了一种方法,将原本应该与非常小的笔触协调的色彩并列起来,来表现一幅画中物体的中间层次。

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色彩在油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色彩在油画创作中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它能够让观者产生愉悦、悲伤、兴奋、忧郁等多种情感体验。

油画家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传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从而触动观者的心灵。

色彩的运用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物体的外貌,更重要的是通过色彩来表现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情绪。

色彩在油画创作中可以表达愉悦和快乐的情感。

明亮、鲜艳的色彩往往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兴奋的感觉。

当油画家运用大量的红色、橙色和黄色等暖色调来表现作品时,往往能够使人感到愉悦和兴奋。

印象派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大量的暖色调,如克劳德·莫奈的《睡莲》,色彩鲜艳明亮,给人以愉悦和兴奋的感觉。

这种色彩的运用能够让观者产生快乐的情感体验,使其在作品前愉悦心情,享受油画所带来的情感享受。

色彩在油画创作中还可以表达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在传达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时,油画家往往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运用来表现。

通过鲜明对比的明暗和冷暖,油画家能够表达出内心世界的纷繁复杂。

毕加索的作品《盛宴》,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对比,使人感到内心世界的纷繁复杂。

这种色彩的运用使观者能够感受到油画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引发共鸣,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艺术史: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思想和风格

艺术史: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思想和风格

艺术史: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思想和风格1. 引言1.1 概述艺术史上最重要且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运动之一是印象派。

它出现在19世纪末期的法国,标志着传统绘画观念的挑战和革新。

印象派画家们以他们独特的创作思想和风格,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深入探讨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思想和风格,主要聚焦于三位代表性的画家:莫奈、雷诺阿尔和德加。

通过对其生平、作品以及影响力的介绍,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印象派艺术运动并认识到它对后世艺术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思想和风格,揭示他们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反叛、光线和色彩追求与表现以及主题选择和描绘方式上的革新。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每位画家对后世艺术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最后,我们将对印象派艺术的评价进行分析,并展望其在未来的持续影响力。

这篇长文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印象派艺术运动并鉴赏其中每位画家与作品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2. 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思想和风格印象派画家们的创作思想和风格可以被概括为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反叛、对光线和色彩的追求与表现,以及主题选择和描绘方式的革新。

下面将逐一探讨这些方面。

2.1 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反叛印象派画家们反对传统艺术中的规范和约束,他们试图摆脱学院派艺术教育对于技巧和主题选择的限制。

与此相对应,他们开始追求独立性和自由创作,力求展现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

2.2 对光线和色彩的追求与表现印象派画家非常关注光线在视觉感知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试图通过捕捉真实生活中瞬息万变的光影来展示光线在绘画中所扮演的角色。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们大胆运用鲜明而纯净的颜色,以及明暗对比来表现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或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色彩变化。

2.3 主题选择和描绘方式的革新传统艺术中,历史、神话和宗教等主题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在印象派的影响下,画家们开始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人物作为他们的创作对象。

他们注重捕捉瞬间、逐帧描绘事物,并使用粗糙而自由的笔触来达到快速记录和表现感觉的效果。

梵高的《向日葵》:艺术中的情感表达与人生意义

梵高的《向日葵》:艺术中的情感表达与人生意义

梵高的《向日葵》:艺术中的情感表达与人生意义引言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向日葵》被认为是世界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不仅在绘画技巧上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情感表达和人生意义。

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在《向日葵》中,梵高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等艺术元素来传达丰富而深刻的情感。

画面中鲜艳明亮的黄色向日葵代表了温暖、活力和希望,而急促而有力的线条则展现出激烈而不羁的内心情感。

通过这些艺术手法,《向日葵》成功地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和积极情绪的共鸣。

人生意义与寓意除了情感表达,梵高的《向日葵》也承载着独特而深刻的人生意义。

这幅画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力量的敬畏和讴歌。

向日葵象征着坚韧、希望和成长,它们伸展出如此充满活力的姿态,给人们传达了关于生命的积极信息。

在梵高的艺术中,向日葵的形象表现了对自然、对生活、对人性无尽的热爱和奉献。

艺术品如何影响观众《向日葵》这样一幅富有情感与意义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和鉴赏,它还能深刻地影响观众,并激发他们对生活和艺术的思考。

通过欣赏这幅作品,人们可以体验到作者所追求的情感状态,并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梵高把自己内心世界中最真实而深刻的情感融入了作品之中,这种情感传递超越了时空限制,打动着每一个欣赏者并引发共鸣。

结论梵高的《向日葵》不仅仅是一副绘画作品,它更是一种情感表达和人生意义的呈现。

通过色彩、线条和构图等艺术手法,梵高将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热爱融入作品中,引发观众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思考。

这幅作品不仅告诉我们艺术的力量和意义,也教会了我们向日葵般坚韧、积极地迎接生命中的挑战与美好。

对于艺术爱好者和探索人生意义的人来说,《向日葵》无疑是一部充满灵感与启发的杰作。

梵高的绘艺术表达内心情感的独特方式

梵高的绘艺术表达内心情感的独特方式

梵高的绘艺术表达内心情感的独特方式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感人的艺术表达而闻名于世。

他通过色彩的运用、线条的表现以及画面的构图,带给观者丰富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独特风貌。

本文将探讨梵高的绘艺术如何表达内心情感,并解析其中的独特方式。

一、明亮色彩的运用梵高的作品以明亮而鲜艳的色彩为特点。

他喜欢使用红、黄等暖色调,将画面点缀得生动而富有活力。

这种明亮色彩的运用不仅反映了梵高对外界的积极态度,更是他内心情感的外化。

他相信通过色彩的表达,可以将内心的喜悦、忧伤等情感与观者进行共鸣。

二、扭曲的线条表现梵高的画作中常常出现扭曲的线条,这种线条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艺术的美感,更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

通过扭曲的线条,梵高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这种特殊的线条表现方式,为观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使作品更具张力和冲击力。

三、画面构图的特殊处理在画面构图方面,梵高常常采用对比强烈的手法,将人物或景物置于画面的一侧,并运用大块的色块或几何形状进行衬托。

这种特殊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突出主题,更能够表达梵高内心情感的冲突与挣扎。

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会感受到画面中的精神动荡与力量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自我表达的日记和信件梵高还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日记和信件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

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对绘画的思考和感悟,深入剖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对艺术的追求。

通过这些记录,梵高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也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艺术观点和情感体验。

五、表现精神世界的主题选择梵高的作品主题多涉及自然风景、人物肖像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然而,他并不仅仅是为了描绘外部景象,更注重通过绘画来表达他内心的精神世界。

无论是扭曲的自画像、夜晚的星空,还是麦田与乡村风景,都展现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的深思和情感的表达。

总结:梵高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感人的艺术表达方式,成功地将内心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

对印象派绘画中光与色的思考

对印象派绘画中光与色的思考
一、印象派的背景 印象主义的风潮起始于 1874 年,仅仅源于一 场当时只有三十一位参加者的,位于巴黎皮西纳大 道一间公寓里的艺术展览。勒罗瓦用题目为《一次 印象主义的展览》的文章对这次艺术展览进行了报 导。印象派从此因而得名,这个词之后也成了整个 运动的统称。 印象派绘画艺术的创始人是几个年轻人,他 们对当时腐朽的学院派艺术观念非常厌倦,非常不 满于绘画教育的现状。此后,他们决定在大自然中 释怀自己,毅然跑去了附近景色宜人的小村庄。这 些人都多多少少地感受了巴比松、柯罗画派以及库 尔贝写实主义的精神, 与巴比松画派画家不同的 是,他们没有抛弃“艺术面向当代生活”的理念, 同时又持续不断的进行创新,使艺术家们迈出了画 室,走进了田野,走进了大街小巷,努力的去体味 大自然的灵动、生气,认真追寻和观察大自然绚烂 自然美景中所蕴含的光与色,认真体会光与色的冷 暖变化,细细琢磨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变化多 端,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光与色的效果,真实准 确地记录和雕在画布上,把瞬间的感动转化为笔下 的永恒。 二、印象派的色彩运用 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 笔触和色彩的展现,认识也仅仅局限在对色彩的经 验和概念上。画家将特性与颜料的品种凝汇出出色 彩的配方,从而有效的诞生出具有色彩样式的固定 模式,即以一种特定光源下的柔和层次和一种始终 不渝的“酱油色调”来经营画面。他们仅仅将通 过观察色彩为沉着于物体结构与体积上的特有色的 明暗变化,这种认识取决于光线对素描关系的影响, 但却忽视了光线对其色彩关系的作用。 印象主义以巧用色彩的冷暖变化为主,从而 增添了色彩的表现,彻底转变了旧的古典主义绘画 的形象。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感悟于景物写生读
学术探讨
天 下
INSIGHT
摘要:印象派绘画艺术是西方传统绘画科学与理性 的结合与发展,它对整个欧洲的绘画史有着极深的 影响。印象派画家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景物,他们 的特点在于将光和色的运用体现在作画时,从而通 过描绘即逝的自然景物来抒发和表达对大自然拥有 这种神奇光影的热爱,充分显示了印象派绘画的魅 力。 关键词:印象派;主义;绘画;色彩;光与色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

浅析油画大师梵高的绘画风格
梵高是西方艺术史上的著名油画大师之一,他的绘画风格被誉为“后印象派”,是油
画的开拓者之一,对现代艺术家们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从颜色运用、线条构建
到画面情感抒发,都表达着他对自然世界、人性内在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先,梵高的画面具有强烈的色彩表现力。

他采用了大量的明亮色调,如鲜红、橙黄、紫罗兰等,使画面更加鲜艳、活泼,富有张力和节奏。

他处理色彩时常常违背视觉准则,
突破了以往印象派的色彩规则。

例如,在《星夜》中,梵高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使画面
散发出一种激情和生命力。

这种颜色表现方式成为梵高的标志性符号,甚至被后来的艺术
家所继承。

其次,梵高的线条构建具有力度感。

他常常用交错的、有力的线条描绘出物品的轮廓
和形状,并将其与强烈的色彩呈现结合起来。

在《麦田里的乌鸦》中,梵高用深色的线条
将麦田上的乌鸦描绘得非常生动,同时使用颜色的渐变描绘出麦田的纹理和层次感。

这种
线条的运用方式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张力,使画作更加精神饱满。

最后,梵高的画面情感表达非常丰富。

他是一位充满矛盾和思考的艺术家,对人性内
在的探索一直是他的主题之一。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孤独、挣扎、痛苦等情感的表达,例
如《夜咏》和《吸烟的骷髅》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艺术创作和自身处境的反思和
思考,使得画面更具情感张力和力度。

综上所述,梵高的绘画风格具有鲜明的特色,他通过具有冲击力的色彩运用、有力的
线条构建和情感丰富的表达方式,创作出了许多充满生命力和张力的作品,对西方艺术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印象派绘画作品运用色彩进行情感表达引发的思考
文ˉ山西省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ˉ韩曦
[内容摘要]作为西方现代艺术的开创者,印象派画家作品中包含了许多新的造型因素。

尽管在当时这种画法有悖于传统的表现风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
不仅动摇了传统的绘画观念,而且促成了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变。

[关键词]色彩印象派静物画
印象派画家按照自身的审美和情感表达,不再更多地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而是将光线和色彩作为重点表现物体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下所带给人的视觉感受。

这在绘画色彩观念上带来了划时代的意义。

一、莫奈绘画作品色彩观念的分析
19世纪之前的绘画风格追求的是画面形与色并重且要互补分离的特点,在色彩表现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固有色的真实客观表达。

随着这种风格成熟之后出现的印象派从根本上动摇了模拟自然界客观色彩为表现目的的传统绘画观念。

印象派中的代表画家莫奈致力于自然环境与光线关系的研究,采用鲜明的色彩和笔触直接描画在阳光下的物象,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奇妙的变化。

印象派画家依据自身的审美和情感表达,将光线和色彩作为新的课题进行研究,重点表现物体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下所带给人的视觉感受。

这在绘画色彩观念上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因此莫奈的色彩观念是值得我们去深深领会和探讨的。

莫奈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充分运用色彩语言表达他的情感,用创新的色彩观念唤起人们的视觉留意与情感共鸣,从而使其绘画作品表现出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我们通过学习和观察大师的绘画作品了解到,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都将本人的真实情感进行了充分的表达。

莫奈作品感染我们观者的并不仅仅是扎实的写实才能、画面中所包含的故事情节,还有色彩观念的转变有利于情感表达的画风。

艺术家在平凡的世俗世界中捕捉到有价值和感兴味的事物,用丰富的色彩语言描绘生活,并将本人的心血和感情凝聚在作品中。

莫奈常常关注自然界的光色变化,他在绘画中用色彩去表现瞬间的印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常常消逝在光色之中,这种风格的表现使世人重新领悟到光与自然新的构造。

其绘画所表现的光线、颜色的生机取代了以往绘画中严谨的构图来塑造外形的传统表现方式。

莫奈就是在这种细微的关注中领会着色彩的魅力。

在其画作《日出·印象》中,莫奈捕捉日光下景物光线变化的瞬间印象,用细碎笔触的厚涂法将对比色并置,形成雾气融合的日光,画面的暗部或阴影的部分并不是纯黑色的浓淡变化,而是由透明的、有冷暖倾向的色块组成的,并构成奇妙的过渡。

正是由于这样,莫奈可以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他所看见的事物,色彩在创作中变得十分关键,他不是集中表现景物形体,而是关注景物四周的空间环境、光线、烟雾、气流所产生的效果。

因此,莫奈在创作作品时将景物的体积感淡化,加强了色彩方面的要素,根据光反射的原理,用色彩的冷暖构成空间,表现出鲜明生动的景物印象。

从观者以及后世的美术评论家的角度来说,莫奈的景物画,突破了“固有色”对物体的限定,这是莫奈特殊色彩艺术语言的表现,表现出大自然给予物体的灵动之美。

莫奈并不满足于可以画他所看到的事物,他描画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树木都弥漫着非同寻常的生命感。

他对同一主题重复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写生描画,画出不同的光景与氛围,用极具纯熟和精练的色彩言语描画的《睡莲》,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二、塞尚绘画作品色彩情感的表达
以纯手绘为绘画手段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后印象主义的绘画风格是将传统风格向现代绘画风格转变与发展的分水岭。

后印象主义流派的三个典型代表人物是塞尚、凡·高和高更,他们以各自特殊的艺术实践使绘画的方向从模仿自然界客观的现实转到了表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以此翻开了西方现代艺术流派新的篇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色彩的因素并不十分突出。

因为那时所创立的“光影素描法”,强调的是在平面的画布上以色彩的明度来表现出物象的雕塑感,色彩的塑造是以表现物体的形体感为目的的。

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物理学中光学的成就应用到美术学中,画家们认识到色彩并不全是物体自身所固有的,还来自于自然界光的照射与环境的折射。

对于物体本身而言,影响会更大一些,即我们所熟知的“有光才有色,有色必有光”的道理。

因此,印象派的画家们十分注重瞬间的视觉印象与感受。

他们捕捉大自然中光与色的变化,努力渲染、烘托画面的色彩氛围。

于是,绘画的色彩显露出了自身的独立性,强烈的色性对比与冷暖变化一改传统绘画的风格,向世人呈现出一派流光溢彩的色彩世界。

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他所带来的成就对于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

因为他从艺术观念上动摇了传统绘画的根基,突显了绘画语言自身的价值与其所表达的精神品质。

首先他从色彩的运用上对印象派的方法进行了整理。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觉到,他注重色彩的提炼与概括,并按照自己对空间的理解,积极主动地去安排画面中的色彩关系。

塞尚说过:“作画,绝非奴隶般去摹写题材,而是去寻找众多关系之间的一种和谐。

”因此,他的色彩不是来自于自然的物质世界,而是来自于心灵的精神世界。

塞尚还花了大量时间从事静物这个主题的创作,他认为只有静物才能给予他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从容以对,而这对他那种想要探究其观念深度的做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画静物画之前,他总是摆放一些洋葱、苹果等这些生命力顽强而持久的东西,这样他才能对它们色彩的整体感从事探索性的分析。

其实正是在静物画中,我们才会经常捕捉到艺术家最纯粹的自我揭示。

我们或许可以用《高脚果盘》作为这一系列的一个典型来说明,它是塞尚成就最高、最著名的静物画之一。

这幅作品属于塞尚已完全确立其个人手法的时期。

早年曾促使他以厚重的颜料在画布上塑造形象的那种感性能量依旧赫然在目。

但他处理它的方式却已变得慎重得多。

我们发现他的画面是由细小笔触的画笔逐渐累积而成。

一旦他开始从色彩丰富的物象表面进行细致的分析,这种细小的笔触就成了一种必需。

过去,他曾将那种迅捷而预先形成的综合强加于现象之上;现在他却继之于一个长长的探究到最后形成一个综合的过程,直到对被见事物的沉思渐渐揭开它自身。

对最终结果持续不断地追求时,常常会在颜料的物质实体中通过一个强烈的色彩,或一根近乎粗暴的轮廓线来进行变化,使其变得极端丰富和稠密,色彩也变得充分饱和,最终完成的画面质地形成了类似于漆器的质感。

塞尚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绘画美。

他的作品的表面没有任何一部分比别的部分更多或更少具有表现性,因为他的感受力的活跃贯穿始终。

也许某些部位得到了强调,但那些人们也许认为不太重要的部分,同样得到了细心的描绘。

参考文献:
1.马晓林.西方美术史.河北美术出版社
2.帕坦著.张容译.莫奈—捕捉光与色彩的瞬间.上海译文出
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