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印象派绘画光与色
印象派绘画中的光与色彩

印象派绘画中的光与色彩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末期兴起于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对光与色彩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追求捕捉瞬间的印象,将自然界的光与色彩以及观者的感受直观地呈现在画布上。
本文将探讨印象派绘画中光与色彩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光是印象派绘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艺术家们通过对光的观察和研究,试图捕捉到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下光线的变化和效果。
印象派画家们善于运用明暗对比和光影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他们通过用色的明暗变化来模拟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例如,莫奈的《印象·日出》中,他运用了大量的明亮色彩和光线的变化,将日出时的光影效果表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
色彩是印象派绘画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
印象派画家们对色彩的运用非常自由和大胆,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调色板,而是通过对光的观察和感受,运用纯净的色彩来表现自然界的多样性。
他们通过运用色彩的对比和交错,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
例如,梵高的《星夜》中,他运用了大胆的色彩对比和斑驳的笔触,创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光影效果,使观者感受到了夜晚的神秘和宁静。
印象派绘画对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使艺术家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印象派画家们通过对光与色彩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使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美。
其次,印象派绘画对后来的艺术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立体派画家们受到印象派绘画的启发,开始研究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将不同角度的视觉效果呈现在画布上。
这种对光与色彩的研究和表现方式,为后来的现代艺术奠定了基础。
总之,印象派绘画中的光与色彩是艺术家们表达自然界和观者感受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光的观察和色彩的运用,艺术家们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印象派绘画对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为后来的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印象派光与色的绘画艺术——以莫奈为例

海外艺术 |4印象派光与色的绘画艺术——以莫奈为例□余沁然/文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的艺术创作与早期古代艺术有所不同。
他从古希腊的模仿说解脱出来,不再过分强调形象的再现,而是逐渐发现了色彩的价值。
莫奈特别擅长捕捉光影瞬间的变化,描绘自然阳光下的流动空气感。
他通过探索色彩与笔法的表达处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将大自然光与色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
本文以莫奈为例,探究印象派光与色的绘画艺术。
0 印象派诞生的背景印象派诞生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9世纪的社会背景:19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逐渐转向了更加现实和多样化的方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19世纪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光学和色彩理论方面。
这些理论的发展为印象派画家提供了新的色彩观念和创作思路。
例如,当时的光学理论认为,光线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而颜色可以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来改变。
这些理论对印象派画家在色彩运用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 莫奈绘画艺术特征1.1 绘画主题选择莫奈常常选择大自然作为绘画的主题,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天气变化,都可以是他绘画的主题。
真实性,是莫奈绘画的一大特点,这和自然主题相结合,产生了美妙的化学反应。
当人们欣赏莫奈的画时,常常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走入到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真实的自然。
该题材最著名的画作有《干草垛》《睡莲》系列等等。
虽然以大自然为主题在现在很为常见,人们越来越强调写生的重要性,但是在当时,这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举措。
莫奈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不再追求宗教画和人物画,而是将大自然作为画面的主题,通过直接的、充满活力的方式来进行自然景物的创作,他还创作了不同的组画。
在画中,莫奈常常表现光影的瞬息变化,使得画面具有鲜明的“时间感”,一看到画作,就能感受到画面的晨昏之别。
浅谈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色彩特征

浅谈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色彩特征
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以色彩鲜艳、光影变化、构图特别等特点著称。
以下就从色彩特征方面来浅谈莫奈的艺术魅力。
一、色彩鲜艳明亮
莫奈的绘画风格以色彩为主导,他用强烈鲜艳的色彩来描绘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他尤其喜欢使用明亮的蓝色、绿色、红色等颜色,运用这些颜色使得画面产生出崭新的感觉,从而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精美细腻的画面构成
莫奈的画作中,色彩自然而然地分布在画布上,不同颜色的面积渐次交错,缔结成完美的组合。
同时,莫奈非常注重构图的效果,他重视偏斜和阴影的处理,让画面产生出三维感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精细化和立体化。
三、光与色的和谐融合
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非常擅长表现光的艺术家之一,他善于运用光的特点来表现色彩的变化。
他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块、笔触和厚薄来表现出光的层次感,从而使整个画面的色调更加和谐融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妙体验。
四、对自然的真实描绘
莫奈对自然的描绘非常真实,在他的画作中,自然的美妙表现得十分逼真,精细到每一朵花瓣、每一棵树叶。
莫奈在绘画时喜欢到户外去,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创作素材,这种对自然的真实描绘也是他作品魅力的重要元素。
总之,莫奈的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它们既有色彩艳丽、构图精细的视觉魅力,也富有情感层次和生命气息,使人不由地感到震撼和感动。
莫奈对色彩、对光影的表现方式成为了印象派画家们的艺术探索,同时也对后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后半叶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运动之一。
这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们强调表现光线和色彩对于主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戶外。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被认为是抽象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过渡。
以下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一、重视光的变化印象派绘画着重表现光的变化和色彩组合来表达主题的意境。
蒙特马特山(Mt.Monastier)的下午,1874年,是莫兰的一件代表作品。
这个画面细致地描述了阳光与阴影的消长,使画面变得具有深度和多样性。
一些艺术家甚至直接在戶外作画,以便能够更好地捕捉光的变化。
这同样影响了现代艺术家的绘画方式和方法。
二、忽略细节印象派艺术家不再着重绘制细节,而选择通过渲染色彩和光的变化来表现画面的氛围和观感。
艺术家们仔细观察自然或社会场景,以捕捉瞬间动态,以展示人的感性反应。
这样的方法为现代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绘画思路。
20世纪早期的艺术运动对印象派中这样的绘画方法作为灵感与工具进行了发掘和利用。
三、运用点彩技法点彩技法是印象派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
它是将不同颜色的点按照其数量和分布放置在画面上,通过视觉效果来渲染色彩和画面感。
大量点彩的使用让观者有了更加立体和强烈的视觉感受。
通过点彩,画家可以表现充满生命力和立体感的人物、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
这个绘画方法在20世纪初受到较多的应用,比如福柯(Seurat)的『星期天的下午岛屿拉格朗日』(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四、突破传统绘画表现法印象派绘画认为肉眼和人的感官能感知到的自然世界与传统艺术创作方式里的‘真实’是迥然不同的。
此为突破传统绘画表现法的第一个要义:即使是平凡的东西,只要画家打开自己的直观感受, 自然中一瞬间的景象和空间变化也可能转化为令人陶醉的艺术作品。
五、促使了现代艺术运动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称赞,逐渐导致了其他艺术流派的出现。
[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浅析
![[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d3e6bda45177232e60a2c8.png)
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浅析【文章摘要】从上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以来,印象派的绘画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鼎盛时期,并迅速的从欧洲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以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和魅力受到了各国绘画作家的青睐和学习。
印象派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光与色的有机结合和运用,二者的结合可以体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和良好的自然形态,同时印象派绘画作品还比较热衷于对于那些忽隐忽现和稍纵即逝的景物的描写和创造,通过这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来表现自己对于大自然的那种自然美的喜爱,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一种向往。
光与色本身就是大自然所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印象派的一种艺术表达,可以发挥出更高艺术价值。
对于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的分析和研究是对于古典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一种表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印象派;文化内涵;光与色;研究;分析每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艺术的发展都有其时代相关的特性特点,而每当一种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之后都会根据当时的艺术背景进行必要的创新形式的发展,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印象派绘画,它的根源其实是和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也可以说印象主义所产生的理论实践基础就是古典浪漫主义。
但是每一种新鲜事物或是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是长时间的理论实践的发展结果,对于印象派的绘画来说,更是一种和其他绘画界的主流思想相悖的新的艺术流派,因此纵观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史,也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
在十九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阶段,对于印象派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开始对于大自然的光与色进行研究,并集中表现于他们的绘画作品之中,由此印象派绘画的一个显著特点也由此而生。
本文将从印象派的由来出发,对于印象派绘画的恩华内涵以及在色彩运用方面的重大突破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对于印象派绘画之中的光与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于当代的影响价值进行了论述,以此来表现印象派绘画的重要艺术价值所在。
1 对印象派的由来分析印象派绘画的产生与发展是西方绘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它对于西方艺术形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浅谈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色彩特征

浅谈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色彩特征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是十九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被誉为“印象派的领袖人物”。
他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艺术风格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莫奈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捕捉,创造出了许多富有生命力和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了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就莫奈的色彩特征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位大师的艺术成就。
莫奈对色彩的运用极富创意和想象力。
在他的作品中,色彩随着光影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他善于运用鲜艳明亮的色彩来表现光的反射和折射,使得画面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莫奈在画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包括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这些色彩相互交错、相互映衬,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画面。
他还擅长运用冷暖对比的手法,通过冷暖色彩的对比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莫奈的色彩运用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能感受到阳光和空气的清新和舒爽。
莫奈善于利用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往往与情感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比如在他著名的《睡莲》系列作品中,淡淡的粉红色、蓝色和绿色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幽静、梦幻般的画面,令人感到宁静和安详。
而在《印象•日出》中,莫奈通过运用淡淡的蓝色和淡黄色,表现了清晨日出的宁静和神秘感。
莫奈的色彩运用不仅使画面具有了视觉上的冲击力,更赋予了作品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莫奈在色彩运用上还注重了对色彩关系的处理和表现。
他通过对比鲜明的冷暖色彩、对比明快的互补色和对比柔和的近似色等手法,使得画面的色彩关系更加丰富多样,更有层次和变化。
例如在他的作品《印象•日出》中,莫奈通过对比明亮的橙色和淡蓝色,表现出了日出时璀璨的耀眼光芒。
而在《荷塘》系列作品中,他则通过对比深浅不一的绿色和黄色,创造了一种蓬勃生机和动感十足的效果。
莫奈善于处理色彩关系,使得作品的色彩更加生动鲜明,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莫奈在其艺术生涯中对色彩的运用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实践。
印象派绘画技法与画作赏析

印象派绘画技法与画作赏析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艺术界的一股重要艺术运动,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技法而闻名。
本文将介绍印象派绘画技法的特点,并对几个代表性画作进行赏析。
一、印象派绘画技法的特点1. 轻快明快的笔触印象派画家追求观察并描绘光线和色彩的变化,他们的笔触通常轻快而明快。
与传统的平滑笔触相比,印象派画家常常使用粗粝的笔触,使得画面更具活力和表现力。
2. 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印象派绘画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
印象派画家通过运用明亮的色彩和色彩的纯净度来表现自然光线的效果。
与传统的调色板相比,印象派画家使用了更丰富的色彩,并且将颜色直接应用在画布上,而不是进行混合。
3. 对光线和阴影的表现印象派画家非常注重对光线和阴影的描绘,他们通过绘制颜色的变化和明暗的对比来表现光线的效果。
简单的色块和斑驳的笔触被用来表现被阳光普照的景色,给人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感觉。
二、印象派画作赏析1. 克劳德·莫奈的《睡莲》《睡莲》是莫奈晚年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展现了康河上的一片荷花池塘,整个画面以宽阔的画幅展开,画家运用大量的色彩和光线的变化来描绘了荷花的生机与绚丽。
莫奈通过点状和斑驳的笔触表现荷叶上水珠的光影效果,使整个画面散发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2. 埃德加·德加的《舞台上的舞蹈课》《舞台上的舞蹈课》是德加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画面中描绘了一群排练舞蹈的女子,画家通过迅速、大胆的笔触和色彩的运用,展现了舞者们的活力和快乐。
整个画面充满了运动的感觉,观众仿佛可以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的魅力。
3.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午餐的船员》《午餐的船员》是雷诺阿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画展现了一群在船上用餐的船员,画家用轻快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表现了他们的活泼与快乐。
画面中的光影交织,呈现出阳光照耀下的闪耀效果,给人一种欢快的氛围。
总结:印象派绘画技法通过轻快的笔触、明快的色彩和对光线的表现,赋予画作以连续流动的感觉和生动的氛围。
人文艺术: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作品

人文艺术: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与代表作品引言印象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股重要的艺术运动,它在绘画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
印象派着重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瞬间感觉和光线变化,展示主观印象而非客观真实。
本文将介绍印象派绘画的风格特点以及一些代表性作品,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令人着迷的艺术时期。
1. 风格特点•轻快自由的笔触:印象派注重捕捉瞬间,强调速写式的表现形式。
画家运用宽松、自由而轻快的笔触来描绘日常生活中瞬息万变的景物和情感,使画面更加富有活力。
•光线和色彩:印象派对光线和色彩非常敏感,并尝试以色彩明暗变化来再现不同光线条件下物体的想法。
他们运用明亮而纯净的颜料,在画布上直接涂抹出明亮的色块,以强调光线和氛围的变化。
•剪辑式构图:印象派画家通常将画面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区块或碎片,并在画布上随意摆放,形成剪辑式的构图。
这种构图形式凸显了绘画表面上对被描绘对象的快速直接观察。
2. 代表作品2.1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印日出》:这是印象派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莫奈通过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了沙滩、海浪和太阳,捕捉到了晨曦初现时刻瞬间变化的光线和色彩。
•《睡莲》系列:莫奈为了捕捉水面上睡莲花朵在不同光线下的效果而成立了一个庭院,并将其用作主题长达20多年,他通过多次创作呈现出了睡莲在不同时间和季节下绽放美丽的景象。
2.2 奧古斯特·雷诺阿(Auguste Renoir)•《舞会之后》:这幅画作展现了一场舞会结束后的场景,画面中充满了欢乐、活力和动感。
雷诺阿通过对人物面部轮廓和身体细节的模糊处理,以及鲜明的色彩呈现出了他对此时此刻的印象。
2.3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排球比赛》:这是德加绘画生涯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他通过捕捉女子排球比赛中选手们运动姿势的瞬间,展现了运动员们身体力量和速度所带来的美感。
结论印象派绘画以其轻快自由的笔触、光线和色彩的特点以及剪辑式构图等突出特点而在艺术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摘要:印象派画家最大的特点在于作画时对光和色的运用,他们善于捕捉瞬间即逝的景物,通过描绘稍纵即逝的自然景物,来表达和抒发对大自然拥有这种神奇光影的热爱。
同时他们也研究室内灯光和色彩的变化。
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
他们重写生、重实践,主张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柔和,形成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新画风。
关键词:印象主义;色彩;光艺术总是有它的时代性,每个艺术走到了顶峰,就会有新的发展,从而形成另一个艺术派别,印象主义是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的基础上走出来的。
开始他们受到了绘画界的攻击,因为传统的东西在人们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就连那时自诩思想很开放的画家们也是如此,所以印象派在艰难的成长着。
1874年4月,有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
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
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人。
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是西主义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1]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把对自然的感悟放到首位,观察在光线下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却准确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
一、印象派在色彩运用方面的重大突破金色的朝霞,蔚蓝的天空,郁郁葱葱的群山,万紫千红的花朵......是谁把大自然点缀这样美丽,它的化妆师就是光。
莫奈认为:“当你出去写生时,要设法忘掉你面前的物体,一棵树、一片田野,只想这是一小块蓝色,那是一条黄色,然后准确地画下你所观察到的颜色和形状,直到你最初的印象为止。
” [2]每当艺术家为此而感动的时候,都会抑制不了自己的激情想将这光和色彩的神奇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这是许多画家都尝试过努力过的。
但真正走进深入研究并逐步发展的是欧洲19世纪印象派的画家。
他们勇敢的从传统中走出来,将画架移至户外尽可能的在实地作画,而不是在画室里根据草图闭门作画,他们反对将道喻、暗示或文学色彩融入画中。
我认为他们要做的是将最原始的对色彩的感受传达给欣赏者。
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色彩与笔触的表现,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努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
对色彩的认识局限在经验和概念上。
画家根据颜料品种和特性总结出色彩配方,从而产生具有固定模式的色彩样式,即以一种特定光源下的柔和层次和一种始终不渝的“酱油色调”来经营画面。
色彩变化附着在作品素描底稿的变化之中,有限的色彩层次只能为形体服务。
另外,古典主义时期的审美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导致诸多作品遵循一致的法则——物体必须有明暗、有投影,必须画得逼真。
看古典主义作品,我们可以发现色彩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基本是在形体的亮部和中间过渡色的位置上,只有在这些地方的色彩才显现出作品的亮丽。
绘画越是模拟现实物象的固有色,色彩越让人觉得真实,而这种具有真实感的色彩必须与完美的形体明暗相结合才能产生逼真的效果。
所以,古典主义色彩基本上是为表现物质色彩的属性和为物体的固有面貌而设立的,色彩附属于物体,目的是加强物体的真实感。
画家仅仅视色彩为依附于物体体积与结构上的固有色的明暗变化,这种认识基于光线对素描关系的作用,而忽略了光线对色彩关系的作用。
他们首先用素描构成作品,然后再添上色彩,形体优先于色彩,色彩总是作为素描的补充。
单纯从色彩的运用上来看古典主义艺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理性压倒感性,缺少活生生的创造和直接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绘画的色彩及其审美经验受到固定模式的束缚。
印象主义运用色彩的冷暖变化开拓了色彩的表现,彻底改变了古典主义绘画的面貌。
画家从室内走向室外,直接、即兴地面对景物写生代替了古典式的室内制作加工。
他们不拘泥于严谨的轮廓和细节描写,而着眼于现场写生中迅速捕捉那些变化着的色彩,努力追求跳动的光、变化的色,表现大自然的生命与活力在人们视觉上留下的印象。
画家群体探索的结果,是以一种力求自然真实状态的色彩代替油画中的虚拟性色彩,用条件色代替固有色,寻求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
最典型的印象主义画家莫奈,他的《鲁昂大教堂》系列以多幅作品记录相同物体在不同光线、不同时间下所产生的色彩变化,注重捕捉光线、色彩给人的瞬间印象。
利用色调和明度差别既区分了形体位置,又创造了画面新的空间和光的真实感。
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中所产生的形象已不再是客观物象的摹写。
过去人们认为雪是纯白色的,但在莫奈的画面上雪没有一处是纯白色的,有的是灰色、紫色甚至暖的褐色,但从整体的对比中看上去雪是那么的洁白,甚至能够感到清新宜人的空气在流动。
印象主义绘画中物体的暗部有明确的色彩倾向并与亮部色彩形成对比,形成色彩节奏的转换。
无论是大色块的对比还是小笔触的并置及色层的凝结变化上都有冷暖色或补色对比,这种手段是古典绘画中找不到的。
暖色大面积地被使用,冷色的分布又起到控制暖色过多引起不协调的平衡作用。
暖色使画面有平面效果、拉近的效果,有视觉的冲击力。
相反冷色具有向内向远静止的力量。
这样两种不同感受的色彩,构成了印象派色彩语言上的空间拉近推远的效果。
雷诺阿的《舞蹈演员》采用大面积的黄色调与小面积的冷色调形成对比,在暖黄色调中有偏红紫、偏黄紫的颜色成分和区域。
对比双方既包含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在自己的色域内向着对方的色调逐渐转移,使对比双方相互衬托又和谐统一。
印象派画家用色的原则是所谓的“原色、纯色主义”。
观察印象派作品能明显的看出他们用色较纯、较直接。
不仅如此,为了保持颜色的鲜度和纯度,印象派画家使用颜色很少在调色板上调和,有时直接采用锡管里的新鲜颜色。
比如,莫奈的《阿尔让特依大桥》表现炽热的阳光闪动在水面上的辉映效果。
水由无数黄、橙、绿等纯色的小笔触画出来,倒影充满蓝色和红色。
即便是最深的阴影,也毫不含糊地使用纯色,画中很难见到黑色和深棕色。
二、印象派研究光与色的关系并用之于绘画中光是色彩的前提,绘画中通过色彩表现光。
“没有光就没有色”,这是我们认识绘画色彩的基本常识。
光和色是不可分离的,色彩是光的显现。
在生活中我们对光和色有了基本的视觉体验,光线的变化强弱对色彩有直接的影响,光线越强,物体色彩的冷暖对比就越鲜明;光线越弱,色彩表现的就越暗。
强光下物体的颜色浓度浅,在光线弱的时候,物体的颜色浓度深;深色吸光,浅色反光,物体在阳光的照射下,外轮廓会显得模糊。
这些体验被画家们运用到画面中去,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致使印象派研究光与色的关系并用之于绘画中的,是19世纪光学科学的发展。
为什么在白色的太阳光下,物体会呈现出五颜六色呢?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另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剩下的穿过物体透射出去。
不透明的物体是由它反射的光线的颜色决定的。
如果物体能反射阳光中所有的七种色光,那么这个物体就是白色的;反之如果物体把投射于它的不论哪种色光都吸收,这个物体就呈黑色。
西红柿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只反射红光而吸收了其它波长的光线。
如果把西红柿放在蓝灯下观看,情况就不同了。
由于西红柿只能反射红色光,蓝光中没有红色光的成分,西红柿吸收蓝光之后,看上去就成黑色了。
这说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既依赖于它所反射的光的颜色,也依赖于照射它的光的颜色。
对于透明物体,它的颜色是由能透过它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绿色的玻璃所呈现的颜色,是它只让绿色的结果。
普通玻璃能让名种颜色的光透过,所以,它对阳光是完全透明的,而没有光线,世界就是一片黑暗,没有色彩可言。
色彩是绘画语言的重要成分,是最具感染力的绘画艺术语言,在绘画中的位置无可替代。
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出“严格来说,一切视觉表象都是有色彩和亮度产生的。
那界定形状和轮廓线,是眼睛区分几个在亮度和色彩方面都决然不同的区域时推导出来的。
组成三度形状的主要因素是光和阴影,而光线和阴影与色彩和亮度又是同宗。
” [3]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颜色的,因此所有的事物都有亮度值,而这与各种颜色吸收和反射的光有关。
印象派画家打破了传统绘画中固有的色彩观念,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光和色的瞬间效果,经过反复的写生实践,光色的表现达到了极致。
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阴影不是黑色的,是有色彩变化,注意到了反射光的作用,解释了光源色与环境色,以及固有色的关系。
光源色对描绘对象的整体色彩起着决定作用,统一了画面的色彩,趋于和谐形成色调。
光学科学阐述,由于色彩的波长具有反射和吸收的光学特征,我们看到的物象色彩是该物象对光反射出的色彩,而并非是物象本身的固有色。
物体的固有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光源和环境的色彩决定了物体的色彩。
自然界中季节、时间、气候、地域因素影响着光源色的变化,这些特定的因素下的色彩关系呈现出丰富的面貌,唤起画家的热情和想象力,启发了画家与自然景观在情感上的某种默契。
如印象主义莫奈的《鲁昂大教堂》和《草垛》都是对同一景点同一角度在不同时间的阳光照射下通过写生进行深入研究。
《清晨的鲁昂大教堂》整个教堂笼罩在蓝紫色调里,阳光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柔和的晨光从教堂的侧面照射过来,使教堂基本上处于背光,受光的侧面是浅黄色调,是整个画面最亮最暖的颜色,而阴影和背光的部分用了与黄色互为补色的蓝紫色,天空是发亮的银灰色,比背光部分的大教堂要暖得多,整个画面是朦胧的蓝紫色调。
《正午的鲁昂大教堂》强烈的阳光从正面照射在大教堂上,使墙台泛出耀眼的白灰色反光,整个教堂呈现出朦胧的金色,天空则是青蓝色,整个画面呈现出金灿灿的色调。
《雾天的鲁昂大教堂》丰富细腻的各种灰色统一在冷色调中。
虽然教堂自身的颜色是白色的,但莫奈表现出了不同的气象、不同的调子和不同的色彩效果。
印象派的绘画为了很好的表现光对色彩生成的规律,大多运用纯色,用点彩的方法使色彩在画面上达到一种空间混合的效果,要观众也参与到绘作中来,用眼睛来调和画面的色彩,这是印象派作品的一个普遍规律。
我觉得这样更有利于观众及其作品的交流。
[4]应该说,印象派画家不单纯只研究阳光对色彩的影响,也还研究室内灯光,室内舞台光钱的魁力。
德加是一个喜欢表现舞台题材的印象派画家,他不同于莫奈、西斯莱、毕沙罗,他认为"我是善于用线的色彩画家",颜色使物体表面光彩熠熠,让舞蹈演员们轻薄透明的短裙闪烁着光亮,他就这样达到了作为十九世纪末标志的最辉煌的一种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