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

合集下载

印象派绘画中的光与色彩

印象派绘画中的光与色彩

印象派绘画中的光与色彩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末期兴起于法国的一种艺术运动,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对光与色彩的追求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时期,艺术家们开始追求捕捉瞬间的印象,将自然界的光与色彩以及观者的感受直观地呈现在画布上。

本文将探讨印象派绘画中光与色彩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光是印象派绘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艺术家们通过对光的观察和研究,试图捕捉到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下光线的变化和效果。

印象派画家们善于运用明暗对比和光影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他们通过用色的明暗变化来模拟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例如,莫奈的《印象·日出》中,他运用了大量的明亮色彩和光线的变化,将日出时的光影效果表现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仿佛置身其中的感觉。

色彩是印象派绘画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

印象派画家们对色彩的运用非常自由和大胆,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调色板,而是通过对光的观察和感受,运用纯净的色彩来表现自然界的多样性。

他们通过运用色彩的对比和交错,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

例如,梵高的《星夜》中,他运用了大胆的色彩对比和斑驳的笔触,创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光影效果,使观者感受到了夜晚的神秘和宁静。

印象派绘画对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使艺术家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印象派画家们通过对光与色彩的追求,使绘画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使观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美。

其次,印象派绘画对后来的艺术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立体派画家们受到印象派绘画的启发,开始研究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将不同角度的视觉效果呈现在画布上。

这种对光与色彩的研究和表现方式,为后来的现代艺术奠定了基础。

总之,印象派绘画中的光与色彩是艺术家们表达自然界和观者感受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光的观察和色彩的运用,艺术家们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印象派绘画对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为后来的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了解印象派绘画风格与技法

了解印象派绘画风格与技法
浪漫主义画派强调情感的自由表达和个性的张扬,追求超越现实的艺术效果; 印象派则更注重对自然和瞬间印象的客观表现,情感表达相对内敛。
绘画技巧
浪漫主义画派善于运用夸张、象征等手法,追求画面的诗意和神秘感;印象派 则更注重光色原理和笔触的运用,追求画面的生动和真实感。
与现代主义画派比较
艺术观念
现代主义画派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创新性,追求艺术的纯粹 性和精神性;印象派则更注重对自然和瞬间印象的捕捉和表 现,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印象派画家常常采用独特的视角 和构图方式,将观众带入一个全 新的视觉世界,给人留下深刻的
印象。
03
印象派绘画技法
快速捕捉瞬间印象
瞬间性
印象派画家强调捕捉瞬间视觉印象,表现光线在 物体上产生的瞬间效果。
室外写生
他们倡导在户外进行写生,直接描绘自然光线下 的景物,以迅速记录瞬间的视觉感受。
快速笔触
画家运用快速、短促的笔触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光 影效果,使画面充满动感和生命力。
追求真实自然
印象派画家注重表现自然光线下的真实场景,这 种追求真实自然的表现手法对后来的画家产生了 深远影响。
强调个性表达
印象派画家在创作中注重个性表达,追求独特的 艺术风格,这种思想对后来的现代艺术流派产生 了重要影响。
在艺术史中地位和价值意义
推动绘画艺术发展
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出现,标志着绘画艺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推 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色彩冷暖对比
通过冷暖色彩的对比运用,表现画 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营造出丰富 的视觉效果。
笔触与肌理表现
笔触自由奔放
印象派画家在绘画过程中 ,笔触自由奔放,不拘泥 于细节的描绘,注重整体 效果的呈现。

印象派光与色的绘画艺术——以莫奈为例

印象派光与色的绘画艺术——以莫奈为例

海外艺术 |4印象派光与色的绘画艺术——以莫奈为例□余沁然/文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的艺术创作与早期古代艺术有所不同。

他从古希腊的模仿说解脱出来,不再过分强调形象的再现,而是逐渐发现了色彩的价值。

莫奈特别擅长捕捉光影瞬间的变化,描绘自然阳光下的流动空气感。

他通过探索色彩与笔法的表达处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将大自然光与色的表达发挥到了极致。

本文以莫奈为例,探究印象派光与色的绘画艺术。

0 印象派诞生的背景印象派诞生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9世纪的社会背景:19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也逐渐转向了更加现实和多样化的方向。

科学技术的发展:19世纪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光学和色彩理论方面。

这些理论的发展为印象派画家提供了新的色彩观念和创作思路。

例如,当时的光学理论认为,光线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而颜色可以通过光的反射和折射来改变。

这些理论对印象派画家在色彩运用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 莫奈绘画艺术特征1.1 绘画主题选择莫奈常常选择大自然作为绘画的主题,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天气变化,都可以是他绘画的主题。

真实性,是莫奈绘画的一大特点,这和自然主题相结合,产生了美妙的化学反应。

当人们欣赏莫奈的画时,常常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走入到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真实的自然。

该题材最著名的画作有《干草垛》《睡莲》系列等等。

虽然以大自然为主题在现在很为常见,人们越来越强调写生的重要性,但是在当时,这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举措。

莫奈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不再追求宗教画和人物画,而是将大自然作为画面的主题,通过直接的、充满活力的方式来进行自然景物的创作,他还创作了不同的组画。

在画中,莫奈常常表现光影的瞬息变化,使得画面具有鲜明的“时间感”,一看到画作,就能感受到画面的晨昏之别。

浅谈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色彩特征

浅谈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色彩特征

浅谈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色彩特征
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作品以色彩鲜艳、光影变化、构图特别等特点著称。

以下就从色彩特征方面来浅谈莫奈的艺术魅力。

一、色彩鲜艳明亮
莫奈的绘画风格以色彩为主导,他用强烈鲜艳的色彩来描绘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他尤其喜欢使用明亮的蓝色、绿色、红色等颜色,运用这些颜色使得画面产生出崭新的感觉,从而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精美细腻的画面构成
莫奈的画作中,色彩自然而然地分布在画布上,不同颜色的面积渐次交错,缔结成完美的组合。

同时,莫奈非常注重构图的效果,他重视偏斜和阴影的处理,让画面产生出三维感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精细化和立体化。

三、光与色的和谐融合
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非常擅长表现光的艺术家之一,他善于运用光的特点来表现色彩的变化。

他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块、笔触和厚薄来表现出光的层次感,从而使整个画面的色调更加和谐融合,给人以视觉上的美妙体验。

四、对自然的真实描绘
莫奈对自然的描绘非常真实,在他的画作中,自然的美妙表现得十分逼真,精细到每一朵花瓣、每一棵树叶。

莫奈在绘画时喜欢到户外去,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创作素材,这种对自然的真实描绘也是他作品魅力的重要元素。

总之,莫奈的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它们既有色彩艳丽、构图精细的视觉魅力,也富有情感层次和生命气息,使人不由地感到震撼和感动。

莫奈对色彩、对光影的表现方式成为了印象派画家们的艺术探索,同时也对后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风格

印象派绘画风格

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绘画风格,它起源于法国,以其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和明亮的色彩运用而著名。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特点是通过精确的光线和色彩运用来捕捉瞬间的感觉和印象,追求直接、纯粹的观察和表达。

印象派艺术家们主张在户外写生,通过直接观察自然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捕捉到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他们强调观察到的光线对物体的影响,并尝试以短暂的笔触或斑点来表现光线与色彩的变化。

与此相对应的是传统绘画中注重细节、精确的描绘,印象派则追求表现印象和感受,关注瞬间的氛围和情感。

在印象派中,色彩成为艺术家表达自己观察和感受的重要手段。

他们运用鲜艳的色彩,将视觉的冲击力引入绘画中。

印象派的艺术家将色彩分割为小的斑块或笔触,以反映光线的变化和物体的表面特性。

他们减少了形象之间的轮廓线,通过色彩的交融和反射来表现深度和体积。

印象派的色彩运用不再被认为是物品与光线之间简单的反射关系,而更多的是艺术家对于视觉印象的感知和再现。

印象派的艺术家们还注重绘画材料的运用和技术的创新。

他们使用普通的颜料和刷子,将绘画材料的特性与艺术家本身的观察力结合在一起。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强调了即兴的创作过程和个人表达的自由。

艺术家们在勾勒形象和表现色彩的同时,试图捕捉到他们在创作中所感受到的瞬间和氛围。

印象派对于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局限,强调了画家的个人直觉和表达方式。

与传统绘画相比,印象派的绘画更加自由、活力四溢,注重感性的视觉印象。

印象派还对后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后来的现代艺术打下了基础。

总结起来,印象派绘画风格以其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和明亮的色彩运用而著名。

印象派艺术家通过即兴的创作过程和自由的个人表达,捕捉到了瞬间的感觉和印象。

他们强调观察到的光线对物体的影响,并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深度和体积。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对后世的艺术界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后半叶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运动之一。

这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们强调表现光线和色彩对于主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戶外。

印象派的绘画风格被认为是抽象与现实之间的一种过渡。

以下是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一、重视光的变化印象派绘画着重表现光的变化和色彩组合来表达主题的意境。

蒙特马特山(Mt.Monastier)的下午,1874年,是莫兰的一件代表作品。

这个画面细致地描述了阳光与阴影的消长,使画面变得具有深度和多样性。

一些艺术家甚至直接在戶外作画,以便能够更好地捕捉光的变化。

这同样影响了现代艺术家的绘画方式和方法。

二、忽略细节印象派艺术家不再着重绘制细节,而选择通过渲染色彩和光的变化来表现画面的氛围和观感。

艺术家们仔细观察自然或社会场景,以捕捉瞬间动态,以展示人的感性反应。

这样的方法为现代艺术家提供了一种新的绘画思路。

20世纪早期的艺术运动对印象派中这样的绘画方法作为灵感与工具进行了发掘和利用。

三、运用点彩技法点彩技法是印象派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

它是将不同颜色的点按照其数量和分布放置在画面上,通过视觉效果来渲染色彩和画面感。

大量点彩的使用让观者有了更加立体和强烈的视觉感受。

通过点彩,画家可以表现充满生命力和立体感的人物、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

这个绘画方法在20世纪初受到较多的应用,比如福柯(Seurat)的『星期天的下午岛屿拉格朗日』(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四、突破传统绘画表现法印象派绘画认为肉眼和人的感官能感知到的自然世界与传统艺术创作方式里的‘真实’是迥然不同的。

此为突破传统绘画表现法的第一个要义:即使是平凡的东西,只要画家打开自己的直观感受, 自然中一瞬间的景象和空间变化也可能转化为令人陶醉的艺术作品。

五、促使了现代艺术运动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称赞,逐渐导致了其他艺术流派的出现。

[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浅析

[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浅析

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浅析【文章摘要】从上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以来,印象派的绘画进入到了一个发展的鼎盛时期,并迅速的从欧洲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以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和魅力受到了各国绘画作家的青睐和学习。

印象派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光与色的有机结合和运用,二者的结合可以体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和良好的自然形态,同时印象派绘画作品还比较热衷于对于那些忽隐忽现和稍纵即逝的景物的描写和创造,通过这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来表现自己对于大自然的那种自然美的喜爱,以及对于美好时光的一种向往。

光与色本身就是大自然所客观存在的事物,通过印象派的一种艺术表达,可以发挥出更高艺术价值。

对于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的分析和研究是对于古典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一种表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印象派;文化内涵;光与色;研究;分析每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艺术的发展都有其时代相关的特性特点,而每当一种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之后都会根据当时的艺术背景进行必要的创新形式的发展,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印象派绘画,它的根源其实是和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也可以说印象主义所产生的理论实践基础就是古典浪漫主义。

但是每一种新鲜事物或是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是长时间的理论实践的发展结果,对于印象派的绘画来说,更是一种和其他绘画界的主流思想相悖的新的艺术流派,因此纵观印象派绘画的发展史,也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

在十九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历史阶段,对于印象派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开始对于大自然的光与色进行研究,并集中表现于他们的绘画作品之中,由此印象派绘画的一个显著特点也由此而生。

本文将从印象派的由来出发,对于印象派绘画的恩华内涵以及在色彩运用方面的重大突破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最后对于印象派绘画之中的光与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于当代的影响价值进行了论述,以此来表现印象派绘画的重要艺术价值所在。

1 对印象派的由来分析印象派绘画的产生与发展是西方绘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它对于西方艺术形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西方绘画中光线与色彩的表现

西方绘画中光线与色彩的表现

关键词:光线;色彩;西方绘画;表现自从绘画这种艺术形式出现,光线与色彩便在绘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绘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光线与色彩已经不再是大多数画家关注的重点,但是对光线与色彩的运用已融入画家的骨子里,并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因素,映射画家的心理和情感世界。

一、西方绘画中光与色的传承自人类文明出现,绘画这种艺术形式便开始出现。

最早的绘画是洞窟壁画,这种绘画形式通常是出于某种目的在石壁上作画,表现内容通常是狩猎或劳动的场面。

其中的色彩,通常是先民感受到的倾向性颜色,如褐色、黑色、棕色;光线的表现可能依靠简单颜色的平涂,因为厚度不一样而产生光影,使画面产生生动的效果。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古希腊艺术出现并深刻影响之后的古罗马艺术,那时的绘画通常用来装饰贵族的大型建筑。

如,壁画可以保证颜色经久不衰,画面也更加写实,现存主要作品如《珀耳塞福涅被劫》。

在古罗马的庞贝城,一些建筑的装饰画中可见古希腊艺术的影子,但是古罗马时期的绘画比古希腊绘画更加接近客观实体,如《面包师夫妇》,其画面光线柔和、自然,色调十分和谐,画中人物刻画生动,暗部颜色透亮,高光明确且具有较强的光线感和体积感。

进入中世纪,西方大部分艺术创作为宗教服务,绘画作品主要表现宗教文化,色彩比较单一,主要为黑色、红色、黄色。

画面中的人物表情比较严肃,背景缺少空间感,但这恰好可以营造宗教气氛。

哥特式教堂内有装饰画,光线穿透彩窗投射在画面上,使画面更具神秘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开始脱离宗教的束缚,重新回归自然、尊重人性的艺术真实性,代表性画家如乔托。

乔托采用写实技法,用自然、真实的景物代替虚幻的神秘,虽然人物、背景处理还稍显呆板,但画家注重人物之间的关系,光线与色彩主要用来表现空间。

马萨乔继承了乔托的理念,并进一步创新发展,其画作中的明暗更加清晰,画面中地面产生的阴影使画作的真实性大增,自然的形态被具体地表达出来。

马萨乔通常采用一个集中光源,且光线的角度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派绘画的光与色
摘要:印象派画家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果,经过反复的写生实践,印象派画家意识到潜在于自然表象中的视觉的内在真实性。

与古典学院派相比,印象派在艺术创作中推崇的是人的感觉,而不是人的理智。

印象派画家在艺术上表现的是自己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及印象派对光与色的迷恋,为西方绘画技法、观念革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印象派绘画的视觉革命在西方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字:印象派、光与色理论、色彩视觉、莫奈、德加、凡高
印象派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 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毕沙罗、阿德加、莫里索、巴齐约以及塞尚等。

他们重写生、重实践,主张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对比强烈的新画风。

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彩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羁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正是印象的表现。

色彩成为了印象画作的主旋律,而整个画面的自然气氛则成为了他们追求艺术的目标。

印象派画家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成果,经过反复的写生实践,印象派画家意识到潜在于自然表象中的视觉的内在真实性,他们开始觉悟。

莫奈的画描绘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稍纵即逝的瞬间印象,散涂的笔触急骤地涌上画布,给画面上最暗的阴影区也带来色彩。

莫奈便是第一位以他的给画深入探讨
这种视觉的艺术家。

1874的一幅《日出印象》导致一个新的名称(印象主义)由此产生。

在他晚年的壁画《睡莲》中,他从自然中分离出各种亮色彩运用点彩的方法加以表现。

已将光与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展现在人们的是以绿色调为主色彩,画面鲜亮而且活力。

完全突破了形、传统用色的束缚,更多的是随心所欲,但也不乏色彩的科学存在性。

印象派的绘画为了很好的表现光对色彩生成的规律,大多运用纯色,用点彩的方法使色彩在画面上达到一种空间混合的效果,要观众也参与到绘作中来,用眼睛来调和画面的色彩,这是印象派作品的一个普遍规律。

这样更有利于观众及其作品的交流。

印象派画家不单纯只研究阳光对色彩的影响,也还研究室内灯光,室内舞台光线的魅力。

德加是一个喜欢表现舞台题材的印象派画家,他不同于莫奈、西斯莱、毕沙罗,他认为"我是善于用线的色彩画画",颜色使物体表面光彩熠熠,让舞蹈演员们轻薄透明的短裙闪烁着光亮,他就这样达到了作为十九世纪末标志的最辉煌的一种仙境。

凡高是最具有情感个性的画家!他的每一笔都几近疯狂的流露出他的情感的内心世界。

应该说他的画上的色彩并没有脱离印象派画的客观性,只是他这种客观加入了情感而已。

心高的《星夜》显示了如何运用色彩获得强烈的表现效果。

深紫色的天穹,黄色的星光,向上缭绕的绿色柏树侧影都给人一种极其不安和骚动。

他的这幅画运用了许多不安份的带有色彩的线条,略不同于点彩,但其空间混合的原理则是一致的。

他对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又在谈到《夜晚的咖啡馆》时说:"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来表现人类可怕的激情。

"《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

金灿灿的黄色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

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人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斗争。

凡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印象主义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

"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印象派把精力主要用在探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上,在光和色的追求中表现内心感受,表达客观物象的美,不仅为风景画开辟了新画风,而且还由此引发了西方绘画革命。

这种变革不仅是在技术层面,更主要在观念层面,那就是艺术的自由。

艺术从过去“画什么”变为“怎么画”,这也是世界美术史不断争论的话题。

印象派告诉我们“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

这是印象派的一个成就,它引起了艺术史上对于形式的变革,使艺术不断地花样更新,使艺术表现手
法更丰富多样。

印象派尝试着纯粹的“外光”描绘,以及新的色彩关系分析,并把这种自然科学的法则和他们的艺术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创作。

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光的照射作用,才显现出它的物象;而一切物象又是不同色彩的结合,太阳光是由七种原色组合而成。

如果离开了光和色彩便没有这个世界。

他们还认为:画家要认识这个世界,主要是从“光”和“色彩”的观点上去认识,“光”和“色彩”既然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心,也是画家认识世界的中心,所以画家的任务也就在于如何去表现光和色彩的效果。

“光”为“色”之母,有光才有色,世界上任何具体的物象和事件只是传达光和色彩的媒介罢了,它本身的意义是次要的!这种艺术观念成为他们的主导思想,从而支配他们的创作活动。

为了对光和色的效果进行研究,印象派画家们把画架从画室搬到了露天,以便对日光——自然光下的事物进行研究,捕捉和描绘物体在阳光照耀下色彩的微妙效果。

另一方面印象派画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光和色的效果上,即把光和色从事物中分离了出来。

本来光和色都是依附于事物本身,或固着于事物本身的。

现在它们被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因素。

这样,事物本身的实体感、实在性被抛弃了,由光和色所达成的组合效果来代替。

所以在印象主义绘画中,事物的实在性消失不见了,一切都显得通体透亮,空灵无比。

印象主义因此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即依据其调子而不依据题材本身来处理一个题材,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

为了表现物体的动态变化和光色的斑斓绚丽、光怪陆离,印象派画家采用小笔触和色调并列的方法。

有些颜色不再是在调色板上调配,而是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或重叠,并把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色互补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

印象派新的“光色”技法形成了新的绘画语言,令人耳目一新。

可以说,印象派绘画在光与色的表现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他们的画在光、色中求形,以光与色的讴歌表现意和美。

他们理解了光、色、形、意、美在绘画语言中的辩证关系,把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引入画面,使得绘画变得清新明丽、生机盎然。

在印象派绘画作品中,光和色是基本的绘画语言、艺术要素,是快速跳动的音乐旋律和慢慢流淌的文化符号。

光和色是形、意、美的艺术起始点,形、意、美在光和色中成形、达意、示美。

印象派画家最基本的绘画技法是竭力探索一种有效方法,以突破物体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

他们力求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亦即那种受一定环境条件、空间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影响的颜色。

他们从画水开始,把水波反射出来的五光十色描绘得惟妙惟肖,进而扩大到从建筑物到天空的光与色的表达。

印象派继承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而且进一步深入到绘画语言本身,展现了色彩动感、明亮的视觉感受。

而古典学院派绘画只注重刻画形体,相对地不重视色彩的变化,认为光与色是两回事,色彩关系主要是用素描色彩,以棕色调为绘画的主要基调,以褐色或黑赭色表现物体的体积和明暗调子,用色相对淡出,仅仅是出于审美观的不同要求或者是为了作品的主题考虑。

印象派绘画最突出的视觉革命就是摒弃了学院派绘画最为重视的固有色观念,由光的变化来决定色彩的变化,从而引发了一场色彩的革命。

印象派画家不认同固有色,认为色彩的根源在于光,他们在直接的光线状态下观察事物,以描绘出大自然的光色变化,把握对事物的“瞬间印象”。

他们改变了色彩单调的传统画法,采用一种符合光学原理的新画法,即按照“光谱色”选用颜料,以便充分表现大自然在阳光照耀下的复杂微妙的色彩变化,在这里阴影也不再是单调的灰色或黑色,而是画面上物体颜色的补色。

由于不再使用轮廓线,物体的外形因而模糊,这使得印象派绘画变成了光影、气氛和色彩融合之作。

从世界美术史的角度来看,在印象派绘画中,色彩尤其鲜艳和斑斓。

印象主义绘画一般被认为是一场色彩的革命。

作为一种美术思潮,印象主义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以后美术技法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是划时代的绘画流派,为20世纪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参考文献:
1.邢莉《自觉与规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平《印象派绘画的技巧》江西美术出版社
3.孙韬、叶南《浅谈世界美术史的发展》人民美术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