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粘性
基于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成本粘性

基于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成本粘性研究
胡
摘
冰
叶芳言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大连,116023)
要:本文以 2007-2011 年沪市 A 股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批发和零售贸易行 业的成本粘性行为。结果表明: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不存在成本粘性。 关键词:成本粘性 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2—0012—02
一、引言 成本构成、生产技术和法制环境等差异很大,而且不同行 在企业成本总额与其业务量之间依存关系的传统模型 业甚至不同企业在成本的构成上也存在差异( Lazere , 中,成本被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其中固定成本被假 1996) ,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同行业的企业在成本 设为固定不变,而变动成本随着企业当期业务量的变化而 粘性上存在差异。在我国,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在国民经 呈正比例的变化,并且成本随着企业业务量上升和下降的 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 变动幅度是相同的,即对称的( Noreen,1997) 。然而这 效益的引导性力量,自 90 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 一传统模型过于简单,偏离了实际的成本状况。 总额增长率一直高于 GDP 增长率。该行业是我国市场化程 Anderson,Banker & Janakiraman(2003)的研究表明, 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因而管理水平也最高,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增加的速度要高于业务量减少所对 其工资和存货费用较高,在营业收入下降时,管理层会迅 应的成本减少速度,即业务量增加时的成本增加量大于业 速减少工作人员、减少存货、压低进货价格等措施来降低 务量等额减少时的成本减少量,这一现象称为成本粘性。 成本,因此,本文提出假设: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不存在 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的模型来研究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 成本粘性。 的成本粘性行为,试图探究影响该行业成本粘性的因素。 四、研究设计 二、文献回顾 本文借鉴 Anderson 等(2003)以及 Subramaniam 和 多数成本管理文献假设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存在线性 Weidenmier(2003)的方法,建立对数模型来检验我国上 比例的对称关系。Noreen 和 Soderstrom(1997)也通过实 市公司成本粘性的存在性。 证验证了成本与业务量的比例性和对称性假设。 营 业 成 本 i ,t 营 业 收 入 i ,t ln( ) 0 1 ln( ) 然而,近些年研究发现这种线性比例的对称关系并不 营 业 成 本 i , t 1 营 业 收 入 i , t 1 一定存在,成本业务量上升时的边际增加量大于业务量下 营 业 收 入 i ,t d i , t 2 ln( ) i ,t 降时的边际减少量。Cooper and Kaplan(1998)首先发现费 营 业 收 入 i , t 1 用 随 业 务 量 增 减 的 “ 非 对 称 性 ” 的 现 象 。 Anderson 等 其中,d 为虚拟变量,当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时,d 为 (2003)以美国公众公司的销售和管理费用(SG&A)为 1,当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时,d 为 0;β2 表示成本粘性程 研究对象,以销售额近似代替销售量,首次通过大样本的 度;α+β1 表示营业收入增加 1%时,营业成本的增加幅度; 实证检验证实了美国公众公司存在着成本粘性问题。 α+β1+β2 表示营业收入减少 1%时,营业成本的减少幅度; 国内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我国企业成本粘性 营业成本为财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税金及 的存在性、成因以及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孙铮 附加之和;营业收入为财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如果 和刘浩(2004)较早地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问题进 营业成本有粘性, 我们预期 β2< 0,若 β2>或= 0, 说明成 行了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着成本粘性,而 本粘性不存在。 且进一步进行了的解释。刘武(2006)以及刘彦文和王玉 五、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刚(2009) 则分别从公司特征和地区差异等方面对我国上 (一)样本选择 市公司的费用粘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孔玉生等(2007) 本文选取 2007-2011 年沪市 A 股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 对成本粘性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销售与管理费用,而将其延 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按照 CSRC 行业分类标准,批发和 伸到营业成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也存在着粘 零售贸易行业共有 73 家公司,B 股上市公司 2 家。由于研 性问题。 究过程中需要连续 5 年的数据,剔除了连续数据不足 5 年 由此可见,目前研究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成本粘性 的公司,最后得到 325 家样本公司。本文的上市公司数据 问题的文献非常少,基于各个行业成本粘性的研究尚未得 主要来自国泰安 CSMAR 数据库。 出一致结论,本文针对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 73 家上市公司 (二)描述性统计 2007-2011 年数据检验该行业成本粘性行为。 按照 CSRC 行业分类标准,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共有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 家公司,占沪市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 7.31%。该行业上 孙铮和刘浩(2004)较早地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费用粘 市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均值、中位数及最大值、最 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着 小值的描述性统计如表 1。 成本粘性。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的资本结构、经营环境、 表 1 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上市公司描述性统计表 行业 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 指标 营业收入(元) 均值 7793501786.16 12 中位数 2122851526.10 最大值 162052661862.08 最小值 362506.87
降低民营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对策探讨

= a + b x , X表示业务量 , y 保证整个国民经济 的平稳 、何效运行 、 能 标, 不难 发 现 , 成 本 降低 是 有 条 件 和 限度 等 ,其一般模 型 y
a是 固 定 成 本 金 够 最 大 限度 地 分 配 好 和 利 用 好 社 会 资 源 , 的, 在 某些情况 下控制成本 费用 , 可能会 表 示 业 务 量 x下 的 成 本 : 导致 产 品质 量 和 企 业 效 益 的下 降 。 额, 在 一 定业 务 量 范 围 内不 随 业 务 量 的 变 减 少 浪 费 , 创 造 出 最大 的社 会 效 益 。我 同 b是 变 动 成 本 金 额 , 与 业 务 量 宏 观 调 控 的 目标 主 要 有 : 经 济增长 、 物 价 根据成本性态理论, 成 本 的边 际变 动 化 而 变 化 ; 与业 务量 变 动 的方 向无 关 。 现 代研 究 发现 呈线 性 比例 关 系 。 而 企 业 的 经营 环 境 是 一 稳 定 、 充 分 就 业 和 国 际 收支 平 衡 。 因此 ,
额 比业 务 量 等 额 减 少 时 引 起 的 成 本 减 少 大的区别 。 在传统成本性态模型上 的决策 制通货膨胀水平和企业 的投资规模 , 以平
稳 物 价 和 防 止 投 资 规 模 的 盲 目扩 大 带 给 额大 , 也就是说业 务量等额增减变化 时成 会 高估或低估成本与业务量 的依存 关系 。
国内外成本费用粘性研究综述

售 收入 变 动 与销 售 管 理费 用 变 动 是 非对 称 的 , 证实 了这 些上 分别 对 制 造业 、机 械业 、服务 业 、金 融业 的 数据 研 究 , 发 现 市公 司的销 售管理 费用存 在粘性 。Ot a v i o 、 P a t r i d a( 2 0 0 4 ) 不 同行业 在 固定 资产 密集 度 、劳动 密集 度 、存 货水 平 、利率
= ( 合 同总收入 ×完工进度) 一以前 年度 累计 确认 的合 建造合 同所涉工程 建设周期 长 , 耗 用资金数大 , 为及 时补偿 营业务 收入 ) 当期确认 的合同费用( 即主营业务 成本) =合 同预计 总成 资金 , 需要对工程价款进 行 中间结算( 进度结算 ) 。因而工程结算 同收入 ; 是工程 项 目会计核算 中的一项十分 重要 的 内容 。特 别是会计上 本 X完工进度一以前 会计 期间累计 已确认 的费用 ; 当期确认 的合 要求将 工程 结算 与收入确认 进行 分离 , 导致 了会 计收入 与营业 同毛 利( 即工程施 工——合 同毛利) =当期确认 的合 同收入一当期 税 、企业所得税纳收入确认存在诸多差异 , 增加了会计核算单位 确认 的合 同费用 的, 同时也增加 了涉税风险。 因此 , 探讨建造合 同 “ 会税”差异 , ( 二) 跨年但 合 同结 果不 能可靠估 计的建 造合 同对 于跨 年但 对 于正确运用会 计准则 , 避 免涉税风 险 , 有一 定的现实意义 。对 合同结果不能可靠的估 计建造合 同 , 应 区分不 同情况确认合 同收 于正确组织会计核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
保险公司成本费用“粘性”实证分析

研 究 与 一探 “
索
保 险 公 司I 奉
成本费 用管理是保 险公 司适应 日益激烈竞争 的重要手 段之 一 , 这是 因为 成本 费用管 理是受 到外界 干扰最 小且 易
粥 懂 囊 诓 析
则对 中国上市公 司费用 “ 粘性 ”行 为研 究进 行 了研 究 , 得 出的结 论是上市公 司成本 费用存 在着对业 务量变化 的不对
X— 0 斗
降而发生变化。 然而已有研究表明, 有些成本在业务量上
升时 的边 际成本增加量 大于业 务量下降 时的边际成本减 少
量 ( o p r n a ln 19 ,这 就是 成本粘 性 。因此 C o e dK pa , 9 8) a 成 本费用 粘性 的完整 定义 可 以给定 为_ 成本 费用随着 业务 量 的变化 而变 化时 , 际成 本费用 变化率 在不 同 的业务量 边 变化方 向上 的不对称 性( 别是 成本费用 增长率 大于 成本 特
加 的惯性 特 征 。
三 采用保 险公 司手续费 ,营 . 数
业 费用 , 分保 费用 收支 净值 , 金加 总得 出; 务 收入采 佣 业
用保 费 收入数 据 。 很 明显 , 究 中要用 到 的数 据 是截 面时 间序列 数据 。 研
.
献是 A dr n ( 0 3 使 用芝 加 哥大学 证券 价格 研究 ne o 等 20 ) s
中心 开发 的 C mp sa数 据 库 ,通 过对 17 — 9 8 在美 o u tt 99 19 年 国上 市公 司 的年 度数 据 的观察 , 发现 美 国上 市公 司成 本费 用具 有不 对称 性 。
国 内对于 “ 性 ”的研究 . 粘 主要 集 中在价格 粘性 , 如
成本粘性文献综述

成本粘性文献综述作者:郭玲来源:《商情》2017年第01期如ABC作业成本法这样的成本体系中,都是假设成本与经济业务活动呈现对称性变化,但Noreen,Soderstrom(1997)发现,实际经济业务活动中企业成本在业务量下降时减少的幅度小于业务量上升时增加的幅度,其呈现出不对称的成本关系。
Anderson et al.(2003)表明,当公司收入每增加1%,其公司的销售管理费用(SG&A)就会增加0.55%;当收入每下降1%,其公司的销售管理费用(SG&A)就会下降0.35%,进一步否定传统的成本性态理论,认为成本费用的变化与公司的业务量之间是存在非对称性关系,因此,其借鉴“价格粘性”概念将该现象称之为“成本粘性”。
Banker等学者把成本粘性存在性原因解释概括为资源调整成本、管理者预期决策及代理问题等三个方面。
一、资源调整成本无论是增加资源还是减少资源,企业都会发生调整成本,并且向下调整资源的成本比向上调整资源的成本高,表现为成本粘性增强。
由于调整成本不可直接观察得到,因此学者采用实物资产与劳务资本来衡量。
Banker(2013)将OECD的19个国家劳动力保护法作为衡量劳动力调整成本的一个视角,研究表明劳动力保护法越严格的国家,其成本粘性越强;龚启辉(2010)从地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研究成本粘性,公司所在地地区要素市场发育水平越高,公司的成本粘性越小。
二、管理者预期决策管理者预期决策影响管理者对未来所需要资源的预期水平。
管理者对未来预期收入持乐观态度,当期收入上升,其更有愿意增加资源;即使当期收入下降,管理层也不会削减持有资源,这样会增加成本粘性或者降低成本反粘性。
若持有悲观态度,当期收入下降,管理层会选择大幅度削减资源;收入上升时,其仅增加业务量所需资源,因此则会降低成本粘性或增加反粘性。
现有学者从以下角度来度量管理层预期,包括宏观经济形式(GDP增长率);前两期销售收入水平,前期销售收入变化主要反映调整成本的最优化决策结构与管理者对未来销售收入预测的影响两方面;现有学者还从管理者的个性特质进行分析,个人特质差异会影响管理者预期决策。
成本粘性和盈余稳健性问题研究

成本粘性和盈余稳健性问题研究作者:刘藏刘星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第05期摘要:在我国会计领域中,会计信息质量至关重要,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是提升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基础和保障。
“成本粘性”指出了销售收入变动与成本变动的非对称性关系,让人们重新审视的成本粘性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盈余稳健性”主要反应的是债权人与股东的非对称关系。
并且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当中,会计政策变更又对盈余稳健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章在相关研究从学者的分析进行成本粘性和盈余稳健性产生的原因,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和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关键词:成本粘性;盈余稳健性;会计信息质量一、引言会计稳健性对会计计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不少学者对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分析,会计稳健性对企业的发展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在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会计稳健性的含义是:“在一些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下,企业对投资的交易或者事项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该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可高估资产或收益,不可低估负债或费用”。
经过分析表明目标利润与收益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Basu(1997)利用这种关系对盈余稳健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即利润变动与股票回报率之间的非对称关系,为以后分析盈余稳健性问题奠定了基础。
成本粘性和盈余稳健性普遍存在企业当中,对企业的影响也与所不同。
但成本粘性和盈余稳健性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成本粘性在企业当中是真实存在着的,并且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盈余稳健性主要把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转化为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在这种现象当中,销售收入变动与利润变动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所以对盈余稳健性进行分析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销售收入变动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分析成本粘性和盈余稳健性对企业产生的重大影响,并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正确的区分。
二、成本粘性和盈余稳健性的内涵控制企业经营成本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话题,在公司治理中,业务量的增加和减少会引起企业成本的变化,很多研究表明,企业业务量与边际成本呈正相关线性关系,但“成本粘性”的研究表明业务量变化率与成本量变化率不相匹配,在企业管理中,成本粘性对会计稳健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我国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粘性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粘性的实证研究摘要:成本费用粘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消除成本费用粘性,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将成本费用粘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又不会影响企业的短期目标。
从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来降低成本费用粘性。
关键词:上市公司成本费用粘性实证研究一、研究假设现有大量文献对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性进行研究,但是分类汇总发现对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局限在费用和成本粘性单一的研究,并没有系统的分类和汇总。
通过理论分析本文认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都可能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粘性现象。
所以本文拟将粘性研究分类为成本粘性和期间费用粘性研究,进一步把期间费用粘性细分为财务费用粘性、管理费用粘性、销售费用粘性研究,使对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更加系统化。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借鉴anderson的log模型,计算我国上市公司的成本粘性。
模型如下所示:[lnexpensei,texpensei,t-1=α+β1×lnrevenuei,trevenuei,t-1+di,t×β2×lnrevenuei,trevenuei,t-1+εi,t] 公式一其中:expense表示公司的营业成本与营业税金及附加之和;revenue表示公司的营业收入情况;i表示第i家公司,t表示第t 年,d是虚变量,当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时取1,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时取0。
β1表示营业收入增加时1%营业成本的变动百分比,(β1+β2)表示营业收入减少1%时营业成本的变动百分比,所以当β2β1+β2,即说明当营业收入上升时营业成本的增加额大于当营业收入下降时营业成本的减少额的。
所以本文以β2<0来表示成本粘性的存在,β2越小说明粘性越强。
所以用β2来表示成本粘性的程度。
三、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一)样本选取本文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和适当的时间跨度,以2000年12月31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889家公司作为样本(其中剔除了金融保险类公司和数据不全的公司),选取2000年2009年共10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成本粘性与产能利用率分析

成本粘性与产能利用率分析作者:常琳琳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14期一、引言传统的成本模型假设成本与生产水平成比例变化,认为成本变化的比例与作业量变化的方向无关。
然而,Cooper和Kaplan(1998年)发现,相比较在作业量减小时减少成本,经理更倾向于在作业量增大时增加成本。
Anderson等人将这种成本变化的不对称现象称为“粘性成本”。
本文拓展了Anderson等人的分析,重点分析产能利用率对成本产生的影响。
产能利用率会影响经理对作业量改变的应对方法。
当公司产能过剩时,经理很可能利用剩余产能来完成增加的作业量;然而,如果此时要求减少作业量,经理则会认为这是永久性的减产需求,引起成本大幅变化。
由此可见,当公司产能过剩时,经理对缩减作业量做出的反应要远大于对相同数量的增产行为所做出的反应。
另一方面,如果公司产能利用率很高,那么经理对于缩减作业量做出的反应则要远小于增加相同作业量的反应。
如果公司产能不足,经理会通过减少需求来缓解现有资源的压力,而不会同比例减少资源;相反,增加需求则会超过现有资源所能承受的极限,需要增加资源供给。
(三)产能利用率笔者认为,产能利用率对于经理对需求变化的反应具有决定性作用。
假设一家公司产能已达到饱和,如果需求下降,经理刚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缓解产能的紧缺问题,而不是相应地减少产能;相反,如果需求增加,经理则会增加产能来减轻现有产能的负荷。
假设公司产能过剩,情况则恰好相反。
如果需求减少,经理会认为这是需求永恒降低的表现;然而,如果需求增加,经理不会增加产能,而是要充分利用曾经空闲的产能。
因此,对于需求下降,笔者预期产能过剩的公司比产能不足的公司减少的成本更多。
对于相同数量的需求增加,笔者预期产能过剩的公司增加的成本要比产能不足的公司少。
(四)计量问题关于计量期间,笔者认为一个季度可能是较为合适的期间。
首先,从现有数据来看,一个季度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其次,经理需要时间来调整成本做出应对,一个月太短,无法表现出成本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粘性
1、验证成本粘性的存在性(通过实证,建立数据模型,带入所找到数据进
行计算),成本粘性的特点(国泰安数据库)
2、成本粘性形成原因(可以用实证)
3、成本粘性影响因素(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还有公司属性,选择其中一种
即可),实证。
4、成本粘性的经济后果,会带来什么影响。
5、成本粘性与其他领域有没有什么交叉的地方(与公司治理,盈余管
理。
)
要求:选择其中一项你感兴趣的作论题,找10篇以上的论文先看看,了解一下什么情况,9号之前你们打个电话给老师,定一下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