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转换带号

合集下载

6°带和3°带坐标转换

6°带和3°带坐标转换
计算公式:中央经线=(带号×6°)—3°
2,通过该点经度计算它对应的3度带的带号N。
N=round(经度/3),即对(经度/3)四舍五入取整数,为38度带。
38度带对应的中央经线=带号N×3,即为38°×3=114°
因此,该点对应的3度分带的中央经线为114°
3,通过软件COORD的换带计算功能计算3度带对应的坐标。
一个好记的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度带,大于等于24的肯定是3度带.
3.只知道经纬度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将当地经线的整数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上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去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
公式推算: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当地经度/6=N;中央子午线L=6 * N(带号)
已知:一个1954年北京坐标系6度带的坐标为
(4116746.33,),需要将其转换为3度带的坐标。
思路:先用软件算出该点的经度,求出改点对应的3度带的带号和中央经线,判断两个中央经线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根据软件来计算对应的3度带坐标。
1,首先计算改点经纬度。利用COORD软件
点“参数设置”。
该点坐标是6度带,可以计算他的6度带中央经线是117°。
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20345,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20-3°=117°(适用于1∶2.5万和1∶5万地形图)。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适用于1∶1万地形图)。
关于单点坐标的换算
我国1:2.5——1:50万地形图均采用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以保证必要的精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横跨11个六度带,73~135,对应6度带号是13~23。三度带比6度带大一倍,基本上就是24到45。

大地坐标和经纬度之间的换算

大地坐标和经纬度之间的换算

大地坐标与经纬度之间的换算地质工作中常要对进行大地坐标转经纬度与经纬度换大地坐标,我写一下一般的过程,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大地座标-----→经纬度(地理坐标)1,输入大地坐标数据,格式为 Y空格X,输入到文本就行如下,原始的大地坐标由一8位的Y与一个7位的X组成,这组坐标数据中的Y的前两位为31,就是分带号,一般使用的分带有三分带,六分带,这里的坐标就是三分带的,记下Y前的这两位数,在原始数据中去除掉,现在数据变为,Y,6位,X,7位保存这个TXT的文本文件。

2,打开MAPGIS,启动坐标投影变形程序接下来选择投影转换>>>>用户文件投影转换点打开文件,打开刚才的大地坐标的文本文件,设置输入数据的格式,点击用户投影参数,并完成设置。

这里我们的大地座标为3度带的第31带,注意填好,坐标单位为米好了以为设置输出的格式,我们要求输出的就是经纬度,点结果转换参数,完成以下设置我们输出的经纬度的单位应该就是DDDMMMSS。

SS注意点写到文件,保存就大功告成了,注意保存的文件要写上、TXT的后缀下面就是计算出的结果文件XP为经度,1234234。

357就就是123度42分34。

357秒,YP为纬度,403950。

225就就是40度39分50。

255秒(纬度没有最多90,所以没有三位数)~~~~~~~~~~~~~~~~~~~~~~~~~~~~~~~~~~~~~~~~~~~~~~~~~~~~~~~~~~~~~~~经纬度——→大地座标输入文件格式如下,这里面的数据前面的为经度,格式为DDDMMSS,后面的为纬度,格式为DDMMSS接下来的转换过程与大地坐标转换一样,只要将刚才的用户转换参数与结果转换参数交换即可,要注意分带号的确定,如果您不知道分带号,就应该先计算分带号,算法就是经度/3得到的整数为三度带的分带号经度/6得到的整数为六度带的分带号其中的XP为地图上的Y坐标,记得在前面加上带号,其中的YP为地图上的X坐标。

GeoEastV3.5解释课件:02主控及数据输入输出-坐标换带

GeoEastV3.5解释课件:02主控及数据输入输出-坐标换带

GeoEast V3.5 解释系统培训坐标换带工具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目录a基本概念b坐标转换原理c GeoEast坐标转换d总结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投影系统是高斯-克吕格Guss-Kruger投影•为了减少误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的最有效方法。

•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

•六度带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1、2…60带。

•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

六度带三度带我国的经度范围73-135目录a基本概念b坐标转换原理c GeoEast坐标转换d总结1800000019000000200000002100000022000000 18500000195000002050000021500000目录a基本概念b坐标转换原理c GeoEast坐标转换d总结GeoEast坐标转换批量转换输入输出文件选择界面参数设置界面单点转换界面椭球参数模型在国内一般选择Beijing54投影方法在国内一般选择Guess_Kruger 设置输出数据坐标带号设置输入数据坐标带X、Y转X、Y参数设置X、Y转经纬度设置输入数据坐标带号经纬度转X、Y 设置输出数据坐标带号设置计算参数输入多个文件文件批量坐标换带设置X、Y所在列数16带数据转15带设置输出带号单点坐标换带a基本概念b坐标转换原理c GeoEast坐标转换d总结在GeoEast这个模块中重点是参数的设置,用户要清楚把原始数据为哪个带,需要转到哪个带,就在参数中设置相应的带号。

高斯投影的邻带坐标换算

高斯投影的邻带坐标换算
经度=114.7 纬度=36.474766854068 子午线收敛角=-1.461304354199
(2)计算B点在邻带的经度差为
经度差= 4.7
(3)计算B点在邻带的坐标
换带后x坐标=4078347.2553 换带后y坐标=272139.1392
第三步 C和D点的3度带坐标计算 (1)通过高斯反算C、D点的经纬度
(3)计算C、D点在3度带的坐标
C点 换带后x坐标=4072996.0939 换带后y坐标=40527098.4464
D点 换带后x坐标=4066353.4723 换带后y坐标=38545609.639
第四步 根据四点经度计算经度差
A点经度差=1.565732639521
B点经度差=-3.570440179783
小结
✓高斯投影相邻带的坐标换算产生换带的原因。
产生换带的原因有二: 一、国家只有标准分带坐标,工程建设中用的坐标采用 的是任意度带的; 二、一个测区可能跨几个带,要统一坐标后才能利用。
✓应用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间接进行换带计算
1、高斯反算得到点的大地坐标 2、计算点新带的经度差 3、高斯正算计算点在新带的坐标
120 5
5、对y的值进行加工 正算公式计算出的自然值+500公里,前面冠以带号
例一 已知某测区四个点平面坐标
A
4074700.925
B
4078073.834
C
4075083.899
D
4069122.263
20763357.427 20236570.978 20690755.754 20277596.488
C点经度差=1.0
D点经度差-3.292195770666
四个点在118度带的坐标

6°带和3°带互转

6°带和3°带互转

关于3°带和6°带坐标的换算一、单点坐标我国1:2.5——1:50万地形图均采用6度分带;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以保证必要的精度。

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73°东至135°,横跨11个六度带,73~135,所以6度带号就是13~23.三度带比6度带大一倍,基本上就是26到46了,根据这个就能读出是6度还是3度。

当地中央经线和带号计算公式首先我们要确定我们的坐标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投影。

在野外没有地形图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GPS接收机读出当地的粗略经度,然后根据经度来计算带号、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如下: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1)-3 。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 。

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一般先计算6度带和3度带的中央经线,如果中央经线一致,则直接改带号,如果不一致需要做换带计算。

已知:一个1954年北京坐标系6度带的坐标为(4116746.33,20262658.64),需要将其转换为3度带的坐标。

思路:先算出该点的经度,求出改点对应的3度带的带号和中央经线,判断两个中央经线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根据软件来计算对应的3度带坐标。

1,首先计算改点经纬度。

利用COORD软件点“参数设置”。

该点坐标是6度带,可以计算他的6度带中央经线是117°。

计算公式:中央经线=(带号×6°)—3°设置好了以后,在输入栏输入要转换的坐标。

目标坐标选择大地坐标计算出该点对应的大地坐标(经度为114.328589814)2,通过该点经度计算它对应的3度带的带号N。

N=round(经度/3),即对(经度/3)四舍五入取整数,为38度带。

坐标系转换问题及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

坐标系转换问题及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

坐标系转换问题及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对于坐标系的转换,给很多GPS的使用者造成一些迷惑,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的人,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对坐标系的转换问题,也是一知半解,对于没学过测量专业的人来说,各种参数的搞来搞去实在让人迷糊。

在我有限的理解范围内,我想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主要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出更多的高手来指点迷津。

我们常见的坐标转换问题,多数为WGS84转换成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系。

其中WGS84坐标系属于大地坐标,就是我们常说的经纬度坐标,而北京54或者西安80属于平面直角坐标。

对于什么是大地坐标,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以及他们如何建立,我们可以另外讨论。

这里不多罗嗦。

那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坐标转换呢?因为GPS卫星星历是以WGS84坐标系为根据而建立的,我国目前应用的地形图却属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因为不同坐标系之间存在着平移和旋转关系(WGS84坐标系与我国应用的坐标系之间的误差约为80),所以在我国应用GPS进行绝对定位必须进行坐标转换,转换后的绝对定位精度可由80提高到5-10米。

简单的来说,就一句话,减小误差,提高精度。

下面要说到的,才是我们要讨论的根本问题:如何在WGS84坐标系和北京54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

说到坐标系转换,还要罗嗦两句,就是上面提到过的椭球模型。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因此为了研究方便,科学家们根据各自的理论建立了不同的椭球模型来模拟地球的形状。

而且我们刚才讨论了半天的各种坐标系也是建立在这些椭球基准之上的。

比如北京54坐标系采用的就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模型。

而对应于WGS84坐标系有一个WGS84椭球,其常数采用IUGG第17届大会大地测量常数的推荐值。

WGS84椭球两个最常用的几何常数:长半轴:6378137±2(m);扁率:1:298.257223563之所以说到半长轴和扁率倒数是因为要在不同的坐标系之间转换,就需要转换不同的椭球基准。

坐标换带计算

坐标换带计算

坐标换带计算南方测绘石家庄导航产品部蔡高峰按照一定的经差将地球椭球面划分成若干投影带,这是高斯投影中限制长度变形中最有效的方法。

在分带时既要控制长度变形使其不大于测图误差,又要使带数不致过多以减少换带计算工作,根据此原则将地球椭球面沿子午线划分成经差相等的瓜瓣形地带,以便分带进行投影。

通常按经差6度或3度,分为六度带或三度带。

六度带是自0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1、2 (60)带。

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1.5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3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1、2…120带。

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250000)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10000)测图,城建坐标多采用的是三度带的高斯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按分带方法各自进行投影,故各带坐标成独立系统。

以中央经线投影为纵轴(x),赤道投影为横轴(y),两轴交点即为各带的坐标原点。

纵坐标以赤道为零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

我国位于北半球,纵坐标均为正值。

横坐标如以中央经线为零起算,中央经线以东为正,以西为负,横坐标出现负值,使用不便,故规定将坐标纵轴西移500公里当作起始轴,凡是带内的横坐标值均加500公里。

由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对值,所以各带的坐标完全相同,为了区别某一坐标系统属于哪一带,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如(4231898m,21655933m),其中21即为带号。

6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6 ×N-3 。

N=当地经度/6,N值不进行四舍五入,只取整数部分,(N+1)即为6度带的带号。

3度带中央子午线计算公式:中央子午线L=3 ×N 。

N=当地经度/3,N值进行四舍五入后即为3度带的带号。

由于城建坐标多采用3度带的高斯投影,有时知道的控制点坐标是6度带的坐标,这时就需要将其转换为3度带的坐标。

大地坐标和经纬度之间的换算-经纬度算坐标

大地坐标和经纬度之间的换算-经纬度算坐标

坐标和经纬度之间的换算地质工作中常要对进行坐标转经纬度和经纬度换坐标,我写一下一般的过程,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座标-----→经纬度(地理坐标)1,输入坐标数据,格式为 Y空格X,输入到文本就行如下,原始的坐标由一8位的Y和一个7位的X组成,这组坐标数据中的Y的前两位为31,是分带号,一般使用的分带有三分带,六分带,这里的坐标是三分带的,记下Y前的这两位数,在原始数据中去除掉,现在数据变为,Y,6位,X,7位保存这个TXT的文本文件。

2,打开MAPGIS,启动坐标投影变形程序接下来选择投影转换>>>>用户文件投影转换点打开文件,打开刚才的坐标的文本文件,设置输入数据的格式,点击用户投影参数,并完成设置。

这里我们的座标为3度带的第31带,注意填好,坐标单位为米好了以为设置输出的格式,我们要求输出的是经纬度,点结果转换参数,完成以下设置我们输出的经纬度的单位应该是DDDMMMSS。

SS注意点写到文件,保存就大功告成了,注意保存的文件要写上.TXT的后缀下面是计算出的结果文件XP为经度,1234234。

357就是123度42分34。

357秒,YP为纬度,403950。

225就是40度39分50。

255秒(纬度没有最多90,所以没有三位数)~~~~~~~~~~~~~~~~~~~~~~~~~~~~~~~~~~~~~~~~~~~~~~~~~~~~~~~~~~~~~~~经纬度——→座标输入文件格式如下,这里面的数据前面的为经度,格式为DDDMMSS,后面的为纬度,格式为DDMMSS接下来的转换过程和坐标转换一样,只要将刚才的用户转换参数和结果转换参数交换即可,要注意分带号的确定,如果你不知道分带号,就应该先计算分带号,算法是经度/3得到的整数为三度带的分带号经度/6得到的整数为六度带的分带号其中的XP为地图上的Y坐标,记得在前面加上带号,其中的YP为地图上的X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