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巩固练习题_精品

归去来兮辞并序巩固练习题_精品
归去来兮辞并序巩固练习题_精品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荒芜.(wú)惆怅.(chànɡ)

稚.子(zhì) 轻飏.(chànɡ)

B.倚.靠(yǐ) 装载.(zǎi)

僮仆.(pú) 熹.微(xī)

C.窈窕

..(yǎo tiǎo) 东皋.(ɡǎo)

出岫.(xiù) 矫.首(jiǎo)

D.遑.遑(huánɡ) 斟酌.(zhuó)

怡.颜(yí) 翳.翳(yì)

解析:A项“飏”读“yánɡ”,B项“载”读“zài”,C项“皋”读“ɡāo”。答案:D

2.下列各句加线的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请息交以绝游。

息交:断绝交游

B.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范围比现代汉语广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耕种之事

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休:将要得以休息一下

解析:“行休”意为“将要结束”。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为什么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快要

C.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劝谏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遐:远

解析:C项“谏”意为“劝止”,可释为“挽救,改正”。

答案:C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谏止,劝止

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

B.觉今是.而昨非:这样

园日涉.以成趣:牵连,牵涉

C.策扶老

..以流憩:拐杖

抚孤松而盘桓

..:徘徊、留恋不去

D.请息交以绝游.:交往

帝乡不可期.:至,及

解析:B项“是”意为“对,正确”;“涉”意为“涉足”。

答案:B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园日涉以成趣.虽趣.

舍万殊,静躁不同 B.????? 策.扶老以流憩策.

之不以其道 C.????? 景.翳翳以将入至若春和景.

明,波澜不惊。 D.?????

曷不委.心任去留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解析:A 项①乐趣,②趋向,取向;B 项①拄着,②鞭打;C 项都当“日光”讲;D 项①随从,顺从,②托付,交给。

答案:C

6.比较下边两组句子中带点的字的意思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 ③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

休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

无过矣 A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行”字也相同

B .两个“之”字相同,两个“行”字不同

C .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行”字相同

D .两个“之”字不同,两个“行”字也不同

解析:两个“之”均为动词,意为“到,往”;③句的“行”意为“将要”,④句的“行”意为“行为”。

答案:B

7.比较下列句子中一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舟遥遥以.

轻飏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家叔以.

余贫苦 A .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不同

B .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也相同

C .①和③不同 ②和④相同

D .①和③不同 ②和④也不同

解析:①③“以”为介词,都是状语后置的标志,但意义不同,①句“以”可译为“用,拿”,③句“以”可译为“把”;②“以”相当于连词“而”;④句“以”意为“因为”。

答案:D

8.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实迷途其.

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②其.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 .①园日涉以.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②农人告余以.

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C .①善万物之.

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悦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D .①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

吹衣 ②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

遐观 解析:D 项连词,表修饰。A 项①助词,无实义;②语气词,表反问。B 项①相当于“而”;

②“把”,介词。C 项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助词,“的”。

答案:D

9.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园日.

涉以成趣 ②或命巾车,或棹.

孤舟 ③善.

万物之得时 ④眄庭柯以怡.

颜 ⑤范增数目.

项王 ⑥吾得兄.

事之 ⑦项伯杀人,臣活.

之 ⑧乐.

琴书以消忧 ⑨策.

挟老以流憩 ⑩携幼.

入室 A .①⑥/②⑤⑨/③⑧/④⑦/⑩

B .①⑥/②⑤⑨/③⑩/④⑦/⑧

C .①⑥/②⑤/③⑨/④⑦/⑧⑩

D .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⑩/⑨

解析:①⑥为名词作状语,②⑤⑨为名词作动词,③⑧为形容词作动词,④⑦为使动用法,⑩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A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悦亲戚..

之情话 B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 .吾入关,秋毫..

不敢有所近 D .既窈窕..

以寻壑 解析:A 项“亲戚”古代包括内外亲属;B 项“河”古代专指“黄河”;D 项古有“幽深曲折”之意,现没有。

答案:C

11.下列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B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C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D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解析:扶老,古义是竹制的拐杖,今义指搀扶老人。

答案:A

12.以下句子与“而君幸于赵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 .乐夫天命复奚疑

C .遂见用于小邑

D .复驾言兮焉求

E .问征夫以前路

解析:A 、B 、D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C 项与例句是被动句,E 项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C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舟遥遥..以轻飏 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②景翳翳..以将入 翳翳:阴暗的样子

B.?????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奴役②审.

容膝之易安 审:觉察 C.????? ①悟已往之不谏. 谏:劝止,谏正②觉今是.

而昨非 是:对,正确 D.?????

①归去来.兮 来:回来②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或:有时 解析:“来”为助词,无义。

答案:D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一样的是( )

A .曷.

不委心任去留 B .胡.

为乎遑遑欲何之 C .奚.

惆怅而独悲 D .亲故多劝余为.

长吏 解析:“曷、胡、奚”三个词为疑问代词,而D 项的“为”是动词,意为“做”。 答案:D

15.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既窈窕以寻.壑②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①悟已往.之不谏②怀良辰以孤往. A .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不同

B .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相同

C .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相同

D .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不同

解析:第一个“寻”为“寻找”,第二个“寻”意为“不久”;第一个“往”为“离去、过去”,第二个“往”为“前往”。

答案:D

(一)课内阅读

阅读《归去来兮辞 并序》序言部分的内容,回答16~19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1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生生.

所资 维持 B .求之靡.途 没有

C .彭泽去.家百里 距离

D .因事顺心.. 顺遂心愿

解析:“生”为名词,生活。

答案:A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亲故.多劝余为长吏②故.便求之 ?????

③寻.程氏妹丧于武昌④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①旧交,②所以,③④都是“不久”。

答案:C

18.下列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足以为酒”为理由。

B .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谋生无术的缘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厚爱、家叔引荐、彭泽不远的缘故。

C .陶渊明辞官而去最根本的理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志向。

D .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是陶渊明辞官的因素之一。

解析:“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仅以‘足以为酒’为理由”的说法错误。“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陶渊明也不例外。

答案:A

19.翻译下列句子。

(1)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家境贫困,耕田植桑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

(2)本性坦率自然,不是造作勉强所能够改变的。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费,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作《归去来》。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2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

文 属:写作 B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嗜:爱好

C .不堪.

吏职,少日自解归 堪:能够 D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私:暗地里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结合上下文语境,可以发现C 项“堪”的意思应该是“忍受,经得起”。

答案:C

2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为.乡邻之所贵②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B.????? ①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②以.

亲老家贫 C.????? ①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②以为三径之.

资,可乎 D.?????

①令吾常醉于.酒足矣②以其无礼于.晋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 项,“为”①表被动;②介词,因。B 项,“以”①连词,用来;②介词,因。C 项,“之”①代词,指陶潜;②助词,的。D 项,“于”都是介词,表对象。

答案:D

2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潜不受世俗羁绊的一组是( )

①不慕荣利

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③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④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⑤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⑥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②写他读书入迷的状态,⑥写他怎样做官。排除这两项即可。

答案:C

23.下面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潜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家宅旁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为“五柳先生”,还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

B .陶潜的亲友知道他生活困难,就设酒招待他,陶潜必去,一去就喝得醉醺醺的,一点儿也不顾及亲友的情面。

C .陶潜因为自己年老家贫,出来做了州祭酒,但却不堪吏职,不久便自解归,躬耕自资,又得了病,执事者便让他当了彭泽县令。

D .陶潜担任彭泽县令时,郡里派遣督邮到县里来,别人告诉他应当束好腰带去拜见督邮,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便解印而去。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B 项错在对“吝情”的理解,应为“一点也不收敛情绪”。C 项,“又得了病,执事者便让他当了彭泽县令”解说不当,“便”字无依据;且“因为自己年老家贫”也理解不当,应为“他亲人年迈”。D 项,“解印而去”是在“义熙二年”,不是在这件事之后立即发生的。

答案:A

2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翻译这两句,重点是文言实词“颇”“自终”“素”“私事”等。要根据前后语境准确翻译。

答案:(1)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2)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

译文:

陶潜,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陶潜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弄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说:“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人,不知道姓名、字号,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为号。清闲安静说话少,不爱慕虚荣利禄。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地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总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有时就置办酒席请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得尽兴,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

因为亲人年迈家里贫穷,离家做州祭酒,他不能忍受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他为主簿,他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虚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可以吗?”管这件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才同意一顷地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潜)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仪容整齐地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弯腰,小心谨慎地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

25.鉴赏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解释最后两句诗的意思,你怎样理解诗中的“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衣服沾湿不值得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这里的“愿”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主题:本诗通过写归田后的劳动生活表达了自己不愿同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26.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部分语序不够连贯,请调整其语序,使各短语句式协调一致,语言连贯。

中国文人隐居时都希望是这样的:①最好有重叠的山,②无路可通,③在山的白云深处结一庐,④百丈松立在后面,⑤前面临着深渊,⑥瀑布和怪石分布左右;他坐在这庐中,啸傲或弹琴,与世人永远隔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④“百丈松立在后面”改为“后面立着百丈松”;⑥“瀑布和怪石分布左右”,改为“左边挂着瀑布,右边耸着怪石”。

27.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句式仿写的能力,要动用平时的文学知识积累,既要掌握一些名家名句,又要对名句蕴涵的情感准确把握,使之符合这一语境特点。

答案:白居易说,生活是“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归去来兮辞完美原文、注释、翻译、知识点、备课讲稿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注釋 〔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 ):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著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正文 归去来.[助词,无义]兮,田园将芜.[荒芜]胡不归?既自以心.[意愿]为形.[指身体]役.[奴役],奚惆怅.. [失意的样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谏正,劝止],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以.[而]轻飏y áng [舟慢行的样子],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行人]以前路,恨晨光之熹x ī 微.[微明,天未大亮]。 乃瞻.[远望]衡宇..[简陋的房子],载z ài 欣载z ài [语助词,且;一边……一边]奔。僮t óng 仆p ú欢迎,稚子..[幼儿]候h òu 门。三. 径j ìng [院中小路]就.[近于]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满杯]。引壶觞sh āng 以自酌,眄mi ǎn [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的意思]庭柯.[树枝]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倚南窗以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审.[觉察]容. 膝x ī [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之易安。园日涉.[涉足,到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柱着]扶老.. [手杖]以流憩q ì[游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矫ji ǎo [举]首而遐.[远]观。云无心..[无意地]以出岫xi ù[山穴,此处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y ǐng [同“影”日光]翳y ì翳y ì[阴暗的样子]以将入,抚孤松而盘. 桓hu án [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w éi [不相合],复驾言..[指出游。言,助词]兮焉求.. [何所求,求什么]!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指耕种之事]于西畴ch óu [田地]。或命巾车..[有车帷的小车],或棹zh ào [原来是船桨,这里作“划”讲]孤舟。既窈y ǎo 窕ti ǎo [幽深曲折的样子]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

归去来兮辞并序巩固练习题

《归去来兮辞》同步练习 一、基础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荒芜.(wú) 惆怅.(chàn ɡ) 稚.子(zhì) 轻飏.(chàn ɡ) B .倚.靠(yǐ) 装载.(zǎi) 僮仆.(pú) 熹. 微(xī) C .窈窕..(yǎo tiǎo) 东皋.(ɡǎo) 出岫.(xiù) 矫. 首(jiǎo) D .遑.遑(huán ɡ) 斟酌.(zhuó) 怡. 颜(yí) 翳. 翳(yì) 解析:A 项“飏”读“yán ɡ”,B 项“载”读“zài ”,C 项“皋”读“ɡāo ”。 答案:D 2.下列各句加线的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 .请息交以绝游。 息交:断绝交游 B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范围比现代汉语广 C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耕种之事 D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休:将要得以休息一下 解析:“行休”意为“将要结束”。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田园将芜,胡.不归 胡:为什么 B .三径就. 荒,松菊犹存 就:快要 C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 D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 观 遐:远 解析:C 项“谏”意为“劝止”,可释为“挽救,改正”。 答案:C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悟已往之不谏.:谏止,劝止 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 B .觉今是.而昨非:这样 园日涉.以成趣:牵连,牵涉 C .策扶老..以流憩:拐杖 抚孤松而盘桓..:徘徊、留恋不去 D .请息交以绝游. :交往 帝乡不可期. :至,及 解析:B 项“是”意为“对,正确”;“涉”意为“涉足”。 答案:B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园日涉以成趣.虽趣. 舍万殊,静躁不同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教师版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练习)学生版 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 ②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 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 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 ③形容词作名词: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词用作名词,儿童、小孩) ④动词作名词: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⑤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动用法,愉快,使愉快) 审容膝之易安(安:使动用法,使……安适) ⑥意动用法: 乐琴书以消忧(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悦:意动用法,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 ⑦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三、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5)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6)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 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泛指。 (9)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10)知来者之可追 古义:挽救,补救。今义:追赶,追求。 (11)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 (12)问征夫以前路 古义:行人;今义:指出征的人 (1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14)景翳翳以将入 古义:阳光。今义:景色 四、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练习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景翳翳以将入 曷不委心任去留 二、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既窈窕以寻壑 觉今是而昨非 恨晨光之熹微 于时风波未静 尝从人事: 幼稚盈室 于是怅然慷慨 三、词类活用 (1)( ) 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而遐观 (2)( )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倚南窗以寄傲 (3)( )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乐琴书以消忧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策扶老以流憩 (4)( ) 眄庭柯以怡颜 (5)( ) 乐琴书以消忧 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 (6)( ) 审容膝之易安 四、一词多义 引:引以为流觞曲水 引壶觞以自酌 相如引车避匿 乘: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策:策扶老以流憩 振长策而御宇内 夸父弃其策 策之不以其道 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五、虚词把握 以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云无心而出岫 请息交以绝游列 既自以心为刑役 之: 悦亲戚之情话的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恨晨光之熹微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六、找出相当于“何”的疑问代词: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七.特殊句式: (1)( ) 既自以心为刑役“为”表被动。 遂见用于小邑 (2)“载欣载奔”载,zài。 载……载……: 今有成语“载歌载舞”: () 皆口腹自役 复驾言兮焉求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乐夫天命复奚疑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将有事于西畴 农人告余以春及 () 寓形宇内复几时 稚子候门

归去来兮辞并序 巩固练习

基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红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翳翳.(yì)靡.途(mí)犹望一稔.(niàn) B.轻飏.(yánɡ)熹.微(xī)或棹.孤舟(náo) C.流憩.(qì)耘耔.(zǐ)眄.庭柯(miǎn) D.盈樽.(zūn)出岫.(yòu)稚.子侯门(zhì) 2.对下列加红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会.有四方之事(恰逢) B.云无心以出岫.(云彩) C.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 D.帝乡不可期.(期求) 3.比较下列各句加红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寓形.宇内复几时③觉今是而昨非.④富贵非.吾愿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同。 4.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古今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 ..于西畴 .. B.将有事 C.既窈窕 .. ..以寻壑 D.善万物之得时 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 6.下列各句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译文:孩子满屋,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 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后悔过去,但现在也已经不好再说了,知道今后还可以补救。 C.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译文:云烟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归。 D.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译文: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放下心来听凭自然地生死?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7—10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二、一词多义 1.去:①相距,距离:彭泽去家百里 ②离开:自免去职 ③我从去年辞帝京:过去的 2.行:①行为: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②走,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 ③前往:赵王畏秦,欲毋头发 ④将要:感吾生之行休 ⑤经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⑥实行,践行:余嘉其能行古道 ⑦古代兵制单位,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读hánɡ):蹑足行伍之间 ⑧辈分(读hán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引:①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②拿,取:引壶觞以自酌 ③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至 ④拉,拔:引佩刀自刺//左右欲引相如去 ⑤引来:引以为流觞曲水 ⑥掉转:相如引车避匿 ⑦伸直:秦王惊,自引而起 ⑧连接:控蛮荆而引瓯越 ⑨序言: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⑩牵攀:虞常果引张胜 4.策:①马鞭,鞭子: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策略,对策:蒙故业,因遗策//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拄着:策扶老以流憩 ④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5.乘:①趁着: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聊乘化以归尽:顺随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或棹孤舟:棹,划桨,划船 ②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2.名词作状语 ①当敛裳宵逝:宵,在夜里 ②园日涉以成趣:园,在园里;日,每天 ③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时常 3.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 ②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5.形容词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6.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傲然自得的情怀 ②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小孩子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 富贵非吾愿。“非”表判断 2.被动句式 ①遂见用于小邑。“见”表被动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式 ①皆口腹自役。“自役”即“役自” ②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 ④乐夫天命复奚疑?“奚疑”即“疑奚” 五、五个疑问代词。 奚:奚惆怅而独悲?奚,为什么 胡: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为什么 曷: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为什么 焉:复驾言兮焉求?焉,什么 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哪里

归去来兮辞并序巩固练习题 精品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荒芜.(wú)惆怅.(chànɡ) 稚.子(zhì) 轻飏.(chànɡ) B.倚.靠(yǐ) 装载.(zǎi) 僮仆.(pú) 熹.微(xī) C.窈窕 ..(yǎo tiǎo) 东皋.(ɡǎo) 出岫.(xiù) 矫.首(jiǎo) D.遑.遑(huánɡ) 斟酌.(zhuó) 怡.颜(yí) 翳.翳(yì) 解析:A项“飏”读“yánɡ”,B项“载”读“zài”,C项“皋”读“ɡāo”。答案:D 2.下列各句加线的词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请息交以绝游。 息交:断绝交游 B.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范围比现代汉语广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耕种之事 D.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行休:将要得以休息一下 解析:“行休”意为“将要结束”。 答案:D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为什么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快要C.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劝谏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遐:远 解析:C项“谏”意为“劝止”,可释为“挽救,改正”。 答案:C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悟已往之不谏.:谏止,劝止 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 B.觉今是.而昨非:这样 园日涉.以成趣:牵连,牵涉 C.策扶老 ..以流憩:拐杖 抚孤松而盘桓 ..:徘徊、留恋不去 D.请息交以绝游.:交往 帝乡不可期.:至,及 解析:B项“是”意为“对,正确”;“涉”意为“涉足”。 答案:B 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 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 《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师生一同背诵。 《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读注解① 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三、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读出情感、气势 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 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 学生朗读。 明确: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 “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归去来兮辞》(原文略) 1. 《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诗人陶潜,他自号_______。本文标题中“归去来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策扶老.. 以流憩 ③请息.交以绝遊 ④乐. 琴书以消忧 3. 对各句中划线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4. 指出下列各句中表示疑问的词 A. 田园将芜,胡不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寓形宇内复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林将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端起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 ()????? ??知来者之可追追赶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归去来兮助词无实义()(),() (,)????? ??既自以心为形役被载欣载奔语气助词且时矫首而遐观矫正审容膝之易安觉察()(,)() ()????? ??请息交以绝游游玩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曷不委心任去留随心登东皋以舒啸高歌()()() ()????? ??

A. 知来者之可追 B. 羡万物之得时 C. 悦亲戚之情话 D.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长桨) C.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悦) D.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奚惆怅 ..其未远 ..而独悲B.实迷途 C.僮仆欢迎 ..之情话 ..D.悦亲戚 8.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②木欣欣以向荣③乐琴书以消忧④聊乘化以归尽 ⑤请息交以绝游⑥问征夫以前路⑦农人告余以春及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9. 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A. 园日涉以成趣 B. 时矫首而遐观 C. 眄庭柯以怡颜 D. 或命巾车,或悼孤舟 10.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D.乐夫天命复奚疑 11.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 A.复驾言兮焉求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吾谁与归D.大王来何操 12. 各句中省略的内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B. 乃瞻衡字,载欣载奔 C. 僮仆欢迎,稚子侯门 D. 寓形宇内复几时 13. 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 复驾言兮焉求 B.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 乐夫天命复奚疑 D. 将有事于西畴 14. 选出对名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A. 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doc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归去来兮辞》又题《归去来辞》。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以供大家学习。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 2.辞的体裁特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感受作者解印去职的近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把握全文的结构领略辞中表现的遗世独立,心胸旷达的乐观精神。难点:对题目"归去来兮辞"的理解,及本辞特点的全面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包括

1.诵读全文,可进行配乐朗读准备。 2.标出课文不理解的地方。 3.初步鉴赏。 二、课内采用以诵读带动分析理解。教师讲析与讨论结合。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诵读比赛,在诵读中掌握辞的结构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了解背景,作者及辞。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1)本篇选自《陶渊明集》。归去来,回去。兮,助词。辞,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序,这篇韵文的序言,对韵文作了说明。 (2)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也称他为靖节先生。东晋末年浔阳柴桑(在江西省九江县西南)人。我国著名的诗人。家境贫寒,为了谋生,作过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由于对黑暗的社会不满,不肯同流合污,决心从事耕作,过隐居生活。他的诗喜欢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意境淡远,语言质朴,有独特的风格。 2.写作背景 东晋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为此,写出了这首著名的《归去来辞》。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翻译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4)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5)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6)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 (7)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2)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城趣 时矫首而遐观 2、动词活用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策扶老以流憩动词用作名词拐杖 3、形容词活用 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 4、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 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5、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四.一词多义: 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 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 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 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 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 五.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富贵非吾愿(“菲”表否定判断) 2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以心为形役(为,被) 3 省略句

《归去来兮辞》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归去来兮辞》,完成9—14题。(19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9.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三径就.荒就:即便 B.将有事于西畴.畴:田地 C.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D.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悦亲戚之.情话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门虽设而.常关鸟倦飞而.知还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已矣乎. D.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11.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1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②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A.①向出征的士兵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到达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没有希望的。 B.①向出征的士兵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 C.①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

古诗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赏析

古诗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赏析 《归去来兮辞并序》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其在文体上属于辞赋,但语言浅显,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其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

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桌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 耕植不足以自给:耕:耕田。植:植桑。以:来。给:供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幼稚:指孩童。盈:满。瓶:同”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bèng)、瓮之类。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

高中语文 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第4课归去来兮辞并序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园将芜.胡不归芜:田地荒废 B. 奚.惆怅而独悲奚:何,为什么 C. 悟已往之不谏.谏:回忆,回顾 D. 知来者之可追.追:补救 2.下列加点的“以”与“木欣欣以向荣”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B.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C.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D.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景.翳翳以将入②散文是写景.和抒情的艺术 B.①悦亲戚之情话 ..呢 ..,②有对恋人悄悄地说着情话 C.①聊.乘化以归尽②朋友久别重逢想多聊.一会 D.①将有事.于西畴②大家都忙着指农耕之事. 4.下列不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的一项是() A.将有事于西畴 B.问征夫以前路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时矫首而遐观 5.下列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情在骏奔 B.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C.寓形宇内复几时 D.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兵从一个地方

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后期实战也会让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 A.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 B.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 C.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人必需拥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 D.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 7.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人所需要警惕的是,只把做官当作了读书的目的,①。读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对一个人精神情怀的陶冶与涵养,在于帮助一个人获得高尚的品格、卓越的识见,以及因为对自然社会的洞悉了解而养成的既有所敬畏又无所挂碍的智慧与勇气。书读得好不好,理解得对不对,②。如果把读书与实践加以割裂,那么既是对学习资源的一种浪费,③。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描写初回到家时看到的情景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诗,所蕴涵的感情相当丰富,有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有恨自己不早归来的感叹。 (2)“已矣乎!________,________”这是作者抒发感慨,也是以另一种形式对丑恶现实的谴责和抗议。 (3)作者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二句作为结语,点出全篇主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 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 ..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 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情在骏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陶渊明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 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 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注釋 〔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 ):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著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正文 归去来.[助词,无义]兮,田园将芜.[荒芜]胡不归?既自以心.[意愿]为形.[指身体]役.[奴役],奚惆怅..[失意的样子]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谏正,劝止],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漂遥放流的样子]以.[而]轻飏y áng [舟慢行的样子],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行人]以前路,恨晨光之熹x ī微.[微明,天未大亮]。 乃瞻.[远望]衡宇..[简陋的房子],载z ài 欣载z ài [语助词,且;一边……一边]奔。僮t óng 仆p ú欢迎,稚子..[幼儿]候h òu 门。三.径j ìng [院中小路]就.[近于]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满杯]。引壶觞sh āng 以自酌,眄mi ǎn [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的意思]庭柯.[树枝]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倚南窗以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审.[觉察]容.膝x ī[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极言其狭小]之易安。园日涉. [涉足,到走]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柱着]扶老..[手杖]以流憩q ì[游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矫ji ǎo [举]首而遐.[远]观。云无心.. [无意地]以出岫xi ù[山穴,此处泛指山峰],鸟倦飞而知还。景y ǐng [同“影”日光]翳y ì翳y ì[阴暗的样子]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hu án [盘旋,徘徊,留恋不去] 。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w éi [不相合],复驾言..[指出游。言,助词]兮焉求..[何所求,求什么]!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指耕种之事]于西畴ch óu [田地]。或命巾车..[有车帷的小车],或棹zh ào [原来是船桨,这里作“划”讲]孤舟。既窈y ǎo 窕ti ǎo [幽深曲折的样子]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h é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hu áng 遑.[不安的样子]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天帝所居,也就是所谓仙境]不可期. [至,及]。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z ǐ。登东皋g āo 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归去来兮辞》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 《归去来兮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诗人陶潜,他自号_______。本文标题中“归去来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觉今是.而昨非 ②策扶老.. 以流憩 ③请息.交以绝遊 ④乐. 琴书以消忧 3. 对各句中划线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林将要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端起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 ,(),()() ?? ? ?? ??B. 知来者之可追追赶觉今是而昨非错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归去来兮助词无实义()(),()(,) ??? ??? ?C. 既自以心为形役被载欣载奔语气助词且时矫首而遐观矫正审容膝之易安觉察() (,)() () ??? ????D. 请息交以绝游游玩悦亲戚之情话知心话曷不委心任去留随心登东皋以舒啸高歌() ()() () ??? ????4. 指出下列各句中表示疑问的词 A. 田园将芜,胡不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奚惆怅而独悲?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C. 复驾言兮焉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寓形宇内复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 ) A. 知来者之可追 B. 羡万物之得时 C. 悦亲戚之情话 D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 一项是 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长桨) C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 悦) D.景翳翳以将入(景:日 光) 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 的一项是 A .奚惆怅..而独悲 B .实迷途.. 其未远 C.僮仆欢迎.. D .悦亲戚..之情话 8.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木欣 欣以向荣 ③乐琴书以消忧 ④聊乘化以归尽 ⑤请息交以绝游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农人告余以春及 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 .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9. 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 园日涉以成趣 B. 时矫首而遐观 C. 眄庭柯以怡颜 D. 或命巾车,或悼孤舟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 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 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 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 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 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 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24〕 ! 既自以心为形役 〔25〕 , 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27〕,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28〕,载欣载奔〔29〕。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30〕, 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1〕。倚南窗 以寄傲〔32〕,审容膝之易安〔3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 流憩〔34〕,时矫首而遐观〔35〕。云无心以出岫〔36〕,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翳以将入〔37〕,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38〕?悦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或命巾车〔40〕,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41〕 , 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42〕,感吾生之行休〔43〕。 已矣乎〔44〕!寓形宇内复几时〔45〕,曷不委心任去留〔46〕?胡为乎遑 遑欲何之〔4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8〕。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 耔〔49〕。登东皋以舒啸〔50〕,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51〕,乐夫天 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