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二模“起点”作文讲评
20190325南通二模作文评分细则

南通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目: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
起点,意味着从零起步;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
一、审题与立意1.审题材料的第一句话“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讲述的是“起点”的字面义,起点既可以指空间,也可以指时间。
材料的第二句话“起点,意味着从零起步;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强调了“起点”的内涵,说明了“起点”对特定对象的行为意义。
人生、自然、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的,但其发展的阶段纷繁复杂。
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婴儿的啼哭,幼芽冲破大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是新的生命的起点;今天相对于昨天,这是时间的起点;此峰相对于彼峰,这是空间的起点……每个阶段都是一个起点,每个阶段的起点,又是新的希望与开始。
任何时候从任何一个正确的起点大胆地走下去,都有可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但相对于过去来说,每一个起点都和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是新的开始,但不能忘记过去。
理解材料时,要明确“起点”的内涵。
可以选择前者“从零起步”,也可选择后者“新的出发”,辩证看待终点和起点。
无论选择哪一种内涵,一定要说清其内涵,讲明其理由。
2.立意材料中的“起点”有两个内涵,行文时不能脱离这个立意,但立意时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如“从零起步”意味着起点是一张白纸可以尽情描绘,应长远规划;如“新的出发”意味着努力途中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对传统的继承……无论如何立意,须在这两个内涵层面中自圆其说,且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二、判分1.判分原则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文体的要求。
需注意的是.....:若出现具有个性化文体样式的作文,如杂文、剧本、故事新编等,只要运用恰当,要敢打高分。
南通二模作文讲评MicrosoftPowerPoint演示文稿

他山之石: 且把光阴仔细烹 一眼万年 自锄梅花种月明 争一方岁月流年 岁月是朵两生花 让时间永恒 掬一把时间 时光静好,岁月不老 樱花入境来 玫瑰与胶囊 与时光轻语 走马灯 属于我的时间很少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 阳
他山之石:
时间的短暂成就时间的绵长 时短乎?短乎哉,不短也! 抓住此刻,便可永恒 稍纵即逝中抓住永恒 珍惜,让时间变得更长 时间带不走的小镇
•
立意
结 构
语言
• 四 48~42 基本切题 略有牵强 基本通顺 • 记叙文: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绎, 但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显得多余;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老 套,技法上也缺少变化 • 议论文:观点熟套,仅限常识常理,且说理止于浅表;或 论证方法单调,缺少变化,只会一味“例证” • 五 41~28 不切题 逻辑层次不清 不通顺有语病 • 记叙文: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没有关联,且故事虚假,继 续描写能力较弱 • 议论文:基本没有论证,关键概念“整体打包”;或者一 味例证且止于一个层面,缺少逻辑性;或者篇段分离,硬 贴标签
• 3.从身体与青春之间关系的角度立意 • 身体的青春可以朽,精神的青春可以不朽,可以将两者统一起来, 写人老心不老的故事,也可以写虽然身体的青春不在了,但仍然 会坚守青春时就已经坚守的责任,或者,其人青春已逝去,但在 别人的心中不朽。
• 南通二模: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 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 • • • • • • • • • •
班级情况分析: 班级平均48.4 本校平均49.07 三类文 37人 四类文 19人 五类文 3人 归因分析: 1.审题偏差 2.重心不明 3.立意肤浅 4.文体模糊 5.素养不高 6.书写糟糕
江苏南通2019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阅卷指导意见

江苏南通2019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阅卷指导意见【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依照要求作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修炼始于点滴,走好第一步才能奠定人生的基石;智能进展重在探究,迈出第一步才能呈现愉悦的精彩;梦想成真贵在创新,尝试第一步才能做到动身就会到达······前行之路沟沟坎坎,走稳自己第一步,才能走好今后每一步。
请以“第一步”为题,写一篇许多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二】评分●文章假如把“第一步”当做一个无所不包的“筐”,把一些没有联系的内容生拉硬扯至文章中去,或者写了“一步”,但没有突出那个地方的“一步”是“第一步”,最高赋分不得超过41分,如结构混乱,语言平淡等那么不超过27分。
●凡是文章随意乱写,无章无序,或穿靴戴帽、中间乱套,思想平庸、语言贫乏、不认真写作的文章,原那么上不超过45分。
●凡是泛泛而谈“第一步”之类,无新意,无分析或意蕴的,且写作能力一般的,最高不能超过42分。
或者写了一个简单的“第一次”,未能彰显出“第一次”的深层意蕴的,最高不能超过45分。
●凡是简单演绎提示语,所写均为正确的废话,语言表达一般的,最高不超过42分。
1.差不多原那么评分必须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重写作差不多能力,特别是构思、语言、文体诸方面须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
评分必须从考生写作的实际动身,公平公正,分等分类赋分,确保一定的区分度。
2.赋分与等级说明见后面赋分与等级表3.文体写作提示议论文写作①能扣住内涵,作个性化的解读,认识独到、深刻,观点与材料统一且分析透彻。
论证有层次感,语言表达富有逻辑性;或者能从一个独到的角度切入,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论证,语言智慧、幽默、犀利,可视为一类卷赋分,特别优秀的可赋予总分值。
②能扣住“第一步”提出有意义的中心观点,并能扣住中心论点展开论证,举例恰当,论据分析能扣住论点,综合运用论证方法,层次清晰,语言准确,富有概括力,可视为二类卷赋分。
南通二模作文评讲

能者为大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钻石说:“我不知道 为什么平时人们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为宝贝。现在 你跟我有什么两样呢,不都黯然无光吗?”钻石说: “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 别人的光芒。”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 身边的钻石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 耀眼。 是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在是多。我们每天 都要接触许多人,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可以成为 我们的良师益友。
是啊,一块普通的石头当然不如一块钻石,它们内在的质 地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的质量地高低。石头有石头的用途, 钻石有钻石用场。石头无须在黑暗中愤愤不平地对钻石说: “我不知道为什么平时人们把你抬得那么高?”因为在人们 眼里:能者为大。 能,无外乎是能力的代名词而已,“能者“毕竟和一 般人有所不同。有能力的人有谁会不喜欢呢?讨厌能者的唯 一理由或许是能者在工作中是竞争对手,给自己带来压力。 可是如今的时代与以往不同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上都不那么 的保守了,也充分的认识到:只有尊重对手,全面客观的了 解对手才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相关方面能力的提升!具 备了平和心态的“能者”,不是为了刻意的表现而去做事情, 是一种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务实工作直观写照。正真的 “能者”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而是对工 作充满激情,对同事充满热情的人,能在本职工作范围内给 予同事必要的指点和相关的培训。就像钻石在黑暗中对石头 说的那样:“我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 我们对能者不应该嘲笑讥讽,妒贤嫉能,而应该虚心学习。 能者为大,让我们学做能者!
聚光灯下,舞台上,她静立姐姐身后不远处,听着台下如雷的掌声响起, 她相信,总有一份掌声会为她响起。轻抬下颚,随着音乐的奏起她自 信地迈出了第一个舞步,随着姐姐的歌声她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自己的 舞蹈中。她知道,此刻的姐姐,定是美丽非凡的,但她也坚信,因着 姐姐的歌声,她的舞蹈也定会精彩绝伦! 迎着聚光灯,她想起了那个 与阳光拥抱的午后,想起了那个曾经因姐姐的光芒而怯懦的自己,想 起了现在在舞台上尽情展现的自己,心潮澎湃。她似用生命在舞蹈, 似要舞出这么多年来不曾舞出的真正的自己,似要将自己这么多年来 未尝绽放的光芒顷刻迸发。最后一个动作伴随着最后一个音符而起, 她面向耀眼的聚光灯,敞开怀抱。 余音袅袅,她那最后一刻绽放出的 美,惊艳全场。
高中作文_南通市二模作文“还有下一次” 评分细则

•
记忆里闪过这样的画面,夕阳下他运 着球,不断地奔跑,无数次的上篮,黄昏 里的他,在落日的余晖中不停地喘息…… • 曾经,他无数次地对我说:“我下一 次一定会打败你。”这样的话过去只能在 我脑海中一闪而过,如今却不绝于耳,刺 得我的心生疼。 • 他曾经只是我的手下败将,在一次又 一次对下一次的渴望中,练习再练习。我 不知道为了这一次,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和 泪水。但那么多次失败过后,他心中“还 有下一次”的信念让他收获了今天骄傲与
• 【关于评分】 • 一、 关于“基本分” • 在基本切题的前提下(所写的内 容基本上能围绕题目行文),做到 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语 言基本通顺的文章,即符合“基本 分”的要求(54分切入)。
• 二、关于加分(“亮点”) • 论述类文章(可能是这次的主流文体),能开篇揭示中 心并合理地设置分论点;议论逐层深入的;会辩证说理 的;举例贴切、新颖的;例证分析到位的;观点给人以 启发的,等等。 • 记叙类文章(包括记叙类散文):有主要人物或中心事 件;且细节描写比较准确生动的;构思巧妙的;语言有 文采的,或比较老到的;有比较恰当的抒情、议论升华 主题的;有真情实感的,等等。 • 在任何一方面发现有“亮点”的,就应加4-5分。要拉 开分数档次,使能写出好文章的学生脱颖而出。注意不 能单纯以“文采”作为加分的唯一依据,应当给“立 意”、“构思”、“结构”等以必要的重视。对那些单 纯炫示文采、胡乱拼凑的文章,不能给以高分以致误导。
•
•
2、还有下一次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笑有泪,有成功也有失败。有人 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于是,一旦失去一次机 会总是痛哭流涕,捶胸顿足;但也有人认为“反正还有 机会,不努力也罢”,所以松散放纵,靡日不思。而我 要说我们要正确对待“还有下一次”的观点。 • “还有下一次”是对未来的期待,是向成功进军 的起点。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向稳操胜券的 杜丽失手了。悲伤的她痛哭不已。当有人劝慰她“你还 有下一次”时,她明白了要调整好心态再抓机遇。果真, 在下一次比赛中她摘得了桂冠。其实下一次就是新的起 点,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的人才是正真理解下一次 真谛的人。这不是侥幸心理的表现,而是对成功的渴望, 对未来充满希望信心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塑 信念,踏上下一次征途。
南通二模语文试卷讲评

4.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A.该社区男性居民比女性居民更喜欢借阅实用的图书。 B.该社区的居民对图书馆的科学普及类图书不太感兴趣。 C.该社区的居民喜欢借阅富有悠闲生活意味的图书。 D.该社区女性居民图书借阅量超过了男性居民借阅量。
【解析】从图表中看男性居民更喜欢阅读哲学历史、科学普及类。
生笃于伉俪,妇陈氏,少 生十岁,亦颇知书嗜音。生尝入 为其妻鼓琴,茶香入牖,鬓影萧 疏,顾而乐之,以为闺房清课, 亦人生韵事。忽一日谓其妇曰: “吾向闻红颜薄命。卿才情如此, 而推命者多言岁行在卯当死。岂 汝亦天上人,不久当去耶?”因 感慨悲伤,为弹《别鹄离鸾》之 曲。曰:“琴音和,吾与汝尚无 恙,然第七弦无故忽绝,少而慧 者当之。”居数日,金兰死。生 抚尸一哭,不胜其悲,吐血数斗。 曰:“吾死后,《广陵散》绝 矣。”遂焚其琴,不复鼓也。因 自号 “焚琴子”。生至康熙丁 巳,年四十九,竟卒。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2)由是人颇异之,以为抱负非常之士,不得志而隐于琴。(3分)
【参考答案】因此人们感到(觉得)他与众不同,认为他是抱 负不同寻常的读书人,因为不得志而(将心志)隐藏在琴中。
(“异之”、“非常”各1分;语意通順,1分) 【存在问题】(1)“异之”,译成“感到……怪异(奇异)”也算正确;(2) “隐于琴”字的翻译错误最多,“隐于琴”中“隐”的对象应为“心志”, 很多翻译为把自己隐藏于琴中等;部分同学误译为“隐名弹琴”“隐退于琴 师行业”、“将自己隐没”“在琴声里隐居”、“抱着琴隐居”等。 (3) “非常”——“非同寻常”有不少考生错译或漏译。 【原因分析】(1)基础较差,缺乏课内外知识的积累,缺乏联系并已学知识 的思维能力;(2)阅读文本不细致,没有关乎语境等; (3)表述过于随意, 即使能译出得分点,但表述时用词及句子好多不合逻辑,语病百出。
2015届南通二模作文讲评

南通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与立意1.对“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
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本次作文材料的基本理解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强调时间的短暂易逝,后一句强调时间的恒久漫长。
这是一道颇富有思辨意味的命题。
时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由每个不可重复的瞬间构成,永无穷尽。
时间的长与短是一种客观存在,也可以是一种主观认识。
从一定意义上讲,时间的长与短也可以理解多与少、快与慢。
3、对本次作文材料的基本立意本道作文题的外延较大,立意时需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联系现实生活中某一话题来确定立意。
从“人生”“生命”“自然”“文化”“艺术”等话题入手,紧扣“时间”这一核心概念,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
可就第一句话写:面对时间的短暂,我们无需感伤,而应珍惜;也可就第二句来写:面对时间的漫长,我们不应放纵,不能虚度。
但也可就两方面来写:联系生命历程与生命价值,强调在短暂的历程中创造(追求、向往、思考……)永恒(伟大、有意义、有品位……)的价值。
也可结合具体载体如文化、艺术等表达对随着时间长短的变迁或永恒或消逝的慨叹。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对前后两句话平均用力,造成观点不清、重心不明。
同时,不能仅仅证明这两句话的正确性,必须尽可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在新颖和独特上下功夫,在细腻中挖掘真情,在思辨中显现灼见。
二、判分1.判分原则:作文阅卷要公正公平;坚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要从切题、立意、选材、结构、文体等写作基本能力和语文素养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届南通二模作文“传统”评分细则0329讲解学习

2016届南通二模作文“传统”评分细则20160329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作文评分细则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不能脱离传统;但为了走向未来,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与立意1.对材料的理解这是一道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命题。
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指出人们与传统紧密相连的客观现实,后一句表明了对传统的态度及其原因。
总的来说,材料的主旨即为既要传承传统,更要面向未来,发展传统。
材料的关键词是“传统”,“传统”意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现代汉语词典》)。
传统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的长期交往活动中所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它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新。
如果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传统文化为载体里流淌在国人心中的。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根基。
因此,本次作文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和时代的积极意义。
传统无时不蕴含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琴棋书画,甚至生老病死,都与传统息息相关。
但传统有好坏之分,有科学、愚昧之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也会变“味”。
如何对待传统?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只有对传统的创新,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让它一代代传承下去。
如国家将清明、端午、春节……定为法定假日,就是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如白话文的变革、戏曲的创新、新文学的兴起……就是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如春晚联欢、清明鲜花、短信祝福……就是对传统的创新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二模“起点”作文讲评
一、文题回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
起点,意味着从零起步;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
二、审题与立意
1.审题
材料的第一句话“起点是指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讲述的是“起点”的字面义。
起点既可以指空间,也可以指时间。
材料的第二句话“起点,意味若从零起步;起点。
又意味着新的出发”强调了“起点”的内涵。
说明了“起点”对特定对象的行为意义。
人生、自然、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的,但其发展的阶段纷繁复杂。
每个阶段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婴儿的啼哭,幼芽冲破大地,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这是新的生命的起点;今天相对于昨天,这是时间的起点;此峰相对于彼峰,这是空间的起……每个阶段都是一个起点,每个阶段的起点,又是新的希望与开始。
任何时候从任何一个正确的起点大胆地走下去,都有可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也可以反向立意,即可能费尽艰难和困苦,甚至作出牺牲。
)但相对于过去来说,每一个起点都和过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是新的开始,但不能忘记过去。
(注意,不能忘记过去不是叙写的重点,也可以写但可以面向未来,面向未来不能成为叙写的重点。
)
理解材料时,要明确“起点”的内涵。
可以选择前者“从零起步”。
也可选择后者。
新的出发”,辩证看待终点和起点。
无论选择哪一种内涵,一定要说清其内涵,讲明其理由。
(无论是事物、现象和问题,一定要将侧重点放在它们的起点意义上,例如奋斗,必须突出起点奋斗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写到自己对起点的领悟过程也是可以的。
)2立意
材料中的“起点”有两个内涵,行文时不能脱离这个立意,但立意时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如“从零起步”意味着起点是张白纸可以尽情描绘,应长远规划;如“新的出发”意味着努力途中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对传统的继承……无论如何立意,须在这两个内涵层面中自圆其说,且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三、特别说明:
1.立意
①文章立意要与材料相关,且对“起点”的解读恰当;如出现貌似说“起点”实为贴标签的作文,应定为五类卷。
(贴标签有关联的文章,不超过45分,贴标签无关联的为不及格)
②如脱离“起点”,只写创新奋斗、不忘传统等,应视为偏题,不得超过41分。
③立意和行文完全与材料无关,定为六类卷。
2.文体
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要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
对于体裁创新,立意准确,语言精当,可适当提高一档,以适应《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的要求。
3.其他
①作文评分应坚持兼顾“语文素养”。
凡词汇贫乏、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者,凡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思路混乱者,凡书写潦草、错别字、病句较多者,一律下浮一个档次;严重者直接判入六类卷。
②如作文达到三基本:立意基本准确,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应在48分以上
判分。
以充分肯定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作文,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③对有特色的作文,如文体创新、见解独特、立意新颖、富有生活情趣等,阅卷者应秉持公心,以欣赏的眼光,勇于打高分,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甚至创作的积极性。
④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4.个案处理
①确认抄表,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简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诗歌的,一律提交阅卷组长处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三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
(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 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
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很低的“问题卷”,最高不超过40分;凡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即使切题,最高不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
⑥缺作文题,扣2分。
四、阅卷反馈:
(一)本次作文存在问题:
1.本次作文审题难度不大,都知道扣住“起点”来写,“起点”是本次作文审题的关键。
所以完全偏题的文章不多,但是学生对“起点”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贴标签现象非常普遍。
无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选择一个事例,然后讲故事,最后突出新的起点开始了。
写议论文就是对材料进行演绎,起点意味着从零开始;起点又意味着新的出发。
也有学生写“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紧跟着就是转换为写“书籍”的重要性。
2.在选材上,撞车现象非常严重,很多学生围绕“高考”来写,突出高考是人生新的起点,立意趋同,缺少深度。
另外本次作文素材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人物有:马云、苏轼、陶渊明、牛顿等,并且缺乏新颖的表达,因而让阅卷老师反胃。
3.文体意识不强,很多学生对自己文章属于什么文体不清楚,如记叙文中大段一轮,议论文大段记叙、描写、讲故事,所以文章成了四不像。
4.语言低幼化现象严重,表达不通顺,缺少文采,大白话太多。
特别是议论文,说理基本上就是常规的说教,缺少有见解的话语,公共话语比较多;有的则是“一叙到底”、“名人墓志铭”、“观点+素材”、“读者故事型”等类型的议论文,
(二)解决对策:
1.强化审题指导,特别是这种单个名词类词语,指导学生如何挖掘词语的内涵,甚至是多个同类作文的比较审题。
目前新材料作文背景下,追求词语的核心内蕴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因此,可以让学生训练各种类型的材料。
2.引导学生在构思的时候思路要清晰。
可以适当进行单纯的文章结构训练,只写提纲,快速成文。
3.强化阅读,保证学生思想不断更新,建议优秀生每天阅读一点点,跟大师对话,跟专家对话,更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