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柱式的发展

古典柱式的发展
古典柱式是欧洲古代石质梁柱结构的几种规范化的艺术形式。柱式形式形成于希腊,而在罗马得到发展。希腊柱式形成于小亚细亚的爱奥尼柱式和形成于希腊的多立克柱式,这是两种最基本的古典柱式,是从木结构演变而来,公元前5世纪中叶达到成熟程度,在雅典产生代表性作品。爱奥尼柱式如女性的柔美,多立克柱式似男性的刚健。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希腊还出现了科林斯柱式。它的柱头上雕刻着毛茛叶,壮美而华丽,其余部分则如爱奥尼柱式。
罗马人继承了希腊柱式,并加以改造,完善了科林斯柱式,广泛用来建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建筑物,并创造了一种在科林斯柱头上加上爱奥尼柱头的混合式柱式。他们改造了希腊多立克柱式,发展出塔斯干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混合式,被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称为罗马的5种柱式。
罗马人创造的最重要的柱式是券柱式,作为基本的建筑造型手段,在罗马帝国流行,形成统一的罗马建筑风格。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大多数地区柱式建筑不再流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重新使用罗马柱式作为基本建筑造型手段。16世纪下半叶产生两种潮流。一种是破坏柱式的结构来创造新的建筑形象,这种潮流被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继承,流行于法国和北美。另一种是给5种罗马柱式规定不可动摇的规范,这种潮流被17世纪的古典主义建筑继承。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比巴洛克建筑大,因此罗马式的柱式在欧洲成了主流,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仍在广泛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