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提前角的调整

合集下载

关于汽车点火提前角的问题

关于汽车点火提前角的问题

混合气的燃烧时间
• 混合气点火到完全燃烧约需2~3ms的时间 • 由于发动机的工况变化、转速变化,节气 门开度变化,以及气缸内的混合气浓度变 化,导致了在不同工况下,气缸内混合气 燃烧时间的不同,所以,不能简单的一概 而论。
• 在汽油机一定的节气门开度下,随负荷的 变化,转速相应变化。转速增加时,气缸 中紊流增强,火焰传播速度加快。 • 随转速增加,压缩过程所用时间缩短,散 热及漏气损失减少,压缩终了工质的温度 和压力较高,使以秒计的燃烧过程缩短。 但缩短程度不如转速增加的比例大,使燃 烧过程相当的曲轴转角增大,而以曲轴转 角计的着火落后期增长。
(一)着火落后期
• 从火花塞跳火开始到形成火焰中心为止这段时间, 称为着火落后期。 • 火花塞跳火后,并不能立刻形成火焰中心,因为 混合气氧化反应需要一定时间。火花能量使局部 温度迅速升高,(火花放电时两极电压在15000V 以上,混合气局部温度可达2000℃),加快了混 合气的氧化反应速度。当这种反应达到一定程度 时(约0.001s~0.002s),出现发光区,形成火 焰中心。此阶段缸内压力无明显升高。 • 着火落后期的长短与燃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和物理 化学性质、过量空气系数(φ at=0.8~0.9时最短)、 开始点火时气缸内温度和压力(取决于压缩比)、 残余废气量、气缸内混合气的运动、火花能量大 小等因素有关。
(三)补燃期(后燃期)
• 从最高压力点开始到燃料基本燃烧完为止 称为补燃期。这一阶段的燃烧主要是:明 显燃烧期火焰前锋扫过的区域,部分未燃 尽的燃料继续燃烧;吸附在缸壁上的混合 层继续燃烧,部分高温分解产物(H2、O2、 CO等),因在膨胀过程中温度下降又重新 燃烧、放热。
点火时刻为什么要 随发动机转速提高 而提前?
火焰燃烧速率

点火提前角负数的原因

点火提前角负数的原因

点火提前角负数的原因点火提前角(Ignition advance angle)是指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点火时刻相对于活塞顶死点提前的角度。

通常点火提前角度为正值,即点火提前于活塞到达顶死点。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点火提前角可能会变为负值。

下面将讨论几种可能导致点火提前角为负的原因。

1.过度增压过度增压是指当引擎受到过高压力时,压缩在缸内的空气燃油混合物容易自燃。

当过度增压时,空气燃油混合物可能会在推力冲程之前自燃,这将导致点火提前角为负值。

2.空燃比不当空燃比是指空气与燃油的混合物中燃油的质量比。

过低的空燃比会导致燃烧不充分,而过高的空燃比则会导致燃烧过度。

当空燃比不当时,燃料可能会在正常点火之前自燃,导致点火提前角为负。

3.空气流动问题空气流动问题(如进气阀的关闭不完全)可能导致燃烧室中的剩余燃料自燃。

接着,自燃的燃料将点燃燃烧室中的其余混合物,导致点火提前角为负。

4.错误的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起到将电能转化为高电压电流并将其传递到火花塞以点燃混合气的作用。

如果点火系统出现故障,例如点火线圈损坏或电气设备中断,那么可能无法在适当的时机点火,从而导致点火提前角为负。

5.引擎设计缺陷一些引擎设计可能存在缺陷,导致点火提前角为负。

这可能是由于燃料喷射系统出现问题、气门关闭延迟或摩擦力等因素所致。

综上所述,点火提前角为负可能是由于过度增压、空燃比不当、空气流动问题、错误的点火系统或引擎设计缺陷等原因造成的。

准确确定和调整点火提前角对于发动机性能和燃烧效率的优化至关重要,因此发动机设计师必须尽力避免或纠正这些问题。

摩托车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方法

摩托车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方法

摩托车点火提前角的调整方法嘿,你知道摩托车点火提前角是啥不?这玩意儿可重要啦!调整好点火提前角,能让你的摩托车动力十足,就像小猎豹一样迅猛。

那咋调整呢?首先,你得找到摩托车的点火系统。

这就好比你要找到宝藏,得先知道宝藏在哪里。

然后,根据摩托车的型号和说明书,确定调整的方法。

这可不是瞎整哦,得小心翼翼,就像给小宝贝穿衣服一样。

调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不小心弄出啥问题,那可就糟糕啦!你想想,要是摩托车在半路上出故障,那得多悲催啊。

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步骤来。

那调整点火提前角有啥好处呢?好处可多啦!能提高发动机的效率,让你的摩托车更省油。

这就像给你的钱包加了一层保护罩,多好啊。

还能增加动力,让你在马路上飞驰的时候更爽。

哇塞,这不是太棒了吗?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

有个小伙伴,他的摩托车之前动力不太好,后来调整了点火提前角,那效果,简直是翻天覆地。

摩托车跑得更快了,声音也更好听了。

就像换了一辆新车一样。

总之,调整摩托车点火提前角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要你认真按照步骤来,注意安全,就能让你的摩托车变得更厉害。

相信我,没错的!。

10第十讲爆燃控制与点火提前角控制解析

10第十讲爆燃控制与点火提前角控制解析
3)精确控制点火时刻
发动机发出最大转矩的点火刻(MBT)是在开始发生爆 震点火时刻 (爆震界限)附近。
对无爆震控制的点火系统,为了防止爆震的产生,其 点火时刻的设定远离爆震边缘,这势必会降低发动机的效 率,增加燃油消耗。
具有爆震控制功能的点火系统能使点火时刻到爆震边 缘只有一个较小的余量,这样既可控制爆震的发生,又能 更有效地得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这一功能是由点火控制 系统ECU来完成的。
爆震传感器
第一节 概 述
一、爆燃传感器
(一)汽油机爆震燃烧产生的机理
汽油发动机是利用火花塞产生的电火花将一小团流经 火花混合气点燃,使火焰在混合气中不断扩展传播进行燃 烧,直至燃烧完。
尽管混合气燃烧迅速,但是火焰传播到直至燃烧完, 约为2ms~3ms,为了使发动机有较好动力性、经济性,因 此要在压缩行程中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点燃混合气。
点火 提ຫໍສະໝຸດ MBT前角
CA
逐渐减小 点火提前角
逐渐增大点火提前角
时间
点火提前角闭环控制
CA — crank angle 曲轴转角
V
产生爆燃 无爆燃
频率 / kHz
2)ECU中的爆燃判别电路
3)爆燃判别的范围
曲轴位置信号 各缸上止点 爆燃判断范围
第一缸
第五缸

120º
判断范围
第三缸 240º
第六缸 360º
爆燃传感器信号
爆燃
爆燃判断范围 以外强振信号
爆燃判别的范围
4)点火提前角闭环控制
爆燃判断信号
爆燃发生 时段
爆燃未发生时段
2)振动传感器型:在发动机汽缸或进气岐管上对爆燃引起振 动较灵敏的部位装爆燃传感器,一般四缸机装一个,六缸

项目1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项目11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项目11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1、点火提前角: 火花塞电极间开始跳火时距上止点间
的曲轴转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2、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过早,功率下降,易爆震。 点火过迟,功率、热效率降低。
项目11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3、最佳点火提前角及其影响因素:
发动机发出功率最大和油耗最少的点火提前 角,称为最佳点火提前角。
① 暖机修正:
是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触点闭合时,微 电脑根据冷却水温度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
水温较低时,为缩短暖机时间,增大了点火 提前角,随水温升高,点火提前角的变化如图。
项目11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② 过热修正:
发动机处于怠速运 行工况(怠速触点闭 合),水温过高时,为 避免长时间过热,应增 大点火提前角。
(1)初始点火提前角:
又称为固定点火提前角,其值大小取 决于发动机型式,并由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的初始位置决定,一般为上止点前60~120。
项目11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在下列工况下,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就 是初始点火提前角: ● 发动机启动时。 ● 发动机转速在400r/min以下时。 ● 检查初始点火提前角时。
ECU首先根据电源电压的高低,在存储器存 储的导通时间脉谱图中查询选择导通时间,然后 根据发动机转速确定导通角(闭合角)的大小。
项目11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在电控点火系统中,采用了初级线 圈电阻很小的高能点火线圈,其初级电 流可达30A以上。为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 坏点火线圈,以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 恒流控制电路,保证在任何转速下初级 电流均为规定值(7A)。
项目11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 学习目的: 1、掌握点火系统的控制功能 。 2、掌握初级电路导通时间的控制。

二冲程醇类混合燃料发动机点火提前角调节系统的研究

二冲程醇类混合燃料发动机点火提前角调节系统的研究

二冲程醇类混合燃料发动机点火提前角调节系统的研究曾科,姚立红*,李文彬,刘凯(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摘要:通过分析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得出使用醇类混合燃料的二冲程发动机需要改进点火系统的结论。

将现阶段汽车工业在点火系统上采用的微机控制点火技术加以改进后移植到二冲程发动机上,在原点火系统中加装点火控制单元ECU 并将其改造成电控点火系统。

改进后的点火系统可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标定,对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工况下的点火提前角进行实时调节,找到发动机在该转速和工况下的理想点火提前角。

改进后的二冲程汽油机可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能。

关键词:点火提前角;二冲程汽油机;替代燃料中图分类号:TE6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62(2011)10-0019-05Study of the Ignition Advance Angle Adjustment System of 2-strokeEngines Fueled with Alcohol and GasolineZENG Ke,YAO Li-hong*,LI Wen-bin,LIU Kai(School of Technolog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A b s r ac t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ignition advance angle on engine perform ance,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ignitionsystemof 2-stroke engines fueled with alcohol and gasoline should be im proved.The com puter controlled ignition technology used in the ignition system of current autom obile industry is im proved and transplanted to 2-stroke engines.An ignition control unit ECU is added to the original ignition systemto change it into an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The im proved ignition systemcan calibratetheignition advanceangleand realize real-tim e adjustm ent of theignition advance angl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rotation speed and working conditions of engines to find out the perfect ignition advance angle.The im proved 2-strokegasolineenginecan further im provethe power,econom y and em ission perform ance of engines.K e y w or d s :ignition advanceangle;2-strikegasoline engine;alternative fuel目前,世界各国的机动车保有量都在不断增加,与之相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现在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问题[1]。

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组成

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组成

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组成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组成点火提前角是内燃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也是发动机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之一。

一个合理的点火提前角可以确保燃烧过程在正确的时机进行,从而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并保证发动机的平稳运行。

那么,最佳点火提前角由哪些因素组成呢?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燃烧室设计燃烧室的设计是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的重要因素之一。

燃烧室的形状、容积以及喷油喷燃系统等都会对燃烧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通常来说,燃烧室的设计越好,燃烧速度越快,点火提前角可以相应调整得更早。

2. 燃油的辛烷值燃油的辛烷值是指燃油抗爆震能力的指标,辛烷值越高表示燃油的抗爆震性能越好。

燃油的辛烷值会影响到点火提前角的设定。

通常情况下,辛烷值越高的燃油可以使用较大的点火提前角,而辛烷值较低的燃油则需要小心调整点火提前角,以防止爆震等异常燃烧现象的发生。

3. 气缸压力与温度气缸压力和温度是直接影响点火提前角的两个因素。

随着气缸内压力的提升,燃料的点火提前角可以相应地提前。

当气缸温度升高时,燃烧速度也会加快,这同样会导致点火提前角的提前。

4. 发动机负荷发动机负荷是指发动机在运行中承受的负荷大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发动机负荷越高,燃烧过程就越迅速,需要更早的点火提前角来确保正常燃烧。

相反,低负荷时则需要减小点火提前角,以避免燃烧过早造成发动机抖动或甚至熄火的情况。

5. 引擎转速引擎转速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非常显著。

通常来说,随着转速的升高,燃烧速度也会加快,因此需要相应地提前点火提前角。

转速越低,点火提前角则需要延迟,以保证足够的燃烧时间。

综上所述,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组成包括燃烧室设计、燃油的辛烷值、气缸压力与温度、发动机负荷以及引擎转速等因素。

要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

只有找到最佳点火提前角,才能实现发动机的稳定运行,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并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关于汽车点火提前角的原理和问题解读

关于汽车点火提前角的原理和问题解读

40 37 44
45 37 44
50 38 44
55 43 44
60 39 43
65 35 38
70 28 35
75 23 26
80 22 22
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
• 当汽油机保持节 气门开度、转速 已经混合气浓度 一定时,汽油机 功率和耗油率随 点火提前角改变 而变化的关系称 为点火提前角调 整特性。 • 对应于每一工况 都存在一个最佳 点火提前角,这 时汽油机功率最 大,耗油率最低。
• 点火过迟,则燃烧时间延长到膨胀过程,燃烧最高 压力和温度下降,传热损失增多,排温升高,热效 率降低,但爆燃倾向减小,NOX升高,功率、排放量 降低。
混合气浓度
• 在汽油机的转速、 节气门开度保持一 定,点火提前角为 最佳值时调节供油 量,记录功率、燃 油消耗率、排气温 度随过量空气系数 的变化曲线,称为 汽油机在某一转速 和节气门开度下的 调整特性。
(一)着火落后期
• 从火花塞跳火开始到形成火焰中心为止这段时间, 称为着火落后期。 • 火花塞跳火后,并不能立刻形成火焰中心,因为 混合气氧化反应需要一定时间。火花能量使局部 温度迅速升高,(火花放电时两极电压在15000V 以上,混合气局部温度可达2000℃),加快了混 合气的氧化反应速度。当这种反应达到一定程度 时(约0.001s~0.002s),出现发光区,形成火 焰中心。此阶段缸内压力无明显升高。 • 着火落后期的长短与燃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和物理 化学性质、过量空气系数(φ at=0.8~0.9时最短)、 开始点火时气缸内温度和压力(取决于压缩比)、 残余废气量、气缸内混合气的运动、火花能量大 小等因素有关。
时间与空间
• 通过下面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粗略地了 解点火提前和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 变化的是发动机转速、点火提前的角度。 • 基本不变的是用来使混合气燃烧所需的时 间。 利用空间的变化, 满足燃烧时间上 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火提前角的调整
一. 磁电机提前角的调整
磁电机是无触点式.无火花.防暴.输出电压为160-180DC.
面对输出端,驱动盘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驱动盘转动三圈完成发动机一个循环,它与曲轴的转速比为1.5:1,交流发电机提供的低压电能存储于电容器中当减速器齿轮,带动旋转的定时分配臂,按顺序激发SCR电子开关,使电容器的能量传递到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使火花塞跳火.
A. 安装磁电机前,首先转动飞轮,使第一缸处于点火提前角位置(压缩上止点前32
度曲轴转角)
磁电机尾端设有观察孔,可看到随曲轴转动的红线标记及壳体上的CCW下面的标记线,燃后转动磁电机的驱动盘,使两条红线标记重叠成一条线即可,这时提前角为近似值
B .精确调整提前角
上止点指针对准第一缸压缩终点的飞轮刻度0,飞轮上0刻度前后各约60度范围内贴上示波纸.并在纸上标注和飞轮刻度同样的度数,把加长的第一缸高压电缆一端插入点火线圈输出端,另一端放在飞轮指针的尖端处,外露的电线与示波纸距离为2-4mm,然后启动发动机,这时高压电缆外露的电线与示波纸之间出现火花,并把示波纸击穿.火花击穿位置就是提前角.
C. 如发现提前角不对.可松开磁电机与齿轮箱的两个锣钉.磁电机可沿传动轴线传动,
磁电机中间位置向自由端方向转动至最大位置时,点火提前角滞后约10度曲轴转角.反之,向输出端转动至最大位置时,点火提前角提前约10度曲轴转角.
二.IG03系列电子式点火提前角的调整
A.系统的特点
1.发动机点火控制参数存储在点火控制盒内,基本参数包括发动机缸数.点火顺序.点火夹角.点火提前角.点火能量等.在发动机运转时,微处理器根据这些参数可实现发动机点火的精确控制.一般用户不用调整.
2. 点火控制器内置的EEPROM存储器可记录发动机的运行情况,并可存储用户在使用现场设定的参数.
3. 系统具有自我保护及对发动机的保护功能.当系统部件发生故障时,可避免误点火.当发动机超速时.可对发动机熄火停机.
4. 1) .安装传感器时,将发动机手动盘车至第一缸压缩上止点,即:第一缸进排气门均关闭,零刻度指针对准飞轮刻度盘零刻度位置.
2) .传感器与零位螺栓间隙为0.5-0.8mm
3) .凸轮传感器与凸轮磁块间隙为1-2mm
4) .齿位传感器与齿圈齿顶间隙为0.5-0.8mm
5) .检验标准:将发动机盘车到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三个传感器同时正对检测部位.
6) .采用24VDC .5A电源供电.负极与机体相连. 所有点火线圈正极与电源正
极相连,各缸点火线圈负极与相应点火控制线相连.零位传感器.齿位传感器
2.3针之间电阻大于5KΩ. 机组运转250小时后,冷机状态气门间隙为:
进气门0.40mm.排气门0.45mm,
7) .火花塞间隙为0.65mm.大于0.89mm时火花塞将出现失火.运转不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