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作用原理及使用.

合集下载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要求1.掌握抗生素的概念、特点和医用抗生素的特点。

2.熟悉抗生素的效价和单位表示方法。

3.了解抗生素效价的生物测定方法、微生物在其他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个体小、面积大、新陈代谢能力强、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速度快,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

如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及酶抑制剂以及微生态制剂都有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制成的。

利用“工程菌”作为制药工业的发酵产生菌可生产出更多低成本、高质量的药物,使得微生物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抗生素:是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 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他种生物 功能的有机物质。

概念 第一节、抗生素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根据抗生素的生物来源分类: 1.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多黏菌素和短杆菌肽等 2.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四环素等 3.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霉素等、 4.植物和动物产生的抗生素:蒜素、鱼素等。

一、抗生素的分类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分类 1.B-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麦迪霉素 4.四环素类抗生素:金霉素、土霉素等 5.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杆菌肽。

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类 1.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青霉素、环丝氨酸 2.影响细胞膜功能的抗生素:多黏菌素等 3.抑制核酸合成的抗生素:丝裂霉素C 等 4.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链霉素、四环素等 5.抑制生物能作用的抗生素:抗霉素、短杆菌肽 根据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分类 1. 抗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 2. 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生素:链霉素、多黏菌素等 3. 抗真菌的抗生素:灰黄霉素、制霉菌素等 4. 抗病毒的抗生素:四环霉素 5. 抗癌的抗生素:丝裂霉素、阿霉素等抗生素种类产生菌化学结构作用对象作用机制青霉素真菌产生β-内酰胺类抗G+细菌的影响细胞壁合成链霉素放线菌产生氨基糖甙类抗G-细菌影响蛋白质合成红霉素放线菌产生大环内酯类抗G+细菌的影响蛋白质合成多粘菌素细菌产生多肽类抗G-细菌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四环素放线菌产生四环素类抗病毒影响蛋白质合成灰黄霉素真菌产生多烯类抗真菌、病毒影响核酸合成二、医用抗生素的特点1.差异毒力大差异毒力:即抗生素对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等靶体的抑制或杀灭作用,与对机体损害程度的差异比较。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总结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总结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总结引言一、农用微生物菌剂及其作用原理农用微生物菌剂是指利用农业微生物、特定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物,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提取、培养、选育以及复壮的微生态制剂,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

农用微生物菌剂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还能够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对环境友好,并且可有效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作用原理农用微生物菌剂对小白菜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土壤肥力: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促进土壤中氮、磷、钾等无机养分的释放,大大提高土壤肥力。

2.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产生生长素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和株高增加。

3.抑制病虫害: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产生抗生素和抗真菌物质,对小白菜生长中的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改善土壤环境: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一)试验设计为了全面了解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我们设计了以下试验方案:1. 随机选取一块面积相当的小白菜种植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2. 对照组采用常规施肥方式,试验组在常规施肥基础上使用农用微生物菌剂。

3. 对小白菜的生长情况、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监测。

(二)试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小白菜的生长情况:试验组小白菜的生长状况较对照组更加健壮,叶片色泽更加鲜绿,株高和叶片数量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2.小白菜的产量:试验组小白菜的产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表明农用微生物菌剂对小白菜的生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与展望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2.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应用相对于传统施肥方式,能够减少对化肥的需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土壤改良。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农用微生物菌剂的作用机制,探索更加适合小白菜生长的微生物菌剂制剂配方,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更多的农业生产中,为打造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做出更大的贡献。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分析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分析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及分析发表时间:2014-05-19T11:46:13.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陈嘉仪[导读] 微生态制剂还能合成多种维生素,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促进钙、铁、维生素D的吸收。

陈嘉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学部广东广州 510623)【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我院临床的应用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1780例门诊处方,分析其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

结果有157例使用微生态制剂,占处方总数的8.82%,其中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占21%(33例),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亿活)各占19.1%(各30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君康)占15.9 %(25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占10.19%(16例),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占7%(11例),其余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5例,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爽舒宝)3例,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5例。

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96例,新生儿黄疸23例,营养不良18例,阴道炎5例,与抗生素联用13例(占8.28%)。

微生态制剂应用中99.36%(156例)为合理用药,0.64%(1例)为不合理用药(两种微生态制剂联用)。

结论我院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基本合理,广泛应用于儿科,少数用于妇科。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应用及分析【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038-02 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所制成的制剂,通过调整微生态失调,保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的健康水平或改善健康状态。

[1]人的正常菌群具有阻止致病菌入侵、繁殖并直接抵抗病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的能力,是人体健康必须的天然屏障。

微生态制剂通过扶植正常微生态种群,调整生理平衡,发挥生物拮抗作用,从而排除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侵袭。

微生态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作用

微生态制剂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作用
酸、 叶酸和胆碱等 。在养殖南美 白对虾时 , 我们饲料
酵母 代 替 部 分 鱼 粉 进 行 一 段 时 间 的 养 殖 后发 现 , 对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果 L 的微生态制剂 , 不仅能够 } 够抑制 弧菌 的生长 。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4 . 8
较低 改善
2 增加饲料 的营养成分 , 促进对 虾快速生长
对虾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人工饲料 ,所 以饲 料 的好坏就决定了对虾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和抗 病 能 力 。在 南美 白对 虾养 殖过 程 中 , 人 们进 行各 种有 益 的尝试 ,并使用微生态制剂来提高饲料 中的营养 成分 , 应用较广 的有饲料酵母和光合细菌 。
1净化水质 , 改善对 虾的养殖环境
南美 白对虾的病原体有病毒和细菌等条件致病 菌, 养殖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对虾的疾病发作。 所以, 对 虾健 康养 殖最重 要 的前提 条件 就是 良好 的生态 环境 。 光合 细菌作 为微生 态制剂 能够 对水 质进行 净 化, 大大改善对虾的生活环境。在对虾生态环境 的改
4 注意抗菌或 抑菌剂的控制
对虾 中, 常见的败血病 、 黑鳃病主要 由弧菌等病 原菌引起 ,细菌性 的疾病会对对虾 的养殖产生极大
的危害。以前 , 在防治细菌性 的疾病 时 , 养殖业 中对 抗菌素滥用的现象非常常见 ,而以菌治菌的方法能
减 少
饲料酵母 的特点是成本低 、 容易采购、 各种营养 元素 比较齐全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烟
光合细菌 的虾池 中,氧气含量 比普通养殖池 的含氧 量每升高出 1 . 6 4 毫克。 ②通过光合作用 , 降低对虾池 中的氨氮化合物以及硫化物等有损对虾健康 的有害 物质含量。根据详细数据显示 , 在虾池中投放两天光 合细菌之后 ,其 中的氨氮化合物的含量密度下 降了 0 . 2 8 毫克 / 升。 ③调节虾池水 的酸碱度以及稳定水色 的作用 。光合细菌可 以调节虾池 中的 p H值 , 使其与 自然海 区的 p H值相接近。另外 , 在虾池中使用光合 细 菌 可 以稳 定 水色 ,从 而起 到 阻挡 太 阳部 分辐 射 的 作用 , 进而减少水温的变化幅度 以及水底 的亮度 , 让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新一代环保型饲料,经有关科研机构、生产单位在北京、河北、天津、甘肃、宁夏等地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它的主要成分是乳酸菌、枯草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菌,是从肥沃的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经培育、扩繁而制成,它可以作为猪、鸡、牛、鸭及鱼、虾等养殖业的辅助饲料使用。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基本作用原理:动物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肠内有上百种、数百亿的细菌形成肠内菌丛,它与动物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肠内菌丛在发挥各种营养生理学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抑制病原菌增殖等防御感染的作用。

家畜的大肠菌症、沙门氏菌症以及梭状芽孢杆菌肠炎的发生都与肠内菌的状态有密切关系。

因此,使肠内菌丛的平衡保持正常对维护动物健康是必不可少的。

它与畜禽生产中的各项指标的提高和改善有密切关系。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一种取代或平衡动物生态系统中一种或多种菌系的微生物制品。

狭义上讲,它是一种能激发自身有益菌种繁殖增长,同时抵制有害菌系生长的微生物制品。

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作为饲料进入畜禽体内后,能迅速繁殖,一方面投入菌种的代谢物中和肠内毒素,抑制了其它有害菌丛的生长,另一方面在宿主体内形成了正常微生物菌群,为宿主合成主要的维生素,提供营养和阻止致病菌的入侵。

微生物进入一个微生态系统(畜禽体内)后,能否在那里定居,生长繁殖并成为正常菌群而形成一个由微生物、宿主、环境三者之间呈生态平衡的稳定的微生态系统;这要看做生物和宿主双方是否具备定植条件。

一般来说,畜禽在幼年时期最容易接受外来有益微生物的影响,加速体内正常种群的建立,有利于有机体的生长和抗病能力的提高。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当从幼雏鸡开始饲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饲料时,其效果最好,其原因也即在此。

因此,在使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时应掌握好使用时间,例如猪应在产前就对母猪使用,鸡最好在育雏时即使用。

微生态制剂应用最早见于日本,50年代就有“表飞鸣”、“乳酶生”,其成分是粪链球菌,用于治疗肠道疾病。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畜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抗生素的长期大量应用,不但让动物体内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畜禽产品兽药残留问题也十分严重,这不仅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还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鉴于此,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已经刻不容缓,而微生态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新型生物制品,具有绿色环保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之一。

一、微生态微制剂微生态制剂是从自然界或动物体内分离、鉴定或通过生物工程原理构建的有益微生物,经过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有活菌或代谢产物应用于动物养殖中的生物制剂。

微生态制剂具有调节动物机体微生态平衡,促进机体胃肠道正常微生物菌群的建立,抑制有害物质侵袭,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促进动物生长或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一类饲料添加剂。

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1.生物夺氧学说微生态制剂中的需氧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消耗肠道内的氧气,给肠道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繁殖,限制了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生长。

2.生物拮抗学说微生态制剂中的益生菌在动物机体内对肠道病原菌可有效抑制病原菌吸附在肠道黏膜上皮细胞上,促进病原菌岁粪便排出体外。

3.增强机体免疫学说微生态制剂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性,通过免疫反应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生物降解学说有益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某些酶可以氧化或催化有毒的物质,使毒性物质通过菌体细胞壁进入质膜。

三、微生态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1.微生态制剂在养鸡业中的应用刘风波等人对某鸡场3240只健康食欲正常的260日龄商品蛋鸡进行试验,在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添加微生态发酵饲料10%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添加微生态发酵饲料5%组与对照组无差异,两试验组差异显著。

即添加微生态发酵饲料10%组产蛋率显著高于5%微生态发酵饲料和对照组;添加10%微生态发酵饲料组蛋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微生态发酵饲料5%组,添加5%微生态发酵饲料组低于对照组。

4动物微生态的营养调控

4动物微生态的营养调控

宿主 免疫:免疫缺陷、同位素照射、营养失 调、疾病等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都能引 起微生态失调。 遗传:不同种属的动物的肠道微生物的组 成和数量不同。 生理功能:胃酸减少或增多,都会影响胃 内正常菌群减少;肠蠕动加快或减慢,都 会影响微生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
微生物菌群 自身状态 与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2、作用机理
(1)从微生物作用方式的角度 优势种群说: 微生物菌群中的优势种群对整个种 群起决定作用。 微生物夺氧说:微生物添加剂进入消化道后迅速 繁殖,消耗肠内的氧气,降低局部的氧分子浓度 膜菌群屏障说:有益微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病原体 在肠细胞上定植,排除或控制潜在的病原体 “三流运转”理论:微生态制剂可通过改善机体免 疫系统和肠道功能,保证了微生态系统中基因 流、能量流和物质流的正常运转。
3、微生态失调与微生态平衡的转化
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的转化过程 互生 环境 生态平衡 微生物菌群平衡 抗生 偏生
生态失调 微生物菌 群失调
生态失调 微生物菌 群失调
4、微生态失调与动物健康
动物微生态失调 菌群失调、定位 转移和内源感染
影响动物的健康 和生产性能
第三节 动物微生态环境的调控
营养供给与动物微生态环境的关系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动物微生态环境的调 控 化学益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动物微生 态环境的调控
微生态营养
Microecology and Nutrition
内容
概述 动物微生态营养原理 动物微生态环境的调控
第一节 概述
微生态学 动物微生态学 动物微生态营养
一、微生态学
1、最早(1977):德国Rust提出,认 为: 微生态学: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2、康白:研究正常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以及其与宿主关系的学科 3、何明清: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内环 境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细胞水平和分子 水平的生态科学。

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成份:活菌死菌代谢产物

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成份:活菌死菌代谢产物

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成份:活菌死菌代谢产物微生态制剂又称微生态调节剂,是根据微生态原理制备的制剂。

其目的是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生态平衡,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微生态制剂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时,被认为只有活的微生物才能起到微生态的平衡作用,因此认定微生态制剂是活菌制剂,甚至有一段时间,把微生态制剂就称为“活菌制剂”。

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微生态制剂的不断发展,大量资料证明,死菌体、菌体成份、代谢产物也具有调整微生态失调的功效。

因此在1994年德国海德堡召开的国际微生态学术讨论会上,对微生态制剂(益生菌)下的定义为:“益生菌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活菌制品,经口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处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这一定义非常明确地回答以下重要问题:(一)微生态制剂的有效成份是活菌、死菌及代谢产物。

(二)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一是调整微生态和酶的平衡,另一是提高免疫功能,这一定义较科学的全面的解释了微生态制剂已被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同时我国卫生部同样也认可这一观点,因此在卫生部制定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评审规定”中第三条规定:“益生菌菌种必须是人体正常菌群的成员,可利用其活菌、死菌及其代谢产物。

这些有效成份是怎样起到其功效的呢?简述如下:活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性细菌,进入人体后可粘附在肠壁(也称定植),这样占了“位子”也排斥了有害菌的生存空间;有益菌通过生长繁殖,产生的乳酸和乙酸,降低了肠道的PH及Eh值,改善内部微环境,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其代谢产物对人体有营养作用;有益菌有促进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因此活菌的功效是显而易见的。

但要发挥上述作用,重要的是能在人体内“定植”,否则活菌一过性的从人体排除,其功效将大打折扣。

据有关资料报道,体外来的有益菌很难在人体内定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经常补充活菌。

死菌(包括菌体成份):有资料证明,从电镜也能直接规定到死菌体也可黏附在肠壁排斥有害菌,促使微生态平衡;死菌体及酶同样对人体有营养作用;菌体的细胞壁成份,如脂磷壁酸(LTA)及胞壁肽聚糖(P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中国畜产品遭遇的出口受阻主要原因就是抗 生素的残留。 不仅是出口,国内消费也同样需要绿色安全的畜产 品。 生产安全畜产品要求: 采用非抗生素和非化学合成添加剂,特别是天然有 机提取来改病况饲料的品质和利用效率 尽可能减少且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添加剂, 不使用激素或违禁药物添加剂,不滥用可能对环境 造成污染或危害的非药物添加剂
营养
营养缺乏。例如蛋白不足。 营养失调(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之间)
营养过量。例如由于蛋白过多而出现的氨毒害。
环境
与温度有关的:热、冷、风及温度的快速变化等
与湿度有关的:降雨、泥浆等 密度过大
卫生状况:粪尿积累等
情绪
运输 转群 断奶 病菌感染 代谢疾病
疾病
绿健
源康宝
绿源生
整肠康
微生物添加剂作用效果的 主要影响因素
抗生素添加剂的长期使用和 滥用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是饲用抗生 素应用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抗生素被动物 吸收后,可以分布全身,但肝、肾、脾等 组织分布较多,也可通过泌乳和产蛋过程 而残留在乳、蛋中,从而广泛地在畜产品 中残留。抗生素的残留不仅影响畜产品的 质量和风味,也被认为是动物细菌耐药性 向人类传递的重要途径。
养殖生产用药环节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205号 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食品中残留物质监控计 划》
抗生素被禁用,谁来替代它?
为解决抗生素添加剂应用中存在问题,国内外学
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研究出了许多可行的措施:
微生态制剂,中草药,酶制剂等等。 其中微生态制剂是被认为替代抗生素的最有前 途的产品。
2% 1% 1%
试验二
试验三
粉料加工对源康宝活性的影响
加工前活菌含量 CFU/g 加工后活菌含量 CFU/g 损失率 %
蛋鸡浓缩料一
8.15×108
8.13×108
0.2%
蛋鸡浓缩料二
8.15×108
8.10×108
0.6%
蛋鸡浓缩料三
8.15×108
8.11×108
0.49%
微生态生产菌种耐药试验
饲料成分 高营养水平的饲料使用效果不如低营养水平的使用 效果明显 微生物添加剂的质量 微生物添加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 准,也无统一检测部门。使用的微生物添加剂仅有生产企业标 准,因此其产品质量差异很大。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认为微生 物添加剂活菌数量越多越好,造成了一种假象,以产品含菌量 来评判微生物添加剂的质量。

20世纪中叶,以青霉素的使用为标志,抗生素作为 一种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以来,抗生素添加剂得 到了广泛应用,对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在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方面,抗生素的效果是 其他任何饲料添加剂无法比拟的。实验证实在饲 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 率,预防畜禽疾病,增进动物的健康状况等,具 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抗生素添加剂可获得5-8倍 的赢利。然而,大量长期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也 确实产生了另人担忧的问题:一是耐药性问题; 一是残留问题。
c 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率
最新的微生态制剂包含了医药、生物技术、发酵技术、动物营养、兽医技术等诸多方面。 日本:EM技术 美国:雅来、DIAMOND的益康XP、ALLTECH的YEAST culture 法国:乐托健,台湾:赐美健 六和:源康宝
可以饲喂的微生物的要求

不会使人和动物致病,不与病原微生物产生杂交种; 在体内外易于繁殖,体外繁殖速度快; 在低pH和胆汁中可以存活,并能植入肠粘膜; 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乳酸和过氧化氢等物质; 能合成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 菌等肠道致病菌的抑制物而不影响自己的活性;
在饲料生产中所关注的问题


高温 制粒 挤压、摩擦 与抗生素的关系
源康宝耐受饲料加工之过程
饲料的加工包括颗粒料加工,粉料的加工,在滨州六和的饲料加工试验证 明,饲料的加工过程对于源康宝的活性影响微乎其微。 高温对源康宝活性的影响
高温前活菌含 量 CFU/g 90℃ 2分钟 95℃ 2分钟 90℃ 30分钟 3.08×109
高温后活菌含 量 CFU/g 3.06×109损失源自 % 0.6%3.08×109
3.08×109
3.02×109
3.0×109
1.9%
2.5%
饲料80制粒对源康宝活性的影响
制粒前活菌 含量 CFU/g 试验一 1.0×109 0.93×109 0.48×109 制粒后活菌 含量 CFU/g 0.98×109 0.92×109 0.475×109 损失率 %
进行了稳定化高科技处理。耐100摄氏度高温5分钟; 饲料厂的制粒、搅拌等加工过程不影响其活性。
六和微生态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疾病抵抗力;降低或排除大肠杆菌 发生率;有效抵御病菌侵袭,提高成活率;降低畜、禽舍中有害 气体含量,降低氨气含量。
提高机体的整体免疫水平,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降低或消 除滥用药物引起的久治不愈现象的发生;可与常规抗菌药物联合 使用。
微生态制剂的起源发展史及现状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 纪初,当时人们使用一种叫”保加利亚 杆菌”用于制作酸奶.
微生态制剂的概念
将已知的(动物源或非动物源),经现代生物工程手段, 进 行培养、发酵、干燥有益微生物等特殊工艺制成的应用于动 物的生物制剂。

关键点: a
b 活的微生物培养物 加强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屏障功能或通过增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增强抗病力和体质,防止病菌感染
品的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 到目前为止,该生产线仍然是国内唯一 的按GMP标准设计建设的生产线,也是国内生 产能力最大的生产线。
六和微生态制剂的组成
1 芽孢杆菌及其代谢物
A 包括了产酶芽孢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在动物肠道内迅速发芽成长为具备新陈 代谢类型的营养体,调节肠道内乳酸菌等有益菌的肠道平衡; B 分泌多种针对植物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酶,代谢产物中含多种B族维生素、免疫 增强剂、消化酶及未知促生长因子。

经加工后活菌存活率高,混入饲料后高温下稳定性好; 有利于促进宿主的生长发育及提高抗病能力
微生态饲用添加剂的主要种类及作用特点
活 菌 制 剂
微生物培养物
活菌制剂
活菌制剂的作用机理是通常将人为选择培养的活 菌接种到动物肠道,通过接种菌的竞争抑制,与肠道 有害菌争夺生长因子和空间,扶植有益菌,改变肠道 生态平衡,并提高肠道对外来有害菌的定殖抗力。目 前常用于饲料的活菌制剂主要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芽孢杆菌和活性酵母等。
金霉素 ppm 氧化锌 ppm
100 1000
100 1000
100 1000
粘杆菌素ppm
硫酸铜ppm 杆菌肽锌ppm
10
100 100
10
200 100
10
100 100
10
100 100
10
200 100
10
100 100
六和微生态

改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促进饲料的转化 吸收,降低料肉、料蛋、料奶比。 含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 促消化酶,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并能 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
使用的剂量和饲喂方式 特别是不同动物、不同年龄在使用剂 量上应有所区别;活菌制剂在使用时不应与饲料一起煮沸饲 喂,避免杀死有益微生物;与广谱杀菌剂同时使用时会降低 其作用效果等等。
应用宿主范围 微生物自身有其一定的宿主范 围,因此制成的微生物添加剂也应该有其自身 作用的固定宿主,若超出宿主范围,势必影响 微生物添加剂的作用效果。
干酪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 Lactobacillus Lactobacillus casei) Plantarum 粪链球菌 Streptococcus faecalis 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faecium
乳酸片球菌 嗜酸乳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纳豆芽孢杆菌 ( Pediococcus (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natto) ( Lactobacillus acidilactici) acidophilus) 乳链球菌 治泽红假单胞菌 啤酒酵母 产朊假丝酵母 ( Streptococcus (Saccharomyces (Candida utilis) ( Rhodopseudom lactis) cerevisiae) onas Palustris)
2、灭活乳酸菌及培养代谢产物
A 灭活乳酸菌菌体细胞及其培养代谢产物,在消化道形成菌膜屏障; B 代谢产物中多肽类抗菌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C 不受抗菌素、高温、酸碱、制粒的影响;
D 刺激肠道内的产酸微生物,产生乳酸、多种免疫促进剂
3、酵母培养物及代谢产物
A 酵母细胞壁所含甘露聚糖,可竞争性抑制病原菌增值,吸附某些真菌毒素; B 促进结肠微生物的发酵,为动物增加养分的供应, C 合成特有的酶及其它辅助因子,增强动物对干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降低水中的有机物耗氧量,分解水中的废物和有害物质(NH3、 H2S等),提高水中的溶氧量(DO);降低水中氨氮及其它有害物 质浓度;治理污染,净化水质。
替代饲料中的抗菌药物,消除药物残留;无毒、无害、无污 染;改善畜产品风味,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保证。
微生态制品在动物处于直接或间接的胁 迫条件下其作用表现尤为突出

微生态制剂生产工艺流程

固体发酵 厌氧发酵 液体深层发酵
培养基制备 发酵种子制备 一级发酵 二级发酵
粉碎加工
干燥
压滤
三级发酵
分装
六和集团于2000年投资1000万元,按GMP 标准引进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原高科技 技术,建设微生态制剂工厂,生产能力为年 产3000吨超浓缩微生态制品,产品质量为国 内领先水平。六和微生态制品及技术不仅有 效促进畜禽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为绿色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