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调强放疗
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与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对比研究

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与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对比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病部位为鼻咽部,具有隐匿性、易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特点,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目前,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而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往往也与治疗方案的选择密切相关。
近年来,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与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两种治疗方案备受关注,其疗效和安全性一直存有争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与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00例。
2.分组设计: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
实验组患者接受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
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生存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等指标。
【结果】1.症状缓解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生存期:实验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不良反应程度较轻。
4.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疾病对其生活的影响较小。
【讨论】诱导联合同期调强放化疗与单纯同期调强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诱导联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总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这表明,诱导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RTOG0225鼻咽癌调强放疗

这是RTOG0225鼻咽癌调强放疗的protocol。
protocol这个词有时候还真不知道咋翻译比较好。
就叫它治疗协议吧,或者实验方案也可以。
我们在看红皮书的时候,对于一些重要的RTOG实验往往只能看到结果,对于具体操作往往知之甚少。
尤其是在多医院跨地区的大型实验,统一的治疗方案对于实验的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具体的方案,对于年轻的放疗医生来说,不失是个很好的教材。
下面我尝试着把这个治疗协议中对于肿瘤勾画的部分翻译出来,和大家学习讨论。
这个关于鼻咽癌的RTOG0225两期临床实验是由Sloan-Kettering肿瘤中心的Nancy Lee主持的。
我主任在开ASTRO的时候和她见过一面。
一个很年轻的华裔。
看来是挺牛的。
我把原文附在文章里了,欢迎各位同道一起讨论6.0 放射治疗6.1 治疗计划,定位、影像获取略6.2 定义体积和ICRU参考点放疗相关的各体积定义根据ICRU50号文件:包括处方剂量,治疗参数记录和汇报。
6.2.1 肿瘤体积GTV。
肿瘤体积包括经活检确诊后,由临床检查、内镜检查、磁共振和CT多种信息所汇总的可知肿瘤范围。
临床受累淋巴结定义为直径大于1cm或中心有坏死。
GTV的勾画建议与神经放射科医师共同进行。
如有可能,尽量使用CT和磁共振融合的图像进行肿瘤的勾画。
6.2.2 临床靶体积CTV。
定义为GTV体积及其周围可能的亚临床病灶。
此体积由主管放疗医师决定。
本治疗协议中定义了三个CTV:CTV70,包涵大体肿瘤范围。
CTV59.4,包涵高危淋巴区域。
CTV50.4,包涵低危淋巴区域。
须注意GTV和CTV之间的边界至少保证5mm。
例外的情况时枕骨斜坡完全受累,GTV 非常靠近脑干,此时CTV边界可以缩小至仅1mm。
6.2.2.1 CTV70的范围包括磁共振所观察到的肿瘤范围。
CTV59.4包括整个鼻咽腔、咽后淋巴结区域(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al regions)、枕骨斜坡、颅底、翼窝(pterygoid fossae)、咽旁间隙、下组蝶窦、后1/3鼻腔和上颌窦。
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摆位治疗及护理

mea ts ss r ia aea d tt u vv t r 7 4 , 3 6 a d 9 .% . lo t - e rp r a r an r g e sn tsa e u v l t n a s r ia r ewe e9 I% 9 .% n 6 4 v r ol l a As, wo y a a t l e op r s i g i a o s r ia ae o d s n ts s s s r ia ae a d ttls r ia ae w r 4 9 ,8 . % a d 9 . % r s e t ey u vv r t ,n i a t l t mea t e u v l t o u vv r t e e 9 .% a v r n a l 94 n 27 e p c v l. i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再程调强放疗的护理

终 贯 穿 在 整个 治疗 过 程 中 , 首先表现为对诊断的怀疑 , 并 出现 强 烈恐 慌 、 愤怒 、 发泄 、 悲 痛 。复 发 患 者 由 于经 历 了各 种 痛 苦 , m 现 焦虑状态 , 情绪低落 , 心境悲观 , 自我 评 价 降 低 , 对 日常 生 活缺 乏 兴趣 , 绝 望 甚 至 消 极 厌 世 。本 院 实 行 责 任 护 士 首 迎 负 责 制 , 即 护
2 . 1 随访至 2 0 1 0年 2月 1 7 日, 随 访 时 间 为 3~ 4 0个月 , 中位 随访时间为 1 4个 月 。死 亡 2 8例 , 再 复发 3例 , 再 复 发 同 时 转 移 2例 , 转 移 5例 。 除 1例 患 者 在 调 强 放 疗 过 程 中 因 出 Ⅱ I L 放 弃
分泌物 , 减轻放疗反 应 , 增加 癌细胞对放 射线的敏感度 , 并 嘱 患
和晶体 。治疗前均在模拟 机下进 行 中心 复核验证 。其 中 4 O例
接 受 以铂 类 为 基 础 的化 疗 2~ 4个 周 期 。 1 . 3 随访 治疗 结 束后 第 1 、 2年 每 3个 月 随 访 1次 , 第 3、 4
轻焦虑 、 抑郁情绪 。
1 . 2 治 疗方法
采 用 仰 卧位 , 双手 置于身体两侧 , 头 颈 肩 热 塑
3 . 2 鼻咽部黏膜的护理
由于鼻咽部黏膜受照射后 充 【 缸肿胀 ,
面膜 固定 体位 做模 拟定 位 C T, 增 强扫描 肿瘤靶体 积 G T V总剂
量6 0 —7 0 G y , 每次分割剂量 1 . 8 —2 . 3 G y 。 同时 限制 危 及 器 官 包 括脊髓 、 脑干 、 腮腺 、 视 神经 、 视交 叉、 垂体 、 双侧 颗叶 、 颗 领 关 节
鼻咽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治疗效果与反应的比较

A h i ei l n hr aeta o ra 2 1 e ;4 2 n u M dc dP am cui l unl 00 Fb 1 ( ) aa c J
鼻咽癌调强 放疗与常规 放疗的治疗效果与反应 的比较
芦东徽 , 振乐 , 费 郝文 胜 , 牛振 阳
( 解放军 15医院肿瘤 中心 , 0 安徽 合肥 203 ) 30 1
r d o h r p n n - o h r n e lc r i o a a i t e a y i a s p a y g a a c n m
L Do g hu , U n — i FEIZh n—e, e l HA0 e .he g, U e y ng W n s n NI Zh n— a
a e i e a rc a e d i ra e o DT g n pr — u iul f l nc e s d t 70 GY n t ena o hay e lae Th oa mo to c r v ni n wa 0 — 5 . Re r i i h s p rng a r a. et tla un fne kp e e to sDT 5 5 Gy -
The tr e l s i M RT r s p r g a acio a g taia n I we ena o hayn e c r n ma, a a hay ea pa e a d n c y p tc a e t h r c in ldo e f2Cy l p r p rng ls c n e k lm hai r awih t e fa to a s o /
a dc n e t n d tea ygo p a c s n aerse t e . h r w s in c n iee c e en te w o p P< . n o v ni a r i rp u s s aea d2c s p c v l T ee a g i a t f rn eb t e og u s( 0 ol a o h r w 1 e i y s f i df w h t r
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效果好

院低 2 0 % ~ 4 0 % 。 ( 王 定 珠 )
1 0 艟廉博赞 2 0 0 9 /2
编辑 /朱建平
口 困 难 、 龋齿 、 中耳 炎 及 放射性脑
病。
浙江 省肿瘤 医 院 的:1 . 采 用 国
际最 先进 的调强放疗设 备 , 可 以
同时接受百 人 以上 患者 进行调 强
拥 有 放 疗 2 。
.
~
支高水平 的医疗技
术人 员队伍。 调 强 放疗计划 的制
定和 实施是确保医疗质量 最 为关
键 的 因素 ,放疗靶 区 勾 画 、 放疗物
理 计 划计算与实施均 需要 高水平
的放疗 医 师 、 物理 师和 技 术人 员
队伍 , 能确保每一 位患者 得到最
准确有效 的治 疗 。3 . 降低 医 疗 费
用 。 在坚 持优质 医疗 的 同时最 大
限度地 降低 了 医 疗费用 。 目前该
院能做 到调 强放疗费用 比 同等 医
为了进一 步提高鼻咽癌的治 愈 率 减 , 少 、 减 轻 放 疗 后 遗 症 , 浙 江 省肿瘤 医院近 年来采 用 高科技 的适形调强放疗技术。 经过不断 探索 , 目前该 院鼻咽 癌调 强 放疗 的水平 取 得 了 突破性 的进展 ,该 院 已接受 了 近 千名 鼻咽 癌调 强放 疗 的 患者 , 取 得 了 非常好 的 临床 疗 效 ,积 累 了丰富的临床经 验。 实
鼻咽 癌是我 国十大恶 性肿瘤 之 一 , 是严 重 危害人 民群众 身体 健康 的恶 性肿瘤 之 一 。
放 射治疗 是 治 疗鼻咽 癌 的首 选 方法 ,随着放射治疗 的发展 ,鼻 咽癌的 5 年治愈率已从 3 0 年前 的 3 0 % 提高到 目前的 7 5 % 左右 , 但是 放疗后遗症也 显 著增 多 ,甚 至 严 重影响了治疗后患者 的生活 质量 。
试论IMRT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IMRT调强放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治疗效果与反应。
方法45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组20例、常规放疗组25例,调强放疗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分次剂量为2.0Gy/次,30~35次;常规放疗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T70Gy/35次;颈部预防总量为DT50~55Gy。
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18/20)和76%(19/25),口干4级分别为0例和8例,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例和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的局部控制率提高,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调强放射治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们对2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行全程IMRT治疗,并与25例常规放疗组(conventionalradiationtherapy,CRT)对照。
IMRT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2~68岁,中位年龄48.5岁,其中I期1例,II期10例,III期9例。
CRT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5~72岁,中位年龄52.5岁,其中I期2例,II期12例,III期11例,分期根据UICC2003年版标准[4]。
两组病例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全部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IMRT组中低分化鳞癌17例(85.0%),其他类型3例(15.0%),CRT组中低分化鳞癌21例(84.0%),其他类型4例(16.0%)。
所有患者经临床体检、胸部X线片、腹部B超、骨ECT等检查证实无远处转移。
1.2方法1.2.1常规放疗组以面颈联合野、耳颞侧野、颈部切线野为主野,选择性配合耳前野、耳后野、品字野等。
凡有口咽/咽旁侵犯,或上颈深各组淋巴结有相继转移,或颈深上后组淋巴结有大的转移者,必须先把颅底、鼻咽咽旁、上颈区完整涵盖在一个大的面颈联合野内,待照射到DT36~40Gy/18~20次时,肿瘤有所缩小后再行分野照射。
鼻咽癌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分析

鼻咽癌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方法与疗效。
方法:对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临床放射治疗的临床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临床分期:Ⅱ期10例,Ⅲ期25例,IV期15例。
病期5年生存率,Ⅱ期80%(8/10),Ⅲ期48%(12/25),IV期20%(3/15),Ⅱ期5年生存率高于Ⅲ期、IV期(P<0.01)。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4%、46%。
结论: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图分类号】R7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051-02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分布。
绝大多数鼻咽癌对放射线中度敏感,因此放射治疗对多数病例是首选方法。
最低要求是能给予外照射治疗,严禁单纯后装治疗[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只用于部分病例的局部推量治疗。
适形调强放疗(IMRT)则通过改变相应形状射野内的射束强度使剂量分布在三维上适合靶区,同时将正常组织的剂量减至最小。
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临床放射治疗的临床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5±3.5岁。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鼻咽癌。
其中低分化鳞癌46例,未分化癌3例,中分化鳞癌1例。
临床分期:Ⅱ期10例,Ⅲ期25例,IV期15例。
1.2 方法放射源直线加速器6~8MV高能X线或60Coγ线。
后装治疗放射源:高剂量率192Ir。
经典适形放疗采用对原发灶一般用双侧耳前野;对颈部转移之淋巴结,依病变的部位及范围,可分为颈上、下两小野照射。
对原发灶,一般用组织量60~70Gy,颈部转移灶用50Gy。
若无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预防性照射,可用组织量30~40Gy全部剂量在6周内完成,可根据患者的全身反应及血象,分段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V2
低危亚临床病灶 TD 50-54Gy
(2)区域淋巴结靶区剂量
GTVnd
颈部阳性淋巴结 TD 60-70Gy
CTV2
同鼻咽部CTV2 TD 50-54Gy
三 精确放疗靶区勾画原则
距离+结构
(一)GTV勾画注意事项
1、以MRI所见为基础
结合不同系列和不同功能显像,MRI更清楚显示肿 瘤部位、浸润范围和转移淋巴结。 鼻咽周围软组织受侵的检出率提高20~35% 颅底骨质侵犯检出率提高17~20% 颅内受侵的检出率提高17% 咽旁间隙侵犯的检出率提高17% MR可使30%以上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
1、治疗理念的进步 调强在保证靶区剂量的同时能最大限度保护了 正常组织 2、影像技术的进步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使靶区的勾画能做到小而不漏
三 调强靶区的定义
1 鼻咽靶区的命名
大体肿瘤区
Gross tumor volume(GTVnx) 体检及影像学发现的鼻咽肿瘤及其侵犯的区域(肿瘤密集 区 肿瘤负荷≥109个)
颈中层面
要点
CTV2包肌间隙
颈下层面
Hale Waihona Puke 要点CTV2分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域
要点
V区的勾画
五 正常器官勾画
注意事项
重要器官的勾画
必需器官
脑干、脊髓、视神经、晶体、颞叶、 颞颌关节、腮腺、垂体、视交叉、下 颌骨
内耳、喉、下颌下腺、眼球、舌、甲 状腺
可选器官
肿瘤情况决定需要
脑干
视神经
腮腺
颞颌关节
(颈部)CTV2
阳性淋巴结所在区域 向下1~2个颈区
NPC颈淋巴结转移率(HK)
颈部预防区域(SYSUCC)
颈部转移 区域
N0 Ⅱ
靶区范围 转移机率>5%
双侧Ⅱ、Ⅲ、Ⅴa
同侧Ⅱ 、Ⅲ、Ⅳ、Ⅴa、Ⅴb
同侧Ⅱ 、Ⅲ、Ⅳ、Ⅴa、Ⅴb
Ⅲ
Ⅴa Ⅳ Ⅴb
同侧Ⅱ 、Ⅲ、Ⅳ、Ⅴa、 Ⅴb 同侧Ⅱ、 Ⅲ 、Ⅳ、Ⅴa、Ⅴb、锁上区
亚临床病灶区 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
可能向四周扩展、侵犯的区域,根据距离肿瘤边缘的远近
分为 CTV1(高危区,109个≥肿瘤负荷≥106个)及CTV2(低
危区,肿瘤负荷≦106个)
鼻咽癌颈部靶区
2 区域淋巴结靶区的命名
受累淋巴结(转移淋巴结) GTVnd 临床和/或影像学观察到符合诊断标准的肿
大淋巴结。 亚临床病灶区
CTV
阳性淋巴结所在的区域可能的淋巴引流通路。
3 肿瘤负荷与放疗的量效关系
109 临床可 见
TD>65Gy
TD>60Gy
106 显微镜 可见
<106 难以发 现
TD45~50Gy 90%以上病 灶控制
(1)鼻咽部靶区剂量
GTV
影像及临床检查所 见 TD 66-70Gy
CTV1
鼻咽癌调强放疗简述
肿瘤中心江丹贤
一 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 要求照射野内剂量强度按要求进行调节。 在各射野与靶区外形一致的条件下,每一 个射野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能按要求进行 调节。
二 调强技术应用的背景
咽后淋巴结:最大短径≥5mm 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PDWI
淋巴结坏死
T1WI+C
PDWI
淋巴结周围模糊
T1WI+C
2、增强CT 颅底骨质 颈部小淋巴结 不适宜MR检查者 3、PET/CT
(二)CTV勾画要点
CTV1:由 GTVnx 向前、上、下、双侧方向上各 外扩0.5~1.0cm;向后外扩0.2~0.3cm
谢谢!
周围有重要器官可扩0.2-0.3cm 包括鼻咽的全部黏膜层及其下方0.5cm 同侧口咽
GTV
CTV1
顶壁
咽旁前间隙 颅底骨质明显破坏 鼻腔侵犯
同侧破裂孔 同侧卵圆孔 整个颅底 后组筛窦
(鼻咽部)CTV2
由 CTV1 向前 、 上 、 下 、 双 侧 方向 上 各 外扩0.5~1.0cm;向后外扩0.2~0.3cm 周围有重要器官可扩0.2-0.3cm 对侧口咽 双侧卵圆孔
广泛颅底受侵
要点
CTV1包括整个颅底
鼻咽上层面
要点
CTV1外扩 CTV2包颅底 患侧:CTV1至翼外板 健侧:CTV2至翼外板
鼻咽中层面
要点
CTV1包健侧鼻咽粘膜
鼻咽下层面
要点
颈动脉鞘区勾画
患侧
根据外扩距离勾画
健侧
CTV1可至动脉内侧 CTV2可至静脉内侧
颈上层面
要点
颈部CTV2起始部 乳突尖 二腹肌后腹起点
鼻咽癌核磁上的信号特征
T1WI:等信号或稍高于肌肉组织
T2WI:信号高于肌肉,低于鼻甲和积液
Gd-DTPA增强T1WI:较明显强化,低于鼻甲
淋巴结阳性的诊断标准
最大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10mm
同一高危区域≥3个淋巴结,其中一个最大横断面的 最小径≥8mm
注:高危区定义:N0者,II区;N+者,转移淋巴结所在区的 下一区
同侧Ⅱ、 Ⅲ 、Ⅳ、Ⅴa、Ⅴb、锁上区
单侧颈
对侧Ⅱ、Ⅲ、Ⅴa区
Ib区预防照射指证
Ib区有阳性淋巴结
IIa区淋巴结肿大≥3cm IIa区淋巴结侵及下颌下腺 肿瘤侵及鼻腔、口腔、软腭等部位
四 靶区勾画示例
斜坡
明显受侵
CTV1包括全髓质 CTV2包括全斜坡
未受侵
CTV1包括椎前肌 CTV2包括髓质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