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歌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与诗歌的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有其悠久的历史,在发展和变迁过程中,融合了中国农耕文明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宗教等因素,同时,它们也赋予了中国古典园林广泛而丰富的内涵。现代空间理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使我们理性而多视角地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空间成为可能。俞孔坚在其论文中说“中国空前的城市化过程使人居环境急剧恶化,相比之下,…山水城市‟、…花园城市‟之类便特别令人向往,其口号也就特别具有感召力。而在此同时,中国现代园林专业的理论几乎为零(相比之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理论却为数不少)。”①从某种方面反映了中国现代园林理论的匮乏。站在为今所用的角度,对传统的古典园林空间进行探讨是有价值的,并对现代环境设计理论的拓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

对古典园林各种物质要素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本文主要从古典园林的空间结构、空间属性、传统空间认知三个方面去探讨。

园林空间结构

园林空间结构就其广义来说,包括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显性结构指组成园林的各物质元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组合。隐性结构主要指社会、经济、文化结构等内在的相对隐性的结构内容,它构成园林空间的属性。虽然这些结构的内容、发展模式和变动水平各异,但它们共同支撑和推动着古典园林的发展变迁。园林空间有多种属性,主要从3个方面去探讨。

(1)园林空间的物质属性

园林空间是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围合而成的,即园林建筑、花草树木、山、水和动物。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组织方式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它是可观、可游、可赏的空间,是以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并使各种关系在物质形态层面上得到统一。(2)园林空间的社会属性

园林空间呈现的不同方式,也隐含了不同的社会意义;同时也是社会分异的空间表现。皇家园林,历来以其规模的宏大和空间的开阔表现皇家气派,也折射出皇帝独有的特权。天人感应和皇权至尊是皇家园林的主要价值观。“一池三山”也是皇家园林的主要造园方式之一。如清圆明园后湖景区的九岛环列,寓意“禹贡九州”,圆明园整体象征古代所理解的世界范围,从而间接地表达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寓意。而江南私家园林,因其空间尺度及规模的有限,只能“一勺代水,一拳代山”,浓缩天然山水于咫尺之地,仅作为象征性。而这些私园也在有限的空间中隐现了园主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价值取向及审美情趣。

(3)园林空间的生态属性

中国古典园林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它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思想精髓。在古典园林的生物环境中,生态因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而呈现动态变化。如候鸟随季

节变化的迁徙,植物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传统空间认知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关于空间观念的核心是:空间是两种对立力量和谐而又动态地生存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②儒家学说孔子认为隐藏在事物背后那不为人所见的力量是事物发展的原因,他主张中庸,认为只看重任何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都是错误的。在道家学说中,常被学者引用关于空间论的老子名言——“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有之以为用。” ③它深刻揭示了“有无相生”的空间观,以及“有”与“无”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空间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识及艺术表现。

诗词意境

“意境”一词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对其内涵有不同的解读,在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写道:“简单地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此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④陈铭在《意与境》中写道“意境论的重点,是阐释从创作过程到接受过程中,创作主体与客观世界抗拒与融和,矛盾与统一所形成的艺术世界。意境包括了作者心意与外境之间,诗词意象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互动、冲突、和谐、想象和联想等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从而产生的富有感染力的艺术世界。” ⑤夏昭炎在《意境概说》中这样界定:“意境是创作主体吸纳宇宙人生万象而在内心咀嚼、体验所营造的,含深蕴于…言‟内,留余味于…象‟外,能唤起接受主体对于宇宙人生的无尽情思与体验,以致形而上的领悟的召唤结构以及这一结构所引发的艺术世界。”

⑥这几种对意境不同的界定,都强调意境是艺术世界,又产生于创作者、媒介和接收者之间。这只是对意境概念的大致了解,而对意境的界定并不是本文的议题。

诗词意境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大致经历了奠基、衍化、成熟与深化四个时期。

奠基期主要是先秦时代。这一时期,文艺思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孔孟、儒学的诗学观。首先,诗歌在创作上强调情感是诗歌的根本。其次,儒家的“六义”说,强调创作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关系,使感情与环境直接相关。这两种观念为意境说的奠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以《楚辞》和老庄著作为代表的道家诗学理论。老庄强调人于自然的和谐关系——“天人合一”。人应是真率、纯洁的,顺乎自然的。道家和《楚辞》对意境论的生成,主要有两个重要贡献。一是强调诗歌是抒情的,涉及了诗的本质。另一方面,道家也探究了语言之外的“意”,已引入意象的范畴。

衍化期主要指汉魏六朝时期,集中表现在魏晋时期。这时期的文学理论众多,如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有3个方面的成就:一是意象的概念最终确立,成为中国诗学的基础因素;二是艺术想象的自由是诗歌创作的基本前提;三是比兴说创造性的发展。

成熟期是唐宋两代,其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这一时期,意境论有了历史性的发展。首先,意境的确立。唐初,王昌龄提出“意境”一说,到晚唐司空

图“思与境偕”、“象外之象”说,已经切实地确立了“意境”成为中国诗学的美学概念。到了宋代,诗论深入地讨论“意境”具象与抽象的关系,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其次,还讨论了意境论的外部形式,就是“象外之象”,所谓“象外”,指诗歌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它不同与客观现实世界的形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现实世界的冲撞,交融并通过诗歌语言营造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世界,也就是意境。再次,其准确研究了意境论的内部矛盾,即情与景的关系。人们深入考察人的感情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实际上是考察了创作过程的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互动的辩证关系。

深化期在明清两代,余韵一直扩延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首先,深入地研究了意境的内在矛盾,情和景的关系,总结出情景关系的不同表现,形成意境的不同审美感受。其次,明清诗学把意境推为中国古典诗词审美判断的标准。再次是王国维提出境界论,不但是意境论的新阶段,而且显示了西方哲学、文学观点与中国古典诗学的交融,拓展了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

诗词意境的内涵

简单地说,意境的内涵就是丰富而复杂的情景关系,也是意境内在的主要矛盾。情指作者的内心世界,他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景指作者之外的自然社会的事物、事件、思潮、活动等。古典诗词处理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当人处于一种环境之中,或突遇某种情况,激发本来储存在脑中的某种思想感情,凝固成诗。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登高》等都是极好的例证。

(2)移情入境

移情入境也叫移情说,就是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满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事物上,使所描写的事物渗润着某种感情色彩,因而生成意境。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是很好的体现。

(3)情景相生

情景相生可以说是触景生情与移情入境的有机结合,它的特点是无论在语言文字表达上,还是在意象的组合上,以及作者希望达到的艺术效果上,情与景都共生共息、相辅相成。杜甫笔下的《春望》处理得恰到好处。

(4)显景隐情

显景隐情就是以客观世界景物的剪裁,来表达情感的手段。北朝民歌《敕勒歌》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茏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作者通过所见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前年建成的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先生的匠心。因为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人们称之为有"书卷气的高雅建筑”,我则首先誉之为“雅洁明净,得清新之致”,两者意思是相同的。足证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而画呢?也是以南宗的文人画为蓝本。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归根到底脱不开诗文一事。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

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避嚣烦,寄情赏,既见之于行动,又出之以诗文。园林之筑,应时而生。续以隋唐、两宋、元、直至明清,皆一脉相承。白居易之筑堂庐山,名文传诵。李格非之记洛阳名园,华藻吐纳。故园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