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一)

课时作业(十一)
课时作业(十一)

课时作业(十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A组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准确理解实践的概念

1.(漯河质检)经过多部门、多方面、多年的深入研究、反复论证,我国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制度的改革,由此在我国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将成为历史。这表明实践()

①是检验认识有用性的标准②具有直接现实性③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④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检验认识有用性的标准,①错误;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③错误;我国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制度的改革,由此在我国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将成为历史,这表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历史性,故②④正确。

答案:D

2.为了将广大人民群众的问题找出来,为了自己的提案符合民情民意,很多政协委员多次深入到基层的群众实践中去,倾听群众呼声。政协委员的活动体现了实践的()

A.直接现实性B.能动性

C.客观物质性D.历史性

解析:题干指出了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实践的目的,体现出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故B项正确。

答案:B

考点二区分实践的三个特征

3.(江苏高考)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信息安全保障”。潘建伟团队在信息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了信息安全保障,体现了①。为提高信息安全,潘建伟团队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体现了③。②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④说法错误。

答案:B

4.嫦娥四号有望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并首次在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对地对月中继通信,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材料说明()

①实践是具有客观物质性的活动②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③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④人类探索月球的活动具有反复性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故②错误;题干指向的是认识活动的无限性,而不是反复性,故④偏离题意;借助嫦娥四号而获得科学研究成果,体现实践活动受实践工具等客观因素影响,即体现出其客观物质性,故①正确;通过探月工程获得科学研究成果,体现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③正确。

答案:B

考点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苏州模拟)继多年前的SARS病毒之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蔓延再度引发世界广泛关注。韩国MERS疫情来势汹汹,截至6月23日已有23人死亡,3 833人被隔离。世界卫生组织正在组织各国科学家加紧新病毒的研究,试验新的疫苗。这佐证了()

①世界上总有些事物是人类无法认知的②实践与认识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科学的内在价值在于服务人类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实践的验证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不能因此陷入不可知论,故①错误;②错误,应该是做到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D

6.(临川质检)1930年人类发现冥王星时,看到的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光斑,如今它已清晰可见。历经9年多的星际旅行,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冥王星,成为首个探测这颗遥远矮行星的人类探测器。十多个小时后,美国科学家收到了“新视野”从52亿公里之外传回的信号,整个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高清照片。科学家对冥王星开展探测研究活动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③太空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题中科学家对冥王星开展探测研究活动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太空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科学家对冥王星开展探测研究活动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不能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题中事例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不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故②④排除。

答案:D

B组提能强化练

7.今年4月,我国发射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其目标是研究、揭示微

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这主要表明()

①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③人们能够认识、发现并利用规律④人们可认识到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本题以科学实验为切入点,考查实践及规律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结合材料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审题时抓住题干中“目标是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等,体现了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②入选;题干中“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等,体现了人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③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④中“改造规律”表述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8.中国建成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将为我们理解太阳系的构成带来更多更好的图像资料,也带领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宇宙边缘。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

A.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A项错误;材料表明经过实践研制出来的认识工具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取得对宇宙更深刻的认识,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项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B

9.国窖1573窖泥和泸州老窖酒曲窖泥和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搭载神州十一号,接受了33天的太空考验顺利返回,相关太空实验成果将为酿酒微生物的空间科学研究翻开新篇章。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②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认识的发展③科学实验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④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科学实验也是实践,实践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不是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①错误;材料表明航天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推动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推动认识的发展,②正确;科学实验的成果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实践的发展,其实验本身也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③正确;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C。

答案:C

10.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犹如一颗巨大的种子,外部由半透明、会呼吸的“生命之膜”裹起,建筑本身呈现“负阴抱阳”的姿态,参观坡道是从DNA

螺旋结构中汲取的灵感。从哲学上看,从DNA螺旋结构中汲取的灵感说明()

①观念的存在通过实践可以变为现实的存在②人的实践活动能突破社会条件的制约③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人的实践活动必须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突破社会条件的制约。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DNA螺旋结构表明了观念的存在通过实践可以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故①③入选。选B。

答案:B

11.全国政协委员、航天专家叶培建透露:“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在中国实现成功登陆月球的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的基础上,我国将发射的火星进入器、探测器于6年以后踏上火星探测的行程,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解析:“中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这表明我国通过科学实验这一实践活动来推动对火星的认识和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正确且符合题意;ACD说法正确但都与题意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12.开车在外,就怕停车难。要是能有一套立体的系统,让原有的停车空间能停更多的车,那将大幅提升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某高校飞轮式停车机器人项目组发明了一款停车“神器”,不仅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还优化了停车环境。停车“神器”的发明佐证了()

①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实践与认识的结合推动着社会的发展③认识只有服务于实践才彰显其意义④认识有多深刻决定了实践能走多远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由于人们停车难,所以才推动人们去研究,去认识,故选项①正确。发明了停车神器技术,是为了推动实践的发展,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选项③正确。选项②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因为实践决定认识,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C组大题冲关练

13.从新中国成立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纪元,到第一部宪法通过,到党的十

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直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一系列新观点,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对“法治中国”进行了接力探索,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法治中国”的探索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解析: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要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的唯一标准、目的等四个角度分析问题。其次,仔细梳理材料信息,将有效信息与理论有机结合来组织答案。

答案:①中国共产党法治理念是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在“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研究新问题、新要求,推动了法治理念的不断提升,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中国共产党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化,是为了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80年前,在那个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面对外有强敌天险、内有分裂危险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把一次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变成了一次向着光明的伟大进军,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它让我们深深懂得,任何伟大事业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必须始终充满创造活力,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才会迎来创新局面。

今天,我们重温那次再创历史的伟大选择,为的就是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任何伟大事业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

(2)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魂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请就青年如何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提两条建议。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知识,说明“任何伟大事业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根据所学的认识论知识可知:“任何伟大事业的胜利,归根结底是理想的胜利、信念的胜利”既体现了实践需要发挥能动性,也说明了真理需要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发展。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注意结合材料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进行思考

与作答即可。

答案:(1)①实践具有能动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了千难万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追求真理,在长征中,科学理论和理想信念得到检验、发展和巩固。③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走好新长征路。

(2)①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②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自觉服务人民;④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作业课课练(有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2) 1.古诗三首 (2) 2.燕子 (4) 3.荷花 (6) 4.昆虫备忘录 (8) 语文园地一 (9) 第二单元 (10) 5.守株待兔 (10) 6.陶罐和铁罐 (11) 7.狮子和鹿 (12) 8.池子与河流 (14) 语文园地二 (14) 第三单元 (16) 9.古诗三首 (16) 10.纸的发明 (18) 11.赵州桥 (20)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21) 语文园地三 (22) 第四单元 (24) 13.花钟 (24) 14.蜜蜂 (25) 15.小虾 (27) 语文园地四 (27) 第五单元 (29) 16.小真的长头发 (29)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30) 第六单元 (32) 18.童年的水墨画 (32) 19.剃头大师 (33) 20.肥皂泡 (35) 21.我不能失信 (36) 语文园地六 (37) 第七单元 (38)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38) 23.海底世界 (40) 24.火烧云 (42) 语文园地七 (43) 第八单元 (44)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44) 26.方帽子店 (46) 27.漏 (47) 28.冬枣 (49) 语文园地八 (50)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第 1 课时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1.rónɡ√yàn√yuān√yānɡ√ 2.默写《绝句》。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第 2 课时

2020年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课时作业

3.1 加法运算定律 一、填空题。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不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 2、三个数相加,先把()相加,或者先把()相加,()不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 3、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56+94=94+() 72+()=39+()()+35=a+() 4、根据加法结合律填空 (73+28)+72=73+(____+72) 69+(31+a)=(69+____)+ ____ (____+56)+144=92+(56+____) 5、判断下面算式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76+18=18+76 () (2)56+72+28=56+(72+28)() (3)31+67+19=31+19+67 () (4)24+42+76+58=(24+76)+(42+58)() 二、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76+249= 604+1923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425+14+186 75+168+25 165+(627+35) 245+180+20+155 67+25+33+75 159+38+41+262 208+106+92+194 四、思维拓展 用3、4、5、7编写4道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100的算式。 ()+()=()()+()=() ()+()=()()+()=()

巩固加法运算定律 1、判断下面算式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24+55+45=24+(55+45)() (2)28+59+72=59+(28+72)() (3)31+77+69=31+69+77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78+567+122 237+41+159 32+181+68+19 114+122+78+86 3.2 减法的性质 一、填空题。 1、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填空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用字母表示()。(2)在连减计算中,任意交换()的位置,()不变,用字母表示()。2、填一填 3、比大小 4、文具店双休日销售文具情况如下表,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原有周六卖出周日卖出还剩 练习本260本40本60本 黑笔300支78支122支 彩色笔1000盒150盒350盒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物理答案 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CD 2.B 3.C 4.云地面船岸 5.BC 6.D 7.A 8.2km-3km0 东59.C10.(1)2025152(2)东偏北45°方向作图略11.略 二、时间和位移 1.AC 2.AD 3.A 4.BC 5.BC 6.C 7.ACABOD 8.60m图略 9.6mx轴正方向4mx轴正方向20m10.C11.路程900m位移 500m500m 12.中心点的路程和位移大小相等边缘上一点路程大于位移大小 13.(1)路程(2)位移大小思考略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CD 2.B 3.C 4.3m/s53m/s25m/s 5.0 6.AC 7.CD 8.D 9.CD10.ABC11.路程为100m位移0平均速度为012.不同1463km 是路程而非位移从地图上量出两地长度,再由比例尺算出直线距离约1080km,v=1080/14≈71km/h 13.从图中量出车运动路程与车长的线段长,按比例算出实际位移为135m,v≈13504m/s=338m/s121km/h>80km/h,超速 五、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C 2.BD 3.B 4.D 5.飞机火车小球 6.98m/s2竖直向下 7.D

8.AB9.150-1510.C11.509m/s2-6m/s2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2.52m/s213.略 第一章复习题 1.A 2.D 3.CD 4.ACD 5.BD 6.D 7.ABC 8.D 9.A10.200m11.t20~t1和 t2~t312.左0308513.(1)第3秒末(2)40m向上 (3)5m向下(4)-35m125m14.路程为80m位移大小为10m,方向向左15.12m/s≤v乙≤206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ABD 2.D 3.ACD 4.BCD 5.C 6.B 7.匀加速直线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向东向东向东 8.53-39.200m/s210.72s11.(1)如图所示 (2)2m/s2(3)2m/s2,相同(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C 2.B 3.B 4.C 5.D 6.C 7.6 8.29.110.79s253m/s11.(1)8m(2)72m(3)有,求“面积” 12.(1)694s(2)29km(3)4298s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1.AB 2.B 3.C 4.C 5.0128 6.18 7.5 8.16 9.制动时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停车总距离(m) 405681361201677288710.(1)25×106m/s2(2)011m(3)0128m11.(1)12 m/s(2)180m 专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

生物化学第十一次作业

第十一次作业 1、hydrogen bond 氢键: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氟、氯、氧、氮等)共价结合的氢,如与负电性 大的原子Y(与X相同的也可以)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为媒介,生成X-H…Y形的键。 这种键称为氢键。 2、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制 酶的催化机理和一般化学催化剂基本相同,也是先和反应物(酶的底物)结合成络合物,通过降低反应的能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度,在恒定温度下,化学反应体系中每个反应物分子所含的能量虽然差别较大,但其平均值较低,这是反应的初态。 S(底物)→P(产物)这个反应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有相当部分的S分子已被激活成为活化(过渡态)分子,活化分子越多,反应速度越快。在特定温度时,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是使1摩尔物质的全部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所需的能量(千卡)。 酶(E)的作用是:与S暂时结合形成一个新化合物ES,ES的活化状态(过渡态)比无催化剂的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活化分子含有的能量低得多。ES再反应产生P,同时释放E。E可与另外的S分子结合,再重复这个循环。降低整个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使在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分子进行反应,反应速度得以加快。如没有催化剂存在时,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的反应(2H2O2→2H2O+O2)需要的活化能为每摩尔18千卡(1千卡=4.187焦耳),用过氧化氢酶催化此反应时,只需要活化能每摩尔2千卡,反应速度约增加10^11倍。 3、PPP途径产生的主要中间产物及其功能氧化部分 第一步和糖酵解的第一步相同,在已糖激酶的催化下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后来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这也是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Glucose-6-phosphat-dehydrogenase),6-磷酸葡糖酸内酯酶(6-Phosphogluconolactonase)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hosphogluconatdehydrogenase)的帮助下生成5-磷酸核酮糖。 非氧化部分 其实是一系列的基团转移反应。在5-磷酸核酮糖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基团转移反应,将核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途径。这需要有酶的帮助,比如转羟乙醛酶可以转移两个碳单位。而转二羟丙酮基酶则可转三个。 4、酶作用机理的酶共价调节的类型与机制: 他是一类由其它酶对其结构进行可逆共价修饰,使其处于活性和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调节酶活性。共价调节酶一般都存在相对无活性和有活性两种形式,两种形式之间互变的正、逆向反应由不同的酶催化。磷酸化是可逆共价修饰中最常见的类型。 共价调节酶主要有磷酸化/ 脱磷酸化和腺苷酸化/ 脱腺苷酸化两种形式,此外还有甲基化/ 脱甲基化,乙酰基化/ 脱乙酰基化等。如E.coli 谷氨酰胺合成酶及一些其它的酶,它们受ATP提供的腺苷酰基的共价修饰或酶促脱腺苷酰基而调节酶活性。 如糖原磷酸化酶有两种形式:活性较高形式——磷酸化酶a,是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寡聚酶,每一个亚基含有一个被磷酸化的Ser残基;活性较低形式——磷酸化酶b,由两个亚基组成。两分子的磷酸化酶b在磷酸化酶b激酶的催化下,每个亚基上的Ser14残基接受ATP提供的磷酸基团,形成四聚体的磷酸化酶a。磷酸化酶a在磷酸化酶磷酸酶的作用下脱去磷酸基又转变为磷酸化酶b。磷酸化酶的活

课时作业(十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课时作业(十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 组基础对点练 1 ?鉴于人口激增、社会压力过大,上世纪70年代我国确立了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 策,从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 2013 年我国通过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又进一步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 政策的动 态调整表明() 以相互转化③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和发展的 真理具有客观性 A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动态调整表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真理具有客 观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 史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②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 题答案选Co 答案:C 2. 下面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具体情况。 上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表明( ) ①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②原有的关于 生育的正确认识不断在新 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③对生育政策的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螺旋式上升 过程④对生育政策的认识是在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正确认识被实践推翻,表述错误,故②不选。③对认识运动的表述错 误,不 选。①④表述正确且与材料相符。 答案:B 3. 从苹果的Siri 到本田公司的机器人 Asimo ,开发者们认为他们能为消费 者提供具备与人自由交流功能的机器人。 然而有些 神经科学家却称:机器人永远 无法学会对人们、地点和情景的理解一一这常常包含漫长的社会历史一一而这是 人类交流的关键。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具备意识的机器人最终会开发出来 ②由于受 到各种因 素的制约,决定了对机器人的研究具有反复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 件的,权威科学家 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④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内 容源于劳动和交往而非编程 ④在实践中检验 B .②③ e ra 累换汩和推 厂7?过批准.町以生二?, 晌严嵐生方S 计创的二舲 石总方J&独牛:子虫《光妇 0梃何“对夫灯口 細2晌杀件的JJL 煤車轴 生第二"虫 ft 玄jfpij 生ft 两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 仔细做七年级数学作业本习题,学会洒脱;撒进奋斗的沃土,一滴汗珠就是一颗孕育希望的良种。小编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一) 垂线(1) [知识梳理] 1、直角垂足 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 1、D 2、1+2=90 3、在同=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略 5、(1)因为OAOB,OCOD, 所以AOB=COD=90. 所以AOB - COB = COD -COB. 所以AOC= BOD (2)因为AOB=90,BOD- 32,AOE+AOB+BOD= 180, 所以AOE-=58 [课后作业] 6、D 7、B 8、C 9、OEAB

10、70 11、因为OE CD,OFAB, 所以DOE=BOF=90, 所以DOE+BOF= 180, 因为BOD与ACC是对顶角, 所以BOD= AOC= 30. 又因为DOE+BOF=EOF+BOD, 所以EOF=DOE+BOF-BOD= 180-30=150 12、存在OEAB. 理由:因为AOC= 45,所以AOD= 180- ACC=180-45=135. 因为AOD=3DOE,所以135=3DOE.所以DOE=45, 所以EOA=180=AOC-DOE= 90,所以OEAB. 13、由OE平分BOC,可知COE=BOE. 而BOD:BOE=2:3,可设BOD= 2x, 则BOE= COE=3x,由COE+ BOE+ BOD=180, 可得3x+3x+2x-=180.解得x= 22.5, 则BOD=45.所以AOC=BOD= 45.由OFCD,可得COF=90. 所以AOF=COF-AOC=90-45=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课时作业本答案(二) 垂线(2) [知识梳理] 1、垂线段 2、垂线段 [课堂作业]1、C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 案】 class=txt>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草原 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清爽),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潇洒自由自在随意),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害羞),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1、忽(飞)忽(落)忽(上)忽(下)忽(强)忽(弱) 忽(高)忽(低)忽(明)忽(暗) 2、一(碧)千(里)一(诺)千(金)一(字)千(金) 一(发)千(钧)一(掷)千(金) 从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一诺千金——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三、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让我觉得整个草原好像一幅的巨大的中国画。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老舍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这道彩虹不仅是颜色、形状的准确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恰当比拟。 优美的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

数独11第十一课作业习题

3 4 1 1 4 1 2 3 63、 1 4 3 264、 3 2 2 1 65、 2 4 1 166、 1 1 4 2

2 1 3 24 3 2 1 69、 2 1 4 370、 3 1 2 4 71、 3 4 2 172、 3 2 4 1

26 32 632 231 51 13 21 34 51 16 21 45 27、 1 64 26 63 15 228、 16 2 15 21 3 64 29、 42 6 235 413 1 6430、 54 4 156 351 6 24

5 15 26 32 24 156 24 35 23 64 41 33、 435 634 142 45134、 34 12 23 35 51 54 35、 15 32 56 62 34 6236、 31 62 26 52 51 24

2 36 413 314 14 4143 61 3 6 25 452 39、 4 46 126 325 56 540、 6 413 32 63 542 4 41、 54 4 632 256 6 5242、 4 56 543 145 35 6

1、 428 2675 69123 79436 36728 51897 3576 7212、 35284 972 843 5398 9128 173 347 82369 3、 978 8712 293 361 58 264 125 4237 3684、 6 9132 5946 15278 47 64852 3961 5781 7 5、 3214 613 847 126 6831 872 578 246 63716、 3279 76 64852 467 19 581 79542 38 8431

【备战2014高考化学】课时作业44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课时作业(四十四) 一、选择题 1.(2012·福建福安月考)目前下列工艺过程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的是 () A.硬水的软化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造NaOH C.电渗析淡化海水 D.海水中提取金属Mg 答案 D 解析选项A,硬水软化常用离子交换树脂脱去其中的钙、镁离子;选项B,电解饱和食盐水常用阳离子交换膜来阻止气体分子或阴离子通过;选项C,电渗析法淡化海水也用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选项D,不用离子交换膜,加入熟石灰后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过滤,然后再加入盐酸进行浓缩结晶,再在氯化氢的气氛中脱水,最后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备金属镁。 2.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正确的是() 解析废酸与碱中和属于化学法,A项错,Cu2+不可能用SO2-4沉降,B项错,含纯碱的废水中加入石灰水只沉淀了CO2-3,同时增强了废水碱性,处理错误。 3.(2012·甘肃武威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取之不尽的B.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C.石油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D.煤和石油都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层下或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答案 C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三大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的,A项错;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而不是碳和氢两种元素,B项错;C项正确;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形成的,D项不确切。 4.广东正在建设海洋强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 C.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D.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等金属 答案 D 解析海带中含碘含的是碘离子(I-),要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I2)必然会涉及到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所以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赤潮主要是由生活污水和工农业生产的废水任意排放引起水中N、P元素含量增高造成水域的水富营养化而造成的,故C项正确;B不是金属元素,故D项不正确。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煮沸具有暂时硬度的水后,水的硬度一定降低 B.硬水中加入适量石灰水后,由于生成Mg(OH)2、CaCO3沉淀,水就软化了 C.永久硬度主要由含有Ca2+、Mg2+的硫酸盐和氯化物引起的,加热煮沸是不能软化的 D.如果用HR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硬水,则发生的交换反应可表示为Ca2++2HR===CaR2+2H+ 答案 B 6.一种新型的净水剂PAFC(聚合氯化铁铝,[AlFe(OH)n Cl6-n]m,n<5,m<10),广泛用于生活用水的净化和工业废水的净化,有关PAFC的说法正确的是A.PAFC用于净化饮用水时,比用相同量的氯化铝和氯化铁对水的pH改变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八章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一)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不需要阻力 [课堂作业]1、(1)速度

(2)长小匀速直线 (3)牛顿第一定律 2、D 3、A 4、C [课后作业]5、木板推理力与运动 6、C 7、D 8、C 9、B 10、C

11、(1)小车、长木板 (2)实验方法:用力推着小车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然后撤掉推力实验现象:小车继续在长木板上运动(答案合理即可) 第八章第2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二)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惯 [课堂作业]1、左惯性 2、锤柄继续向下运动 3、D 4、C 5、B 6、快速甩动手时.水珠与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时,水珠由

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就会被甩掉 [课后作业]7、惯性车辆行驶时,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车距(答案合理即可) 8、惯性静止 9、减速惯性 10、跳远前要助跑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答案合理即可) 11、C 12、D 13、A 14、D 15、B

16、车辆启动前,人和车处于静止状态.在车辆启劝后,脚受摩擦力作用随车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容易向后摔倒 第八章第3课时二力平衡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 2、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1、4竖直向上 2、50水平向左 3、D 4、C 5、A 6、如图所示

[课后作业]7、10水平向左18 8、10⁴10⁴竖直向上 9D13D 10D14A 11D15D 12C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答案

一、填空(32分) 1、截止6月20日,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08人受伤,17406人失踪,请你统计一下,这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大约是()万人 2、小明家这个月的收入2500元,记作+2500,在购买书籍方面支出200元,记作()元。 3、5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4、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每段长()米。 5、比2.5千克少20%是()千克,5千克比4千克多()%。 6、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3时20分=()时;1002立方分米=( )立方米。 8、()÷6=6∶()==()% 9、6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一张地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是1:6000000。如果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00千米,图上距离应是()厘米。 11、把4.05、0.4705、41%、25 、0.411从左到右依次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四位的数是( )。 12、从下面的比中选出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是( ) 2:1 2.4:3 : 0.5:0.25 13、成人身高大约是脚长度的7倍,如果一个成人的脚长χ米,那么他的身高是()米。 14、4.3时()4小时30分8.999×99()899.9 π () 3.14 15、一批零件有500个,经检验有10个废品。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16、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04.8 )平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立方厘米。 17、一组数据16、13、10、16、10、40、10、50、10、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 位数是(),众数是()。 1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度,其余两个内角度数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2、甲数的23 等于乙数的15 ,甲数和乙数比较()

第11次课后作业

第11次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第16-17章课程内容和参考教材,回答下列问题(本次作业共14分) 1、蛋白药物的非注射途径有哪些?【每项0.5分,共3分】 黏膜给药途径、肺部给药途径、透皮给药途径、鼻腔给药、口服给药、直肠给药 2、什么是基因治疗【2分】?如何递送基因和疫苗?【每项1分,共4分】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指采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患者靶细胞,通过控制目的基因的表达来纠正、替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发挥疾病治疗作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1)、病毒载体递送,是指将野生病毒经改造去除致病性后获得的基因输送系统。 2)、非病毒载体递送:具有安全性高、装载基因容量可调等优点,但转染效率较低。(阳离子脂质体、阳离子聚合物) 3)、微粒递送系统:亚单位疫苗+免疫佐剂(Adjuvants铝盐/多糖)→脂质体、乳剂及病毒颗粒→鼻腔、肺部、经皮、口服和舌下给药 4)、生物载体递送系统:以减毒和改造后的细菌或病毒为载体,将基因重组疫苗或DNA疫苗导入体内的给药系统。 3、欲开发某药物的新制剂,在临床前需做哪些相关研究?【每项0.5分,共5分】 A、充分的文献调研:在新药项目立项之前,需进行充分文献调研,广泛检索和收集相关科学情报资料。 B、药物溶解度和pKa:溶解性关系到药物的溶出、释放与吸收。解离常数对弱酸、弱碱性药物十分重要,对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在胃肠道的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C、油水分配系数:一种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达到平衡时,在不同溶剂中的浓度比值称为分配系数(Partition coefficient),P=油相药物浓度/水相药物浓度。 D、盐性:药物成盐后常常会改善水溶性、吸湿性和稳定性,提高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 E、晶型和熔点:多晶现象,药物结晶时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分子排列与晶格结构不同,形成不同的晶型。药物晶型,直接影响溶解性、稳定性、有效性和生物利用度。 F、粉体学性质 G、辅料的选择:药用辅料,是指药品中除主药之外的一切附加物质。除用于赋形、充当载体和提高稳定性外,还具有增溶、助溶和缓控释等作用,是影响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成分。 H、处方和工艺筛选:正交实验设计(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均匀分散、整齐可比)。)、均匀实验设计(是一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具有比正交设计试验次数更少的优点。)、响应面设计(是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运用软件和图形分析来优化工艺参数的一种统计方法。) I、制剂的评价:制剂的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依赖于对制剂不同质量指标的评价。 J、药学研究:制备工艺(小样、中试放大,三小三大,原料+制剂)、化学结构确定(元素分析、四大谱图、HPLC)、质量研究(理化性质等)、质量标准(鉴别、纯度检查、含量测定、杂质控制等)、初步稳定性试验(原料药、制剂)、包材相容性试验等(原料药、制剂) K、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理学,主要、次要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不同动物模型,给药途径;安全药理学,一般药理学,对肝、肾、心、脑、肺等器官作用,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毒理学,急毒、亚急毒、长毒;特殊毒理,遗传毒性、生殖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抗原性、免疫毒性等;药物作用机制,体外、体内 L、新药的申报资料:按照SFDA公布的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开展研究,按照ICH现行版《M4:人用药物注册申请通用技术文档(CTD)》格式编号及项目顺序整理并提交申报资料。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Z第6-11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学Z第六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关黄柏粉末的显微特征是[1分] C.晶鞘纤维及分枝状石细胞 * 2. 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椭圆形皮孔,内表面较平滑,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划之显油痕,断面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气香,味辛辣、微苦。此药材是[1分] C.厚朴 * 3. 番泻叶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A.豆科 * 4. 石韦来源于:[1分] D.水龙骨科 * 5. 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的药材是[1分] A.钩藤 * 6. 药材呈不规则块片状或长条状,表面有刀削痕,有棕黑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交互形成的斑纹,质疏松,有特殊香气,味微苦。此药材是[1分] C.沉香 * 7. 茎枝呈圆柱形或类方柱形,直径2~5mm;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具细纵纹,光滑无毛。枝节上对生两个钩,或仅一侧有钩,断面皮部纤维性,髓部黄白色或成空洞。此药材是[1分] C.钩藤 * 8. 肉桂中有镇静、镇痛和解热作用的成份是[1分] B.桂皮醛 * 9.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侧柏叶的形状鉴别特征:[1分] E.气微,味甘淡 * 10. 叶蓝绿色或蓝黑色,偶可见膜质托叶鞘的药材是:[1分] C.蓼大青叶 * 11. 完整叶片呈长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含靛玉红、靛蓝的药材是:[1分] C.大青叶 * 12. 根皮呈筒状,外表面灰褐色,内表面淡灰黄色,常见小结晶。有特殊香气,味微苦而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此药材是[1分] E.牡丹皮 * 13. 艾叶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E.菊科 * 14. 紫苏的气味是:[1分] B.气清香,味微辛 * 15. 尖叶番泻叶基部的特点是:[1分]D.基部不对称 * 16. 厚朴粉末的显微特征是[1分] B.纤维、油细胞及分枝状石细胞 * 17. 粉末中可见油细胞、纤维及草酸钙小针晶,壁三面加厚的石细胞。此药材是[1分] D.肉桂 * 18. 呈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密布圆点状皮孔,内表面黄白色,折断面纤维性,气微,味苦。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此药材是[1分] D.秦皮 * 19. 药材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表面暗红棕色或黄棕色,可见红黄相间的纵向条纹,横断面有显著的类圆形同心环纹(年轮),气微香,味微甘涩。此药材是[1分] C.苏木 * 20. 呈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棕色,有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划之显油痕,断面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香气浓厚,味甜辣。此药材是[1分] D.肉桂 * 21. 剥取15~20年的树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土坑里,上盖青草使之“发汗”。需用此种加工方法的药材是[1分] A.厚朴 * 22. 木质部有内函韧皮部,内含树脂状物及丝状物,有具缘纹孔导管,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此药材是[1分] D.沉香 * 23. 药材呈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横切面可见木部淡红色,髓小,偏向一侧,皮部内侧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气微,味涩。此药材是[1分] B.鸡血藤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 1. 钩藤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E.茜草科 * 2. 川木通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A.毛茛科 * 3. 厚朴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A.木兰科 * 4. 关黄柏的原植物科名是[1分] B.芸香科 * 5. 桑白皮的主成分是[1分] E.黄酮类衍生物 * 6. 秦皮的主成分是[1分] D.香豆精 * 7. 关黄柏的主成分是[1分] A.生物碱 * 8. 杜仲的主成分是[1分] C.环烯醚萜 * 9. 厚朴的主成分是[1分] B.挥发油 * 10. 通草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 C.五加科,茎髓 * 11. 沉香的原植物科名和药用部位是[1分] B.瑞香科,含树脂的心材 * 12. 沉香的主产地是[1分] C.广东、海南、广西、福建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课时作业【22】油脂(含答案)

课时作业22 油脂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B.油脂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C.天然油脂大多数是由混合甘油酯构成的混合物 D.油脂里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越大,熔点越高 答案:B 2.食用的花生油中含有油酸,油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其分子结构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酸的分子式为C18H34O2 B.油酸可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C.1 mol 油酸可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1 mol 甘油可与3 mol油酸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由于油酸分子中的不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3.将下列物质分别注入水中,振荡后静置,能分层浮于水面的是( ) ①溴苯②乙酸乙酯③乙醇④甘油⑤油酸甘油酯⑥硝基苯 A.全部B.①②⑤⑥ C.②⑤ D.①⑥ 答案:C 4.下列关于油、脂肪、矿物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是纯净物 B.脂肪是高级脂肪酸中含饱和烃基较多的混甘油酯,脂属于酯类 C.油和脂肪是由于含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量不同引起熔点不同进行区分的 D.区分植物油和矿物油可采用加入NaOH溶液加热的方法 解析:油和脂肪均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有单甘油酯和混甘油酯之分,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酯,其中油是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脂肪是由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天然油脂均为混合物。植物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矿物油为烃类化合物,可以利用酯和烃的性质不同进行区分,加入NaOH溶液加热,酯水解不分层,

课时作业及答案

课时作业3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既见物又见精神。 (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 B.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 C.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 D.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 B.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价值。 C.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 D.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 B.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C.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 D.如果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 导语】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搜集的《九年级上册化学课时作业本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篇一】 题号123456789 答案CCAADCDBCD 10、(1)、(3)、>(4)、(7)、12、(1)、34152(2)、AC(3)、催化剂的种类,(4)、氧气的浓度不够或有较多的水蒸气。 13、36.13.315.4%蒸发结晶。 (六)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CCAACDBDC 11、C12、D13、3称量溶解搅拌14(1)、Fe2O3+3CO=2Fe+3CO2(2)、变浑浊(3)、尾气处理(4)、乙90%15、(1)、溶剂种类(2)、溶质种类降温结晶(3)、纵坐标单位长度的变化。16、N250%1.02吨。 【篇二】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BDDDCACAB 11、D12、A13、B14、B15(1)、N2CO2SNH4NO316、否AC2:1:2 17、CCt3A=B>C18、2:6:114g3:4C8H18通入足量的氧气。 【篇三】 题号123456789

答案ABADDBCAC 10、小于降温或加溶质饱和等于11、BC1342A吸附12、87.5%左使铁完全反应8.3%。 【篇四】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CCCABBABC 11、3.75g67.5%12、(1)、铁架台(2)、2H2O2====2H2O+O2↑(3)、ADEG(4)、防止生成固体使瓶底炸裂。13、(1)、FeCCuMg(2)、2Al+3FeCl2=2AlCl3+3Fe (3)、CuO+H2SO4====CuSO4+H2O14、四(1)、H2点燃(2)、HCl、CuCl2有气泡、有红色物质析出(3)、CuFeZn(4)80%。 【篇五】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BCBDADBBB 11、B12、BC13、BD14(1)、10(2)、清洗(3)、石棉网(4)、润湿。15、(1)、长颈漏斗(2)、A检查气密性略(3)、HCl浓H2SO4b(4)、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6、23:35.5:3224017、95%能。

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

一、解释句中作标记的词语: ①临溪而渔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⑤环滁皆山也⑥醉翁之意不在酒⑦野芳发而幽香 ⑧林壑尤美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⑩晦明变化者⑾伛偻提携⑿颓然乎其间 ⒀临溪而渔⒁杂然而前陈者⒂佳木秀而繁阴⒃山肴野蔌⒄觥筹交错 ⒅云归而岩穴暝⒆泻出于两峰之间者⒇树林阴翳(21)太守谓谁(22)觥筹交错(23)醒能述以文者(24)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2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⑤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⑥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⑦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⑧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⑨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⑩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三、选择题 1. 选出下列句子中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名之者谁(命名)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野芳发而幽香(香气)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2.选出句中“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一鼓作气,再而衰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广起,夺而杀尉 D.云归而岩穴暝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B.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 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D.觥筹交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七年级课时作业答案

七年级课时英语作业 作业优化设计: 1.完成句子 1. Sonia的妈妈留着长长的卷发。 Sonia’s mother。 2.姚明长得什么样子? — YaoMing ? 3.他高高的个子,长着短直发。 —He is tall and . 4.杰克长得像他父亲。 Jake his father. 5.我在六班有一个好朋友。 I have a good friend . 2. 用be或have的形式填空。 1. She tall and thin. 2. I curly hair. 3. He of medium build. 4. Jim heavy and big eyes. 5. Tom short and short curly hair 6. I long black hair and of medium height. 7. Does he yellow hair? 3.根据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 My friend is really thin. (对划线部分提问) friend look like? 2. Stop looking at the blackboard.(变否定句) at the blackboard. 3. I think you are right.(变否定句) I think you right. 4. The old men loves to tall stories.(改一般疑问句) the old man to tell stories? 5. The girl in green is his new friend.(对画线部分提问) is his new friend? 6. Jack is tall & thin. (对划线部分提问) Ja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