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
优秀思政示范课《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

优秀思政示范课《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在当今社会,应用文写作作为一种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写作形式,对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设计一堂优秀的思政示范课《应用文写作》成为了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以期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主题选择与资源准备1.1 主题选择教学设计中的主题选择至关重要。
针对《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如应聘信、求职信、邀请函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
可以结合时事热点或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应用文写作主题,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1.2 资源准备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收集丰富多样的应用文范例,包括优秀的范文和一些常见的错误范例,以便学生进行对比和学习。
还可以准备一些与应用文写作相关的案例分析、讨论题目和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课堂教学设计2.1 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引言、图片、视频或实例,引发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共鸣,主动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来。
2.2 知识点讲解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应用文写作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包括应用文的定义、特点、结构、语言风格、格式要求等内容,同时要结合实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3 任务布置与实践教学设计中,要合理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升应用文写作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写作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技巧和规律。
2.4 评价与反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语点评,或者让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也亟需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我们要明确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写作已成为一种必备的沟通工具。
具备良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既能提高职业竞争力,又能增强个人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我们要关注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
传统的写作课程注重编写规范的作文,但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可以尝试引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给学生实际的项目任务,如写一封求职信、设计一份广告宣传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指导。
通过实践指导,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写作技巧和应用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写作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和互相批评,从中学习借鉴。
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指导,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并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们还要关注跨学科融合的教学。
应用文写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和行业常识。
在教学中可以将应用文写作与相关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商务英语课程中教授商务邮件的写作技巧,在新闻学课程中教授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等等。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应用。
我们要关注教学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课程评价主要以作文分数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我们可以引入综合性评价方法,如口语表达能力、写作实践能力、创意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多角度的评价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发展方向。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通过设计合理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指导和跨学科融合,以及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应用写作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质的需要就是 渴望被肯定 。 俗话说 “ 好孩 子是夸 出来 的”学 ,
生在学习过程 中重要 的心理特征就 是希望教师发 现 自己的
优点并得到激励 与肯定 。
学 习和终 身发展为追求 。 构建和谐轻 松的课堂 , 只有 才能真
写作课教学 效果 却与我们 的预期 有很大 的差距 。那么如何
堂上对应用文写作 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并对学生进行理 论 灌输 。 例如 , 对于 “ 请示 ” 一文种 的讲 解 , 这 教师一 般按照 如 下思路进 行 :请 示 的含 义— — 特点— — 用途— — 写法 。 然 而, 应用文写作 的理论知识非 常枯燥 , 容易激发学生 的学 不
参考文献 :
『MainW ii & Ro e . re 1 r la ] o l ms b  ̄L Bud r  ̄语 言教 师心理 学 初探 I . 京: M1 北 外语教 学与研 究 出版社2 0 ,) 0 07 (. 『Krse ̄Se h n D. eIp tHy oh s:I u sa d 2 ah r tp e Th n u p tei s e n ] s s
2 . 例文分 析教 学模式 这 种教 学模 式是 在理 论知 识讲 解 的基础 上结 合例 文 分析 , 引导 学生掌握应用写作 的技巧 。 种教学模式 已经注 这 意到 了理论 与实 践的结合 ,与理论化教 学模式相 比有 了很 大 的改进 , 但是仍然无法解决学生 遇到的实际写作 问题 。
等地对话 、 流 , 交 从而使学生 的 自主学 习能力 和创 新意识得 到加强 。 师要注 意角色 的转变 , 如 : 教 例 由传统 教学 法转 变 为小组讨论法 ,教师就要 由知识 的传授者转 变为教学活 动 的观察者 、 导者。 指 ( 综 合运用各种有 效评价 五)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熟 悉 并 掌 握 该 门课 程 相 应 的 能 力 要 求 及 知 识 要 求
《 应 用文写作 》 项 目化 教 学 改 革 , 旨在 实 现 职 业 教 育 的教 学 过 程 与 工 作 过 程 的有 机 融 合 .营 造 一 个
背 景 下 设 有 具 体 的 项 目任 务 . 每 个 项 目 任 务 下 设 有 项 目情 境 , 把 教师 的教 学过 程 、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程 与 未 来 的
面 . 每 项 训 练 既 是教 学 内 容 的有 机组 成 部 分 , 又 是 相
对 完 整 而 开放 的写 作 任 务 . 对 于 学 生 来 说 写 作 训 练 始 终 是 一个 学知 识 与用 知 识水 乳 交 融 的整 体 . 而 不 是某
一
( 一 ) 重 新 整 合 课 程 内 容 根 据 职业 教 育 的理 论 知识 、 实践 技 能 之 “ 必需 、 够
易 。 深浅 适 度 . 按 1 8周 3 6课 时 计 算 . 每 周 完 成 一 项 写 作任务 ( 有 个 人 完成 , 有小组互评修改 ) , 每 学期 完 成
作 生 活 所 需 的 应 用 文 . 培 养 学 生 的 职 业 技 能 和 岗 位 适 应 能 力 . 从 而 满 足 学 生 应 对 现 在 生 活 和 将 来 工 作
中常用 的应 用 写 作 的需 要 。 《 应 用 文 写作 》 项 目化 教 学 的 实 践
“ 教 、 学 、 做” 一 体化 的写 作 认 知 规 律 在 写 作 训 练 方
项 目训 练 深 浅 适 度 针 x - j " 项 目任 务 与 文 体 知 识 的特 点 . 设计 了“ 情境设计一模拟写作一例文评析一 写 作 研 讨一 病 文指 正一 能 力 拓 展 ” 的教 学模 式 . 体 现
《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格式、语言、结构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文体,写出规范、准确、流畅的应用文。
3. 素质目标:通过应用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如诚信、责任、沟通、协作等。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内容为求职信的写作,针对的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需要了解求职信的格式、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要求,掌握如何根据个人经历和特长撰写一份有说服力的求职信。
学生已经学习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是对于如何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文体,如何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本次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求职信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求职信,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缺点,从而掌握求职信的写作要点。
2. 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布置撰写求职信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3.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求职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环节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招聘海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求职信展示个人特点和优势,从而获得面试机会。
2. 知识讲解:介绍求职信的格式、内容、语言等方面的要求,强调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展示不同风格的求职信,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缺点,从而掌握求职信的写作要点。
4. 任务布置:为学生布置撰写求职信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求职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6. 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求职信,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7.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和重点,强调应用文写作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应用文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应用文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应用文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各类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技巧。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积极性。
三、活动内容1. 应用文基础知识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应用文基础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应用文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写作原则等。
通过讲座,使学生了解应用文的基本框架,为后续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写作特点、结构安排、语言表达等方面,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应用文的写作规律。
3. 模拟写作根据实际工作场景,设置模拟写作任务,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应用文写作。
例如,模拟公司内部通知、会议纪要、市场调查报告等。
4. 小组讨论与点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完成一项模拟写作任务。
完成任务后,小组内进行讨论,互相点评,找出优点和不足。
教师对各小组的写作成果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5. 实战演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应用文写作比赛,如企业公文写作比赛、校园征文比赛等。
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6. 作品展示与交流定期举办应用文写作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四、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知识讲座(2周)、案例分析(2周)、模拟写作与实战演练(4周)、作品展示与交流(2周)。
2. 师资力量邀请校内相关领域的教师和校外专家担任活动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3.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
< 应用文写作> 课程建设理念
按照 “ 以就业 为导 向, 以服务为宗 旨” 的职业教育 目标 和 工读结 合人才培养模 式的要求 , 在马克思 “ 人 的全面发展 ” 理 论, 多元智能理论 、 建构性 学习理论 和行 动导 阿教学理论 的指 导下 。 我们 在课 程的建设上确立 了“ 三原则” 、 “ 四 要素” 的课程 建设理念 。 所谓 三原则就是 “ 职业导 向、 素质本位 、 服务专业 ” ; 四要 素则是 “ 以职业活 动为导 向, 以职业素 质和能力为本 位 , 以项 目 任务为载体 、 以师生互 动和综合实训 为平 台” 。 二、 < 应用文写作> 课 程改 革实践探 索 1 . 采用“ 任务驱动 ” 的教学模 式。 根据课程 内容模块 , 我们 在教学 时将结合各专业工作要求的实际 ,以完成 职业 任务 为 核 心派生工作项 目, 以完成工 作项 目为 目 标 派生工作职责 , 以 胜任工作职 责为 目的重组理论与实践教学 内容 。如对 文秘专 业 的学生教学 “ 会议 ” 项 目, 让学 生明了组织一次 大型会务 需 要 准备邀请 函 、 会议通 知 、 开幕词 、 闭幕词 、 会议记 录 、 会议 纪 要、 会议 简报等文 书资料 , 然 后以它们 为任务 目标逐 项学习 , 学习完毕 , 让学生模 拟组织一次学代 会 , 理论联 系实 际 。 全面 培养学生的职业 素质 和能力 。 2 . 确 定“ 能力培养 为主” 的教学方案 。为使学生适 应本专 业 的就 业环境 , 本 课程 注重强 化训 练学生 的“ 三动 ” 能力 ( 动 手、 动 口和动脑能力 ) 。 所谓动手能力训练 , 就是 以多种行之有 效 的方式进 行写作训练 , 如采用 情景模拟写作 、 现场写作 、 项 目写作 、 案例写作 、 病 文修 改写作 、 一个题材多种写法 的写作 、 整理课堂讨论结果的写作 和课 外社会 实践的写作等 。所谓 注 重“ 动 口” 能力训 练 , 首先是指要 求学 生大声 朗读 优秀例 文 , 以感受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 建立和培养应用文 的语 言感 觉 , 其
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探讨

1 . 9 9 j i s . 6 l4 9 . 0 1 0 . 6 0 36/ .sn 17一8 X2 1. 60 3
刘筱 关于 文写 程改 探讨 凛: 应用 作课 革的
6 3
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 改革的探讨
刘 筱 凛
邵 阳职业技术学 院
湖南邵 阳
4 2 0 200
摘 要 应 用文 写作 课程 改革 是一 个 亟待探 索 的课 题 。着重 从应 用 文写 作 的重要 性 、教 学 内容 、教学 方法 及课 程 考 核等方 面来 探讨 如何 培养 高职 院校 学生 学习应 用文 的兴 趣 ,优化 应用 文写 作教 学 的效果 。
性 , 升 他们 的学 习兴趣 , 养他 们 的动 手能 力 。 提 培 教 师 应 依 据 学 生 的现 状 、教 材 特 色 、文 种 的特 点 及
大 纲要 求 ,制 定 教学 目标 。1 )知识 目标 :让学 生从 理 论
上 把握 所 学文 体 , 掌握 必备 的 写作 理 论知 识 。2 )能力 目 标 :引 导 学生 多接 触 文 章 实 际 ,加 强 对 所 学文 体 的全 面 认 识 ,能够 写 作每 一 种文 体 。3 )情 感 目标 :运 用 多种 教 学 方法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热情 ,培 养他 们 的学 习兴趣 。
A t a t h c r c u bs r c T e u ri ul m r fo m e r of Pr ti al ri i i o o t s a ai i g o e t di d T s ac c W t ng s ne f a ks w t n t b s u e . hi p pe ma nl f c e o th i o a ce f t dy n p ac i al ri ng te c n co te , t a hi g a r i y o us s n e mp rt n o s u i g r t c w ti , a hi g n nt ec n m h ds nd e a n ti ns o et o a x mi a o t ex l re p o ho t c ti t s ud nt w o ul va e t e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
应用文写作作为中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用文写作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应用文的写作,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作用。
应用文写作课的教学现状却很不乐观。
应用文写作课必须走实践之路,突破单纯的理论授课,使学生在实践和锻炼中得到提高。
这要求高校教师既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改变教学形式,同时也要增加应用文写作实践课,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标签: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改革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现状
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和素质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也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较强的写作能力不但使大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社会迫切需要的重要人才。
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不止是让学生学会课堂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技能。
相比来说,技能往往比知识更为重要。
但是,中高职院校在应用文教学上常常缺乏实践课的操作训练,使大学生只到应用文写作的一些皮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许多中高职院校对这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往往重视不够,认识不足,致使很多大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应用文写作这门技能。
中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在教学上应充分考虑到应用文写作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不能一条腿走路,重理论而轻训练,而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走实践发展之路。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注意教课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来教学,使教学更生动、活泼,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是由师生双方互动完成的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理论教学效果的一个验证过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教学方式,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一是课堂外的实践训练。
二、课堂内的实践教学
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应用文时,边讲课边安排一些实践题目,比如在讲到社交礼仪文书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场景,让学生加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如果只是单纯地讲社交礼仪如何如何,会使学生感到乏味,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
而教师设置一个小活动,比如设置一个简单的年会,让学生开动脑筋,写祝酒词。
对于写的精彩的予以表扬。
这
样做既可以让学生深一步思考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同时也能让他们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另外,在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应用文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订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纸上写下的作品尚且觉得浅,非要实践才能知道本质。
何况是教学活动,更何况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文写作课程。
教师灵活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对这门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三、课堂外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中,对校园外的社会很陌生,社会实践经验缺乏,这让他们在学习应用文写作课程时缺少兴趣,将这样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看得无足轻重。
而应用文写作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是学校的社团活动,还是学校外面的机关单位、各行业的企业,都需要应用文。
比如大学生找工作时,要写个人简历和自荐信。
如何才能将学生的真实面目客观的反应出来,使企业觉得你可用,这就需要用到应用文的写作。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师可与其专业课教师联合起来,带学生到一些厂矿企业去参观、实习,培养他们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这种校外实践与校内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中高职院校的职业化的教育理念,为学校培养技能性人才创造了条件。
通过这样的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应用文写作网络化
在网络化普及、信息资源广泛传播的时代,教师也要思考如何将网上的资源加以利用,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也应该立足改革,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使应用文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部16号文件指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应用文写作网络化正是应这一要求而提出来的。
它是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教师要构建应用文网络化实践平台,就要先构建应用文的课程网站,真正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学生登录网站后,就可以在网上完成课程的学习、资料的查询以及实践的操作等多个应用性操作,从而提高其应用文的写作水平。
根据专业教学的特点和不同专业的教学模式,针对现实情况,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外聘教师的授课都有极大地帮助。
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共享和建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信息。
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参加课程考试,有助于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充分做到教学资源的延伸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施秋香.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研究性实践教学.[J]应用写作.2015(7).
[2]李蓉,董时友.从培养写作思路谈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J].人才资源开发.2015(12).
[3]沈夏云.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