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的应用文写作论文
浅谈应用写作教学改革

[ 键词] 用写作 : 学改革 关 应 教 [ 中国分粪 号 ] 5 ,; 0 HI2 3C A2 【 文截 标识码 1 A
随 着 2 世 纪 社 会 经 济 、 学 的快 速 发展 , l 科 应用 写作越 来 越有用 武 之 地。应 用文 写作教 育 作为 高等 教育适 应 社会发 展的重 要组 成部分 已 直接 与高校 人 才培 养模式 、 人才 素质教 育 、 才 人 与社会适 应 等重 大话 题 紧密 联系在 一起 。如何
适 应社会 发 展 和改革 开放 的需要 . 调整 思路 . 改
就 目前 应 用 写作 教 学 现状 看 , 用 脱 节 现 学 象 相 当突 出, 生学 了 应用 文 知识 却 不 能从 事 学 公 文 处理 与写作 工作 , 能适 应社 会 实际需 要 。 不
毋 庸 讳言 , 与 我们 现行教 材 、 法缺 乏应用 的 这 教
训 练学 生的应 用写 作 能力。
3走出校门参与实践. . 为各行 各业培养应
用 写作人 才 社会 生活 . 社会 实 践 , 写 作 取 之 不尽 、 是 用
之不竭的源泉。应用写作也不例外 , 它更讲究 实用性。因为应用写作的主要功能是解பைடு நூலகம்实际
问题, 重在 “ 用” 实 。因此搞 好这一 教学 的 关键 . 是 改革过 去 一 贯 沿 用 的 以 “ 书本 ” 主 , “ 为 以 课
浅 谈 应 用 写 作 教 学 改 革
张旭 红
( 尔滨学院 . 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0 5 8) 0
[ 摘 要] 用文写作教 育作为 高等教育适应社备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 己直接 与调查 交的人 才培养 应
模式 . 才素质教育 、 才与社奇 适应将密联 系在 一起 。 人 人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熟 悉 并 掌 握 该 门课 程 相 应 的 能 力 要 求 及 知 识 要 求
《 应 用文写作 》 项 目化 教 学 改 革 , 旨在 实 现 职 业 教 育 的教 学 过 程 与 工 作 过 程 的有 机 融 合 .营 造 一 个
背 景 下 设 有 具 体 的 项 目任 务 . 每 个 项 目 任 务 下 设 有 项 目情 境 , 把 教师 的教 学过 程 、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程 与 未 来 的
面 . 每 项 训 练 既 是教 学 内 容 的有 机组 成 部 分 , 又 是 相
对 完 整 而 开放 的写 作 任 务 . 对 于 学 生 来 说 写 作 训 练 始 终 是 一个 学知 识 与用 知 识水 乳 交 融 的整 体 . 而 不 是某
一
( 一 ) 重 新 整 合 课 程 内 容 根 据 职业 教 育 的理 论 知识 、 实践 技 能 之 “ 必需 、 够
易 。 深浅 适 度 . 按 1 8周 3 6课 时 计 算 . 每 周 完 成 一 项 写 作任务 ( 有 个 人 完成 , 有小组互评修改 ) , 每 学期 完 成
作 生 活 所 需 的 应 用 文 . 培 养 学 生 的 职 业 技 能 和 岗 位 适 应 能 力 . 从 而 满 足 学 生 应 对 现 在 生 活 和 将 来 工 作
中常用 的应 用 写 作 的需 要 。 《 应 用 文 写作 》 项 目化 教 学 的 实 践
“ 教 、 学 、 做” 一 体化 的写 作 认 知 规 律 在 写 作 训 练 方
项 目训 练 深 浅 适 度 针 x - j " 项 目任 务 与 文 体 知 识 的特 点 . 设计 了“ 情境设计一模拟写作一例文评析一 写 作 研 讨一 病 文指 正一 能 力 拓 展 ” 的教 学模 式 . 体 现
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改革的探讨

1 . 9 9 j i s . 6 l4 9 . 0 1 0 . 6 0 36/ .sn 17一8 X2 1. 60 3
刘筱 关于 文写 程改 探讨 凛: 应用 作课 革的
6 3
关于应用文写作课程 改革的探讨
刘 筱 凛
邵 阳职业技术学 院
湖南邵 阳
4 2 0 200
摘 要 应 用文 写作 课程 改革 是一 个 亟待探 索 的课 题 。着重 从应 用 文写 作 的重要 性 、教 学 内容 、教学 方法 及课 程 考 核等方 面来 探讨 如何 培养 高职 院校 学生 学习应 用文 的兴 趣 ,优化 应用 文写 作教 学 的效果 。
性 , 升 他们 的学 习兴趣 , 养他 们 的动 手能 力 。 提 培 教 师 应 依 据 学 生 的现 状 、教 材 特 色 、文 种 的特 点 及
大 纲要 求 ,制 定 教学 目标 。1 )知识 目标 :让学 生从 理 论
上 把握 所 学文 体 , 掌握 必备 的 写作 理 论知 识 。2 )能力 目 标 :引 导 学生 多接 触 文 章 实 际 ,加 强 对 所 学文 体 的全 面 认 识 ,能够 写 作每 一 种文 体 。3 )情 感 目标 :运 用 多种 教 学 方法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热情 ,培 养他 们 的学 习兴趣 。
A t a t h c r c u bs r c T e u ri ul m r fo m e r of Pr ti al ri i i o o t s a ai i g o e t di d T s ac c W t ng s ne f a ks w t n t b s u e . hi p pe ma nl f c e o th i o a ce f t dy n p ac i al ri ng te c n co te , t a hi g a r i y o us s n e mp rt n o s u i g r t c w ti , a hi g n nt ec n m h ds nd e a n ti ns o et o a x mi a o t ex l re p o ho t c ti t s ud nt w o ul va e t e s’
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浅谈

用” 学而能用”的原则 ,挑选与生活 、学习、工作联系密切 、 、“ 使用频率高的文种。
( 2)选用 新范 文 ,让 写作 不 再遥远 。
作活动都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用文体具有独特的风
格 ,学 生必 须学好 用好 :
在 教授应 用文 写作 课程 中一 般可 以遵循 “ 熟读 范文— —分 析
使用得 当能起到 “ 文约意丰” 的效果 ,如 “ ” 悉 ” 欣逢” 兹 、“ 、“ 。 4 )单 音单 纯词 的经 常 使用 。单 音单 纯词 的使 用既 使文 章句
【 关键词 】 应用文 写作 改革
【 中图分类号 】 6 2 G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62( 00) 7 0 2 0 0 6 9 8 2 1 0 —0 7 — 2
好 的导语 犹如 乐 曲的前 奏 , 虽然 时间不 长却起 着 引导学 生进 入课 堂学 习情 境 , 发学 生学 习兴趣 , 强学 生参 与意识 的作 用 , 激 增
、
应 用文 写作 课程 实用 性强 , 用面广 , 在各 大高 职 院校都 适 现 开办 了应用 写作 课程 , 发现 在实 际的 教学 中不少 教师 都 陷入较 但
文化 艺术节 、篮排 球 比赛 、演 讲 比赛 、辩 论赛 、文艺 汇演等 。只
要注 意观察 、善于 利用 ,以学校 开展 的各项 活 动为契 机 ,随 时随
他们才敢于去实践 , 才愿意去实践。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应用文的
生活化 和工 具性 ,从 而产 生掌 握该种 工具 的强 烈心 理 。
() 1 选用 优 质教材 ,让 “ ”有 所循 ,“ ”有 所托 。 教 学 教 材是 教师 教学 的脚本 , 学生 学 习的课 本 ,是学校 实现 人 是 才 培养 目标 的载体 。优质 教材 造就 优秀 教师 ,培育优 秀学 生 。在 教 材 以及 教 学 内容 的选择 上 要 紧密 结 合 现代 高 职 院校 的 培养 目
浅谈《应用写作》教学改革

教 育广 角
浅谈 《 应用写作 》教学改革
张相平 王锡炎
(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广 东佛山 58 2 ) 225
【 摘要 】 在现代社会生活工作中,应用文作为重要 的信息载体和交际工具应用于社会生活当中各个领域,如何 培养具备应用写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 《 应用写作 》课程开设的最主要 目的,但是相应教学效作教材内容主要集中于行政公文写作 、 事 务文书、科技文书 、财经文书 、司法文书等写作 。但 是不少教材都不能根据社会发展 、市场需要适时做 出改 革 ,使得教材陈旧的内容 、观点脱离了社会生活工作需 要 ,而其编排 、案例选用方面都未能有所突破 ,尤其这 些教材大多过度强调写作模式规范化 ,严重抑制了学生 的个人创造力与想象力 , 造成学生 只会僵化仿造例文写 作而缺乏实际的应用写作能力,甚至出现许多学生脱离 了范文模板便无法写作的情况 ,这与市场经济的职场人 才培养的要求相去甚远 。
境的截然不同使得学 生从学校学 习型人才向社会应用型 双赢的局面 ,这就使得校企合作形式加强教学实践基地 人才的转变便存在了一个适应期与过渡期。这是众 多学 建设具备较大的可行性 。 除可 以与校外企业 合作开展教学实践基地 建设 以 科必须面对的事实现状也是应用写作这1学 科不可回避 ] 外 ,学校还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就业的教学实践基地的 的 现状 。 除此之外 ,应用写作教学也存在其他一些不尽 人意 建设 ,或在学校内的学生社团或者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 的现状 ,譬如应用写作学科被边缘化 、学科成绩考核不 比如行政楼助理鼓励开 展写作实际应用的实践。同时 , 合理等现状。针对以上这些现状 ,应用写作教学为了更 学校还可以经常性具办相应的应用文写作竞赛,鼓动学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满足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人才需要 , 生学习应用文写作并参与到实际写作 当中。 ’ ( )教师层面 。以上提到应用写作教师应 当具备 二 应用写作教学的改革便显得极 为重要与迫切了 ,改革可 牢固的知识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 从下面两方面进行 。 ( ) 一 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教学工作组织者,对教 写作的能 力以及相关行业的从事经验 。我们知道教师 学 工作影响是极为明显的 ,因此要想应用写作教学取得 作 为课 堂教学 的直接组织者对教学效果影响是最 为直 突破性进展与改革 ,学校层面是首要因素。 接的 ,常说的 “ 名师指路”便是强调教师对教学的重要 第一 ,学校应加强重视应用写作学科的开设 ,增加 性 。而教师对教学 的影响主要具体体现在教师本身的教 课时量。现今许多高校对应用写作学科 重视不足 ,许多 学观念 、教学 内容 、教学方法等方面 ,因此对应用写作 高校忽略基础课程 ,而应用写作 更是被放在基础课教学 教学改革还应表现在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 、教学内容 、 的末端 ,以致课程课时被极大地压缩 ,而在如此短的课 教学方法上 。 时之下教学只能是仓促进行 ,老师难以开展更加深入的 第一 ,教学观念的更新 。改革开放以来 ,来自各种 教 学 ,甚至 由于学 校 对 其的 不 重视 态 度影 响 到学 生 对其 流派 、各种视角的教育研究成果 ,从根本上更新了传统 重要性认识不足 ,使得学生对应用写作学 习敷衍了事。 教育理论体系,但 由于长期的历史积弊 ,许 多教学观念 因此 ,学校应当加强重视应用写作学科 的开设 ,增加其 还依然囿于传统旧识 。首先是师生观 ,传统从伦理上看 课时量 ,保证教学有足够的时间开展。 教师作为长辈并且教师作为学生的知识传导者 ,使得学 第二 ,优化教学的师资力量 。上面谈到教师相应素 生 自然而言树立了教师权威形象,甚至存在一条 “ 上下 质的缺失是造成应用写作教学困境的重要因素 ,可见学 尊卑”的分界线。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大学教学过程中的 校 优化师资 力量 的重要性 。由于应 用写作教学倾 向于 教师与学生 ,是平等意义上的共同探索知识的合作者。 实 用性 ,因此学校在选择 应用写作课程 教师时应该秉 其次教学观 ,传统观点是 “ 师者 ,所 以传道 、授业 、解 承挑选具 备写作实际应用能力的老师的原则 ,这样有助 惑也。”认为教师主要职能是传递知识 ,而忽略了教师 于教师开�
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创新浅尝论文

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浅尝【摘要】高职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自身迅速就业、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以及展示人文素质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以文秘专业的《公文文书》和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导游词》两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为例,浅谈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的一点新的小尝试,以更好的推进应用文教学课堂教学活动和技巧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创新【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50-01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①所以高职学生对于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学习和掌握是必要的。
我国教高16号文件中也明确表明:“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这类人才重在“实用”。
“实用”不仅仅是指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更要求学生具备能适应工作和社会交际和处理的文字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应用文写作技能的学习有何掌握对于学生迅速就业、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以及展示自身的人文素质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应用文的课堂教学相对传统的语文文章篇目教学而言比较的枯燥。
如果课堂中一味的采用教师说、学生练得教学形式,学生恐怕学习积极性不高。
所以本人在应用文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新的改革和尝试,以此在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反响和效果。
下面以文秘专业的《公文文书》和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导游词》两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为例,将教学经验和大家共享:例如:在文秘专业的《公文文书》这一章的教学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掌握好书本上写作知识后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走入现实工作中。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刍议

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刍议□夏旭光吴云霞【摘要】当今的就业市场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出实际能力的亮点成了他们制胜的关键。
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促使高职高专院校对《应用文写作》目前的教学不得不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笔者认为,先“入”为主、实用为主和突出为专业服务特色的侧重是高职高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教学改革;目标定位;实用为主;专业至上;教学效果【基金项目】本文为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批准号:Hr200919)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夏旭光,吴云霞;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部纵观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分析,招聘公司无一例外对应聘人员在应用文写作方面有或多或少的要求。
而应聘者在应用文写作水平上普遍存在欠缺,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表现得尤其明显。
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调查来看,几乎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导致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教学效果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欠佳,学生收获甚微;教材内容缺少吸引力;学校不重视、学生自己不重视。
就业市场越来越吃力,无疑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能力的制胜成了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学生的亮点,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相应地成了适时之需。
这就对高职高专院校在《应用文写作》方面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无疑是重要的举措。
一、先“入”为主的教学目标定位在现代网络如此普及的情形下,各种规范的应用文体的写作格式与范例都能从网络上直接查询,泛泛而谈,求多求全的课程内容,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无益于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并且,很多的高职院校目前《应用文写作》并没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编制各自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
也就是说,每个专业学习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内容是相同的,没有突出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总结反思能力等,故充分利用好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应用文写作》项目教学改革与实践

例如 , 教 师可以 以公 司创 业开张作 为一个 项 目去开展相 关 的应用 文写作教学 。项 目的情境设计是 学生熟悉 的背 景材 料: 一名 中职生从学 校毕业后 , 打算 自主创业 , 成立一 家 电脑
公 司。 为此 , 他要在 整个公 司开张过程 中完成 以下具体 任务及
关键 词 : 中职 ; 应 用文写作 ; 项 目教 学
广 东 彭冰
项 目教学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正在为越来越 多的教师所接 受并提倡 , 目 前被广泛运用于职业学校 的专业课教学 中, 而在文 化课教学 中却鲜有涉及。 应用文写作虽然实践性很强 , 但“ 概念引 入——文种特点——写作要领— — 例文参照”的课堂教学模式 沿用多年 , 重教轻学 , 重讲轻练, 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与主动性 , 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 本来是现实性与实践 陛 很强 的课程 , 结果却成 了纸上谈兵的一言堂。即使是学生进行应用文 写作练习, 也是蜻蜓点水 , 难以形成系统的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 课程虽然不能如专业课那样基于职业需求 的工作任务来设计工 作过程 , 但把应用文种的学习看成一个工作任务 , 然后 围绕完成 这个工作任务来设 计课堂活动 , 也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
私 作
越消黯 L 舟 柬
知 欲被 激发, 会进发 出无穷 的创造 力。 ( 三) 加强了应用文写作教学 的改革 力度 以往 的应用文写作 教学 过分地强调 知识 的学习,淡化 了 写作 能力的培养 。 教 学中, 大多数教师仍 旧采用 以讲 授为主 的
5 6
开 业 庆典 开 钠会
《 应用文写作》 项 日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 在应 用文写作教 学 中运 用项 目教 学 , 即教 师将项 目任务 交予学 生独立 完成 , 教 师起 咨询 、 指 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改革的应用文写作论文
一、针对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
主要为在企业做基层管理这一现实,调整教学内容,淡化理论,突出
应用文的实用性、时代性。
把教学内容调整为两大块:一是党政机关
公文的制发程序和收文办理。
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安
排教学。
除重点介绍党政机关公文的制发程序和收文办理程序外,尤
其把党政机关公文的制作程序和格式要求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教学方
法主要采用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堂实践、专项集中实训和工学交替方
式进行。
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会制作机关公文,达到能即时上岗的目的。
二是常用文书写作。
不再泛泛介绍各种文书,重点讲解以后学习
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事务和财经类文书。
事务文书比如计划、总结、调
查报告、求职信等,财经类文书如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项目意
向书、文案等。
其他文书进行有选择地介绍,比如礼仪文书、法律文
书以及科技文书等。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掌握到更实用的
技能,为其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提高实践教学比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环节上,教师以示范与引导为主,学生以学、练与“迁移”为要。
因此,教学
必须遵循“淡化理论架构,强化写作实训”的原则,通过课堂实践、
观摩与制作实践、专项集中实训和顶岗实习,达到教师讲授与学生实
践的课时比例为1:2。
这样,通过强化实践,使学生在文件制作、应
用文拟写等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也可在一定意义上降
低毕业生踏进新的工作岗位上的心理障碍。
三、实践形式力图多样化。
一是课堂实践。
根据课程内容,可以通过安排任务、角色扮演、文件
筐等形式进行。
二是观摩与制作实践。
安排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到校内
职能部门或者校外企事业单位现场观摩与制作通用公文。
三是安排专
项集中实训。
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安排,采取项目管理方法进行。
例如,让学生完成某一文书(如《xx公司关于招聘人员工作的通知》)的所
有制发工作。
这一实训涵盖了对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锻炼,对某一文
书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公文的制作格式要求及制发程序进行了全方位
的锻炼。
四是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工作前的最后一次综合训练,应
该抓好这次实习,进一步巩固应用文写作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在顶岗
实习阶段安排具体的应用文写作专项实践进行。
由于顶岗实习是半工
半读的形式,这次专项实践成果会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这也给
学生以极大的动力和成就感,所以,抓好这次实践机会是完成整个应
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
四、成绩考核形式多元化
摒弃期末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形式,代之以多元考核。
即:文书写
作与制作任务考核40%,实践40%,出勤20%,取消卷面考试。
这样的考核形式的改革,避免了学生对理论死记硬背,引导他们掌握实际
技能,通过技能的掌握,带动对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达到最佳的教学
效果。
在整个《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
难和问题,为了顺利完成教学改革工作,我们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
方面,突出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
(一)构建模块组合。
每个教学模块分别由“认知———程式———
练习”等环节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辨析同一模块中两种应用
文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应用文教学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读写应用
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学生专业实际的应用文教学模块。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
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把应用文教学内容分
为一个个小的单元,按照单元目标设计模块的各个环节,以目标控制
教学内容,并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应用文写作天地,使学生获得写作的
成就感。
(三)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无论是党政机关公文的制发程序和收文
办理,还是常用文书的文体介绍,强调的都是实用。
特别是工作中不
常用到或不能遇到的文书少讲或不讲。
所以,要求教学内容要有的放矢,并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做到与时俱进。
有了教学内容
的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就可以更加灵活多样,避免了过去以理论介
绍为主的时代的教学方法死板枯燥,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
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强化实践。
采取“分配练习”、“集中训练”和“文件筐”相
结合的方式,把实践分为若干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作安排;重视
实践的反馈信息,及时纠正实践中出现的错误;实践采取上机操作和
书面作业形式。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比较容易出错
的问题集中整理出来,然后把一些典型错误的应用文拿出来,让学生
进行纠错练习,在纠错练习时教师要辅导学生从应用文的格式、内容
要素、结构、语言表述等多方面发现问题,指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入手
进行修改。
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笔者深深体会到高职语文教师要切
实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资源观和“大语文”教学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应用文教学的
效果和质量。
教学改革的应用文写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