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保护方案的研究_伍叶凯
发电机匝间短路保护

由于发电机差动保护不能保护定子绕组匝间短故障,在发生匝间短路后,若不能及时处理,则可能发展成为相间故障,造成发电机重大损坏,因此在大机组中都装设有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保护,同时也可保护定子绕组断线故障。
定子绕组的保护的工作原理和构成:1、双星形接线的横查保护;2、定子绕组零序电压原理;3、负序功率方向闭锁转子二次谐波电流匝间短路保护;本厂1、2号发动机匝间短路是由负序过流保护动作完成的。
负序过流保护是发电机运行时发生不对称短路、发电机匝间短路引起发电机三相电势不平衡,而产生发电机定子负序电流过流,引起转子表面发热。
本厂1、2号发动机负粗电流不得大于8℅IN。
同步发电机的匝间短路保护山于纵差动保护不反应发电机定子绕组一相匝间短路,因此,发电机定子绕组一相匝间短路后,如不能及时处理故障,则可能发展成为相间故障,造成发电机的严重损坏。
因此,在发电机上(尤其是大型发电机)应装设定子匝间短路保护。
一、匝简短路的特点(1)发电机定子绕组一相匝间短路时,在短路电流中有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且各序电流相等,同时短路初瞬也出现非周期分量。
(2)发电机不同相匝间短路时,必将出现环流的短路电流。
(3)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线圈匝间短路时,由于破坏了发电机A、B、C三相对中性点之间的电动势平衡,三相不平衡电动势中的零序分量反映到电压互感器时,开口三角形绕组的输出端就有3Uo,而一次回路中产生的零序电流则会在并联分支绕组两个中点之间的连线形成环流。
(4)由于一相匝间短路时,出现负序分量,它产生反向旋转磁场,因而在转子回路中感应出二倍频率的电流,转子中的电流反过来又在定子中感应出其他次谐波分量,这样,定子和转子反复互相影响,就在定子和转子回路中产生一系列谐波分量。
而且由于一相中一部分线圈被短接,就可能使得在不同极性下的电枢反应不对称,也将在转子回路中产生谐波分量。
(5)一相匝间短路时的负序功率的方向与发电机其他内部及外部不对称短路时的负序功率方向相反。
湖北工业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的设计
课题来源自选课题类型理论研究型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1、了解课题任务,搜集并获取相关资料。
2、初步认识课题,整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3、了解所需知识(水轮发电机、继电保护原理)。
设计进度大致安排:
1、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前下达任务
2、2012年3月份之前完成开题报告
3、2012年4月份前确定论文具体写作提纲
4、2012年5月中旬前完成论文初稿
5、2012年5月底完成论文第二稿
6、2012年6月初完成论文第三稿并定稿
7、2012年6月中旬参加论文答辩。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和意义发电机转子作为电力发生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机的运行稳定性及寿命。
在发电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电磁力的作用、温度变化、机械载荷等,容易造成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从而引起转子振动问题。
因此,研究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特性,对于提高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研究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机理的分析和研究。
主要涉及匝间短路对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机理,振动频率、振幅等关键参数的解析。
(2) 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建立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匝间短路对转子振动的影响规律,分析不同工况下转子振动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3) 实验研究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特性。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发电机转子进行匝间短路的实验操作,实测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的特性及其变化情况。
3.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特性进行研究。
(1) 理论分析:通过对匝间短路的机理分析,推导出匝间短路引起转子振动的模型,分析影响转子振动频率、振幅等关键参数的因素。
(2) 数值模拟: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的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引起的振动特性,并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3) 实验研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的实验操作,通过实测得到转子振动的实际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特性。
4.预期结果和创新点(1)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将研究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特性的机理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不同因素对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
(2) 基于实验平台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的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对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振动特性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匝间短路引起的转子振动特性,揭示了不同因素对转子振动的影响规律,为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浅析定子匝间短路保护

浅析定子匝间短路保护保定热电厂#8、#9机组采用发—变—线组单元接线,其主保护包括发变组差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定子匝间保护、定子接地保护、转子两点接地保护等。
其中,定子匝间保护主要反应定子匝间绕组短路的故障,如果定子匝间保护动作,将会发出保护报警并伴随着解列灭磁、主汽门关闭、锅炉MFT, 从而导致机、电、炉全停事故的发生,其危害之大和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定子绕组匝间保护的原理及动作情况:定子匝间保护反应发电机纵向零序电压的基波分量。
“零序”电压取自机端专用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型绕组,此互感器的中性点与发电机中性点通过高压电缆相连。
“零序”电压中三次谐波不平衡量由付氏滤波器滤除。
保护以纵向“零序”电压中三次谐波特征量的变化来区分内部和外部故障,并能准确、灵敏地反应内部匝间故障,同时防止外部短路时保护误动。
它采用可靠的电压平衡继电器作为互感器断线闭锁环节,能防止专用电压互感器断线时保护误动作。
保护分两段:Ⅰ段为次灵敏段:动作值必须躲过任何外部故障时可能出现的基波不平衡量,保护瞬时动作于出口。
Ⅱ段为灵敏段:动作值可靠躲过正常运行时出现的最大基波不平衡量,并利用“零序”电压中三次谐波不平衡量的变化来进行制动。
保护可带0.1~0.5秒延时动作出口以保证其可靠性。
保护引入专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的零序电压,及电压平衡继电器用2组PT的电压量。
逻辑图如下:定子绕组零序电压原理的匝间短路保护是利用零序电压3U0,它取自极端专用PT开口三角,专用PT一次侧的中性点必须与发电机中性点直接连接,而不再直接接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电机内部或外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匝间短路保护动作。
故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可以保证只有当发电机内部发生匝间短路或者发生对中性点不对称的各种相间短路时,定子匝间短路保护能正确动作。
由于发电机在制造上的原因,正常运行时会出现三次谐波电动势,这就使得在正常运行或外部故障时,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上出现较大的零序电压。
发电机的匝间短路保护

保护动作值:
动作电流: I op (0.2 ~ 0.3)I GN
电流互感器变比:nTA 0.25IGN / 5
7.3 发电机的匝间短路保护
在容量较大的发电机中,每相绕组有两个并联 支路,每个支路的匝间或支路之间的短路称为 匝间短路故障。由于纵差保护不能反映同一相 的匝间短路,当出现同一相匝间短路后,如不 及时处理,有可能发展成相间故障,造成发电 机严重损坏,因此,在发电机上应该装设定子 绕组的匝间短路保护 。
1、横联差动保护
α α2
α1
信号
跳断路器 跳灭磁开关
切转换子片一为正点滤转常接保过子运地护器两行时装,点时,设接降投投了地11低~~故323保次位位障护置谐置做动,,保波好作保护准护不备带带。延延时时,。 电流,提高灵敏度。
α α2
α1
信号
跳断路器 跳灭磁开关
发正生常定运子行绕或组外匝部间短短路路时,,故每障一相分绕支组绕的组两供个
2)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时3次谐波电压的分布
α
(1-α)
αα
(1-α)
有 U N.3 E3 ,U s.3 (1 )E3
其比值为:
结论
U s.3 1
U N .3
50%,U s.3 U N.3 50%,U s.3 U N.3
零序电压随α变化特性:
(中性点)
1、反应基波零序电压的接地保护
每相对地电压为:
αEC
Uk0
αEB
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分析

双馈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分析对风力发电用的双馈式感应发电机的绕组故障形式进行了分析。
分析了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电流信号原理,指出了匝间短路的电流信号故障特征,定子匝间短路短路同样引起电机电磁转矩的变化,通过分析电机电磁转矩中的特征频率,可以监测电机的定子匝间短路故障。
标签:双馈式感应电机;绕组故障;匝间短路1、引言风力发电系统一般由风机、传动装置(齿轮箱、传动轴)、风力发电机、变流器、变压器、以及驱动电路组成。
目前风力发电机主要使用双馈式感应发电机。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其装机容量增长十分迅速。
双馈感应发电机本质是一种绕线式异步电机。
由于双馈式风力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随着风速的变化,其发电机旋转速度也在不断随之变化,同时,区别于水力发电机和火力发电机,大规模风电基地往往建立在自然环境恶劣,昼夜温差较大的三北地区。
因而相比于汽轮发电机和水力发电机,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的故障率普遍偏高。
为满足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需求,必须提高风力发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双馈感应电机是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风能通过叶片和机械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转子,风能转化为机械能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对风力发电系统至关重要,风力发电机停运和故障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对电网稳定性造成影响。
因此对风力发电机的故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馈感应电机的电气故障中,绕组故障占大部分。
定、转子绕组故障是其绕组故障的主要形式。
其中定子匝间短路故障约占定子绕组故障的50%。
双馈电机的定转子匝间短路故障是一种典型的电机电气故障。
它具有一些与其他故障不同的特点。
这类故障在其故障早期故障现象不显著,长期往往引起更严重的短路故障,其故障演变时间一般较长。
目前针对这一故障已有很多,从电机的阻抗参数出发研究匝间短路故障特征,指出匝间短路会影响电机的阻抗参数,利用有限元法分析电机匝间短路故障前后的电机电磁场,搭建了电机匝间短路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电机匝间短路故障。
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成因查找及处理方法

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成因查找及处理方法万兵【摘要】本文对转子匝间短路的常见成因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论证直流电阻法查找短路点的优点.【期刊名称】《石河子科技》【年(卷),期】2011(000)001【总页数】2页(P47-48)【关键词】转子;匝间短路;直流压降;绝缘处理【作者】万兵【作者单位】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红山觜电厂,石河子市,8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61 概述旋转磁极式同步发电机的转子有两种结构形式分别为:隐极式和凸极式。
水轮发电机由于转速低一般采用凸极式,水轮发电机转子是由转子支架、转子磁轭、转子磁极、励磁绕组、阻尼环、风扇等部件组成的,其作用是为三相同步发电机提供一个平衡旋转磁场。
由于转子始终处在一个旋转运行的过程中,如转子在制造过程中存有缺陷,在运行过程中离心力、电、电磁、热、震动的作用影响下,均可造成转子线圈匝间绝缘损坏,从而产生匝间短路现象的发生。
一旦发生匝间短路现象,会使转子励磁电流增大,绕组温度升高,致使发电机无功输出降低,如果某单个磁极匝间短路严重时,由于匝间短路致使旋转磁场平衡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发电机组震动剧烈,发电机输出电能质量下降,烧伤轴径、轴瓦。
所以转子绕组匝间短路严重危害着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2 转子匝间短路的成因首先匝间短路的形式有两种:稳定性的匝间短路和不稳定性的匝间短路。
转子匝间短路在水轮发电机运行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故障,造成这类故障的原因由有单一性原因,也有综合性原因,以下为常见原因:(1)转子绕组在结构设计上不合理,一些绕组与铁芯之间只用云母或绝缘板在两侧和端部衬垫,而绕组内侧四角铜线裸露,虽然内侧线圈表层有云母或环氧进行了绝缘处理,但在机械强度上非常薄弱极易是绝缘受到损伤,如果当有异物吊入或绝缘衬板松动,在转子转动的惯性作用下与绕组碰撞摩擦损坏内侧绝缘加之油污灰尘附着在上面,就会引起匝间短路,这种匝间短路现象发生时,往往会伴随着转自一点接地的故障同时出现。
不拔护环下700MW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分析和诊断

0引言发电机转子结构设计复杂,因制造、安装、运行、维护等原因,常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发现、处理不及时会引起机组振动及转子绕组烧损。
由于早期匝间短路现象表征一般较为轻微,并不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往往难以被发现和分析判断。
因此,对大型汽轮发电机来说,能够尽早准确无误地诊断出转子绕组匝间绝缘情况并定位出缺陷点,既有利于及时处理故障,同时可避免故障的进一步发展和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机组安全、连续、稳定运行。
国内外诊断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和位置的常用方法有交流阻抗极平衡法、探测线圈法等。
这些方法存在无法准确判断和定位诊断的缺点,特别是对于故障特征量不是很明显或典型的机组,有时还存在误判、错判现象。
本文通过对某电厂2号发电机转子绕组进行RSO、交直流电压分布测量、红外热成像技术等系列预防性电气试验,综合分析、发现和诊断定位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最终快速处理,并就此进行了相关论述和探讨。
1故障情况某发电厂2×700MW燃煤机组安装2台美国西门子西屋公司生产的水氢氢汽轮发电机,额定功率746MW。
该型发电机设计转子轴向—径向通风系统,单侧汽端多级高压风扇结构;采用静态励磁、带碳刷集电环装置,额定励磁电流6304A。
该厂2号发电机2000年正式投运,于2009年底和2011初分别在转子绕组匝间的不同部位发生性质不同的故障。
2009年2月,2号发电机运行中转子开始出现异常振动及反复现象。
同年9月,电厂根据制造厂商有关专家的现场建议,将密封油温从42℃提高至47℃后,发电机的8号、9号瓦的瓦振由87μm 下降到48μm,减振效果比较显著。
但一个月之后,上述瓦振又开始缓慢爬升至90μm。
同年12月,机组停机B级检修期间,按原计划对转子的绝缘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查评估,先后进行开盖前的转子RSO试验、直流电阻测试,打开上端盖后的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及损耗测量、极平衡试验、线圈分布电压测量等多项试验,最终确诊转子匝间金属性短路故障并定位,即送上海发电机厂修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机定子匝间短路保护方案的研究伍叶凯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学院,200030 上海邹东霞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200240 上海STUDY ON PROTECTION SC HEME OF GENERATOR STATORTURN -TO -TURN FAULTWu YekaiShanghai Jiao to ng U niv ersity Shanghai,200030ChinaZo u Do ngxiaShanghai Po w 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Shanghai,200240ChinaABSTRACT This pa pe r a na ly ses the phase relatio n be-tw een fault co mponent o f genera to r termina l vo ltage and that of cur rent when the re a re v arious faults inside o r out-side g enera tor .A pr otection schem e is presented with its positiv e and inv er se directional element r espectiv ely using nega tiv e a nd positiv e sequence fa ult co mponent .The tw o dir ectional elements are coo pera ted both in v elocity and in sensitivity ,so that the pr otection is sensitiv e to internal fault and stay s secure to ex ter nal fault .KEY WORDS Stato r tur n-to-turn sho rt circuit pro tectio n Po sitiv e dir ectional element Inv erse dir ec tional eleme nt 摘要 文章分析了发电机内、外部发生各种类型的故障时,机端突变量负序电压和负序电流以及突变量正序电压和正序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突变量负序方向元件构成正方向元件、突变量正序方向元件构成反方向元件的保护方案。
正反方向元件在动作速度和灵敏度上相互配合,使保护在发电机内部故障时具有高灵敏度,外部故障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 定子匝间短路保护 方向元件1 引言发电机的定子匝间短路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危害很大,目前普遍采用横差保护作为匝间短路主保护,但横差保护的使用受到定子绕组接线形式的限制。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定子匝间短路保护方案,其应用不受发电机结构的影响。
2 突变量负序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由于各种不对称因素的影响,发电机在正常运行时,机端电压和定子电流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负序分量,但其突变量接近于零。
当电流取自机端C T 、发电机内外部发生不同类型的故障时,负序突变量ΔU 2和ΔI 2之间存在着如下所述的相位关系。
2.1 发电机内部发生不对称故障定子绕组发生故障时,可将故障后状态分解成故障前正常运行状态和故障附加状态的叠加。
故障附加状态如图1(a)和(b)所示,在故障点出现附加电势ΔE2,其值由故障前电压和故障边界条件决定。
由图1(a )和(b)可知:ΔU 2=ΔI 2Z S 2,ΔU 2和ΔI 2的相位关系如图1(c ),图1中H S 2是系统负序阻抗Z S 2的阻抗角。
(c )相量图S2ΔI 2··ΔU 2Z S 2ΔI 2Z F2Z F2·′″·ΔE 2ΔU 2·(b)横向故障(a)纵向故障·ΔU 2ΔE 2·′″·Z F 2Z F 2ΔI 2Z S 2→图1 内部不对称故障时故障分量负序网和相量图Fig .1 Negative -sequence network of fault component and vector diagram with internal non-symmetrical f ault 2.2 发电机外部发生不对称故障这时故障点出现附加电势ΔE 2,如图2(a )和(b )所示。
由图2(a )和(b)可知:ΔU2=-ΔI 2Z F 2,ΔU 2和ΔI 2的相位关系见图2(c ),图2中H F 2为发电机负序阻抗Z F 2的阻抗角。
第22卷第9期1998年9月 电 网 技 术Po we r System T ech no lo gy V ol.22N o.9Sept. 1998DOI:10.13335/j.1000-3673.pst.1998.09.010·ΔI 2·(c)相量图F2-ΔI 2··ΔU 2Z S 2ΔI 2Z F2Z S 2·′″·ΔE 2ΔU 2·(b)横向故障(a)纵向故障·ΔU 2ΔE 2·′″·Z F2Z S 2ΔI 2Z S2→图2 外部不对称故障时故障分量负序网和相量图Fig .2 Negat ive -sequence network of f ault component and vector diagram with external non -symmetrical fault 综上所述,当发电机内部发生各种不对称故障时,a rg ΔU 2ΔI 2=H S 2<90;而在外部发生各种不对称故障时,arg ΔU 2ΔI 2=180+H F 2。
3 突变量正序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类似于前文的分析,可得如下结论:当发电机内部发生各种故障时,arg ΔU1ΔI1=H S 1,H S 1为系统的正序阻抗角;当外部发生各种故障时,arg ΔU 1ΔI1=180+H F 1,其中H F 1为发电机的正序阻抗角。
4 保护方案由于被保护对象为发电机,故假定发电机的内部故障为正方向故障,外部故障为反方向故障,电流取自机端C T ,规定电流正方向是从发电机流出。
4.1 正反方向元件的设置利用突变量负序电压和电流来设置一个正方向元件F +,其动作判据为: -90≤arg ΔU 2ΔI 2Z d 2≤90(1) |ΔU 2|>K Z(2)式中 Z d 2为负序模拟阻抗,取Z d 2的阻抗角与系统的负序阻抗角相等,K Z 为突变量负序电压的门槛值,按躲过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突变量负序电压的最大不平衡输出来整定。
式(1)为主判据,式(2)为辅助判据(用于防止CT 断线时保护误动),两式同时满足时正方向元件F +动作。
当发电机内部发生各种不对称故障时,a rg ΔU 2ΔI 2Z d 2=arg ΔI 2Z S 2ΔI 2Z d 2=arg Z S 2Zd 2≈0,主判据成立,F +动作;在发电机外部发生各种不对称故障时,a rg ΔU 2ΔI 2Z d 2=a rg -ΔI 2Z F 2ΔI 2Z d 2=a rg -Z F 2Z d 2≈180,主判据不成立,F +可靠不动。
因此,正方向元件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再利用突变量正序电压和电流来设置一个反方向元件F -,其动作判据为 -90 ≤arg ΔU 1-ΔI 1Z d 1-ΔI 1Z d 1≤90(3)式中 Z d 1为正序模拟阻抗,按系统正序阻抗的20%~30%整定。
电压回路引入电流补偿,目的是提高发电机外部(尤其是远离发电机)故障时的灵敏度。
当发电机外部发生各种类型故障时,arg ΔU 1-ΔI 1Z d 1-ΔI 1Z d 1=arg -ΔI 1Z F 1-ΔI 1Z d 1-ΔI 1Z d 1 =arg Z F 1+Z d 1Z d 1≈0,F -动作;当发电机内部发生各种类型故障时,arg ΔU 1-ΔI 1Z d 1-ΔI 1Z d 1=arg ΔI 1Z S 1-ΔI 1Z d 1-ΔI 1Z d 1 =arg Z S 1-Z d 1-Z d 1≈180,F -可靠不动。
可见反方向元件在发电机内外部发生各种类型故障时,也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且不受过渡电阻与串补电容的影响。
4.2 起动元件的设置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理论上ΔU2和ΔI 2等于零,但实际上由于测量、转换、滤波和滤序等环节的误差,在系统振荡及频率偏移时,有可能出现虚假突变量ΔU2和ΔI 2(另外PT 断线时也会出现ΔU 2),它们之间的相位是随机的,可能引起保护误动,因此设置一个起动元件,其动作判据为 ΔI 1> 1.125ΔI 1T +I 1QD(4)式中 I 1QD 为起动元件的固定门槛,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突变量正序电流的最大不平衡输出来整定。
ΔI 1T 为浮动门槛,取自一周波前正序电流突变量的最大不平衡输出。
起动元件动作后才投入正反方向元件。
4.3 正反方向元件的配合正反方向元件按图3所示相配合,图中的0/t 为41第22卷第9期电 网 技 术瞬时动作延时返回元件,延时t应根据一次系统的时间常数整定,一般可取60ms~80ms,目的是更可靠地防止发电机外部三相短路时保护误动。
与跳闸0tF-F+图3 正反方向元件的配合关系Fig.3 Relation between positive andinverse directional element4.3.1 灵敏度的配合由于反方向元件电压回路里引入了电流补偿,使得在发电机外部发生任何故障时,反方向元件F-的灵敏度高于正方向元件F+,尤其在发电机外部出口附近发生三相短路时,F-的灵敏度最高,因而在外部故障时,保护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内部不对称故障时,F+的灵敏度高于F-,因而能可靠动作于跳闸。
4.3.2 动作时间的配合对反方向元件F-采用短数据窗滤波算法,对正方向元件F+采用长数据窗滤波算法,保证F-的动作速度快于F+。
F-动作后展宽60~80ms,用以闭锁F+;F-不动作时,F+动作后自保持,直到跳闸。
5 软件框图保护的软件主要由主程序和采样中断程序组成。
故障处理程序是主程序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
图中QDB为起动标志,用于切换中断服务程序的流程。
起动元件动作后,QDB置1,起动元件自保持。
主程序进行循环自检,并判断是否有报告,若有,则驱动打印机打印报告;若检测到硬件故障,则告警并闭锁保护。
在故障处理程序中,首先利用短数据窗算法算出ΔU1和ΔI1,并投入反方向元件。
若反方向元件动作,则闭锁正方向元件,经延时t后清除起动标志并整组复归;若反方向元件不动作,则利用长数据窗算法计算ΔU2和ΔI2,并投入正方向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