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水源热泵系统供暖效果测试与综合分析

深层水源热泵系统供暖效果测试与综合分析
深层水源热泵系统供暖效果测试与综合分析

深层水源热泵系统供暖效果测试与综合分析

发表时间:2020-01-16T15:13:47.56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4期作者:李洪雁[导读] 近些年,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GDP年增长速度很快摘要:近些年,国内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GDP年增长速度很快,为了改善环境,治理污染,减少燃煤排放量,2016年中国煤炭消耗量连续三年下跌。2015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比例高达64%,2016年下降到62%,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煤炭的消耗量将会继续下降,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会下降至55%。与此同时,与2015年相比,2016年中国新能源消耗量比例上涨了1.7%,占中国所有能源消耗总量的19.7%。这些新能源主要以太阳能、风能、浅层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为主,深层地热并没被完全重视和利用。关键词:深层水源热泵系统;供暖效果测试;综合分析引言水源热泵作为一项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洁净、用途广泛、运行可靠、灵活安全的优点,近几年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水源热泵技术在勘察设计、施工工艺、运行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水源热泵技术应用效果、效率、节能性和经济性是用户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对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效果、效率、节能性和经济性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法,提高系统的效率。

1太阳能辅助水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模式因为太阳能不是全天不间断的,因为我们还必须要考虑在出现各种情况以后,该系统还能够实现供暖。这样就能够提升该系统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减少电能的损耗。尤其是在冬季,这个系统可以通过测试水箱出口的温度来自行选择运行模式,这个模式一共有四种:直接供暖、串联热泵供暖、间接加热源侧水的热泵供暖、水源热泵单独供暖。接下来将对这几个模式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直接供暖模式:在整个供暖过程中,最开始的时候和最后结束的时候,这两个时期的负荷相对不高,而且太阳能的辐射度在这个时候也很好这个时候的水箱温度也相对较高,当温度大于最后的供水温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太阳能来进行供热,这种情况就可以不使用热泵。太阳能串联热聚供暖模式:当阳光的辐射强度不是很高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虽然水箱出口的温度要比低温热源的温度高,但是水箱出口的温度又比热泵的最高工作温度低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不是直接用太阳能进行供热,而是采用太阳能热泵。水源热泵单独供暖模式:第三种情况就是当水箱出口的温度比热源在低温模式下的温度还要低的时候,系统就不再通过水箱来供热,而是直接使用热泵蒸发器,通过蒸发器的热量进行供热。太阳能间接加热源测水的热泵供暖模式:最后一种情况是当水箱出口温度比直接使用太阳能的温度要低,但是又比热泵开始工作的最高温度要高的时候,就会开启间接加热的模式。主要是水箱的流体通过交换器把热量传导给低温热源,这样就能够提高其通过热泵时候的温度。

2项目概况该中深层地热供热项目位于太原市某小区内,打井深度1500m,使用两眼出水井供水、两眼回灌井回水,均为新建居住建筑,总供热面积为20.19万m2。设计总热负荷7.27MW,平均热负荷36.01W/m2。本项目运用了“一采一灌”,“多采多灌”等先进技术,实现了100%同层回灌,有效地解决了使地热位快速下降的问题,实现了保护环境、清洁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 3深层水源热泵系统供暖效果测试本系统制热性能测试时间为2016年12月6日17:00~12月8日17:00。测试期间系统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全天候不间断运行。测试期间室内外温度采用自动记录设备,按照供热站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测试,测试期间:1#一级板式换热器、1#二级板式换热器连续运行;1#热泵机组连续运行;1#用户侧循环泵连续运行;1#中间循环泵连续运行;2台地源侧循环泵连续运行。本项目的系统测试与评价从四个方面进行:(1)室内、外温度,为了监控深层地热的供暖效果,本次选取了8个住户作为温度监控的对象,查看室内温度是否满足供热要求;(2)供热站换热器测试,主要包括:热源侧供、回水温度和流量;(3)用户侧供、回水温度和流量;供热量;(4)热泵机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机组用户侧进、出口水温和流量;机组地源侧进、出口水温和流量;机组输入功率;(5)供热站系统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系统总供热量;机组总耗电量;水泵总耗电量。 4换热器性能测试和分析测试期间,在板式换热器实际运行工况下,1#一级板式换热器平均换热量为1558.2kW,换热器传热系数为1422.4W/(m2·℃),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1#二级板式换热器平均换热量为992.3kW,换热器传热系数为1652.1W/(m2·℃),具体测试结果见表2。

表11#一级板式换热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21#二级板式换热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性能测试结果 5能效评估 5.1节能效益评估根据测试结果以及采用度日法,计算出该地热供热系统年消耗一次能源量为冬季605.59吨标准煤(折算)。依据GB/T50801-201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冬季选取燃煤锅炉(效率取0.7),年消耗一次能源量为1721.15吨标准煤(折算)。由此计算得出该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每年节约1115.56吨标准煤。制热性能效率比普通水源热泵高出60%。

5.2环境效益评估环境效益主要评估CO2,SO2和粉尘减排量。取标准煤的CO2、SO2和粉尘减排量排放因子分别为2.47、0.02和0.01。CO2全年减排量为2755.44吨,SO2全年减排量为22.31吨,粉尘减排量为11.16吨。

5.3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主要评估年节约费用、静态投资回收年限。根据项目常规能源替代量的计算结果,该工程每年节约1115.56吨标准煤。供热站系统的年节约费用CS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水源热泵机组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水源热泵机组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 针对目前地热供暖应用的现状,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地热+高温水源热泵的供暖方案。在比较了各种常规的供暖模式的经济及环保效益的同时,为低温地热水、地热尾水中低品位余热水资源提供了一种高效、合理的利用途径。 [关键词] 水源热泵地热供暖地热尾水节能环保 一、概述 1、项目简介 某干休所共有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为满足冬季供热及生活热水的需求,建设方拟采用地热井水+水源热泵技术联合供暖方式为住宅小区冬季采暖提供热源,根据当地的地质结构及有关技术资料,现计划打地热井1口(井深3800米),单井出水量55T/h,温度90℃。综合考虑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并本着最大限度利用地热水资源的原则,拟定采暖方式为:用地热水给小区一次供暖,供热后的尾水由水源热泵进行能量提升为采暖系统再次供热,从而降低尾水排放温度适合生活用热水要求,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从长期运行的角度出发,对该方案的节能效益进行以下技术经济分析。 2、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者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量,经过电力做功,输出可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设备。热泵可以把消耗的高品位电能转换为3倍甚至3倍以上的热能,是一种高效供能技术。本文所要叙述的热泵系统是利用水源热泵机组从中低温水中吸收热量供采暖用热,可以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地热水的用量,是一条变废为宝的节能途径。 由于热泵是取之自然界中的能量,效率高,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是当今最清洁、经济的能源方式。在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作为人类利用低温热能的最先进方式,热泵技术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我国热泵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能源技术之一,目前在国内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二、技术方案 小区建筑冬季采暖热负荷为3000KW,生活热水负荷为1200KW。采暖末端使用地幅热,因此要求供水温度为55℃,回水温度为45℃。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本系统中,地热井出来的90℃、55T/h的地热水由除砂器处理后,经过供暖一级板式换热器和生活热水换热器换热后的水温降为46℃;再经过采暖二级板式换热器换热后出水温度降为20℃排出。活塞式水源热泵机组水源侧进水温度

污水源热泵用于集中供暖的技术经济分析

污水源热泵用于集中供暖的技术经济分析 摘要:污水源热泵技术正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提出了利用污水源热泵技术代替传统供热锅炉方案用于集中供暖的方案。并且以武汉某居住小区为例,评价了污水源热泵用于冬季集中供暖的经济性,和其它供暖形式相比较得出了乐观的结论。并且根据污水源热泵的特点对污水源热泵技术应用于集中供暖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污水源热泵机组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污水源热泵;集中供暖;技术经济分析 0 引言 年来,在暖通空调领域,污水源热泵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污水源热泵技术在国外早有应用[1],但其在国内也是近年来才有了长足的发展。污水源热泵是利用城市污水作为冷热源的水源热泵,由于城市污水的一系列特点[2],使得污水源热泵在节能性和环保性等方面较传统热泵机组形式有较大的优势。 由于城市污水在冬季的温度较其它热泵空调的热源要高很多,在使用高温水源热泵机组的情况下,热泵机组出水温度可达到直接供暖的要求,所以在冬季利用污水源热泵供暖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技术。本文以在冬季利用污水源热作为小区供暖热源方案,和普通供暖锅炉方案作一个定量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对象为现在比较常用的几种集中采暖形式:燃煤锅炉、燃气锅炉和燃油锅炉。 1集中供暖条件的确定 1.1集中供暖概况 武汉市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特大城市,每年污水排放量非常大。而且武汉市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冬季湿冷。但是由于武汉市一般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59天[3],没有达到60天的最低供暖要求,所以不属于国家强制冬季集中采暖城市。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冬季采暖的要求也日渐强烈。在当前大规模的城市供热管网没有修建之前,在各小区建设集中供暖使用的锅炉房或热泵房是最佳选择。 本章以武汉市已建成的某小区为研究对象,该小区总供暖面积为50000m 2,供暖热指标按60W/m 2计算[4]。 1.2计算供暖热负荷 为正确计算该小区在采暖时期的热负荷,采用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5]的方法。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 ?????-='0'1n n Q R Q Q b n n β zh N N N ≤<≤55 (1) ' ' 05w n w t t t --=β (2)

水源热泵供暖制冷系统运维管理合同

***********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人民医院水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 投资运维管理合同 协议编号: 签署日期: 签署地点:

甲方: 乙方:**********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其他有关法规,经甲、乙双方协商,就有关事项达成如下合同,双方同意严格执行本合同规定的所有条款。 一、建设经营范围 1、乙方投资范围 (1)热泵机房:热泵机房内水源热泵机组、循环水泵组等主要设备及辅助设施的购置及安装;热泵机房内管道及附件等的购置及安装;设备配电及自控系统的安装; (2)室外水源井换热系统:水源井钻凿施工以及水源井至机房联络管线的敷设施工; (3)室外冷却塔系统:冷却塔设备及其附属管线的购置及安装。 2、甲方负责建设内容 (1)热泵机房土建,热泵机房内的设备基础,冷却塔设备基础,及机房内通风、给排水、消防、照明等配套设施建设; (2)出机房后1米的供回水管线、建筑内的空调末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3)电力电源引入建设; (4)其它协调工作。 二、维护运营时间 经营时间为20年,即由乙方对本项目进行投资、设计、建设、

运营、收费,并对项目拥有所有权。运营即收费年限为20年(不含建设期)。 三、合同价款及付款方式 1、方案一 免收冬、夏季配套费。 由36元/m2让利至30元/m2(采暖季每天0.25元/m2,比县定标准0.26元/m2降低1分;制冷收费标准由45元/m2让利至40元/m2。(按照每个供暖、制冷季为120天)。 供暖收费参考标准标准:****市收费标准为:36元/m2(采暖季每天每平方米0.30元);汝阳县收费标准为31.2元(每天每平方米0.26元)。 2、方案二 免夏季配套费,冬季接口费标准由50元/m2让利至40元/m2,则共计507万元。 供暖收费标准由由36元/m2让利至27.6元/m2(采暖季每天0.23元/m2,比县定标准0.26元/m2降低3分;制冷收费标准由45元/m2让利至35元/m2。(按照每个供暖、制冷季为120天)。 3、付款时间 付款以人民币通过银行给付,统一汇至中标人的基本银行账户。具体付款幅度如下: 每个供暖/供冷季前十日内支付供暖费。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 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冯铖炼 指导老师:索艳格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通过记录电池的放电特性,熟悉燃料电池极化特性 3.研究燃料电池功率和放电电流、燃料浓度的关系 4.熟悉电子负载、直流电源的操作 二、工作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为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氢氧燃料电池,通过燃料的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向氢电极供应氢气,同时向氧电极供应氧气。氢、氧气在电极上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电解质生成水。这时在氢电极上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在氧电极上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接通电路后,这一类似于燃烧的反应过程就能连续进行。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则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氧气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 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装置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物都在电池外部它只是提供一个反应的容器 氢气和氧气都可以由电池外提供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等是类似的。但是,它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反应物质——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他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由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出的能量变为电能输出,所以被称为燃料电池。 具体地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的电解的逆反应的"发电机"。它由正极、负极和夹在正负极中间的电解质板所组成。最初,电解质板是利用电解质渗入多孔的板而形成,2013年正发展为直接使用固体的电解质。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起作用的成分为氧气)。氢在负极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当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就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空气中的氧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此过程水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发电原理与可夜间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有异曲同工之妙。 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惰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 利用这个原理,燃料电池便可在工作时源源不断地向外部输电,所以也可称它为一种"发电机"。 一般来讲,书写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高度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 若电解质溶液是碱、盐溶液则

地热联合水源热泵供暖工程设计方案

地热联合水源热泵供暖工程设计方案 二0一九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工程基本情况 (4) 一、工程概况 (4) 二、方案设计理念 (4) 三、热泵的优良特性 (5) 第二章地源热泵工程配置设计 (9) 一、方案设计依据 (9) 二、负荷计算 (9) 三、机房设备配置 (9) 四、系统自动化控制 (10) 第三章系统投资预算及运行成本分析 (12) 一、机房系统整体投资概算 (12) 三、系统运行成本分析 (13) 第四章工程设计施工与售后服务保障 (14) 一、产品质量保障 (14) 二、技术服务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本工程是地热水联合水源热泵采暖工程,工程位于********。 本方案按本工程特点,采用地热水和地下水式地源热泵实现整体供暖的设计方案。通过总体技术方案论证与分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

第一章工程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1、项目简介 本工程为位于******,总建筑面积为130000㎡,末端采用地板辐射采暖。根据甲方提供的信息,现有65℃的地热井水80m3/h可供使用,为小区供暖。 2、气候条件 清苑区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舒适。冬冷夏热,雨热同期,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3、工程要求 设计冬季室温18℃-20℃。 二、方案设计理念 本工程为居住建筑,设计与施工必须符合我国现行建筑节能措施的节能型建筑规范。按地质条件,本工程具备采用热泵新能源绿色环保空调采暖供热的热源条件,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度的条件下,保障小区清洁与低碳人文环境。因此,本工程设计方针是环保、节能、高效、稳定、耐用。设计原则是充分、合理、安全利用岩土层自然资源。设计宗旨是实现国家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绿色建筑要求,达到最佳投资性价比。 依据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建筑类型、建筑规模、岩土层、舒适度条件等要求:第一,按照负荷指标法计算冷热负荷;第二,按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特有的比压、比焓、比熵参量计算热泵机组理论循环焓值与理论动力配置,计算热泵机组理论能效比。系统方案将全程贯穿科学有据、节能节省、实效优化的设计理念,达到用户满意的最佳设计与施工效果。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实验报告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实验报告 一、概要介绍 1.1 软件性能介绍 1.1.1 软件性能的理解 性能是一种指标,表明软件系统或构件对于其及时性要求的符合程度;同时也是产品的特性,可以用时间来进行度量。 表现为:对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系统可扩展性;并发能力;持续稳定运行等。1.1.2 软件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呈现时间+系统响应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数量。(请求数/秒,页面数/秒,访问人数/秒) 并发用户数:业务并发用户数; [注意]系统用户数:系统的用户总数;同时在线用户人数:使用系统过程中同时在线人数达到的最高峰值。 1.2 LoadRunner介绍 LoadRunner是Mercury Interactive的一款性能测试工具,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该工具通过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实时性能监控的系统行为和性能方式来确认和查找问题。 1.2.1 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 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

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1.2.2 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1)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记录并将其转发给服务器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流,记录并返回给客户端。 这样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以为在一个真实运行环境中,虚拟脚本生成器能通过这种方式截获数据流;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在截获数据流后对其进行了协议层上的处理,最终用脚本函数将数据流交互过程体现为我们容易看懂的脚本语句。 2)压力生成器则是根据脚本内容,产生实际的负载,扮演产生负载的角色。 3)用户代理是运行在负载机上的进程,该进程与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是线程协作,接受调度系统的命令,调度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线程。 4)压力调度是根据用户的场景要求,设置各种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设置同步点等。 5)监控系统则可以对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服务器的主要性能计数器进行监控。 6)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是辅助测试结果分析。 二、LoadRunner测试过程 2.1 计划测试 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响应时间等。 2.2 创建Vuser脚本 将最终用户活动捕获(录制、编写)到脚本中,并对脚本进行修改,调试等。协议类型:取决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协议;

换热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第一章实验装置说明 第一节系统概述 一、装置概述 目前我国传热元件的结构形式繁多,其换热性能差异较大,在合理选用和设计换热器的过程中,传热系数是度量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本装置通过以应用较为广泛的间壁式换热器(共有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四种)为实验对象,对其传热性能进行测试。。 二、系统特点 1.采用四种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分别为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和钎焊板式换热器)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性能测量。 2.实验装置可测定换热器总的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误差等,并能根据不同的换热器对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3.实验装置采用工业现场的真实换热器部件,与实际应用接轨。 三、技术性能 1.输入电源:三相五线制 AC380V±10%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4kVA 4.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14m2 5.螺旋板式换换热器:换热面积1m2 6.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5m2 7.钎焊板式换热器:0.144m2 8.电加热器总功率:<3.5kW 9.安全保护:设有电流型漏电保护、接地保护,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四、系统配置 1.被控对象系统:主要由不锈钢钢架、热水箱、热水泵、冷水箱、冷水泵、涡轮流量计、PT100温度传感器、板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冷凝器、电加热棒、电磁阀、电动球阀、黄铜闸阀以及管道管件等。 2.控制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箱、漏电保护器、温度控制仪、流量显示仪、调压模块、开关电源以及开关指示灯等。 第二节换热器的认识 一、换热器的形式 能使热流体向冷流体传递热量,满足工艺要求的装置称为换热器。换热器的形式有很多,

水源热泵分析

水源热泵供暖系统供水温度的确定 因为水源热泵供暖系统能够将通常情况下不能被直接利用的低位热能从水源中取出,提升后并加以利用,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特性。现针对利用水源热泵系统进行供暖时,其供水温度的选择问题进行分析。 1、供水温度对水源热泵机组运行的影响 在冬季供暖工况下,如果水源热泵低温热源侧的进出口水温不变,则水源热泵的供水温度越高,其制热性能系数(cop值)就越低,提供相同的热量所需的运行费用就越高。COP=38.126△t-0.633,△t=(th.i+th.o)/2-(tc.i+tc.o)/2 2、合理的供水温度选择 通过上面的计算可知,利用水源热泵机组进行冬季供暖时,供水温度越低,机组的cop值就越大,经济性越好,但供水温度也不能太低,否则将导致末端散热设备过大或无法满足散热设备对供水温度的内在要求。显然合理的供水温度应该是既能满足用户的用热需求,同时又有最佳的经济性。 3、如果水源热泵机组供水温度过高,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蒸发压力即吸气压力会增加,同样的对应的制热量也会增加,消耗功率也会增加。,主要原因是因为对机组而言,过高的蒸发器水体温度,会导致蒸发压力过高,而对特定的冷煤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冷凝压力是一个定值,这个时候压差比就比较小,压差比小就意味着压缩机而言回油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无法保证热泵系统的正常工作,温度过高也会烧坏压缩机。

解决设想方案 日本在1980年代开展了超级热泵计划,开发出4类热泵,其中有利用45度余热水,制热出水温度85的中高温热泵,以及利用80度余热水,产出150度蒸汽的高温热泵。 欧洲有采用改进离心压缩机性能技术路线的高温热泵,采用R134a制冷剂,三级离心压缩模式,制热出水温度可以达到85度。 一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1.压缩机的选择:热泵设备常用的压缩机类型主要是螺杆压缩机、全封闭涡旋压缩机与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等,经过对不同类型压缩机工作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高温热泵设备一般选用全封闭涡旋压缩机。 2.工质的选择:为保证高温热泵设备在稳定的可允许的工作压力下运用,采用特殊的制冷剂为工质,换热效率高并对环境无污染,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3.氟路系统控制的优化:保证整体机组的长时间高温稳定运行和使用寿命,并根据环境温度和蒸发温度,自动调节高温空气热泵设备运行工作状态和调件。

PC性能评测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PC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张俊阳 班级:计科1302 题目1:PC性能测试软件 请在网上搜索并下载一个PC机性能评测软件(比如:可在百度上输入“PC 性能benchmark”,进行搜索并下载,安装),并对你自己的电脑和机房电脑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加以比较。 实验过程及结果: 我的电脑:

机房电脑:

综上分析:分析pcbenchmark所得数据为电脑的current performance与其potential performance的比值,值大表明计算机目前运行良好,性能好,由测试结果数据可得比较出机房的电脑当前运行的性能更好。分析鲁大师性能测试结果:我的电脑得分148588机房电脑得分71298,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CPU占总得分的比重最大,表明了其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显卡性能和内存性能也很关键,另外机房的电脑显卡性能较弱,所以拉低了整体得分,我的电脑各项得分均超过机房电脑,可以得出我的电脑性能更好的结论。 题目2:toy benchmark的编写并测试 可用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10-100行语句),该程序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主要执行整数操作,另一个部分主要执行浮点操作,两个部分执行的频率(频率整数,频率浮点)可调整。请在你的计算机或者在机房计算机上,以(,),(,),(,)的频率运行你编写的程序,并算出三种情况下的加权平均运行时间。 实验过程及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x, y, a; double b; clock_t start, end; printf("请输入整数运算与浮点数运算次数(单位亿次)\n"); scanf("%d%d", &x, &y); /*控制运行频率*/ start = clock(); for (int i = 0; i

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四换热器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原理 换热器为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本次实验所用的均是间壁式换热器,热量通过 固体壁面由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包括: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针对上述三种换热器进行其性能的测试。其中,对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可以进行顺流和逆流两种方式的性能测试。换热器性能实验的内容主要为测定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对数传热温差和热平衡温度等,并就不同换热器,不同两种流动方式,不同工况的传热情况和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传热过程中传递的热量正比于冷、热流体间的温差及传热面积,即Q = KAΔT (1) 式中:A—传热面积,m2 (1)套管式换热器:0.45m2 (2)板式换热器:0.65m2 (3)管壳式换热器:1.05m2 电加热器:6kV ΔT—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 K—换热器的传热系数,W/(m·℃) Q—冷热流体间单位时间交换的热量,W.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ΔT 常采用对数平均温差。对于工业上常用的顺流和逆流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由下式计算 除了顺流和逆流按公式(2)计算平均温差以外,其他流动形式的对数平均温差,都可 以由假想的逆流工况对数平均温差乘上一个修正系数得到。修正系数的值可以由各种传热学书上或换热器手册上查得。 换热器实验的主要任务是测定传热系数K。实验时,由恒温热水箱中出来的热水经水泵

和转子流量计后进入实验换热器内管。在热水进出换热器处分别用热电阻测量水温。从换热 器内管出来的已被冷却的热水仍然回到热水箱中,经再加热供循环使用。冷却水由冷水箱经 水泵、转子流量计后进入换热器套管,在套管中被加热后的冷却水排向外界,一般不再循环 使用。套管外包有保温层,以尽量减少向外界的散热损失。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用热电阻测量。 通常希望冷热侧热平衡误差小于3%。 实验中待各项温度达到稳定工况时,测出冷、热流体进出口的温度和冷、热流体的流量, 就可以由下式计算通过换热面的总传热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传热量、对数平均温差及已知的换热面积,便可由公式(1)计算出传热系数K 。 换热器类型 方式 热进温度 热出温度 冷进温度 冷出温度 热流体流量 冷流体流量 板式 顺流 57.1 43.5 22.8 31.8 78 72 逆流 56.5 35.9 23.1 33.1 76 72 套管式 顺流 57.6 40.7 22.5 31.6 72 78 逆流 56.8 35.2 22.1 33 72 64 管壳式 顺流 57.1 40.5 22.5 31.3 76 72 逆流 57.2 41.1 22.6 32 74 65 计算传热系数K 和换热器效率 TA Q K ?=

海水源热泵为养殖池加热Word版

青岛科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海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简介 海水养殖目前在渔业领域中占据着很大的一部分,对于海水养殖的收获成果,水温的控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适宜物种生存的温度会增加养殖户的收入。针对水温过低会致使海产品生长缓慢甚至死亡的现象,需要对养殖池中的水温进行控制。目前水产养殖冬季加温或保温的传统措施主要有:电热棒加热,锅炉加热(燃油、煤、柴等)、搭建塑料大棚保温等。这些传统的加热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会造成环境污染以及浪费,并且运行成本也比较高。而近几年随着热泵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水源热泵技术采暖空调变得普及起来,因此实施应用海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为养殖池供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水产养殖的应用中,海水源热泵系统并不是直接给养殖用水加热。而是利用热泵技术从海水中提取低温热量供热,实现海水热能资源化。通过热泵的运转,以消耗25%左右的电能,从该温度的海水中提取75%的热量,可得到100%的供热量,进而加热系统内部的末端水的温度,变热后的末端水,经过铺设在养殖池中的换热器用热传递的原理使养殖水体慢慢升温,从而达到保持水温的目的。海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和扶持的海洋新能源和高效节能减排、环保领域。 项目背景及公司简介

海水源热泵技术的开发为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从而满足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由于海水的质量热容大,传热性能好,因此沿海地区拥有大量海水的地方,海水是理想的冷热源,而且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设计安装良好的海水源热泵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海水源热泵系统属于新兴产业,虽然从事本行业的相关企业众多,但这些企业又大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工程技术经验,造成大量海水源热泵供热工程项目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运行效果不好、运行成本过高、不节能、甚至以失败告终等。而科创公司的技术团队是我国较早从事海水源热泵系统研究与应用的研发队伍,有一批教授、研究员、博士等组成的高层次研究团队,具有丰富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实施经验(其中,西德博士1名,省部级突贡专家1名),同时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大学、哈尔滨机械研究所等,具备高能力、高水平的人员背景和产学研支撑条件。先后开发了近50项相关专利技术与设备,并进行了投产转化,建设了我国大型热泵供热系统示范工程50余项,累计建筑面积达千万平方米以上,承担了十二五科技支撑、科技惠民等大量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并获得了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专利奖等。公司还承担建设了山东省低值能源供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热泵供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青岛市余热利用与热泵专家工作站等平台的建设。工作原理 相对其他热泵系统而言,海水水质条件极其恶劣,利用过程中又

污水源热泵系统与集中供热系统对比

污水源热泵系统与集中供热系统对比 原生污水源热泵原理: 在高位能的拖动下,将热量从低位热源流向高位热源的技术。它可以把不直接利用的低品位热能(如空气、土壤、水、太阳能、工业废热等)转化为可利用的高位能,从而达到节约部分高位能(煤、石油、天然气、电能等)的目的。 在制冷状态下,污水源热泵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对冷媒做工,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蒸发将由风机盘管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城市原生污水里。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风机盘管,以13℃一下的冷风的形式为房间供冷。 在制热状态下,污水源热泵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换向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凝器内的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冷凝,由风机盘管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在城市原生污水中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35℃以上热风的形式向内供暖。 污水源热泵原理优势特点: 1)利用可再生能源,环保效益好 污水源热泵原理利用了城市原生污水中丰富的热量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制冷空调系统。城市原生污水是一个巨大的能量采集器,巨大的城市废热从市政污水管路中排出,这种储存于城市原生污水中的能源数以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2)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 污水源热泵原理是采用温度恒定的城市原生污水作为能源,能效比COP在4.5~5.0之间,比空气源热泵高出40%左右,污水源热泵机组运行费用比常规中央空调低30%~40%左右。 3)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 无燃烧设备,无爆炸隐患,使用安全。如使用燃油、燃气锅炉供暖,其燃烧产物对居住环境污染极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污水源热泵机组利用常年温度稳定的城市原生污水,夏季不会向大气中排除废热,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冬季不受外界气候影响,运行稳定可靠,不存在空气源热泵除霜和供热不足的问题。4)空调主机以及多用,便于布置,使用范围广泛 空调主机体积小,污水源热泵机组安装在储藏室等辅助空间,既可制冷,又可制热,也不需要高的入户电容量。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2套装置或系统;可应用于宾馆、

污水源热泵工作原理及效益分析

污水源热本调研报告 所谓污水源热泵,主要是以城市污水做为提取和储存能量的冷热源,借助热泵机组系统内部制冷剂的物态循环变化,消耗少量的电能,从而达到制冷制暖效果的一种创新技术。 城市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能实现冬季供暖、夏季空调、全年生活热水供应(很廉价的热水供应方案)、夏季部分免费生活热水供应。城市污水热泵空调是一项高新技术,具有节能、环保及经济效益,符合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城市污水源热泵机组以污水为冷热源,冬季采集来自污水的低品位热能,借助热泵系统,通过消耗部分电能(1份),将所取得的能量(大于4份)供给室内取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释放到水中,以达到夏季空调的目的。 1、污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污水源热泵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借助污水源热泵压缩机系统,消耗少量电能,在冬季把存于水中的低位热能“提取”出来,为用户供热,夏季则把室内的热量“提取”出来,释放到水中,从而降低室温,达到制冷的效果。其能量流动是利用热泵机组所消耗能量(电能)吸取的全部热能(即电能+吸收的热能)一起排输至高温热源,而起所消耗能量作用的是使介质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从而达到吸收低温热源中热能的作用。 污水源热泵系统由通过水源水管路和冷热水管路的水源系统、热泵系统、末端系统等部分相连接组成。根据原生污水是否直接进热泵机组蒸发器或者冷凝器可以将该系统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

方式。直接利用方式是指将污水中的热量通过热泵回收后输送到采暖空调建筑物;间接利用方式是指污水先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再把污水中的热量通过热泵进行回收输送到采暖空调建筑物。 2、污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 (1)环保效益显著 城市污水源热泵是利用了污水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供热时省去了燃煤、燃气、然油等锅炉房系统,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污染;供冷时省去了冷却水塔,避免了冷却塔的噪音及霉菌污染。不产生任何废渣、废水、废气和烟尘,环境效益显著。 (2)高效节能 冬季,污水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高,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而夏季污水温度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所以制冷的冷凝温度降低,使得冷却效果好于风冷式和冷却塔式,机组效率提高。 (3)运行稳定可靠 污水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其波动的范围远远小于空气的变动。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水体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不存在空气源热泵的冬季除霜等难点问题。 (4)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 此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生活热水供应(夏季免费)等。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 (5)投资运行费用低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doc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孔板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篇二: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几种常用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⒉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例如标准流量计法)。 ⒊了解节流式流量计流量系数C随雷诺数Re的变化规律,流量系数C的确定方法。 ⒋学习合理选择坐标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⒈通过实验室实物和图像,了解孔板、1/4园喷嘴、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⒉测定节流式流量计(孔板或1/4园喷嘴或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⒊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流体通过节流式流量计时在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产生压强差,它与流量的关系为: 式中: 被测流体(水)的体积流量,m3/s; 流量系数,无因次;

流量计节流孔截面积,m2; 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的压强差,Pa ; 被测流体(水)的密度,kg/m3 。 用涡轮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来测量流量VS。每一 个流量在压差计上都有一对应的读数,将压差计读数△P和流量Vs绘制成一条曲线,即流量标定曲线。同时用上式整理数据可进一步得到C—Re关系曲线。 四、实验装置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共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⒈本实验共有六套装置,流程为:A→B(C→D)→E→F→G→I 。 ⒉以精度0.5级的涡轮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测取被测流量计流量(小于2m3/h流量时,用转子流量计测取)。 ⒊压差测量:用第一路差压变送器直接读取。 图1 流动过程综合实验流程图 ⑴—离心泵;⑵—大流量调节阀;⑶—小流量调节阀; ⑷—被标定流量计;⑸—转子流量计;⑹—倒U管;⑺⑻⑽—数显仪表;⑼—涡轮流量计;⑾—真空表;⑿—流量计平衡阀;⒁—光滑管平衡阀;⒃—粗糙管平衡阀;⒀—回流阀;⒂—压力表;⒄—水箱;⒅—排水阀;⒆—闸阀;⒇—

风冷热泵与水源热泵制供热方案

风冷热泵方案与水源热泵制冷供暖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北京某办公楼位于城南,该办公楼为改造项目,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米。需解决夏季空调制冷,冬季供暖问题,全年保持室温在18℃-25℃。 二、制冷供暖解决方案 1、风冷热泵加辅助电加热方案 利用风冷热泵实现夏季制冷,冬季供暖考虑到风冷热泵机组在室外温度-8℃时启动困难,需增加辅助电加热。 2、水源热泵方案 该方案要求在建筑物附近打三口井,井深80-100米,一口抽水,出水量为100M3/h,两口井回灌,保持地下水资源稳定,利用井水作为冷热源,水源热泵机组夏季制冷,冬季供暖满足办公楼要求。 三、负荷计算及机组 1. 设计依据、范围及原则 本方案包含某办公楼的空调制冷供暖系统,包括冷热源、设备选型及末端系统方案。能够独立实现夏季制冷,冬季供暖。保证大楼的正常使用。 2. 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考虑到该建筑主要为办公室,根据国家标准单位建筑面积制冷负荷选取100W/M2, 建筑总冷负荷约为800KW。单位建筑面积供暖热负荷选取60W/M2, 建筑总热负荷约为480KW。3. 机组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 选择方案时应该考虑节省投资和保障该建筑正常制冷供暖要求。风冷热泵机组设计装机容量为835.2KW,配置风冷热泵机组MTD-80SH叁台。水源热泵机组设计装机容量为930KW,配置水源热泵机组MSRB80壹台。 表一机组选型 项目风冷热泵水源热泵 设备名称风冷冷(热)水机组水源热泵机组 设备型号 MTD-80SH MSRB80 数量 3台 1台

单台制冷量 278.4KW 930KW 单台制热量 304KW 1116KW 总制冷量 835.2KW 930KW 总制热量 912KW 1116KW 总耗电量 262.2KW 178.8KW 单台外形尺寸长 4320mm 3640mm 宽 2110mm 1300mm 高 2130mm 2200mm 表中机组的设计装机容量基本满足大楼的需求。 4.风冷热泵机组由于存在在室外温度-8℃时启动困难,需增加功率为480KW的辅助电加热设备,解决在严寒情况下供暖问题。 5.水源热泵机组对水资源要求严格,需要井水温度、流量稳定。必要时,应设置独立换热站,把井水与机组隔离。 四、风冷热泵机组与水源热泵机组的特点 1、风冷热泵机组的特点 (1)风冷冷(热)水机组采用模块化设计,完全不必设置备用机组,运行过程中电脑自动控制,调节机组的运行状态,使输出功率与工作环境的实际利用率相协调。 (2)模块化机组的可靠性高,该机组由数个模块组成,任何模块的临时检修停运都不会影响整机的正常运行,大大提高了整个空调系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机组可任意放置屋顶或地面,没有机房设施和冷却水塔系统,不占用有效使用面积。同时安装施工工作大为简便。 (4)由于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是全电脑自动控制,所以日常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维护。(5)风冷热泵有不足之处,由于在室外温度-8℃时启动困难,需增加辅助电加热。 2、水源热泵的特点 水源热泵机组以水为载体,冬季采集来自湖水、河水、地下水及地热尾水,甚至工业废水、污水的低品位热能,借助热泵系统,通过消耗部分电能,将所取得的能量供给室内取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释放到水中,以达到夏季空调的目的。该机组具有设计标准、选择优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由于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地表水作为空调机组的制冷制热的源,所以其具有以下优点: (1)环保效益显著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与计算方法( )

Q/SH1020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 Q/SH1020 ××××-××××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 与计算方法 2005-××-××发布 2005-××-××实施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发布

Q/SH1020××××-××××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总则 (1) 4 术语和定义 (1) 5 测试 (1) 6 换热器热负荷和传热性能指标计算 (2) 7 测试报告主要内容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计算数据综合表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试数据汇总表 (6) 附录C(提示性附录)符号 (6) I

Q/SH102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提示性附录。 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节能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能源监测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涛、宋鑫、王强、王贵生、周长敬、李忠东、邓寿禄、冯国栋、郑召梅。 II

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与计算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液换热器传热性能的测试方法、技术要求、测试用仪器仪表、计算方法及测试报告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液-液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GB16409-1996 板式换热器 3 总则 3.1 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体系是由被测试换热器、冷热流体循环系统及测试仪表组成。 3.2 换热器型号表示方法符合GB 151-1999中3.10和GB16409-1996中3.5的规定。 3.3 换热器传热性能测试分级:一级测试为鉴定新投产换热器的测试,二级测试为换热器运行中的测试。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1 液-液换热器 指水-水、水-油、油-油等以液体与液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器。 4.2 换热器一次侧 指热量的提供侧,即高温介质端。 4.3 换热器二次侧 指热量的接收侧,即低温介质端。 4.4 换热器传热性能指标 4.4.1 对数平均温差 指冷热流体平均温差的表示,表征换热器传热的动力。 4.4.2 传热效率 指实际传热量与最大理论传热量之比值。 4.4.3 传热面积 指从放热介质中吸收热量并传递给受热介质的表面积。 4.4.4 传热系数 指单位传热面积上,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为1℃时,两流体通过换热器所传递的热量。 4.5 额定热负荷 指换热器使用设计的介质流体,在设计参数下运行,即在规定的介质流量、温差和一定的传热效率下连续运行时,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4.6 运行热负荷 指在换热器连续运行工况下,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4.7 热平衡相对误差 指一次侧热负荷与二次侧热负荷之差值与一次侧热负荷之比。 4.8 传热系数误差 指在额定热负荷工况下测试两次所得的传热系数,两值之差与其中较大的传热系数之比。 5 测试 5.1 测试技术要求 1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LoadRunner的使用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LoadRun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 LoadRunner简介: LoadRunner 是一种适用于各种体系架构的自动负载测试工具,它能预测系统行为并优化系统性能。LoadRunner 的测试对象是整个企业的系统,它通过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行为和实行实时性能监测,来帮助您更快的查找和发现问题。此外,LoadRunner 能支持广范的协议和技术,为您的特殊环境提供特殊的解决方案。LoadRunne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2. 熟练使用LoadRunner进行Web系统测试和压力负载测试。 3. 掌握LoadRunner测试流程。 二、实验设备 PC机:清华同方电脑 操作系统:windows 7 实用工具:WPS Office,LoadRunner8.0工具,IE9 三、实验内容 (1)、熟悉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1.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2.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 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①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

换热器性能试验大纲

换热能力验证 1、试验目的 验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流体阻力特性。 2、实验依据 JB/T 10379-2002 换热器热工性能和流体阻力特性通用测定方法。 3、试验单位资质 ISO17025 4、实验条件 4.1试验地点 4.2 试验对象 4.3 实验设备 序号名称数 量型号测试厂家鉴定单位合格证 到期日期 1 涡轮流量传 感器 1 LWGY-40 2 压力传感器 1 DW115DP0-500Kpa 3 水银温度计 2 50-100 4 温度传感器 6 PT100 5 风速仪 1 VT100 6 压力传感器 1 475-0 MARK III 4.4状态要求 乙二醇溶液额定流量15 l/min 冷风额定流量0,475 m3/s 乙二醇溶液配比48/52%(体积比)

4.5环境要求 测试环境温度为20 .....+45 ℃左右 5、试验步骤 5.1 换热量测试—变冷介质流量(在100%通风面积和90%通风面积两种条件下分别测试) 5.1.1 将换热器按照JB/T 10379-2002 图2安装到测试台上。 5.1.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5.1.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1.4 调节热介质在15 l/min 5.1.5 将冷却介质(冷却风)分别调节到0.5m3/s,0.9m3/s,1.3m3/s,1.76m3/s,2.2m3/s, 2.64m3/s, 5.1.6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1.7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误差 5.2 换热量测试-变热介质流量

5.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2.2 冷介质进口温度为环境温度a ℃ 5.2.3 热介质进口温度为a+20℃ 5.2.4 按照下表调节冷热测流量 5.2.5 按照JB/T10379-2002 记录各项测试参数值 5.2.6 计算换热量 冷介质热流量 热介质热流量 平均换热量 热平衡相对误差 5.3 风侧阻力曲线 5.3.1 换热面积100% 5.3.1.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1.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1.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1.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1.5 冷风变化范围0.15m3/s-0.6 m3/s(0.15,0.25,35,0.475,0.6) 5.3.1.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3.2 换热面积90% 5.3.2.1 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5.3.2.2 冷风测试温度:环境温度20-45℃ 5.3.2.3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在15 l/min 5.3.2.4 控制热介质(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75℃,进出口平均温度72℃。 5.3.2.5 冷风变化范围0.5m3/s-2.64 m3/s(0.5,0.9,01.3,1.76,2.2,2.64) 5.3.2.6 记录不同介质流量下对应的压降 5.4 热侧(乙二醇溶液)阻力曲线 5.4.1将换热器按照JB/T10379-2002 图2要求安装到测试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