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可靠性拓扑优化_占金青

合集下载

热定型过程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在线控制系统建模及其滞后补偿控制设计方案

热定型过程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在线控制系统建模及其滞后补偿控制设计方案

第51卷第6期2020年6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51No.6Jun.2020热定型过程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在线控制系统建模及其滞后补偿控制设计方案李平1,2,王鹏兴1,梅小华1,2,金福江3,刘建宝1(1.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2.福建省电机控制与系统优化调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21;3.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福建厦门,361021)摘要:设计热定型过程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在线控制系统,提出“质量转移”的建模思想,通过等效简化得出热定型织物单位面积质量与过程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以单位面积质量在线控制系统定后单位面积质量为被控变量的过程模型,并基于实际生产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设计比值−Smith预估控制系统对热定型过程中存在的大滞后非线性进行补偿。

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明显缩短单位面积质量控制系统的调节时间,提高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

关键词:热定型过程;单位面积质量在线控制;系统建模;滞后补偿;比值−Smith预估控制中图分类号:TP195.3;TP27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207(2020)06-1542-09Design scheme for modeling and delay compensation for fabricmass per unit area on-line control system in heat setting process LI Ping1,2,WANG Pengxing1,MEI Xiaohua1,2,JIN Fujiang3,LIU Jianbao1(1.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aqiao University,Xiamen361021,China;2.Fuji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otor Control and System Optimal Schedule,Xiamen361021,China;3.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Huaqiao University,Xiamen361021,China)Abstract:An on-line control system of fabric mass per unit area in heat setting process was designed,and a modeling idea named"mass transfer method"was put forward.With this ide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s per unit area and the parameters of heat setting process was obtained by equivalent simplifying,and the mathmatical model of the on-line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set weight of fabric as its output was set up.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practical production data.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work,a ratio-Smith control system was 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0.06.009收稿日期:2019−08−11;修回日期:2019−11−11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2013H601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J01095);华侨大学中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资助计划项目(ZQN-PY509)(Project(2013H6016)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gram of Industry-Study Cooperation for Colleges in Fujian Province;Project(2018J01095)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Project(ZQN-PY509)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gram for Young and Middle-aged Teacher in Huaqiao University)通信作者:李平,博士,副教授,从事工业过程控制与优化研究;E-mail:*********************第6期李平,等:热定型过程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在线控制系统建模及其滞后补偿控制设计方案designed to compensate the large delay in the heat setting proces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scheme can reduce the settling time evidently,and th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control can be improved as well.Key words:heat setting process;on-line control of mass per unit area;system modeling;delay compensation;ratio −Smith predictive control印染行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被称为“新朝阳产业”,其中的热定型过程是印染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织物施加外力和高温,使编织纤维的形状固定成型[1−2],从而消除织物形状和尺寸上的不稳定变化,最终使其各项指标达到要求[3−4]。

地铁列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校准方法研究

地铁列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校准方法研究

地铁列车转向架构架载荷谱校准方法研究作者:李梁京王继荣李军徐刚来源:《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23年第04期摘要:针对地铁列车转向架构架的载荷谱校准问题,本文基于Miner累计损伤法则和使用遗传算法的损伤一致性方法,建立并校准转向架构架的准静态分立载荷谱。

根据焊接接头的S-N曲线和实测应力谱,得到转向架关键部位的实测应力损伤,使用雨流计数法对实测应力进行统计,通过试验获取静态标定载荷-应力传递系数,得到实测载荷谱下转向架构架关键部位的计算损伤。

为了使实测载荷谱造成的损伤与实际应力造成损伤一致,基于载荷谱损伤一致性校准原则,采用校准系数法对实测准静态分立载荷谱进行校准,并使用遗传算法对载荷谱的校准方法进行优化。

优化结果表明,校准优化后的转向架构架载荷谱满足可靠的定量分析要求,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准静态;载荷谱;转向架;构架;遗传算法中图分类号:U270.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3-05-22;修回日期:2023-10-07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CXGC010204)作者简介:李梁京(1985-),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轨道车辆装备技术研究。

通信作者:王继荣(1967-),女,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Email:********************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大,线路工况复杂,且需要频繁启停,长时间的工作会给车辆的关键承载部位——转向架构架,带来疲劳失效问题,严重影响地铁运输的安全性。

为了准确预测和研究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的受载情况,需要建立并校准符合中国地铁实际运营条件的高精度构架载荷谱,制定完整的构架疲劳寿命评估标准[1]。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列车转向架构架的载荷谱和校准方法作出研究[2]。

王斌杰等人[3]通过实验对不同运营条件下的列车所受载荷特性进行统计,为建立实际条件下的载荷谱提供数据支撑;茹常乐[4]在已有实测载荷谱基础上,验证了实测数据的可行性;张子璠[5]提出频域校准方法,对实测载荷谱进行了校准;ZHOU S X等人[6]根据列车实测的应力数据,得到弯曲载荷下的应力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有槽车轴所受的等效应力;WANG W等人[7]基于试验所得实际载荷,编制载荷谱并借此改善车辆的装载条件;ZHU N 等人[8]建立了转向架构架的动态离散载荷谱,并基于损伤一致性准则,对损伤一致性进行标定。

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

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作者:张宪民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州,510640刊名:机械工程学报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年,卷(期):2003,39(11)被引用次数:27次1.Nishiwaki S;Min S;Yoo J Optimal structural design considering flexibility[外文期刊] 2001(34)2.Yin L;AnanthasureshGK A novel formulation for the design of distributed compliant mechanisms 20023.Nishiwaki S;Frecker M I;Min S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mpliant mechanisms using homogenization method[外文期刊] 1998(3)4.Diaz A;Sigmund O Checkerboard patterns in layout optimization 1995(01)5.Youn S K;Park S H A study on the shape extraction process in the structur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using homogenized material 1997(03)6.Bulman S;Sienz J;Hinton E Comparisons between algorithms for structural topology optimization using a series of benchmark studies[外文期刊] 2001(12)7.TAI K;CuiGY;Ray T Design synthesis of path generating compliant mechanisms by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of topology and shape 20008.Saxena A On mutiple-material optimal compliant topologies: discrete variable parameteriza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20029.Hetrick J A;Kota S Topological and Geometric Synthesis of compliant mechanisms[外文会议] 200010.Frecker M I;Canfield S Design of efficient compliant mechanisms from ground structure based optimal topologies 200011.Frecker M I;Kikuchi N;Kota S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mpliant mechanisms with multiple outputs 199912.Frecker M I;Kota S;Kikuchi N Use of penalty function in topological synthesis and optimization of strain energy density of compliant mechanisms 199713.Frecker M I;Ananthasuresh G K;Nishiwaki S Topological synthesis of compliant mechanisms using 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外文期刊] 1997(02)14.Bendsoe M P;Kikuchi Generating optimal topologies in structural design using a homogenization method 19881.冯忠磊.余跃庆.王雯静模拟柔顺机构中柔顺杆件末端特征的2R伪刚体模型[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11(1)2.罗阳军.亢战.吴子燕考虑不确定性的柔性机构拓扑优化设计[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11(1)3.夏天翔.姚卫星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评述[期刊论文]-航空工程进展 2011(1)4.王杰.樊军.申丽萍基于ESO方法的梁形状拓扑优化[期刊论文]-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2)5.占金青.张宪民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可靠性拓扑优化[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10(13)6.郭为忠.裴灵.高峰平面轨迹输出柔顺机构的形状优化[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9(12)7.李兆坤.张宪民.牛小铁.唐正清柔顺机构几何非线性拓扑优化设计[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9(4)8.李兆坤.张宪民多输入多输出柔顺机构几何非线性拓扑优化[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9(1)9.欧阳高飞.张宪民基于水平集方法的结构可靠性拓扑优化[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8(10)10.李兆坤.张宪民基于可靠性的柔顺微夹持机构几何非线性拓扑优化[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8)11.付永清.张宪民基于小波三次样条插值的柔顺机构拓扑图提取[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12.张宪民.欧阳高飞水平集方法及其在柔顺机构拓扑优化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0)13.ZHANG Xianmin.OUYANG Gaofei.WANG Hua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INPUTS AND MULTIPLE OUTPUTS COMPLIANT MECHANISMS[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 2007(1)14.张宪民.陈永健多输入多输出柔顺机构拓扑优化及输出耦合的抑制[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6(3)15.左孔天.赵雨东.钟毅芳.陈立平微型柔性机构的多目标计算机辅助拓扑优化设计[期刊论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6(6)16.李家春.叶帮彦.唐霞基于RAMP密度插值理论的拓扑优化准则法[期刊论文]-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7.吴银娥.陈国定.雷艳妮指尖密封型线主动控制优化设计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6(2)18.付永清.张宪民结构及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中的拓扑图提取[期刊论文]-力学进展 2006(1)19.李家春.叶邦彦.汤勇.管琪明.刘伟基于密度法的热传导结构拓扑优化准则算法[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20.付瑜.李健华柔性机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期刊论文]-机械与电子 2005(10)21.张宪民.陈永健考虑输出耦合时柔顺机构拓扑与压电驱动单元的优化设计[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5(8)22.高峰机构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期刊论文]-机械工程学报 2005(8)23.吴银娥指尖密封型线主动控制优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4.黄则兵柔性机构及其在仿生跳跃机构中应用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25.杨贵玉.孙宝元.李震利用滤波法消除拓扑优化中的棋盘格式[期刊论文]-微纳电子技术 2004(8)26.陈永健机电耦合及应力约束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期刊论文]-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27.刘少芳.张宪民.陈永健基于均匀化方法的柔顺机构的拓扑优化设计[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4(6)本文链接:/Periodical_jxgcxb200311008.aspx。

柔性结构拓扑优化中几种求解方法的比较

柔性结构拓扑优化中几种求解方法的比较

柔性结构拓扑优化中几种求解方法的比较
褚金奎;郝秀春;王立鼎
【期刊名称】《微纳电子技术》
【年(卷),期】2005(42)10
【摘要】通过对两种柔性结构的拓扑优化,比较了拓扑优化中三种主要求解方法的优缺点。

分别用优化准则法(OC)、序列线性规划法(SLP)和移动渐近线法(MMA)对悬臂结构和力反相机构进行了拓扑设计。

OC法通用性差,但效率高;SLP法通用性好,但收敛速度慢,对初值敏感;MMA法计算效率低,但对初值不敏感,比较稳定。

【总页数】6页(P441-445)
【关键词】拓扑优化;优化准则法;序列线性规划法;移动渐近线法
【作者】褚金奎;郝秀春;王立鼎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微系统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22
【相关文献】
1.拓扑优化方法及其在微型柔性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J], 孙宝元;杨贵玉;李震
2.原子结构中求解Hartree-Fock方程的几种方法及其比较 [J], 李金英;王治文
3.导重法求解柔性机构多目标拓扑优化问题 [J], 安宗文;秦浩星;孙道明
4.拓扑优化在微型柔性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J], 卫丽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构可靠度-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结构可靠度-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 结构可靠与否是指结构本身而言,安全与否是指与 结构相关的生命财产而言
➢ 结构安全性的度量----安全度。主要与结构是否造 成生命财产不安全的破坏与倒塌联系;
➢ 可靠性的度量----可靠度。是针对各不同极限状态 而言。
➢ 可靠性比安全性概念更广泛、更科学
1.2 问题提出 研究结构可靠性理论是结构设计的需要
1、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结构可靠性理论的数学基础 3、结构可靠度的分析方法 4、建筑结构作用与抗力的统计分析 5、结构体系可靠度 6、模糊可靠度理论 7、结构动力可靠性理论 8、结构时变可靠性理论
1.1 结构可靠性的定义
结构可靠性: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 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结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 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必要的稳定性 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可靠性 安全性 适用性 耐久性
安全性:
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 的各种作用;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应能保持整 体稳定性。
适用性: 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耐久性: 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具有规定的耐久性能。
可靠性与安全性的区别
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
牛荻涛 2004.09
参考书
➢余安东、叶润修,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上海科技 文献出版社,1986 ➢赵国藩等,工程结构可靠度,水利水电出版社,1984 ➢吴世伟,结构可靠度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0 ➢贡金鑫,工程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李桂青,工程结构时变可靠度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2001 ➢王光远,结构软设计理论,科学出版社,1998
Z 0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Z gx x1, x2,, xn 0

基于拓扑优化的薄板加筋方法研究

基于拓扑优化的薄板加筋方法研究

基于拓扑优化的薄板加筋方法研究
钟焕杰;金海波
【期刊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针对常规薄板加筋方法中加筋比和厚度比的选取具有一定随意性的问题,通过编程实现最优加筋比和厚度比的选取。

鉴于常规加筋方法中设计变量较单一,通过对基板的拓扑优化,将薄板加筋结构中的筋条布局设计跟拓扑优化方法联系起来,使结构中筋条的布局设计问题转化为基板中材料的分布问题,增加了筋条的设计变量。

相对于常规加筋方法,拓扑优化指导加筋的方法能够达到减重的效果。

【总页数】5页(P41-45)
【作者】钟焕杰;金海波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苏南
京 2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14.3
【相关文献】
1.基于拓扑优化及拉压杆模型的宽箱横梁配筋方法研究 [J], 张飞进;聂立力;匡栋;
曹鸿猷
2.基于抗振动疲劳的薄板加筋设计分析 [J], 刘文光;林炜彦;颜龙;舒斌
3.基于自适应成长法的周期性加筋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J], 董小虎;丁晓红
4.薄板结构加筋布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J], 王栋;李正浩
5.基于弹性薄膜理论的台背加筋间距计算方法研究 [J], 王丽静; 罗蓉; 黄婷婷; 冯光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平面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及结果重构

平面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及结果重构

平面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及结果重构
杜春江;钱林方;李守成
【期刊名称】《机械设计》
【年(卷),期】2007(24)1
【摘要】探讨了基于应力及其灵敏度数的平面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过程中由于棋盘格问题和模型离散后优化结果边缘呈现锯齿状,导致加工和制造困难问题,提出了利用成熟的逆向工程方法来重构优化结果的方案,在不增加计算负担的前提下,很好地解决了由于有限元方法离散和数值计算不稳定所带来的制造加工困难问题。

【总页数】4页(P40-43)
【关键词】拓扑优化;渐进结构优化;棋盘格;逆向工程
【作者】杜春江;钱林方;李守成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2;O18
【相关文献】
1.随机参数平面连续体结构的频率拓扑优化设计 [J], 宋宗凤;陈建军
2.区间参数平面连续体结构频率非概率可靠性拓扑优化 [J], 崔明涛;陈建军;宋宗风
3.基于独立连续变量和复合指数函数的位移约束平面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 [J], 叶红玲;尹芳放;王伟伟;隋允康
4.基于概率的平面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 [J], 陈建军;杜雷;崔明涛;王小兵;梁震涛
5.模糊参数平面连续体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J], 宋宗凤;陈建军;朱增青;张耀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柔度法单元的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基于柔度法单元的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基于柔度法单元的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陆金钰;舒赣平;包永成【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5)004【摘要】基于柔度法理论,运用OpenSees软件对钢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分析,并采用柔度法单元对梁柱构件进行四段式划分,以实现对构件断裂的模拟.采用抽柱法,给出了结构连续倒塌的动力计算流程.以2个6层平面钢框架为数值算例,分析了结构失效点位移时程、构件塑性铰与断裂顺序,发现失效柱两侧的梁端部首先出现塑性铰,梁端断裂是框架发生整体倒塌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与ABAQUS壳元分析结果及钢框架倒塌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总页数】6页(P763-768)【作者】陆金钰;舒赣平;包永成【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210096;东南大学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东南大学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210096;东南大学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91;TU312.3【相关文献】1.基于非线性动力分析的多层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研究 [J], 韩进2.基于填充墙等效斜压杆模型的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分析 [J], 董硕;王来;史奉伟3.基于不确定性的钢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评估 [J], 张号浩;舒赣平;潘睿4.基于共旋坐标和力插值纤维单元的RC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构造方法 [J], 杜轲;滕楠;孙景江;燕登;骆欢5.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竖向连续倒塌可靠度分析 [J], 钟炜辉;邱帅子;杨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i

式中,wi 为第 i 个目标函数的权系数,fi (b) 为第 i 个
目标函数, b 为设计变量, zi 为所选目标函数参考
值, p 为惩罚因子。
综上所述,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采用基础结
构法,以平面框架单元的宽度为设计变量,以应变
能最小化和互应变能最大化为目标。由于不同性质
的结构响应量具有量级上的差异,会使某个目标函
Reliability-based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mpliant Mechanisms by Using Foundation Structure Approach
ZHAN Jinqing ZHANG Xianmin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e degradation of mechanism performance caused by uncertainties in the proces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a new reliability-based topology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compliant mechanisms using the foundation structure approach is presented. Frame elements are chosen to represent the design domain because they are capable of capturing the bending modes. The applied load and the structural geometry size are considered as random variables, and the failure model of the mechanism is regarded as the series system of strain energy and mutual potential energy. The first-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series system. The du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reliability-based topology optimization for compliant mechanisms is established, the dual algorithm is used for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numerical example is simulated to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orrect and effective because it helps to obtain mechanisms with higher reliability than those obtained by the deterministic topology optimization. Key words:Compliant mechanisms Topology optimization Reliability Foundation structure approach
当驱动载荷给定后,系统的应变能越小表示系统的
刚度越大。如图 3 所示,驱动载荷和边界条件给定
后,应变能可以表示为
∫ ESE = σ Tε dΩ = d Tkd
(2)

式中, σ 为载荷 Fin 作用引起的应力场矢量。
图 1 两种基础结构类型
图 3 机构刚度评价
柔顺机构拓扑优化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它 就是要在柔度和刚度两个相互矛盾目标函数之间找 到一个最优的妥协解。多目标优化产生一系列有效
数在优化中占主导地位,掩盖小数量级目标函数在
优化中的作用,所以多目标优化建模时需要经过归
一化处理。设初始机构应变能为 ESE0 ,初始机构互 应能为 EMSE0 ,柔顺机构多目标拓扑优化的数学模 型可以表示为
min f (b) = w(ESE / ESE0 ) − (1 − w)(EMSE / EMSE0 ) s.t. kd = F
1.1 基础结构法 基础结构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设计域内构造
杆、梁或框架单元的完备集合,以这些单元的截面 面积或描述截面形状的某些参数为设计变量,在设 计过程中,通过去除单元完备集中的某些单元而达 到拓扑优化的目的[10]。由于框架单元能包含弯曲模 式,因此采用它的集合来表示设计域。基础结构有 两种形式,如图 1 所示[11],一种是全互联基础结构, 另一种是简化基础结构。基于全互联基础结构的拓 扑优化结果可能含有重叠单元,这样造成很难制造 加工[12]。本文采用简化的基础结构进行柔顺机构拓 扑优化。框架单元截面形状为矩形,以平面框架单 元的宽度为设计变量。
对于柔顺机构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本文提出 一种新的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可靠性拓扑优 化方法。考虑作用载荷和结构几何尺寸的随机性, 建立柔顺机构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对偶数学模型。 采用一次可靠度方法来计算应变能和互应变能双模 式串联系统的失效概率。最后,数值算例表明本文 提出的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1 确定性柔顺机构多目标优化模型
月 2010 年 7 月
占金青等: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可靠性拓扑优化
43
大化为目标的可靠性拓扑模型。崔明涛等[7]对柔顺 机构进行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MAUTE 等[8]对微 机电系统进行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总体来说,仅 有少量研究涉及到柔顺机构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问 题。而且在当前的柔顺机构可靠性的拓扑优化方法 中,通常采用变密度法,但这种方法的计算效率和 通用性不理想,存在棋盘格和中间单元等数值不稳 定性现象[9]。
G1(Z ) = h1(U ) = ESE, U − SE(U )
(6)
G2 (Z ) = h2 (U ) = EMSE (U ) − EMSE, L
(7)
式中,Z 为作用载荷和机构几何尺寸组成的随机矢
量, U 为 Z 的当量正态随机矢量,下标 U 和 L 分
别表示变量的上限和下限。
当柔顺机构的应变能高于指定上限或互应变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0825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5073)和 NSFC- 广 东 联 合 基 金(U0934004) 资 助 项 目 。20100331 收 到 初 稿 , 20100426 收到修改稿
置,无须从一个已知的刚性机构出发,且所得机构 具有优化的力-位移输入输出关系,因而引起了人 们的重视[2]。
44
机械工程学报
第 46 卷第 13 期期
解,即帕累托解[14-15]。对一个特定问题求解帕累托
解的方法很多,大部分方法是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
变为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标准化方法经常用
于结构的拓扑优化中。在这种方法中,距离函数定
义为[15]
∑ ( ) d
=
⎡ ⎢
wi
fi (b) − zi
p ⎤1 p ⎥
First-order reliability method
0 前言*
柔顺机构是通过其部分或全部具有柔性构件 的弹性变形来传递力和运动的,具有结构简单、容 易制造、无摩擦磨损、容易装配、高精度及高可靠 性、轻质量及实现微型化等优点。它已经在 MEMS 器件设计、生物工程显微操作、光纤对接和航空航 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采用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设计柔顺机构,只须给定设计域和指定输入输出位
V ≤V∗
blow ≤ bi ≤ bupp i = 1, 2, , N
(4)
式中,V 表示设计域的材料总体积,V ∗ 表示允许最
大的材料体积,bi 表示为设计变量,blow 和 bupp 分别 表示为设计变量的上、下限, N 为设计域中的单元
总数。
当得到一系列的帕累托解后,很难确定取哪个
值时所得是最优妥协解。为此,提出一种判别方法,
目前,柔顺机构拓扑优化主要是对柔顺机构进 行确定性拓扑优化设计。在实际工程结构中,由于 制造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作用载荷和结构几 何尺寸等参数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不确定性,用确定 性的机构拓扑优化设计得出的机构安全余量变小, 所得机构不能满足期望的性能要求[3]。因此,为了 减少这些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的机构性能下降现 象,必须对柔顺机构进行可靠性拓扑优化设计。 JUNG 等[4-5]将可靠性分析结合拓扑优化方法用于 结构优化中。KHARMANDA 等[6]提出了以刚度最
第 46 卷第 13 期 2010 年 7 月
机械工程学报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l.46 No.13
Jul.
2010
DOI:10.3901/JME.2010.13.042
基于基础结构法的柔顺机构可靠性拓扑优化*
占金青 张宪民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广州 510640)
图 2 机构柔度评价
系统的运动需求即系统柔度可采用互应变能
进行表征[13]。系统互应变能越大,输出点的位移越
大因而系统柔度越大。如图 2 所示,假设在输出点
O 处沿着输出位移 dout 方向作用一个虚拟的单位载
荷 Fout ,则应变能
∫ EMSE = dout = σ 0T ε dΩ = d 0T kd
1.2 柔顺机构多目标拓扑优化模型
柔顺机构的设计需要具有足够柔性以满足运 动要求,同时还需要具有足够刚性,使其能够承受 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载荷[13]。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 题。如图 2 所示,Ω 为给定的设计域,Γ 为边界条 件,I 为驱动输入点,在输入点处的输入载荷为 Fin ; 机构的位移输出点为 O ,在输出点处希望的输出位 移为 dout , kout 是输出端的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