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艺设计概论知识点纲要及解答

杨先艺设计概论知识点纲要及解答
杨先艺设计概论知识点纲要及解答

知识点纲要及解答

1 设计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1 什么是设计P2

2 设计的特征P5-6

A 设计是一种体现创意的艺术与科学的实践活动

B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交叉性学科,综合性、跨学科性。

C 设计从社会学的视角理解,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D 设计受到社会伦理的指引。

3 设计的本质特征P7-13

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体,两者缺一不可。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造物活动,它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也不是单纯的精神生产,而是两者有机的融合。

A 实用与审美:实用是设计物作为有用之物存在的根本的属性,设计的功能至上,强调的设计设计实用性这一本质特征,满足功能上的需指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另一方面,从人类最早的造物活动开始,对形式美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马克思曾说,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制造事物的。在设计中,形式存于与功能的辩证关系中,然而形式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是功能这一容的外化和物质化的体现。设计是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实现两者的统一,人的身心便能获得一种自由,从而体会到美的感受。

B 以人为本:A 设计是为人创造一种最优化方式的过程;B 设计的适用性。设计对人、环境的适合设计,它是设计存在的依据,因为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自身,而且考虑将来的发展。

C 设计的平等性。为多数人设计,为各阶级群体设计,为特殊群体、弱势群体设计。(设计面前人人平等的设计理想)

4 设计的功能与审美即功能与形式的关系? P9

功能与形式是设计的两大主要因素,两者共存于设计中,存在辩证关系。设计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体,不可偏废,注重功能而偏废形式,粗野的设计;注重形式而偏废功能,华而不实的设计。(孔子文质兼备;文质统一;文质彬彬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形式追随功能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

5设计的目标

协调人物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趋于和谐。

6 设计的研究对象

设计史设计学的学科体系设计批评

2 中外设计源流

2.1 中国设计艺术源流

1 彩文化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和制造工艺的文献。

《营造法式》宋代诫

《髹饰录》: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黄成和明所著。

《长物志》:《长物志》(明)文震亨著,书成于崇祯七年(1621),共十二卷,分别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塌、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其容涉及围较广,依现代学科划分,可分为建筑、动物、植物、矿物、艺术、园艺、历史、造园等方面。

《园治》:《园冶》的作者是明代的计成。它是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唯一一部园林著作,全书共三卷,分为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和借景等十二个篇章。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营造法式》:《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

2 原始彩图案设计中形式法则:对比法分割法多效装饰法双关法。

3 宋代瓷器设计概况及特点:从总体上看,宋瓷造型简洁、优美,尺度和比例恰当。装饰方法多样,刻花印花划花剔花镂花等,装饰题材喜用花卉虫鸟,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规矩的几何纹很少,体现了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从釉色上看,也是丰富多彩,有白青黑彩等。(国家政策:安虚外重文抑武;哲学上: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文学思想:平淡自如,条达疏畅)

4 明清家具设计特点:

A 明式家具:将材料选择工艺制作使用功能审美习惯几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造型稳定简练质朴线条雄劲流畅一般不加滥饰;家具装饰边缘的线型流畅优美安装的金属什件如合页形式多样,大小适度,并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彰显浓厚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

B 清式家具:造型趋于追求富丽华贵,体量显得更加庞大厚重,而在装饰上,宫廷使用的家具追求富丽堂皇、华丽气派的效果,滥用雕刻、镶嵌、彩绘、堆漆等多种手法,以及滥用各种贵重材料,对家具进行不厌其烦的繁琐堆砌,往往只重技巧,忽略效果。(京作作广作)

5 中国建筑设计在结构上的特点:A 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方面尽木材应用之能事,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叠梁式、穿斗式、干栏式、井干式。B 衬托性建

筑的应用 C 封建礼法制度的设计 D 空间设计的高潮 E 中轴线的对称布局 F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G 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H 色彩的运用。(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式彩画)

6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

A “器以载道”的和谐美:天人合一,人与物和谐和物本身(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感性显现与理性规的统一,功能与形态的统一,材质与工艺的统一。

B “器以载道”的象征美

C “器以载道”的意境美

7 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涵:A 材美工巧 B 以用为本 C 文质彬彬 D 顺物自然 E 重己役物 F 象——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基本 G 观物以取象 H 立象以见意

2.2 西方设计艺术源流

A 工艺美术运动

B 新艺术运动

C 装饰艺术运动

D 新古典主义

E 美术革命

F 风格派

G 流线型设计

H 反设计运动

I 高技术风格

J 波普设计

K 国际风格

L 后现代主义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局限性与进步性及

(1)现代主义设计特征:①功能主义特征,强调以功能为中心,讲究效率和科学性②提倡非装饰的几何造型③重视空间设计的整体性④重视设计对象

和设计成本,色彩上多用中性色⑤重视设计实践

(2)后现代主设计特征:历史主义文脉主义折中主义装饰主义隐喻主义。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异同

(1)哲学上:现代主义设计以理性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设计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2)思想上: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对技术的崇拜,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后现代主义设计推崇高技术、高情感,强调合情性、以人为本。

(3)方法上:现代主义设计遵循物性的绝对作用,标准化、一体化、产业化和高效率、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设计遵循人性经验的主导作用,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

(4)语言上:现代主义设计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装饰等于罪恶;后现代主义设计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

(5)形式上:现代主义为强调功能的形式,几何形式,较为单一;后现代主义强调装饰的形式,多元化形式。

(3) 包豪斯的现代设计艺术思想

(重视功能、技术、经济因素)

(1)艺术与手工艺、科技的统一;

(2)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

(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

(4) 包豪斯对设计教育的影响

(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给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

(2)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间的鸿沟。

(3)包豪斯设计教育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5)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

(1)过于重视构成主义理论,强调形式的简约,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形式机械、呆板。

(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3)产品设计还停步在传统产品设计上,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

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

(4)未处理好工业和传统工艺直接的关系,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抽象的美学追求,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3 设计的类型

视觉传达设计及其基本特征

产品设计及其基本特征

环境设计及其基本特征

信息设计及其基本特征

从创造性着眼,改“造物”为“创物”、改“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创物设计、创生设计、创符设计”是否更好?所以我提出:“设计的要义是创物—创生—创符—创和,即创造真的日用产品物品,善的生态智态环境,美的视觉传达符号,以利于人类的和谐同存悠久共存(真、善、美系各有侧重的概念互用,和则为三者的和合)。”

“设计的要义是创物—创生—创符—创和,即创造真的日用产品物品,善的生态智态环境,美的视觉传达符号,以利于人类的和谐同存悠久共存(真、善、美系各有侧重的概念互用,和则为三者的和合)。”简称“创生悠存理念”。

4 设计的本质和目的

1 设计的本质p98

人类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借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艺术表现方式将艺术与技术、功能与审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上的各种需求。

2 设计的目的p98

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人的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环境,并使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其核心是为“人”。

3 设计的伦理 P104

A 设计伦理学?背景:解决设计之“善”,具体落实到设计师,那就是其道德社会责任和担当。设计伦理提出的背景:①生态问题②伦理缺失③设计功利

B 关注人,强调以“人”为本,主人性化设计,无障碍设计(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

C 关注自然,主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人、环境、资源的平衡和协调。

D 关注社会,解决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自我的心智完善。(巴巴纳克设计的三个主要问题 P105)(以人为本的观念 P110)

4 设计的人文价值与精神

A 设计的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

B 设计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为人设计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情感的交流,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以及文化的认同。

C 设计关注弱势群体、老龄化社会、环境污染

D 平衡社会贫富差距,促进设计的人人平等,平衡设计的阶级差异。

5 设计的社会属性 P 117

设计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性是其本质属性之一。A 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B设计师的设计责任C实现社会公平 D实现社会永续良好发展(P120)。

7 社会性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P117

A必须有一种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大众服务,只有为社会的设计才能最终成为优良的设计、好的设计。

B 设计师还需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

C 设计师还需为大多数人设计为第三世界国家设计。

(设计的社会属性①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②设计师的社会责任③推动促进社会的永续发展④促进人环境的共生共存⑤实现社会公平)

5 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

1设计与艺术 P123 P 43

A 设计与艺术是同源的,源于人们对美的的意识和追求。

B 设计本质上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设计是艺术门类中的一个类型。

C 设计与艺术可以说是并行发展,二者都在追求一种能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

D 设计和艺术都追求精神性审美的表达,各个历史时代的设计与艺术的审美情趣是相一致的。

E 设计师关注艺术,投入艺术研究,也可推动设计的进步。

F 艺术理论、艺术实践、艺术风格、艺术思潮影响并推动设计的发展。(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误区一二三 P 44 )

(设计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P40 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和创造)

2 设计与科技 P129 P48

A 科学技术和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表现在两者的相辅相成的统一之中。

B 艺术设计的形式、种类和风格只有借助科技才能被感性地表现,技术是审美表现的必要条件,技术不仅是手段,更是服务于艺术的功能。

C 科学技术推动设计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科技的发展及其成果引起人们认识领域的重大变革,进而演化为影响社会各领域的人文主义思潮,从而对艺术设计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D 设计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的载体。

E 科学技术为现代设计提供广阔的创作平台,技术因素在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新的科技的创新同样带来新的设计的创新。

F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艺术设计发展的根本源泉,为设计艺术的发展不断提供前进的动力。

3 设计与经济P135 P59 (宏观)

设计的价值投入到社会生产活动中实现其价值,这充分体现其经济性。

A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意识形态的载体,已成为国家、社会、企业发展的有利手段,推动经济的发展(如英国日本)

B 设计是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

C 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小批量、CI 、设计艺术涵)。

D 设计成为经济体管理的手段。

4 设计与生产消费市场的关系(微观)P13

5 P65

A 从设计到实现设计的过程中,经济因素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作用,完成从设计到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

B 设计生产消费三者互为衔接的三个不可分离的阶段。

C 设计是先导,设计创造生产与消费,生产时中介,生产是设计物化的过程,是由精神向物质的过渡,消费是转化,没有消费,设计和生产就失去价值。消费也激发新的设计的产生。

D 设计为生产服务,为工厂建设服务,为产品的改良和创新服务,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服务。

E 消费是设计的消费,推动设计的发展,设计产品只能在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设计,消费创造出新的需要,为设计指明方向和目标;设计创造消费。

F 设计的最终实现与市场紧密相关,并受到市场的制约。设计不仅满足市场,而且可以引领市场,艺术设计通过预测市场的需求来确定设计的目标和方向,具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

G 市场对设计的制约要求设计适应市场,市场容的改变必然导致设计容的改变。两者存在辩证关系。

6 设计的文化

1 设计与文化 P140

A 何为文化?

B 设计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透过设计作品探寻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根源,并以此指导设计师的创作实践。

C 设计师无法完全使自己脱离所处的社会文化大环境,设计师从媒介、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显性因素,到思维方式、审美观点、文化心态等隐性因素,都不同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设计作品中势必会出现文化的烙印。

D 设计是一种文化的产物,是一种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呈现。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设计也是文化的载体,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反作用于设计。

F 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设计与文化的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任何设计都打上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的烙印,设计的观念中也一定具有文化的涵,好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

2 中国传统设计文化

中华设计文化是一种以农业文化为基础,以文化和礼仪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在发展进程中,分化为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

儒家思想的“礼治”、“仁义”所带给中国传统艺术浓郁的“礼教”色彩和古典美学的“中和”原则。

道家的阴阳观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天人合一,天圆地方,以自然美学为

艺术审美的追求理想。

3 西方的设计文化

A文化:中世纪时期,政教合一,氛围,规整严谨,梦幻、神秘,如哥特建筑(劵拱玫瑰窗圣经题材装饰)。中世纪后,气息弱化,世俗情感增强,自然华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追求和谐、稳定、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透视学的基础上。

B 宫廷文化:西方宫廷文化体现出统治阶级和贵族的审美倾向,体现出宫廷生活的穷奢极欲、豪华、浮夸的特点。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现。表现出贵族阶级和新型资产阶级崇尚华丽繁缛,以及对装饰的追求和迷恋。

C 对外贸易和殖民文化:作为开放性的社会,欧洲的对外贸易传统和不断地殖民扩,促使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特征。①罗马文化受希腊文化的影响;②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吸引了古埃及装饰风格、非洲原始艺术以及印第安文化元素。③工业革命,各种哲学思潮和艺术流派影响设计,如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等。

4 设计文化的创新性与复合性

A 设计文化的创新性,是指以创新精神去开创物化的文化。可以说,创新对于设计极为重要,失去创新,设计就失去了生命力。创新性还体现在利用设计满足需求的同时,又在创造新的需求,这些需刺激设计不断创新的动力。

B 设计文化的复合性,是指对设计文化的融合、有古今融合、东西融合、新旧融合等,由于在融合的过程中,设计师对不同文化形态的不同理解,出现了设计上的不同选择,是时代背景、人文涵和生活认知等。隐喻设计也是设计文化复合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5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A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都形成了与其他民族相异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为必然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设计要表达一种文化涵,使之成为特定文化系统的隐喻,并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于设计中。设计文化的民族性其实是传统文化的的传承。传统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本质的延续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优秀智慧和才能的结晶,是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动力,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是现代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从设计的形式到设计的精神涵,传统文化提供了无穷的启示和创作源泉,设计中的文化取向确定了一个国家的设计发展方向。

B 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单一文化多元文化对设计的影响)

工业化社会,交通、科技信息等促使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交流呈现多元化特征,一方面,多元文化差异取向,世界各国几乎都在坚持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各国的民族文化存在同质化的趋势,形成的全球文化影响着各国的审美和意识形态。

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的深层结构流淌在每个民族的心灵中,体现着不同民族特征的那一部分,它既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同时它还包括民族信仰和价值趋向等,是相对稳定的部分。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本民族的特征,这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基础。

6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本土设计与国际设计的关系,如何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文化)

A 设计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民族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它既有传统性又包含着时代性。

B 设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民族性体现在时代的前提下,时代性又要保证民族性的延续和传承,两者辩证统一,相互制约,融为一体,不能简单或极端地割裂两者的关系。

C 如果只强调时代性,全盘照抄西方的物质文化和设计文化,则会使设计走向无根之路,洋味十足,这与我国国情发展不符。

7 设计的风格

A 风格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引入美学领域的。

B 设计风格是指设计作品呈现出来的某一类代表性特征,是设计师设计观念与设计表现手段的统一,是设计作品中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是设计师的主观风格与客观审美的统一。

8 设计的时代风格

设计的时代风格指设计师的设计总是客观地反应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们的文化观念、科技水平和审美倾向等。

A 设计风格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和哲学观念。如中世纪的哥特建筑。

B 设计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一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和社会理想。如新古典主义风格。

C 设计风格能体现一个时代的审美倾向。如唐代崇尚饱满、圆润、雍容华贵。

D 设计风格体现出时代科技的发展。如高技派建筑,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E 设计风格还能体现出对生态的关注和社会责任感。

9 设计的民族风格

A 设计的民族风格的形式,是由于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在共同的地域,

使用共同的语言,形成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审美心理、道德观念等。

B 一个民族的群体个性特征是造成民族风格迥然不同的决定因素。如德国的设计

C 一个民族的审美心理是设计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主要原因。如二战后的美国,世界霸主,出现追求舒适、奢华、气派的审美情趣。

D 设计的表现形式也是民族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波普艺术,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

E 设计的民族风格是民族气质和精神的表现,是民族历史的凝练和民族观念、民族文化的积淀,真正的民族风格体现在设计的所有层面上,从功能到审美,从技术到艺术,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形象,来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

10 设计的美学风格

现代主义美学观

流线型风格

后现代主义

意大利激进设计

7 设计的思维P 169

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反应,是人类自觉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活动,是感觉和自觉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和高级认识阶段,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2 设计思维的特征:

A 抽象思维是基础,形象思维是表现。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都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在整个设计思维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设计是科学思维的抽象性和艺术思维的形象性的有机整合。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之间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B 创造性特征。设计创意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它贯穿整个设计活动的始终。创造性思维不同于普通的思维,它是思维的高级过程,是一种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

3 设计思维的类型

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联想思维灵感思维自觉思维

4 设计思维的方法:

A 脑力激荡法:美国BBDO公司副经理A·F·奥斯本博士首创。

B 六W设问法:

为什么(WHY)

是什么(WHAT)

什么人用(WHO)

什么时间(WHEN)

什么地方使用(WHERE)

如何用(HOW)

C 系统设计法:计划阶段发想阶段提出阶段实施阶段

5 设计心理活动:感觉直觉知觉情绪情感

8 艺术设计美学

9 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威廉?荷加斯的《美的分析》。

设计批评的定义。P208

设计批评与设计鉴赏的关系。P209

1 设计批评的意义 P218

2 设计批评的标准 P215 功能性标准(适用)文化性标准价值型标准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标准时批评一个设计是否成功地综合性标准,它全面地评判设计的好坏与优劣。

3 设计批评的对象:设计作品设计活动设计思潮设计风格流派等。P212

10 设计营销与管理

11 设计师

1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及与艺术家的区别和联系。P 213

区别:A

2 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A 造型基础技能

B 专业设计技能

C 社会实践技能

设计师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美术基础综合性知识能力素质创意能力人文情感市场意识

3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P246 P 230

A 为第三世界国家而设计

B 为残疾人设计

C 为贫困的人们设计出生存的系统,设计主要解决环境中水污染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

A 服务意识:服务于不同的社会阶级,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甚至所有需要设计服务的人,为其生产、生活而设计。

B 为人类的利益而设计,而不是以个人经济利益而设计,只有这样设计师的设计才有意义,设计师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C 伦理道德意识:对自己负责、对设计作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自然负责、对子后代负责。

4 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P213 (表)

5 设计师的分类P 237

12 设计教育

13 设计符号学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学工程学电子学经济学做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1984年,出版了《机械化的决定作用》。 二、设计理论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 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 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琼斯的著作《装饰 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 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 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 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 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 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 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 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 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在 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 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 烈。他的《建筑的七暂明灯》他明晰地将 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 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 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象征 着死亡。 莫里斯的《小艺术》,他企图通过工 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 反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 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 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格罗佩斯设计 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 方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 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 础。 ●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 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 是设计的历史。 ●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 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 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 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 批评。 ●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 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 及艺术性意义。 ●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 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 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 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 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 和空间。 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 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利夫。 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 意味的形式”;以及美国罗斯的 《纯设计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 表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 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 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 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 讨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 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历史 主义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 统为特征。最为著名的是欧文。 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 为相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 衷主义。折衷主义所主张的是 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 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 硬派的职责,但是它仍然成为 20世纪设计界的主题。 :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 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 的设计批评等。 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 中,“趣味”这一概念与“美” 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 现状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 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设计 的饿经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 质,即设计的社会特征。 20世纪最伟大的人文学者:贡 布里希。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 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按照本 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为四种对 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 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

设计学概论复习第三章 知识点

第三章知识点 (试论中国古代设计中造型趣味的变迁、试论实用性在中国古代设计中所处的地位、试论中国古代设计的鲜明特征等试题知识点) 石器设计: 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萌启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 :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青铜器设计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青铜器的名称,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分烹饰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 饕餮纹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学者曾作过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鸡羊谐音,有“吉祥”之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死)”;有人认为是“辟邪驱鬼”;有人认为是“戒之在贪”;有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敢、公正”;还有人认为是“祭神”等等。夔纹。这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失蜡法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铜器,也称蜡模法。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然后在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制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造,蜡则熔化流失。蜡模比起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失蜡法可以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甚至鸟兽象形的容器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湖北随县战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设计学概论重点

《设计学概论复习要点和练习题》 注意: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题答题技巧:要简洁,标注清晰要点,评分是按照要点给分的,论述则需要加入实际的举例。不举例,只论述理论的关系则会扣除相应的分值。以练习题中的论述和简答为例。 练习题中的选择和填空答案大家自行查书获取 这是考前的要点提纲和部分练习题,同学们还是主要以书本为主,预祝考个好成绩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概念的历史演变: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以及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然而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设计的概念:设计一词虽然是西语Design在现代汉语中的反映,但其西语词源学上的含义,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早已有了相对应的词义——经营和造物。用现代汉语中的“设计”这一双音节词来对译西语的Design,从其各自的语源背景及文化背景来看都毫无歧义,这正好说明了“设计”作为人类生活行为的共性特征。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1.1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设计学在西方是近些年从美术学、建筑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所以我们在此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设计是三项艺术的父亲 1、设计艺术学 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动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动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结构、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是二战之后,新兴的一门学科,充分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效率。 符号学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设计界的一种科学方法论,是一种极具启发意义的隐喻式的视觉分析方法,符号学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离不开符号,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是对符号的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是信息的储存工具,是表情达意的物质手段。设计界将符号学引入设计的过程,涉及到设计的物质性、功能性、审美状态、设计对象的使用和设计作品的传播功能,意大利哲学家埃科用之分析建筑,法国哲学家巴特用之分析摄影,它是现代设计界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本塞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做了开拓性的研究。 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方法,目的在于给人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即先验结构的存在,对设计中文化情境的重要性做出了贡献。罗兰巴特在《神话》一书中讨论了图像与形式的关系,将设计看做是可形式分析的文化符号。由此英国设计史家福迪《欲望的对象物:设计与社会》一书中讨论了设计对社会的反作用力,同样也是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这是现代设计界常用的研究和表现方法之一。 解构方法:是从符号学中引申出的一种分析方法,是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分析图形,并分别表达图形当中视觉的、文化的、语言的意义,通过这种解码行为,对图形做详细的全面阐释。这种方法也成为了设计的分析方法,启发了创新的设计手法,如法国鲍德里亚教授提出“挪借”手法,打破了设计永远是原创的观念,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中提出了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的区别。解构主义风格大师有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和视觉设计师保罗.兰德。 混沌理论:混沌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运用到设计领域,“创造性的混沌”将设计看做是多元化和无次序的,混沌理论是一种自然科学视角,在设计领域中混沌理论是后现代提出的多元化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具体的混沌理论实践有日本的黑川纪章、英国的扎哈哈迪德,意大利设计群体孟菲斯和阿基米亚的作品。 荷加斯《美的分析》 英国画家荷加斯所著《美的分析》是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他意识到洛可可风格的意义,并提出线条曲线美的特征,对线条的组合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分析了以线条为特征的视觉美和以实用性为特征的理性美,曲线的视觉美是丰富的变化与整体的统一,使用的理性美则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为目的,继他之后,18世纪有关设

《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知识点: 1、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2、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3、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设计学一般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4、吉迪恩与佩夫斯纳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学家。 5、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6、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7、设计(Design)概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指素描、绘画。 8、进入20 世纪,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格罗佩斯提出的美术和工艺、建筑相融合的设计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9、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 10、西方设计界从50年代开始将符号学方法用于建筑设计。当时人们十分关注建筑的“意义危机”,认为现代建筑使环境失去了场所感,由此导致了一场功能与意义之争。 11、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12、西方开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的工作始于20世纪初萌生的现

代主义设计运动,特别是被誉为“20世纪的米盖朗琪罗”的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 第二章知识点: 1、设计是以成品为目的,并具有功能性、艺术性、相应的科学技术含量和确定的经济意义,也就是说设计具有艺术、科技、经济三个特征。 2、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3、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受着经济、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组成。 4、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1785年吉米·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技术世界,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5、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被用于各种产品上,其多样化的鲜明色彩和成型工艺上的灵活性,使许多产品设计呈现出新颖的形式。 6、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简称CI 设计。 第三章知识点: 1、我国陶器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2、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第一章 1.符号学理论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往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贮和记忆的工具,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的交往;人类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方式使自己由技术-数学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而过渡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功能。 2.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当时解构主义的领袖德里达对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观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解构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

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的理论。解构主义设计师的共同点是赋予 设计艺术作品各种各样的形态,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使其设计作品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解构主 义设计作品的特征是: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 没有预定设计的,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 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 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 3.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来自旨在保护自然资源、 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反消费运动。它是指在产品及其 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 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 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 使产品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它的核心原则是3R原则,即 减少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经成为一种极其 重要的新趋向。 4.《考工记》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 知识点和考点 一、名词解释、填空题 (说明:但是可能会在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中用到) 绪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前提、基本概念、最终效果)(P6页)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 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最重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大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缺陷: 1.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众的通讯工具的逐日进行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 准。 2.报刊作为私人企业和作为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3.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和大报竞争,最后只能 被淘汰或兼并。 2.社会责任理论(P8页) 3.发展新闻学(“三功能”P10页) 媒介有守望、整合、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4.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P26页)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章: 5.狭义的信息(P44页)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6.宣传(P49页)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决定宣传效益因素(P52页)

2021年《设计学概论》考试大纲(专插本)

《设计学概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设计学概论》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校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就读的专业课考试科目。 《设计学概论》课程考试的目的和要求是:以考核学生个人对艺术设计的认知与理解、考核学生个人的设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考试指定参考书《设计学概论》内容作为考核材料,要求学生在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具备自身的艺术素养,并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突破惯性思维,具备以新观点新视角进行观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参考书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设计学概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指定参考书中与设计相关的各项知识,详见以下考核。 3.《设计学概论》考试参考书为《设计学概论》(全新版),尹定邦、邵宏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Ⅲ试题命题的原则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插班生《设计学概论》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 1.考试内容覆盖面全,并不局限于知识点的考核,将以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以及自身素材作为考核重点。 2.根据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试题分了三个层次:识记、理解、综合分析与应用,其分值比例依次约为20%、30%、50%。 3.题型包括但不限于:选择、判断、问答、分析论述等考试常见题型。 4.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卷的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30%,较难约占30%,难约占20%。 Ⅳ《设计学概论》考核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以指定参考书的内容为准,其中,除第3章、第7章为非考试要求范围,其余各章均为考试内容备选范围,请考生熟识参考书,并根据以下纲要对书本内容进行把握: 第1章作为学科的设计 第一节设计的理论阐述 一、设计史 二、设计理论 三、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研究的现状 一、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二、中国设计思想概述 第2章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重点)

设计学概论_ 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 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 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 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 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 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 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 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 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 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 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 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 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 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 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 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 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 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 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深刻干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 问题及其对欧洲图案的设计所造成的可 悲的影响,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 筑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 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 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 烈。他明晰地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 生机盎然的作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 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 命,而机器象征着死亡。 拉斯金的信徒莫里斯企图通过工艺 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 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 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 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 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 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使这 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 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 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20 年来,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 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年代,设计理论多 元发展,唯一共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 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三、设计批评 1、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 前者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 者则是设计的历史。 2、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 媒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 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 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 批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批评追求 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今天的设 计史研究所回避的。 3、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 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 以及艺术性意义。 4、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 一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 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 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 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 理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 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 和空间。 5、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自 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对美术风 格史的研究、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 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以及 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在20 世纪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主义批 评对设计的纯形式研究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 6、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 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奇和格 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设计学校,其 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 竟事业。 7、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讨 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 理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形成于19 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最为著名 的是欧文。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 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为相 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衷主义。折衷主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完整版)

绘理学院工业设计教育是专业从事北理工业设计专业考研的设计培训机构,主要从事工业设计考研辅导、工业设计考研理论辅导、工业设计手绘培训。绘理学院的讲师均是来自名企一线的资深设计师,以及北理历年考研高分数、高素质的研究生,他们的人生阅历、工作经验和考研经验非常丰富,授课生动易懂,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融合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教学方法,为学员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绘理学院工业设计教育致力于北理工业设计考研,并且只专注于北理工业设计考研精英教育。“绘”即手绘,“理”即理论,我们不但要手绘精湛,还要理论并行,这样才能开创美好的北理生活新篇章!绘理学院自成立三年时间里先后辅导过数十位同学,录取和辅导数量比保持在1:3左右。

辅导精细化,个性化 我们实行精英班教学,由数位讲师教学,根据每个学员的基础不同,制定出适合你自己的复习方案(私人订制)。与某些大型辅导机构不同的是在于精,要的是效果,而不是几十人上百人的大班教学。 辅导更专业,更内部 绘理学院讲师均是来自名企一线的资深设计师,以及专业素质很高的北理研究生,对于北理工业设计专业方向,考研细节,导师理念更加了解。可以得到更新更权威的信息以及第一手的资料。 辅导性价比更高,收费更合理 由于学员大部分都还是学生,自己没有收入用的都是爸妈的钱,我们很理解考研学生的艰辛,采用按效果收费的方式,考上了就交全部学费,考不上就少交一些学费,避免大家交太多的冤枉钱。 辅导时间更全面,更加长久 我们的辅导属于全程精英辅导不单单是暑假仅有的15天,后期还会有作业,十月以后每周都会留作业,并在网络讲解。如果进入复试,还会辅导3天,并且包括作品集的辅导。只要是绘理学院的学员均是我们的挚友,随时有事,随时问,我们都会解答,不单单是学习方面的,还有生活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你收获的不单单是考研方面的经验还有学长学姐们的人脉,会在你的学业事业有更大的帮助。

新闻学概论重点总结

1. 新闻学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2. 从内容看新闻学分为:理论,历史,应用 3.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原则是:1)报刊独立自 主不受政府的干涉。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休整”理论。4)对事实的信念。 4. 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基本要求:1)对每日的事件给以真实、全面,理智的报道,并将他们至于能显 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关系之中2)报刊要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 3)报刊要反映出社会各个集团的典型画面4)报刊要提出和澄清社会目标和价值观5)报刊要“完全接近每日的信息” 5. 新闻要素:是构成新闻的必须材料,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因五要素的英文开头字母都 是w,故也称“五个w”。 6.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 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7.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 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8. 宣传与新闻的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具体区别1 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 宣传自身的需要,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2 归宿点不同:宣传者的目的是要人们理解一定的观念并接受它、支持它;新闻发布者是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3 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需要新,宣传需要不断地重复4 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材料和观点的统一。 9. 新闻媒介对舆论导向的作用?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构成了一种天然,密切的关系。 1)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新闻媒介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2)引发舆论:舆论形成必须要有意见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 3)引导舆论: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额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10. 媒体融合:概念包括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介 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11. 报纸定义及特点: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特点:1) 记录性好,便于思考; 2) 选择性强,读者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内容来读;3) 材料运用自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深度报道; 4) 制作程序多而繁杂,新闻时效差;5) 受文化水平限制大,受众基础不如广播、电视广泛;6) 不 如图像和声音逼真有感染力。 12. 广播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1) 迅速及时, 时效性强;2) 无远弗届,渗透性强;3) 对象广泛,群众性强;4) 一瞬即过,不易保存;5) 顺序接受,选择性差 13. 电视定义及特点: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特点:1) 现场 感2) 亲切感;3) 简洁明了;4) 长于动态新闻,短于深度报道;5) 电视新闻的采访、制作、传播、接收有较高的物质技术要求。 14. 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的共性可以说是新闻媒介的一般性质。新闻媒介的共性指的是包括各个时 代、各个国家、各个阶级、各种类型的所有新闻媒介的共同特点。包括:1) 新闻媒介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机构和立法、司法、行政机构一样,同属上层建筑,在社会上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它仅仅是舆论机构,没有立法、司法、行政那样的强制性和指挥权。2) 新闻媒介作为以传播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机构,和其他传播意识形态的机构、载体的区别在于:1新闻媒介是反映现实变动的,区别于历史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完整版)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核心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