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概论第三章ppt课件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 第三章设计溯源

托斯卡纳式:托斯卡纳 式是对希腊多立克式的 简化,去掉了柱身的凹 槽,柱身粗壮,雄健有 力,风格简约朴素,罗 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 石柱采用此柱式。
组合式:组合式是将爱 奥尼亚柱式柱头的涡卷 饰与科林斯柱头茛苕叶 饰组合而成,整体形态 更加复杂、华丽,罗马 的奥古都广场石柱采用 此柱式。
拜占庭建筑
胎质不同
陶器使用粘土制作,烧制后 较为粗松;瓷器则使用瓷土 ,烧制后非常坚致。
用釉不同
陶器大多没有釉或者使用的 釉很粗陋;瓷器则一定有釉 ,且釉料越来越精致。
火候不同
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约为 800°C左右;瓷器的烧制温 度较高,约为1200°C左右。
陶瓷的发展历程
殷商时期
从陶器发展到瓷器,经历了半瓷质陶器的过渡阶段 ,在殷商时代出现,汉代逐渐成熟。
外部造型上
哥特式建筑在外部造型上突出了仿罗马建筑的沉重 稳定感和半圆形拱门的样式,基本构件是尖拱和肋 架拱顶,形成高直、挺拔的建筑形式。
装饰设计上
哥特式建筑在装饰设计上十分讲究,从拜占庭教堂 的琉璃嵌画中吸取灵感,创造了镶嵌彩色玻璃窗画 ,基本色调为蓝、红、紫三色。
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不仅为了使石器光滑美观 ,且能使之规整、锋利,最后有的还 进行钻孔,以便于装柄或便于携带, 以提高实用价值。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陶器用具的设计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设计 领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陶器起源
我国的陶器起源很早,且前发现最早的陶器资料,是湖南道县玉蟾岩出 土的釜形陶器残片,距今一万年。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01 代表
黄河中上游以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黄河下游以龙山文 化为中心的黑陶,长江以南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设计学概论课件

近代设计
01
02
03
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设 计逐渐从手工艺转向工业 化生产,出现了许多新的 设计领域和风格。
功能主义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功能主义成为主导的设计 理念,强调产品的功能性 和实用性。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该运动反对工业化生产对 传统手工艺的冲击,提倡 将艺术与手工艺结合,强 调个性化和人文价值。
人性化设计
总结词
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需求 的设计理念,旨在通过关注人的心理和生理 需求,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性,同时增 强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归属感。
详细描述
人性化设计关注人的需求和情感,通过深入 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心理特征和情感需求 ,将人的因素融入到设计中,使产品更加符 合人的使用习惯和审美需求,提高产品的易 用性和舒适性,同时增强人们的情感共鸣和 归属感。
平面设计广泛应用于广告、包装、品牌形 象、印刷品等领域,对商业推广和品牌建 设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概述
环境设计是对人类生存环境进行规划、改造和美化的学科,旨在创造 舒适、美观和具有文化内涵的环境。
环境设计要素
环境设计涉及空间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强 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并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深入设计。
详细设计
对选定的方案进行深入的细节设计,包括功 能、外观、人机交互等。
实现与评估
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并进行全 面的评估和优化。
05
CHAPTER
设计的领域与分类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概述
产品设计是通过对产品外观、功能和结构等方面的创新设 计,满足人们的需求并提升生活品质的学科。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完整版)

的学科,设计学的产生是20世纪以来的事件;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毫无疑问有着它自己的研究对象。
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使得设计学本身具有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特征;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全国百家知名出版社全国特约经销商-文乔图书专营店整理资料)又使得设计学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
本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登载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
目录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1.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设计概论--设计的发生与发展 ppt课件

34
阿波罗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35
在雅典的卫城 出土的多件女 子雕像,她们 都是着衣的。 这一尊女子雕 像被称之为 《握着蛇的 女子》。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36
《维纳斯诞生》
这是块过渡时期最著名的浮雕,共三块,分别嵌在原罗马皇帝路得 维希御座背面和两侧,因此而称《路得维希宝座浮雕》,靠背面上雕 37 ppt课件 ppt课件 刻着维纳斯诞生的故事。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68
室内外空间设计 设计专业化的形成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69
2.巴洛克风格
圣彼得教堂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70
圣彼得教堂大厅上的穹窿大圆屋顶十分别致,它为米 开朗琪罗晚年的建筑杰作,直到他去世后26年才由其 他建筑家继续完成。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其他工艺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42
4.罗马式建筑的风范
君士坦丁凯旋门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43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44
斗兽场
斗兽场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45
万神庙是一座带有穹顶的圆形建筑,它是古罗马建筑 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物之一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46
一、原始文明与古典设计 1、原始时期的绘画 2、金字塔与埃及文明 古埃及的建筑:严整而科学的城市规划 雄伟而壮观的金字塔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25
胡夫大金字塔
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的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 减短为227米。塔原高146.5米,经风化腐蚀,现降至 137米。
设计学概论1-4章课件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 成语词、纹样、标识、单行、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解构
借用
艺术 手法
装饰
创造
参照
装饰: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装饰是最传统又常用的方法。装饰并不等于“罪 恶”,也不等于错误,关键在于使用是否恰如其分。好的装饰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 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的装饰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多 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附件。
三
三
设
设
计
计
作
作
为
为
经
经
济
济
体
体
的
的
管
管
理
理
手
手
段
段
四
设 计
设计是生产的组成部分
与
设计为生产服务
生
产
设计与生产
和
消
设计师要向生产人员学习
费
生产部门必须认识设计
的
关
系
四
设
消费是设计的消费
计 与
设计为消费服务,消费是一切 设计的动力与归宿
生
产
设计与消费
和
消
设计创造消费
费
的 关
人类物质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消费 和文化消费。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解构
借用
艺术 手法
装饰
创造
参照
创造: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解构、装饰、参照等方法的基础。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创造:创造是设计艺术最根本的方法,是借用、解构、装饰、参照等方法的基础。
设计学概论第三章

二、陶器设计
• 最早陶器:8000多年
其中主要有: 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 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 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彩陶
即彩色陶器,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
入窑经 900 ~ 1050 ℃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 的图案。
• 五、工具• 五、纺织品来自服饰• 学习目的:本章对中国传统设计美学观念产生的文化理论背景和思想基础进行论 述,使读者关注中国美学与设计审美形态形成的关联。
• 学习提示:
从中国传统儒、道、释美学中透视中国传统设计现象,思考中国传统 器物造型观念与文化思想的联系。
• 考察中国文化哲学思想 • 研究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等多方面内容 • 了解先民生活习惯、居住方式、地域环境等客观因素
•
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高37cm,口径10cm。 • 罐小口,圆腹,腹侧 安双环耳,平底。胎呈 暗红色。肩及上腹部以 宽肥的黑彩条带和细窄 的锯齿状条带构成漩涡 纹,利用弧线的起伏旋 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 韵律感。这种将柔和的 弧线和醒目的圆点相结 合构成二方连续的装饰 带,是马家窑文化的典 型构图方式 。
•
彩陶蛙纹双系罐,
高42cm,口径13cm。 • 罐泥质红陶,口外侈, 薄唇,球形腹,小平底, 腹部两侧有竖耳。于橙 红色陶衣上绘黑彩变形 蛙纹。彩绘线条流畅, 富于变化,与造型协调 一致。 • 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 马家窑彩陶应用较为普 遍的花纹之一。
例如 安徽出土的“七孔石刀”, 设计制作非常简洁悦目。
档案: 名称:七孔石刀 出土地:安徽潜山薛家岗 用途:砍杀兵器 规格:325×95×10mm
意义:
新石器的设计,在追求实用功能的同时,兼具有明显的形式美意义,体现 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一客观真理。从纯功能性设计到对 美的设计的自觉追求,我们的祖先将设计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设计概论第3章

A.设计的人文意识 A.设计的人文意识
3.1.1设计批评的标准 3.1.1设计批评的标准
人文意识应成为设计批评的尺度。设计是创新的、形式的、 审美的、视觉的、个性的,这就必须要求设计有艺术性、 人文性;其次,当代设计讲究可持续发展,讲求生态设计, 要以人为本,这也需要设计要有人文意识,所以人文意识 成了设计好坏的基本尺度和现代设计批评的基本标准。
第三章设计批评与评价标准
15
设计本身是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它与生产、 管理和消费密不可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 依存,这也是设计作品能够赢得市场的重要保证。 首先,设计与生产紧密相连。 其次,设计与消费相互依存。 当然,设计批评标准的尺度不止以上这些特征, 还具有精神性、科学性、象征性等尺度。
艺术符号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阐释学、现象学和接 受美学等,使当时的设计批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李立新在《设计概论》 李立新在《设计概论》一书中对设计批评理论进行了较为 详细的分类。他从形态学的角度,将设计批评的理论分为 设计表现论批评理论、设计接受论批评理论以及设计本体 论批评理论三大类。其中,设计表现论批评理论包括格式 塔心理美学批评、设计符号学批评、设计后现代批评;设 计接受论批评理论包括阐释学批评、现象学批评和接受美 学批评;设计本体论批评理论包括结构主义批评和解构主 义批评。在这里挑选其一作简单的阐述。 “设计符号学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已十分流行,但到80 设计符号学批评” 20世纪70年代已十分流行,但到80 年代才被工业设计师广泛使用。用符号学方法直接催化出 符号学批评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中叶索绪尔· 符号学批评的思想源自于20世纪中叶索绪尔·皮尔士的符号 学理论。
第三章设计批评与评价标准 7
设计学概论课件(全)

一、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线条 质感
色调
形体
视觉
元素
光线
色彩 空间
设计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二、设计的艺术含量
专用 设计 语言
不是“化妆”
实用化求美法则
自由美
康德
依存美
特殊的艺术
从古到今,设计的艺术追求都在设计品中体现出来的。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解构
借用
艺术
手法
装饰
创造
参照
借用:在设计中借用某句诗、某段音乐或者某个镜头、某一雕塑或其他艺术作品,借用 艺术创作的风格、技巧等,是设计的一种手法。广告设计中经常使用。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解构: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 成语词、纹样、标识、单行、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
三、设计的艺术手法
解构
借用
艺术 手法
装饰
创造
参照
装饰:在解决设计的艺术品质问题时,装饰是最传统又常用的方法。装饰并不等于“罪 恶”,也不等于错误,关键在于使用是否恰如其分。好的装饰可以掩去设计的冷漠,增 添制品的情感因素,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力;好的装饰是设计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多 余的装饰才是可以随意增减的附件。
设计学概论课件(全)
?
?
?
?
?
受众个性
设计批评
位置互换
过去
风
现在 格 将来
受众
状 设计 态 概论
社会
室内设计师
设
计
产品 设计师
者
平面设计师
艺术
文 化 经济 科技
何为设计……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 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时工匠在玉器选择、开料和琢磨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运用了圆雕和浮雕工艺,并创造性运用“俏色”工艺。
19
玉螭凤云纹璧
白玉龙纹出廓璧
20
2.2 建筑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2.商、周和战国时期
商代初期的偃师二里头宫室遗 址是至今发现最早的宫室
21
2.3 服饰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2.商、周和战国时期
17
2.1 青铜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2.商、周和战国时期
曾侯乙尊盘
青铜器 的冶铸方法: 陶范法和失 蜡法,用失 蜡法制造的 铜器,层次 丰富,精巧 细致,具有 特殊的立体 装饰效果。 曾侯乙尊盘 就是采用失 蜡法铸造。
18
2.1 玉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2.商、周和战国时期
明宋应星在《天工开 物·乃服》中写道:“贵者垂 衣裳,煌煌山龙,以治天下;贱 者祖(音呸)褐集(音思)裳,冬 以御寒,夏以蔽体,以自别 于禽兽。
而这个在科学上有杰 出贡献的大学问家也附和了 “人物相丽,贵贱有章”的 说法。这就是说服饰之美有 着深深的政治属性。 中国 历代把章服定为制度,以法 令的形式加以推行。
青铜器设计,是我们的祖先继彩陶和黑陶以后,在产品设 计领域的又一伟大创造。
奴隶社会不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始社会,残酷的阶级统治是青铜器设计 的基本特征。
青铜器的设计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主阶级的统 治需要、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对青铜器的设计施加着决定性 的影响。
14
2.1 青铜器
饕餮纹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2.商、周和战国时期
1.1 石器
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挑选石块,打制成石 斧、石刀、石铲等各种工具。由于石块粗笨,器形短小,为了使用方便, 人们又在石器上安装木头或骨角的把柄,设计出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 成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不只是为了使石器光滑美观,且能使之工 整、锋利。最后有的还进行钻孔,以便于装柄或便于携带,以提高实用 价值。
(一) 原始工具、陶器、服装的设计特点。 (二) 奴隶社会青铜器设计的重要地位;章服制度;“百家争鸣”的设计 思想。 (三) 封建社会时期建筑、园林、家具、陶瓷、纺织品与服饰、工具、兵 器等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品(包括相关理论代表著作)。
3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史前时期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纹饰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棋盘纹彩陶双耳罐
7
1.2 玉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史前时期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几乎与彩陶器和黑陶器同时产生和发展的是玉 器。比之石器和陶器,不具有使用功能的玉器从诞生之时便具有独特的 审美价值和附加的象征意义。
8
1.3 建筑
15
2.1 青铜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2.商、周和战国时期
司母戊方鼎
饕餮(读音tāo tiè) 纹
饕餮纹 ,又称 兽面纹,采用抽象和 夸张的手法,造成狰 狞恐怖的视觉效果, 充分体现着奴隶社会 的精神意义。
商代后期的后母 戊方鼎是这一时期的 典型作品,是目前所 见世界上最大的青铜 铸鼎。
16
春秋莲鹤方壶
此壶(莲鹤方壶)全身均浓重奇诡 之传统花纹,予人以无名之压迫, 几可窒息。乃于壶盖之周骈列莲瓣 二层,以植物为图案,器在秦汉以 前者,已为余所仅见之一例。而在 莲瓣之中央复立一清新俊逸之白鹤 (仙鹤),翔其双翅,单其一足 (郭沫若先生观看莲鹤方壶照片, 写下此语,照片上莲瓣遮挡鹤之一 足,故有“单其一足”,此鹤实乃 双足而立也),微隙其喙作欲鸣之 状,余谓此乃时代精神之一象征也。 此鹤初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 躇满志,睥睨一切,践踏传统于其 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之飞翔。此 正春秋初年由殷周半神话时代脱出 时,一切社会情形及精神文化之一 如实表现。
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 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 印纹陶。
小口尖底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典型水器。
马家窑尖底瓶
6
1.2 陶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史前时期
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匠师不仅从造型上注重陶器的使用功能,为了美 化器物,还创造了多种不同的装饰设计手法,如拍印、刻画、堆贴、镂 孔、彩绘等,其中彩绘是我国新时期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 饰设计手法。
11
12
1.5 工具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史前时期
狩猎工具与武器的设计中,石块和木矛一直是最主要的器具。
原始社会石器
古代最早的玉兵器
13
2.1 青铜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2.商、周和战国时期
中国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开始使用天然铜制造小件工具和 装饰品。从夏代开始铸造青铜器,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 铜器的设计铸造达到了顶峰。
1
设计概论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概述 2.史前时期 3.商、周和战国时期 4.从秦代到晚清
2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概述
设计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对石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制作。
1、中国设计溯源三个阶段
一、史前时期 二、商、周和战国时期 三、从秦代到晚清
2、考核知识点
石器是人们最主要的生产工具,石器工具的设计是原始社会最早和 最主要的设计内容。
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和以磨制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代。▲
4
北京猿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福建漳平出图的磨制石器
5
1.2 陶器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史前时期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设计,除了石器工具的设计以外,另一个重要的 设计领域就是陶器用具的设计。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史前时期
我们的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天然岩洞;一是 构巢而居。
早期的原始木构架建筑,奠定了将来木构架建筑的锥形,揭开了中 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序幕。
9
10
1.4 服饰
设 计 概 论 | 第 三 章 中国设计溯源 1.史前时期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22
战国中晚期 佚名 人物御龙帛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