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探讨

合集下载

制冷空调节能应用新技术

制冷空调节能应用新技术
在相同冷凉输送的时候 , 需要消耗的泵功率降低 , 其不足之处 在于制作 过程复杂 ,需要一定的机械功消耗。 ( 2 ) 共 晶盐蓄冷 。 该技术最早 由日本某公司研究室研 制出 , 主要适合 于空调系统的蓄冷 , 去主要原材料选用 十水硫酸钠作为 主要成分 , 然后 添加一定 比例的添加剂后 , 温度相变 8 一l O ℃, 所以在常用的空调制 冷
2 0 1 4年第 1期
电子机械工 程
制冷 空调节 能应用新技 术
■李利 国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必然会 出现能源的供应紧缺的现象 , 能源是 关 系到我国社会稳 定 、 经济发展与 国家安全 的重要 问题。 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不断提 高, 对生活环境的质量也有 了更 高的要 求,空调 系统在.  ̄q l l 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能源消耗不断的提 高。 根据统计 , 空 调 能耗 占据整个建筑能耗的百分之三十至六十 , 所 以空调节能技术的研 究和探讨 是非常有 必要 的 , 此外 , 空调 的含 氟制冷- t f 0 对臭氧层会造成影 响,高能耗 、 低效率 的空调 系统会排放更 多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 气候变 暖,引起温 室效应 ,因此 空调 节能技 术的研 究与应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 然要 求。
变频技术的应用 现在 , 变频技术在
样也会降低 。 因此该系统 只能在太 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使用 , 才能对节 能产生重要的作用。 此外 , 可以利用太 阳能驱动吸附硅胶转轮 , 这样就可以实现转轮除 湿空调 。 该系统还可以与传统的空调 进行结合 , 组成除湿空调系统 , 满 足降温和除湿的作用 , 在湿度大 、 通风差 的室 内较为实用 , 其节能效率
冷两种 , 水作为最简单 的蓄冷材料 , 在研究 中是时间最长的 , 水蓄冷技 术的优势在于简单 、 安全 , 但是其 蓄冷的密度低 , 传输 过程中消耗的能 耗较大 。 而冰蓄冷也是最为常用的蓄冷方式 , 利用冰的消融来 达到冷 量 的释放 ,比水蓄冷的密度大数倍 , 同时蓄冷槽体积小 , 供冷稳 定且持续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

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摘要:空调制冷系统是现代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制冷剂循环流动来调节室内温度。

然而,由于系统设计不合理、设备老化、操作不当等原因,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往往偏高,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

同时,制冷剂的排放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空调制冷系统进行节能优化,提高其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研究了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包括选取高效的制冷设备、合理配置设备、合理使用制冷剂、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系统自控优化、改变空调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习惯、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空气质量控制、能量管理、自动化控制等11个方面。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数据对比,证明了节能优化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节能优化;空调系统;措施;效率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空调制冷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物中重要的能源消耗部件,对其进行节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还能有效保护环境,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研究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并分析其实际应用效果。

一、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空调制冷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一部分,其能耗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空调制冷系统的能耗不仅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对环境污染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影响。

因此,进行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措施1.选取高效的制冷设备选取高效的制冷设备是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使用高效的制冷设备,如变频空调器或全封闭式压缩机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的能效比,减少能源的消耗。

2.合理配置设备合理配置设备是空调制冷系统节能优化的另一个关键措施。

包括减少管路长度、控制阀门开度等,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合理使用制冷剂制冷剂是空调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制冷剂也是节能优化的重要措施。

综合建筑空调节能技术的探讨

综合建筑空调节能技术的探讨
性的“ 免费” 预冷。 2.2 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技术
2)制冷机组的冷凝热回收
制冷机组冷凝热回收的换热设备目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这
一类的热回收设备可以与不同的系 统结合起夹使用。 如果与生活用热 水系统相结合, 使压缩之后的制冷剂首先进人板式热交换器, 生活用 热水通过热交换器的另一侧, 由于被压缩后的制冷剂温度较高, 只要 设计合理, 它能够提供的热量完全可以将热水加热到洗澡用的温度, 可以储存在保温水箱中, 满足人们的需要。 当制冷机组的 冷凝器所产 生的热量不能够将热水加热到需要的温度时, 亦可在系统中添加水
建筑的内区需要长年供冷, 才能满足空调要求。 因 可以在原有常规空调水系统基础上增设部分管路和设备, 此, 当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低到某个值以下时, 关闭冷水机组, 流经冷却 以 塔的循环冷却水直接或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 提供建筑空调所需要
的冷负荷。 较常用的方式是在冷却塔供冷时, 使用板式换热器实现冷
却水和冷冻水系统的换热, 这样可以避免较“ 的冷却水直接进人 脏” 末端设备, 保证了冷冻水系 统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在空调系 统中, 冷水机组的能耗占有极高的比例, 用冷却塔供冷 技术可少开或不开冷水机组, 可减少冷冻机运行时间, 大大减少了供 冷费用, 其节能效果是显著的; 还防止了当 冷冻机长期在远离, 给室内 暖; 夏季, 取” 来, 供 采
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 释放到水体中去。同一系统可实现三大功能: 冬季供暖、 夏季制冷和提供日 常生活用热水。 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的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 一般为 1025'C , 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 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 是很好的热
源热泵作为辅助热源以满足用户需要。
1)水源热泵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 (如地下水、 河流和湖 泊) , 或者人工再生水源( 工业废水、 废气等) 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

空调节能的方案设计探讨

空调节能的方案设计探讨

空调节能的方案设计探讨摘要: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温度的变化,使得空调慢慢已经成了工作场所、家庭等地的必备品。

该文重点介绍了空调节能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对空调能耗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分析了目前空调系统节能中存在的设计、运行、使用等问题。

根据空调系统的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该文给出了相应的空调节能方案。

关键词:空调节能方案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空调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着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我国一直提倡节能减排,以促进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同时,在炎热的夏季,风扇、电冰箱、空调等电器的大量使用常导致电力紧张,如果对空调进行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不但可以减轻电力负荷,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1 空调系统节能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使得总能耗中建筑能耗的比重不断增大,在经济较发达的发达国家,建筑能耗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0%,在这些能耗里,空调所占的比重为30%~50%,且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

而目前人们对工作和生活场所的舒适度要求不断增加,人均建筑面积不断增大,使得空调能耗也随着不断增大。

必然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因为目前空调系统使用的能源大部分为电能,常由不可再生能源得来。

这些能源的大量无节制使用,使得地球资源不断被消耗的同时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而,建筑节能已是一个亟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1]。

2 目前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许多有效的节能技术,但是在节能水平上发展潜力仍然很大,还存在需要问题。

2.1 设计管理问题空调系统的设计不仅关系到用户的使用、对其节能水平和节能效果也影响重大,但在实际研制过程中,常常被设计人员和相关部门忽视,使得空调系统设计建造成本高,运行能耗也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对电能的损耗对空调的推广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 运行管理问题空调系统的设计固然很重要,但是空调的运行管理也同样非常重要。

探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及节能控制措施

探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及节能控制措施

探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及节能控制措施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建筑设施工程,其负责为办公、商业、住宅等场所提供冬季供暖、夏季制冷、通风、空气净化等服务。

为了满足不同场所的需求,工程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及使用情况,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实现高效节能。

本文将探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节能控制措施。

1. 综合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可以通过太阳能热水系统来为建筑物提供温暖的热源。

太阳能热水系统由集热器、水箱、管路及控制器等组成,利用集热器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水箱中,并通过管路传输到建筑物各个设备中。

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廉、建设周期短、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 节能环保的换气系统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安装供热通风空调设备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安装高效的换气系统。

换气系统主要由新风机、回风机、排风机等设备组成,能够实现建筑物内部空气的循环更新,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舒适度。

3.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是目前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最流行的控制技术之一。

该系统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因素的优化控制,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设备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目标。

二、节能控制措施1. 设计合理的节能制冷系统制冷设备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中最为耗能的设备,因此,在设计制冷系统时,需要根据运行条件和需求量精确计算冷量,避免过度制冷,降低制冷设备的运行时间,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2. 选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中,设备的选用对节能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在选用设备时,需要综合考虑设备性能、耗能、维修等因素,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从而降低设备的能耗,实现节能目标。

4. 定期检查及维护设备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的各种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从而保证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耐用性。

在维护设备时,需要清洁和更换设备中的过滤器等易损件,保障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

探究空调制冷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节能策略

探究空调制冷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节能策略

探究空调制冷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节能策略摘要:空调制冷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节能策略研究,能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舒适需求,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文从空调制冷系统整体性自控节能设计出发,结合现阶段空调制冷自动化控制和节能策略的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基于满意度实现空调自动控制的方法,实验证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实现空调自动控制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体对居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还能切实做到节能减排。

关键词:空调;制冷系统;自动化控制;节能策略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环境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空调需求直线上升,空调能耗也成为环境保护中尤其突出的问题。

对于空调制冷系统自动化控制和节能策略的研究,有其时代必然性,也有非常大的实践应用价值。

一、空调制冷系统整体性自控节能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关于空调内部水循环的自动控制可以通过对冷冻水、冷却水、供回水压的研究,计算出外部环境所需要温度的相应数值,然后对总管中的冷却水和冷冻水供回水温进行控制,把握好水压和水循环的制冷能力,循序渐进提升水压和水循环的制冷能力;合理控制冷冻水水量,精准把握水量数值;根据外部环境及温度需要合理判断供回水压的设定值,将控水系统的压力控制在最佳;做好以上细节控制之后,旁通阀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实现有效控制;对空调制冷主机的电流按照一定百分比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冷却水和冷冻水正常循环起来,给制冷主机制造足够的温控能力;合理控制冷冻水和冷却水的出水温度,并做好预先设定。

(二)关于空调风机的自动控制风机电机的电压和频率的调整能够实现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

这其中要充分发挥变频器的作用。

变频器的优点是:启用和止用之间的平衡,无极调速;能对定频启动带来的轴承压力进行有效降低和缓解,由此达到提升设备使用寿命和保证设备性能的目的,同时,输出的各种特性正好能满足空调风机性能的各种要求;操作便捷,维护需求较少;可以根据风机的流量和转速之间的关系实现对空调风机的控制,强化各种变频性能,风机控制,电流、电压控制的组合重点研究,能进一步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于冬冷夏热地区空调建筑节能的探讨

关于冬冷夏热地区空调建筑节能的探讨

[ 关键词 ] 冬冷夏热地 区 空调建筑 建 筑节能 建筑能耗通常是指建 筑物使用过程 中所消耗 的能源 , 包括采 暖 、 供 冷 、 明、 照 热水供应及电器 等能耗 。靠空调设备运转达到采 暖和制 冷 目 的 的建 筑 称 为 空 调 建筑 。 夏 两 季 , 调 建 筑 的 空 调 能 耗 一 般 占 整个 建 冬 空 筑总能耗的 5 %以上 。 0 积极开展对此类建筑的节能研究 , 尽早 采取合适 的节 能 措 施 ,使 人 们 既 能 在 比 较 经 济 且 不 浪 费 能 源 的前 提 下 获得 舒 适 的生活环境 , 又能节约更 多的能源供 可持续发展 。 1冬 冷 夏 热 地 区空 调 建 筑 节 能 的 意 义 、 所谓 “ 渡地区” 是指我 国采暖地 区与炎 热地区之间 的一条过 渡 过 , 地带 ,是一种习惯提法 ,在建筑 热工设计分区 中则定名为冬冷夏热地 区。我国幅员辽 阔 , 国家标准 中将 全国划分为五个热工气候分 区, 即严 寒地 区、 寒冷地 区、 夏热冬冷地 区、 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 长江 流域 的主要城市包括上海 、 南京 、 杭州 、 合肥 、 昌 、 汉 、 南 武 长沙 、 重庆 、 成都等 均属夏热冬 冷地 区。这一地 区气候 的共 同特 点是 : 夏季气温高 , 最热 月 平均气温 2 ℃~ 0 , 5 3 ℃ 最高气 温达 4 ℃以上 ; 0 空气 湿度大 , 对湿度经 相 常在 7 %~ 0 0 8 %甚至更高 , 加剧 了酷暑 和严寒 对人体 健康的威胁 , 给人 的感觉是夏季闷热和冬季 阴冷 , 生活和工作造成十分不利 的影 响( 对 见
4. 25
54 . 6 3
32 .
-. 59 —. 27
— 81 1.
8 0 8 3

浅谈制冷空调的节能技术

浅谈制冷空调的节能技术
科技创新与应用 I 2 0 1 4 年 第5 期
应 用 科 技
浅谈制冷空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节能技术
王 荣 梅
( 辽 宁石化职业技 术学院, 辽宁 锦 州 1 2 1 0 0 1 ) 摘 要: 节能减排是实现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 而作为能耗大户的空调 系统 , 其节能设计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文章主要
针 对 空调 制 冷 系统 的 节能 降低 措施 进 行研 究 。 关键词: 空调 ; 制 冷 系统 ; 节 能设 计
据, 比如水压差或温差等 , 然后对水泵及风机进行直接数字调节 , 降 1影 响 空调 制 冷能 耗 的主 要 因素 实 现节 能 目标 。 最后 , 还可 以采用 动 态 变流 量 控 制 由于投 资 初期 已经决 定 了压缩 机 的效率 , 因此 对 空 调 制冷 系 统 低 空调 的 电能 消 , 利用动态变流 产生 直 接影 响 的 因素 主 要包 括 以 下几 个 方 面 : 首 先温 差 。一般 情 况 技术。制冷空调运行过程中负荷发生变化在所难免 , 对冷水机组及冷动 下蒸 发 器 内制 冷 剂蒸 发 的温 度 必 须低 于 空气 温度 , 才 能 将 机房 中 的 量控制技术可以对系统采集数据进行模糊运算 , 控制 , 促使冷水机组的工作状 热能转 给制冷剂 , 压缩机再将挥发成气体状态的制冷剂吸走 , 促使 风机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实时调节 、 蒸 发器 的压 力 保 持 平 衡 状 态 , 整 个 过程 中 由于 温 度 会 升 高 , 所 以空 态发生改变 , 包括冷冻水 、 冷却水 的流量 、 冷却 风机 的风量等各项参 保 证 冷水 机 组处 于 最 佳 的运 行 状态 。当冷 水 机 组 处 于运 行 状 态 调的制冷效果也受到直接影响。在制冷空调系统 中, 制冷工作时的 数 , 系统还可 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模糊运算 , 分析 出合理 的控制 能耗 、 空 调 的投 资 成本 来 决 定 实 际 温 差 的大 小 。其 次 , 膨 胀 阀 开启 时, 再将这些参数分别传送至冷水机组 、 冷冻水控制子 系统 、 冷却 度 。要对膨胀 阀的过热度进行定期检测 , 参照相关说明书对其开启 参数 , 度 进行 调 整 , 使 其过 热 度 保 持在 5 ℃~ 8 ℃的范 围 内。最 后 , 一 般 情况 水控制子系统及冷却风控制子系统等 , 以保证整个 系统均处于平衡 下风冷式冷凝器 比较常用 , 其结构包括多组 盘管 , 且为增加空气面 的运 行 状态 , 最 终 实现 节 能降 耗 的 目标 。 3 制冷 空调 系 统 中新 型 节能 技术 的应 用 的热传 面积 , 盘 管外 还 添加 肋 片 , 并 且 风机 转 动 加 速空 气 流 动 , 以保 证 空气 面的 传 热效 果 。 由 于肋 片 间距 相对 较 小 , 且 空 调 运行 时 间长 , 随 着科 学 技术 的不 断进 步 , 越 来 越 多 的新 型 节 能技 术 被 广泛 应 冷 凝 器 翅 片 上容 易 附着 杂 物 , 导致 冷 凝 器 热 阻增 加 , 从 而 影 响 其 冷 用于 制 冷空 调 系统 中 , 下 面 主 要介 绍 两 种 : 一 是 热声 制 冷 技术 , 该 技 术是本世纪初 出现的一种新型制冷技术 , 相 比传统的蒸 汽压缩式制 凝效果 , 增 加 电能 消耗 。 2制 冷 系统 的节 能设 计 冷系统 , 热声机的优势 十分突出 : 比如该技术采用 的是惰性 气体 或 2 . 1合理 选 择设 备 相关混合物作为工质 , 无需使用制冷剂 , 最大程度上降低制冷剂对 加重温室效应 ; 并且热声制冷技术结构简单 、 可靠性 首先要尽量降低压缩机 的消耗功率 ,保证压缩机的工作效果。 臭氧层 的破坏, 如 果是 变频 空 调 系 统 , 还 要 注 意 合 理选 择 压 缩 机 的 运 转频 率 , 保 证 强 , 无需使用贵重材料 , 大大降低 了投资成本 ; 此外 , 其设备结构 中 其处 于 额定 状 态 下运 行 ; 其次 , 要 保 证 热交 换 器 的性 能 。 从 某 种程 度 不存在振荡的活塞 、 油密封、 润滑等运动部件 , 大 幅增加了其使用寿 上讲 ,制冷 剂 的冷 凝 压 与蒸 发 压 是 由热 交 换 器 的性 能 来决 定 的 , 即 命 。 与 传统 制 冷 系统 相 比, 可 以说 热声 制 冷技 术 近乎 完 美 , 因 此可 以 冷 凝压 越低 、 蒸发 压 越高 , 则 压 缩 机 就会 获 得 比较 小 的功耗 , 反 之则 断言 , 其将成为新一代制冷技术的发展方 向。 功耗会 增加 。因此要保证 热交换器 的高性能才能进 一步降低 冷凝 另外一种即是人工智能技术。 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 的出现与发 压、 提 高蒸 发 压 。 展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里程碑 。 现在人工智能 的应用领域还局 限 于智能控制 、 故障检测及诊断、 负荷预测等 , 尽管其可 以克服传统仿 2 . 2合 理 选择 设 计参 数 方 面要 掌 握 合适 的风机 风 量 。 因为 风机 的风量 与 压缩 机 的输 真技术的诸多不足之处 , 但是短期 内其部分功能仍然无法达到仿 真 入功率成反 比关系 , 即风机风量越大, 压缩机输入功率就越小 , 相应 技术 能够 实 现 的效 果 。 因此 , 在制 冷 空调 应 用领 域 , 可 以将 人 工 智 能 的会增加风机的输入功率 。因此要保证风机风量选择的合理性。 设 与传统仿真技术互相结合应用 , 实现智能化仿真 , 二者取长补短 、 相 计过程 中, 如 果 系 统 规模 已 经确 定 , 则根 据 噪 声 的 最 大 上 限 值 所 确 辅相 成 , 因此仿 真 技术 与 人 工智 能 技 术 可 以在 理 人论 上 为 制 冷 空 调 定 的风 量 即为 风 机 风量 ; 对 于 变频 空 调 而 言 , 由于 在 整 个 系 统 的 输 的准确控制提供可靠依据。制冷系统实现计算机 自动控制 , 可以最 入功率中, 风机 的输 入 功 率所 占 比重 较大 , 尤 其 是 室外 空调 , 因此 在 大程度上保证控制器 的冷量输 出, 更加安全 、 可靠 , 并且可 以保证空 选 择 实 际风 机 风量 时 要小 于 额 定模 式 中的 风量 。另 一方 面 , 要 减 少 调系统处于最佳的经济状态运行。 由此可见, 空调系统的控制 中, 加 压力 损 失 。热交 换 器 的性 能 、 风 机 的 风量 决 定 了冷 凝 压 力 和蒸 发 压 入一 系列的 自适应控制与智能控制方法 ,与常规控制系统相 比, 智 力, 而这两个 参数又对压缩功耗产生直接影响 , 由于从压缩机排气 能控制系统会获得更高的能效 比。 参考 文献 口到冷凝器入 口、再从蒸发器 出口到压缩机 吸气 口会产生压力损 失, 从而对压缩功耗产生影响 , 因此要尽可能降低压力损失 。 f 1 1 李军, 朱冬生, 赵朝晖. 太阳能吸 附式空调 的研究与展望[ J ] . 流体机 2 . 3合 理选 择 适用 的节 能措 施 械, 2 0 1 1 , 3 2 ( 7 ) : 6 1 — 6 4 . 首先利用设备 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空调末端设备的控制 。 一般情 『 2 ] 张 万路 . 关 于 中央 空调 系统余 热 节 能技 改后 测 试评 价指 标 的探 讨 况下通风系统均有 自控功能, 其可 以实现对空调末端一 系列设备运 I 川 . 计量 技 术 , 2 0 1 3 , 5 ( 4 ) : 1 5 — 1 7 . 行 状态 的实 时监 测与 控 制 , 比如新 风 机 、 回风 机 、 变 风量 风 机 及风 机 f 3 1 何先成. 变频 技 术在 制 冷 空 调 系统 中的应 用及 节 能 分析 f J 1 . 机 电 工 盘管等 , 从而降低整个空调系统的功耗 。自动控制技术是利用直接 程 技 术 , 2 0 1 3 , 7 ( 4 ) : 6 4 — 6 6 . 数字控制器 , 对检测到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 , 实现对设备 的数 『 4 1 石毅登, 田怀 璋 , 陈林辉 , 等. 采 用 变频 技 术 的 制 冷 装 置 的优 势分 字化控制 。 其次, 对于 中央空调系统而言 , 可以利用变频技术对其水 析[ J ] _ 制 冷 与 空调 , 2 0 0 9 , 4 ( 5 ) : 5 9 — 6 2 泵 及 风 机 进 行控 制 。变 频 器 可 以准 确 采 集 到 空 调 中的 相关 运行 数 『 5 ] 周 建戎 , 潘 毅群 . 太 阳能 空调 系统综 述『 J ] . 制冷 , 2 0 1 2 . 2 1 ( 4 ) : 6 0 — 6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探讨
发表时间:
2019-10-18T14:09:58.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作者: 刘路平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能源紧缺现状的进一步加剧,我们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来实现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

身份证号码:45032219850303xxxx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能源紧缺现状的进一步加剧,我们必须加大技术研发来实现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作者
在此先简述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继而对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主要几种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制冷空调节能
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减少能耗的同时,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关键词:制冷空调;发展现状;节能技术

随着空调制冷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经验的同时,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特别是在当前能源日益紧缺的
环境下,我国空调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发展的分叉口,如果不能充分发展制冷空调节能技术,那么空调制造企业必然要面对发展的严冬。作
为一种高能耗设备,制冷空调如果能够充分应用节能技术,那么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发展制
冷空调节能技术迫在眉睫。
1
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在制冷空调行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但是总体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与发达国家先进的制冷空调相比较,我国的制冷空调在节能技术方面存在很大不足,大多采用的国外先进技术,并没有自己的研发成
果。瑕不掩瑜,我国的制冷企业已经充分注意到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重要性,特别是近年来大力推动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工作,目前
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研发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随着制冷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目前所生产的产品,无论是在品种规格,还是在产品性能、产品质量等方
面,较改革开放前均有较大的进步。许多的国内企业的生产模式已经从当初的单纯引进、仿制,逐渐形成基本的自主研发能力,新产品的
开发和推向市场的速度明显加快。我国部分大学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研究,有的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单位,有的院校已经成为
空调制冷研究中心。
2
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方向

机械设备的高效节能永远都是追求的目标。我国每年消耗的能源将近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用电量也是在逐年的增长,我过国虽然
是一个能源大国,但是大量的能源都用于发电等工程中,我们现在正处于高投入、高耗能的发展中,如果我们不能节约能源用量,我们的
子孙后代也无法生存。我们可以开发高效节能的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是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心脏,如果没有节能型制冷压缩
3
影响空调系统制冷的因素
3.1
温差

温差越小,空调系统越容易实现制冷,消耗的能源也会越少。因此,在进行说,就是要确保机房中的热量能够正常传递给制冷剂,并
控制好蒸发器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保证蒸发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这样,由制冷剂吸热蒸发形成的气体才会被压缩机抽走,否则,蒸发器
中的吸热气体聚集在一起,使内部压力越来越大,蒸发温度也会随之升高,最终影响制冷效果。
3.2
膨胀阀

膨胀阀在对压缩机回气过热度的稳定性提供一定保障的同时,也为蒸发器提供适量的制冷剂液体,从而使空调系统的制冷效果得到进
一步的保证。因此,膨胀阀的开启度要保持在适当范围内。膨胀阀开启度过大,不仅会影响压缩机的工作效率,还会对蒸发器正常工作造
成一定的影响,导致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形成能源浪费。并且,随着空调使用时间变长,膨胀阀也会逐渐被磨损,导致其内部结构发生改
变,对本身工作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膨胀阀进行定期检修维护。
3.3
压缩机

压缩机作为空调系统的心脏,在空调制冷系统中起到压缩和输送制冷剂的作用。它通过将电能转化成制冷剂的动能,实现空调场所的
制冷降温,即在空调制冷过程中,通过制冷剂吸收空调场所的热量,并将其运载到空调场所外,经制冷剂冷却再进行排放,从而实现连续
不断的制冷循环和能量转换。由于制冷压缩机工作的稳定性和耗能性直接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因此,需要对压缩机工作能源进
一步优化,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4
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应用
4.1
冰蓄冷技术是目前制冷空调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由于人们对生产与生活的迫切需求,空调用电量已近是总耗电量的百分之六七十,当前由于资源紧缺、电力紧张,空调实业的发展受
到了极大的影响。制冷空调新技术
—冰蓄冷技术,冰蓄冷空调就是利用非高峰期用电,使制冷机在最佳节能状态,将空调系统所需要的潜
热的形式部分或全部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时,换句话说就是用融冰释放的冷量来满足空调系统冷负荷的需要,用来储存冰的
容器成为蓄冷设备,这样的空调可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并且还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率。
4.2
多部门的应用制冷空调节能技术

制冷技术最早应用于食品的保存和空气的调节,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制冷空调的节能技术早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现在像工业生产、建筑工业、农牧业、轻工业、文化体育事业、微电子技术、卫星通信、激光红外技术产品性能
试验和医药生产及医疗卫生等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制冷空调的节能技术。如医药生产方面,可以根据冰蓄冷技术的应用,在节能的
基础上真空冷冻干燥法踪干生物制品及药品和低温下保存血浆、疫苗和进行手术治疗;产品性能试验,可以在低温的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
料、仪表、电子装置及在高寒地区使用的汽车等,都要在地面进行产品的低温性能试验,以检查它们在低温条件下能否正常工作能否达到
规定的性能指标。
5
节能设计基本思路
5.1
对压缩机进行节能化处理压缩机种类繁多

按气体压缩原理,可分为速度型压缩机和容积型压缩机;按压缩机使用电源的频率,可分为定频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因此,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压缩机类型。尤其是要对变频空调的运转频率加以限制,从而实现压缩机在不同时段的额定功率控制,确保能源
得到充分利用。
5.2
做好热交换器的设计处理

如果热交换器具备良好的性能,那么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比如,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系统的冷凝压力相对较
低,那么蒸发压力就会变得很高。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提升蒸发压力从而实现冷凝压力的适当减小,并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实现压
力损失的有效控制,从而有效减轻整体压力系统的能源损耗。
5.3
对风机、风量进行合理控制

合理控制风机风量有助于提高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效率。若系统风机的风量过大,那么输出功率就会减少,与此同时,输入功率会随
之增加。对于变频空调来说,风机功率在各项输入功率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在对制冷空调进行优化设计时,要考虑好风机风量因素,
尽量缩小风机风量,达到节能的目的。压缩机的形式很多,如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它有不同的环保型制冷剂三元叶轮,研究叶轮机械内部
的三维非对称流动现象,深化对激振力产生机理以及失速、喘振等现象的认识,对通过诱导流场主动控制气动失稳、提高稳定度做出探
索;旋涡式的制冷压缩机也应该在中间的补气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不但能够扩大其应用范围,而且还可以提高能效比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重要性,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再盲
目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未来的制冷空调节能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应是燃气制冷技术、太阳能制冷技术以
及热声制冷技术三者,其他技术虽然也具有较强的节能效果,但是由于技术仍存在不成熟的方面,可能需要在下一次技术进步之后才能够
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华林.浅析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的研究现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3,9.
[2]
徐成根.论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J].流体工程,2009,11
[3]
成精华.制冷空调节能设计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2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