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

先回顾一下前天分析的十个方子的方名吧。

心阳虚证:1、桂枝甘草汤(治疗心悸),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火逆之心悸),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治疗火逆,亡阳兼惊狂卧起不安),4、桂枝加桂汤(治疗肾水寒气上逆之奔豚)。
心阳虚兼水气证:5、苓桂甘枣汤(治疗脐下悸),6、苓桂术甘汤(治疗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7、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这是治疗太阳中风类的很像,但有小便不利的情况,所以不是桂枝汤证的)
脾虚证:8、朴姜半甘人参汤(腹胀满者),9、小建中汤(心悸而烦),10、桂枝人参汤(协热下利,但于葛根苓连汤是相反的)。

今天争取把剩下的七个方子分析完。

肾阳虚证(1、干姜附子汤,2、茯苓四逆汤,3、真武汤)

1、干姜附子汤

原方组药为: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这个方子和四逆汤很像,也可以看作是四逆汤吧,因为
四逆汤是: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看看这两个方子的比较,可以看出点什么,四逆汤是两次的治疗量,而干姜附子汤是顿服,这就是差别。
我在肾阳虚三个方子学习体会里绝世华章说的一段话很值得思考的:
干姜附子汤加甘草就是四逆汤,前者作用迅速但持续时间不长。四逆汤的持续时间却后延,甘草在这里发挥甘缓的作用:一则使药效温和持久,二则使药物发挥作用慢。这正如调胃承气汤中用甘草来制约大黄芒硝峻裂泻下之性,因为调胃承气汤是泄热而非通便的

如果按这样说,干姜附子汤应该回阳救逆效果才是最好的,因是顿服,就像强心剂一样吗。那为什么要加了甘草以后才叫四逆汤呢。后面还有个四逆散的,这几个方子是相当难辨的哦。

回阳救逆是明显的,但不名为四逆汤,肯定有医圣的道理,下来看看原文是怎么用的吧。

第六十一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抄段书的主原话,更好理解一点:
病在太阳,先下而后复汗,是为治疗失序。汗下使阳气大伤,虚阳被盛阴所逼,欲争不能,欲罢不甘,昼日阳旺,能与阴争,故昼日烦躁不得眠;入夜则阳气衰,无力与阴争,故夜而安静。少阳证喜呕,阳明证多渴,今不呕,不喝,亦无表证,说明病邪已离阳而入阴。阴邪内盛,若格阳于外,可见身大热,今身无大热,而未达

阳气外亡之程度,然阳虚而身热,亡阳之
变恐生叵测,故用干姜附子汤急温阳气。

这段话说的甚合我心,我是说不下这么好,尤其是黑体大字,更说明了这个病的进一步发展是怎么样的,下一步就是阴盛格阳,病人身大热,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以为是热症再用苦寒药的,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大热之像却是寒极之证,做为医生的不可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再进一步的发展就是阳气散后之四逆汤证了,四肢逆冷,病人这时就在生死线上,你用药用的好,可以把病人从鬼门关里拉出来,不然真是危险了。

再看一下
第三百二十三条:少阴症,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我发现医圣说话很有意思的,急温之,说明很是迫切的,而宜四逆汤的宜字,说明医圣的内心是有变化的,像本条的干姜附子汤主之。一个是宜,一个是主,这两个字意义也很深呀。

到了后面病情险象环生,只能用宜字来代替医圣内心的焦虑了。就像扁鹊最后见了蔡桓公要跑一样的心思。

干姜附子汤是急迫回阳,比四逆汤来的不快的,就是怕后面的变证出来,才用顿服的。
上面还有个细节,那就是别的方子的附子的用法是破八片,这里是切八片,我觉得这是笔误的问题,不是大问题的。

下面说第二个方子

茯苓四逆汤:茯苓四两,人参一两,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炙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我平时觉得茯苓和白术都应该联用的,可医圣却把茯苓和白术分开来用,是个注意的事情的。

前面有个苓桂甘枣汤,应该说里面甘草和大枣是个屁呀,就只茯苓和桂枝还有点药效,可医圣还把这起个方名。
那个方子里就是:茯苓半斤(我下意识的写错了,写成了四两,可见药量很是重要的),桂枝四两(下意识的写成了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是治疗脐下悸的。

这里用茯苓四两,量也很重,这个病案和苓桂甘枣汤证有点像,其马方药有点像。

看一下原文吧:

第六十九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看着原文,我觉得烦躁的意思不和前面说的心阳虚,心阳虚兼水气证,等都很像吗,这里医圣只用,病仍不解再兼有烦躁的用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而不是半斤,用了人参而没用桂枝,这个意思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吗。苓桂甘枣汤里病人有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脐下悸,而这里没有,医圣怕有水湿之邪存于下焦,所以用茯苓来利水渗湿,而这里医圣没用他最爱用的桂枝,反而用了人参一两,量不是很大,相


其它方子来说的。

从前面的学习到现在,我忽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
是医圣的服药次数和药量的问题。

医圣每个方子的后面都有煎药和服药方法的,大家想想,会发现什么吗。

一般来说,医圣的方子都是一副药,三次治疗量,为什么不写两副或是六次治疗量呢,只不过把方药药量加大一点点而已的事吗。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

我算是知道了,医圣他开药,只开一天的药量的,不可多开方药的。

再看看干姜附子汤的服药方法,那是顿服呀,本方呢,茯苓四逆汤,温服七合,日二服。

所有回阳救逆的方子的服药方法都是次数很少的,根本不用三次的治疗量的,不信的话,我们再看一下,桂枝甘草汤,也是顿服,再看看四逆汤,是分温再服,

难道大家不为这个秘密而心喜吗,我是喜欢的不得了呀,这真是天大的秘密的。

更充分的体现了他那十二个字的真言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他每个方子都是一天的治疗量,也就是最平常疾病的开药,也只是一天的开药,一天三次的,而一些危重情况的病人,他要么是顿服,要么是两次治疗量,让子弹飞一会,以便观其脉症的变化,再次辨证用药的。

想想现在的大夫们,动则十数八副,甚至还有几十副的开药呢。再看方子的用药,一二十味,甚则还有三五十味药的,更有厉害的,我记得在哪儿看过一个报道,有个江湖郎中,一副药有七十多味,医圣凭七十几个药的变化,写了一部医典,一部流传千年的中医经典呀,唉。其中变化又有谁知道,如果医圣在世,早气死好多回了。
一个医生不细细体会药性,那如何是好呀。我到同仁堂去抓药的时候,边上那些病人的药单子,每个都是二三十味的药。我心里只能叹口气罢了。还能怎地呢。

再次可见医圣是多么的细心和小心谨慎呢。对病人的病情发展及变化分析的如此通透,在用药方面,绝对不多加一味药,绝对不多让病人过度医疗。

中国就有医圣,而那天看新闻里,有个国家级的主任却拿西方的医圣的医生格言来要求现在的中国医生,唉。

那个医方的医圣是:希波克拉底
再回顾一下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医圣在重要的条文的时候总是言简意赅。腹胀满者,朴姜半甘人参汤主之;少阴证,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就是例子。

好了本条就说到这里吧。

下来看看
真武汤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第一

个问
题,这里附子是炮制过的。
第二个就是加了白术了。

看看原文吧,精力有点不够了,
第八十二条:太阳病,发汗,
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这个条文说的挺多,心下悸和脐下悸有点像,桂枝甘草汤治疗的是心阳虚的心悸。头眩,脉沉紧,振振欲擗地,是体内水邪在作怪,所以用真武汤主之,那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又有何区别呢。

看下原文:
第六十七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前面的贴子里绝世华章说的很好
水气病属心阳虚,发作前脐下悸动的用苓桂栆甘汤。属心脾阳虚,发前无脐下悸,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用苓桂术甘汤。属肾阳虚用真武汤。仲景见到脐上或脐下悸动,他都不用白术,这是他的用药习惯。

我再抄段书上原文以观其区别:
太阳病主表,本当发汗,若误发虚人之汗,或汗不知(原字是如,这里我改为知了)法,必内伤少阴阳气,而病不解。若虚阳外越,所以其人仍发热。肾主水,赖阳气以蒸腾。今少阴阳虚,水不化津而泛滥,上凌于心,则心下悸;上干清阳,则头目眩晕。“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虚阳不能温养筋脉肌肉,反受水寒之邪浸润,则身体筋肉跳动,振颤不稳而欲仆地。治以真武汤。
本证与苓桂术甘汤均属阳虚水停,其主要区别是:本证病变重点在于肾,病势重,且多伴有少阴阳虚证侯;彼证病变重点在于心脾,病势轻,而以水气上冲证侯为主。

大家看明白了吗,我是心中了了然,说不出来这样好的。

感觉精力不够了,后面阴阳两虚的四个方子下次再总结吧。

我怎么感觉越到后面,是越来越难了,于其草草了事的总结,还不如沉下心来,细细的沉淀呢。
刚才有点心急,一心想在年前把剩下的四个方子也小结完,头上都出汗了,真的。
不过,宁缺毋滥,求学味,不能急的,还有两天的时间,写不完就大年初一或是之后再写吧。
慢有慢的好处,可以沉淀沉淀,能多体会体会经典的妙处,囫囵吞枣的匆匆写完那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可取的,这样想来,心里就静下来了,汗也退了。

祝大家都学习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