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器械清洗流程

眼科器械清洗流程
眼科器械清洗流程

眼科器械清洗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眼科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

操作步骤 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

1、检查清洗剂的有效期、浓度,按产品要求配

2、配置小软毛刷、高压喷枪等辅助工具

3、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做好自身防护,检查手

4、评估物品准备情况、预防措施情况

5、评估器械污染污染种类与污染程度:根据评

估选择清洗剂

、冲洗要求:流动水下冲洗表面的血迹和污迹,高压

水枪冲洗时,选择使用器械配套的接头

液面下进行擦洗,避免气溶胶产生和水花飞溅 禁超声清洗,超声清洗眼内剪时,使用保护托架保护 、质量评价:器械表面无血迹、无锈迹

1

、漂洗要求:彻底冲洗内、外表面的污垢和

2、 质量评价:表面无污迹和清洗剂残留

1、 操作要求:用流动水反复冲洗后,再用流动软水

水最后漂洗,官腔内面使用高压水枪冲洗

2、清洗质量评价:器械表面无自来水残留

器械表面、关节处无锈迹

器械内、外表面干燥、无水珠、无污物、无锈迹

操作要求:器械消毒必须达到卫生部《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流程规范

=洗消间、包装灭菌间管理标准操作规程(SOP) 制订者:童文芬审核者:腾红艳版次:第1版 制订日期:2015-05-26 审核日期:2015-06-15 执行日期:2015-06-15 一、洗消间管理 1. 室内布局合理,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待洗物品与医疗废物分别放置。 2.清洗、消毒用品齐全:超声清洗机(建议选择高频)、多酶洗液、除锈剂、高压预真空消毒锅消毒剂(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各种刷子、20ml注射器、注油机或专用手机油、纱布等。有条件可配备压力气枪、压力水枪。 3.清洗人员职业防护用品齐全。一次性防护用品用后更换;可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每日用后清洁、消毒。 4.多酶洗液根据使用频次进行更换。可疑传染病人器械浸泡后,及时更换。 5.超声清洗机每日使用后,清洁内壁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清洗用具、清洗池每日清洁与消毒。 6.预真空高压灭菌机要使用蒸馏水消毒 7、医疗废物分类放置,锐利器械装入锐器盒内或置于可防刺容器内,外套黄色塑料袋。 8、常水过滤器根据水质定期取下清洗。 二、包装灭菌间管理 1. 室内布局合理,清洁整齐,通风不畅时进行空气消毒 2. 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存放应分区,各区物品放置有序。 ⑴检查包装区:带光源放大镜、纸塑包装袋、封口机、灭菌指示卡、指示胶带等。 ⑵灭菌区:压力蒸汽灭菌器、蒸馏水或灭菌水、布手套 ⑶无菌物品存放区:无菌柜。无条件时无菌柜也可放在诊室内。 3.检查包装人员戴帽子、穿清洁工作服,包装前洗手。 4. 监测:⑴压力蒸汽灭菌 ①每日使用前做工艺监测:压力表处于“0”位,打印记录装置备用状态,锅门密封圈平整无损,锅内清洁,排水口通畅,水箱添加蒸馏水或灭菌用水。②每锅化学监测。 ③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周生物监测一次,自制生物测试包,放在最难灭菌的部位,灭菌器处于满载状态。灭菌器新安装或大修后,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④每锅灭菌登记:包括锅次、灭菌参数(温度、压力、时间)记录、操作人。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 3.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医疗器械清洗流程

医疗器械清洗流程 1.盆、盘、碗、药杯 第一种方法:回收—→常水冲洗—→复合酶浸泡10分钟—→刷洗—→常水冲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漂洗二遍—→纯水漂洗二遍—→控水—→干燥(90℃ 20分钟)第二种方法:回收—→常水冲洗—→上机器清洗(注:容器摆放不能过挤,摆放均匀,开口方向一致) 2.手术器械(除管腔器械外) 第一种方法:回收—→常水冲洗—→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刷洗—→常水漂洗二遍—→纯水漂洗二遍—→控水—→干燥(90℃ 20分钟) 第二种方法:回收—→常水冲洗—→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上机器清洗(每筐器械不能过多,要摆放均匀,关节全部打开) 3.管腔器械 回收—→常水冲洗—→管腔注酶—→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常水冲洗—→毛刷刷洗管腔—→加压水枪冲洗管腔—→常水冲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漂洗二遍—→纯水漂洗二遍(纯水冲洗管腔)—→压力气枪吹干管腔—→干燥(90℃ 20分钟) 4.穿刺针 回收—→常水冲洗—→棉签清洁针座腔内—→针腔注酶—

→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常水冲洗—→加压水枪冲洗针腔内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并用纯水冲洗针腔内部—→压力气枪吹干管腔—→干燥(擦干) 5.橡胶管 回收—→常水冲洗—→松节油擦洗外面污垢(胶布印)—→常水冲洗—→管腔注酶—→复合酶浸泡10分钟—→常水冲洗—→压力水枪冲洗管道内面—→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并用纯水冲洗管腔—→压力气枪吹干管腔—→干燥(擦干) 6.筒、缸、瓶 回收—→常水冲洗—→刷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干燥(90℃ 20分钟) 7.呼吸机管道 回收—→常水冲洗—→复合酶浸泡10分钟—→常水冲洗、刷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干燥(70℃ 20分钟) 8.湿化罐、集水杯、Y形管、接头 回收—→常水冲洗—→复合酶浸泡10分钟—→常水冲洗、刷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干燥(70℃ 20分钟) 9.氧气管、氧气湿化瓶

医疗器械的清洗与去污

医疗器械的清洗与去污 【摘要】医疗器械属于医学领取十分重要的器材,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而言,进行灭菌或消毒之前,必须做好相关的清洗与去污。清洗与去污指的是利用物理与化学方法将污垢、有害物质、微生物等去除,尽可能地将被洗物品上的无机物、有机物及微生物等降到安全水平。总的来说,医疗器械的清洗去污应在灭菌或消毒之前完成,才能提高临床消毒灭菌质量。为了探讨医疗器械的清洗与去污,本文进行了相关分析,望有助于相关工作。 【关键词】医疗器械;清洗;去污 医疗器械在临床诊断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在灭菌或消毒之前必须做好清洗与去污,因为任何残留于医疗器械上的有机物、无机物及微生物等都会阻碍灭菌或消毒因子和微生物间的有效接触,从而形成芽孢或细菌保护膜,最终对灭菌消毒效果产生影响[1]。因此,灭菌消毒前的清洗与去污就是要将医疗器械上的无机物、有机物及微生物等降到安全水平,具体的方法为将水、清洁剂或去污剂将器械上污染物质(如血迹、污垢及润滑剂等)去除,然后再进行漂洗与烘干或擦干。为了进一步探讨医疗器械的清洗与去污,本文就清洁剂和去污剂选择及使用、清洗和去污方法及步骤或过程等进行了分析,现介绍如下。 1.清洁剂和去污剂选择及使用 医疗器械清洗与去污以往采取自来水处理,但其对软化或去除干的污物无效,当前能彻底清洗去污医疗器械的清洁剂包括化学清洁剂和酶清洁剂两类: 1.1 化学清洁剂:这类清洁剂进行医疗器械清洗,可保持污染物潮湿,并松解干污物,但污物则需要配合其他机械活动才能去除。同时,这类清洁剂有腐蚀性与适用范围,选择的一般原则为:PH低于7的清洁剂可用于无机物清洗,PH 大于7的则用于有机物清洗,而不锈钢可选用弱碱性清洁剂处理[2]。 1.2 酶清洁剂:这类清洁剂指的是有生物活性的蛋白物质,能有效分解与去除湿的或干的污物。又可再分为单酶与多酶两种清洁剂,前者可迅速分解污物蛋白质,而后者能对多种有机物进行分解。酶清洁剂属于中性物,无腐蚀性,在多种医疗器械中都能应用,但应用时应注意:第一,最适温度为55~65℃,才能尽量保持酶活性[3]。第二,不能直接与皮肤、黏膜等接触。第三,原液不能与水等异物接触。第四,若配合清洗机或超声机清洗,则能促使锈斑或血迹脱落,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第五,浸泡器械时,应将关节缝隙与齿槽等打开,这样能更彻底地清除污物。 2.清洗和去污方法 医疗器械的清洗和去污方法包括手工与机械两种形式,现介绍如下: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1]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 1.盆、盘、碗、药杯 回收—→常水冲洗—→复合酶浸泡10分钟—→刷洗—→常水冲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漂洗二遍—→纯水漂洗二遍—→控水—→干燥(90℃20分钟) 2.手术器械(除管腔器械外) 回收—→常水冲洗—→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刷洗—→常水漂洗二遍—→纯水漂洗二遍—→水—→干燥(90℃20分钟)—→高压蒸汽灭菌 3.管腔器械 回收—→常水冲洗—→管腔注酶—→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常水冲洗—→毛刷刷洗管腔—→加压水枪冲洗管腔—→常水冲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漂洗二遍—→纯水漂洗二遍(纯水冲洗管腔)—→压力气枪吹干管腔—→干燥(90℃20分钟) 4.穿刺针 回收—→常水冲洗—→棉签清洁针座腔内—→针腔注酶—→加酶超声清洗5分钟—→常水冲洗—→加压水枪冲洗针腔内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并用纯水冲洗针腔内部—→压力气枪吹干管腔—→干燥(擦干)—→高压蒸汽灭菌 5.橡胶管 回收—→常水冲洗—→松节油擦洗外面污垢(胶布印)—→常水冲洗—→管腔注酶—→复合酶浸泡10分钟—→常水冲洗—→压力水枪冲洗管道内面—→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并用纯水冲洗管腔—→压力气枪吹干管腔—→干燥(擦干) 6.筒、缸、瓶 回收—→常水冲洗—→刷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干燥(90℃20分钟)7.呼吸机管道

回收—→常水冲洗—→复合酶浸泡10分钟—→常水冲洗、刷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干燥(70℃20分钟) 8.湿化罐、集水杯、Y形管、接头 回收—→常水冲洗—→复合酶浸泡10分钟—→常水冲洗、刷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干燥(70℃20分钟) 9.氧气管、氧气湿化瓶 回收—→常水冲洗—→加压水枪冲洗管腔—→消毒液浸泡3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擦干 附:特殊药液污染器具处理流程 1.碘污染器具:回收—→常水冲洗—→75﹪酒精浸泡20分钟 —→常水冲洗—→按常规器具处理 2.石蜡油污染器具:回收—→常水冲洗—→洗洁精刷洗—→ 常水冲洗—→按常规器具处理 3.生锈器械:回收—→除锈剂(1:7配比浓度)水温50℃浸 泡10分钟—→纯水冲洗二遍—→润滑剂浸泡10分钟—→晾干 4.有水垢的器具:回收—→水垢去除剂(15ml原液+1000ml水) 水温50℃浸泡10分钟—→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干燥(根据材质选择干燥方法及温度时间) 5.不耐湿热器具(电动工具等):回收—→75﹪酒精擦拭消毒 —→擦干 6.新器械:常水冲洗—→毛刷沾洗洁精刷洗表面、关节、齿牙、 夹缝—→常水冲洗二遍—→纯水冲洗二遍—→干燥(擦干) 7.胶污染器械:松节油擦去胶印—→常水冲洗二遍—→如果 是新器械,按新器械处理方法;如果是正在使用的器械,按常规器械处理 8.手刷清洗流程:回收—→常水冲洗—→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常水冲洗,棉签沿毛缝擦洗—→常水冲洗—→纯水冲洗两遍—→干燥(70℃20分钟)

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

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 (一)一般手术器械的处理一般手术器械是指非感染的手术器械,如甲状腺、疝气、椎间盘等手术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的流动水下去除血污T酶浸泡2min以上(或+超声波震荡)宀流动 水彻底冲洗T分类烘干(精细、尖锐的器械要分开)T检查T上油T包装或分类存放于器械柜内。(二)一般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一般感染手术器械是指切开腔道(如胃、肠、胰、阑尾等)、肿瘤根治、胧肿切开、结核病 灶清除以及为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手术的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min T流动水刷洗干净T分类烘干T检查T上 油T分类保存于器械柜中。 (三)特殊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特殊感染手术器械是指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手术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min T初步冲洗T包装T高压灭菌T于流动水 用毛刷彻底刷洗T分类烘干T检查T上油T包装T再次高压消毒后保存无菌器械柜中备用。 (四)内镜手术器械的处理 处理方法:卸下可移动的内镜部件、光学导线的连接配件、通道阀等T张开钳夹部位,以流动水冲洗衣面血迹、小刷轻轻刷洗T高压水枪冲洗关节部位、内腔通道,去除隐藏血迹或有 机物T浸泡于酶剂(腔镜专用清洗剂)的稀释液中2min,充分去除有机物T流动水再次冲 洗T擦干T高压氧气或压缩空气吹干各部件水分T专用润滑剂直接喷于器械表面、轴节、内腔、弹簧部位,再用镜头纸擦去表面油迹T保存于专用仪器柜中。若为HBsAg阳性者,术后器械应先浸泡于0.33%戊二醛稀释液(2%戊二醛1份,加水5份)15min,然后再按上法清洗。手术器械、内镜、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要求 (一)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手术器具及物品全部采用高压灭菌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用前应达到灭菌水平。 (二)接触未破损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 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含500mg/L 有效氯消毒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 (三)接触未破损粘膜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体温表等,用后先清洁去污、消毒、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压舌板采用高温灭菌,体温表在清洁的基础上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四)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粘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麻醉用器具,雾化器、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可用高压灭菌,不耐高温的可清洁后用500mg/L 含氯制剂浸泡30 分钟,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严格要求一用一消毒,湿化液应用无菌水,如连续使用可每天更换湿化液,并每周更换消毒所用器具。 (五)凡进入人体自然通道与管腔粘膜接触的内镜及其附件,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可用过氧乙酸,戊二醛、万福金安等高效消毒剂。 (六)进入破损粘膜的内镜附件也应达到灭菌水平,如活检钳、高频电刀。 (七)口腔器材按照其危害程度进行不同的处理,外科器械及其它穿破口腔软组织或骨组织 的器械,不穿破口腔软组织但与软组织有接触的器械必须灭菌,口腔检查器械如镊子、压舌板、

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

手术器械的清洗流程 (—)一般手术器械的处理 一般手术器械是指非感染的手术器械,如甲状腺、疝气、椎间盘等手术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的流动水下去除血污→酶浸泡2min以上(或+超声波震荡)→流动水彻底冲洗→分类烘干(精细、尖锐的器械要分开)→检查→上油→包装或分类存放于器械柜内。 (二)一般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般感染手术器械是指切开腔道(如胃、肠、胰、阑尾等)、肿瘤根治、胧肿切开、结核病灶清除以及为感染梅毒、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手术的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min→流动水刷洗干净→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分类保存于器械柜中。 (三)特殊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特殊感染手术器械是指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手术器械。 处理方法,将术后器械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min→初步冲洗→包装→高压灭菌→于流动水用毛刷彻底刷洗分类烘干检查→上油→包装→再次高压消毒后保存无菌器 械柜中备用。 (四)内镜手术器械的处理 处理方法:卸下可移动的内镜部件、光学导线的连接配件、通道阀等→张开钳夹部位,以流动水冲洗衣面血迹、小刷轻轻刷洗→高压水枪冲洗关节部位、内腔通道,去除隐藏血迹或有机物→浸泡于酶剂(腔镜专用清洗剂)的稀释液中2min,充分去除有机物→流动水再次冲洗→擦干→高压氧气或压缩空气吹干各部件水分→专用润滑剂直接喷于器械表面、轴节、内腔、弹簧部位,再用镜头纸擦去表面油迹→保存于专用仪器柜中。若为HBsAg 阳性者,术后器械应先浸泡于0.33%戈二醛稀释液(2%戊二醛1份,加水5份)15min,然后再按上法清洗。 手术器械、内镜、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要求 (一)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手术器具及物品全部采用高压灭菌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 菌室的内镜及其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用前应达到火菌水平。 (二)接触未破损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 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含50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 (三)接触未破损粘膜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体温表等,用后先清洁去污、消毒、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压舌板采用高温灭菌,体温表在清洁的基础上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水冲净擦干备用。 (四)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粘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麻醉用器具,雾化器、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可用高压灭菌,不耐高温的可清洁后用500mg/L含氯制剂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净晾干备用,严格要求一用一消毒,湿化液应用无菌水,如连续使用可每天更换湿化液,并每周更换消毒所用器具。 (五)凡进入人体自然通道与管腔粘膜接触的内镜及其附件,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方法

器械 清洗消毒 正确处理 专家工作小组器械清洗消毒第8 校订版

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 2005 年校订第8 版 外科手术器械 微型手术器械 牙科器械 电动器械 微创手术器械,刚性内窥镜与高频器械 柔性内窥镜和配件 柔性器械和呼吸装置 截至目前的德文版:截至目前的外文版: 1. 1979 年版1997 年波兰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 2. 1983 年版1999 年法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 3. 1985 年版1999 年意大利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 4. 1990 年版1999 年英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 5. 1993 年版1999 年西班牙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 6. 1997 年版2001 年俄文初版,2004 年第8 版 7. 1999 年版2003 年日文版 8. 2004 年版2004 年挪威文第8 版 2004 年荷兰文第8 版 2004 年土耳其文第8 版 2005 年匈牙利文校订第8 版 本手册PDF 文件可从我们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c6860610.html, 免费下载。 专家工作小组 版权所有 器械清洗消毒(c) 2005 Daimlerstra?e 2 D-64546 M?rfelden-Walldorf ISBN 3-00-013611-8 禁止全部或节选盗印。 器械清洗消毒正确处理,2005 年校订第8 版,https://www.360docs.net/doc/9c6860610.html,3

器械产品分组: Wolfgang Fuchs c/o Aesculap Am Aesculap-Platz D-78532 Tuttlingen 电话:+49 (0)7461-95 27 98 Helmi Henn c/o Wolf Endoskope Postfach 1164 / 1165 D-75434 Knittlingen 电话: +49 (0)7043-35-144 Karl Leibinger c/o KLS Martin Group Gebrüder Martin Kolbinger Stra?e 10 D-78570 Mühlheim 电话: +49 (0)7463-838-110 Ursel Oelrich c/o Aesculap Am Aesculap-Platz D-78532 Tuttlingen 电话: +49 (0)7461-95 29 32 Claudia Schwieger c/o Heine Optotechnik Kientalstr. 7 D-82211 Herrsching 电话: +49 (0)8152-3 83 40消毒剂、清洁剂和防护剂 产品分组: Dr. Holger Biering c/o Ecolab Reisholzer Werftstrasse 38-42 D-40589 Düsseldorf 电话: +49 (0)211-9893-634 Rudolf Glasmacher c/o Ecolab Reisholzer Werftstrasse 38-42 D-40589 Düsseldorf 电话: +49 (0)211-9893-668 Verona Schmidt c/o Chem. Fabrik Dr. Weigert Mühlenhagen 85 D-20539 Hamburg 电话: +49 (0)40-78960-179 Dr. Jürgen Staffeldt c/o Chem. Fabrik Dr. Weigert Mühlenhagen 85 D-20539 Hamburg 电话: +49 (0)40-78960-165 消毒装置、清洁装置和灭菌 设备产品分组: Hans J?rg Drouin c/o MMM Daimlerstra?e 2 D-64546 M?rfelden-Walldorf 电话: +49 (0)6105-9240-12 Robert Eibl c/o MMM Semmelweisstra?e 6 D-82152 Planegg 电话: +49 (0)89-89918-334 Dr. Winfried Michels c/o Miele Carl-Miele-Stra?e 29 D-33332 Gütersloh 电话: +49 (0)5241-89-1491 Michael Sedlag c/o Miele Carl-Miele-Stra?e 29 D-33332 Gütersloh 电话: +49 (0)5241-89-1461 专家工作小组器械清洗消毒 由下列成员组成:

无菌医疗器械清洗工艺验证报告

无菌医疗器械清洗工艺验证报告 一、目得 为保证产品配件(以下简称:配件)清洗工艺得产品质量及工艺稳定性,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得要求,对配件得清洗工艺进行验证。 二、确认项目 清洗工艺得方案、配件清洗得效果. 三、方法 采取不同得清洗方案进行清洗,通过对清洗后得微粒污染指数、清洗介质得残留量、初始污染菌、PH值、电导率进行测定与未清洗配件本身得污染程度、清洗难易程度对比,以此验证原配件清洗工艺方案得可行性。 四、参加人员 五、清洗工艺验证报告 一、验证项目 配件清洗得方法与清洗时间。 二、验证时间 三、验证条件 1、生产设备 超声波清洗机、盛水容具(水盆). 2、生产地点 二楼净化车间初洗间、精洗间。 3、产品配件:

因公司配件种类繁多,根据配件得清洗特点分以下几类,并根据每类配件选出最复杂清洗得代表配件) (详见附件“待清洗产品配件分类表") A类:与血液、药液直接接触得塑料配件; (选做试验代表配件:输注泵套管) B类:与血液、药液非直接接触得塑料配件; (选做试验代表配件:高压泵螺纹接头) C类:与血液、药液直接接触得金属配件; (选做试验代表配件:穿刺针管) D类:与血液、药液非直接接触得金属配件; (选做试验代表配件:铜帽) 4、检验设备:微粒检测 仪、。 四、验证方案 分别对每类选出得代表配件分别列出以下四种方案,先行设定清洗方法与清洗时间等进行操作。 1.方案1

2.方案2 3。方案3 4。方案4

五、操作步骤 1、按正常生产流程选取做试验配件生产500件。 2、取400件配件,用上述4种方案分别清洗配件100件,烘干后送检。 3、取100件未洗得同批配件,按正常步骤检验,以最后得检验结果做清洗效果参照。 六、检验方法 1、将不同方案得100件配件分别分为3个检验组,每组33件(其中3组34件)。 2、取样方法:根据末道清洗用水分别取适量得纯化水或注射用水,按试验项目特点逐组、逐支或随机抽取5件缓缓冲洗内壁或内侧。 3、按相应试验方法对供试液进行检验,每批供试液做5次,求平均数为检验结果. 4、将检验结果除以取样配件数(33或34)即得到单个配件相关值得平均数。 注:(1)微粒污染指数试验方法:按GB 8368-2005附录A、1规定进行试验。 (2)清洗剂得残留量试验方法:按GB 5750、4-2005中10、2规定进行试验。 (3)初始污染菌试验方法:按GB 15980-1995中附录C规定进行试验。 (4)PH值得试验方法:按《中国药典》相关规定进行试验. (5)电导率得试验方法:按《中国药典》相关规定进行试验。 七、检测结果 (一)微粒污染指数 1、A类:与血液、药液直接接触得塑料配件 (代表配件:输注泵套管)

医疗器械清洗流程中的质量管理

医疗器械清洗流程中的质量管理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器械物品达到无菌要求。方法:多数情况下复杂的器械必须拆下手工清洗,以保证清洗质量,同时利用机械清洗法提升清洗效率。在手工清洗法和机械清洗法的配合下,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有了显著效果。 标签: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历来就是引人注目的特殊课题,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这一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保证供应到各临床科室的物品达到无菌要求,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需要对医疗机械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清洗,这是医疗器械灭菌前和再处理中消毒的最重要环节,这既是物品达到灭菌效果合格的必备条件,又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免受交叉感染,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效果也有重要作用[1]。 1 医疗器械清洗的目的和方法 1.1清洗目的清洗的主要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等步骤,达到去除医疗器具、器械和物品上污物的目标,通过细致的清洗可去除患者来源的致病微生物,达到去除和减少医疗器械上的生物负荷的目的。 1.2清洗方法清洗医疗器械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步骤为冲洗,多酶清洗剂超声浸泡,洗涤,漂洗,纯水冲洗、润滑干燥等过程。一般來说,多数情况下复杂的器械必须拆下手工清洗,因为器械越复杂,其清洗的难度也随之增加,手工清洗要注意清洗水温为15~30°C,这是手工清洗的质量控制点。清洗池、清洗用具等应每天清洁消毒。管腔器械应用压力水枪冲洗。为防止气溶胶污染,器械在刷洗操作时应在水面下进行。应先用多酶进行浸泡,再做刷洗,以去除干燥的污渍。常规器械选择同一规格的U型器械架穿起,为利于与清洗液充分接触,确保器械关节彻底打开,U型器械架自行撑开高度约为20cm。对有明显锈渍、污渍器械,清洗前进行除锈、除垢后置于标准清洗篮筐内,用自动喷淋式清洗消毒机清洗,在这个过程中器械摆放方式一致。医疗器械清洗一般选用P1程序:喷淋清洗、常温水喷淋漂洗、多酶温水喷淋漂洗、热水喷淋漂洗、温水喷淋漂洗、防锈润滑消毒、热风干燥7个程序,全程一般应该达到50min左右的时间[2]。 2 医疗器械清洗过程质量管理 依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普通患者用过的器械,一般无需消毒这一前置程序,可先清洗后消毒。但是被甲类传染病患者及炭疽病、艾滋病、结核、肝炎等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器材和物品,在清洗前还应该选择合理的消毒方法处理,如含氯消毒剂浸泡等,以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再进行清洗。

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对比

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析两种清洗消毒方法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采用机械清洗和人工清洗两种方式,对于我院的4000件常规使用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并按照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以机械清洗消毒为主,对照组以人工清洗消毒为主,观察两种方式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实验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9.4%,对照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1.7%,两组对比,实验组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为突出。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清洗消毒方式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仅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高,并且清洗消毒速度效率也比较突出。 标签: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机械清洗;人工清洗;分析 对于污染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是实现医疗器械灭菌、消毒的重要过程和有效措施,对于医院灭菌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不彻底,不仅会直接导致灭菌消毒失败,并且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感染发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1]。下文将以我国的4000件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为例,通过对于两种不同清洗消毒方式的效果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11月~12月使用的4000件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为例,其中主要包括各种手术器件以及不同科室的临床检查器件与操作器械。按照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0件,其中,实验组以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为主,包括临床使用血管钳420把、镊子230把、鼻镜180把、手术剪350把、持针钳220把、气管撑开器120把以及人工血液污染的金属器械血管钳480把;对照组以人工清洗消毒为主,包括临床使用血管钳450把、镊子220把、鼻镜190把、手术剪320把、持针钳210把、气管撑开器120把以及人工血液污染的金属器械血管钳490把。两组医疗器械的污染程度以及清洗消毒复杂程度等差异不大,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两组医疗器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其中,实验组以机械清洗为主,应用型号为8668的清洗消毒机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处理,清洗消毒过程主要包括初步冲洗、清洗剂清洗和漂洗、润滑、消毒、干燥等。清洗消毒过程严格按照清洗消毒机的使用要求进行,清洗消毒过程由清洗消毒机控制系统控制且自动实现。其中,进行医疗器械润滑保养使用的润滑剂为鲁沃夫润滑剂。对照组采用人工清洗消毒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清洗消毒过程主要包括初步清洗、清洁剂泡洗以及刷洗、漂洗、干燥等。 1.3 效果评价标准在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检测评价中,主要结合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清洁度与隐血检测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清洁度检测通过目测与5倍放大镜放大检测两种方式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包括医疗器

7眼科器械清洗流程

眼科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流程 操作步骤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1、检查清洗剂的有效期、浓度,按产品要求配置2、配置小软毛刷、高压喷枪等辅助工具3、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做好自身防护,检查手套无穿孔4、评估物品准备情况、预防措施情况5、评估器械污染污染种类与污染程度:根据评估选择清洗剂↓ 1、冲洗要求:流动水下冲洗表面的血迹和污迹,高压水枪冲洗时,选择使用器械配套的接头 2、擦洗要求:液面下进行擦洗,避免气溶胶产生和水花飞溅→ 3、超声乳化手柄禁超声清洗,超声清洗眼内剪时,使用保护托架保护护托架保护器械功能端 4、质量评价:器械表面无血迹、无锈迹↓ 1、漂洗要求:彻底冲洗内、外表面的污垢和清洗剂 2、质量评价:表面无污迹和清洗剂残留1、操作要求:用流动水反复冲洗后,再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最后漂洗,官腔内面使用高压水枪冲洗2、清洗质量评价:器械表面无自来水残留 ↓ 器械表面、关节处无锈迹器械内、外表面干燥、无水珠、无污物、无锈迹操作要求:器械消毒必须达到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备物: 1.清洗剂、浸泡容器 2.各种清洗工具 3.温水、干燥工具 4.防护用具:手套、防水围裙、防护眼镜冲洗及擦洗 1、在流动水下冲洗,软毛刷擦洗器械外 表面的明显血迹和污迹,高压水 枪冲洗管腔内表面 2、浸泡在含酶洗液3—5min 后擦洗, 或含酶洗液中超声清洗3—5min 漂洗:流动水下彻底冲洗器械外表面的污 垢和清洗剂,高压水冲洗管腔内表面污 垢和清洗剂终末漂洗: 1、流动水反复冲洗 2、软水或纯化水最后冲洗干燥:用高压气枪吹干管腔内表面后进行 干燥。消毒灭菌:根据物品的种类,严格选择灭 菌的方法、时间、温度润滑保养

硬式腔镜手术器械手工清洗经过流程

硬式腔镜手术器械手工清洗流程及质量准 操作步骤 一、接收备物: 1.工作人员准备 2.回收用物准备 1.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使用后进行擦拭或流动水冲洗,将明显的血渍和污 渍冲洗干净,置于封闭的容器中或采用与手术室连接的专用污染电梯运送。 2.规范着装,注意个人防护,穿工作服,带圆帽、口罩等, 3.物品准备:标识牌、带卡槽的专用盒、不同规格的密纹清洗筐、配套清洗刷、 低纤维棉布、腹腔镜专用多酶(硬式腔镜在体腔内操作,管腔、关节、轴节内会残留血液、脂肪等大量污染物,需选专用多酶清洗剂)、医用润滑剂(水水溶性,和人体组织有较好相容性) 二、清点器械名称、规格、数量检查功能 1.按器械包内容物清单,清点器械名称、规格及数量 2.检查器械功能状态:功能是否完好、零件配套是否齐全,如: a)对光检查光学目镜:清晰,无裂痕、破损 b) 导光束及摄像头连接线:无打折,表面无划痕、无破损。 c)操作器械及附件齐全:组合器械的配件、垫圈、密封圈齐全,且无损坏缺失,操 作钳功能端闭合完好等。 3. 发现器械损坏或数量差异应立即与手术室相关人员沟通,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分类、拆卸 1.根据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的污染程度、精密程度、材质、结构、器械拆卸等特点进 行分类 2.根据其结构、材质不同分为四类:

a)光学目镜,使用带盖带卡槽的专用盒盛装。 b)导光束、摄像头、连接线:摄像头使用完毕放在专用的容器盒内保管,导光束和连接线盘圈放置,直径>10cm(或依据厂家要求),不能折叠。 c)冲洗管:含锋利连接头的加压冲水管需单筐摆放,注意尖端部刺破硅胶管。 d)操作器械:穿刺鞘类使用固定架,器械装入带卡槽的专用盒或器械保护垫 3.组合器械能拆卸的拆卸到最小单位,螺丝或螺纹部分的拆卸为逆时针方向旋开,小物件应选择密纹清洗筐,并检查螺钉、垫圈、密封圈是否缺失损坏: a) 穿刺器:拆卸穿刺器转换器-拆卸转换器密封帽-拔出穿刺器内芯--拆卸穿刺器密封帽-旋转多功能阀--拆卸多功能阀--拆卸通气开关螺帽--拆卸通气开关,拆卸后的转换器、密封帽、多功能阀、螺帽等小零部件放入密纹清洗筐中 b)气腹针:旋开气腹针套管--拔出气腹针内芯--拆卸通气开关螺帽--拆卸通气开关,拆卸后全部放入弯盘中 c)操作钳:拆卸手柄--旋转内芯--抽出内芯--打开冲洗口,放入大篮筐中 d)操作钳(手柄带锁):打开手柄锁齿--拆卸手柄--旋转内芯--抽出内芯--打开冲洗口,放入大篮筐中 e)冲洗吸引器:旋转冲洗开关螺帽-拆卸下螺帽-拆卸下完整冲洗开关,拆卸后的螺 帽放入密纹清洗筐中 四、分类清洗 不耐湿器械:摄像头、导光束、连接线 耐湿器械:光学目镜、操作器械、冲洗管道、 五、摄像头、导光束、连接线清洗SOP 流程图 操作步骤操作要求及质量标准 清水擦拭或冲洗多酶擦拭或浸泡 1.摄像头、导光束及连接线两端电极部用清水擦拭表面,按由洁到污的方向顺序擦拭,禁止来往涂擦导致污染物扩散, 2.导光束及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应流动水下冲洗,冲洗时注意两端接口处不能进水, 如进水立即使用干布擦干,避免导致电路部分返潮,操作中出现漏电和短路的风险,擦拭时

无菌医疗器械清洗工艺验证报告

无菌医疗器械清洗工艺验证报告 一、目的 为保证产品配件(以下简称:配件)清洗工艺的产品质量及工艺稳定性,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配件的清洗工艺进行验证。 二、确认项目 清洗工艺的方案、配件清洗的效果。 三、方法 采取不同的清洗方案进行清洗,通过对清洗后的微粒污染指数、清洗介质的残留量、初始污染菌、PH值、电导率进行测定与未清洗配件本身的污染程度、清洗难易程度对比,以此验证原配件清洗工艺方案的可行性。 四.参加人员 五、清洗工艺验证报告 一、验证项目 配件清洗的方法和清洗时间。 二、验证时间 三、验证条件 1、生产设备 超声波清洗机、盛水容具(水盆)。 2、生产地点

二楼净化车间初洗间、精洗间。 3、产品配件: 因公司配件种类繁多,根据配件的清洗特点分以下几类,并根据每类配件选出最复杂清洗的代表配件) (详见附件“待清洗产品配件分类表”) A类:与血液、药液直接接触的塑料配件; (选做试验代表配件:输注泵套管) B类:与血液、药液非直接接触的塑料配件; (选做试验代表配件:高压泵螺纹接头) C类:与血液、药液直接接触的金属配件; (选做试验代表配件:穿刺针管) D类:与血液、药液非直接接触的金属配件; (选做试验代表配件:铜帽) 4、检验设备:微粒检测仪、。 四、验证方案 分别对每类选出的代表配件分别列出以下四种方案,先行设定清洗方法和清洗时间等进行操作。 1.方案1

2.方案2 3.方案3 4.方案4

五、操作步骤 1、按正常生产流程选取做试验配件生产500件。 2、取400件配件,用上述4种方案分别清洗配件100件,烘干后送检。 3、取100件未洗的同批配件,按正常步骤检验,以最后的检验结果做清洗效果参照。 六、检验方法 1、将不同方案的100件配件分别分为3个检验组,每组33件(其中3组34件)。 2、取样方法:根据末道清洗用水分别取适量的纯化水或注射用水,按试验项目特点逐组、逐支或随机抽取5件缓缓冲洗壁或侧。 3、按相应试验方法对供试液进行检验,每批供试液做5次,求平均数为检验结果。 4、将检验结果除以取样配件数(33或34)即得到单个配件相关值的平均数。 注:(1)微粒污染指数试验方法:按GB 8368-2005附录A.1规定进行试验。 (2)清洗剂的残留量试验方法:按GB 5750.4-2005 中10.2规定进行试验。 (3)初始污染菌试验方法:按GB 15980-1995中附录C 规定进行试验。 (4)PH 值的试验方法:按《中国药典》相关规定进行试验。 (5)电导率的试验方法:按《中国药典》相关规定进行试验。 七、检测结果 (一)微粒污染指数 1、A 类:与血液、药液直接接触的塑料配件 (代表配件:输注泵套管)

医疗器械净化车间工位器具和设备清洁消毒方法及频率验证方案

验证文件编号: 验证文件名称:设备、工位器具、工作台面清洗消毒效果验证提交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年月 日

1、目的 本验证方案适用公司十万级净化车间工位器具和设备清洁消毒方法及频率验证,目的在于确认有效的、经济的清洁消毒方法和频率,使净化车间生产器具的卫生符合GB15980要求。 2、职责及验证成员 3、净化车间工位器具和设备清洁消毒效果验证 3.1工位器具和设备分类 分为两类:与产品直接接触和不与产品直接接触的。 a.与产品直接接触的有:精剪间、装配间和组装间的不锈钢操作台、热合机台面、周转箱内部、不锈钢器具(如贮槽、烤盘、物料盘、模板、剪刀、止血钳、镊子等); b.不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封口、标示设备,普通工作台,周转箱外侧。 清洁消毒方法 3.2.1 消毒清洁用品 新洁尔灭消毒水:新洁尔灭%溶液。成份为苯扎溴铵/ 溴化苄烷铵。

消毒酒精:75%医用酒精。 臭氧发生器。 .2清洁消毒方法: 净化空气系统采用臭氧发生器灭菌消毒,每天一次。 a .工位器具、工装设备、工作台面、周转箱与产品直接接触的部位每天工作前须用酒精纱布擦拭三遍进行消毒,正常生产过程中定时用酒精纱布擦拭消毒清洁,当天工作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清洁。 b .不锈钢器具(如贮槽、烤盘、物料盘、模板、剪刀、止血钳、镊子等)使用后用纯化水冲洗,再用121℃二小时高温消毒,以灭菌灭热原。使用过程中,定时用酒精擦拭。 c .不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封口、标示设备和普通工作台先用消毒水擦拭一遍,再用去离子水擦两遍。 4、 验证标准及检测方法 4.1 验证标准:净化间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器具表面细菌总数≤10 cfu/cm 2。 4.2 检测方法:按GB15980。 4.2.1检验方法与结果计算: a .将每个采样试管震打80次以上混匀,10倍递减稀释,对每个稀释度(取 3个稀释度),分别取1ml 放于灭菌培养皿内(每个稀释度倾注2块平板),用普通琼脂培养基作倾注培养,置37℃温箱培养24h ,观察结果,取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计算,求出平均菌落数。 b . 结果计算: 每平皿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点数,计算菌落数后,用5~10倍的放大镜检查是否有遗漏,若细菌菌落蔓延成片,不宜计数,直接判为不合格。 4. 2.2 按上述方法和验证范围对工艺装备、工位器具进行采样,采样间隔见附表。检测物体表面细菌总数,通过检测结果确定合适的清洁消毒频率。 5.结论

医疗器械产品清洗过程确认检查要点指南

医疗器械产品清洗过程确认检查要点指南(2016版) 医疗器械产品由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原材料、人员等原因,往往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污染物,有必要对产品进行清洗。对于使用前需要灭菌或消毒的产品,清洗就是利用液体溶剂按照一定的程序除去产品上的污染物,减少产品灭菌前的初始污染,以保证产品最终灭菌或消毒效果。 产品清洗过程确认就是通过适宜的方法采集足够的数据,以证明按照规定方法清洗后的产品,能始终如一地达到预定的清洗效果。为了避免产品清洗后再污染,减少灭菌前初始污染菌,还应当考虑并确认清洗后产品的干燥、初包装封口等环节,本检查指南未包含该部分内容。 本检查指南旨在帮助北京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产品清洗过程及工艺确认的了解,提高全市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产品清洗过程确认的监督检查水平。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展产品清洗过程确认提供参考。 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检查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检查指南可作为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注册质量管理体系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涉及产品清洗过程确认检查的参考资料。

本检查指南适用于使用前需灭菌或消毒产品清洗过程确认,给出了产品清洗工艺应当考虑的因素、过程确认的流程及要求。 二、检查要点 (一)清洗过程及过程确认应当考虑的因素 对于确定的产品,清洗效果取决于清洗的过程。生产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清洗工艺,必要时可分阶段清洗,但应当确认各阶段的清洗工艺。生产企业在选择产品清洗工艺及过程确认时应当考虑以下方面: 1.产品的污染 应当结合生产工艺分析评价各阶段的污染源,并评价由此可能带来的污染及污染程度。应当针对不同的污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其污染程度减少到可接受水平。 2.清洗方法的选择 清洗方法的选择一般应当考虑产品的材料、结构及清洗需要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医疗器械产品常见的清洗方法有手工清洗、自动化清洗,以及两种方法的结合。这两种清洗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很广。手工清洗方法主要是手工持清洗工具,按照预定的要求清洗产品。常用的清洗工具一般有能喷洒清洗剂和淋洗水的喷枪,刷子、尼龙清洁块等。自动清洗方法是由自动化的专门设备按照一定的程序自动完成整个清洗过程的方式。常见的有超声波清洗、高压喷淋清洗等。由于手工清洗时,不同人员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而导致清洗工艺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因此条件允许时应当尽量采取自动清洗方式。手工

腹腔镜器械的使用流程

腹腔镜器械的使用流程(以胆囊手术为例) 术前准备: 1、术前擦拭并检查腹腔镜仪器及二氧化碳钢瓶,并调试到正常状态备用。 2、病人取平卧位,右上肢开通液路、外展固定;左上肢邦袖带,襁褓约束法固定(以利术者操作) 3、备电刀脚踏,必要时备温盐水。 4、器械护士备敷料包×1 中单包×1 开胶洞巾×1 手术衣包×1 LC器械×1 大开胶器械(防中转开胶用) 腹腔镜专用器械×1套→由器护从消毒机中无菌技术取出 5、备一次性物品:保护套×2、11#刀×1、7×10敷贴×3或4、钛夹×1、50ml 注射器×1、吸引器×1(不带头)、其余同常规手术 术中: 1、开机程序 ○1摄像机:接通电源→连接摄像头→开机→连接手术台上的腹腔镜镜子→拉下保护套 ○2冷光源:接通电源→开机→连接冷光源线到镜子上→拉下保护套→开灯→据医生使用要求,调节亮度(一般调至光源1/3即可,防止产热过大)○3气腹机:接通电源→开机→打开CO2气瓶开关、自检、待显示屏上均显示“O”为止→设定流量(一般10—18升/分)与压力(一般12—14mmHg)→按T(低流量)开关,充气至—时再按H,术中当压力超过预设界限时,即停止充气。 (注意:流量、压力预设后有记忆功能,再次开机,仍会出现上次的数字,请按医生要求调节) ○4高频电刀:要使用脚踏板的,同我院使用方法一致。

2、建立气腹后,调体位,头高脚低并左倾10—15O(即头高右高)→目的是充分暴露。 3、术中密切观泵气胶机上所显示的腹腔内压力,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予以处理。 4、铺单:中单一块铺于右侧腋下至骼骨。其余同常规。 5、依次固定吸引器,电凝主导线,冷光源导线,二氧化碳连接管。 6、开台次序:消毒(递弯钳夹碘棉)、布巾钳×2、11#尖刀×1 ↓ 气胶针(通气)、干碘棉(擦镜头刀)2/月、妇科用干盐水板球 ↓ 分离钳、平齿钳/爪钳 ↓ 电凝钩、棒、剪刀 ↓ 钛夹钳 切下↓胆囊 递尖刀、大弯钳、扩大切口、取出胆表式用无齿卵圆钳取尽结石后取出,或用粉碎器粉碎后,置于无菌标本袋(可用无菌手套制作)内取出 ↓ 递平头吸引器、温盐水冲洗、检查腹腔 清点↓器械小物件(尤其是上皮帽) 关腹、碘棉消毒、敷贴、缝针(关气) 7、术毕,撤下各导线,并关仪器、拔掉开关,做好使用记录。 注:记录要详细,特别是小零件是否齐全,内窥镜和摄像头是否完好,钳齿闭合是否良好,关节有无松动,绝缘部分有无损伤,螺丝有无脱落,密封圈是否老化等。 还要建立仪器等使用登记本(住院号、姓名、性别、术者、手术名称、清洗室、消毒室等) 术后清洗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