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单元操作期中考试试卷

化工单元操作期中考试试卷
化工单元操作期中考试试卷

化工单元操作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5分)

1.化工生产的最原始原料为:

2、流体共同特点在外力作用下

3、常见的流体输送方式有

4、液体黏度随温度的升高,气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

5、流体流动时主要三种能可以发生变化有: __

6、流体的流动形态有。

7、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

8、非均相物系的常见分离方法有

二、选择题(20分)

1、依靠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实现沉降()

A、离心沉降

B、过滤沉降

C、温洗沉降

D、重力沉降

2、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的组分称()

A、吸收质

B、溶剂

C、惰性气体

D、载体

3、黏度越大,流体的内摩擦力越()

A、小

B、大

C、低

D、小

4、下列吸收为化学吸收的是( )。

A、用水吸收CO2

B、用碱液吸收CO2

C、用浓H2SO4 吸水

D、 用木炭粉吸水

5、雷诺数越大,湍动程度越()

A、低

B、高

C、好

D、差

6.某钢管上面标注Φ60×5mm,其中5表示( )

A.内径

B.管壁厚度

C.外径

D.无意义

7.下列操作不属于单元操作的是( )。

A.流体输送

B.传热

C. 氧化还原反应

D. 过滤

8. 离心泵开动以前必须充满液体是为了防止发生( )

A. 气缚现象

B. 气浮现象

C. 汽化现象

D. 汽蚀现象

9. 一个能完成生产任务的换热器,其传热速率必须( )它的热

负荷。

A.小于

B.等于

C.小于或等于

D.大于或等于

10.间壁式对流传热过程包括( )

A.热对流-热对流-热传导 B.热传导-热对流-热对流

C. 热对流-热传导-热传导

D.热对流-热传导-热对流

三、名词解释(20分)

1、稳定流动—

2、离心泵—

3、重力沉降—

4、全回流—

四、简答题(25分)

1、影响吸收操作的因素主要有?

2、化学吸收的优点有哪些?

3、选择填料的原则有哪些?

4、减少阻力的措施有哪些?

5、气体吸收的工业应用有哪些?

五、计算题(10分)

某平壁厚0.4米,内、外表面温度为1500℃和300℃,壁材料的导热系数λ=0.815+0.00076t【W/(m. ℃)】,试求通过每平方米壁面的导热速率。

完整版化工单元操作试题含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试题 使用教材:化工单元操作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版次:第一版 学校名称: 一、填空题 1.化工单元操作主要包括:机械过程、物质传递过程、热力过程、 、。 2反应系统的三大平衡指的是、、三大平衡。 3.流体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4.热力学温度和摄氏度的换算关系为。 5. 和是使气体液化的有效手段。 6.精馏与蒸馏的的区别在于。 7.回流比是影响分馏操作和的重要因素。 8.能自动排泄介质,防止设备或管路破坏,压力正常后又能自动闭合,具有这种作用的阀门叫。 9.相对挥发度愈大,液体混合物分离愈。 10.在分馏塔中沸点最或最高的组分最易从塔顶馏出。 二、单项选择题

1.有关单元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 B.是《化工单元操作》的研究对象 C.是基本物理操作 D.用于不同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其基本原理和作用相同 2.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 - 1 - 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 C.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 D.动量传递、质量传递、热量传递 3.下列操作不属于单元操作的是()。 A.流体输送 B.传热 C. 氧化还原反应 D. 过滤 4.下列哪种设备不是属于沉降设备() A.沉降槽 B.旋风分离器 C.降尘室 D.袋滤器 5.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是() A.恒温传热和稳态变温传热 B.传导传热、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 C.气化、冷凝与冷却 D.导热给热和热交换 6.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不包括加料板)的塔部分称为() A.精馏段 B.提馏段 C.进料段 D.混合段 7.对于一定分离任务的分馏塔,若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所需的理论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和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精品文档 《操作系统》试题(A卷) 分钟)(考试时间:90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 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网络操作系统 2.现代OS具有并发性和共享性,是()的引入导致的。 A.单道程序 B. 磁盘 C. 对象 D.多道程序 3.一般来说,为了实现多道程序设计,计算机最需要()。 A.更大的内存 B.更多的外设 C.更快的 CPU D.更先进的终端 4.在下面的I/O控制方式中,需要CPU干预最少的方式是()。 A.程序I/O方式 B.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 C.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控制方式 D.I/O通道控制方式 5.在进程状态转换时,下列()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A.就绪态→运行态 B.运行态→就绪态 C.运行态→阻塞态 D.阻塞态→运行态 6.一个进程执行过程中不可能对应( )。 A.一个PCB B.一个JCB C.多个PCB D.一个程序 7.进程调度又称为低级调度,其主要功能是( )。 A.选择一个作业调入内存 B.选择一个主存中的进程调出到外存 C.选择一个外存中的进程调入到主存 D.将一个就绪的进程投入运行 8.如果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可以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采用()来保证按名存取的安全。 A.重名翻译机构 B.建立索引表 C.建立指针 D.多级目录结构 9.文件控制块不包括()。 A.文件名 B.文件访问权限说明 C.文件物理位置信息 D.磁盘坏块信息 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号。 A.设备类相对 B.设备类绝对 C.相对 D.绝对 11.若进程P一旦被唤醒就能够投入运行,系统可能为( )。 A.在分时系统中,进程P的优先级最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B.抢占调度方式,就绪队列上的所有进程的优先级皆比P的低。 C.就绪队列为空队列。 D.抢占调度方式,P的优先级高于当前运行的进程。 12.为了照顾紧迫型作业,应采用()。 A.先来服务调度算法 B.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化工单元操作思考题

化工单元操作思考题 离心泵思考题 1.为什么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打开入口阀灌泵? 答:离心泵开始工作时,若泵内有气体因为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在叶轮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在泵内造成足够的真空度(真空度很小),贮槽液面和泵入口处的静压差很小,不能推动液体进入泵内,产生气缚。因此,在开泵前必须使泵的吸入系统内充满液体,也就是灌泵。 2.为什么离心泵启动前要关闭出口阀? 答:离心泵是靠叶轮的高速旋转将液体甩出泵外,流量越大,所消耗的功率越大,当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所以离心泵启动时,为了减小启动功率,保护电机,可将出口阀关闭。待电机运转到额定转速后,再逐渐打开出口阀。 3.离心泵为什么会抽空?泵抽空有哪些现象,如何处理? 答:泵抽空原因是由于泵运转中进入泵内的液体不能满足需要,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而这时泵还在高速运转,就会抽空。 泵抽空的原因:(1)塔、罐、容器的液面低或空;(2)油品带水,温度高会气化;(3)入口阀开得过小;(4)两泵同时运行(5)入口阀未打开或芯掉;(6)入口阀堵。 泵抽空的现象:压力、电流下降并波动、流量小或无、管线发出“叮、叮”响声,管线、泵体剧烈振动、严重时造成密封漏或泵盖垫漏。 处理方法:(1)关小出口阀,开打入口阀,并打开放空阀进行排气;(2)提高吸入泵液位,如液面低,可停泵,待液面上升后再启动;(3)若抽空时密封漏,可进行换泵;(4)若进口管线堵塞,要吹扫管线;入口阀芯坏掉要更换泵。4.离心泵轴承发热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如何处理? 答:原因;(1)润滑油(脂)液面过高或过低、变质、脏;(2)冷却水、封油不足或管路堵;(3)滚珠架松、落、卡、花点;(4)安装质量差;(5)同心度不正;(6)机泵振动(7)机环甩脱或不转;(8)超负荷运行。 严重时,会烧坏轴承,造成停泵,给生产带来损失最大。 处理:(1)调整液面或换油(2)搞通管路,加大油量或封油量(3)更换轴承(4)联系谦恭处理。

电大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试题及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1、小批量、多品种的精细化学品生产适用于( )过程。间歇操作?? 2、催化剂按形态可分为( )。固态液态气态 3、氯乙烯聚合只能通过( ) 自由基聚合? 4、透平式压缩机属于( )压缩机。离心式 5、釜式反应器的换热方式有夹套式、蛇管式、回流冷凝式和( )。外循环式 6、催化剂中毒有( )两种情况。.暂时性和永久性? 7、裂解乙烯过程正确的操作条件是( )。高温、高压、短时间 8、CH4+H20=CO+3H:+Q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移动。正反应方向 9、对属于易燃易爆性质的压缩气体,在启动往复式压缩机前,应该采用( )将缸内、管路和附属容器内的空气或其他非工作介质置换干净,并达到合格标准,以杜绝爆炸和设备事故的发生。氮气 10、工业上固体催化剂是由( )组成的。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 11、俗称“人造羊毛”的聚丙烯腈纤维(即腈纶)的缩写代号是( )。PAN

12、薄层固定床反应器主要用于( )。快速反应 13、任何牌号的聚丙烯必须要加的稳定剂是( )。卤素吸收剂 14、气固相催化反应器分为固定床反应器和( )反应器。流化床 15、平推流的特征是( )。流体物料的浓度和温度在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截面上处处相等,不随时间变化 16、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生产氯乙烯,通人反应器的原料乙炔量为1000kg/h,出反应器的产物组成中乙炔含量为300kg/h,已知按乙炔计生成氯乙烯的选择性为90%,则按乙炔计氯乙烯的收率为( )。63% 17、化学反应热不仅与化学反应有关,而且与( )。与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关 18、间歇式反应器出料组成与反应器内物料的最终组成( )。相同? 19、熔融指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熔融指数高,分子量低 20、对于纯物质来说,在一定压力下,它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的关系是( )。相同 21、化工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料出发,完成某一化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其核心县口( )。工艺过程 22、一个反应过程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什么反应器并无严格规定,但首先以满足( )为主。工艺要求

最新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06―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是( C ) A、原始操作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 B、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管理程序 C、管理程序,原始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D、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原始操作系统 2.用户程序中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是由( B )完成。 A、程序设计语言 B、操作系统 C、编译系统 D、标准库程序 3.进程调度的对象和任务分别是( C )。 A、作业,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B、进程,从后备作业队列中按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C、进程,从就绪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D、作业,从后备作业队列中调度策略选择一个作业占用CPU 4.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A、动态重定位 ) A、动态重定位 B、段式地址转换 C、页式地址转换 D、静态重定位 5.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优适应分配算法要求对空闲区表项按( C )进行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 B、地址从小到大 C、尺寸从小到大 D、尺寸从大到小 6.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 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实时性和可靠性 7.当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让出处理机时,该进程应转变为( )状态。 A、等待 B、就绪 C、运行 D、完成 8.文件的保密是指防止文件被( )。 A、篡改 B、破坏 C、窃取 D、删除 9.若系统中有五个并发进程涉及某个相同的变量A,则变量A的相关临界区是由 ( )临界区构成。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按逻辑结构划分,文件主要有两类:(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A、记录式文件 B、网状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1.UNIX中的文件系统采用(、流式文件)。 A、网状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12.文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B、实现虚拟存贮器 C、提高外围设备的输入输出速度 D、用于存贮系统文档 13.文件系统中用()管理文件。 A、堆栈结构 B、指针 C、页表 D、目录 14.为了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具有相同的文件名,通常在文件系统中采用()。 A、重名翻译 B、多级目录 C、约定 D、文件名 15.在多进程的并发系统中,肯定不会因竞争( )而产生死锁。 A、打印机 B、磁带机 C、CPU D、磁盘 16.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 A、先来先服务 B、轮转 C、最高响应比优先 D、均衡调度 17.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消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制约性合作关系被称为进程的()。 A、互斥 B、同步 C、调度 D、伙伴 18.当每类资源只有一个个体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环必死锁 B、死锁必有环 C、有环不一定死锁 D、被锁者一定全在环中 19.数据文件存放在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逻辑组织形式是与( )有关的。 A、文件逻辑结构 B、存储介质特性 C、主存储器管理方式 D、分配外设方式 20.在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能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 )。 精品文档

化工单元操作与控制(杨成德)09187习题解答项目一

化工单元操作与控制 习题集 顾晓吴,郑剑编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系 化工技术工程中心

目录 项目一输送系统的操作与设计 (1) 项目二换热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9) 项目三过滤设备的操作与控制 (19) 项目四干燥设备的操作与控制 (21) 项目五蒸馏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28) 项目六吸收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37) 项目七萃取系统的操作与控制 (49)

习题1 附图 1 2 h 1 项目一 输送系统的操作与设计 1. 根据附图所示的双液体U 管压差计的读数,计算设备中气体的压力,并注明是表压还是绝压。已知压差计中的两种指示液为油和水,其密度分别为920 kg/m 3和998 kg/m 3,压差计的读数R =300mm 。两扩大室的内径D 为60mm ,U 管的内径d 为6mm 。 解:已知d=6mm, D=60mm, R=300mm=0.3m, ρ水=998kg/m 3, ρ液=920kg/m 3。由U 型管压力计可知,右边的液面较左面的液面高度差为 mm m D d R h 3003.04 /601463004/142222==????=??=ππππ ()()).6Pa(256300.081.99203.09.81920998gh gR 表压油油水=??+??-=+-=∴ρρρP 2. 为了排出煤气管中的少量积水,用附图所示的水封装置,水由煤气管道中的垂直支管排出。已知煤气压力为10kPa (表压),试求水封管插入液面下的深度h 。 解:已知P=10Kpa ,ρ=998kg/m 3,由公式gh P ρ=可知: 02m .19.8)/(9981010g /P h 3=??==ρ 3. 硫酸流经由大小管组成的串联管路,其尺寸分别为φ76×4mm 和φ57×3.5mm 。 已知硫酸的密度为1831 kg/m 3,体积流量为9m 3 /h,试分别计算硫酸在大管和小管中的(1)质量流量;(2)平均流速;(3)质量流速。 解:已知V s =9 m 3/h, ρ=1831 kg/m 3, d 1=76mm-4mm ?2=68mm=0.068m, d 2=57mm-3.5mm ?2=50mm=0.05m, 故可得 (1) 4.58kg/s 16479kg/h 18319V m m s s2s1==?=?==ρ (2)689m/s .0h /4m .24794/068.0.1439 4/d V u 22 1s s1==?== π 27m/s .1h /7m .45834 /05.0.1439 4/d V u 2 22s s2==?== π (3))/(8.12614 /068.014.3 4.58 4/m m G 22 21s11s11s m kg d A ?=?=== π )/(8.23334 /05.014.3 4.584/m m G 2 2 22s22s22s m kg d A ?=?=== π 4. 在兰州操作的苯乙烯真空精馏塔顶的真空表读数为80×103 Pa ,在北京操作时,若要求塔内维持相同的绝对压强, 真空表的读数应为多少?兰州地区的平均 习题2 附图

浙江大学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太原科技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业务课考试大纲(初试) 科目代码:837 科目名称:化工原理 1.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化工单元操作的掌握情况。测试分两个方面:一是化工单元过程原理,测试考生基本概念,过程计算和熟悉程度;二是综合应用化工单元过程原理能力,从而对考生有较全面的评价。 2.题型说明 化工原理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试卷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基本概念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构成。 (2)计算题:包括过程计算、公式推导。 (3)实验题:包括实验设计、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解释。 3.考试内容 3.1绪论 (1)化学工程及其发展。 (2)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3)四个基本关系: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平衡关系及速率关系。 3.2流体流动 (1)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2)流量与流速、定态与非定态流动、连续性方程式、能量衡算式、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3)牛顿粘性定律与流体的粘度、非牛顿型流体的概念、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滞流与湍流、边界层的概念。 (4)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摩擦系数、因次分析、管路上的局部阻力、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 (5)并联管路与分支管路。 (6)测速管、孔板与文丘里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 3.3流体输送设备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性能改变和换算、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与允许吸上高度、离心泵的工作点与调节、离心泵的联用、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其它类型泵,如往复泵、旋转泵、漩涡泵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2)离心通风机的结构、性能参数和选择,离心鼓风机和压缩机、旋转鼓风机、真空泵。 3.4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沉降速度、降沉室、沉降槽。 (2)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式、恒压过滤、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过滤设备、滤饼的洗涤、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操作系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操作系统目的是提供一个供其他程序执行的良好环境,因此它必须使计算机( ) A.使用方便 B.高效工作 C.合理使用资源 2、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 )。 A.分时操作系统 B.批处理单道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 D.批处理多道系统 3、下列系统中( )是实时系统。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B.办公自动化系统 C.化学反应堆控制系统 D.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4、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 )。A.控制程序的执行 B.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C.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D.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5、计算机系统把进行( )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 A.CPU管理B.作业管理C.资源管理D.设备管理 6、批处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但( )。 A.不能自动选择作业执行 B.无法协调资源分配 c.不能缩短作业执行时间D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 7、分时操作系统适用于( )。A.控制生产流水线B.调试运行程序c.大量的数据处理D.多个计算机资源共享 8、在批处理兼分时的系统中,对( )应该及时响应,使用户满意。A.批量作业B.前台作业c.后台作业D.网络通信9、实时操作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它( )。A.十分注重系统资源的利用率B.不强调响应速度C.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D.不必向用户反馈信息 (二)填空题 1、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__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2、计算机系统把进 行___和控制程序执行的功能集中组成一种软件称为操作系统。3、操作系统使用户合理__, 防止各用户间相互干扰。4、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和是操作系统的两个主要设计目标。 5、批处理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6、在多道操作系统控制下,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使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 7、批处 理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但在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8、在分时系统中, 每个终端用户每次可以使用一个由规定的CPU时间。9、分时系统具有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和_ 等特点。10、在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往往把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作业,把由批处理系统 控制的作业称为作业。11、实时系统要求有_____,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12、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有:处理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13、__ 为用户合理地分配处理器时间.尽可能地使处理器处于忙状态,提高处理器的工作效率。 (三)简答题 1、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哪些?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有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软件资源有编译程序、编辑程序等各种程序以及有关数据。 2、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3、为计算机设计操作系统要达到什么目的?设计时应考虑哪些目标?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程序,其目的是为其他程序的执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它有两个主要设计目标:一是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二是使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 4、从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出发,操作系统可分哪几类? 从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出发,操作系统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5.何谓批处理操作系统? 用户准备好要执行的程序、数据和控制作业执行的说明书,由操作员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等待处理,操作系统选择作业并按其作业说明书的要求自动控制作业的执行。采用这种批量化处理作业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6.为什么说批处理多道系统能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批处理多道系统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表现在四个方面:(1)多道作业并行工作,减少了处理器的空闲时间;(2)作业调度可以合理选择装入主存储器中的作业,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3)作业执行过程中不再访问低速设备,而直接访问高速的磁盘设备,缩短执行时间;(4)作业成批输入,减少了从操作到作业的交接时间7、分时系统如何使各终端用户感到好像自己独占一台计算机?

操作系统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操作系统(A卷)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120 一、单项选择 题(20分,每 1、操作系统是一种(B)。 A.通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应用软件 D.软件包 2、操作系统是对(C)进行管理的软件。 A.软件 B.硬件C.计算机资源 D.应用程序 3、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A)。 A.利用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4、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B)。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多任务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 C.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批处理系统 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多用户系统 5、所谓(B)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处理机的时间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共行执行 6、(C)操作系统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 A.单用户 B.分布式C.批处理 D.监督7、下面6个系统中,必须是实时操作系统的有(C)个。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航空订票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机器翻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 A.1 B.2 C.3 D.4 8、在操作系统中,(C)是进行系统资源分配、调度和管理的最小单位。 A.程序 B.指令C.进程 D.作业9、(D)不是操作系统关心得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 10、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A)。 A.失去了交互性 B.CPU的利用率降低 C.不具备并行性 D.以上都错 11、系统调用的目的是(A)。 A.请求系统服务 B.终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 D.释放系统资源 12、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D)。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 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D.动态和静态的特征 13、在进程管理中,当(D)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A.进程被进程调度选中 B.等待某一事件 C.等待的事件发生D.时间片用完14、如果P、V操作S的初值为4,当前值为-2,那么表示有(B)个等待进程。 A.1 B.2 C.3 D.4 15、系统中有4个并发的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3个,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小资源数是(C)。 A.5 B.7 C.9 D.10 16、在下列(A)情况下,系统会出现死锁。 A.若干进程因竞争资源而无休止地互相等待它方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B.有多个封锁的进程同时存在 C.计算机系统发生了重大故障 D.资源数大大小于进程数或进程同时申请的资源数大大超过资源总数 17、在下列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C)。 A.银行家算法 B.死锁检测法 C.资源有序分配法 D.进程的解除 18、5个进程共享2台同类打印机,则与打印机对应的互斥信号量的初值应是(B)。 A.1 B.2 C.3 D.5 19、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的进程状态是(A)。 A.执行 B.就绪 C.阻塞 D.撤销 20、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题(标准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 题(标准版) Without safety as a guarantee, it may be vanished in an instant! So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is a subject that everyone must pay attention to.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54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复习题(标准版) 一、名词解释 危险化学品易燃液体危险有机过氧化物毒物化学窒息全身中毒慢性中毒远期危害爆炸隔开贮存分离贮存全面通风危险物品(安全生产法读本)重大危险源 升华燃烧三个条件警示语句 二、填空 1、爆炸品除了具有爆炸性强的特点外,还有对 、 、 、 、 等敏感和极易发生爆炸的特性。

2、易燃液体大部分属于 、 及 的物质。 3、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 和 的物品。 4、危险化学品安全主标志是由表示危险特性的 、 底色 组成的菱形标志。 5、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 警示线。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设置 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 处。

6、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 、 、 、 、手足防护用品等。 7、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 和 、绝热压缩、 、 、 、雷击和光热射线等。 8、易燃易爆场所内必须严禁 ,也严禁 ,进入易燃易爆场所的车辆也应采取 措施。 9、化工单元操作是指各种化工生产中以物理过程为主的处理方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第三章传热

第三章传热 3.1 概述 3.1.1 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传热,即热量的传递,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物系之间,就会导致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的传递,故在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涉及许多的传热过程。 化工生产过程与传热关系十分密切。这是因为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都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1)创造并维持化学反应需要的温度条件:例如,为保证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移出热量; 2)创造并维持单元操作过程需要的温度条件:蒸发、精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单元操作都与传热过程有关。 3)热能的合理利用和余热的回收:生产过程中的热量的合理使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换热网络的综合; 4)隔热与节能:化工生产设备的保温或保冷。 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传热问题大致分为两类: (1)传热过程的计算,包括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2)传热过程的改进与强化。 3.1.2 强化传热与削弱传热 化工生产中常遇到的传热问题,通常有以下两类:一类是要求热量传递情况好,亦即要求传热速率高,这样可使完成某一换热任务时所需的设备紧凑,从而降低设备费用;另一类是像高温设备及管道的保温,低温设备及管道的隔热等,则要求传热速率越低越好。我们学习传热的目的,主要是能够分析影响传热速率的因素,掌握控制热量传递速率的一般规律,以便能根据生产的要求来强化和削弱热量的传递,正确地选择适宜的传热设备和保温(隔热)方法。 3.1.3 稳态传热和非稳态传热 · 稳态传热: 在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改变的 传热过程;稳态传热时各点的热流量不随时间而变,连续生产过程中的传热多为稳态传热。 ·非稳态传热: 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既随位置又随时间而变的传热过程。 3.1.4 工业换热方法 3.1. 4.1 间壁式换热 3.1. 4.2直接接触式换热 3.1. 4.3 蓄热式换热 3.1.5 典型间壁式换热器 3.1.5.1 套管换热器 3.1.5.2 列管换热器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精选

四、解答题(共20分) 1.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共8分)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储器管理、处理机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接口管理。 2.操作系统中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什么叫虚拟存储器(共8分) 存储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内存扩充。(4分)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存储空间,在这种计算机系统中虚地址被映象成实地址。或者:简单地说,虚拟存储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4分) 3.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共4分) 文件的逻辑组织——用户对文件的观察和使用是从自身处理文件中数据时 采用的组织方式来看待文件组织形式。这种从用户观点出发所见到的文件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逻辑组织。 文件的物理组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组织形式称为文件的物理组织。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通常,进程实体是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 这三部分组成,其中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2.从用户的源程序进入系统到相应程序在机器上运行,所经历的主要处理阶段有编辑阶段,编译阶段,连接阶段,装入阶段和运行阶段。 3.在UNIX系统中,文件的类型主要包括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别文件。 4.虚拟设备是通过 SPOOLing 技术把独占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5. Windows NT是采用微内核结构的操作系统,它的进程的功能发

生了变化,它只是资源分配的单位,不是调度运行的单位,后者的功能由线程完成。 五、应用题(共20分) 5.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D) A、运行态变为就绪态 B、运行态变为等待态 C、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D、等待态变为就绪态 6.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C )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 B、用户无条件地 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 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 7.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转换工作是由(A )完成的。 A、硬件 B、地址转换程序 C、用户程序 D、装入程序 9.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C )。 、文件 D 、记录 C 、数据项 B 、字符A. 10.为了提高设备分配的灵活性,用户申请设备时应指定(A )号。 A、设备类相对 B、设备类绝对 C、相对 D、绝对 11.通常把通道程序的执行情况记录在(D )中。 A、PSW B、PCB C、CAW D、CSW 14.共享变量是指(D )访问的变量。 A、只能被系统进程 B、只能被多个进程互斥 C、只能被用户进程 D、可被多个进程 15.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 D)段。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数据 D、程序 16.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 D)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 B、2 C、3 D、4 17.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C )。 A、进程释放资源 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 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 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 21.引入多道程序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BD ) A、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B、充分利用处理机,减少处理机空闲时间 、有利于代码共享C.

化工单元操作复习题(含答案)

化工单元操作复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流体流动 一、选择题 1.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 A A 质量; B 粘度; C 位能; D 动能。 2、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一截面积的流体质量称为 a 。 a.质量流量 b.质量流速 c.体积流量。 3.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D A 湍流流速>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4.气体是()的流体。 B A 可移动; B 可压缩; C 可流动; D 可测量。 5.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 C A 绝对压力; B 表压力; C 静压力; D 真空度。 6、流体的粘度愈大,它的流动性就 b 。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7、流体在管中稳定流动时的流速与管内径的关系是 c 。 a.与管内径成正比 b.与管内径的平方成正比 c.与管内径的平方成反比 d.与管内径成反比。 8.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 )。 A 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有关; 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形管粗细无关。 9、14、真空度为0.092MPa在标准大气压下,绝对压力为 b MPa。 a.0.092 b.0.009 c.760 d.0.1013 10.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 C A. 流动速度大于零; B. 管边不够光滑; C. 流体具有粘性。 11.在相同条件下,缩小管径,雷诺数()。 A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13.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 A A 层流; B 湍流; C 过渡流; D 漩涡流。 二、填空题 1.1atm= mmH2O= kPa。 2.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_质量守恒定律_,热量衡算的理论基础是_能量守恒定律_。 3.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__减小_,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大_。 4、若二甲胺的相对密度是0.68,则它的实际密度是 kg/m3 5、对不可压缩流体,当体积流量一定时,流速与管径的成反比;若体积流量 不变,管径减小一倍,管内流体流速为原来的倍。 6、在连通的同一种静止液体内部,同一水平面的流体压强。 7、当雷诺数Re≤2000时,流体的流动型态为;当雷诺数Re≥4000时,流体的流动型态为。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石油化工的等化工类相关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 《 课程时数:25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化工单元操作》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主要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是一门强调工程观念、定量运算、设计、操作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知识的综合技能课程,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制图和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专业课,目的使学生获得今后从事化工生产过程与化工生产工艺操作、管理等必备的技能。课程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企业工段长以上岗位职工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进行设置,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和反应过程的相关原理及相应设备操作及维护技能,会进行化工单元过程方案的选择、设备的选用及部分设备的简单设计,为今后学习《化工工艺》、《反应过程与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石油加工生产技术》等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化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课程体系。 该门课程以培养化工单元过程方案选择能力、设备选用与简单设计能力、装置的操作运行能力为基本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完整体系,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习者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与就业能力。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模拟卷一)

2012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试卷A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什么是虚拟设备? 2.What’s the differrence between a process and a program? 3.What’s Hyper-Treading technology? 4.死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5.为什么将文件控制块分成主部和次部两部分? 6.若系统有同类资源m个,被n个进程共享,问:当m>n和m<=n时每个进程最多可以请求多少个这类资源,使系统一定不会发生死锁?为什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操作系统的两个重要特性是:(1) 和(2) 。 2.只能在管态下执行的指令称为(3) 。处理机状态由目态转换为管态的唯一途径是(4) ,管态到目态的转换可以通过修改(5) 来实现。 3.进程在其生存期内可以处于如下三种基本状态之一:运行态、就绪态和等待态。当一个就绪进程(6) 时,其状态由就绪变为运行,当一个运行进程被抢占处理机时,其状态由运行变为(7) ,当一个运行进程因某事件受阻时,其状态由运行变为(8) ,当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已经发生时,该进程状态由(9) 变为就绪。 4.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相对独立的(10)。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设某计算机系统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法,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为64KB,页面尺寸为4KB。假设当前进程的页表如右图所示(页表以二进制形式表示),请将虚拟地址8196和2050转换为物理地址。 2.设某计算机系统采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法,内存中为该进程分配4个物理页架, 开始时内存页架为空,假设进程在一段时间内的页面访问序列如下:6,0,1,2,0,3,0,4,2,3,0,3,2,1,2,0,1,7,0,1,请画图表示采用以下页面淘汰算法时的缺页中断次数:(1)最佳页面淘汰算法(OPT);(2)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FIFO);(3)使用过最久的先淘汰(LRU)。 3.在UNIX系统中,设磁盘物理块大小为1KB,每个索引块可以保存256个索引项,请画出UNIX文件的物理结构。假设某文件大小为1028KB,请计算访问以下逻辑块时需要多少次I/O传输:(1)8;(2)300;(3)16。 4.设有周期性实时任务集如下表所示,用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EDF算法)和速率单调算法(RMS算法)是否可以调度?画出相应的Gantt图。 四、算法设计(每题10分,共20分) 1.设有一个可以装A、B两种物品的仓库,其容量无限大,但要求仓库中A、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题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天津得大气压强分别为101、33kPa,苯乙烯真空精馏塔得塔顶要求维持5、3kPa得绝站压强、则真空表上读数为( )。 A.96.03kPa B.一96.03kPa C.106.63kPa D. 98.03kPa 2.流体流动中能量损失得根本原因在于流体存在着( )。 A.密度 B.湍流 C.黏性 D.动能 3.密度为1000kg/m3得流体,在Φ108×4得管内流动,流速为2m/s,流体得粘度为1cp,其只Re为( )。 A. 105 B.2×107 C. 2×106 D. 2×105 4.计量泵得工作原理就是( )。 A.利用离心力得作用输送流体 B.依靠重力作用输送流体 C.依靠另外一种流体得能量输送流体 D.利用工作室容积得变化输送流体 5.对离心泵错误得安装或操作方法就是( )。 A.吸入管直径大于泵得吸入口直径 B.启动前先向泵内灌满液体 C.启动时先将出口阀关闭 D.停车时先停电机,再关闭出口阀 6.微粒在降尘室内能除去得条件为:停留时间( )它得降尘时间。 A.不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小于 7.导热系数得单位为( )。 A.W/m·℃ B.W/m2·℃ C.W/kg·℃ D.W/S·℃ 8.物质导热系数得顺序就是( )。 A.金属>一般固体>液体>气体 B.金属>液体>一般固体>气体 C.金属>气体>液体>一般固体 D.金属>液体>气体>一般固体 9.两组分物系得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采用精馏方法分离该物系越( ). A.容易 B.困难 C.完全 D.无法判断 10.某精馏塔得馏出液量就是50kmol/h,进料量为120kmol/h,则釜残液得流量就是( ). A.100kmol/h 13.50kmol/h C. 70kmol/h D.125kmol/h 11.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得第n-1、n、n+l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 )。 A. y n+1>y n>y n-1 B. y n+1=y n=y n-1 C. y n+1<y n<y n-1 D. y n+1≤y n≤y n-1 12.吸收操作得目得就是分离( )。 A.气体混合物 B.液体均相混合物 C.气液混合物 D.部分互溶得均相混合物

操作系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在存储管理方案中,__D_____ 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页式管理 B、段式管理 C、段页式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2、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A______。 A、节省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准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实现主存共享 3、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___B______。 A、重定位装入程序 B、重定位寄存器 C、地址机构 D、目标程序 4、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____A______。 A、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是任意的 D、有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5、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但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___D___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 6、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若要申请一块40K字节的内存空间,若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____C___。 A、100K B、190K C、330K D、410K 7、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____A____。 A、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多重分区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8、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___A___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9、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_____A___。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周期 D、加速地址转换 10、分区管理中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时,宜把空闲区按____A__次序等记在空闲区表中。 A、长度递增 B、长度递减 C、地址递增 D、地址递减 11、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_C__。 A、相同 B、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所作业长度变化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

安职高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二化工专业《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物理量的正确表达应该是与统一的结果。 2.生产中传统的测压仪表主要有两种,一种叫表,其读数叫表 压;一种叫表,其读数叫真空度。 3.稳定流动系统的连续性方程表明流体在作稳定流动时,流体通过各 截面的 流量相等;对不可压缩流体,则流量也相等。 4.在流体流动过程中,流体的压力、流量、流速等流动参数只与 有关,而与 无关的流动,叫稳定流动。 5. 因为被输送液体在泵体内化再化的现象叫离心泵的汽蚀现 象,避免离心泵汽蚀现象的最大安装高度,称为离心泵的高 度。 6. 流体在流动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的质量,称为 ,用符号 表示,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的换算关系为 。 7. 生产中常用调节法来调节往复泵的流量。 8. 非均相物系是指存在个或个以上相的混合物。在非均相物 系中,一相称为相,另一相称为相。

9.根据颗粒在沉降过程中是否受到其他粒子、流体运动及器壁的影响,可将沉降分为干扰沉降和沉降。 二.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伯努利方程不能表示静止流体内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规律 B.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静压力 C.可以用液柱高度表示压力大小 D.在静止、连续的流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力均相等(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黏性是流体阻力产生的根本原因 B.静止的流体没有黏性 C.静止的流体没有阻力 D.流体的流动类型和黏度有关 ( )3.流体在直管内作湍流流动时,若管径和长度都不变,且认为摩擦系数不变,若流速为原来的2倍,则阻力为原来的倍。 A.1/4 B.1/2 C.2 D.4 ( )4、某流体在内径为100mm的钢管内流动,在稳定流动条件下流速为2m/h,若内径变为50mm,则流速为 m/h。 A.2 B.8 C.1 D.4 ( )5.小管路除外,对常拆的管路一般采用 A.螺纹连接 B.法兰连接 C.承插式连接 D. 焊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