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方法与地质评价阶段划分

合集下载

第10章 油气勘探概述

第10章 油气勘探概述

资料收集、处理和解释 新 理 论 指 导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 盆地类型划分、对比 编制评价基础图件
评价原则、方法的确定和选取
各盆地油气资源评价 全球(或全国)油气资源汇总 图10—1 国家和国际层面油气资源评价流程略图
含油气盆地和含油气系统分析 已知油气藏统计、分类 典型油气藏解剖 主要成藏模式 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评价地质模型 勘探层评价
除上述几种油气作为研究对象外,还有如页岩油、煤层气、致密页岩气和固态
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等评价对象。
四、油气资源评价的总体思路和一般程序
油气资源评价总体思路分为国际和国家层面、石油公司层面二个部分: 1. 国家和国际层面 国家和国际层面油气资源评价的范围广阔,对象复杂,又往往是大兵
团作战,因此其总体思路是以盆地为基本评价单元,在先进的大地构造
盆地资源量计算方法可分为体积法、地球化学法、勘探效果分析 法及类比法四大类。
三、区带评价
区带(play)评价是盆地勘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产生的、适宜 于局部评价和预测的分析方法。 区带评价研究是在盆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区带评价除了要研 究勘探区带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沉积特点、地质演化史、生储油 特征外,还必须指出有利的含油气区带圈闭的个数、层位以及圈闭 规模和资源的分布概率。 依据区带对油气聚集的特殊性和资源量计算的精度要求,日前应 用于区带资源量计算的方法主要是圈闭体积法、生-供烃单元法和发 现过程模拟法。
第四节 风险分析和勘探决策
油气勘探的风险分析,就是运用统计学、概率和效用理论
的原理,从远景圈闭(待钻构造)和成藏层带(勘探领域〕两个层
次,估算能左右勘探结果的地质因素、经济条件以及不同意义 的成功概率,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勘探项目分级排序,最终筛 选和编制出年度投资组合计划。 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大石油公司都建立了常规的勘探风险

(完整版)油田开发方案及原理

(完整版)油田开发方案及原理
5
3 开发阶段
6
4 调整阶段
开发初期,从生产井取得的信息有限, 还不能完整地描述油田的地质及工程情况。 随着开发过程的进行,生产井数的增加,获 得的信息也逐步地增多,原有的地质认识必 须进行修正,相应的开发方案也必须进行修改 和调整。
7
第一节 油田地质储量
油气储量是油气田开发的物质基础。
阶段 预探阶段 评价阶段 开发阶段
13
4. 水驱特征曲线法 适用条件:油藏含水率达到一定程度(如50%)
以后。 方法:利用油藏的累积产水量和累积产油量在
半对数坐标上存在明显的直线关系外推到含水率为 98%时求出油藏的可采储量。
14
❖ 计算地质储量的容积法
(1)原油的地质储量
(2)溶解气的地质储量
N=100AhSoio/Boi
控制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储量。用途:是进行滚动勘探与开发的依据 精度:相对
误差应小于30%。
9
❖ 地质储量:是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储集层中 原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表内储量: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开 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表外储量: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开采过程 中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100Ah(1-Swi)
o/Boi
式中:N
原油地质储量,104t;
A含油面积,km2;
h平均有效厚度,m;
对于油田,天然气储量可能 包含两部分:自由气和溶解 气,无气顶油藏则仅有溶解 气部分,其储量由下式确定
平均有效孔隙度,f;

Swi 平均束缚水饱和度,f; o 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
一、静态计算方法-容积法
容积法是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的主要方法,应用 最广泛。它适用于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不同的圈 闭类型、不同的储集类型和驱动方式。对于大中型 构造砂岩油气藏,计算精度较高。

石油勘探中的地质勘探与储量评估方法

石油勘探中的地质勘探与储量评估方法

石油勘探中的地质勘探与储量评估方法石油资源是全球能源需求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开发和利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石油资源的勘探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种地质勘探与储量评估方法。

本文将介绍石油勘探中常用的地质勘探和储量评估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地质勘探方法1. 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是石油勘探的基础,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属性,例如地震波速度、电磁场等,来揭示地下构造和储集层信息。

其中,地震勘探是最常用的地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通过分析地震波在不同地层中传播的速度和振幅变化,以及反射和折射现象,来确定油气藏的存在与性质。

此外,磁法、重力法、电磁法等地球物理方法也常被应用于石油勘探中,以辅助地质解释和储量估算。

2. 地质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地质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主要通过研究地下流体中的成分和特征来判断石油资源的分布和类型。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地球化学勘探,通过对地下水、沉积物和岩石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来确定地下的油气源岩和油气运移过程。

此外,同位素地球化学法、有机地球化学法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中,以提供有关油气藏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信息。

3. 地质测井方法地质测井是石油勘探中常用的勘探方法之一,通过在井孔内进行测量,获取地下岩层与流体的物理、电性质信息。

其中,测井曲线的解释与分析是关键,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特征,如电阻率、自然伽马射线、密度等,可以判断岩石类型、储层含油气性质,进而确定勘探策略和开发方案。

二、储量评估方法1. 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储量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建立统计模型,利用已知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和预测。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勘探区域内有关地质参数的概率分布进行建模,结合勘探区的地质特征和勘探数据,来评估储量的分布和值。

此外,还有地质数学模型方法、回归方法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实现储量评估。

2. 应力与压裂方法应力与压裂方法是评估致密油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量的重要手段。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
基本思想: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基本控制了油 气田的大致分布范围。
1.有利生油深坳(凹)陷控制了油气的形成和 分布
2.面临生油深坳(凹)陷的同生二级构造带是 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3.有利生油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的区域形成和分布。
6
生油中心控制着油气分布
7
(三)复式油气聚集理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 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 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 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 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 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
油气田规模序列数学模型法:根据自然现象的概率分布特 征来估算资源量。
储、产量分析法:一种利用累计发现量与累计生产量之间 的关系,求得最终累计发现量的方法。
28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四)油气藏或圈闭规模概率分布规律法
--解释评价区资源量的结构,评价油气藏个数、最大油气 藏、某级别的油气藏个数;校正由其它方法给出的资源总量。
勘探初期发现的油气藏一般比最后阶段发现的油气藏要大。 应用该方法应具有边界条件: ①给定最小工业油气藏或最小油气圈闭; ②评价区的油气资源总量; ③已发现的油气藏要达15~20个以上; ④最大工业油气藏。
29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五)特尔菲法与专家系统
主要采用概率曲线法,将评价区进行有效划分,进而统计有 关各项资料,分别根据不同专家的认识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平衡 所有专家的认识,给出对某个盆地或区域的可靠的资源量。
•井筒技术 3.录井技术
——多参数、大信息量,现场快速、实时,为识别和及时 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性质、选择试油层段、进行烃源岩的 评价、储层评价、产能预测等提供依据。

油矿地质学复习资料

油矿地质学复习资料

油矿地质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地质井:在区域勘探的盆地普查阶段,为了确定盆地构造,查明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及浅层油气情况,在盆地浅部地层或盆地边缘地层而钻的井。

又叫剖面井或构造井。

2.参数井: 又称区域探井,在区域勘探的区域详查阶段,为了解一级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层层序、厚度、岩性、 油气生储盖及其组合关系,并为物探解释提供参数而钻的探井。

3.预探井 :在油气勘探的圈闭预探阶段,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4.评价井 :又称详探井,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处于油藏评价阶段),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油气藏边界、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油气田规模、产能及经济价值,以计算探明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5.开发井 :评价井钻探后根据开发方案按照一定的井网密度和井网方式所钻探的井6.水文井:为了解水文地质问题和寻找水源而钻探的井7.调整井: 油气田开发一段时间,根据开发动态和数值模拟资料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收率为目的而钻探的井井型 直井、定向井8.定向井: 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方位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其特点是井眼轨迹是倾斜的。

9.补心高度:方补心顶面至地面的高度10.补心海拔:方补心顶面至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补心高度与地面海拔之和。

11.井斜角α: 测点处的井眼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12.井斜变化率K α :单位井段井斜角的变化值,表示井斜角随井深度变化的快慢程度13.井斜方位角φ: 井眼轴线的切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14.固井: 在井壁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以防止井壁坍塌,影响钻井安全,也可以起到分隔油气层和其他地层的作用15.录井: 在钻井过程中,在钻井井场的不同部位或者井下钻柱中,通过人工操作或者安装传感器,录取反映地下地质情况和钻井工程动态的各种信息,包括地质信息、油气信息、钻井工程信息16.套管程序: 钻井过程中,为了保障安全钻进、有效分隔产层和其他地层等采取的一系列下套管措施17.岩心编号:采用分数形式表示,如5154表示第4次取心中共有51块岩心,此块为第5块。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标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标准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标准第1章勘探准备与地质调查 (4)1.1 勘探前期资料收集与分析 (4)1.1.1 资料收集范围与内容 (4)1.1.2 资料分析方法 (4)1.2 地质调查与评价 (5)1.2.1 地质调查内容 (5)1.2.2 地质评价方法 (5)1.3 勘探目标确定与设计 (5)1.3.1 勘探目标确定 (5)1.3.2 勘探设计 (5)第2章物探技术与数据处理 (6)2.1 物探方法选择与数据采集 (6)2.1.1 物探方法选择 (6)2.1.2 数据采集 (6)2.2 数据处理与解释 (6)2.2.1 数据处理 (6)2.2.2 数据解释 (7)2.3 物探成果评价与应用 (7)2.3.1 物探成果评价 (7)2.3.2 物探成果应用 (7)第3章钻井与完井技术 (7)3.1 钻井工程设计 (7)3.1.1 设计原则与要求 (7)3.1.2 设计内容 (7)3.1.3 设计步骤 (7)3.2 钻井液与固井 (8)3.2.1 钻井液体系 (8)3.2.2 固井设计 (8)3.3 钻井过程监测与控制 (8)3.3.1 钻井参数监测 (8)3.3.2 井控技术 (8)3.4 特殊钻井工艺与技术 (8)3.4.1 侧钻井技术 (8)3.4.2 水平钻井技术 (8)3.4.3 大位移钻井技术 (9)3.4.4 超深井钻井技术 (9)第4章试油试气与储量评价 (9)4.1 试油试气工艺 (9)4.1.1 试油试气目的 (9)4.1.2 试油试气方法 (9)4.1.3 试油试气工艺流程 (9)4.2 储量参数测定与计算 (9)4.2.1 地质储量参数 (9)4.2.2 可采储量参数 (10)4.2.3 储量分类与评价标准 (10)4.3 储量评价与报告编制 (10)4.3.1 储量评价方法 (10)4.3.2 储量评价结果分析 (10)4.3.3 储量报告编制 (10)4.3.4 储量报告审查 (10)第5章开发方案设计与优化 (10)5.1 开发地质研究 (10)5.1.1 地质条件分析 (10)5.1.2 油气藏评价 (10)5.1.3 油气藏模拟 (10)5.2 开发方案设计 (10)5.2.1 开发原则 (10)5.2.2 开发方式 (11)5.2.3 开发井网设计 (11)5.2.4 开发参数优化 (11)5.2.5 设备与工艺选择 (11)5.3 开发试验与评价 (11)5.3.1 开发试验 (11)5.3.2 开发效果评价 (11)5.3.3 经济效益评价 (11)5.4 开发方案优化与调整 (11)5.4.1 优化依据 (11)5.4.2 优化方向 (11)5.4.3 调整措施 (11)5.4.4 动态监测与调整 (11)第6章油气田生产与动态分析 (12)6.1 油气田生产管理 (12)6.1.1 生产计划与调度 (12)6.1.2 生产过程监控 (12)6.1.3 生产安全管理 (12)6.1.4 生产成本控制 (12)6.2 生产数据分析与处理 (12)6.2.1 数据采集与传输 (12)6.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12)6.2.3 生产趋势预测 (12)6.3 动态监测与评价 (12)6.3.1 动态监测技术 (12)6.3.2 油气藏评价 (13)6.3.3 生产效果评价 (13)6.4.1 生产参数优化 (13)6.4.2 生产工艺改进 (13)6.4.3 生产组织与管理优化 (13)6.4.4 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 (13)第7章油气藏改造与提高采收率 (13)7.1 油气藏改造技术 (13)7.1.1 酸化技术 (13)7.1.2 压裂技术 (13)7.1.3 挤压技术 (14)7.1.4 油气藏改造工艺优化 (14)7.2 提高采收率方法与工艺 (14)7.2.1 化学驱油技术 (14)7.2.2 热力驱油技术 (14)7.2.3 气体驱油技术 (14)7.2.4 微生物驱油技术 (14)7.3 改造效果评价与分析 (14)7.3.1 采收率评价方法 (14)7.3.2 改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15)7.3.3 经济效益评估 (15)7.3.4 环境影响评估 (15)第8章环保与安全 (15)8.1 环境保护措施与实施 (15)8.1.1 环境保护原则 (15)8.1.2 环境保护措施 (15)8.1.3 环境保护实施 (15)8.2 安全生产与应急预案 (16)8.2.1 安全生产原则 (16)8.2.2 安全生产措施 (16)8.2.3 应急预案 (16)8.3 环保与安全监测 (16)8.3.1 环保监测 (16)8.3.2 安全监测 (16)8.3.3 监测数据应用 (16)第9章节能与减排 (16)9.1 节能技术与应用 (16)9.1.1 节能技术概述 (17)9.1.2 节能技术应用 (17)9.2 减排措施与实施 (17)9.2.1 减排措施概述 (17)9.2.2 减排措施实施 (17)9.3 节能与减排效果评价 (18)9.3.1 评价指标 (18)9.3.2 评价方法 (18)第10章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信息管理 (18)10.1 信息采集与处理 (18)10.1.1 信息采集原则 (18)10.1.2 信息采集方法 (18)10.1.3 信息处理技术 (18)10.2 数据库建设与管理 (18)10.2.1 数据库设计 (18)10.2.2 数据库建设 (19)10.2.3 数据库管理 (19)10.3 信息安全与共享 (19)10.3.1 信息安全策略 (19)10.3.2 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19)10.3.3 信息共享机制 (19)10.4 决策支持与智能应用 (19)10.4.1 决策支持系统 (19)10.4.2 智能技术应用 (19)10.4.3 应用案例分析 (19)第1章勘探准备与地质调查1.1 勘探前期资料收集与分析1.1.1 资料收集范围与内容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前期,需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与分析。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油气田:指受构造或地层因素掌握的,同一产油面积上的油气藏总和。

2.干酪根:沉积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

3.特别地层压力:通常我们把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空隙流体压力称为特别地层压力。

4.油气初次运移:石油和自然气自生油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油气初次运移.5.油层有效厚度:指储集层中具有工业产油力量的那局部厚度。

6.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格外简单的自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7.断点组合:把单井的断点联系起来争论整条断层特征的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8.储集单元:一个储集层为一个储集单元。

9.空隙构造:指岩石当中空隙与连通它的喉道所组成的简单的孔喉网络的外形,大小,孔喉配置关系及分布状况。

10.压力梯度:指每增加单位高度所增加的压力。

11.地温级度:地温每增高一度时深度的增加值。

12.可采储量: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出来的石油储量。

13.自然气:指在地下岩层中存在的,以烃类为主的气体。

14.圈闭: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挡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拢的一种场所。

15.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钻探阶段完成或根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并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供给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牢靠储量。

16.油气聚拢带:指受背斜带等同一个二级构造单元掌握的,具有相像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聚拢条件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7.生油岩:凡能生成并供给具有工业价值的石油和自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

18.储集层:由储集岩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

19.空隙构造:指岩石当中空隙与连通它的喉道所组成的简单的孔喉网络的外形,大小,孔喉配置关系及分布状况。

20.标准层:作为划分和比照层位用的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地层。

21.地质储量:地下油层中石油的实际储量。

22.折算压力: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

23.油气藏:是地壳中油气聚拢的最根本单位,是油气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根本聚拢。

油气藏经营管理基本模型

油气藏经营管理基本模型

油气藏经营管理基本模型一、简介油气藏经营管理基本模型是指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对油气藏的经营管理进行规划和实施的基本模型。

通过对油气藏地质特征、储量情况、开发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型,指导油气开发的决策和实践,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油气藏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油气藏经营管理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油气资源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合理的经营管理模型可以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率,降低开发成本,增加资源产出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油气藏经营管理的基本模型油气藏经营管理的基本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勘探与评价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评价等技术手段,对潜在的油气资源进行确定和评估。

根据不同地质构造、地层性质和储集条件,建立相应的勘探开发方案和投资预测模型,为后续的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开发与生产阶段在油气藏的开发与生产阶段,需要建立合理的开发计划和生产管理模式。

这涉及到井口设备的选择与定位、生产调整与优化、管道建设与运输等方面,需根据油气藏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安排,以达到最大化的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

3. 采收与销售阶段在油气资源的采收与销售阶段,需要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分析体系。

根据油气资源的产出情况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和价格政策,确保资源的销售量和售价的最大化。

4. 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油气藏经营管理模型中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的问题。

在油气开发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和安全生产方案,确保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感。

四、油气藏经营管理模型的优化与实践油气藏经营管理模型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技术环境。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断完善管理模型,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实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五、结语油气藏经营管理基本模型是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模型,可以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拐4 RRRXTIO
100 100 100
AC 430 DEN 1.9 CNL 0.45
240 2.9 -0.15
拐4井综合柱状图
TOC S1+S2 S1/S1+S2 HI
0
5 0 10 0
1 20 450
4)测试 5)试采等。
深灰色泥岩 有机碳:0.81
Ro:0.72
T有中m机等ax-质较:4类差40型烃:源Ⅱ岩B
尽管影响油气分布的因素较多,但总的看来,沉积盆地、
有效生油区和圈闭带对部署油气勘探工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
着重要的意义。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 高岗 工程
4
硕士生课程
油气田地质勘探的标志:
1 )油气田勘探的直接标志 (1)油气苗; (2)井下含油显示; (3)荧光显示; (4)气测异常。
热模拟液态产物产率-模拟温度关系图
热模拟气态产物产率-模拟温度关系图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 高岗 工程
8
硕士生课程
实验设备
恒速恒压泵
2011/9/26
配样器P《Y油Q气-1地型质勘探气工程相》色高谱岗仪工程利用上述三种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和解释成果进行综合
2.2 油气勘探阶段地质工程评价阶段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 高岗 工程
1
硕士生课程
2.1油气勘探方法 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
初期的找油理论:
•古代四川定井位找气:“山高大者择其低处平原;山低者, 择其曲折凸起之处。”
•背斜理论—石油聚集于背斜构造的顶部,沿构造等高线分
布,背斜高点找油最有利。 1861年怀特
2 )油气田勘探的间接标志 烃源岩体、圈闭、生物礁相带、水文地质及水化学标志、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标志、有利成油带等等。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 高岗 工程
5
硕士生课程
油气勘探技术:
1. 地质调查技术:钻井前 在地面、近地表或空中进行,包括:
1)地面地质踏勘 2)油气资源遥感 3)非地震物探(重力、
• 源控论—有利生油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的区域分布 复式油气聚集理论
• 核心理论:现代油气成藏和分布理论(现代油气生成、运
移、聚集和分布理论)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 高岗 工程
3
硕士生课程
现代油气地质勘探基本理论:
(1)沉积盆地(含油气盆地)是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 单元。 (2)盆地内有效生油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田)的分布。 (3)圈闭带 基本控制着油气的聚集。
m/z= 190.50191.50 F: MS geoa091852 ? 27 3242.45m

35
40
45
50
55
60
65




确定T原油 显示T原油
准噶尔盆地与三叠系泥岩相关的原油和含油砂岩藿烷分布图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 高岗 工程
11
硕士生课程
陆 梁 隆 起
中央
盆8


阜 井5 4534m 原油 T2-3xq

伦 井5 3037m 原油 J1b

里 底 山
克拉
阜 井5 4640m 原油 T2k
美丽 山
依 林
董 井1 4586.4m 油砂 K1tg

南缘冲断带



董1
阜5 北27
东部隆 北 井27 3242.45m
油砂 T3h
起NL: 2.19E4
•线状分布理论--油气田呈线状分布,沿出油点的直线 上找油。 对解释盐丘翼部分布的油田有效,因盐丘构造多沿断裂分布。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 高岗 工程
2
硕士生课程
近现代油气勘探理论:
• 圈闭理论--油气聚集于地下圈闭中。寻找各类含油气圈闭。背 斜、断层、地层、岩性圈闭 隐蔽圈闭 • 有机成烃理论

美丽
石钱滩凹陷

黑山凸起

木垒凹陷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 高岗 工程
10
准噶尔盆地二级构硕造士单生元课程有利生油区分布图
德仑 山
0
25 50 75 100 km
哈拉 阿 拉特山
百 井65 3032m 油砂 T22
伦5


百65
伊 扎 西部隆起
盆 井8 4363m 原油 J2s
A-PDF PPT TO PDF DEMO: Purchase fr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2 油气勘探方法与地质工程评价阶段(4学时)
2.1 油气勘探方法
2.1.1 地质法 2.1.2 地球物理法 2.1.3 地球化学勘探法 2.1.4 钻井法 2.1.5 遥感法
2850 2900 2950 3000 T3b 3050 3100 3150
3200
3250
3300 T2k2
3350
3400
3450 T2k1
3500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3550 T高1b 岗 工程
7
硕士生课程3600
3.实验室分析与模拟技术:
利用各种分析仪器、测试手段和模拟装置,取 得各种资料和数据,为油气地质研究提供资料。
研究,其最终目标是对勘探对象与勘探目标进行系统化、定
量化的综合评价,直接为勘探部署决策服务,包括盆地评价
技术、区带评价技术、圈闭评价技术、油气藏描述技术等。
0
25 50 75 100 km
和什托洛盖 德 仑 山


N
西 部 隆 起 南 缘 中山 前 央冲 断 陆坳带 梁 陷隆伦 古 起坳 东陷 部 隆 起 扎依一生单高级油元值构四强线区造度棵图树车排凹林子陷凸伊例二起生单中级油车元乌值构强排线区苏造度子独克尔黑山拉奎山子红车断裂带玛屯中依生城低克拐油百市值凸断强阶起区沙哈带度比湾拉玛沙凹乌陷湾阿尔湖达拉禾巴凹特松乌石盆凸夏1山河井陷起断西子尔褶凹带莫玛夏陷南盐莫纳莫鼻索凸斯索基凸湾起基东凸湾东凹起莫鼻呼英陷北凸根石凸图西石南起壁南凹凹断陷乌东凸陷昌鲁道吉石三海木英个子齐滩泉凹凸阜起凸陷滴康三起米凹山南南泉陷凹凸索陷红起阜索白博岩家康泉海断凹凸阶起陷五带滴彩格湾北帐凹北凸吉断陷褶木带起达萨吉三克尔木台凹萨凸石陷树起格沟尔凹里陷奇拉奇山台台底黄草湖凸凸起古城凹陷起
磁法、电法勘探) 4)油气化探 5)地震勘探。
2011/9/26
《油气地质勘探工程》 高岗 工程
6
硕士生课程
2. 井筒技术:-钻井后
直接接触油气层,在井中进行探测,包括:
1)钻井
2)录井-油层气测录井显示弱的原因?
3)测井
深(m度) 分层
2800
岩性
0 -60 0
CGSARPL
150 20 40
1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