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吠陀瑜伽.

合集下载

阿育吠陀教你怎样改善和促进消化功能!

阿育吠陀教你怎样改善和促进消化功能!

阿育吠陀教你怎样改善和促进消化功能!怎样用阿育吠陀来改善和促进消化功能?来看看下面的5个小贴士。

小贴士1:在你吃东西之前先刺激你的消化系统。

根据Purna瑜伽的创始人Aadil Palkhivala的说法,瑜伽中很多扭转的体式都能够很好的刺激消化系统,像圣哲马里琪那样的体式是最理想的,因为体式中的扭转部位正位于我们身体的消化道,扭转会产生热量,让我们的胃液流动。

Palkhivala说:他们非常好的刺激了消化系统,从而使得消化系统感觉到“我已经准备好了,开饭吧”。

小贴士2:按照正确的饮食原则吃。

阿育吠陀在对待饮食物搭配的问题上是非常认真的。

有两个基本规则是需要遵守的:蛋白质的食物要先吃。

因为“胃每次只能产生一定量的盐酸”,Palhkivala说。

而蛋白质的食物是唯一需要盐酸消化的食物,所以最好先吃蛋白质的食物,这样就会为你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供给。

第二点,饭后不要吃水果,但是这三种水果除外,它们是木瓜、芒果和菠萝。

因为水果会比其它食物消化的快,这意味着你后吃进去的食物变成是消化系统最先分解的食物,而你先吃下去的食物却没有被分解。

但是芒果、木瓜和菠萝除外,因为这三种水果都含有能加速分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淀粉消化的酶,正因为如此,这三种水果也成为促进消化吸收最理想的餐后水果。

小贴士3:用餐时喝一些有助于消化的茶。

O’Donnell说:“吃饭时喝冷水对于你的消化系统来说,绝对是个灾难!这就像让你的消化道似在冷藏食物时去分解它们”。

吃饭时喝温水对胃更好,这有助于帮助消化,而啜饮这种消化茶对消化道更有帮助。

消化茶配方:配料:1/2茶匙茴香1/2茶匙磨碎的芫荽一小撮磨碎的小豆蔻或一颗碾碎的豆蔻夹2杯水使用说明:将以上材料在水中煮10分钟后过滤,在吃饭时或在餐后慢慢的饮用。

小贴士4:吃完饭后练习英雄式。

这个瑜伽动作对帮助消化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它就是Virasana(英雄坐姿)和Supra Virasana(卧英雄式),这个体式充分刺激了位于大腿前侧的消化经络。

阿育吠陀

阿育吠陀

冥想感知梵医馆
阿育吠陀医学饱含了古印度人们的集体智慧,它早在金字塔修建前的几个世纪就已出现,并以口传的形式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它告诉我们生命是如何感应,形成和延展的,以至最终摆脱疾病与老化,其指导性原则就是只要人类的意识能够达到平衡,那么身体自然也就会达到平衡,它创造的是一个更高的健康境界——完美健康,阿育吠陀包含三个分支:阿育吠陀瑜伽,阿育吠陀音乐疗法,阿育吠陀健康饮食观。

在现代社会中,出现了很多为了生活压力而造成亚健康状态的群体,这些群体就目前统计已经是全世界都存在的一个首要问题,由于高压力,超负荷的工作,造成人类在失衡状态下有着不算是疾病的身体不适反应,例如:失眠,忧郁、心脏病、消化系统等,但是只要你遵循特殊的体制饮食,运动,理疗,和日常养生,你就可以调整目前存在于你体内的大部分失衡状态,从而有效防止这些失衡转化成将来的疾病,我馆正确全面的诠释了阿育吠陀的三个分支,并且结合人体个体细胞、身体组织和器官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了一些微妙的身心理疗方法,让人们意识到发挥“自律”对个人的影响,创造和维持完美健康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此身心健康理疗的过程简单,精确和多样性,让您在放松静心的过程中改善失衡状态,人类是一个极大的生命体,而作为个体存在只不过是暂时被化了妆的躯壳,这种整体阶段则正是治愈所有疾病的基础,也就是完美健康的境界。

印度的卫生与健康传统

印度的卫生与健康传统

印度的卫生与健康传统印度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医疗传统而闻名于世。

印度的传统医学系统如阿育吠陀医学和瑜伽等被广泛应用于卫生保健和健康维护领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探讨印度的卫生与健康传统,介绍印度传统医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疗法。

一、阿育吠陀医学阿育吠陀医学是印度最古老的医学系统之一,其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

阿育吠陀将健康视为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平衡状态,强调采取草药疗法、按摩、饮食和生活方式的综合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1. 草药疗法:阿育吠陀医学使用各种植物的根、叶、花和果实等来制备草药药剂。

这些草药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消化问题、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2. 按摩疗法:印度按摩疗法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身体治疗方法。

它可以通过调整能量流、促进血液循环和舒缓紧张的肌肉来改善身体健康。

常见的按摩技术包括阿育吠陀按摩、头部按摩和足底按摩等。

3. 饮食和生活方式:阿育吠陀医学强调饮食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阿育吠陀医生会制定特定的饮食计划和生活建议,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二、瑜伽瑜伽是另一项源自印度的传统健康实践。

瑜伽通过身体的体位法(Asanas)、调息法(Pranayama)和冥想等练习来达到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和谐状态。

1. 身体体位法:瑜伽通过一系列体位法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平衡和力量。

这些体位法还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和缓解身体疲劳。

2. 调息法:通过调节呼吸来平衡身体和情绪状态是瑜伽的核心原则之一。

瑜伽提倡深呼吸、控制呼吸和延长呼气来调节自律神经系统,减轻压力和焦虑。

3. 冥想:瑜伽强调通过冥想来培养正念和提高内心的平静。

冥想练习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焦虑和促进心理健康。

印度的传统卫生与健康传统不仅局限于阿育吠陀医学和瑜伽。

印度的饮食文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素食和各种香料的应用。

素食饮食被认为有助于平衡体内能量并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

此外,印度的香料如姜、大蒜和辣椒等被广泛用于提高食物的味道和具有抗炎、消化、抗氧化等益处。

瑜伽课程主题分类

瑜伽课程主题分类

瑜伽课程主题分类瑜伽课程的主题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受众群体、瑜伽流派和风格等进行划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瑜伽课程主题分类:1.基础瑜伽:适合初学者,介绍基本的瑜伽体式、呼吸技巧和冥想方法。

2.哈他瑜伽:强调体式练习,通过体式调整身体结构,提高柔韧性和力量。

3.流瑜伽:持续流动的体式练习,配合呼吸,适合提高身体灵活性和耐力。

4.阿斯汤加瑜伽:一种较为强烈的瑜伽练习,有固定的体式序列,注重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

5.比克拉姆瑜伽(热瑜伽):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固定的体式练习,旨在排毒和深度伸展。

6.阴瑜伽:长时间保持静态的体式,深入拉伸肌肉和筋膜,适合提高身体柔韧性和放松身心。

7.孕妇瑜伽:专为孕妇设计,帮助她们在孕期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

8.儿童瑜伽:通过游戏和简单的体式让孩子们了解瑜伽,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注意力。

9.普拉提与瑜伽融合:结合普拉提的核心力量和瑜伽的柔韧性练习,塑造身体线条。

10.椅子瑜伽:专为办公族设计,利用椅子进行简单的体式练习,缓解久坐带来的疲劳。

11.冥想与呼吸课程:专注于呼吸技巧和冥想练习,帮助缓解压力和提高专注力。

12.阿育吠陀与瑜伽:结合古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和瑜伽理念,通过饮食、按摩、体式等全方位调理身心。

13.舞韵瑜伽:将舞蹈元素融入瑜伽练习中,让练习更具艺术感和趣味性。

14.太极与瑜伽:结合中国传统太极的缓慢流动与瑜伽的静态拉伸,达到内外平衡。

15.情侣瑜伽:适合情侣或伴侣共同练习,增进感情和默契度。

16.水上瑜伽:在水中进行瑜伽练习,利用水的浮力减轻身体负担,适合康复和提高身体柔韧性。

17.空中瑜伽:使用吊床等辅助工具进行体式练习,增强核心力量和身体稳定性。

18.疗愈瑜伽:针对特定健康问题(如背痛、焦虑等)设计的瑜伽课程,旨在通过体式、呼吸和冥想达到疗愈效果。

19.老年瑜伽:专为老年人设计,注重安全、舒适和功能性,帮助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20.手杖瑜伽:使用手杖作为辅助工具进行体式练习,适合需要提高身体稳定性和平衡能力的人群。

瑜伽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瑜伽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瑜伽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瑜伽起源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希腊答案:B2. 瑜伽中“阿育吠陀”指的是什么?A. 瑜伽哲学B. 瑜伽饮食C. 瑜伽治疗法D. 瑜伽冥想答案:C3. 以下哪个体式不属于瑜伽中的“拜日式”?A. 山式B. 战士式C. 船式D. 树式答案:C4.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个呼吸法不属于基本呼吸法?A. 腹式呼吸B. 胸式呼吸C. 完全呼吸D. 逆腹式呼吸答案:D5.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个体式有助于缓解背部疼痛?A. 头倒立B. 肩倒立C. 手倒立D. 腿倒立答案:B6.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个体式不属于平衡体式?A. 树式B. 战士三式C. 船式D. 猫牛式答案:D7.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个体式有助于改善消化系统?A. 桥式B. 弓式C. 鱼式D. 犁式答案:D8.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个体式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A. 倒立式B. 婴儿式C. 船式D. 战士式答案:B9.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个体式有助于增强腿部力量?A. 蝴蝶式B. 鹰式C. 战士一式D. 鱼式答案:C10.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个体式有助于打开胸腔和肩膀?A. 猫牛式B. 弓式C. 牛面式D. 眼镜蛇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些体式属于开髋体式?A. 蝴蝶式B. 鸽子式C. 战士二式D. 船式答案:A, B12.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些体式属于扭转体式?A. 圣哲玛里琪式B. 侧角扭转式C. 半鱼王式D. 弓式答案:A, B, C13.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些体式属于后弯体式?A. 骆驼式B. 弓式C. 桥式D. 犁式答案:A, C, D14.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些体式属于倒立体式?A. 头倒立B. 肩倒立C. 手倒立D. 犁式答案:A, B, C, D15. 瑜伽练习中,以下哪些体式属于核心加强体式?A. 船式B. 板式C. 侧板式D. 猫牛式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瑜伽练习中,所有的体式都应该保持呼吸的自然和顺畅。

印度的医学传统阿育吠陀的综合健康理念

印度的医学传统阿育吠陀的综合健康理念

印度的医学传统阿育吠陀的综合健康理念阿育吠陀(Ayurveda),是印度传统的医学体系,其综合健康理念非常独特。

本文将从阿育吠陀的起源与发展、健康理念的核心原则以及与现代医学的关联等方面探讨印度的医学传统阿育吠陀的综合健康理念。

一、起源与发展阿育吠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在印度古代的维达时期。

据传说,阿育吠陀是由印度著名的圣人、智者所创立的,他们认为人的身心健康是与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紧密相关的。

因此,阿育吠陀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印度文化哲学的影响,综合了草药学、瑜伽、按摩、饮食和呼吸等多种技巧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综合健康理念。

二、健康理念的核心原则阿育吠陀的综合健康理念有三个核心原则,分别为三元素理论、体质类型和平衡。

1. 三元素理论:阿育吠陀认为,宇宙万物都由三个基本元素组成,分别是空气、火和水。

在人体内部,这三个元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个体的特征和身体的功能。

当这三个元素失去平衡时,会出现疾病和不适。

因此,通过调整三元素的平衡,可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2. 体质类型:阿育吠陀将人体分为三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即气、胆汁和粘液。

每种体质类型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倾向,对应不同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问题。

通过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人们可以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案。

3. 平衡:阿育吠陀认为,身体的健康是通过保持身体内外的平衡来实现的。

这包括平衡饮食、平衡作息、平衡情绪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人体才能充满活力,远离疾病。

三、与现代医学的关联尽管阿育吠陀是印度传统的医学体系,但其综合健康理念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应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阿育吠陀所提倡的平衡饮食、瑜伽运动、按摩疗法等,对身心健康的维护和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阿育吠陀强调平衡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

现代研究证明,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运转。

阿育吠陀推崇的食材、烹饪方法和食用原则,完全可以作为现代人保持健康的参考。

“练松脊柱”之后为什么会失眠、反酸、烧心、胃胀气?

“练松脊柱”之后为什么会失眠、反酸、烧心、胃胀气?

“练松脊柱”之后为什么会失眠、反酸、烧心、胃胀气?屈指最近遇到一位症状很有意思的A小姐:A有多年的反流性食管炎病史,主要症状就是反酸、烧心、上腹胀,原本并不严重,偶尔犯的时候吃点药,之后会缓解;她除了反流性食管炎之外,还有颈椎病的问题,也并不严重,仅仅是工作久了会颈项部酸痛。

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之前除了去养生馆“保健”之外,都没有想过来医院就诊。

A小姐是一位“资深”的瑜伽练习者,经常去参加一些这方面的培训。

在最近的一个培训当中,她的“导师”教了一个号称可以“练松脊柱,打通督脉”的动作——蹲墙;具体动作就是站在墙前,脚尖贴住墙然后身体下蹲。

她的导师要求她有空就要多练这个动作,以便尽快“松开脊柱”——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A小姐每次练完这个动作,都觉得胃里像有东西堵住。

逐渐发展到时常反酸、嗳气,并且有胸骨后疼痛和烧心的感觉,这次吃药也不见明显缓解,并且同时出现了失眠、胸闷和汗多的症状。

当她去询问所谓的“导师”的时候,却回答说是“排病反应并让她继续坚持”……A的困惑是:“是蹲墙导致的这一切吗?”蹲墙这个功法早年由庞鹤鸣先生披露,许多北京太极拳门派用做基本功训练,庞先生和屈指认识的许多其他老先生在叫这个动作的时候都是要配合其他功法的。

因为这个动作:很容易做错!很容易做错!很容易做错!A小姐的错误非常常见,以致于随便以“蹲墙”搜索百度图片就能看到这种错误,图中所示人在下蹲时,胸椎部分向前移位以致于腰椎曲度增大;此时练习者的脾俞、胃俞一线的肌肉都是绷紧的,胸腰结合部的椎体也会向前移位压迫胃腑和膈肌并使腹腔的压力增大。

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器官,上部连于食管,下部链接十二指肠——同时在这段肠管上还有胆囊和胰腺接入,胃与周围组织之间的位置必须“合适”才能让胃正常的工作。

对人体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而言,胸椎的曲度本来应该是向后,但由于A小姐不正确地运动,使下胸椎过度前压——导致了胃腑的运动空间不足,于是出现反酸、烧心和胃胀气的情况。

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

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

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阿育吠陀医学是印度最传统的医疗系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

阿育吠陀包括各种治疗方法,包括草药疗法、按摩、瑜伽、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等,以维持身心健康。

阿育吠陀的理念是身、心和精神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非常注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和干预。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最基本的理念是身、心和精神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整体。

因此,阿育吠陀医生通过诊断患者的身心状态,来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与西方医学不同,阿育吠陀医学强调预防和生活方式改变,而非只集中于治疗病症。

治疗必须以开放、深入的对话开始,以引导患者增加自我意识和理解。

阿育吠陀医学的诊断方法非常独特。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的舌头、脉搏、眼睛、皮肤和尿液,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

此外,还可以采用感官悟觉来确定患者的身体需要。

阿育吠陀认为,在病人自己身体的细微状况内,能得到生命体的信息。

医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判断患者的身体需要和病因。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草药疗法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

印度的中药十分丰富,其中许多草药、天然物和饮食习惯都被当作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

印度的中药大多是温和和安全的,但是,这些草药本身不一定就是病的根本原因,而是通过治疗身体的病因来达到治愈病症的效果。

按摩是阿育吠陀医学中另一种广泛采用的治疗方法。

在印度,按摩通常在油、青草粉或其他草药有效成分的辅助下进行。

按摩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还有助于消除经常导致疾病的身体和情感的压力。

此外,在阿育吠陀中还有一种非常流行的治疗方法,叫做“瑜伽”。

瑜伽是一种练习身体、调整呼吸和平衡思想的方法,对于身体的整体健康非常有益。

尽管瑜伽在现代时期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普及的活动,但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此外,在阿育吠陀医学中,还强调了食疗,指导患者改变饮食习惯。

印度的饮食中心血栓症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因素的整整一半都是由不良饮食习惯所引起的。

阿育吠陀提倡饮食健康,避免过度调味、食用多余的盐和糖、和饱餐一顿,在正确的比例下食用蛋白质和脂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育吠陀瑜伽
阿育吠陀说:
根据印梵西瓦瑜伽阿育吠陀吠陀养生学,人类的生命受星象,自然力(地震,台风)、意外(火灾,车祸),毒物(各种污染,各种添加物,防腐剂),情绪(愤怒,嫉妒,恐惧),三种力的作用(风型,火型,土型)所操控。

三种力也影响着自然界,所以每个季节都有其主导的“型”。

季节变换时,稍微不慎,极容易引起疾病。

因此要依照季节变化,提早在一周前调整生活习惯,并摄取适当适量的食物。

推荐印度传统文化试验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

了解季节的特性有助于养生,印证人可以从简单的膳食,得到身心健康,提升生命的质量。

此外,还可亲自领略人体这个小自然,与有着四季循环的大自然相呼应,相共鸣。

一般都说一年有四季,但吠陀养生学将季节划分成六个:冬,春,夏,雨,秋,秋冬之交(Shishira, Vasantha, Greeshma, Varsha, Sarath, Hemantha)。

冬季属土型。

常会带给人较多的黏液,一切有关土型的病症也好发于冬末春初。

特别是小孩,感冒,咳嗽的病号会增多。

其实感冒或咳嗽时,由肺部分泌出来的黏液有着重要的功能,它会把细菌病毒包围起来,咳出体外。

和肺部相关的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也较多。

此外,也有可能出现水分代谢失常,沁尿,生殖方面的疾病。

春天属风型,带来新气象,同时也释放出冬季以来累积在身心的能量。

春天来了以后,身体所累积的土力便会随气温逐渐回升而消溶。

最理想的状况是连冬季多贮存的热量也会随之消解掉;否则身体中过多的土力,加上春季延续的土力影响,可能使人举步不前,错过了一年之计。

换言之,春天是生命力新的开始,是开始动起来的季节。

如果土力过盛,排不掉,可能会有关土型的一切病症,如感冒,鼻塞,气管,肺部的问题。

所以,春季饮食的要点在于减缓土力,应选择清淡,带点苦味的新鲜食材,很多国家的饮食文化,都不约而同的在新年第一天或第一餐选择素食,或者强调春季应多食深绿色蔬菜,其味道略苦,微辛,干而清淡。

这些绿叶菜的纤维像春天的扫把,能清除冬天累积在体内的食垢。

气温一旦平稳回升,表示春天的脚步近了,应去除严冬诸多的不忌口。

冬季已渐远,高热量食物,过度油腻,口味重,太甜,或太酸也应渐减。

不好消化的食物会增强土力,要避免。

(附上元朝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广为人知的春日摄生消息开端以佐对照,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养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

肝木味酸,木能胜土,土属脾主甘。

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这个时节要为一年的健康播下种子。

每天注意日出时间,早睡早起,切勿贪睡。

并固定运动,保持洁净,吃新鲜简单的食物,让身心健康有个好开始。

基本上,姜可温暖身体,加强消化之火,在转入春秋之际,热姜汤,温热的蜂蜜水都有帮助。

所有的生命体都依据一套既定的原则在活动,动物界有各自摄食的对象,也会在特定的时节繁衍后代;植物界的叶,花,果实也有其特定的发生顺序,不会乱来的。

同样的道理,灵性层次高于动植物的人类怎要用其较高的智力去过违反自然之道的生活?若不遵循人类要生存于大自然中的原则,若只听凭心意想象,随心所欲的生活,那么失衡,失常,混乱,身心方面的疾病是必然的后果。

人体生命的自然之道包括“有所不为”及“有所为”。

人应当不杀生,不施暴,并避免会引发暴力的种种负面情绪和生活习惯。

人应当了解自己,以及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以便选择适合的善良型态的食物,并规划适当的生活作息。

这种生活方式,让人愉悦与地球成了共同体,并且活出了与自然相应的生活智慧。

古时养生大家说:(文白对照的说哈哈)
刘词,宋代养生学家,自号茅山处士。

生卒年不详。

早年不注意饮食之道,疾病缠身,后着意于调养摄生之学,尤注重饮食与保健的关系,身体渐渐强壮。

他根据切身体验著成《混俗颐生录》一书,认为养生长寿不必如高人隐士远离尘世,食气餐霞,而可以混迹于众生之中,过普通人的生活,只要遵循饮食养
人之道,不仅饮食有节,还要留意于饮食宜忌和调养原则,就找到了延年长寿之术,达到了祛病养生之功。

人禀阴阳五行,四时肃杀之气差若毫发,瘵疠则生。

是以首足象天地,血脉象江河,毛发象草木,嗔怒象疾疫,既反其令,瘵疠则生。

细而察之,万不失一。

(人禀受阴阳二气,五行之质,与自然相统一,四季肃杀之气如果发生丝毫之偏差,疾病就会产生。

所以人的头足像天地,血脉像江河,毛发像草木;人的嗔怒像电闪雷鸣,两只眼睛像太阳月亮,人的嗜欲禀承自然的生植。

气候出现微小的偏差,人往往会生病;如果人的行为背离时令的规律,更大的病患必不可避免,仔细体察气候的变化,顺庆自然的要求,就可以彻底杜绝病患的产生。

)
几春中宜发汗吐利针灸;自冬至后夜半一阳生,阳气吐,阴气纳。

心膈宿热阳气相冲,若两虎相逢狭道,必斗矣。

春夏之交,遂使伤寒虚热时行之患,良由冬月附火及食热物,心膈宿痰流入四肢故也。

其患者,不啻十有六七。

但吐却心膈痰饮,即不为害。

能四时依此吐,殊胜泻。

泻令人下焦虚冷,吐即去心腑客热,除百病。

(在仲春之时,应该通过发汗,上吐下泄或针灸疗法来排除邪气。

自冬至以后,半夜阳气生成,阳气出吐,阴气吸入。

心膈宿热阳气相互冲击,如同两虎在狭道相遇,必有一番争斗。

春夏之交,就会导致伤寒虚热等病患的流行,这种结果,往往是由于冬天烤火以及吃热食物,心膈宿痰流入四肢引起的。

一般说,患上这种病的人,至少十有六七。

只要能吐出或消除心膈痰饮,就不会有害处。

如果能一
处四季吐出心膈之宿痰,其效果远远胜过下泻。

下泻让人下焦虚冷,上吐却排除心腑之热,根除百病。

)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哈他瑜伽保健清洁法中提到的几种洁净功法和中医相对治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比如瑜伽涅悌法(Neti),一种清理鼻子通道的功法,对kapha及因其引起的疾病有益,其作用正是清除鼻窦的粘液.而瑜伽道悌法(Dhauti):洁胸术恰好针对pitta及胸膈间的粘液及痰湿有效;而瑜伽洁肠法之相关体式(ShankhaPrakshalana)又是针对vata最好的清理及平衡;圣光调息(KapalBhati):内气鼻窦及前额清洁法,对kapha及kapha掌控之脂肪有效,宜肥胖症,给头部供应更多氧气.应该分清的是,这几者的结合是瑜伽的保健清洁法,和阿育吠陀的治疗清洁法不同,更加安全而易为掌握,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完全可以进行.因此春三月,我们就要开始瑜伽清洁法的实践啦,还要加上呼吸养生的内容, 敬请期待下篇博文! 春深稍宜和平将息,绵衣稍宜晚脱,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寒咳嗽。

似热即去之,稍冷即加之,甚妙。

肺俞五脏之表,胃俞十二经脉之长,最不可失寒热之节。

欲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勤解逐时衣,少餐申后饭。

斯言可宝耳。

(晚春时节应该平和养息,棉衣不应过早脱出,不要让背交寒,受寒会伤肺,引起鼻寒咳嗽。

天气转热可脱掉棉衣,稍冷一点加上,对健康大有好处。

肺俞是五脏之表,胃俞是十二经脉之长,它们最不能丧失寒热的节律。

俗谚说: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勤解逐时衣,少食申后饭。

是非常有道理的.
这样的对比你喜欢吗?总之呢我是在修习瑜伽之前很早就对中国传统医学和文化非常的热爱,而在接触了印度瑜伽与阿育吠陀后,两相对应,更加坚定对东方传统医学和文化实践和传承的信心.每每手不释卷,舍不得放下,记得当日在蝉舟奔波于几处教学地点的路途中的车上都是我大饱书瘾,精神聚餐的好时光,北京永远明媚的阳光照在书卷上,那是一段多么忙碌又多么悠闲的时光,"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愿那惠及一切的超越时空,永远留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