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同步课堂素材:第二章 2.1 2.1.2 课堂强化 必修三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三同步配套课件:第二章 算法初步2.2.2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反思感悟赋值语句给变量赋值要注意两个关键点 (1)格式要正确.变量一定在赋值号的左边,右边可以是常量,也可 以是表达式. (2)终值看最后.如果算法中给同一个变量多次赋值,那么这个变 量的最终值是最后一次所赋的值.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1赋值语句n=n+1的意思是( ) A.n等于n+1 B.n+1等于n C.将n的值赋给n+1 D.将n的原值加1再赋给n,即n的值增加1 解析:赋值语句中的“=”与数学中的“=”是完全不同的,赋值语句 中的“=”左右两边的值不能互换,左边表示变量,右边表示变量或表 达式.本题中式子表示的意义是将n的值加1再赋给n,即n的值增加1. 答案:D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对赋值语句的理解 【例1】 试判断下列哪些赋值语句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1)4=m; (2)A=B=3; (3)x2-y2=(x+y)(x-y); (4)m+n=15; (5)x=x. 解:(1)赋值号的左边只能是变量,不能是数字,故错误. (2)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赋值号,故 错误. (3)赋值号的左边只能是变量,不能是表达式,故错误. (4)赋值号的左边不能是表达式,故错误. (5)符合赋值语句的格式要求,将变量x的值重新赋给变量x,故正确.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当堂检测
变式训练2阅读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若输出的结果为2,则①处 的处理框内应填的是 ( )
A.x=2 B.b=2 C.x=1 D.a=5 答案:C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各章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各章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数学必修3知识点第一章算法初步1.1.1算法的概念算法的特点:(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
1.1.2程序框图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2021年整理)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
![(2021年整理)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https://img.taocdn.com/s3/m/bbe2f9d9eff9aef8951e06b1.png)
(完整)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唐金制]的全部内容。
新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统计2.1随机抽样练习(P57)1、。
抽样调查和普查的比较见下表:抽样调查的好处是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推断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有误差。
如抽取的部分个体不能很好地代表总体,那么我们分析出的结果就会有偏差.2、(1)抽签法: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450人进行编号,将学生的名字和对应的编号分别写在卡片上,并把450张卡片放入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不放回地从中抽取一张卡片,连续抽取50次,就得到参加这项活动的50名学生的编号。
(2)随机数表法:第一步,先将450名学生编号,可以编为000,001, (449)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
例如选出第7行第5列的数1(为了便于说明,下面摘取了附表的第6~10行)。
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76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57 60 86 32 44 09 47 27 96 54 49 17 46 09 62 90 52 84 77 27 08 02 73 43 28第三步,从选定的数1开始向右读,得到一个三位数175,由于175<450,说明号码175在总体内,将它取出;继续向右读,得到331,由于331<450,说明号码331在总体内,将它取出;继续向右读,得到572,由于572〉450,将它去掉. 按照这种方法继续向右读,依次下去,直到样本的50个号码全部取出,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参加这项活动的50名学生.3、用抽签法抽取样本的例子:为检查某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可用抽签法取出容量为5的样本。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三同步课件:第二章 统计2.1.2

共同点
(1)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2)都要先编号
各自特点
从总体中逐一抽取
先均分,再按事先确定的规则 在各部分抽取
相互联系
系统抽样在起始部分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适用范围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
数学 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学案·新知自 解
教案·课堂探 究
练案·学业达 标
3.某集团有员工 1 019 人,其中获得过国家级表彰的有 29 人,其他人员 990 人.该集团拟组织一次出国学习,参加人员确定为:获得过国家级表彰的人员 5 人,其他人员 30 人,如何确定人选?
练案·学业达 标
解析: (1)①③④是正确的,②不正确.系统抽样分组后,在第一组中采用
简单随机抽样,其他组加分组间隔,不再用简单随机抽样.
(2)①将每位同学编 1 个号由 0001 至 1003.
②利用随机数法剔除 3 名学生.
③将剩余的 1 000 名学生重新编号 1 至 1000. ④分段,取间隔 k=1 10000=100,将总体均分为 10 段,每段含有 100 名学生. ⑤从第一段即 001 到 100 号中随机抽取一个号 l.
号,…,19 939 号考生组成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抽签法
B.随机数法
C.系统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
解析: 根据抽样过程可以发现,从 20 000 名考生中抽取 200 名考生的成
绩时,先从前 100 号考生中随机确定 39 号考生,然后直接等距离确定其余的 199
名考生,这种抽样方法是系统抽样. 答案: C
B.2,6,10,14
C.2,4,6,8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二章课件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第二课时
问题提出
1.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含义如 何?成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两个相关变量 的散点图分别有什么特点? 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 一定随机性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正相关的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左下角 到右上角的区域,负相关的散点图中的 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
(1)一个为可控变量,另一个为随机变量;
(2)两个都是随机变量.
知识探究(二):散点图 【问题】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含量和年龄 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 本数据:
年龄 23
脂肪 9.5
27
39
41
45
49
50
17.8 21.2 25.9 27.5 26.3 28.2
年龄 53 54 56 57 58 60 61 脂肪 29.6 30.2 31.4 30.8 33.5 35.2 34.6
例2 以下是某地搜集到的新房屋的销 售价格和房屋的面积的数据:
房屋面积
(平方米) 销售价格
61
70
115
110
80
135
105
12.2 15.3 24.8 21.6 18.4 29.2
22
(万元)
画出数据对应的散点图,并指出销售 价格与房屋面积这两个变量是正相关 还是负相关.
售价
35 30 25 20 15 10 5 0 0 50 100 面积 150
i 1
就得到了回归方程,这种求回归方程的 Ù ˆ +a ˆ 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回归方程 y = bx ˆ 的几何意义分别是什么? 中, a ˆ, b
思考6: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可求得年龄和 人体脂肪含量的样本数据的回归方程为 Ù y = 0.577x - 0.448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 一个人个年龄预测其体内脂肪含量的百分 比的回归值.若某人37岁,则其体内脂肪含 量的百分比约为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年级有12个班,每个班同学按1~50排学号,为了交流学习经验,要求每班学号为14的同学参加交流活动,这里用的抽样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抽签法
C .随机数表法
D .系统抽样
解析:根据抽样特点可知,用的是系统抽样.
答案:D
2.从N 个编号中要抽取n 个号码,若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则分段间隔应为( ) A.N n
B .n
C .[N n ]
D .[N n ]+1 解析:若N n 为整数,则N n
为间隔;若不为整数,要进行取整. 答案:C
3.从已编号为1~50的50枚最新研制的某种型号的导弹中随机抽取5枚来进行发射实验,若采用每部分选取的号码间隔一样的系统抽样方法,则所选取5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 )
A .5,10,15,20,25
B .3,13,23,33,43
C .1,2,3,4,5
D .2,4,6,16,32
解析:若用系统抽样,间隔应为505
=10. 答案:B
4.在120个零件中,一级品24个,二级品36个,三级品60个,用系统抽样法从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则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为________.
解析:采用系统抽样.编号时可先编一级品,再编二级品,最后编三级品,每6个抽一
个,每个被抽到的机会均等,都是20120=16
. 答案:16
5.为了了解1 208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考虑采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k 为________,共分作________段.
解析:[120830
]=40,故分段间隔k 为40,共分作30段. 答案:40 30
6.某单位在岗职工共有624人,为了调查工人用于上班途中的时间,该单位工会决定抽取10%的工人进行调查,请问如何采用系统抽样法完成这一抽样?
解:采用系统抽样获取样本的操作过程如下:
(1)将624名职工用随机方式编号;
(2)从总体中剔除4人(剔除方法可用随机数法),将剩下的620名职工重新编号(分别是000,001,002,…,619),并分成62段;
(3)在第一段000,001,…,009这十个编号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个号码(如002)作为起始号码;
(4)将编号为002,012,022,…,612的个体抽出,即可组成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