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1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PPT

2.1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组织PPT
四、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主要分布于造血器官 和淋巴器官等处,为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发育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第三章 基本组织
第三节 肌组织
第三节 肌组织
一、肌组织的分类
骨骼肌 有横纹,受 意识控制。
心肌 有横纹,不受 意识控制。
平滑肌 无横纹,不 受意识控制。
3种肌组织的光镜结构
第三节 肌组织
3.肌管系统
骨骼肌细胞内有两套独立的肌管系统,即横小管和纵小管。横小管由肌膜 向细胞内凹陷而成;纵小管也称肌质网,其末端在横小管附近较膨大形成终 池,可贮存和释放Ca2+。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形成三联体。
第三节 肌组织
二、骨骼肌的微细结构及收缩功能
(二)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功能
1.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1)肌丝滑行过程:肌丝滑行学说认为,肌细胞收缩时肌原纤维的缩短不是由于 肌丝本身的缩短,而是由于每一个肌节内发生了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暗带中央 的滑行。 (2)兴奋收缩耦联: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把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 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其结构基 础是三联体,兴奋收缩耦联因子是Ca2+。
第三节 肌组织
二、骨骼肌的微细结构及收缩功能
(二)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功能
2.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 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 (2)单收缩和强直收缩:肌肉受到一次有效刺激,产生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 称为单收缩;肌肉受到连续刺激而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称为强直收缩。
表面扁平状的细胞
胃、肠、子宫、胆囊等腔面 气管、支气管腔面 皮肤和口腔、食管、肛门、阴道等黏膜

解剖学基本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基本组织ppt课件
– 细胞间质
• 纤维
–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 基质
– 蛋白多糖、糖蛋白、水
• 组织液
固有结缔组织的组成
• 疏松结缔组织
– 基质多,细胞和纤维少
• 致密结缔组织
– 基质少,细胞和纤维多
• 脂肪组织
– 脂肪细胞
• 网状组织
软骨和骨
• 软骨 •骨
– 骨质 – 细胞
• 骨原细胞 • 成骨细胞 • 骨细胞 • 破骨细胞
杯状细胞(HE染色)
结缔组织
•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 结缔组织中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 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组织液 • 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固有结缔组织、
血液、软骨和骨 • 固有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
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结缔组织的组成
– 细胞
• 成纤维细胞:合成纤维 • 巨噬细胞:吞噬异物 • 浆细胞:分泌抗体 • 肥大细胞: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 脂肪细胞
血液
• 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 血浆:水、血浆蛋白、糖、酶、维生素、
激素、无机盐、各种代谢产物 •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肌组织
• 由肌细胞(肌纤维)和少量结缔组织构 成
• 肌组织分类
– 骨骼肌 – 心肌 – 平滑肌
神经组织
• 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 突触 • 神经纤维
– 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
复层扁平上皮(模式图)
复层扁平上皮( HE染色)
变移上皮( HE染色)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 上皮组织的游离面
– 纤毛和微绒毛
• 上皮组织的侧面
– 细胞间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 和缝隙连接)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肌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肌组织》PPT课件

2.横小管
a.来源于肌膜于Al带交界处的向内凹陷 b.横小管在肌浆内分支吻合,在每个肌节的AI带交界处包绕每条肌原纤维 c.横小管能将肌纤维表面的电冲动迅速传递到肌纤维内部
3.纵小管(肌浆网)
a.由分支吻合的SER构成。肌浆网纵向包绕每条肌原纤维,但被横小管分隔 b.纵小管在遇到横小管时膨大,形成终池。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构成三联体 C.纵小管上具有Ca2+泵(Pump),能调节肌浆内Ca2+的浓度 D.骨骼肌纤维还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糖原和能结合02的肌红蛋白
I带 Z
A带 H
I带 Z
三联体
横小管
终池
肌膜
二、心肌
心肌分布于心脏和邻近心脏的大血管根部
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短柱状,有分支,有横纹的细胞 胞核1--2 个,位于心肌纤维中央
心肌纤维的互相连接处, 有一条染色较深的线状 结构,称为闰盘
• 心肌的一般结构特点有( ) • A.肌纤维呈梭形 • B.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有闰盘 • C.肌纤维呈圆柱状,无分支,有闰盘 • D.肌纤维呈短柱状,无分支,有闰盘 • E.肌纤维呈圆柱状,有多个细胞核,位于
E
三、平滑肌 分布于血管壁和许多内脏器官
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呈长梭形,核1个,无肌原纤维,无横纹 细胞核呈长椭圆形或杆状 ,胞质嗜酸性
• 肌组织的主要成分是( ) • A.肌细胞 • B.肌质 • C.肌丝 • D.肌原纤维 • E.肌膜
A
• 关于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哪项是错误的? • A 为细长圆柱形的结构 • B 有多个细胞核 • C 肌原纤维顺肌纤维的长轴平行排列 • D 细胞核位于肌纤维的中央 • E 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
肌原纤维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上皮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上皮组织》PPT课件

外分泌腺
1). 分类 根据分泌部 ❖ 管状腺 ❖ 泡状腺 ❖ 管泡状腺 根据导管有无分
支 ❖ 复腺 ❖ 单腺
(一)腺体的分类
浆液性腺
单细胞腺
分泌物 粘液性腺 性质
外分泌腺
分泌部
混合性腺 管状腺 形状

多细胞腺
泡状腺 管泡状腺
内分泌腺
导管部 是否分支 单腺 复腺
二、 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微绒毛
游离面
Binzhou Medical College:Wang Dong
一、被覆上皮
结构特点: 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 无血管,有极性,游基两面 有神经,位不同,功能各异
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 细胞的层数和表层细胞的形状
单层
复层
(一)被覆上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和结构
分类原则:细胞的层数和表层细胞的形状
单层上皮 复层上皮
5、复层扁平上皮
皮肤的表皮(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口腔、 食管和阴道等腔面(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5、复层扁平上皮
作用:具有耐摩檫、阻止异物侵入和损伤后可再生修复等作用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6.变移上皮
上皮的层次和细胞形态随所在器官的收缩或舒张而改变
6.变移上皮
由基底面向游离面依次是:基底细胞——中间层细胞——表面细胞(盖细胞) 分布: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
2、单层立方上皮
表面观:呈六边形或多边形 侧面观:近似正方形,核圆且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肾小管、小叶间胆管、甲状腺滤泡等处
2、单层立方上皮
3、单层柱状上皮
表面观:呈多边形 侧面观:呈柱状,核椭圆且多位于细胞基底部
排列紧密,常夹杂有杯状细胞 分布:胃,肠,胆囊和子宫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神经组织》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基本组织—神经组织》PPT课件

小胶质细胞的功能是( ) A.释放神经递质 B.形成髓鞘 C.吞噬功能 D.传导神经递质 E. 绝缘作用
C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施万细胞 髓鞘形成细胞
卫星细胞
施万细胞
形成髓鞘,有2种对神经受损后再生有重要作用
三、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
导 • C 由一个结间体向另一个结间体跳跃式的传
导 • D 由一个施郎切迹向另一个施郎切迹跳跃式
的传导 • E 在髓鞘上传导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无髓神经纤维
施万细胞 轴突
周围神经系统:由较细的轴突和神经膜细胞形成;不 形成髄销,也无郎飞结;可包绕多个轴突
四、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它们遍布全 身,在组织或器官内形成各式各样的末梢装置。按功能可 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
(一)有髓神经纤维
髓鞘+郎飞结 1、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 2、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
(二)无髓神经纤维
无髓鞘和郎飞结
(一)有髓神经纤维
施万细胞
结间体
郎飞结 髓鞘
功能:电冲动跳跃式传导,可加快传导速度
坐骨神经示郎飞结
• 有髓神经纤维神经冲动的传导是: • A 在轴膜上连续传导 • B 由一个郎飞结向另一个郎飞结跳跃式的传
16
(2)经典突触的分类
根据功能分类: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按传递信息物质(性质): 化学性突触 电突触
电突触
缝隙连接,占体内突触的1%左右
化学性突触
①突触前部 ②突触间隙 ③突触后部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 基本组织 PPT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 基本组织 PPT
腺的分类
按照腺排出分泌物的方式,人体内腺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 腺两类。
分泌物经过导管排出腺,称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等。 没有导管,分泌物释放到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的腺,称内分 泌腺,如肾上腺、甲状腺等。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又称激素。
第二节 结缔组织
结构特点
①细胞少,细胞外基质多; ②细胞种类多,形态和功能各异,散在于细胞外基 质中,无极性; ③细胞外基质由细丝状的纤维、均质状的基质和不 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构成,有胶体、液体、固体等多 种形态。
2021/3/5
何雪梅制
小肠
4.假复层纤毛上皮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杯状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数量最多 ,呈高柱状,游离面有纤毛。分布于气管、支气管、输精管、泪囊等的腔面 ,对呼吸道有自洁作用。
2021/3/5
何雪梅制
5.复层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
靠近游离面为数层扁平形细胞;中间为多层体积较大的多边形细胞;附着 于基膜的一层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为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 繁殖能力,新生的细胞不断向游离面推移,以补充衰老死亡和损伤脱落的细 胞。分布于表皮、口腔、食道、阴道等腔面,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解剖学基础》第三章 基本组织

组织
由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而 成的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单位。
它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细胞间质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包括血浆、组织液。
2021/3/5
何雪梅制
2021/3/5
何雪梅制
2021/3/5
何雪梅制
人体基本组织类型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由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
2021/3/5

解剖学课件:基本组织

解剖学课件:基本组织

器官和系统
1
关于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定义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结合而成,系统则是
器官和系统的分类
2
由多个器官相互协同工作形成的。
常见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等。系
统主要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
统等。
3
不同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每个器官和系统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以保证人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
综合案例分析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每个结构 都有特定的功能。
细胞负责执行各种功能,如代谢、生长和传递信 号。
组织
四种基本组织
• 上皮组织 • 结缔组织 • 肌肉组织 • 神经组织
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 上皮组织:覆盖和保护身体表面 • 结缔组织:提供支持和保护 • 肌肉组织:产生运动和力量 • 神经组织: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功能
以不同器官和系统为主题进行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我们将深入了解基本组织在各个器 官和系统中的关系和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基本组织的理解
案例分析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本组织在身体中 的协调和相互作用。
总结
1 基本组织的意义和作用
基本组织是人体健康和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
2 未来展望:解剖学的研究方向
解剖学课件:基本组织
这份课件将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组织。我们将探讨细胞、组织、器官和系 统,以及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基本组织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பைடு நூலகம்向。
概述
什么是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元,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基本组织分类
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每种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
细胞结构 细胞功能

解剖学基础第3章基本组织第4节 神经组织1讲解教学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3章基本组织第4节  神经组织1讲解教学课件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外包神经胶 质细胞构成
1.有髓神经纤维 2.无髓神经纤维
1.有髓神经纤维
PNS的有髓神经纤维:
施万细胞
结间体
郎飞结 髓鞘
施万细胞 轴突
构成:施万细胞包裹神经元的长轴突。每
个细胞包一段,细胞之间留有间隙,此处 狭窄,称郎飞结,郎飞结之间为结间体。
纵切面 横切面
轴突 郎飞结
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 绝缘等作用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
1. 胞体—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 (1)尼氏体:
LM--为嗜碱性的颗粒或小块状物质
EM--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2)神经原纤维:
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除构成神经元的 细胞骨架外,还参与物质运输
第4节 神经组织
一、神经元 二、突触 三、神经胶质细胞 四、神经纤维 五、神经末梢
学习目标
1.记住化学突触的超微结构 2.说出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分类 3.解释尼氏体、突触和神经纤维的概念 4.简述突触、胶质细胞和神经末梢的分类
概述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施万细胞
E.室管膜细胞
6.神经肌突触是指( D )
A.游离神经末梢 B.环层小体 C.肌梭
D.运动终板
E.触觉小体
2. 少突胶质细胞 --参与构成CNS的神经纤维
少突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3.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功能
来源于单核细胞
4. 室管膜细胞--分布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松结缔组织由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解剖学基础
1.成纤维细胞
解剖学基础
2.巨噬细胞
解剖学基础
3.浆细胞
解剖学基础
4.肥大细胞
解剖学基础
5.脂肪细胞
Osmic acid staining
解剖学基础
HE staining
B.V.
N b
疏松结缔组织主要结构及功能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人体基本组织类型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解剖学基础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解剖学基础
第一节 上皮组织(上皮)
上皮
由许多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是衬贴或 覆盖在其它组织上的一种结构。
分类
被覆上皮和腺上皮
作用
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
一、被覆上皮
单 巴管的腔面

巴液的流动




皮 覆盖于胸膜、心包 游离面光滑湿 器官的活动
膜、腹膜的表面 润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2.单层立方上皮
解剖学基础
从顶面看,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
从垂直切面看,细胞近似正方形,核圆居中。这种上皮见于肾小管、小叶间 胆管、甲状腺滤泡等处,具有分泌和吸收的功能。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
(二)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游离面
(1)微绒毛 :电镜下,是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形成的 细指状突起。光镜下,纹状缘(小肠)或刷状缘(肾小管)。
(2)纤毛 :电镜下,是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形成的较 粗而长的指状突起。能进行单方向的节律性摆动。
侧面 细胞连接
基底面 基膜:在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均质
性的薄膜
二、腺上皮和腺
解剖学基础
专门分泌功能的上皮称腺上皮
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称腺。
外分泌腺
腺 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
解剖学基础
分泌部
分泌物性质
形状
导管部:一端与腺管相通;一端开口 于体表或相应官腔
浆液性腺 粘液性腺 混合性腺
管状腺 泡状腺 管泡状腺
解剖学基础
腺细胞能摄取小分子物质,经过细胞内的合成作用形成新的物 质排出细胞外,这个过程称分泌,排出的物质称分泌物。
解剖学基础

胞 细胞形态
胞核形态
胞质
作用
成纤维细胞 主要细胞,扁 平状,有许多 突起
巨噬细胞 形态多样, 可变形运动
浆细胞 圆形或卵圆形
较大, 呈椭圆形
小, 卵圆形
小而圆,居细胞 一侧,染色质排 列成车轮状。
丰富
合成纤维和基质, 参与创伤修复
丰富,含溶酶体、 吞饮小泡和吞噬体
解剖学基础
第三章 基本组织
4/12/2020
何雪梅制
解剖学基础
组织
由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 而成的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的单位。
它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细胞间质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物质,包括血浆、组织
液。 4/12/2020
何雪梅制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4/12/2020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肾小管
解剖学基础
分布:肾小管 甲状腺滤泡上皮 外分泌腺导管等处
甲状腺滤泡
3.单层柱状上皮
解剖学基础
胞核呈椭圆形, 靠近细胞基底部。
单层柱状上皮见 于胃、肠、子宫等 器官的腔面,具有 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分布于肠道的单 层柱状上皮还含有 散在的杯状细胞, 杯状细胞可分泌黏 液,有润滑和保护 作用。
解剖学基础
分布
未角化的
角化的
分布于口腔、食道、咽、鼻前庭及阴道的腔面。 (均为活细胞) 分布于体表(角质层细胞已死亡)
解剖学基础
6.变移上皮ຫໍສະໝຸດ 解剖学基础分布于肾盏、肾盂和膀胱的腔面,细胞的层数和形状可随器官功能状态改
变。膀胱空虚时,变移上皮较厚,细胞层数较多,表层细胞体积较大,略呈 正方形;膀胱充盈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表层细胞呈扁平状。变移 上皮有保护功能。
腺的分类
按照腺排出分泌物的方式,人体内腺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 腺两类。
分泌物经过导管排出腺,称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等。 没有导管,分泌物释放到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的腺,称内分 泌腺,如肾上腺、甲状腺等。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又称激素。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
第二节 结缔组织
结构特点
①细胞少,细胞外基质多; ②细胞种类多,形态和功能各异,散在于细胞外基 质中,无极性; ③细胞外基质由细丝状的纤维、均质状的基质和不 断循环更新的组织液构成,有胶体、液体、固体等多 种形态。
解剖学基础
靠近游离面为数层扁平形细胞;中间为多层体积较大的多边形细胞;附着
于基膜的一层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为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 繁殖能力,新生的细胞不断向游离面推移,以补充衰老死亡和损伤脱落的细 胞。分布于表皮、口腔、食道、阴道等腔面,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被覆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变移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单层鳞状上皮)
解剖学基础
从顶面看,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 在垂直切面上,细胞呈梭状,胞核为扁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很少。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类别 组成
分布
解剖学基础
特点
作用
内皮 间皮
衬于心、血管、淋 薄,游离面光 物质交换、血液和淋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解剖学基础
小肠
4.假复层纤毛上皮
解剖学基础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杯状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数量最多
,呈高柱状,游离面有纤毛。分布于气管、支气管、输精管、泪囊等的腔面 ,对呼吸道有自洁作用。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何雪梅制
5.复层扁平上皮(复层鳞状上皮)
解剖学基础
位置:呈膜状覆盖于体表或体内管、腔的表面。
结构特点:
1.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密集,细胞外基质极少。 2.细胞具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3.被覆上皮组织无血管,其营养由结缔组织透过基膜供给。
解剖学基础
(一)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
依据上皮细胞的层数和细胞的形状分类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结缔组织的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 血液
4/12/2020
解剖学基础
1.疏松结缔组织 2.致密结缔组织 3.脂肪组织 4.网状组织
何雪梅制
一、固有结缔组织
解剖学基础
(一)疏松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存在于体内各器官之间、器官内各 组织之间和某些组织的细胞之间,并随血管而分布。 因其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故又称蜂窝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