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水资源公报》编制人员

《淮安市水资源公报》编制人员
《淮安市水资源公报》编制人员

淮安市水资源公报

2 0 0 6 年度

淮安市水利局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察局淮安分局

概述

淮安市地处淮河流域中下游,境内有两大水系,即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以废黄河为界,以南属淮河水系,以北属沂沭泗水系。京杭大运河穿越淮安南北,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位于淮安市西南部。上游近15.8万km2的来水进入洪泽湖后由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二河和淮沭河经淮安东流入海。淮安素有“洪水走廊”之称。

淮安市总面积10072.0km2。其中山丘区面积1764.3 km2,平原区面积8307.7km2;水面面积2724.2km2,其中洪泽湖水面面积807.0km2。淮河水系面积7414.0km2,主要水体有:淮河、洪泽湖、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里运河、二河等;沂沭泗水系面积2658.0km2,主要水体有:废黄河、中运河、淮沭河、盐河等。由于自然因素及水利工程的原因,除淮河承接上游来水下泄洪泽湖和洪泽湖承接上中游其它来水外,其它各水体基本由洪泽湖补给,淮水不足时通过江水北调或引沂济淮补给。

2006年全市可耕地面积590.10万亩,其中水田396.57万亩,旱地193.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69.32万亩,其中水田299.30万亩,旱地170.02万亩。

2006年全市总人口532.77万人,人口密度529人/ km2。其中城镇人口209.01万人,农村人口323.76万人。

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51.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3.78亿元,第二产业305.23亿元,第三产业222.05亿元。

2006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221.3mm,折合降水总量123.0亿m3,比多年平均多25.9%,属于丰水年。全市水资源总量60.82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2.75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9.905亿m3,重复计算量1.833亿m3。全市总供水量36.387亿m3,全

市总用水量36.387亿m3,总耗水量19.58亿m3,占总用水量的53.8%(即耗水率)。2006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为683m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517m3/万元,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547m3,水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802 m3,单位工业(不含火电)增加值用水量为197m3/万元,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35L/d,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90L/d。

2006年通过对全市27个水质断面的资料分析,对我市淮河、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里运河、古运河、淮沭河、废黄河、盐河、清安河等九条主要河流共522.3km 的监测河长按汛期、非汛期、全年期进行了水质分析与评价, 2006年河流水质较2005年有所下降,汛期达地表水Ⅲ类的断面为19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70.4%,河长为409.1km,占监测河长总数的78.3%;非汛期达地表水Ⅲ类的断面为18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66.7%,河长为371.0km,占监测河长总数的71.0%;全年期达地表水Ⅲ类的断面为18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66.7%,河长为409.1km,占监测河长总数的78.3%。洪泽湖水质不容乐观,湖区水域汛期、非汛期及全年期水质均为Ⅳ类。

2006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对饮用水源地蛇家坝干渠渠首至市自来水取水口3km河道进行了清理,在市政府领导和海事、公安等其他部门现场办公下,顺利安装完成了拦河铁索及浮筒,使我市的饮用水源地二河张福河船闸上游至二河闸段水域实施永久性禁航;继续开展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从2003年8月起,已编发《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通报》33期,发往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业单位;按时完成了全市入河排污口及水体资料调查工作;切实加强地下水管理,实现开采总量控制,查封违章开凿浅层地下水井81眼,并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用水户依法征收水资源费,使全市浅层地下水的使用纳入登记、管理、收费的管理轨道。对市直取水单位换发取水许可证,共换新证72本,计47户取用水单位;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实现取水管理规范化,对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城南站、淮钢集团大棒材、帝益药业等8个项目11口地下水井,进行水资源论证,规范了用

水企业取水行为;编制完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从淮安目前实际的用水水平出发,确定了19个切实可行的量化指标,使规划的实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创建节水典型,落实节水工作,我局创建省(市)级节水型企业的数量,由2005年的3家增加到20家,并首次开展了创建2家省级节水型高校的工作;加强规费征收,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加大力度,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完成入河排污口整合规划大纲和《城市饮用水源地保障规划》的编制工作,出台了《淮安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和《淮安市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将起积极作用。

一、降水量

2006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221.3mm,折合降水总量123.0亿m3,比多年平均多25.9%,比上年多1.5%,在1956-2006年降水量系列中居第6位,属于丰水年。

2006年淮安市行政分区降水量表

2006年淮安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比较

【时空分布】

全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较均匀。行政分区中楚州区面雨量最大,为1296.5 mm;涟水县面雨量最小,为1090.8 mm。实测年降水量最大为楚州区苏咀站的1374.9mm,最小为涟水县高沟站的711.2mm,前者比后者大93.3%。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

降水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8 三个月内,最大三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一般在50%到65%之间,平均为59.9%。汛期(6-9)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一般在70%到80%之间,平均为75.1%。

2006年淮安市降水量月分配图

【梅雨】

6月21日入梅,7月12日出梅,梅期为21天,较常年梅期少2-3天。全市梅雨期雨量较多,平均降雨量达440mm,是多年平均梅期降雨量的2倍。入梅后,我市主要有两次强降雨过程,第一阶段是6月21日到24日,全市连降中到大雨,累计平均降雨67.5mm;第二阶段是6月29日到7月6日连降暴雨大暴雨,全市累计平均降雨315.5mm,梅雨特点是入梅迟、降雨集中、强度大、降雨范围广。

二、水资源量

(一)地表水资源量

2006年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42.757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424.5mm,比2005地表水资源量42.554亿m3多0.203亿m3,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3.484亿m3偏大82.1%,在1956-2006年系列中排列第7位。

2006年淮安市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表

2006年淮安市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比较

(二)地下水资源量

2006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19.905亿m3,比2005年地下水资源量21.033亿m3少1.128亿m3。根据地貌划分,大部分为平原区,其地下水资源量为16.099亿m3,占地下水资源量的80.9%;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3.806亿m3,仅占19.1%。重复计算量为1.833亿m3。

(三)水资源总量

2006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60.829亿m3,比2005年水资源总量61.751亿m3少0.92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2.75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9.905亿m3,重复计算量1.833亿m3。全市平均产水系数为0.49;平均产水模数为60.39万m3/km2。

2006年淮安市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表

3

(四)入境、出境水量

2006年全市入境水量为307.9亿m3,其中淮河水系入境277.7亿m3,沂沭泗水系入境18.1亿m3,江水北调入境12.1亿m3。全市出境水量为274.0亿m3,其中淮河水系出境201.7亿m3,沂沭泗水系出境(含江、淮水北调出境)72.3亿m3。

2006年淮安市入境水量分布图

2006年洪泽湖入湖水量为283.7亿m3,出湖水量为295.2亿m3。

三、蓄水动态

(一)地表水蓄水动态

2006年洪泽湖年初蓄水量为48.64亿m3,年末蓄水量为45.99亿m3,全年减少蓄水量2.65亿m3。全市其它主要河、湖、库年初蓄水量为32.04亿m3,年末蓄水量为31.24亿m3,全年减少蓄水量0.80亿m3。

(二)地下水动态

2006年全年浅层地下水较2005年(指年末)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而言,全区浅层地下水位较2005年(指年末)稳定区占61.83%,上升区30.12%,另洪泽湖占8.05%。

2006年我市继续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力度。在地下水监测、凿井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严格执行省水利厅下达的地下水开采计划。2006年全市深层地下水位总体稳定,淮安市区Ⅲ承压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位继续呈小幅度回升的趋势。

四、水资源利用

(一)供水量

2006年全市总供水量36.387亿m3,比上年增加0.659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35.008亿m3,占总供水量的96.2%;地下水供水量1.379亿m3,占总供水量的3.8%。在地表水供水量中,抽引长江水量为9.321亿m3;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供水量为0.644亿m3,深层地下水供水量为0.735亿m3。

2006年全市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6.026亿m3,引水工程供水14.703亿m3,提水工程供水14.279亿m3。

2006年淮安市行政区分区供水量

3

地表水供水组成比例

(二)用水量

2006年全市总用水量为36.387亿m3,比上年增加0.659亿m3。各类用水中,农田灌溉用水25.705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70.6%;工业用水7.967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1.9%;城镇公共用水0.621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1.7%;城镇居民生活用水1.031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8%;农村居民生活用水1.063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9%。

全市用水组成

2006年淮安市行政分区用水量表

3

(三)用水消耗量

2006年全市总耗水量19.58亿m3,占总用水量的53.8%(即耗水率)。农田灌溉耗水量较大,为16.10亿m3,占总耗水量的82.23%,主要消耗于渠系损失、农田蒸发、渗漏及深层入渗等;工业、城镇生活所消耗的水量较少,工业耗水主要用于工业产品的水份消耗和各个生产环节的水份损失等,占总耗水量的8.14%。

五、用水指标

2006年全市平均用水指标如下:人均用水量为683m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为517m3/万元;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547m3,水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802 m3;单位工业(不含火电)增加值用水量为197 m3/万元;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日135L;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人每日90L。

六、水资源保护

(一)污废水排放

2006年全市污废水排放量为13928万t,比上年增加了656万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6254万t,占污废水排放总量的44.9%,比上年增加12万t;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为7674万t,占污废水排放总量的55.1%,比上年增加644万t。平均日排放量达38.2万t。

(二)河湖水质

2006年通过对全市27个水质断面的资料分析,对我市淮河、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里运河、古运河、淮沭河、废黄河、盐河、清安河等九条主要河流共522.3km

的监测河长按汛期、非汛期、全年期进行了水质分析与评价,另外,还对洪泽湖水体进行了水质分析与评价。

2006年河流水质较2005年有所下降,汛期达地表水Ⅲ类的断面为19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70.4%,河长为409.1km,占监测河长总数的78.3%;非汛期达地表水Ⅲ类的断面为18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66.7%,河长为371.0km,占监测河长总数的71.0%;全年期达地表水Ⅲ类的断面为18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66.7%,河长为409.1km,占监测河长总数的78.3%。

洪泽湖水质不容乐观,湖区水域汛期、非汛期及全年期水质均为Ⅳ类。

2006年影响我市河流水体水质的主要物质有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总磷;影响洪泽湖水体水质的主要物质为总磷。

七、水旱灾害

(一)雨情、水情

2006年为丰水年,全市年平均雨量为1221.3 mm,比2005年大1.5%,比多年平均雨量大25.9%。主汛期(6~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917.0mm,占全年降水量的75.1%。2006年6月21日入梅,7月12日出梅,梅期为21天,较常年梅期少2-3天。全市梅雨期雨量较多,平均降雨量达440mm,是多年平均梅期降雨量的2倍。梅雨特点是入梅迟、降雨集中、强度大、降雨范围广。我市入梅降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月21日到24日,全市连降中到大雨,累计平均降雨67.5mm,其中淮阴闸、高良涧闸两站雨量达92mm;6月29日到7月6日连降暴雨大暴雨,全市累计平均降雨315.5mm, 6天累计降雨量超过300mm的淮阴区(淮阴闸站)370mm、楚州(运东闸站)348mm、洪泽(高良涧闸站)339mm、盱眙(盱眙站)310mm。特别是6月30日我市普降暴雨大暴雨,楚州区、淮阴区24小时降雨量分别达241mm和216mm,超过特大暴雨量级(200mm)。

今年1到4月份,我市较常年降雨正常偏少,淮河上游陆续有水,洪泽湖水位一直维持在13.40m左右。进入5月份以后,由于本地降水的减少,5月底洪泽湖水位下降到12.81m。6月随着水稻大栽插的到来,加上上游来水的减少, 6月29日上午8时蒋坝水位11.41m,为今年汛期洪泽湖最低水位。6月29日,随着整个淮河流域及我省里下河地区的连降暴雨,洪泽湖蒋坝水位迅速抬升,7月4日8时达到13.06m。9月份,随着淮河上游降雨下泄量的增加,洪泽湖蒋坝水位于9月9日达到今年最高值13.39m。

7月2日上午6时三河闸开闸泄洪2000 m3/s,并逐渐加大泄洪流量,当日10时泄洪流量增加至4000 m3/s,7月5日达到6000 m3/s,并一直持续到7月13日10时下降至4000 m3/s,并逐渐减小流量,8月20日6时三河闸全部关闭。9月11日,由

于受淮河上游连续降雨蚌埠闸及淮河区间来水量的增加,三河闸再次开闸小流量泄洪,并持续到9月20日关闸。6月29日内湖宝应湖雨前水位6.68m,由于里下河区域普降暴雨,上游大量客水压境,进出湖水量严重失调,导致河湖水位暴涨。7月4日,宝应湖淮胜大桥水位达到7.83m,超过2003年的历史最高水位0.08m;7月5日,白马湖阮桥闸上水位达到8.15m,超过2003年的历史最高水位0.04m。

全汛期(5到9月)入洪泽湖洪水总量为170.15亿m3 (其中淮干144.36亿m3,区间25.79亿m3),出湖总量是206.47亿m3。三河闸自7月3日开闸共排洪55天,排泄水量129.97亿m3。

(二)灾情

由于1到6月中旬降雨较常年偏少,入梅后降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市的供水矛盾。到6月底全市大部分农田仍在灌溉用水,内河沟渠水位较高。因此6月29日至7月4日连降暴雨且涝水出路不畅,我市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全市受灾人口达137.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93万亩,成灾面积156万亩,农作物绝收面积92万亩;由于内涝漫塘和湖区围网损毁,水产养殖受灾30.6万亩,损失渔产3.55万吨;企业受淹725个,停产314个,公路中断60条次;全市直接经济总损失为10.79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总损失9.382亿元,水利设施总损失0.463亿元。

八、水资源管理

2006年,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主要工作有:

(一)认真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对饮用水源地蛇家坝干渠渠首至市自来水取水口3km河道内的所有杂草以及抛弃物进行了清理,清理出3000m3垃圾和杂草,淤泥2000多m3。6月份,我局筹集28万元经费,按要求实施了二河饮用水源地断航工程,8月底完成了两岸灌注桩,11月11日在市政府领导和海事、公安等其他部门现

场办公下,顺利安装完成了拦河铁索及浮筒。二河张福河船闸上游至二河闸段我市的饮用水源地水域实施永久性禁航。

(二)继续开展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从2003年8月起,已编发《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通报》33期,发往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业单位。

(三)完成了全市入河排污口及水体资料调查工作。对全市主要河流的所有入河排污口进行实地登记,并对所在河道的特征进行了了解登记,按时完成了全市入河排污口以及水体特征实地调查登记工作。

(四)开展全市浅层水整治专项行动。 2006年我局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浅层地下水整治行动。行动总体安排分五个阶段,一是宣传发动阶段,二是申报登记自查阶段,三是执法检查阶段,四是对策研究阶段,五是总结验收阶段。据统计,全市清查登记浅层水530 户,查封违章开凿浅层地下水井81眼,并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用水户依法征收水资源费,使全市浅层地下水的使用纳入登记、管理、收费的管理轨道。

(五)换发取水许可证。根据国务院最新公布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我局于2006年4月至5月对市直取水单位换发取水许可证(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换证工作因各企业改制、更名及地址不详而带来了一定难度。经过努力,换证工作已于2006年8月底完成,换新证72本,计47户取用水单位。

(六)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实现取水管理规范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推进水资源保护的有力抓手,今年,我们对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城南站、淮钢集团大棒材、帝益药业等等8个项目11口地下水井,进行水资源论证,规范了用水企业取水行为。

(七)编制节水规划,大力加强节水工作。一是编制完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该规划一是考虑了淮安市水资源状况、水环境容量,结合了淮安社会现状和发展、城市规模和功能、产业布局和结构,调研了淮安近200家主要用水单位的用水状

况。二是涵盖了从用水分析到用水预测、从节水潜力到节水目标、从节水思路、技术措施到节水投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的节水各个方面内容。三是规划坚持“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保发展”的科学理念,从淮安目前实际的用水水平出发,确定了19个切实可行的量化指标,使规划的实施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八)加强节水宣传,推动节水工作。一是开展了“水乡话节水”有奖征文活动。二是组织了流动节水宣传牌在全市巡展活动。三是安装节水固定宣传牌。四是编写发放节水宣传手册。

(九)创建节水典型,落实节水工作。2006年,我局创建省(市)级节水型企业的数量,由2005年的3家增加到20家,并首次开展了创建2家省级节水型高校的工作。

(十)开展节水服务,保障节水工作。一是为用水户开展水平衡测试。二是推广普及节水器具。三是组织地下水回灌。

(十一)加强规费征收,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章立制,规范言行,水利规费征收工作逐步规范化。二是积极推广智能水表,实现了由传统收费向规范先进的计量收费转变。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感情联络,确保规费征收工作顺利开展。四是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欠缴、拒缴水利规费难题。

(十二)加大力度,夯实水资源管理基础。一是完成入河排污口整合规划大纲。二是完成了《城市饮用水源地保障规划》。三是完成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四是出台了《淮安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水利系统应急预案》。五是做好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6月份,我局举办了全市水资源管理业务培训班,聘请省厅有关专家,对各县(区)水利(务)局和局属各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六是出台了《淮安市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该文件于2006年11月日市长常务会议通过,现已出台颁发,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将起积极作用。该办法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公司各部门人员编制及岗位职责

公司各部门人员编制及岗位职责 一、综合管理部 编制4人:部门经理1人,行政专员1人,前台接待1人,十楼接待1人。 1、部门经理:负责公司办公室的各项事务协调工作。人员的招聘、入职、离职、转正、考核、调配、工资、档案等。行政类文件的审核、编号、存档、保管。负责各类物品的采购。不定期组织公司内部的各项活动等(详见行政管理制度及人事管理制度)。 2、行政专员:配合协助部门经理完成下达的任务及监督执行工作。 ①人员招聘完成公司的要求(网站招聘);②人员的面试通知流程;③ 人员的档案统计,从入职到离职的各项手续办理;④员工的考勤统计及各项文件的存档流程;⑤办公用品出入库的登记(每月统计电子版及纸质,并进行清点核算,存档);⑥办公用品的采购汇总(每月统计电子版及纸质,进行汇总,存档);⑦各项办公用品及物品的领取登记;⑧采购进行比价、询价、存档等流程。 3、前台接待: ⑴接待: ①仪容仪表端正,面带微笑,代表公司形象; ②对来访人员的接待、登记、导引、倒茶等流程熟知 ③接听电话,声音清晰、态度和蔼,恰当使用礼貌用语,及时转接及做 好登记 ④考勤管理,收发传真、复印操作熟练 ⑵卫生: ①保持前台区域干净、整洁,及监督其他办公区域的卫生。 ②总经理办公室的清理打扫。 ③公司的所有植物浇水、修剪黄叶等。 ⑶行政事务: ①通讯录(进行更新) ②值日表(进行更新,并监督执行) ③饮用水(登记、更换) ④考勤(监管) ⑤请假条(登记、签字、存档,月底统一交于综合管理部)

⑥名片申请(填写、签字、存档,统一交于综合管理部) ⑦提前15分钟到公司开门;晚上下班前进行检查电源电器设备,管好 门窗,最后设防。 4、十楼接待: (1)接待: ①仪容仪表端正,面带微笑,代表公司形象; ②对来访人员的接待、登记、导引、倒茶等; ③接听电话,声音清晰、态度和蔼,恰当使用礼貌用语; (2)卫生: ①保持十楼各个区域干净、整洁、无异味; ②杯具、茶具、笔墨烟台等及时清理; ③所有植物浇水、修剪黄叶等; (3)馆藏艺术品编号保管:对属于公司的作品进行统一保管编号登记。 (4)董事长事务:配合完成董事长交办的工作及出差应酬工作。 (5)微信、设计方案的校对工作。 二、财务部 编制2人:出纳1人,会计1人。 负责公司所有财务工作,包括财务帐的建立,核算,预算,控制,监督,分析,考核,报表等,有效做好财务各环节监管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详见财务管理制度) 1、出纳: (一)日常工作主要包括货币资金核算、往来结算、工资核算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库存现金按规定限额执行,不得挪用、不得以白条抵库、不得坐支; (2)、开具支票,办理汇款时要按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办妥有关手续,不符合规定者予以退回; (3)、登记银行存款、现金出纳日记账,支票及已签发的支票存根联。做到随时发生随时登记,日清月结,账款相符; (4)、负责公司员工每月工资、补助以及各种福利待遇的审核和发放; (5)、每月月底前,将上月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如有 未达帐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6)、妥善保管现金、支票、发票,不得丢失,对各项原始凭证认真稽核;

机构、岗位设置及岗位职责

目录 一、机构设置框图 (1) 二、部门职责及机构编制 (2) 一)、监事会 (2) 二)、董事会 (3) 三)、总经理办公室 (3) 四)、行政部 (5) 五)、财务部 (6) 六)、生产部 (7) 七)、研发部 (9) 八)、销售部 (10) 三、岗位职责 (12) 一)、监事长 (12) 二)、监事 (12) 三)、董事长 (13) 四)、董事 (14) 五)、总经理 (15) 六)、总经理助理 (16) 七)、行政部经理 (16)

八)、财务部经理 (17) 九)、生产部经理 (18) 十)、研发部经理 (19) 十一)、销售部经理 (20) 十二)、办公室主任 (21) 十三)、公关部主任 (23) 十四)、车间主任 (24) 十五)、督查 (25) 十六)、采购部主任 (26) 十七)、库管 (27) 十八)、销售代表 (29) 十九)、市场部主任 (30) 二十)、财务会计 (31) 二十一)、成本会计 (32) 二十二)、出纳 (33)

岚皋县民主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 (征求意见稿) 岚皋县民主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经改制后已经营运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时间里公司在内部管理、对外联络、产品销售上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公司整体面貌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岗位职责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等。 为了进一步合理分配公司资源,明确各部门职责,使部门设置能有效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确保公司的长足发展,根据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现将管理部门的编制和组织结构设置做出如下方案:一、机构设置框图

公司机构设置及人员调整的解决方案.docx

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 公司文件 行字[2014]第07号 关于公司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的决定 为适应新形势下公司的经营战略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开发能力及内部管理水平,经公司研究决定,对公司管理机构进行适当调整,并对相关部门负责人作如下任命: 一、公司机构设置及领导分工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设总经理1名、副经理2名、总工1名、总经理助理1名,下设工程项目管理部、咨询部、综合管理部室、人力资源部。原公司总监办更名为工程项目管理部,咨询室更名为咨询部,综合办公室更名为综合管理部,新设人力资源部。 总经理同志全面负责公司工作。 副经理同志分管工程项目管理部及咨询部工作,同时兼任咨询部经理。 副经理同志分管综合管理部,同时负责公司资质的保级、升级工作,以及合同管理工作。

总工同志全面负责公司的工程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技术文件的有效性,负责专业技术类培训的计划制定、组织与实施,负责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公司新项目的开拓。 总经理助理同志分管人力资源部工作,同时协助总经理处理各项事务,以及公司新项目的开发。 副经理、总工、总经理助理的工作由总经理负责安排及督促。 二、人员任命 任命同志为工程项目管理部经理,主持工程项目管理部的工作。 任命同志为人力资源部经理,主持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任命同志为综合管理部经理,主持综合管理部的日常工作。 任命同志为咨询部副经理,协助咨询部经理开展咨询、设计等工作。 任命同志为人力资源部副经理,协助人力资源部经理开展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及人员编制 1、工程项目管理部负责公司各项目监理部的管理、人员调度等。人员配置:由各监理部总监及其他监理人员组成。 2、咨询部负责公司咨询及设计业务的开展。人员编制3

机构设置及岗位编制管理制度

机构设置及岗位编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宏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新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管理程序,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按照母子公司管控体系要求,母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实行宏观调控、集中归口、责权对等、分级授权管理。 第三条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2)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国际规范运作; (3)有利于建立机构精简、职责明确、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 (4)有利于加强经营管理,建立信息畅通、反应灵活、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运行机制。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分公司若未特别提及,等同于子公司运用本制度。 第五条集团公司所属控股子公司,可依据本制度并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二章管理部门及管理范围 第六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为母公司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为本单位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业务归口管理部门。 第七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集团公司的总体战略和管理定位,制订集团公司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管理办法;提出组织机构改进建议;按管理权限,核定、审批管控范围内的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监督、检查集团公司及子公司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执行情况。第八条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归口上报需集团公司审批的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核定、审批管理权限以内的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

第九条集团公司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管理调控的范围: (1)集团总部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部门正副职及领导班子设置职数; (2)审核子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和经营层设置职数,提交总裁办公会研议后,提请子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3)审核备案子公司人员编制、部门正副职设置职数。 第十条子公司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自行管理的范围: 在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指导下,结合本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分解职能部门具体人员编制,确定部门正副职职数以及部门内业务单元设置。 第三章调整依据及要求 第十一条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根据企业类别、发展战略、组织结构模式、经济效益、管理幅度、员工总量等因素综合确定。 第十二条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调整应广泛征求多方面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及时、谨慎、民主、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减少改革成本。 第十三条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应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外部市场变化的要求,顺应国内外上市公司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减少中间管理层次,避免设置业务重复或职能相近的机构,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式管理。 第十四条岗位设置不宜过细,不得因人设岗。要撤并无效、低效岗位,提高人员素质,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满足专业化协作的需要。提倡部门按业务流程管理,部门内一般不再下设二级职能处室,减少工作界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 第十五条确定人员编制,必须以核准的工作量和生产任务为前提,以科学先进的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为依据,先定任务、定职责、定岗位,后定编制,并按编制配备人员,不得超编制用人或无编制增人。 第十六条严格职数管理,不得超职数配备经营层成员,已超职数配备的,要逐步压缩到职数以内。 第十七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子公司意见的基础上,就子公司机关职能部室人员编制控制人数指导意见,尤其是副职或助理设置职数务求精干。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管理办法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部门机构的设置,加强人员编制管理,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分工,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总经理部下辖所有部门及岗位; 第三条公司机构及人员设置、调整应遵循统一、高效、精简,符合公司事业发展、业务发展、符合公司经营管理需要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公司总经理部负责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进行部门设置及人员配置、调整的审议、核准工作; 第五条综合管理部是公司机构及人员设置的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的管理工作及具体操作;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员编制增减的申请工作。 第三章流程 第七条部门设置及调整流程: 一、公司总经理部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设立公司部

门,并根据经营方针的变化做出增设、取消、合并、拆分公司部门的决定; 二、综合管理部根据总经理部决定进行部门调整及编写部门职责等,并对公司组织架构及工作关系进行调整。 第八条人员编制及调整流程: 一、公司各部门根据部门工作需要向综合管理部申请本 部门人员编制的增减; 二、综合管理部对各部门关于人员编制变化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合理者提请总经理部审议; 三、公司总经理部针对提案讨论,认为可行者签署通过,交由综合管理部操作执行; 四、综合管理部根据总经理部审议结果具体操作,对岗 位及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并对该部门岗位职责进行调整。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九条公司各部门应严格遵循配置流程,不得擅自增减本部门编制、调整人员及岗位职责。 第十条综合管理部定期对公司部门设置及人员编制的合理性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以下情况者,汇报至总经理部,并提出整改方案: 一、部门或岗位职能重复、交叉或业务相近者; 二、部门或人员为某项工作任务设立,在任务完成或已 被停止时,未及时提出予以撤销者;

医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标准

医院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标准(草) (2013年11月修订) 根据卫生部发《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78)卫医字第1689号}北京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市卫生局关于下发《市、区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通知{编办(1990)第034号、(90)卫人字第480号};卫生部关于下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9版)》的通知。 一、医院人员配置 1、管理人员占医院编制人员总数的8-10%; 2、专业技术人员占医院编制人员总数的80-85% 3、工勤人员占医院编制人员总数的5-10%。 二、专业技术人员配置 1、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95%,其中医 生占25%,护士占50%,药剂人员占8%,检验人员占4.6%, 放射技术人员占4.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包括理疗、病 理、麻醉、营养等)占8%; 2、医生:护士=1:2 3、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 三、医院临床科室人员数量根据工作量、床位配比计算 (一)医师

1、病房医师 (1)普通病床:医师=1:0.2 (2)特殊床位(ICU):医师=1:0.8 (管理年1:0.8-1) (3)普通病房各级医师数: 床位:住院医师= 1:0.1 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1:2 付主任医师:主治医师= 1:2 (自定) 主任医师:付主任医师= 1:1 (自定)(4)婴儿床:医生= 20:1 (90年) (5)手术床:医师= 1:1-1.5 (6)手术科室的手术医师:日平均手术例数= 1:1 (自定)2、门诊医师: (1)医师:病人=1:48 (1医师接诊6人/小时)口腔医师:病人=1:16 (1医师接诊2人/小时) (医生接诊病人量平均6人/小时;其中外科、皮肤科7人/小时;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传染病科、TB平均6人/小时;内科、小儿科、中医科5人/小时,口腔科3人/小时。 综合医院床位:门诊量 = 1:3,不符合1:3时,每增减门

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备

10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人员配备 技术人员配备及主要职责 1、施工人员配备: 该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设立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工程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物资供应负有直接责任。 2、主要职责 项目经理职责: 我公司将委派张班超同志担任本标段工程项目经理,张班超同志是我公司的项目经理,二级建造师,大学学历,工程师职称,该同志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施工经验。 ⑴代表本公司履行工程施工合同,承担合同条款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承担施工项目部质量、安全、经济、行政、法律责任和全面管理工作。 ⑵主持编制项目总包责任管理方案,确定项目管理的目标与方针。 ⑶确定项目总包责任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并配备人员,制定规章制度,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组织项目经理部开展工作。 ⑷及时、适当地作出项目管理决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事任免决策、重大技术方案决策、财务工作决策、资源调配决策、工期进度决策及变更决策等。 ⑸依据本公司质量管理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确保质量体系在项目部的正常运行。以积极的态度支持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在施工质量管理中提出的各种技术整改措施和奖罚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都处于受控状态。 ⑹审批各分包商的技术方案与管理方案,并监督协调其实施行为。 ⑺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 ⑻参与重大质安事故的处理。 ⑼负责项目对外的综合协调关系,与业主、监理保持经常接触,解决随机出现的各种问题,替业主、监理排忧解难,确保业主利益。 ⑽积极处理好与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及当地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确保当地政

府部门利益并促使本项目成为“爱民工程”。 ⑾具体负责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的管理目标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⑿负责组织办理开工报告手续,布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负责施工现场规划和组织临时设施搭建,落实安排好物资供应、机电设备、劳动力准备。 ⒀负责组织项目施工,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进行全面控制、管理和协调,抓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按照要求完成各项生产、经济技术指标。 ⒁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发布的建筑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本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 ⒂负责审查项目部材料采购和分包计划,以及计量器具和设备的购置申请,参与材料采购和工程分包工作,审批材料、设备、分包付款。 ⒃协调各分包商及作业队伍之间的进度矛盾及现场作业面冲突,使各分包商之间的现场施工有序合理地进行。 ⒄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活动,管理项目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⒅负责工程项目部竣工移交和保修期善后处理工作,对回访中提出的质量问题及时组织保修,以满足用户要求。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⑴在项目上贯彻执行国家的施工标准、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承担项目的技术责任,直接领导项目各专业技术工作。负责质量体系的施工项目的运行工作。 ⑵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保证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⑶组织项目部人员参加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重要技术方案、阶段性工程进度计划。 ⑷负责对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和控制。 ⑸参与分包商和材料供应的评审。 ⑹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工作并对现场有关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指导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作。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文档资料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今年,我州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即将启动,为搞好我县的机构改革,近几个月来,我们对全县各乡镇事 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乡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自20xx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县共有8个镇、10个乡。按照州办发[20xx]25号和花办发[20xx]3号文件精神,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每个乡镇除镇卫生院、中小学外,统一设置8个事业单位,具体为:农业水利服务站、林业管理站、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农村合 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计划生育服务所、文化体育服务站、广播电视服务站。其中林业管理站、广 播电视服务站以县管为主。全县18个乡镇,共设置事业单位144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机构。 (二)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编制配备情况 以上144个事业单位,共配备全额事业编制443名,实有工作人员458人。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82名,实有工作人员120人;林业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44名,实有

工作人员56人;动物防疫站(加挂畜牧水产站牌子)核定全额 事业编制84名,实有工作人员62人;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74名,实有工作人员49人;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加挂劳务经济工作站牌子)核定全额事业编制 65名,实有工作人员60人;计划生育服务所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1名,实有工作人员55人;文化体育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1名,实有工作人员30人;广播电视服务站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2名,实有工作人员26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欠科学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设置未考虑乡镇的经济承受 能力。所谓事业单位,他本身就是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因 此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和保障。我县设立事业单位时考虑的是“小而全”,即规模小、配备全。由于乡镇财力薄弱,无力出资 扶持,许多乡镇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位;二是事业单位具有行政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如:安全生产监督与农机管理站就具有监督管理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职能;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也具有负责农民负担的监管、 村级财务管理、土地承包合同签定等职能。而农业水利服务站却具有农资经营、水利承包等经营性职能。乡镇事业站所从事行政性职能和盈利性经营后,其公益性质几乎被忘却。三是事业单位都是国家举办,大包大揽的方式使地方财政成了“吃饭财政”。

电视台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清水县广播电视台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单位人事管理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委办发【2014】24号)精神、中共清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县委办发【2014】58号)和清水县事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县文化广播影视局(旅游局)所属事业单位分类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制订本单位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 一、主要职责 (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及重大决策; (二)负责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为清水县“五个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负责按照有关要求转播好中央、省、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 (四)负责电视台自办节目的采编、制作和播出共组,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办好各个栏目; (五)负责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完成向上级广播电台送稿、送节目任务及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优等工作。

(六)承担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广播电视节目。 (七)负责新媒体开发,拓展宣传平台,做好公益性宣传和服务。 二、单位性质 清水县广播电视台为财政全额拨款正科事业单位,公益一类。 三、机构设置 按照上述职责,清水县广播电视台下设6个部门。分别为总编室、新闻中心、专题部、播控部、制作室、监管办。 总编室职能:负责全台所有节目播出计划的制定、播出节目安排调整工作;承担全台节目策划、包装,节目宣传片、导视及影视剧宣传推介的制作、节目质量评审和人员的绩效考核及相关报表、总结的统计、撰写报送,统筹安排节目引进、节目宣传工作;负责录象资料的保存及使用管理、播出节目的签单审查;承担全台影视剧以及引进节目的采集和公益广告的策划任务。 新闻中心职能:负责全台新闻宣传工作的整体策划,围绕中心工作,以准确、及时发布县内重大新闻事件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动态,承担新闻节目的采访、撰稿、编辑工作;负责审发新闻、审定播出;负责外宣及记者派遣工作;完成广播节目的策划、包装、编辑制作和播出工作。 专题部职能:负责全台社教类栏目宣传工作的整体策划和协

下属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编制管理办法

权属公司组织结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办法 文件类别:程序制度 文件编号:YM-QP-SC-001-A 版次:A 生效日期:201X0601 机密等级: ■机密□一般 归口管理部门: 合计页数:含封面和目录共页 撰写:XX---网赢项目组 审核:

审批: 权属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组织管理 (3) 第三章设置与调整 (4) 第四章监督管理 (6) 第五章附则 (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权属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加强人员编制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对权属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权属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二)有利于建立机构精简、职责明确、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 (三)有利于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建立信息畅通、反应灵活、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的运行机制。 第四条对本单位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相关事项,全资子公司应报集团公司备案,分公司报集团公司董事会审批后方可施行,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由其自行决定。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集团公司董事会是权属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负责对分公司上报的有关文件进行审批。 第六条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一)拟订和完善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 (二)对权属公司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方案进行审核或备案,并监督、检查

执行情况; (三)负责职责范围内人事变动手续的办理; (四)负责权属公司人力资源数据的统计工作。 第七条权属公司人事部门负责本单位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的归口管理工作,并向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上报相关文件。 第三章设置与调整 第八条权属公司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的设置和调整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及时、谨慎、民主、科学决策。 第九条权属公司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应适应全面履行职能的需要,根据企业类别、组织机构模式、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确定。 原则上,权属公司机关部门正副职设置职数为一至二人,个别管理幅度大的部门可增设一人;确因工作需要增加的,报集团公司审批后方可施行。 第十条所属分公司满足以下条件时,方可对本单位组织机构或人员编制进行调整: (一)为完成业务发展或战略任务必须调整相应机构; (二)为保证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确需对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进行调整; (三)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所属分公司组织机构或人员编制需要调整的,应在先期调研论证后报集团公司审批,并提供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按调整类型,分别包括下列事项:

集团公司人员编制管理规定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集团公司人员编制管理规 定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92175集团公司人员编制管理规定Provis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ffing of group compani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某集团公司人员编制管理规定 XX集团各部门、分(子)公司及项目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设置应按照以下原则: 一、干部编制与其所属职能科室人员编制 干部编制原则: (一)每公司原则上仅设总经理级管理人员3人(其中: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共2人)。 (二)建筑公司所属科室设置原则上不超过6个,园林公司、装饰公司所属科室设置原则上不超过5个,物业公司、项目部所属科室原则上不超过3个,每科室原则上仅设科级管理人员2人(其中:科长1人、副科长或科长助理1人)。 (三)以公司为单位,各公司科级以上(含科级)管理干部所占总人数比率限定在其员工总数的5%以内。

(四)干部设置原则上仅设助理。没有正职的情况下可设副职。 (五)对后备人才库中后备管理干部,不能先任命后培养,不能作为相应级别的管理干部。如正科级现职干部为总经理级后备干部的,只能算科级干部而不能算总经理级,同样,普通员工为科级后备人才的,不能算科级干部。 二、集团公司各部门、分(子)公司现行人员编制 总裁办公室5 财务部21 人力资源中心14 采购管理中心26 合同预算一部14 合同预算二部11 审计一部30 审计二部15 总经办22 行政部33 规划设计部14

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汇报材料

勉县新铺镇中心学校 人员编制情况汇报材料 根据县教育体育局通知精神,现将我镇小学人员编制情况综合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布局设臵情况 我镇现在共有中心小学、铜钱坝小学小学、土车坝小学、漩水坪小学四所小学,一所中心幼儿园。全镇小学在校学生1029人。其中中心小学472人,铜钱坝小学234人、土车坝小学167人、漩水坪小学88人。幼儿园在园学生356人。全镇学校附设学前班3个,共有学生68人,其中铜钱坝小学、土车坝小学、漩水坪小学各1个,学生数分别是:20、20、28),全镇小学共有留守儿童231人(父母外出务工、单亲家庭等),其中中心小学63人,铜钱坝小学68人,土车坝小学74人,漩水坪小学26人。全镇各学校寄宿生443人,有寄宿生宿舍31间。其中中心小学166人,宿舍10间;铜钱坝小学107人,有宿舍7间;土车坝小学135人,有宿舍11间;漩水坪小学35人,有宿舍3间。学校布局合理,基本满足全镇学龄儿童接受六年义务教育。 (二)人员编制配备情况 全镇小学共定编设岗81个,其中管理岗位1个,副高级岗位1个,中级岗位28个(中心小学6个),初级岗位51个(中心小学12个)。现在共有在编教职工65人,在岗61人,外借3人(公安局1人,到其它学校2人),因病无法工作1人(重症

精神分裂症),近三年将要退休14人(民教转正的教师居多)。在编在岗教师中,从职称方面看,中级岗位25个,初级31个;从年龄结构看,全镇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6岁,其中50岁以上30人(男57岁以上10人,女52岁以上4人),40岁至50岁10人,40岁以下21人,在年龄结构上存在“超编缺人”的虚超现象,50岁以上年龄教师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有问题等症状现象严重,少数教师无法承担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从学历层次上看,专科以上学历34人,中专学历21人,中专以下学历6人。 二、在人员编制方面有如下特点 1、与2007年相比,优化了年龄结构。 2、优化了文化结构。 3、优化了部分学科结构。 4、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人员编制欠合理 学校人员编制只按师生比设制,未考虑农村学校班额小、学生数骤减的实际,按师生比编制岗位导致中心小学个别学科及完小无法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管理岗位和相应的工勤岗位,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承担寄宿生食宿管理和学生营养餐管理,因而无相关编制致使学校无法正常运作。 2、规模大的学校应该增设计算机、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课程的专业教师岗位。 3、寄宿制学校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炊勤人员和生活指导教

关于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的建议方案

关于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的建议方案 公司各部门、门店: 为规范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科学核定各部门、门店岗位设置、人员编制,有效挖掘员工潜能,精简机构、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控制人员总量,优化人员结构,公司拟重新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对现有工作岗位及人员进行全面优化。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工作领导与协调,做好分工 (一)成立岗位及人员优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顾问:总经理顾问 成员:副总经理及班子成员 成员:各部门、门店负责人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由兼任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 (二)做好职责分工: 1、工作小组总揽全局,指导岗位优化及人员优化工作的具体开展,审定相关方案并提供决策意见。 2、总经理、副总经理负责监督各部门、门店岗位优化及人员优化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对方案进行审核、裁定; 3、小组办公室负责汇总整理,最终形成岗位优化、人

员优化方案,对具体优化工作过程提供技术指导,负责对各部门、门店优化方案的审核、汇总、存档工作,并有权根据公司战略及公司总体目标、部门、门店工作职责等要素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各部门、门店负责人作为岗位及人员优化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完成各自管理范围的定岗、定编、定员及人员优化工作,负责提出本部门、门店的岗位优化及人员优化方案; 5、综合办负责与各部门、门店对接,督办各部门、门店岗位及人员优化工作的执行,资料收集、文件的传递、报批及审核工作。 二、机构设置方案及编制 根据公司实施的门店承包经营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公司总部管理机构设置“综合办公室、财务中心、运营中心、配送中心和食品食材加工中心”。其中“食品食材加工中心”为实行单独经济核算的营业主体。 唐山定岗定员定编表

X集团企业人员编制管理规定

X集团企业人员编制管理规定 某集团公司人员编制管理规定 XX集团各部门、分(子)公司及项目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设置应按照以下原则: 一、干部编制与其所属职能科室人员编制 干部编制原则: (一)每公司原则上仅设总经理级管理人员3人(其中: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助理共2人)。 (二)建筑公司所属科室设置原则上不超过6个,园林公司、装饰公司所属科室设置原则上不超过5个,物业公司、项目部所属科室原则上不超过3个,每科室原则上仅设科级管理人员2人(其中:科长1人、副科长或科长助理1人)。 (三)以公司为单位,各公司科级以上(含科级)管理干部所占总人数比率限定在其员工总数的5%以内。 (四)干部设置原则上仅设助理。没有正职的情况下可设副职。 (五)对后备人才库中后备管理干部,不能先任命后培养,不能作为相应级别的管理干部。如正科级现职干部为总经理级后备干部的,只能算科级干部而不能算总经理级,同样,普通员工为科级后备人才的,不能算科级干部。 二、集团公司各部门、分(子)公司现行人员编制 总裁办公室5 财务部21 人力资源中心14 采购管理中心26 合同预算一部14 合同预算二部11 审计一部30 审计二部15 总经办22 行政部33 规划设计部14 投资发展部14 技术品管部7 营销企划部25 园林公司49 装饰公司21 雨建公司48 安徽XX公司56 黄山XX公司39 黄山XX公司388 黄山推广25 XX物业公司100 总计977 三、其他要求 (一)各分(子)公司必须根据上述要求,进行本公司的组织结构调整、职务设置和岗位设置调整,并同步完成本公司人事系统软件中相应设置调整工作。

公司人员架构表 -

组织架构图以及各部门职责 一、组织架构: 董事会(董事长) 执行总经理 二、各部门职责: (1):执行总经理 1)根据董事会提出的战略目标,组织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与经营方案,并推动实施。 2)拟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和签发公司高层人事任命书。 3)审定公司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和经济责任挂钩办法并组织实施。 4)审核签发以公司名义(盖公章)发出的文件。 5)主持公司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 6)向董事会提出企业的更新改造发展规划方案、预算外开支计划。 7)处理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对外关系问题。 8)推进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9)从事经营管理的全局开创性工作,为公司发展做出艰巨的探索和尝试。召集、主持总经理办公会议、专题会议等,总结工作、听取汇报,检查工作、督促进度和协调矛盾等。 董事会(董事长) 执行总经理 财务部 人事行政部 营销部 工程部

1)负责公司日常财务核算工作。 2)根据公司资金运作情况,确保公司资金正常运转。 3)搜集公司经营活动情况、资金动态、营业收入和费用开支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4)严格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工作。 5)做好有关的收入单据之审核及账务处理;各项费用支付审核及账务处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账务处理;总分类账、日记账等账簿处理;财务报表的编制。 6)加强企业所有税金的核算及申报、税务事务处理、资金预算、财务盘点。 7)做好每个月的员工工资的核对与发放工作。 (三)人事行政部: 1)人事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负责本部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协助总经理搞好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落实公司规章制度,沟通内外联系,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负责对会议文件决定的事项进行催办,查办和落实, 2)人力资源管理与发: (1)组织架构的设计、岗位描述、人力规划编制、考勤管理的工作。 (2)招聘使用:对申请人进行面试作最终录用和委派决定,对提升、调迁、奖惩和辞退做出决定,制定人力资源计划,通过这些使企业内部“人事宜”即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将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来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制。 (3)工作报酬: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通过报酬、保险和福利等手段对员工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和保障。其次,促使员工提高士气和生产效率的各种激励策略也是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一种有效报偿。 (4)培训开发:为员工发展提供咨询,规范在职培训开发的指导,通过培训开发来“提高员工能力”和“发挥员工能力”以此改进员工的行为方式,达到期望的标准。 (5)人员考核:主要负责工作考核,满意度调查,研究工作绩效考核系统和意度评价系统,制定纪律奖惩制度, 3)负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制定及检查监督。 4)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事宜。

集团公司机构设置、岗位、人员编制管理办法

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管理办法(试行)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XX公司所属各级单位、部门机构的设置,加强人员编制管理,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各二级子公司、下属各控股公司、可对其行使实际人事管理决策权的参股公司、XX公司董事会明确的其他公司(以 下简称各公司)均适用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XX公司董事会下成立编制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主任由董事长担任,副主任由总裁担任。成员为行 政人事部、财务部、战略发展部负责人及法审人员。具体 工作由行政人事部承担。各公司负责人参与研究与本公司 有关的机构编制问题。编委会年终召开编制审定会议,审 定下一年度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根据实际情况,编委 会可不定期召开会议,审定编制调整事宜,编制调整需备 案。 第四条行政人事部负责XX公司下属各公司、各部门机构和编制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申报的原则及条件 第五条XX公司各类机构的设置,应当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人员编制应当遵循控制总量、压缩编制的原则;相 应控制人力投资总额,节约人力成本、费用。做到“定岗、

定编、定员、定费用”。符合公司事业发展、业务发展的 原则。符合公司经营管理需要的原则。 第六条XX公司下属各公司、各部门涉及下列机构编制问题须报编委会: (一)增设、撤销或调整公司内职能管理中心或部门。 (二)成立、撤销子公司; (三)子公司增加编制; (四)子公司更名; (五)成立公司内或各公司间编制外议事协调机构、项目统筹机构; (六)调整人员编制总额。 第七条申请第六条所列事项,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为完成公司事业发展、业务发展或战略任务所必须成立的相应机构或机构名称。 (二)属于公司工作职能范围,为保证经营管理工作的发展,确需成立的机构或增加岗位、人员编制。 (三)其他因业务发展而又不宜或不便由XX公司有关部门、已设立的各公司及其子公司承担,必须成立相应机构或机构 名称。 第三章申报程序 第八条申请第六条所列事项的申报程序如下: (一)各有关公司或部门应向编委会提交下列材料(交行政人

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方案.doc.deflate

呈签单 呈:刘总 报:江西金域财务部、办公室 时间:2011年9月16日 内容: 《江西金域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 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方案》 领导批示(签字):

江西金域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 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方案 一、筹备委员会成员名单: 筹备委员会计划编制11人,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杨总 副组长:刘总、唐亮、杨鑫、熊晴 组员:徐璐璐、付雪飞、康绍华、王笑芬、童维斌、孔彬 二、机构设置及职能职责:

1、综合办公室:由熊晴负责分管,部门经理:徐璐璐(兼),成员:王笑芬(兼) 负责落实办公场地及员工宿舍的租赁、物资采购等事宜; 负责落实公司营业执照等注册手续的办理等事宜; 负责筹委会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 负责筹委会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部:部门经理:付雪飞,出纳:徐璐璐(兼) 负责对筹委会的运作进行会计核算、财务统算、定期制定并上报财务报表、办理现金收支和银行结算业务等。 3、工程部:由杨鑫负责分管,成员:童维斌、孔彬、王笑芬(兼) 负责落实产业园园区的规划设计、现场勘测等工作; 负责落实产业园园区施工材料等前期准备工作。 负责落实产业园各项目立项所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负责落实产业园各项目立项所需各种评估报告的出具。 4、业务部:由杨鑫负责分管,部门经理:康绍华。 负责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 三、成员工资待遇及补助方案: 1、唐亮、杨鑫、熊晴、徐璐璐、付雪飞等5人工资待遇及驻外补助待请刘总确定; 2、其他组员工资标准: 3、驻外补助及福利: (1)驻外住宿:由公司负责统一安排; (2)驻外补助:40元/天(含伙食补助),根据实际驻外天数进行核算发放。 4、出差管理: 各驻外成员原则上在工作日必须常驻江西宜春办公,如因工作需要返回湖南(长沙、株洲除外)或出差其它地区,则按照出差进行管理,出差差旅费按照相应出差管理制度进行报销;出差长沙、株洲只报销

“三定”方案(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旌阳区城乡环境综合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 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德阳市委办公室、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旌阳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德委办发【2010】12号)和中共德阳市旌阳区委、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关于〈旌阳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德市旌委发【2010】7号)文件精神,设立旌阳区城乡环境综合管理局,为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能调整 (一)划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承担的城市管理职责: 1、城管办、城市监察大队的管理职责; 2、市政维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城市道路临时占用管理、查处各类乱挖、乱占等违法违规行为; 3、园林维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城市绿化的管理和执法,市区公共绿化的维护管理,园林绿化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城乡规划区内砍伐移植树木、绿的占用的审批; 4、市容环境卫生方面的职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职责。

(二)市政府移交给旌阳区政府的相关职能:《关于移交规划区内“门前五包”、“三乱”治理和背街小巷清扫保洁有关事项的通知》(德府函【2010】120文件)。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责调整,旌阳区城乡环境综合管理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宣传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城乡环境综合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组织起草区级相关政策文件,经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研究制定城乡环境综合管理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二)负责全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协调专项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管理重大活动。 (三)负责指导乡镇和有关部门做好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城市照明等管理维护工作及部分城市公共资源管理经营利用。 (四)负责指导、组织乡镇拟定户外广告设置专业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五)负责拟定职责范围内的城乡环境综合管理维护费、乡村环境维护费和有关专项经费的年度计划及资金划拨计划,并对使用情况实施监督。 (六)负责组织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交通局、区公

集团岗位描述和人员编制制度

集团岗位描述和人员编 制制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岗位描述和人员编制 1范围 在新增或调整业务流程、业务量发生变化或其它需要调整岗位描述和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公司范围内各类岗位的设置、岗位描述的调整或新增、各部门岗位工作量的核算和人员编制的增减等过程

2控制目标 2.1确保岗位设置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能够适应各部门的功能性质 和业务发展需要 2.2确保岗位描述能为人员招聘、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提 供依据 2.3确保各部门工作量核算的科学性,并能够作为确定人员编制的主要依据2.4确保岗位描述和人员编制随着部门岗位的调整和职能的转变而及时调整3主要控制点 3.1部门分管副总经理审批部门岗位描述和人员编制的调整和新增申请 3.2人力资源部人事主管和人力资源部经理审核调整或新增的岗位描述和人员 编制 3.3部门分管副总经理审批调整后的岗位描述和人员编制 3.4总经理签发公司各部门岗位描述和人员编制 4特定政策 4.1每年至少两次收集同类企业岗位描述和人员编制信息,每半年对现有的岗 位编制作一次回顾(每年的2月和8月) 4.2各部门因工作量变化需调整人员编制的,人力资源部需组织相关部门跟班 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编制工作量核算表,经测定和协商,如不需增加编制,则在一周内将结果反馈给申请部门 4.3人力资源部依据所收集的工作量核算表来制定人员编制草案 4.4人力资源部组织人员编制专题讨论会,根据与各部门协商确定的工作量核 算表来制定和修改人员编制,专题讨论会一般频率为一年两次 5岗位描述和人员编制流程说明C-11-03-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