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施拉姆在传播学发展中的地位

合集下载

浅析施拉姆传播思想发展阶段

浅析施拉姆传播思想发展阶段

浅析施拉姆传播思想发展阶段作者:李艳松来源:《今传媒》2018年第03期摘要:在传播研究领域,施拉姆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是传播学的奠基人。

施拉姆开创了美国的传播学科,施拉姆的传播思想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研究领域有着引领的作用。

解析施拉姆的生平及其精神有助于理解施拉姆的传播思想的发展阶段,施拉姆传播思想的发展阶段包含着施拉姆一生的著述。

施拉姆丰富的著作蕴含着他宏大的传播思想。

关键词:施拉姆;精神;思想;著述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156-04施拉姆在美国传播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也是传播学史中的核心人物[1],他对美国传播学科的发展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同时,由于他超然的地位和对传播学孜孜不倦的钻研态度影响了全世界某些国家的传播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学科的发展。

施拉姆的传播思想贯穿并影响了整个美国传播史,以至于1933年至1973年美国传播学研究被称为“施拉姆时代”[2]。

施拉姆是第一个把传播学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综合起来,把传播作为专门学科来研究,并在传播学术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3]。

施拉姆的贡献在于他有能力把各样的、广泛的研究汇集成一个整体,更重要的是他能认识到这些研究可以构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并且他有能力在美国的大学里创建大众传播机构[4]。

正是由于施拉姆的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工作能力使得传播学科在美国大学里创立,并且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具有蓬勃之势。

同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传播学科也逐渐在发展中国家创建并发展起来,使得传播学科遍开世界各地。

正如1920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日记中写道:“真正的社会学是自称体系的自传。

整个社会的组织和进步都存于思想之中,我和其他像我一样的人只有了解它对我们的含义,才能理解它。

”这段话不但显露出库利对美国社会思想的巨大贡献,而且突出了了解他的个人生活如何造就他的思想的必要性[5]。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圣才出品】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章节题库第一章威尔伯·施拉姆和传播学的创立一、名词解释1.威尔伯·施拉姆答: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施拉姆在传播学史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他就是这个领域的奠基人,是第一个将自己认作是一个传播学学者的人;他最早在大学中创办以“传播”命名的博士课程;他培养了第一代传播学学者。

施拉姆在衣阿华认可了那些有助于建立这个新领域的教科书。

就传播学的博士课程来说,就他于1947年在厄巴纳所创建的传播研究所来说,施拉姆在衣阿华新闻学院的大众传播课程是一个导航性的计划。

在伊利诺伊,施拉姆使传播学的学术工作范式启动起来,这些范式一直持续存在到今天。

2.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清华大学2007研]答: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

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联系,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

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3.“老爸”布莱尔答:“老爸”布莱尔是美国大学新闻教育的非正式的奠基人,1873年生于密尔沃基的一个报人家庭。

1912年,他帮助创建了美国新闻学教师协会,并担任了该协会的第一届主席。

他通过主持美国新闻学院和新闻系协会课程委员会(AASDJ)的工作,影响了其他大学的新闻学课程。

布莱尔是新闻问题研究的一个强有力的推动者,他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担任美国新闻教师协会研究委员会主席。

布莱尔通过以一个更加学术性的方向改造新闻学院的途径,帮助新闻学院生存下来。

传播学概论施拉姆

传播学概论施拉姆
某位研究人员曾经说过:"最实际的事物莫过于好的理论。"好的理论赋研 究人员以掌握进行分析这个课题的智能把手。尽管这项理论可能终于证明并不 完善,甚至于并不正确,而且它在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也可能降低,但这一切都 不能抹煞它作为起点的重要性。传播学这门学问就好几次得益于这类理论。 以上这些方法看来只简短地解释而未能清楚地阐明传播媒介究竟是怎么回事。 要理解各种传播形式之间的区别,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把传播媒介作为 组织机构来考察是比较容易办到的,我们在下一章里就打算这样做,而归根结 底更为有用的还是把传播的渠道和途径设想为贯穿社会的延绵不断的信息流。 有些信息流是短距离的--从人到人。有些是长距离的,需要通过电线、邮政或 大众媒介来传递。有些只达到一个人,有些达到一伙聚集起来的人,还有些则 能达到高度分散的个人或人群。在一定的时间,不论是为了哪种特定的目的, 这些传播信息的方式都各有其优点与弱点,长处与短处。在这个体制的各个部 位都有些人或工作集体,不论有无传播工具,在扩散这种信息流并且在它上面 打上自己的烙印。但是存在着把这些传播信息的行为看作孤立行为的危险。在 广角镜下看来,它们是互相关联的。信息流往往并不止于任何接收的一端。它 可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继续前进。而所有这些长长短短、宽宽窄窄、个人的和 有中介关系的总和就是那保持社会活力的延绵不绝的信息之涌流。
传播的发展
语言的产生
使人类有别于其它 动物社会的主要 区别是人类传播的 特定特性。
传播是社会得以 形成的工具
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起 联系的
如果把传播学当 做时钟的二十四 小时的话,那么 我们可以说他们 大约已到了二十 三时五十九分。
传播不是全都(甚至大部分不是)通过言词进行的。一个姿势, 一种面部表情、声调类型、响亮程度、一个强调语气,一次接吻、把手搭 在肩上、理发或 不理发、八角形的停车标志牌,这一切都携带着信息。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神话的背后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神话的背后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神话的背后摘要:四大奠基人似乎已经成为传播学的常识。

然而根据当年施拉姆选择的标准,有许多研究者尤其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些社会学家更有理由成为传播学的奠基人。

回溯传播思想史,在施拉姆选择标准的学术外表之下,还有更深刻的意识形态原因。

施拉姆关于四大奠基人的神话窄化了传播研究的知识地图,挑战这种话语霸权,对我们重新考量传播学理论视角的多元化问题,以便释放出传播研究的活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四大奠基人施拉姆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学的奠基人,似乎是一个不用再探讨的话题,在很多人看来,它已经成为了传播学界的一个常识。

许多传播学教科书用以下的方式来讨论传播学的缘起:“20年代以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被称为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他们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1]很多年来,没有人怀疑过这一提法的科学性,甚至很少有人追溯这种思想的来源。

然而回归思想史,在这一提法的背后似乎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悬疑。

一、施拉姆与传播学四大奠基人的提出其实,明确传播学四大奠基人这一提法的年代,比人们想象得要晚得多。

1980年,美国传播学界的泰斗威尔伯•施拉姆在《美国传播研究的开端》一文中,高度评价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勒温和霍夫兰等四大奠基人所开创的传播研究,认为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为后来的传播学奠定了一个基础。

于是,“四大奠基者”的说法开始广为流传。

有学者指出,在美国,这四位学者“对大众传播研究史的重要性已经被Wilbur Schramm在他19 87年去世之前牢固地树立起来,而且被罗杰斯重申”。

[2] 根据施拉姆的本意,选择以拉斯韦尔为首的四人充当传播学奠基人的理由如下: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并推动了传播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其中三人建立了研究和教育培训的机构,指导过大批的学生,对同事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这一切均发生在传播作为一门专门化的学科出现之前。

[3]应当承认,施拉姆所提的四位奠基人确实符合上述标准,他们也确实对传播学的产生做出较为重大的贡献。

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的资料及传播学的诞生

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的资料及传播学的诞生

威尔伯·施拉姆是传播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

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将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第一本权威性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

这本书收录了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施拉姆当时还仅限于挖掘前人和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并加以整理,使之系统化。

早年施拉姆的主要精力和兴趣还不在治学方面,而在文学创作方面。

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俄国作家契诃夫一同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他后来的学术著作都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中年施拉姆的兴趣开始由文学创作转向新闻传播。

施拉姆出任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他创办了最早的传播研究所。

施拉姆早期的传播研究主要还在于挖掘他人的传播研究成果,整理前人有关传播问题的有价值的思想学说。

1949年他编辑了一部《大众传播》的书,就收录了政治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的论述,被视为传播学的第一部权威性教科书,至今还仍被当成美国传播专业的必读书。

“四大先驱”也是由他命名的。

施拉姆的学生对施拉姆的评价:“施拉姆对这门学科的最大贡献或许并不在于他自己的理论观点———尽管这些理论观点很重要,而在于他对传播的核心问题所勾勒的学说框架。

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使这门学科得以完善。

”1.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政治背景,美国的政治家比较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经济背景,美国是治本主义阵营中惟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加强了经济实力的国家;社会背景,,美国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传播学四大奠基者+施拉姆

传播学四大奠基者+施拉姆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哈罗德·拉斯韦尔拉斯韦尔是著名的美国政治学家,他的论文《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1927年出版,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宣传为题的传播研究影响尤大,与李普曼的《舆论学》被推崇为早期传播研究的两部经典之作。

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5W,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他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他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公认的“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第二,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前者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后者则为赖特等学者以后对传播功能作出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奠定了基础。

第三,他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基本课题。

第四,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由于该法精确定量的特色,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立下了功勋。

第五,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为传播学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库尔特·卢因卢因是最早研究传播学的心理学家之一。

他率先将类似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中,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主要论著有:《个性动力论》、《解决社会矛盾》、《群体决定与社会变革》等。

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

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

施拉姆名词解释传播学

施拉姆名词解释传播学

施拉姆名词解释传播学
嘿,咱今儿来聊聊施拉姆呀!你知道施拉姆不?他在传播学领域那可是相当厉害的人物呢!就好比武林高手在江湖中的地位一样。

施拉姆就像是传播学这个大武林的开山鼻祖,他把各种零散的传播学知识、理论都给整合起来啦!他让传播学变得有体系、有框架,不再是一盘散沙。

你想想看,如果传播学是一个大拼图,那施拉姆就是那个把拼图碎片都找齐并且完美拼好的人呀!
他对传播学的贡献那可多了去了。

他研究了好多传播现象,就像侦探一样,一点点地去挖掘背后的奥秘。

他的研究成果就像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了解传播世界的窗户,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里面的奇妙景象。

比如说,他对大众传播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信息是怎么在大众中传播开来的。

这就好比是水流,施拉姆搞清楚了水是怎么流动的,从哪里流到哪里。

这多有意思呀!
而且呀,施拉姆还培养了好多传播学的人才呢!这就像一个厉害的师傅,带出了一群厉害的徒弟。

这些徒弟又把传播学的知识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传播学。

你说,要是没有施拉姆,传播学能有今天这么丰富和完善吗?那肯定不能呀!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传播学的天空。

咱再想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播无处不在吧?我们说话、发信息、看电视、刷朋友圈,这些都是传播呀!施拉姆的研究可不就是在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嘛。

哎呀,你说施拉姆是不是特别牛?他的贡献是不是特别大?他真的是为传播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呀!我们可得好好感谢他,让我们能有这么有趣又有用的传播学可以学习和研究。

所以呀,我们要好好记住施拉姆这个名字,记住他为传播学做出的一切!这就是施拉姆,一个在传播学领域闪闪发光的人!。

施拉姆在传播学领域的著作

施拉姆在传播学领域的著作

施拉姆在传播学领域的著作1. 导言施拉姆(George Gerbner)是一位重要的传播学理论家,其对于电视媒介与大众文化的研究在传播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围绕着施拉姆在传播学领域的著作进行探讨,旨在全面了解施拉姆的研究视角、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

2. 施拉姆的研究视角施拉姆的研究视角,可以从其传播学理论出发来阐述。

施拉姆主要关注传统媒介对于人类认知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尤其是电视媒介的普及和影响。

他认为,电视是当代社会的主要信息来源,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一种具有文化暴力的媒介形式。

在施拉姆看来,文化暴力是指那些基于强力意识形态,通过媒介形式向大众散布的一种暴力的话语体系。

这种体系是从特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力量中发源,通过渗透、压制、削弱等方式对人们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方式施加影响。

电视作为一种主流媒介形式,深受文化暴力的影响,使得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日益趋于标准化和均一化,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3. 施拉姆的研究对象施拉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电视媒介的影响,尤其是电视节目对于大众价值观、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他关注的是传媒的文化暴力以及媒介内容的意识形态等方面,研究电视节目中的暴力、性别、种族、年龄等元素的表现形式以及分布比例,从而探讨电视节目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施拉姆还研究了电视业的监管和公共策略对于电视节目的影响,探讨政府和公共机构对于电视业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外,施拉姆还关注了电视观众的行为和特点,研究了电视观众对于媒介内容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分析了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节目样式、主题内容等因素对于观众的影响。

4. 施拉姆的研究方法施拉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研究,他采用了大规模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和相关试验等方法,以获取大量的实证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来阐明媒介对于文化和认知方面的影响。

施拉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调查研究施拉姆的定量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选取样本,设计问卷,得到数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施拉姆在传播学发展中的地位
--读《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有感
一、绪言
自1982年威尔伯·施拉姆对中国大陆进行访问以后,传播学开始大规模地正式引进中国,国内逐渐出现大量的传播学介绍性文章,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开始起步。

施拉姆作为中国最早熟悉的传播学者之一,对中国的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纵观传播学史,不乏米德、库利、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等传播学先驱,然而真正作为传播学集大成者,将“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的,却是施拉姆,作为传播学科的创始人,被誉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

作为传播学者,施拉姆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于大众传播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写了近500万字传播学著作,由于他的卓越贡献,1975年美国东西方中心授予他"最高荣誉研究员"称号,同年,又获得了"英国空中大学荣誉博士"称号。

施拉姆一生工作经历颇丰,对传播学做的贡献也不仅只是一个方面,本文将根据以上两点证明正是施拉姆,“而不是其他什么人,传播学才能够凭其自身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佩利斯,1985)施拉姆因其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确实无愧于“传播学之父”这一称号。

二、施拉姆的生平及工作经历
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1907—1987)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1928年以历史和政治方面的最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于玛丽埃塔学院之后,先后在哈佛大学和衣阿华大学分别取得美国文明硕士学位和英国文学博士学位。

如果说上述学历之间的关系还比较密切的话,那么施拉姆转而从事心理学博士后研究这个全新的领域,看起来未免有点冒险,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似乎是危险的举动标志着施拉姆后半生从英国文学到新闻教育,然后又到他所创造的传播学研究新领域的转向”。

“能够做”(can-do)是美国的典型精神,也是施拉姆一生中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一点可以从他转向心理学博士后研究的举动反映出来,事实上E·罗杰斯曾描述道,“他的热情、创造力和理解力使得他能够掌握许多新的领域”“他几乎精通每一件他所投入的事情,每一个非常了解他的人都是从把他描绘成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开始的。

如此表现出的自信对于一个新的学术领域的奠基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禀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施拉姆于1942-1943在华盛顿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担任教育主任,值得一提的是,施拉姆在这段时间里开始与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接触,并“形成了自己的传播学观”。

回到衣阿华大学之后,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机构,在伊利诺伊大学他创立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探讨传播学未来的方向,传播学逐渐成形,施拉姆开始进入学术的鼎盛时期,而他后半生职业生涯基本上是在斯坦福大学及东西方传播所的传播研究和教育中度过的,施拉姆着手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现代社会的传播》(1948),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
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除了在传播学领域著作颇丰外,他培养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广泛存在于美国的传播研究单位,深深地影响传播学的发展方向。

施拉姆之所以有如此影响,与他的能力和眼界有莫大关系。

施拉姆曾称他个人生涯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能够清晰的写作的能力(施拉姆,1979),他的非凡的概括能力从早年在衣阿华大学创办写作班可以看得出来,如果没有这个能力,恐怕也不会留下众多著作;作为一个文学博士,他“具有广阔的文学和社会科学的背景,这一背景为他创建诸如传播学这样一个新的跨学科领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善于融合各个看似没有太大关联的领域的各种观点为己所用,以及与学术大师交流观点;再者,施拉姆具有独到的眼光,能够大胆地创建新的领域,这一点可以通过他的“能够做”的性格看出来。

如果说上述是证明施拉姆作为个人已经具备创立传播学的魄力的话,那么还需要通过他对传播学的贡献来证明他本人确实无愧于“传播学之父”的称号。

三、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1.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立了传播学。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为传播学勾画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框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传播学,并创建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单位。

传播学能够建立,需要有两个可能:合适的社会环境和达到一定程度的学术氛围。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美国作为世界上传播最为发达的国家,为媒介和传播研究提供了最适合的环境和社会条件。

学术氛围方面,根据罗杰斯所分析,在施拉姆建立传播学之前,传播学有几大渊源:欧洲起源、三个学派、四个先驱者。

欧洲起源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学作为“多学科的混血儿”,深受这些学科的影响;欧洲思想向美国的传播和被接受应该归功于法兰克福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帕洛阿托学派的引进,它们“提供了有关传播在社会中的位置的更加统一的观点”。

在四个传播学的先驱之前,其实还有不少其他学科的学者为传播学的建立做了思想准备,如社会学家米德、库利、杜威、帕克等最早开始关注和研讨传播问题。

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心理学家勒温,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通过各自的学科理论研究传播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到传播学的边缘性、多学科性。

四大先驱分别进行了宣传分析、大众传播效果、群体动力和说服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正如之前为传播学做过贡献的学者一样,“他们没有放弃各自与政治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主要关联”(罗杰斯),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主要意义在于,他从各个学科的框架中跳脱出来,以“宏观的视野和体系化的观念”将不同领域的传播理论进行整合、研究,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立了传播学这一新的边缘化学科。

施拉姆认为,传播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应该将其放到更加
广阔的背景之下去考量、思索,他在衣阿华大学以及伊利诺伊和斯坦福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所创办了以“传播”命名的博士课程,而且“提供了一种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和电子工程学都被引入传播研究之中”,并使传播学得以机构化发展。

2. 传播学术著作丰富
施拉姆一生写了30多部传播学论著:重要的包括《大众传播》(1949)、《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1954)、《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大众传播的责任》(1957)、《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传播学概论》(1973)等。

他创立传播学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大众传播学》的出版,这本书收录了当时的政治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以及许多其他学科的专家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大众传播》、《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和《报刊的四种理论》被限定为当时的传播领域的主要课本,这些书在今天看来仍具有指导意义。

施拉姆在其著作中提出的著名观点有:(在奥斯古德的观点基础上得出的)传播的循环模式,阅读的“即时报偿”和“延缓报偿”的看法,教育传播中的“知识沟”问题,以及对早期传播效果看法的“魔弹论”。

其中的一些观点在虽然在今天看来毫无疑问地存在局限性,但是对当时的传播学的发展仍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同时,还开辟过几个新的研究领域,如电视对儿童的影响问题、国际传播中的信息流通问题、传播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等。

3.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在衣阿华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都创立了传播研究机构,培养了大批传播学人才。

施拉姆的后半生致力于传播学教育,在担任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所长的那段时间里,斯坦福大学支配了美国传播学领域,并且施拉姆培养了大批传播学博士,“这些人在随施拉姆在斯坦福大学学习以后,呈扇形态势在全世界展开,使传播学的概念得以扩散”, 如同丹尼尔森(1992)回忆:“每所大学都想聘用一个斯坦福大学新毕业的传播学博士。

我们彼此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创造了一个联系网络。

”这些接受施拉姆传播学观点的博士极大地影响着美国的传播学领域。

随着传播学概念的展开,“施拉姆学派”诞生了。

四、结语
从以上二、三点可以得出结论,威尔伯.施拉姆作为美国传播学创始人及集大成者,在传播学发展中不愧为“传播学之父”这一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