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概况

合集下载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师简介-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师简介-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个人简介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师简介
姓名:王旭东 性别:男 所在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 邮箱:wxd@
王旭东,男,1967 年 9 月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89 年 7 月、1992 年 4 月和 2008 年 3 月分别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电路与系统学科工学学士、硕士 以及电子科学技术学科工学博士学位。1998 年曾赴日本神户商船大学访问学习 一年。1992 年 4 月起在大连海事大学任教,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 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无线通信理论、技术及应用等 方面研究,包括无线信道建模分析与实现、非高斯噪声环境无线通信系统性能 分析、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空间调制及空时编码理论、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 系统监控技术等。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基金、教 育部、交通部、大连市、企事业横向及校自选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曾获得 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 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11 项(发明专利 5 项、实用新型 6 项)。在国内外学术 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近 50 篇论文,其中被 SCI 检索 5 篇,EI 检索 16 篇, ISTP 检索 2 篇。2006 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曾多次获得校优秀教 师奖及优秀教学成果奖。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无线移动通信、可见光无线通信、无线信道建模仿真。 主要研究方向为空时编码及空间调制、MIMO 无线通信、可见光无线通 信、室内可见光定位、阵列信号处理及海上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等。
论文及著作 主要论文:
1. 王旭东, 岳殿武, 刘其中, 林斌. 脉冲噪声对空时分组码性能影响的研究[J], 电子 与信息学报, 2007, Vol.29, No.11, pp.2624-2627. EI 2. 王旭东, 林斌, 刘其中. 混合噪声环境下正交空时分组码误符号率的分析[J]. 西 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Vol.34, No.3, pp.392-397. EI 3. 王旭东, 林斌, 刘其中脉冲噪声衰落信道中正交空时分组码的误码率[J]. 系统仿 真学报, 2008, Vol.20, No.10, pp. 2677-2681. EI 4. 王旭东, 岳殿武, 刘其中, 林斌. Nakagami-m 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的性能估计 [J]. 电波科学学报, 2006, Vol.21, No.5, pp.782-787. EI 5. 王旭东, 陈丽萍, 庞福文. 衰落信道中空时网格码成对差错概率的研究[J]. 大连 海事大学学报, 2008, Vol.34, No.2, pp.45-48. EI 6. 宫宇, 王旭东, 庞福文. Class A 噪声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的性能估计[J]. 大连 海事大学学报, 2008, Vol.34, No.4, pp.102-106. EI 7. 林斌, 王旭东等. 自适应加权 FIR-Myriad 混合滤波算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06, Vol.21, No.5, pp.788-790. EI 8. Wang Xudong, Wu Nan, Gao Chunli. Generalised Closed-Form Symbol Error Rate Analysis for 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ed OFDM System[J]. China Communications, 2013, 10(9): 155-164. SCI 9. Wang Xudong, Wu Nan, Gao Chunli. A generalized exact closed-form SER analysis for OSTBC-OFDM systems using QAM modulations[C]. Proceedings of ICCC 2012,pp.388-392. EI 10. Xudong Wang, Yu Gong, Bin Lin. SER performance of orthogonal space-time block coding over fading channels with impulsive noise[C]. Proceedings of IEEE WiCOM 2007, pp.45-48. EI 11. Xudong Wang, Dianwu Yue, Bin Lin, Yu Gong. Performance results of spacetime block coding over Nakagami-m fading channels[C]. Proceedings of IEEE WCNM 2005, pp.81-84. EI 12. Wang Xu-dong, Gao Feng, Liu Qi-zhong. Design of antenna array used as smart antenna for TD-SCDMA systems[C]. Proceedings of IEEE ICCCAS2004, pp.176180. EI 13. Yu Gong, Xudong Wang, et al.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wireless ad hoc maritime communications system[J]. ICIC Express Letters, 2011, Vol.5, no.2, pp.461466. EI 14. Dianwu Yue, Xudong Wang, Xu Feng.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optimum

大连海事大学历任校长简介与历史沿革

大连海事大学历任校长简介与历史沿革

大连海事大学历任校长简介与历史沿革大连海事大学简单介绍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综合性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学校成立于1909年,是中国第一所拥有高等航海教育的学府。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沿革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船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

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

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

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唯一的高等航海学府。

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大连海事大学设置及其所有专业大连海事大学现设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等教学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历任校(院)长:王祖温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2004年01月到至今);周光庭任大连海运学院院长:( 1983年6月至1984年8月);陈祖慰任大连海运学院院长:( 1984年8月至1991年12月);司玉琢任大连海运学院院长:( 1991年12月至1994年4月);司玉琢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1994年4月至1998年12月);吴兆麟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1998年12月至2004年1月)。

本文来自:/liaoning/yangb/dllgdx.html 由: 整理上传。

大连海事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 专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 予学位为工学学士。
船舶与海洋工程主要研究船舶的构造、航行原理、安全性设计和国内 外重要船级社的规范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 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例如: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船舶抗 风浪性能的检验,船舶轮机系统的保养和维修,船舶的使用驾驶等。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主要研究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设 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电气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 机控制及其络技术等领域,常用于船舶运输业进行海上作业。例如:海上 设施的检验,通信器、导航仪等船舶电子电气设备的维修与养护等。
法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法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 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方向:电子商务经济管理类方向和电 子商务工程技术类方向。经管类方向要求侧重掌握互联经济和商务管理相 关的知识与技能,工程类方向要求侧重掌握互联技术和商务信息相关知识 与技能。
中国电子商务可从20世纪90年代初EDI的应用开始,1993-1997年开 展的“三金工程”为电子商务发展打下了基础,1998年则开始进入了基于 互联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经济活动电子商务化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 行业也加入到电子商务的实践中。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物流 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及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国 际物流和企业物流的基本流程,能在物流企业或制造企业中从事物流与供 应链的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信息管理工作,能够解决经济和社 会系统中的物流管理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物流管理主要研究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方面 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贸易、物流类企业单位进行物流活动的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等。例如:供应货品的采购入库,仓库商品储量 的统计,货品的拣取和记录,快递的运输和配送,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等。

基于VDES的空天地海通信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基于VDES的空天地海通信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基于VDES的空天地海通信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胡旭;林彬;王珍【摘要】随着航运业务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海事通信技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基于VDES的\"空天地海\"通信网络成为国际海事通信研究的热点.在介绍VDES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VDES的系统架构模型和频谱分配策略,并对VDES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最后对VDES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VDES的全球覆盖可对\"空天地海\"通信网络的全面部署提供有力的支撑,将对建设智慧海洋发挥重要作用.【期刊名称】《移动通信》【年(卷),期】2019(043)005【总页数】8页(P1-8)【关键词】空天地海;VDES;频谱分配【作者】胡旭;林彬;王珍【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 引言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兴起了通过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全球的热潮。

繁忙的航线、密集的港口以及繁荣的航运业务凸显了建设海事通信网络的重要性,完善海事通信网络,将“天地一体化”网络升级组建“空天地海”通信网络已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大方向、大趋势。

“天地一体化”是建设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空间网络为延伸,覆盖宇宙空间、空中、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为天基、空基、陆基等各类用户的活动提供信息保障的基础设施[1]。

“空天地海”网络是在“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的基础上融合海事通信技术,完善海事通信中船岸、船间、船舶与卫星之间的通信,弥补我国海事通信在覆盖范围、通信质量等方面的欠缺[2]。

目前,海事通信中广泛应用的第一代数字化通信系统——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自动识别系统)通过向周围船只进行广播,定期报告自身位置、航向和速度等信息,在确保海上交通安全、维护海上交通秩序和船舶跟踪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信息类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能力综合评价方式探讨

信息类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能力综合评价方式探讨

信息类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能力综合评价方式探讨收稿日期:2018-11-03资助项目: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YJG2018309)作者简介:郭浩(1972-),男,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遥感信息处理。

一、引言计算机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指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在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专业型和学术型两种,其对计算机能力的掌握要求不尽相同。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2015版)[1],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应包含培养从事计算科学研究以及计算机系统设计所需的能力。

当前评价方式没有体现出工程教育认证关于分类培养的理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了多种评价指标的信息类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能力评价方式,将项目、专利等纳入评价指标,借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二、教学评价方式现状分析专硕偏工程和就业,学硕偏科研和深造。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2],其培养目标等主要差异见表1。

根据表1的相关要求,两种类型硕士关于计算机郭浩(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6)摘要:计算机能力培养包括计算科学研究及计算机系统设计两方面。

研究生培养类型不同,对计算机能力的掌握要求也不相同。

针对当前计算机能力评价方式针对性不明显的现状,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了多种评价指标的信息类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能力评价方式,借此推动计算机能力评价与研究生专业背景及培养类型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计算机能力;评价体系;工程教育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183-02表1硕士研究生专业型学位和学术型学位对比综合能力培养的差异性大致上可概括为以下两点:(1)培养目标不同。

专硕是培养在计算机等相关信息领域具有坚实而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硕则强调具有科研创新能力,是继续攻读博士的预备队,为此需要有深厚的数学功底。

§4-7 系统稳定性的s域描述

§4-7 系统稳定性的s域描述

《Signals & Systems》
《信号与系统》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任一非最小相移系统,均可表示为一全通系统与一最小相移系统 的级联。
H (s) H AP (s) Hmin (s)
非最小相移 系统
全通系统
最小相移 系统
j
j
j
例如: H (s)
(s
(s 2 )2 22 0 )[(s 1)2
于是,根据拉氏变幻的收敛域分析 我们知道,其拉氏变换—系统函数 的收敛域应该是s平面上某一收敛轴 Re{s}=σ0的右半平面。换句话说,
0
《Signals & Systems》
《信号与系统》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系统函数的极点只能分布在s平面上
j
收敛轴Re{s}=σ0的左半平面。
0
再看系统的稳定性。当系统是因果
1、全通系统的零极点分布
所谓全通系统是指其幅频响应在所有频率上均为一常数。显然, 全通系统的相频响应没有受到限制。
由前边分析可知,全通系统函 数的零点矢量的模之积与极点矢 量的模之积,在所有频率上均相 等。要做到这一点,零点与极点 应该以虚轴为镜像对称分布。
j
N
G Bk
H ( j)
k 1 N
G
Ak
《信号与系统》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4-7 系统稳定性的s域描述
一、系统的因果性与稳定性
关于系统稳定性与因果性,在第一章和第二章都有过描述。
第一章是针对所有系统而言。所谓稳定性是指有限的输入只能产 生有限的输出的系统:即当输入 x(,) 其输出 ,系y(统) 必 定是稳 定的。
所谓因果性是指输出不会发生在输入作用于系统之前的系统:即 当t<t0,x(t)=0,必定有t<t0,y(t)=0。

大连海事计算机专硕分数线

大连海事计算机专硕分数线

大连海事计算机专硕分数线
【实用版】
目录
一、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的基本情况
二、计算机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三、计算机专业的考试科目及复试情况
四、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毕业要求
正文
一、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的基本情况
大连海事大学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该校计算机专业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声誉。

考研是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主要招生方式,考生需要通过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二、计算机专业的录取分数线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会因年份、招生计划、录取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 2022 年为例,该专业总录取人数为 48 人,一志愿录取 48 人,调剂录取 0 人。

最高分为 388 分,最低分为 285 分。

三、计算机专业的考试科目及复试情况
1.初试:初试包括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数据结构)。

2.复试:复试包括笔试(数据库系统概论)和面试。

笔试主要测试考生的数据库知识,面试则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学术潜力和实践能力。

四、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毕业要求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完成课程学习、
实践环节和论文撰写。

学硕和专硕在培养方向和毕业要求上有所不同:学硕需要发表至少一篇期刊论文,而专硕则需要去公司实习。

大连海事大学专业历史历任校长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专业历史历任校长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毕业证样本历任校长大连海事大学简介乘车路线地址: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大连海运学院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

周水子火车站到大连海事大学的公交路线,从大连海事大学步行约220米,到达海事大学站乘坐202路,经过12站, 到达兴工街站步行约200米,到达兴工街站乘坐35路,经过7站, 到达周水子站(也可乘坐405路、快速公交、泉华小区-长兴市场)步行约1.7公里,到达大连华远塑料机械厂,火车站南广场乘531路小公汽,直接到海事大学门口。

大连只有这一趟公交车直达,大连海事大学地址:大连市凌海路1号。

大连海事大学历任校(院)长及任职年限:院长朱杰 1978-1983 院长周光庭 1983.6-1984.8 院长陈祖慰1984.8-1991.12 院长司玉琢1991.12-1994.4 校长司玉琢1994.04-1998.12 校长吴兆麟1998.12-2004.01 校长王祖温2004.01-至今大连海事大学所设院系和专业学科: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等19个教学科研机构,设有50个本科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变迁过程详解: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

1911年,以船政科为基础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

1912年,改名为吴淞商船学校。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上海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正式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

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前身为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系由1927年东北航警处创办的东北商船学校演变而来)、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成立于1952年,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概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下设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还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物理电子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拥有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3个工程硕士领域和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两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设8个本科专业教学系和2个教学实验中心及9个科研研究所,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212人,实验人员32名;现有教授48人、副教授75人、高级实验师18人,辽宁省第一批教学名师1人。

学院目前在校的本科生3200人、硕士研究生452名,博士研究生60名。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点是交通部和辽宁省重点学科,2004年获得辽宁省通信与信息系统重点学科研究生培养基地,2005年获得辽宁省交通安全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通信工程及电子工程是省级示范专业。

学院拥有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目前,学院已形成博士、硕士、本科教育等多层次办学体系,除招收国内学生外,还招收国外留学生及进修生。

学院拥有交通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国内外知名、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省级教学名师。

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际合作、教育部、交通部、辽宁省、大连市科研项目以及港航等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几十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奖、发明创造奖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等,为交通及其它领域的科技发展及企业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近几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挑战杯”竞赛中,我院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和省特等奖。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够从事电子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显示技术、装备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技术管理、应用和开发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其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所培养的学生还具有船舶交通管理电子信息系统、无线电导航系统、船舶导航雷达系统等专业知识。

这种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宽口径专业技术人才,社会适应能力强,社会需求量大,一直是一个热门专业。

本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到各通信、导航设备生产企业和研究单位从事产品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到港航企业和海事管理部门从事技术管理。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六个能力”,即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创新的能力、工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三种精神”,即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知识培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技术领域技术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与技术服务和工程技术管理等的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开拓意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国际新潮流的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电波与天线、微机原理与应用、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导航原理与设备、雷达原理与设备、船舶交管电子信息系统(VTS)、信号检测与处理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辽宁省级示范专业,培养具备电子、通信、多媒体、计算机应用、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一定的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系统知识,并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IT领域从事电子、通信系统设计、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等方面研发和技术管理工作的企业、研究单位、国家机关以及高等院校等。

本专业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本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与天线、通信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图像信号处理、图像压缩技术、语音信号处理、Verilog语言、集成电路设计原理、射频电路设计、工程光学、光电检测技术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1977年增设并开始招生以来,至今已为国家培养近1300名大学本科毕业生,为我国交通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交通系统的现代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改革开放以来,专业招生规模在逐步扩大,就业面不断拓宽,就业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比例,各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经过四年培养,毕业生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及调试、计算机基础训练、课程设计、计算机工程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专业(日语强化)软件工程专业创建于2004年,适应我国信息化发展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需要。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软件开发和管理技术、能够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中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大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所、国防等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工作。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外包软件市场的需求,我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英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还进行为期二年左右的日语强化训练,目标是使学生达到国际日语二级以上的水平与能力,具有较强的英、日双语应用能力,适应外包软件(尤其是对日项目)对人才的需求。

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算机网络、C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SQL SERVER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ORACLE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方法学、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操作系统、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项目实践、JA V A语言程序设计等。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论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软件开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英、日语交互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

在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的基础上,我们还加强学生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相关的课程中开设实验教学环节,并开设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设计”、“软件项目实践课程设计”等综合性实践课程。

信息系统实践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系统级工程项目开发能力,提高学生在需求调查与分析、计划制订、项目实施,以及报告和陈述、交流和沟通等多方面的素养;软件项目实践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工程项目研发能力,让学生在团队环境下使用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获得较真实的软件开发经验,提高学生在项目规划、队伍组织、工作分配、成员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合作精神。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的大连海运学院船舶无线电导航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时,更名为通信工程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卓越的办学成果,于81年在全国第一批获得本专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通信与信息系统”,86年全国第三批获得本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通信与信息系统”,在当时是辽宁省唯一的博士学位授权点。

经过近5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本专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专业,在全国网上专业排名中榜上有名。

2006年通信工程专业获得了辽宁省本科示范专业称号,是我校首批获得该项荣誉的专业。

步入信息时代,电信行业已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热点,通信工程正是面向通信和信息行业的宽口径专业。

作为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主干专业,集几十年通信工程专业的办学经验,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很强的办学实力,为交通水运、远洋运输、交通信息管理等领域的通信、导航、船舶交通管理等部门和信息产业领域培养了数千名本科毕业生。

这些专门人才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专业的就业率长期以来均在学校各专业就业排名中名列前茅。

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通信领域(特别是海上移动通信)从事通信系统、设备以及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设计、制造、管理、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子线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通信原理、电磁场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信息论基础、卫星通信、通信设备、计算机通信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交换原理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招收无色盲(弱)的学生,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网络运营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通信网与交换、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信等多个层面中,从事通信设备、系统和网络研究、设计、开发、运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79年,是大连海事大学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之一。

本专业拥有教授副教授30余人,师资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水平一流、教学经验丰富。

为本科教学服务的实验室,经过“十五”、“十一五”和“211工程建设,已建成控制理论、过程控制、机器人控制、PLC控制、计算机仿真、船舶运动控制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其建设规模和水平进入了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