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控制系统
点火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点火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辆的点火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在车辆的点火控制系统中,故障一直是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和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分析点火控制系统常见的故障和出现故障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点火系统出现的故障可能会导致车辆突然失速、无法正常启动等问题。
以下是点火系统最常见的故障:1.车辆无法启动2.发动机启动后马上熄火3.发动机启动了一段时间后熄火4.车辆动力不足,无法正常加速故障原因分析针对上述点火系统常见故障,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排查和分析:1. 点火线圈故障点火线圈是点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将电池提供的电能转换成足够的高电压输出,以完成点火。
如果点火线圈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启动或者启动后马上熄火。
同时,点火线圈的老化也会影响车辆的动力性,出现加速不顺畅的情况。
2. 点火塞故障点火塞是点火系统中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火花,从而点燃燃油混合气。
如果点火塞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点火的行为,并引起发动机无法启动的问题。
同时,如果点火塞磨损严重,可能会导致燃油浪费,出现加速不顺畅的情况。
3. 高压导线故障高压导线是将点火线圈的电能传递到点火塞的一个重要部分。
如果高压导线损坏或老化了,就会导致点火能量无法传递到点火塞,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启动和动力性。
4. 点火控制模块故障点火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控制点火时间、点火角度、燃油喷射量等来控制发动机的转速和动力性能。
如果点火控制模块发生故障,就可能会导致车辆无法启动或者启动后很快熄火。
5. 其他故障除了上述常见故障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故障原因也可能导致点火系统出现问题。
例如车辆供油系统故障、电池电压不稳定等问题,也都可能影响点火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
改进措施针对点火控制系统出现的问题和故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预防点火系统故障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更换点火塞、点火线圈等方式,修复点火系统中老化和损坏的部分,从而保证车辆的正常启动和动力性能。
独立点火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独立点火系统的组成是什么摘要:独立点火系统是现代内燃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作用是在正确的时机点燃混合气体以促使燃烧过程。
本文将介绍独立点火系统的组成,包括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点火塞等。
引言:在内燃机中,燃烧是使得能源转化为动力的关键过程。
点火系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和需要,在正确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点燃混合气体。
独立点火系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点火系统,本文将介绍其组成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一、点火控制器1. 点火模块:点火模块是独立点火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控制点火信号的产生和传输。
在发动机工作时,点火模块通过接收运动传感器等信号来确定点火时机,并向点火线圈发送指令。
2. 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发动机控制单元是一种计算控制设备,它基于从各个传感器中获取的数据,计算并确定燃油喷射和点火时机等参数。
它与点火模块共同工作,确保点火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是独立点火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低电压(一般为12V)转换为高电压(一般为数千伏甚至更高),以产生足够的电火花来点燃混合气体。
点火线圈通常由铁芯和线圈组成,通过控制电流的开关以及自感现象来实现电压的升高。
三、点火塞点火塞是独立点火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点火系统的高电压引导到燃烧室中的一个开关。
点火塞的三个主要部分是中心电极、接地电极和绝缘体。
当电压达到足够高时,点火塞会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从而引发燃烧过程。
四、点火线点火线用于将点火系统中的高电压从点火线圈传递到点火塞。
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以防止电流泄漏或短路。
结论:独立点火系统是现代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方式来确保燃烧过程的顺利进行。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点火控制器、点火线圈、点火塞和点火线。
点火控制器负责控制点火信号的产生和传输,发动机控制单元确保点火系统的正常运行。
点火线圈将低电压转换为高电压,而点火塞则实现电火花的产生,点燃混合气体。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第5章-点火系统控制

5.1.3 点火时刻 1.点火提前角
因为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所以 混合气不应在压缩行程的上止点处燃烧,而应适当提前, 使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混合气已充分燃烧,从而使发动机 获得较大的功率。点火的提前量称为点火提前角。
点火提前角: 从发出电火花开始到活塞到达上止点为止的一段时间 内曲轴转过的角度。 点火过早,会造成爆震,活塞上行受阻,效率降低, 磨损加剧; 点火过迟,气体做功效率低,排气声大。
4 进气压力 进气压力减小,混合气燃烧速度变慢,最佳点火提前 角相应增大。 5 火花塞的数量 气缸体同时装有两个火花塞,混合气燃烧速度变快, 最佳点火提前角比装有一个火花塞相应减小。
3.其它因素:
1 启动和怠速 发动机启动和怠速时,发动机转速低,但混合气燃烧 速度也较慢,最佳点火提前角适当减小或不提前。 2 汽油的辛烷值 汽油的辛烷值,也就是汽油牌号,越高抗爆震能力越 强,相应允许更大的点火提前角。
暖机修正
当ECU给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超过允许范围时,发动 机将难以运转。当超过允许范围时,则ECU就按预先设定 的点火提前角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进行控制。
丰田汽车点火系统(TCCS系统)
电子控制点火系统的框图
5.3.2日产汽车点火系统提前角控制
1.正常工况点火提前角控制 当ECU无怠速信号输入时, 实际点火提前角=基本点火提前角×水温修正系数 基本点火提前角预先设定并存放在ECU中。 2.怠速点火提前角控制 当ECU怠速信号输入时,进入怠速点火提前角控制模 式,主要根据发动机转速和冷却水温度控制点火提前角。 3.启动时点火提前角控制 根据冷却水的温度确定启动时点火提前角控制。
2.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因素
最佳点火提前角就是在各种不同工况下使气体膨胀趋 势最大段处于活塞做功下降行程。 这样效率最高,振动最小,温升最低。不论点火过早 或过迟,这是应该防止的。最佳点火角受很多因素影响。 影响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因素可归结为一下两点: 1)活塞的运行速度快,最佳点火提前角相应增大; 反之,最佳点火提前角相应减小。 2)混合气燃烧速度快,最佳点火提前角相应减小; 反之,最佳点火提前角相应增大。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Ne)及空调开关信号(A/C)确定怠速状态下的基本点火提 前角。
第31页/共47页
基本点火提前角
2、正常运行时基本点火提前角确定 正常运行时参考转速和负荷两个基本影响因素,通过查预先
存储在ECU中的MAP图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
第41页/共47页
爆震控制系统结构
爆震控制系统结构:由爆震传感器、ECU、点火控制器组
成。是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一个“子功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开关信号
第42页/共47页
爆震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
用于检测发动机振动频率并判断爆震,将电信号传输给 ECU,实现爆震控制。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侧面。
第43页/共47页
压电式共振型爆震传感器
爆震是一种不正产燃烧,危害极大。
爆震的表现及危害:
发动机爆震严重时,气缸内发出尖锐的敲缸声(热敲缸), 对发动机缸体造成机械损伤,加剧气缸磨损,还会导致冷却液 过热,功率下降,油耗上升排放增加等问题。
发动机在一定程度轻微爆震时,反而会增大发动机动力,
节省燃油。
第39页/共47页
爆震的产生及危害
爆震产生的原因
第32页/共47页
修正点火提前角
修正点火提前角:
ECU根据其他影响因素对点火提前角进行修正的部分。 分为暖机修正、过热修正、怠速稳定修正、空燃比反馈修正、 爆震修正等。
第33页/共47页
修正点火提前角
1、暖机修正 怠速暖机时,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高,燃烧速度加快,点火
提前角修正逐渐减小。
第34页/共47页
第17页/共47页
传统电子点火的缺陷
简述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简述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是一种由微机控制的车辆点火系统,工作原理如下:
1. 传感器检测:微机控制点火系统首先接收来自各种传感器(如水温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的信号。
这些传感器监测车辆各个方面的状态,如发动机温度、空气质量、车速等。
2. 数据处理:微机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发送的信号后,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根据预设的点火策略和各种参数,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机、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时燃油喷射持续时间等参数。
3. 点火控制:微机控制器发送相应的指令给点火系统,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
它通过控制点火线圈的通断,触发点火火花塞,在气缸内点燃混合气体。
点火系统通常由点火线圈、点火模块、火花塞和高压电缆组成。
4. 循环迭代: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以非常高的频率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以保持发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它不断地检测和调整点火时机,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需求。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经过微机控制器的处理和分析,控制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以实现发动机的高效工作。
这种系统可以实时调整点火时机和燃
油喷射量,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减少排放和能耗。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原理过程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原理过程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汽车点火系统,它采用微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控制,实现点火时机的精确控制和优化,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原理过程。
一、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点火装置产生高压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从而使发动机正常运转。
传统的点火系统通常采用机械分配器和点火线圈来实现,但相较之下,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二、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微机、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 传感器检测:微机控制点火系统通过多个传感器来检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曲轴位置、气缸压力、进气温度和排气氧含量等。
这些传感器会将检测到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给微机进行处理。
2. 信号处理:微机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经过精确的计算和分析,确定最佳的点火时机。
微机会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负载情况,实时调整点火时机,以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3. 点火信号发出:微机根据计算结果,生成点火信号,并将其发送给点火线圈。
点火线圈会将低电压信号转换成高电压信号,然后通过高压导线传输给火花塞。
4. 火花塞点火:当高压电信号到达火花塞时,电极之间的电电压会迅速增加,形成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这个过程非常迅速,几乎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5. 点火时机调整:微机会根据实时的工作状态和负载情况,不断调整点火时机。
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微机会提前点火,以确保充分燃烧;在负载较大时,微机会延迟点火,以避免爆震。
三、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机械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点火时机更加精确:微机通过实时的计算和分析,可以精确地调整点火时机,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要求,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2. 负载适应能力强:微机可以根据实时的负载情况,灵活调整点火时机,使发动机在不同负载下都能获得较好的燃烧效果。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掌握启动机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3. 熟悉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学会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
5. 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启动机的作用启动机的组成启动机的工作原理2. 启动机的检查与维修启动机的检查方法启动机的维修技巧启动机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点火系统的作用点火系统的组成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4. 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点火线圈的检测方法点火线圈的更换技巧点火线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5.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故障修复的技巧与注意事项故障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启动机和点火线圈的检查与维修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障原因,培养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教程。
2. 教具:启动机、点火线圈、检测仪器等。
3. 课件: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结构图、工作原理图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3. 故障诊断评价:评估学生对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故障诊断的能力。
4. 案例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发动机启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启动机的检查与维修方法。
3.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 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
5.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教学难点:1. 启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点火线圈的检测与更换。
3. 发动机启动与点火系统的故障诊断与修复。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电控点火系统控制内容

电控点火系统控制内容电控点火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点火系统,它利用电子设备来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优势。
电控点火系统是由几个关键部件组成的,包括车载计算机(ECU)、触发模块、点火线圈和传感器。
车载计算机是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收集和分析各种传感器数据,并根据实时的运行状态决定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的调整。
触发模块负责产生点火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点火线圈,点火线圈则将高压电流转化为高压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体。
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载计算机实时监测和分析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包括转速、负荷、空气温度、冷却液温度、进气压力等参数。
根据这些参数,系统可以计算出最佳的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以提供最佳的性能和燃烧效率。
系统还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行驶条件进行调整,以实现更好的驾驶体验。
电控点火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点火时机的自适应调整、点火能量的调整、点火故障诊断和热度管控。
点火时机的自适应调整是通过系统对发动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以确保点火时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点火能量的调整是根据不同的驾驶需求和行驶条件,对点火能量进行自动调整,以提供更好的动力和燃烧效率。
点火故障诊断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可以自动检测点火系统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故障代码和警告信息,以方便维修和排除故障。
热度管控则是通过调整点火能量和点火时机,以有效控制发动机的温度和排放,从而实现更好的环保性能。
电控点火系统相比传统的机械点火系统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电控点火系统可以实现更精准的点火控制,提供更好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其次,电控点火系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需求和行驶条件进行自动调整,以提供最佳的驾驶体验。
此外,电控点火系统还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故障诊断能力,并且可以及时提供故障代码和警告信息,方便维修和排除故障。
总结起来,电控点火系统是一种先进的点火技术,它通过电子设备的控制和调整,可以实现更好的燃烧效率和驾驶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2)霍尔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
组成:由转子、永久磁铁、霍尔晶 体管和放大器组成。 原理:如图,ECU通过电源使电流 通过霍尔晶体管,旋转转子的凸齿经 过磁场时使磁场强度改变,霍尔晶体 管产生的霍尔电压放大后输送给 ECU,ECU根据霍尔电压产生的次 数确定曲轴转角和发动机转速。 (见视频)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
4.点火提前角的修正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1.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点火提前角是从火花塞发出电火花, 到该缸活塞运行至压缩上止点时曲 轴转过的角度。 当汽油机保持节气门开度、转速以 及混合气浓度一定时,汽油机功率 和耗油率随点火提前角的改变而变 化。对应于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 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 适当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机每循 环所做的机械功最多( 曲线阴影部 分)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1、密封圈 2、分火头 3、 发光二级管 4、光敏二极 管 5、放大电路 6、转子
光电式曲轴和凸轮轴位 置传感器电路
上一页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二、电子控制单元(ECU)
发动机集中系统中使 用的ECU主要由输入回路、 模/数转换器(A/D转换 器)、微型计算机(简称 微机)和输出回路组成。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3.控制点火提前角的基本方法 发动机起动时,按ECU内存储的初始点火提前角 (设定值)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起动时点火提前角 的设定值随发动机而异,对一定的发动机而言,起动时 的点火提前角是固定的,一般为10°左右。 发动机正常运转时(起动后),主ECU根据发动机 的转速和负荷信号,确定基本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其他 有关信号进行修正,最后确定实际的点火提前角,并向 电子点火控制器输出点火执今信号,以控制点火系的工 作。
(见视频)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1—G转子 2—G1感应线圈 3—G2感应线圈 4—Ne转子 5、9—Ne感应线圈6—G和Ne转 子 7—G1和G2感应线圈 8—分电器壳体 上一页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电磁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电路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11讲 电控点火讲 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 造与维修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一节 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
一、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二、通电时间的控制 三、爆燃的控制
(4)光电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见视频)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组成:由转子、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和放大 器组成。 原理:如图,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信号源。随转 子转动,当透光孔与发光二极管对正时,光线照 射到光敏二极管上产生电压信号,经放大电路放 大后输送给ECU。 检测: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如图,检测电 脑侧1和2端子间电压为12V,给传感器施加12V电 压,正在信号输出端子3和4与1之间接上电流表, 转动转子一圈,两个电流表应分别摆动1次和4次, 电流应约为1mA。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三、爆燃的控制
爆燃的危害 会导致冷却液过热, 功率下降油耗上升。 控制方法 推迟点火提前角,利 用爆震传感器中的压电晶体的压 力效应。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第二节 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电控点火系统的类型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2.最佳点火提前角确定依据
发动机转速 随着转速的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 采用电控点火系统,更接近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负荷 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 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点火提前角大。采用电控点 火(ESA)系统时,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 前角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燃料性质 汽油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 提前角可增大,反之应减小。 其他因素 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 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
1、传感器 2、模拟信号 3、输入回路 4、 A/D转换器 5、输出回路 6、执行元件 7、 微型计算机 8、数字信号9、ROM/RAM记 忆装置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2.工作原理
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接受到的传感器信号, 按存储器中的相关程序和数据,确定出最佳点火 提前角和通电时间,并以此向点火器发出指令。 点火器根据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导通 和截止。当电路导通时,有电流从点火线圈中的 初级电路通过,点火线圈将点火能量以磁场的形 式储存起来。当初级电路被切断时,次级线圈中 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动势,经分电器或直接送至工 作气缸的火花塞。
(1)功用 (2)电磁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 (3)霍尔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
(4)光电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1)功用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给ECU提供曲轴 转角基准位置(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信 号,作为燃油喷射控制和点火控制的主 控信号。 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曲轴转角位移, 给ECU提供发动机转速信号和曲轴转角 信号,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 信号。 (见视频)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二、通电时间控制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1.通电时间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
在发动机工作时,必须保证点火线圈的初 级电路有足够的通电时间。但如果通电时间过 长,点火线圈又会发热并增大电能消耗。要兼 顾上述两方面的要求,就必须对点火线圈初级 电路的通电时间进行控制。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2.通电时间的控制方法
现代电控点火系统和传统的分电器不同, 传统的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取决于 断电器触点的闭合角和发动机转速。而现代 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由ECU控制, 根据发动机的转度信号和电源电压信号确定 最佳的闭合角(通电时间),并控制点火器 输出指令信号(IGt信号),以控制点火器中 晶体管的导通时间。
永久磁铁 触发轮 霍尔元件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检测:点火开关转至“ON”位置,如图,检测A、 C之间的电压应为8V,B、C间输出的信号电压应为5V到 0V交替变化。
1—转子 2—永久磁铁 3—霍尔晶体管 4—放大器
同步信号传感器电路
上一页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2)怠速稳定修正
ECU根据实际转速与目标转 速的差来修正点火提前角,低于 目标转速,应增大点火提前角, 反之,推迟点火提前角。 控制信号有:发动机转速信 号(Ne信号)、节气门位置传感 器信号(IDL信号)、车速传感器 信号(SPD信号)、空调开关信 号(A/C信号)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3.点火线圈的恒流控制
由于现代车采用了高能点火线圈,改善点 火性能。为了防止初级电流过大烧坏点火线圈, 在部分电控点火系统的点火控制电路中增加了 恒流控制电路。 恒流的基本方法是:在点火器功率晶体 管的输出回路中增设一个电流检测电阻,用电 流在该电阻上形成的电压降反馈控制晶体管的 基极电流,只要这种反馈为负反馈,就可使晶 体管的集电极电流稳定,从而实现恒流控制。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4.起动时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发动机起动过程中,进气管绝对压力传感器信号 或空气流量计信号不稳定,ECU无法正确计算点火提 前角,一般将点火时刻固定在设定的初始点火提前角。 此时的控制信号主要是发动机转速信号(Ne信号)和 起动开关信号(STA信号)。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二、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1.基本组成
如右 图,一般 由电源、 传感器、 ECU、 点火器、 点火线圈、 分电器和 火花塞组 成
(动画)
下一页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1.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CPS) (动画)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1)水温修正
水温修正又可分为暖机修正 和过热修正。 发动机冷车起动后的暖机过 程中,随冷却水温的提高,混合 气的燃烧速度加快,燃烧过程所 占的曲轴转角减小,点火提前角 也应适当减小,如右图所示。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汽车发动机电 汽车电控发 动机检修 控技术
(2)电磁式凸轮轴/曲轴位置传感器
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组成:上部分为曲轴位置传感器,有带 一个凸齿的G转子和两个感应线圈G1和 G2组成。下部分为曲轴位置传感器由一 个带24个凸齿的Ne转子和一个Ne感应线 圈组成。如图 原理:利用电磁线圈产生的脉冲信号来 确定发动机转速和各缸的工作位置。 检测:检查感应线圈的电阻,冷态下的 G1和G2感应线圈电阻应为125~200Ω, Ne感应线圈电阻应为155~25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