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关系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民法1-6章练习题2

民法1-6章练习题2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民事权利不属于形成权的是( )A抵押权B追认权C撤销权D解除权2、债务人根据特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债权的权利是( )A支配权B请求权C形成权D抗辩权3、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A主体、行为、权利和义务B物、行为、智力成果C主体合格、内容合法、意思真实D主体、客体、内容4、依照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不同,民事权利可分为( )A财产权与人身权B绝对权与相对权C主权利与从权利D请求权与形成权5、甲和乙合伙开办了一个宏亮彩扩部,丙将一卷柯达彩卷送到彩扩部冲洗,交给了正在值班的甲,并向甲交付冲洗费21.8元。

该债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甲和丙B甲、乙和丙C乙和丙D宏亮彩扩部和丙三、多项选择题1、在我国,必须依法登记注册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是( )A城镇工商个体户B农村承包经营户C公司法人D事业法人E社会团体法人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 )A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B民事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C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所指的对象D民事法律关系的标的E民事法律关系的原则3、下列组织中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有( )A城镇个体工商户B农村承包经营户C公司法人D社会团体E个人合伙第三章自然人二、单项选择题1、公民被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 )A婚姻关系消灭B民事权利能力终止C为其财产设立代管人D其财产转变为遗产2、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的民事责任属于( )A按份责任B保证责任C补充责任D连带责任3、张家为其孙子张明的出生日期犯愁。

其母记得是8月27日傍晚出生,医院的接生记录簿上记载的8月28日,医院的出生证上记载的是8月29日,其户口簿上记载的是8月30日。

依法张明的出生日期应为( ) A8月27日B8月28日C8月29日D8月30日4、甲、乙为亲兄弟,父母双亡。

甲在县城工作,乙年满14岁,弱智。

乙在父母死后一年内住叔父丙家。

民法练习 2

民法练习 2

练习 2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一、名词解释1、民事法律关系2、民事法律事实3、绝对权4、相对权5、形成权6、请求权7、抗辩权8、民事责任二、判断题1、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 )2、民事法律关系是以财产权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 )3、民事法律关系又称民事关系。

( )4、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意识关系。

( )5、国家亦是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6、公民只要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即是享有了民事权利。

( )7、公民没有行为能力照样可以享有民事权利。

( )8、公民享有民事行为能力,必然享有民事责任能力。

( )9、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 )10、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事件。

( )11、作为法律事实的事件是指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客观情况。

( )12、民事法律行为必然是民事主体的合法行为。

( )13、凡是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的情况都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 )14、甲与乙订立贷款合同,丙为乙作担保。

(1)甲与乙间是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

()(2)甲与丙间是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

()(3)甲与乙间的权利与甲与丙之间的权利是什么关系。

()(4)乙与丙之间是什么法律关系。

()15、既得权与期待权的区别实质是权利生效要件是否齐备的区别。

( )16、在民事权利的分类中财产权属专属权,人身属非专属权。

( )17、抗辩权的作用在于否定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权利的存在。

( )18、公民向法院提起诉讼是法律救济手段中的自力救济方式。

( )19、民事责任是因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侵害他人权利而被强制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20、共同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对损害发生均应承担责任的民事责任。

( )21、混合责任是指多人责任中承担民事责任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承担的责任。

()22、公平责任是指对造成的损害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则双方以过错大小公平承担责任。

民事法律关系习题及答案

民事法律关系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B)。

A、塘中的鱼B、夜空中的星星C 、不作为D、公司的名称权2、以下选项中属于不属于财富法律关系的是( C )A、所有权B、债权C、人品权D、继承权3、以下关于民事法律关系,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A、主要依据当事人的意志发生B、以权益义务为内容C、均以法律明文规定而发生D、保障举措拥有赔偿性4、依照我公民法,以下不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A、胎儿与死者B、植物人C、冒犯刑法正被执行刑期的人D、被宣布死亡但实质未死亡的人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能够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BCD )。

A、聋哑人 B 、合伙公司C、机关法人D、个体工商户2.以下民事法律关系属于绝对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CD)A 、物权关系有形B、债权关系C 、人身权关系D、知识产权关系无形绝对特定的3.公民甲生前立有遗言,指明其所有财富归女儿乙继承,则该遗言继承法律关系的发生有赖于以下哪些事件和行为?(AD)A 、被继承人甲的死亡B、乙拥有完整民事行为能力C 、乙还没有出嫁D、甲所立遗言的合法有效4.以下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是(BCD )。

A 、自然人B、物C 、智力成就D、行为5、民事法律关系是(ABC)A、民事主体间发生的社会关系B、由民法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C、须同时具备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关系D、当事人均有权益与义务的关系6、以下属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C )A、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消除木柴B、甲答应与乙成婚后后悔,乙要求甲执行承诺C、甲养的鱼因鱼场出现缺口顺流游入乙的水塘,甲恳求乙予以返还D、甲不在家,街坊乙为其招待来客7、以下选项中,能够成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ABCD)A、自然人B、法人C、其余组织D、国家8、以下关系中能成为我公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是(ABCD)A、与某公司签署购销合同的某行政机关B、成心打坏别人名贵花瓶的某中学生C、与某市场商贩发生合同纠葛的某日本留学生D、接收别人遗赠的 5 岁孩童9、以下行为不可以够惹起民事法律关系改动的是(AD )A、甲酗酒开车行为。

民商法:第二讲 民事法律关系练习题参考答案

民商法:第二讲 民事法律关系练习题参考答案
成为特殊的民事主体 C、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
务主体 D、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主体一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
以是多人
5、下列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D )。 A、甲对所种果树之果实的收获行为 B、甲入乙果园擅自摘取果实的行为 C、甲为避免乙的果实受损而擅入乙果园所为的摘取行为 D、甲与乙约定以一定报酬为条件由甲帮乙收果实的行为
张某于15岁上高中时,其父为他买了一辆高级摩托车,价 值2万元。张某自高中二年级起,因迷上网吧,消费过大 ,先后向同学借钱,不得已将摩托车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 刘某。张父发现张某不骑车上学,经追问才知道张某将该 车卖给刘某,于是,张父找到刘某,提出张某尚未成年, 不能擅自出卖摩托车,要求刘某将车返还。刘某认为,买 卖摩托车为双方自愿,且价格公平合理,买卖有效。为此 ,双方发生争执。张父诉至法院,主张买卖无效,要求刘 某返还摩托车。本案中,张某与刘某之间的摩托车买卖合 同效力如何?
D、甲拾得野果而取得该果的所有权
10、甲杀害乙,乙的继承人因乙死亡而继承其遗产。引起该 继承关系的法律事实是( A)。
A、乙的死亡 B、甲的违法行为 C、甲的事实行为 D、乙的死亡和甲的违法行为
13、下列事实中,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C )。 A、刘某将电脑送给好友 B、老张因病去世 C、小李每天坚持跑步 D、王某将许某打伤
A 按无效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B 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C 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重大误解
D 按有效合同处理
详解】根据《民法通则意见》第68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 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 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据此,本题中手表厂的虚假宣传 行为可认定为是欺诈行为。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下列合同 ,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因重 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 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 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 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民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民法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民法学》课后习题第一章民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民法居于( B )的地位。

A.根本大法B.基本法C.单行法D.中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DA.所有的财产关系B.所有的人身关系C.纵向的财产关系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3.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 B )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A.经济B.民事C.交换D.日常4.某国驻华领事上街购物、乘坐的汽车被我公民王某撞坏,该领事即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王某赔偿损失。

本案适用(A )A.中国民法B.该领事所属国民法C.国际惯例D.第三中立国民法5.民法的下列渊源中,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的是(C )A.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中的民事规范B.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发布的命令、指示和规章中的民事规范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决议和命令中的民事规范D.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有关民事问题的司法解释和具有指导性的指示6.近代民法的代表是( C )A.罗马法B.法国民法典C.德国民法典D.苏俄民法典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民法调整ABCD()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A.平等主体B.公民C.法人D.公民与法人E.法人与其上级主管机关解析:2.下列规范中属于我国民法渊源的包括(DBCE )A.《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D.《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E.《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3.根据民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下列()民事案件,审理时一般不能适用《民法通则》。

A.《民法通则》生效前进行的民事活动,于《民法通则》实施后起诉的B.《民法通则》公布前发生的民事行为,自《民法通则》实施后起诉的C.《民法通则》制定前发生的民事纠纷,在《民法通则》公布后起诉的D.《民法通则》实施后发生的民事关系,现在正在审理的E.《民法通则》生效前人民法院已审结,现在当事人又提出申诉的4.民法的效力包括(ABDC )A.在时间上的效力B.在空间上的效力C.对人的效力D.对物的效力E.对民事权利的效力5.民法具有以下性质(ABCD )A.民法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B.民法为文明法C.民法为实体法D.民法为私法E.民法为国际法6.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DCEF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E.公序良俗原则答案:ABCDE解析:7.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民法渊源的是(ABCDE )A.宪法B.基本法C.地方性法规D.司法解释E.经国家法律认可的习惯三、简答题l.简述民法的任务。

单元练习三民事法律关系.ppt

单元练习三民事法律关系.ppt


A、法律行为 B、行政行为 C、司法行为 D、违法行为
10、某甲在路上遇见情敌某乙,遂叫某丙和某丁共同将某 乙殴打一顿,某乙治疗伤病花去医药费500元。某甲、某 丙和某丁应对某乙承担的责任为( )。
A、侵权责任 B、合同责任
C、单独责任
D、
共同责任
四、案例题 1、甲违章开车将乙撞死,为此甲赔偿乙25万元。
D、邮递员甲因错投而被公司扣除当月奖金的行为。
6、下列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是由事件引起( ) A、甲死,甲子继承其遗产 B、精神病患者甲打伤乙而
产生的求偿关系
C、甲因年满18周岁而丧失对其父的抚养费请求权 D、 甲拾得野果而取得该果的所有权
7、下列组织中必须经过登记才能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有
()
A、城镇个体工商户 B、农村承包经营户 C、公司法

D、社会团体
8、下列关系中能成为我国民法调整的民事主体是( )
A、与某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的某行政机关 B、故意打碎 他人贵重花瓶的某中学生
C、与某市场商贩发生合同纠纷的某日本留学生 D、接 收他人遗赠的5岁孩童
9、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有(
A、甲对其未成年幼子所为交易行为予以追认 B、甲将 其所有的A物予以抛弃
C、甲将其所有的一幅名画赠与乙 D、甲对抗乙不法侵 占其所有物的自助行为
7、下列事实中,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是( )
A、刘某将电脑送给好友 B、老张因病去世
C、小李每天坚持跑步 D、王某将许某打伤
8、依照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不同,民事权利可分为( )
现履行期已到,则乙对甲享有的权利为( )。 A、绝对权 B、相对权 C、期待权 D、既得权 3、下列属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A、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 B、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

高中政治课后练习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高中政治课后练习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建议用时:40分钟)知识点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在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2020年4月22日,某法院开展宣传活动,推进“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

其原因在于( )A.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D.以德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C[C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说明了“诚信守法”的原因;A、B、D均错误。

]2.下面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2020年5月28日正式施行②汲取了中华民族5 000多年法律文化③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④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D[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①错误;民法典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②错误。

]3.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认识错误的是( )①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自然人和法人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④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C[从内容上讲,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①正确;从主体上讲,非法人组织也可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②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行为,不作为就是一种行为,③正确;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④错误。

故选C项。

]4.在北京上大学的李某,某天到某快递公司给在老家上高三的表弟张某寄高考复习资料,转交相关物品后,李某填写了快递单,付清了快递费。

运输过程中,邮件丢失,李某付诸法律。

在这起民事法律关系中( )A.对李某来讲,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自己,客体是快递公司B.对张某来讲,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自己,客体是快递物品C.李某和快递公司是这起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张某是权利人D.李某和快递公司都是这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是快递物品D[本题中,李某和快递公司互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李某要付给快递公司快递费,快递公司负责把邮寄物安全及时投递到位,两者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涉及的物件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法课后练习题

民法课后练习题

民法课后练习题民法课后练习题(一)1.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甲公司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银行对甲公司享有的要求其还款付息的权利不具有排他性B.乙公司与丙公司协议,丙公司不在乙公司建筑的某楼群前建造高于该楼群的建筑,乙公司对丙公司享有的权利具有支配性C.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人以债权人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为由拒绝履行,保证人的这种权利是形成权D.债权人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赠与合同的权利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2.下列关于民事权利中的形成权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BD )A、形成权可以通过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行使B、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是形成权,C、法定代理人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与其智力相适应行为的追认是行使形成权的行为D、形成权受除斥期间的限制,受除斥期间限制的权利不一定都是形成权3、下列关于法律事实表示错误的是( C )A.王五遗失了司法考试的证书,发出了一个广告称送还者将得到1000元报酬。

该行为构成意思表示B.邻居家起火,12岁的小明奋力救火,可以发生基于事实行为的债务C.张三嫌一个手机款式低劣愤而弃之,这构成事实行为D.李四向一个自动售货机投币买饮料,该行为构成意思表示4.下列哪一情形不构成意思表示( A )A.甲对乙说: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B.潘某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D.某金店在店内告示上书写“假一赔十”5.王某因父亲重病急需现金50万元做手术,于是找到张某说,愿意把价值100万的房子卖给张某,可张某一时没有100万,只好对王某说自己的难处,实在无能为力。

于是,王某说那就60万卖给你,张某应允。

对于张、王之间的买买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因乘人之危而可撤销B、完全有效C、因显失公平而可撤销D、因胁迫而可撤销6.小张家有一个明代景泰蓝的祖传瓷瓶,后小张家搞装修,小张害怕装修时摔坏瓷瓶,于是请好友小李代为保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民事法律关系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的是()。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形式
答案:D
2、下列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A、塘中的鱼
B、夜空中的星星
C、不作为
D、企业的名称权
答案:B
3、张男与李女通过网络聊天认识,因意气相投,相互爱慕,随留下相互的地址,互递照片,但双方一直没有见面。

一年后,张男通过网络约会李女于2000年2月14日在玫瑰餐厅见面。

李女同意了张男的邀请。

李女十分重视此次约会,为了此次约会,专门到美容院进行了美容,并按约定时间到玫瑰餐厅。

但李女从中午一直等到下午日落西山还不见张男的影子。

李女十分恼怒,随按照地址找到张男,质问此事,双方为此发生争执。

李女怒而诉至法院,要求张男赔偿其精神损失费1万元。

问:张男与李女之间的关系为何种关系?
A、侵权关系
B、合同关系
C、道义关系
D、既属道义关系,又属民事法律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道义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问题。

民事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的核心内容在于,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而且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内容,如果不产生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内容,则不为民事法律关系。

本案中,张男
与李女通过网络认识约会,这种关系虽然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既不具有财产关系的内容,也不具有人身关系的内容,这种关系是受道德规范调整的关系,而不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关系。

张男的行为虽然是不道德的,但不具有法律的非难性或可诉性,李女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精神损害赔偿一般是建立在对人格权侵害的基础上,张男的行为未侵害李女的人格权,因此,张男不存在对李女的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

4、甲杀害了乙,乙的继承人因乙死亡而继承乙的遗产,引起该继承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属于()
A、事件;
B、民事行为
C、违法行为;
D、事实行为。

(应属于事件)
5、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
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
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
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
D、甲应同事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
答案:C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可以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多选)。

A.聋哑人
B.合伙企业
C.机关法人
D.个体工商户
答案:ABCD
2、下列事实中,能够作为民事法律事实的有()。

A、太阳从东边升起
B、月圆月缺
C、洪灾导致房屋倒塌
D、张三与李四签订买卖合同
答案:C D本题涉及对民事法律事实的理解问题。

太阳从东边升起、月圆月缺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
更和消灭的问题,而洪灾导致房屋倒塌导致所有权关系的消灭,张三与李四签订买卖合同导致债权关系的发生。

三、案例分析
1、2001年1月1日,原告甲某一行四人入住被告乙食品批发部开办的宾馆502房间。

该房为标准间,以甲某两个伙伴名义进行了登记。

甲某及另外一人也同居此室,但未办理加铺登记手续。

次日凌晨三时许,该宾馆因302房间失火,火势迅速蔓延,致使宾馆三层以上发生重大火灾,原告等人为逃生而破窗跳楼,身上有多处被火烧伤,另有跌伤等其他损伤,随身所带物品也付之一炬。

请问:本案中存在哪些民事法律关系?每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什么?
分析:
成立服务合同法律关系和侵权法律关系。

首先,甲某两个伙伴入住宾馆与宾馆成立的是服务合同。

主体是甲的两个伙伴和宾馆。

客体是双方的给付行为即宾馆为甲的两个伙伴提供房间及居住期间的一切服务而甲的两个伙伴则支付享受服务期间的服务费。

内容是甲的两个伙伴有权要求宾馆提供符合合同内容的服务而宾馆有义务按照甲的两个伙伴要求提供服务,宾馆有权要求甲的两个伙伴支付合同约定的服务费用而甲有义务按照宾馆的要求支付费用。

其次,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宾馆对顾客有安全保障的义务,如果因第三人侵权而使受害人遭受损害宾馆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话就要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但是本案例没有说宾馆有没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所以,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失火原因是宾馆造成的,则宾馆是侵权法律关系主体。

客体是302的住客分别向宾馆要求支付侵权损害赔偿金的行为。

内容是甲及其伙伴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

当然,本案中,甲和其中一个伙伴在没有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下私自住在该宾馆,其有重大过错,可以减轻宾馆的责任。

如果失火是甲和其伙伴的原因造成的,则甲和其伙伴是侵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是宾馆的财产所有权,内容是宾馆有权要求该四人承担侵犯其财产权的责任。

2、某甲在百货公司购买服装,在甲到收银台交款时,因地面太滑而摔伤,甲即找公司经理要求赔偿。

该公司的保安人员认为甲在购货中有盗窃行为,就强将甲带入办公室。

问:甲与百货公司间因何种法律事实发生何种法律关系。

分析:在本案中,甲与百货公司间因三个法律事实发生三种法律关系,一是因买卖服装发生的买卖关系;二是因地面太滑而摔伤这一侵权行为而发生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三是因甲被保安人员误以为盗窃并被强行带入办公室这一侵权行为引起的侵权损害赔偿关系。

3、某甲开车将某乙撞死,为此,某甲赔偿某乙5万元。

某乙的继承人A、B、C继承了某乙的遗产。

问:本案引起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有哪些?
分析:本案涉及两个法律关系,一是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其法律事实是某甲撞死某乙的侵权行为,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事实行为)。

二是遗产继承关系,其法律事实是某乙的死亡,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4、甲为一梦游症人,在梦游期间将乙家的水缸打破。

该民事法律事实是属于何种法律事实?
答案:本题涉及行为和自然事实的区别问题。

行为是由人的意志所支配的,而自然的事实非人的意志行为。

梦游期间甲将乙家水缸打破,不由甲的意志所支配,故为自然事实。

四、简答
1、婚姻法律关系的发生是由几个法律事实构成?
答:首先当然要有男女双方的合意,再加上合法的婚姻登记,这两个客观事实结合起来,才能引起一个合法的婚姻法律关系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