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课程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法斯宾德电影中的德国女性

——以“德国女性四部曲”为例

摘要:在简介法斯宾德生平基础之上,以“德国女性四部曲”四部影片为例探讨了法斯宾德电影中的德国女性形象,并展开笔者的述评与反思。

关键词:法斯宾德;德国女性;“德国女性四部曲”;述评反思

引言:

“有些人是用来怀念的,不论他是天使或是魔鬼。”台湾电视人蔡康永曾这样评述法斯宾德。上个世纪60年代,一批战后出生的年轻人发起的无论对德国电影还是世界电影都有着深远意义的新德国电影运动,使在沉沦与低迷中徘徊了数十年之久的德国电影终于走出低谷,再次受到世界影坛的注目,其中,被公认为“新德国电影的心脏”的法斯宾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女性是美好的,女性往往与爱情、幸福、甜密相联属;女性也是不幸的。她们往往又是弱小、顺从、忍气吞声的同义语。古往今来,在不公正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最不公正,在不幸的社会中女性的命运最为不幸。《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罗拉》、《维洛妮卡·佛斯的欲望》这四部影片是法斯宾德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因为它们都是以女性为主人公,描写了一代德国妇女在战争中和战后年代的命运,故被统称为“德国女性四部曲”,其成功塑造的女性形象,犹如一面面镜子,照出了那一段被灭绝人性的纳粹战争和纳粹精神所扭曲了的社会和人生。

正文:

一、法斯宾德生平简介

1945年5月31日,法斯宾德在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巴特·沃尔斯霍芬镇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出生。父亲是个私人诊所的医生,母亲是名兼职翻译。幼年时期的法斯宾德没有兄弟姐妹,父母忙于工作也无心照顾他,导致法斯宾德经常独自一人,感受不到人情的温暖。在法斯宾德5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了,这更让他幼小的心灵罩上了一层阴影。此后,法斯宾德随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为了有时间工作,经常把他送进电影院,就是在这个时期,法斯宾德开始对电影这个媒介产生了一种迷恋。同时,由于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感情淡薄的环境,也养成了法斯宾德古怪的性格。

1964年,法斯宾德中学未毕业便进入一家戏剧学校学习。这期间,他曾做过各种工作,为南德意志日报作资料员,在慕尼黑室内剧剧院当过群众演员,并且观看了大量的影片,积累了他最初的电影经验。此外,那时他还常光顾的另一个地方是慕尼黑电视电影大学,因为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许多国外的电影资料,而且还有机会参与讨论,或观看别人怎样剪辑影片。在1965年和1966年,法斯宾德与人合拍了《城市流浪汉》和《小混乱》两部短片。虽然由于缺少拍摄经验,表现手法比较稚嫩,但人们还是能从中看出些许日后法斯宾德电影的雏形。1966年,法斯宾德

报考了刚成立的柏林电影电视学院,未被录取。但他并未气馁,继续在艺术上进行着自己的探求。

1967年法斯宾德来到慕尼黑“动作剧院”,开始了舞台生涯,创作了第一部舞台剧《卡策马赫尔》。1968年至1969年,法斯宾德成了该剧院的领导者,并创立了“反戏剧”小组。

1969年,法斯宾德的第一部故事片《爱比死更冷》问世,在此后的13年中,他以超人的精力,拍摄出42部电影作品。这些电影题材不同,风格各异,对于一个高产的青年导演,他表现出令人震惊之处:一是对大的社会历史题材的驾驭;二是其短周期摄制的影片的高水准;三是其影片风格的多样化与个人化。在法斯宾德的年代,德国电影正处于打破传统、致力创新的阶段。法斯宾德坚持突破传统的电影创作使他成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中坚人物,在他一生的42部创作中,有许多堪称经典的影片,曾多次荣获联邦德国政府奖及柏林国际电影节奖。

法斯宾德有着强烈的工作欲望,为使自己长期处于兴奋中,他不断用毒品、酒精来麻痹刺激自己的神经。同时,由于他自身始终处于一种对世界的矛盾态度中,他不断以各种途径进行自我发泄。在抽烟、酗酒、吸毒之外,甚至打人、搞同性恋,他曾被判侮辱人身罪,还曾在慕尼黑海洛因贩毒事件中受过牵连。

这个在新德国电影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怪才,终因吸毒过量于1982年6月10日凌晨与世长辞,年仅37岁。他的身后,留下的一个用无数人物形象与深邃的理念构筑起来的独特艺术世界。

二、“德国女性四部曲”

《莉莉·玛莲》

《莉莉·玛莲》原是德国军校学生汉斯莱普于1915年创作的一首情诗,并收到20年后他出版的诗集中;作曲家舒尔策看到后为它谱了曲,夜总会歌女拉尔·安德森因演唱这首歌而成为走红的歌星。但因戈培尔对这首歌的深恶痛绝,使得拉尔·安德森与犹太作曲家罗尔夫·利贝曼的热恋变成了一出感伤的悲剧。

法斯宾德并没有仅仅流于表现拉尔·安德森的罗曼史,而是赋予她不幸的爱情以厚重的历史感和深沉的反思性,以拉尔为原型的女主人公维莉面对纳粹战争的腥风浊浪茫然失措.继而随波逐流。她自以为走上了艺术的成功之路。结果却成了纳粹的工具,她的沉浮无不是纳粹政权出于政治的需要,她所唱的这首歌也就隐含着一种象征性,成为她命运的折光。维莉的爱情被纳粹战争所断送。而她唱红的《莉莉·玛莲》则成了纳粹政权的葬歌。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如果说《莉莉·玛莲》作为历史“铭文”镌刻着德国女性在纳粹战争中不幸的情感历程,那么,《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则向我们展示了德国女性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十字架开始了她们又一次艰难的跋涉。

影片开始,墙上希特勒的头像被炸弹爆炸声浪震落坠地,战火在德意志大地上燃烧……就在这第三帝国的末日来临之际,主人公玛丽娅与丈夫布劳恩登记结婚。影片给我们一种暗示:玛丽娅人生那个“神圣时刻”尚未开始就让历史罩上了“不祥”的

光环一完婚之日却是新郎被征人伍之时,玛丽娅“婚后的生活只有半天和一夜”,她哪想到留给她的竟是十年漫漫的等待——那是一座人间的炼狱,或者说非人间的酷刑。“婚姻”的枷锁牢牢地套住玛丽娅的灵魂,然而肉体的生命将怎样度过那遥遥无尽期的时日?在一丝不爽的现实中玛丽娅逐渐地完成了她灵与肉的分离;听信了误传赫尔曼·布劳恩战死的消息后,她先为生计委身于美国占领军黑人军官比尔;在因赫尔曼的意外归来打死比尔后又“结识”了法籍企业家奥斯瓦尔德—从做他的“秘书”到与他同居,再把他的企业掌握在自己手中。玛丽娅释放出自己的全部“能量”:冷酷、贪婪、狡诈、工于心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作为一个“铁女人”她确实相当出色,作为人格完善的人却已经不可能了—在现代社会一切违反人性的生活“磨砺”中逐步实现了人的异化。当玛丽娅从奥斯瓦尔德的遗嘱中得知自己早被丈夫“出卖”了之后,她的“性爱二元论”观念被彻底粉碎了,于是,灵与肉这生命的两极失衡,其中一端成为虚无,生命之车的颠覆就是不可避免的。

法斯宾德的高超之处在于“他把玛丽娅十年的婚姻、生活历程同战后德国的重建,“经济奇迹”的实现相交织,进而揭示了普通的德国人,特别是德国女性精神世界所遭受的历史创伤及对她们现实生活的影响。

《罗拉》

与玛丽娅相比,罗拉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法斯宾德的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依附于上流社会的大享们,靠也们的宠幸豢养而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歌技罗拉。罗拉赖以生存的是她的姿色,除了以姿色迷人外,她从未取得过任何成功;她的生活没有过去,未来而只是“现在时态”;当她被人像礼品一样“馈赠”时甚至都不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什么不幸,当有人间她是否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时,她脱口而出:“我乐意!"这也是她的命运深刻的悲剧性所在:对于个人的人格,自我存在价值的沦丧不仅毫无察觉,而且认为自己的生活氛围妙不可言,自己对自己的生活选择津津乐道。古语“哀莫大于心死”,但对罗拉而言是“乐莫大于心死”,没有思想也是够可怕的。

《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

可以这样认为,在法斯宾德的女性形象群中,维洛尼卡·佛斯是最具现代性的一个。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维洛尼卡是以德国女影星希比勒为原型,希比勒在50年代中期因吸毒而琐命,但法斯宾德并不满足于向人们展示一个明星琐落的故事,而是把艺术创作的“聚焦点”投注到着力揭示维洛尼卡的性格分裂和内心隐秘,及至战后德国的政治、经济、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

风韵犹存的维洛尼卡过去曾在银幕上成功地扮演过吸毒者的形象,事业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空虚使她染上了毒瘾,并受制于名叫卡茨的女医生——每当毒瘾发作时就不得不乞求卡茨给她打上一针。而卡茨凯靓的是她的财富。同罗拉恰恰相反,维洛尼卡只有过去而没有现在和未来,唯一的乐趣就是在放映室里看那部过去自己主演的影片,然而现在的她和过去她扮演的角色的命运是多么相似!她除了缅怀往昔,对人生再别无所求,因此陷于深深的孤独和绝望之中;社会也把她抛弃和遗忘了。在痛苦的人生漩涡中,她那残星般的“欲望”就是对生命的渴求!但躯体虽存精神已死的她生命还有意义吗?当然,我们可以把维洛尼卡的这点“欲望”理解为对人性回归的呼唤,但在强悍的卡茨面前这“呼唤”显得多么脆弱,多么无力!而卡茨所为很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