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30例

合集下载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表面处理的类型分为精钢沙表面、钛喷涂表面、珍珠表面、钛丝 表面、小梁金属骨表面和羟基磷灰石(HA)表面,也有先喷涂钛或其 他,再喷羟基磷灰石(HA),称为双涂层表面。近年来又以对骨量保 留的状况分为假体适配型和骨量保留性假体。
26

髋臼假体主要按固定方式分为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非骨水泥固
3
重点解决的问题:
• • • • 熟悉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掌握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并发症 如何正确掌握术后孙某,女,65岁, 患者缘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髋关节疼痛, 伴髋关节活动受限,左侧髋关节疼痛加重明显,行走困难,于2016年5月27 日门诊拟“双侧髋臼发育不良伴股骨头坏死”收治入科。入科后体温: 37.3℃,脉搏:72 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8/70mmHg ,下肢短缩
37
2 麻醉后护理
• 硬膜外麻醉要平卧4 h~6 h,全身麻醉尚 未清醒前,病人头偏向一侧,应防止口腔 内呕吐物或分泌物吸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 炎;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发生 窒息;注意保暖,避免意外损伤;密切观 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出血和休克。
38
3 心理护理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置换人工关节顾虑多,心理不踏实,多数病人 术后不敢活动,怕疼痛,担心切口裂开、关节脱位、假体松动。护士 要针对病人的复杂心理,及时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解除病人思想负 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及锻炼。与病人 一起制订恰当的康复锻炼计划,在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同时,注意观 察病人的心理反应。自觉地进行锻炼,及时了解病人的康复锻炼情况 (如关节活动度、直腿提高的程度等)还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使 家属能够主动协助病人的康复锻炼,以利于出院后康复锻炼的继续、 组织病人相互交流练习的感受和经验,以提高练习效率。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超过 1 年 以上 。因此 , 5 骨性关 节炎或股骨 头坏死 的年轻 患者 的治疗问题及延 长重 建假体 的 寿命 问题 , 促使 全球 广泛对低磨损率 的金 属一 属髋 关 节表 面 置换 ( 金 MMS A) 重新予 以关注。
1 THA 砸 S系统 的 应 用 R
由于丙烯酸骨水泥 粘性较 低 ,9 3 非骨水泥 型假 18 年 体应用到 THS R术 中。髋 臼假 体采 用 圆柱 状设计 , 假体
置换 (oahpsr c el e et TH R , 由于假体 ttl i uf er a m n, S )但 a pc 迅速发生磨损并 引起机体 强烈 的组 织反应 , 导致 假体松 动及手术失败 。6 O年代 中期 , l ( 镉一 ) HS 系统 , 期结 果 虽 满 钻一 钴 T R 早
疗 32例( 2 平均年龄 5 岁)随访时间 17 1 , 1 个月 , 结果显示 无 菌性松动 的例 数 占总失败例 数 的 9 , 中髋 臼杯松 7/ 其 9 6 动 占 5 , O 股骨杯松动 占 3 , 7 两者均松 动 占 1 , O 另外
安装 了更 大型号假体 的男性 比女性 获得更 长 的假体 寿命
虽然 THA IS系统 大部 分 发生 固定失 败 , RE 但较 传 统的全髋关节 置换 ( HR 在 翻修时具有 一定 优势 。人们 T ) 也期望接受此 手术 的患 者能从 更简 单 的翻修术 和更新 、
更先进的假体植 入系统中受益 。
2 非 骨 水 泥型 T S H R假 体 的应 用
与骨组织紧紧压配 以确保 骨组织 长入 。临床结果 显 ] 示, 该系统更易发生股骨 侧骨溶解 和( 骨 折 , 或) 与骨水泥
型 THA IS系统 的结果恰好 相反。所有这些结 果与 目 RE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ONFH)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定义: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

ONFH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外伤引起,后者在我国的主要原因为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及酗酒。

诊断标准专家建议综合日本厚生省骨坏死研究会(JIC)和Mont提出的诊断标准,制定我国的诊断标准。

一、主要标准1、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部位为主关节痛,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有髋部外伤史、皮质类固醇应用史、酗酒史。

2、X线片改变: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软骨下骨有透X线带(新月征,软骨下骨折)。

3、核素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

4、股骨头MRI的T1加权相呈带状低信号(带状类型)或T2加权相有双线征。

5、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5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有骨髓坏死。

二、次要标准1、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有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

2、核素骨扫描示冷区或热区。

3、MRI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而无T1相的带状类型。

符合两条或两条以上主要标准可确诊。

符合一条主要标准,或次要标准阳性数≥4(至少包括一种X 线片阳性改变),则可能诊断。

各诊断方法要点可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查体、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核素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等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诊断。

一、临床诊断应仔细询问病史,包括髋部外伤、应用皮质类固醇、饮酒或贫血史等。

对临床症状要明确疼痛部位、性质、与负重的关系等。

查体应包括髋关节旋转活动情况。

股骨头坏死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内旋髋关节引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股骨头塌陷后,可出现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部分病人轴叩痛可呈阳性。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优势与争议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优势与争议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可保 留股骨 颈 , 因此在 股骨 近端
解 剖结构 的重建方面更精 确 。Grr i d等 随机对照 研究 a 10 2 例单侧髋关节 置换术后患者 , 结果显示全髋关 节置换 组 患者 中股骨偏 心矩 增大 5 1il . nn并与 对侧相 差 41 n - l T I 以内的占 2 , 5 肢体延长 26r l . n 并与对侧相差 4ni n - l n以 内的占 6 , O 而髋关 节表 面置换组 患者 中股 骨偏心 矩缩 小 3 3mn 并与对侧相差 41n 以内的占 5 , . 1 ' -l n 7 肢体缩短 19in并与对侧相差 4I n以内的 占 8 , 明髋 关节 . l n l T l 6 说 表面置换术能更精 确地恢 复股 骨近端 解剖 , 通过 大直 并
1 临床 优 势
1 1 生 物 力 学 .
短期 内临床稳定性更强 。I ym 等 采用 x线立体摄影 te a 测量分析( S 方 法对 2 R A) 0例接 受金属一 金属髋关节 表面 置换术 的患者随访 2年 , 结果 发现杯 罩和股 骨头在垂 直 与 中外侧位上移位 的数值 均小 于传统 全髋 关节 置换术 。 G y-o e 等[ 的研究结果也 支持上述结论 。R A 方法 l J ns 3 n S 是通过测量 术后早期 x线片 中植入假体在各个方 向上的 偏移 , 从而 间接判断植入假 体的稳定性 , 其准确性 仍待进 步检验 ; 响关节假体稳定性的 因素很 多 , 目前 已明 影 但
理 方 式 , 留较 多骨质 , 保 增加 关 节稳 定 性 , 使 术 后 关 节 活 动 度 更接 近 正 常 水平 。髋 关 节 表 面 置换 假 体 早 并
中期 生 存 率较 高 , 对年 轻 患者 更 具 优 势 。假 体规 格 较 小 、 骨假 体 柄 采 用非 骨 水 泥 固定 、 股 早期 技 术 不 熟 练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左侧卧位,体位架固定。

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

行右侧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长约12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

切开阔筋膜,显露大粗隆,于大粗隆后方钝性分离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保护坐骨神经,牵开臀中肌,显露外旋肌群,于转子间窝处切断外旋肌群(梨状肌、上孑肌、闭孔内肌及下孑肌),用紫线标记。

沿股骨骨膜剥离显露小转子,同时暴露髋关节关节囊,切开后侧关节囊,用紫线标记。

屈曲内旋髋关节暴露股骨头,使股骨头脱位。

见股骨头塌陷、变形,失去正常形态。

清除股骨颈基底部纤维组织,在小粗隆上1.5cm处垂直于股骨颈用电锯截除股骨头及股骨颈,取出股骨头。

板状拉钩显露髋臼。

切除髋臼缘增生骨质,松解关节周围纤维组织。

切除髋臼内软组织。

依次用44mm-54mm髋臼锉保持外翻45°前倾15°磨削髋臼,达髋臼真臼底,并见软骨下骨广泛渗血,彻底止血冲洗干净髋臼,以髋臼试模测试髋臼大小、方向良好。

于外翻45°前倾15°方向打入非骨水泥型56mm(LINK公司人工髋关节)髋臼假体,两枚螺丝钉固定牢固。

打入高分子聚乙稀内衬。

安徽省中医院骨伤科周章武清理梨状窝内软组织,于靠近大粗隆根部之股骨颈横断面中点处,依次以直径8-12mm髓腔锉扩大髓腔,然后以2A之股骨柄试模扩大髓腔,按装直径2A股骨假体试模及标准股骨头假体,复位后松紧度满意,取出试模。

按装2A股骨非骨水泥型假体和直径40mm金属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

活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不受限,内旋达45度(并向后推动膝关节,不能造成关节脱位),活动满意。

放置自体血回收负压引流管。

在大粗隆上用克氏针钻两个小孔分别穿入紫线系牢。

清点纱布、器械无缺。

缝合阔筋膜、皮下、皮肤。

无菌敷料包扎切口。

手术顺利,出血约1000ml,麻醉满意,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本次手术器械及人工髋关节假体由LINK公司提供。

中药膏摩技术在1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中药膏摩技术在1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3 年第 9 卷第 5 期Vol.9, No.5, 2023中药膏摩技术在1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杨如心, 吴本蒙, 孔华, 邢亮(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关节四科, 北京, 100102)摘要: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多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术后疼痛、肿胀及瘀斑是术后常见并发症。

本文回顾1例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在加强护理评估的基础上,运用中药膏摩技术缓解术后疼痛、肿胀及局部瘀斑,旨在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置换术; 中药膏摩; 术后疼痛; 肢体水肿中图分类号: R 2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05-0116-05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intment rubbing technique in a patient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 fo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YANG Ruxin ,WU Benmeng ,KONG Hua ,XING Liang(Fourth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 , Wangjing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 100102)ABSTRACT :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s a common refractory disease. At present , conven⁃tional open surgery is still used in most clinics , and postoperative pain , swelling and ecchymosis are comm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linical data of a patient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 for femoral head necrosi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assess⁃ment ,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rubbing technique was carried out to relieve the postoperative pain , swelling and local ecchymosis ,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comfort and early postoperative recovery.KEY WORDS :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 hip replacement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intment rubbing ; postoperative pain ; limb swelling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难治性疾病,属于中医“骨蚀”范畴,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多数研究学者认为股骨头内缺血是其主要发病机制[1]。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
❖感染
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血栓
❖脱位
❖髋痛大腿痛
术后当天
患肢维持外展中立位,膝下垫一 软枕,穿防旋鞋,双腿间夹三角 枕或梯形枕。待下肢感觉恢复, 既可进行患肢踝关节的背曲和 曲趾活动
外展枕头(Abduction Pillow) 防脱位措施一
肢体气压治疗
第 12 页
穿弹力袜
术后回病房起 一直穿到术后 35天
出院康复训练 以站立及行走练习为主
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事项
七禁一防
@
禁止向患侧侧卧 禁止内收内旋髋关节 禁二郎腿、两腿交叉
禁坐矮凳,禁止弯腰屈胯捡拾物品
禁从高处跳下,禁止过度剧烈的运动
严防摔倒
术后患者家中需要准备
为您的座椅、坐便器和楼梯上安装可靠的扶手 为您的座椅准备一个舒适的垫子,有安全的 靠背和扶手,备一脚凳方便患肢休息 清除家中活动区域内所有可能引起您摔跤的物品 洗澡间准备可靠的扶手和椅子
药物 指导
心理 护理
饮食指导
1 总热卡限制,忌肥肉,多纤维素 2 控制蛋白摄入,主食按热卡需要摄入 3 饮食规律,三餐均分,必要时分餐 4 零食,水果应限制 5 适当减肥,但不以减肥为目的
合理饮食

信心

恒心护Biblioteka 理小心药物指导
小常识
详细交待患者出院所带药物,和调 整后的基础药物的服用方法
使用小药盒和醒目标记法提醒患 者按时服药
向家人及患者说明糖尿病及高血压的 并发症的常见症状,如出现及时就医
指导自我监测血压,血糖的方法, 教会患者自己注射胰岛素
运动的重要性
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尽其所能做深呼吸,扩胸运动 等有氧运动来锻炼肺活量。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适量运动,有助于血糖和血压的控制。但不能用力过 度,时间不宜太长,应每天1小时左右,每周五次.

人工髋关节置换48例临床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48例临床分析
7 — 2 0 2 1 1 c 一 6 — 2 6 3 7 1 ( 0 0)0( ) 1 6 0
随着 人 口老 龄 化 ,老 年 人 骨质 疏 松 发生 率 较其 他 人群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 n 】 (
组 驯 别 优良 较 好 较 差 间() d 再骨折 感 染
12 方 法 .
折 的优 点 :① 避 免 了股 骨颈 骨 折不 愈 合 及 股骨 头 坏死 的 问 题。 ②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③治疗时间短。 ④提高患者的
生 活质 量[] 1 。人 工髋 关节 置换 按位 置 可分 为全 髋关 节 置换 、 - 2 股骨头 置换 和关 节表 面置 换 三大 类 。选择 何 种方 式 , 结合 应 患 者 的情 况 ( 龄 、 别 ) 全髋 关节 的设计 、 年 性 与 固定 、 技术操 作
术 和加 压空 心螺钉 内固定术 进行 治疗 , 察两 组远 期疗 效及 并发 症发 生率 。 观 结果 : 验组 的远 期疗效 优 于对 照组 , 实 并
发症 发生 率低 于 对照组 , 患 者住 院时 间明显 缩短 。两组 比较 , 且 差异均 有统 计学 意义 ( < ,5 。结 论 : P O0 ) 老年 股骨 颈骨
松, 很小 的扭 转暴 力就 能引起 骨 折 。 近年来 , 工髋 关节 置换 人
在 国 内 得 到 突 飞 猛 进 的发 展 , 治 疗 股 骨 颈 骨 折 及 股 骨 头 坏 是 死 的 行之 有效 的办法 。 用 人工 髋关 节 置换术 治疗 股骨 颈骨 采
组 3 例 中, 0 男性 l 例 , 2 女性 1 ; 8例 年龄 5- 9岁 ; 86 - 嵌入 型 1例 , 2 中问型 l 3例 , 内收 型 5例 。两组 年 龄 、 性别 及分 型 等一 般资 料 比较 , 差异 均无 统计 学 意义 ( > .5 , P O0 ) 具有 可 比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30例
众所周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龄组患者中疗效很好,但是在
40岁或更小年龄组,其失敗率一直徘徊在21~28%之间,全髋关节
表面置换术可保留股骨上端骨质,在年龄较轻患者的治疗中有很多
引人注目的优点。
自2003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30例31髋股骨头坏
死患者进行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近期疗效满意。术后平均定期随
访3.5年,疗效满意。
1一般资料
30例31髋股骨头坏死患者平均年龄45岁(30~50岁),男性
25例,女性5例。其中,单侧置换29例,双侧置换1例。31髋按
ficat and arlet分期;ⅱ期7例,ⅲ期19例,ⅳ期5例。所有患
者术前均因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活动受限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严
重影响。手术使用美国wright公司假体与器械。
2手术方法
2.1入路及假体选择:病人取侧卧位,用后外侧切口暴露患髋,
充分暴露髋臼,将股骨头脱出,根据股骨颈直径先确定股骨头假体
的型号。然后确定与股骨头大小相对应的髋臼假体。
2.2髋臼假体的安装:充分暴露髋臼,清除髋臼内软组织,按正
常方向由大到小选择髋臼锉磨削髋臼,直至与选定的髋臼假体型号
大小相对应。用试模测试髋臼大小后,冲洗干净,按正常外倾角及
前倾角方向置入髋臼假体。
2.3股骨头假体安装:检查并清除股骨头病变组织,将股骨头复
位。按术前x线测量,确定股骨颈中心定位器的安装位置。自股骨
头顶部中心,用股骨颈中心定位器与股骨颈纵轴相平行方向打入一
枚导针,然后沿导针方向用空心钻钻孔。钻孔深度要至少比股骨头
假体中心柄长2㎜。拔出导针及空心钻,插入一粗导杆,沿导杆方
向用一与股骨颈直径相同的桶状锉磨削股骨头至头颈交界处。拔去
导杆,选取与股骨颈直径相同的股骨头截骨导向器套在已磨削的股
骨头上以确定保留股骨头的高度,用摆动锯截除股骨头多余部分。
再插入导杆,套上锥形锉磨削股骨头使股骨头形成一斜角圆柱形,
使其外径与股骨头假体内经相匹配。清除股骨头内坏死组织。用3.5
㎜直径的钻头在股骨头表面均匀钻孔8~10个,深达硬化骨和带血
供骨之下5毫米,以加强骨水泥的锚固作用。彻底冲洗,试干后调
制骨水泥至拉丝期,分别置于股骨头表面和股骨头假体的内面,将
假体中轴柄插入股骨颈中心轴骨孔内,然后持续加压至骨水泥干
固。去除多余骨水泥,将股骨头纳入髋臼。检查髋关节活动有无异
常。放置引流,逐层缝合。术中应重视金属帽的放置位置和方向,
内翻或前倾位均将增加术后移位的风险。手术中不应增加股骨头高
度。尽量使假体下缘位于股骨头颈交界处。
3术后处理
术后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术后第=天拔除引流,第三天开始在
床上利用滑板进行功能锻炼,一周后借助助步器下床活动,一月后
恢复正常活动。
4随访与评价
对所治疗的患者均进行定期临与放射学随访。时间为术后6周,
三月,6月,9月,一年。此后每半年一次。
5结果
术后无脱位与感染,无股骨颈骨折。平均随访3.5年。术前平
均harris评分30分。随访时平均评分93分。评价:25髋优6髋
良,优良率100%。
6讨论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具有:1)最少的骨切除,能保留正常股骨载
荷,最大的本体感觉。2)避免了全髋置换术后股骨上段因股骨假
体导致的应力遮挡。3)恢复了正常解剖,脱位率低。4)手术创伤
小,出血少,感染率低。5)不影响日后必要时股骨侧作翻修手术
的效果。因此,保留股骨颈和部分股骨头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作为
年轻病人的一种过渡手术就十分引人注意。年轻及活动量大的患者
行全髋置换术后远期疗效较差。dorr[1]等报道一组45岁以下由于
股骨头坏死或骨关节炎而进行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疗
效较差。dorr[1]等报道另一组30岁以下的骨关节炎患者,随访16
年后发现没有一例结果满意的。年轻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强直
性脊柱炎患者表面置换术疗效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为优。daniel[2]
等比较了55岁以下诊断相同的两组病人后认为,髋关节表面置换
组成功率(99%)明显高于全髋置换组(81.2%)。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已成为有些学者对年轻股骨头坏死患者的首
选手术方法。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很难满足年轻患者一生的要求,
一旦手术后需作翻修,第二次全髋翻修手术将遇到较大的困难,发
生并发症的机会明显增加。由于股骨头坏死病例好发年龄在30~50
岁之间,故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主要用于年轻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
疗。随着技术进步,器械和假体的改进,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还可用
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创伤性髋关节炎的年龄较轻
患者。早期有人认为表面置换的失败率高于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
术。freeman[3]等平均随访3.2年,有21%的失败率。髋关节表面
置换术失败的原因有松动,股骨颈骨折。amstutz[4]等对髋关节表
面置换术的技术和假体都进行改进,通过在股骨头上进行钻孔,采
用骨水泥固定,以及设计了股骨头假体的中心杆等措施,增加了固
定强度和有效固定面积,从而减少松动发生。他认为手术后并发股
骨颈骨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术中损伤股骨颈以及假体安装时未能
完全覆盖截骨面引起应力集中所致,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术来避免
[4]。amstutz[4]采用改进后假体和技术的一组随访2~6年患者其
优良率为94.4%.本组近期术后随访结果harris评分平均93分。这
也充分说明目前采用的假体和手术技术明显改善了全髋关节表面
置换的疗效。
虽然本组随访时间不长,还需更长时间随访来证实该手术的价
值。但本组的初步疗效是令人鼓舞的。我们认为只要病例选择恰当,
遵循手术操作细节,就可以保证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疗效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dorr ld,kane tj 3rd,conaty jp.long-term results of
cemented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45 years old or
younger: a 16-year follow-up study. j arthroplasty 1994;
9:453-6
[2]daniel j,pynsent pb,mcminn djw.metal-on-metal
resurfacing of the hip in patients under the age of 55 years
with osteoarthritis. j bone joint surg 2004;86b:520-7
[3]freeman,mar,bradley gw.iclh double cup
arthroplasty.orthop. clin. north am,1982;13:799
[4]amstutz hc,campbell pa, duffy mjl. fracture of the
neck of the femur after surface arthroplasty of the hip. j
bone joint surg.2004;86a:1847-18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