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除(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除(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除(习题及答案)

整式的乘除(习题)

例题示范

例1:计算328322(2)(2)(84)(2)x y y x y x x ?-+-+÷-.

【操作步骤】

(1)观察结构划部分:328322(2)(2)(84)(2)x y y x y x x ?-+-+÷- ① ②

(2)有序操作依法则:辨识运算类型,依据对应的法则运算. 第一部分:先算积的乘方,然后是单项式相乘;

第二部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

(3)每步推进一点点.

【过程书写】

解:原式62634(2)(42)x y y x y =?-+-

6363842x y x y =-+-

6342x y =--

巩固练习

1. ①3225()a b ab -?-=________________;

②322()(2)m m n -?-=________________;

③2332(2)(3)x x y -?-;

④323(2)(2)b ac ab ?-?-.

2. ①2223(23)xy xz x y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1422xy 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241334

ab c a b abc ??-?= ???___________________; ④222(2)(2)ab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32(3231)a a a a -?+--=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3)(3)x y x y +-;

②(2)(21)a b a b -++;

③(23)(24)m n m n ---; ④2(2)x y +;

⑤()()a b c a b c -+++.

4. 若长方形的长为2(421)a a -+,宽为(21)a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A .328421a a a -+-

B .381a -

C .328421a a a +--

D .381a +

5. 若圆形的半径为(21)a +,则这个圆形的面积为( )

A .42a π+π

B .2441a a π+π+

C .244a a π+π+π

D .2441a a ++

6. ①32223x yz xy ??

÷= ???__________________;

②3232()(2)a b a b -÷-=________________;

③232(2)()x y xy ÷=___________;

④2332(2)(__________)2x y x y -÷=;

⑤23632()(6)(12)m n m n mn -÷?-=_________.

7. ①32(32)(3)x yz x y xy -÷-=____________; ②233242112322a b a b a b a b ????

-+÷-= ? ?????_______________;

③24422(48)(2)m n m n mn --÷=_______________;

④()221___________________32

m mn n ÷=-+-. 8. 计算:

①322322(4)(4)()(2)a c a c a c ac -÷--?-;

②224(2)(21)a a a -+--;

③33(2)(2)(2)()a b a b a b ab ab +-+-÷-.

思考小结

1. 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学生计算()()a b p q ++的值.

小聪发现这是一道“多×多”的问题,直接利用握手原则展开即可. ()()a b p q ++=

小明观察这个式子后,发现可以把这个式子看成长为(a +b ),宽为(p +q )的长方形,式子的结果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于是通过分割就可以表达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

∴()()a b p q ++=

请你类比上面的做法,利用两种方法计算(a +b )(a +2b ).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 ①445a b ②522m n

③12272x y - ④3524a b c -

2. ①222336+9x y z x y ②428xy xy -+ ③232321334

a b c a b c - ④442584a b a b - ⑤432323a a a a --++

3. ①229x y - ②2242a b a b -+-

③224212m mn n -++ ④2244x xy y ++ ⑤2222a b c ac -++

4. D

5. C

6. ①223x z

②12 ③48x y

④34x y - ⑤22mn

7. ①223x z x -+ ②2246b ab a -+-

③222n m --

④32221

32m n m n m -+- 8. ①322a c

②7 ③23a ab + 思考小结

()()a b p q ap aq bp bq ++=+++ 22()(2)32a b a b a ab b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6.第十二章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

八年级数学上册 整式的乘除(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整式的乘除(习题) 例题示范 例1:计算328322(2)(2)(84)(2)x y y x y x x ?-+-+÷-. 【操作步骤】 (1)观察结构划部分:328322(2)(2)(84)(2)x y y x y x x ?-+-+÷- ① ② (2)有序操作依法则:辨识运算类型,依据对应的法则运算. 第一部分:先算积的乘方,然后是单项式相乘; 第二部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 (3)每步推进一点点. 【过程书写】 解:原式62634(2)(42)x y y x y =?-+- 6363842x y x y =-+- 6342x y =-- 巩固练习 1. ①3225()a b ab -?-=________________; ②322()(2)m m n -?-=________________; ③2332(2)(3)x x y -?-; ④323(2)(2)b ac ab ?-?-. 2. ①2223(23)xy xz x y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1422xy y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241334 ab c a b abc ??-?= ???___________________; ④222(2)(2)ab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32(3231)a a a a -?+--=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3)(3)x y x y +-; ②(2)(21)a b a b -++;

③(23)(24)m n m n ---; ④2(2)x y +; ⑤()()a b c a b c -+++. 4. 若长方形的长为2(421)a a -+,宽为(21)a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 A .328421a a a -+- B .381a - C .328421a a a +-- D .381a + 5. 若圆形的半径为(21)a +,则这个圆形的面积为( ) A .42a π+π B .2441a a π+π+ C .244a a π+π+π D .2441a a ++ 6. ①32223x yz xy ?? ÷= ???__________________; ②3232()(2)a b a b -÷-=________________; ③232(2)()x y xy ÷=___________; ④2332(2)(__________)2x y x y -÷=; ⑤23632()(6)(12)m n m n mn -÷?-=_________. 7. ①32(32)(3)x yz x y xy -÷-=____________; ②2332421 12322a b a b a b a b ???? -+÷-= ? ?????_______________; ③24422(48)(2)m n m n mn --÷=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整式的乘除讲义及答案

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前面的_________ ?次数:所有字母的________ 整式 ? ? _______ ?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 ?? ?次数:___________项的次数 2 整式的乘除(讲义) ? 课前预习 1. 整式的分类: ? ?定义: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 ? ? ? ? ? ? ? ?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 ?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同类项;把同类 项 合 并 成 一 项 叫 做 合 并 同 类 项 ; 合 并 同 类 项 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乘法分配律: a(b + c) = _______________. 4. 类比迁移: 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学生计算 x 5 y ÷ x 2 . 小聪是这么做的: x 5 y ÷ x 2 = x 5 y x ? x ? x ? x ? x ? y = = x 3 y x x ? x 请你类比小聪的做法计算: 8m 2n 2 ÷ 2m 2n . ? 知识点睛

③ - x 2 y ? ? (-4 y 3 ) = ______; ② ab 2c - 2ab ? ? ab =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2a) ? a 3 - 1? = _________________; 1. 单×单:_______乘以________,_________乘以________. 2. 单×多:根据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单×单. 3. 多×多:握手原则. 4. 单÷单:系数除以系数,字母除以字母. 5. 多÷单:借用乘法分配律. 精讲精练 1. ①■4 x y ? 2 x y 3 z = _______; ? 1 ? ? 2 ? ② 3x 2 y ? (-2 x 3 y 2 ) = _______; “■”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 下,单项式和其他单项式或 多项式运算时,本身可以不 加括号. ④ (-3a 3 )2 ? (-2a 2 ) ; ⑤ 2 x 3 ? (-2 x y) ? (-2 x y)3 . 2. ① 2ab ? (5ab 2 + 3a 2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1 ? 3 ? 2 ? 1 ? ? 4 ? ④ ( x 2 - 2 y) ? ( x y 2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2( x + y 2 z - 3x 2 ) ? x 2 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计算: ① (3x + 4 y) ? (3x - 4 y) ; ② (m - n) ? (3m - 2n + 1) ; ③ (-2m - n) ? (3m - 2n) ; ④ (2 x - y)2 ; ⑤ (a + b - c) ? (a - b + c)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 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 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 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 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n-·180°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n-条对角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

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基本定义: ⑴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⑵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⑶对应顶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⑷对应边: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⑸对应角: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基本性质: ⑴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全确定,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⑵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SSS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SAS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ASA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AAS ):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HL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4.角平分线: ⑴画法: ⑵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⑶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5.证明的基本方法: ⑴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 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八年级数学上册 小专题(十)整式的乘除运算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小专题(十) 整式的乘除运算 1.计算: (1)(a 3)3·(a 4)3; (2)(213)20×(37)21; (3)(-a 2)3·(b 3)2·(ab)4; (4)(x 4)2+(x 2)4-x(x 2)2·x 3-(-x)3·(-x 2)2·(-x). 2.计算: (1)3xy 2·(-2xy); (2)(-3a 3)2·(-2a 2)3; (3)(-3x 2y)2·(-23xyz )·34xz 2;

3.计算: (1)(-2a 2)·(3ab 2-5ab 3)+8a 3b 2; (2)(3x -1)(2x +1); (3)(2x +5y)(3x -2y)-2x(x -3y); (4)(x -1)(x 2+x +1). 4.计算: (1)21x 2y 4÷3x 2y 3; (2)(8x 3y 3z )÷(-2xy 2); (3)a 2n +2b 3c ÷2a n b 2; (4)-9x 6÷13x 2÷(-x 2).

5.计算: (1)(-2a 2b 3)·(-ab)2÷4a 3b 5; (2)(-5a 2b 4c 2)2÷(-ab 2c)3. 6.计算: (1)[x(x 2y 2-xy)-y(x 2-x 3y )]÷x 2y ; (2)(23a 4b 7-19a 2b 6)÷(-16ab 3)2. 7.计算: (1)(-76a 3b )·65abc ; (2)(-x)5÷(-x)-2÷(-x)3;

(3)6mn 2·(2- 13mn 4)+(-12 mn 3)2; (4)5x(x 2+2x +1)-(2x +3)(x -5). 8.先化简,再求值: (1)(-12ab 2)·(14a 2b 4)-(-a 3b 2)·(-b 2)2,其中a =-14 ,b =4; (2)(a +b)(a -2b)-(a +2b)(a -b),其中a =-2,b =23 ; (3)(-13xy)2[xy(2x -y)-2x(xy -y 2)],其中x =-32 ,y =-2;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好的

设计者:方礼花 使用班级:初二一班 姓名: 寄语: 同学们一定要努力,争取期末取得优异的成绩 ! 第十一章 三角形 (共5页,每页61份)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可以判断三边是否能够成三角形) 3.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可以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两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直角三角形交于直角顶点处,钝角三角形交于外部一点)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均分成相等的两份) 其交点称为重心。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运用于未安装好的窗户加一条木条)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经常用于角度计算中)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经常用于证明两个角度比较大小)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2)n -·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3)n -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2)n -个三角形.②n 边形共有(3)2 n n -条对角线. (6)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用(2)n -·180°除以n,每个外角度数:360°除以n 。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除计算题专项练习80题

2 整式的乘除计算题专项练习 80 题 22 1、 4(a+b)+2(a+b)-5(a+b) 2 、( 3mn +1)(3mn-1)-8m 2n 2 3、 [(xy-2)(xy+2)-2x y +4] ÷ (xy) 4、 化简求值 : (2a 1)2 (2a 1)(a 4) ,其中 a 2 5、 x 2 x 3 x 1 x 2 6 、 2xy 2 1 xy 4 1 xy 4 7、( 9a 4b 3c )÷( 2a 2b 3)·(- 3 a 3bc 2) 4 8 、计算: 2 ( x y)(x y) (x y) 9、 2 2 2 3 2 (15x 2y 2-12x 2y 3-3x 2) ÷ (-3x)

14、化简求值: 当 x 2,y 5 2 时, 求[ 2x y 2 2x y 2x y 4xy] 2x 的值 15、先化简,再求值 3x 2y 4xy 2 5xy 2 6xy 2 ,其中 x 2, y 1 2 2 2 2 3 a b a ab b b b a a , 其中 a 10、 (2a b)4 (2a b)2 11 、1232-124×122(利用乘法公式计算) 12、 (x 1)(x 2) 2 ( x) 13 2 3 2 4 3 、(2x 2y) 3· (-7xy 2) ÷ (14x 4y 3 ) 16、先化简再求 值: 2 2 2 a b a 2 ab b 2 b 2 b a 3 a 3 , 其中 a 4 ,b 17、先化简再求值: 14 ,b

2 1 18、化简求值 (x 2y) 2 (x y)(x y),其中 x 2, y 2 (a 2) 2 (2a 1)(a 4) ,其中 a 2 a b 2a b 20、已知 x a 3,x b 2,求 x 2a b 2 2 2 2 21、 m ( m) 3 ( m)2 22、 6)3 23、 ( 2 103)3 (4 104)2 844 24、 x x x 2 2 2 25、 ( a b a) ( ab) 26、 2 xy 23 ( x y) 2 xy 2 ) 27、 ( x 2 y 3z) (3x 2y) 19、先化简再求值: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附答案)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 “整式的乘除”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1.计算:._______53=?a a 2.计算:._____)2(23=-a 3.计算:._______2142=÷-a b a 4.计算:._________________)12(2=-x 5.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3)(2(=+-x x 6.因式分解:.______________252=-x x 7.因式分解:.__________42=-x 8.因式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442=+-x x 9.计算:._______)1098.5()109.1(2427≈?÷?(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0.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一个是x ,则它们的积是____________。 11.若多项式442++kx x 恰好是另一个多项式的平方,则k=___________。 12.一块边长为a 米的正方形广场,扩建后的正方形边长比原来长2米,问扩建后的广场面积增大了______________平方米。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43x x x =+ B .43x x x =? C .532)(x x = D .236x x x =÷

14.计算:)3 4()3(42y x y x -?的结果是( ) A .26y x B .y x 64- C .264y x - D .y x 835 15.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 .1)1)(1(2-=-+x x x B .1)2(122+-=+-x x x x C .)4)(4(422y x y x y x -+=- D .)3)(2(62-+=--x x x x 16.下列多项式,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有( ) ① 22y x + ② 22y x +- ③ 22y x -- ④ 22y xy x ++ ⑤ 222y xy x -+ ⑥ 2244y xy x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7.若(x +t )(x +6)的积中不含有x 的一次项,则t 的值是( ) A .6 B .-6 C .0 D .6或-6 18.长方形的长增加50%,宽减少50%,那么长方形的面积( ) A .不变 B .增加75% C .减少25% D .不能确定 三、解答题:(共90分) 19.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3324)101).(2.(21x xy y x - - (2))7)(5()1(2+-+-a a a a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BC. 【问题提出】课本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得到下面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4练习. 【探研时空】 1.如图1所示,△ACF≌△DBE,∠E=∠F,若AD=20cm,BC=8cm,你能求出线段AB的长吗?与同伴交流.(AB=6) 2.如图2所示,△ABC≌△AEC,∠B=30°,∠ACB=85°,求出△AEC各内角的度数.?(∠AEC=30°,∠EAC=65°,∠ECA=85°) 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 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4习题11.1第1,2,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边板书本节课概念,中间部分板书“思考”中的问题,右边部分板书学生的练习. 疑难解析 由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不同,在找对应边、对应角时,可以针对两个三角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寻找对应边、角的规律:(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讲义及答案)

整式的乘除(讲义) ? 课前预习 1. 整式的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义: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单项式系数:单项式前面的次数:所有字母的整式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次数:项的次数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同类项;把同类 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乘法分配律:()a b c +=_______________. 4. 类比迁移: 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学生计算52x y x ÷. 小聪是这么做的: 552 32x y x x x x x y x y x x y x x x ?????÷===? 请你类比小聪的做法计算:22282m n m n ÷.

? 知识点睛 1. 单×单:_______乘以________,_________乘以________. 2. 单×多:根据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单×单. 3. 多×多:握手原则. 4. 单÷单:系数除以系数,字母除以字母. 5. 多÷单:借用乘法分配律. ? 精讲精练 1. ①■342xy xy z ?=_______; ②2323(2)x y x y ?-=_______; ③231 (4)2x y y ??-?-= ???______; ④322(3)(2)a a -?-; ⑤332(2)(2)x xy xy ?-?-.

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除期末复习检测题

英才学校整式的乘除期末复习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2054a a a = B .4312a a a =÷ C .532a a a =+ D .a a a 45=- 2.÷c b a 468( )=224b a ,则括号内应填的代数式是 ( ) A 、c b a 232 B 、232b a C 、c b a 242 D 、 c b a 2421 3.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 A. 1)1)(1(2-=-+x x x B. 1)2(122+-=+-x x x x C. )4)(4(422y x y x y x -+=- D. )3)(2(62-+=--x x x x 4、如果:()159382b a b a n m m =?+,则 ( ) A 、2,3==n m B 、3,3==n m C 、2,6==n m D 、5,2==n m 5.若x 2+2(m -3)x +16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 ) A.3 B.-5 C.7. D.7或-1 6、下列多项式相乘,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x -2y )(2y +x ) B 、(-2y -x )(x +2y ) C 、(x -2y )(-x -2y ) D 、(2y -x )(-x -2y ) 7、下列各式是完全平方式的是( ) A 、412+-x x B 、241x + C 、22b ab a ++ D 、122-+x x 8、矩形ABCD 中,横向阴影部分是长方形,另一部分是平行四边形,依照图中标注的数据,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 ( ) A 、2c ac ab bc ++- B 、2c ac bc ab +-- C 、ac bc ab a -++2 D 、ab a bc b -+-22 9、将x 4+8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x 4-16) B 、(x 2+4)(x 2-4) C 、(x 2+4)(x +2)(x -2) D 、(x 2+2)(x 2-2)2 10、把a 4-2a 2b 2+b 4分解因式,结果是( ) A 、a 2(a 2-2b 2)+b 4 B 、(a 2-b 2)2 C 、(a -b )4 D 、(a +b )2?(a -b )2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2 -12-12-12-12 -

新人教版初二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归纳与练习

第一单元 三角形 【知识归纳】 1.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角分) ?? ?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 ??????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①三角形的中线: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三条中线交点叫重心 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内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 ③三角形的高: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三条高的交点叫垂心(分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交点的位置不同) 5.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6.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性质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补。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7. 多边形定义:在平面内,由不共线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组 成多边形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多边形中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外角. 8. 多边形按其组成图形的线段的条数分类,一个多边形由n 条线段构成,那么这个多边形 就叫做n 边形. 9. 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 -2)·180°(n≥3的正整数) 10. 多边形的外角和恒为360°。 11. 正多边形:如果多边形的各内角都相等,各边也都相等,那就称它为正多边形. 12. 正多边形与镶嵌 可以进行镶嵌的条件是:一个顶点各个内角和是360°。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线段是三角形的( ) A 、角平分线 B 、中线 C 、高 D 、两边中点连线 2. 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2 4cm S ABC =△,则B E F S △的值为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精选练习题及答案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x 2·(-x )3·(-x )2=__________. 2.分解因式:4mx +6my =_________. 3.=-?-3245)()(a a ___ ____. 4.201()3π+=_________;4101×=__________.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___________. 6.①a 2-4a +4,②a 2+a +14,③4a 2-a +14 ,?④4a 2+4a +1,?以上各式中属于完全平方式的有____ __(填序号). — 7.(4a 2-b 2)÷(b -2a )=________. 8.若x +y =8,x 2y 2=4,则x 2+y 2=_________. 9.计算:832+83×34+172=________. 10.=÷-+++++++1214213124)42012(m m m m m m m m b a b a b a b a + . 11.已知==-=-y x y x y x ,则,21222 . 12.代数式4x 2+3mx +9是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___. 13.若22210a b b -+-+=,则a = ,b = . 14.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269y xy x ++ (x >0,y >0),利用分解因式,写出表示该正 方形的边长的代数式 . ] 15.观察下列算式:32—12=8,52—32=16,72—52=24,92—72=32,…,请将你发 现的规律用式子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13x x +=,那么441x x +=_______. 二、解答题(共68分) 17.(12分)计算:(1)(-3xy 2)3·( 6 1x 3y )2;

初二数学-整式的乘除

初二数学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1 整式的乘法 教学目标 ①感受生活中幂的运算的存在与价值. ②经历自主探索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等运算性质的过程,能用代数式和文字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会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计算. 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④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猜想与说理、验证,培养学生一定的说理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幂的三个运算性质. 难点:幂的三个运算性质.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多少次运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从实际问题的导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主动探索,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知识.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同时因为关于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是在有理数的乘法中学习的,学生可能生疏或遗忘,在新课讲解之前利用这个实际问题进行复习. 学生略作思考后得出,它工作103s可以进行的运算次数是1012×103.怎样计算1012×103? 根据乘方的意义可以知道: 探究新知1.探一探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 从引例到“探一探”,“猜一猜”,“说一说”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把幂的底数与指数分两步有层次地进行概括抽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获得运算法则.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板演. 2.猜一猜 问:看看计算结果,你能发现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结果:不管底数是什么数,只要底数相同,结果就是指数相加.

3.说一说 a m×a n(m,n是正整数)?学生说出理由,教师板演共同得出结论: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性质中的m、n的取值范围. 注: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性质,即“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这对于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是有益的. 4.想一想 a m×a n×a p=? 5.做一做 例1教科书第142页的例1(1)~(4) (5)-a3·a5; (6)(x+1)2·(x+1)3 同底数幂的性质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 在例1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说明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同底数幂相乘,再利用性质进行计算.例1(5)中注意让学生说清“-a3”的底数是“a”还是“-a”.性质中的字母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如例1(6),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6.自主学习 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0页探究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幂的乘方运算性质:(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7.做一做 例2教科书第171页的例2(1)~(4) (5) -(x3)4·x2 8.想一想 让学生自主探究教科书第171页的探究问题,并完成填空.尝试分析运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学生自己归纳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ab)n=a n b n(n为正整数)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那么,(abc)n=? 注:和前两个性质的教学一样,这个性质也是先用具体指数为例说明积的乘方的意义和导出性质的每一步依据,从而归纳出一般指数情形的性质.这个性质也很容易推广到三个以上因式的乘方. 9.做一做 例3教科书第172页的例3(1)~(4);补充:(5) [-3(x+y)2]3 例4 计算:x·(x2)3-2x4·x2 比一比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组织学生进行计时比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科书第170页、17l页、172页的练习.深入探究例5计算:(1)(-8)2004·(-0.125)2005(2)(-2)2n+1+2·(-2)2n(n为正整数). 在这三个性质中的底数、指数中,指数注明为正整数,而底数可以是数、字母或式.把底数进一步扩充到式的范围. 议一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上)(含思维导图) 因式分解: 1.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 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 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 (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 (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 (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 (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 (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 (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 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

(2)提负号; (3)全变号; (4)换元; (5)配方; (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 (7)灵活分组; (8)提取分数系数; (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 (10)拆项或补项. 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

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 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 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分类2: 多边形 非正多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 2、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精选分类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練:整式乘除和冪運算 【练习1】 已知y x y x 1 1,200080,200025+==则 等於 . 【练习2】 滿足3002003)1(>-x のx の最小正整數為 . 【练习3】 化簡) 2(2)2(2234++-n n n 得 . 【练习4】 計算220032003])5[()04.0(-?得 . 【练习5】 4)(z y x ++の乘積展開式中數字係數の和是 . 【练习6】 若多項式7432+-x x 能表示成c x b x a ++++)1()1(2の形式,求a ,b ,c . 【练习7】 若=-+=-+=+-c b a c b a c b a 13125,3234,732则( ) A.30 B.-30 C.15 D.-15 【练习8】 若=-+-=-+=++z y x z y x z y x 则,473,6452 . 【练习9】 如果代數式2,63 5 -=-++x cx bx ax 当時の值是7,那麼當2=x 時,該代數式の值是 . 【练习10】 多項式12+-x x の最小值是 .

【练习1】下列各式得公因式是a得是() A.ax+ay+5 B.3ma-6ma2 C.4a2+10ab D.a2-2a+ma 【练习2】-6xyz+3xy2-9x2yの公因式是() A.-3x B.3xz C.3yz D.-3xy 【练习3】把多項式(3a-4b)(7a-8b)+(11a-12b)(8b-7a)分解因式の結果是()A.8(7a-8b)(a-b) B.2(7a-8b)2 C.8(7a-8b)(b-a)D.-2(7a-8b)【练习4】把(x-y)2-(y-x)分解因式為() A.(x-y)(x-y-1) B.(y-x)(x-y-1) C.(y-x)(y-x-1) D.(y-x)(y-x+1) 【练习5】下列各個分解因式中正確の是() A.10ab2c+6ac2+2ac=2ac(5b2+3c) B.(a-b)3-(b-a)2=(a-b)2(a-b+1) C.x(b+c-a)-y(a-b-c)-a+b-c=(b+c-a)(x+y-1) D.(a-2b)(3a+b)-5(2b-a)2=(a-2b)(11b-2a) 【练习6】觀察下列各式①2a+b和a+b,②5m(a-b)和-a+b,③3(a+b)和-a -b,④x2-y2和x2和y2。其中有公因式の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练习7】當n為_____時,(a-b)n=(b-a)n;當n為______時,(a-b)n=-(b-a)n。(其中n為正整數) 【练习8】多項式-ab(a-b)2+a(b-a)2-ac(a-b)2分解因式時,所提取の公因式應是_____。 【练习9】(a-b)2(x-y)-(b-a)(y-x)2=(a-b)(x-y)×________。 【练习10】多項式18x n+1-24x nの公因式是_______。 【练习1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15×(a-b)2-3y(b-a) (2)(a-3)2-(2a-6) (3)-20a-15ax (4)(m+n)(p-q)-(m+n)(q+p) 【练习12】利用分解因式方法計算: (1)39×37-13×34 (2)29×19.99+72×19.99+13×19.99-19.99×14 【练习13】已知a+b=-4,ab=2,求多項式4a2b+4ab2-4a-4bの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