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A必修三课本课后习题答案B5纸排版

人教版数学A必修三课本课后习题答案B5纸排版
人教版数学A必修三课本课后习题答案B5纸排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2009年11月22日15:48:01 来源:上林县乔贤镇中心学校【字体:大中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下册介绍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原义务教材在六年制七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义务教材修订时,没有安排“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这一次根据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小数”,在实验教材的第六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 3.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空间与图形 1.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新编【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含答案)

A A ' B B ' C C ' 2 3 新编人教版精品教学资料 2015版人教A 版必修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湖北省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 伍海军 597917478@https://www.360docs.net/doc/9d18777682.html, 1.原题(必修2第15页练习第4题)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想象它的几何结构特征,并说出它的名称. 改编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 (Ⅰ)画出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不要求写画法); (Ⅱ)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 (Ⅲ)设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为θ,求cos θ. 解:(Ⅰ)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23-2所示. (Ⅱ)这个几何体是直三棱柱. 由于底面ABC ?的高为1,所以2 2 112AB =+=. 故所求全面积22ABC BB C C ABB A S S S S ''''?=++ 1 221322328622 =???+?+??=+2(cm ). 这个几何体的体积121332 ABC V S BB ?'=?=???=3 (cm ) (Ⅲ)因为//AA BB '',所以AA '与BC '所成的角是B BC ''∠. 俯视图 A 正视图 侧视图 A ' B B 'A B C A B C A ' B ' C ' 1 2 3 11 3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2 P P 正视图 侧视图 O O O ' O ' 2 2 22 2 2 2 俯视图 P O O ' 在Rt BB C ''?中,22223213BC BB B C ''''=+=+=,故33 cos 1313 13BB BC θ'= =='. 2.原题(必修2第28页例3)如图,已知几何 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 改编1 如图,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 (Ⅰ)画出它的直观图(不要求写画法); (Ⅱ)求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Ⅰ)这个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Ⅱ)这个几何体是一个简单组合体,它的下部是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1cm ,高为2cm ),它的上部 是一个圆锥(底面半径为1cm ,母线长为2cm ,高为 3cm ). 所以所求表面积2 1212127S ππππ=?+??+??=2 (cm ), 所求体积221 3 1213233 V ππππ=??+???=+ 3(cm ). 3.原题(必修2第30页习题1.3B 组第三题)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三个几何体,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并探讨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 改编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其三边分为c b a ,,,(c b a >>).分别以三角形的a 边,b 边,c 边所在直线为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围成三个几何体,其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321,,S S S 和 321,,V V V ,则它们的关系为 ( ) A .321S S S >>, 321V V V >> B .321S S S <<, 321V V V << C .321S S S >>, 321V V V == D .321S S S <<, 321V V V == 解:a a bc V c b a bc S 211)(31),)(( ππ=+=,22223 1 ,bc V c ac S πππ=+= , c b V b ab S 23233 1 ,πππ=+=, 选B. 4.原题(必修2第32页图像)改编 如图几何体是圆柱挖去一个同底等高的圆锥所得,现用一个竖直的平面截这个几何体,所得截面可能是: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教案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可以运用公式1+2+3+…+n=2)1 (+n n 直接计算第一步:取n=5; 第二步:计算 2)1 (+n n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慕尧书城出品,正品保障。

最新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后习题配套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人教A版

习题1.2(第24页)

练习(第32页) 1.答:在一定的范围内,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工人数量达到某个数量时,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值, 而超过这个数量时,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可见,并非是工人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2.解:图象如下 [8,12]是递增区间,[12,13]是递减区间,[13,18]是递增区间,[18,20]是递减区间. 3.解:该函数在[1,0]-上是减函数,在[0,2]上是增函数,在[2,4]上是减函数,在[4,5]上是增函数. 4.证明:设 12,x x R ∈,且12x x <, 因为 121221()()2()2() 0f x f x x x x x -=--=->, 即12()()f x f x >, 所以函数()21f x x =-+在R 上是减函数. 5.最小值. 练习(第36页)

1.解:(1)对于函数 42()23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4242()2()3()23()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42()23f x x x =+为偶函数; (2)对于函数 3()2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33()()2()(2)()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3()2f x x x =-为奇函数; (3)对于函数 21 ()x f x x +=,其定义域为(,0)(0,)-∞+∞,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 22()11 ()()x x f x f x x x -++-==-=--, 所以函数21 ()x f x x +=为奇函数; (4)对于函数 2()1f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22()()11()f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2()1f x x =+为偶函数. 2.解:()f x 是偶函数,其图象是关于y 轴对称的; ()g x 是奇函数,其图象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习题1.3(第39页) 1.解:(1) 函数在5(,)2-∞上递减;函数在5 [,)2 +∞上递增; (2)

2019高二数学必修三课后答案

2019高二数学必修三课后答案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练习(P5). 1、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一个正实数r. 第二步,计算以r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r. 第三步,得到圆的面积S. 2、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 第二步,令i1. 第三步,用i除n,等到余数r. 第四步,判断“r0”是否成立. 若是,则i是n的因数;否则,i不是n的因数. 第五步,使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第六步,判断“in”是否成立. 若是,则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 练习(P19) 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精确度d,令i1. i位的不足近似值,赋给a 后第i位的过剩近似值,赋给b. 第三步,计算m55. 第四步,若m d,则得到5;否则,将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返回第二步.

第五步,输出5. 程序框图: aba2a习题1.1 A组(P20) 1、下面是关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收费的问题. 为了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订了以下生活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未超过7 m3时,每立方米收费1.0元,并加收0.2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超过7m3的部分,每立方收费 1.5元,并加收0.4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 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 m3,应交纳水费y元, 1.2x, 0x7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 1.9x4.9, x7 我们设计一个算法来求上述分段函数的值. 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用户每月用水量x. 第二步:判断输入的x是否不超过7. 若是,则计算y1.2x; 若不是,则计算y1.9x4.9. 第三步:输出用户应交纳的水费y. 程序框图: 2、算法步骤:第一步,令i=1,S=0. 第二步:若i≤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输出S. 第三步:计算S=S+i2. 第四步:i= i+1,返回第二步. 程序框图: 3、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人数x,设收取的卫生费为m元.

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套教材例题习题改编(高考必做,高考题来源)

人教A 版必修1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1.原题(必修1第七页练习第三题(3))判断下列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A={} {}|410|20,x x x N B x x m m N ++∈==∈是与的公倍数,, 改编 已知集合4x x M x N N **??=∈∈????且10,集合40x N x Z ?? =∈???? ,则( ) A .M N = B .N M ? C .20x M N x Z ?? =∈???? D .40x M N x N *?? =∈???? 解:{}20,M x x k k N *==∈, {} 40,N x x k k Z ==∈,故选D . 2.原题(必修1第十二页习题1.1B 组第一题)已知集合A={1,2},集合B 满足A ∪B={1, 2},则这样的集合B 有 个. 改编1 已知集合A 、B 满足A ∪B={1,2},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B 有多少对?请一一写出来. 解:∵A ∪B={1,2},∴集合A ,B 可以是:?,{1,2};{1},{1,2};{1},{2};{2},{1,2};{2},{1};{1,2},{1,2};{1,2},{1};{1,2},{2};{1,2},?.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B 有9对. 改编2 已知集合A 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个数有 个,真子集个数有 个 解:子集个数有2n 个,真子集个数有21n -个 改编3 满足条件 {}{} 1,21,2,3A =的所有集合A 的个数是 个 解:3必须在集合A 里面,A 的个数相当于2元素集合的子集个数,所以有4个. 3.原题(必修1第十三页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改编 用C(A)表示非空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定义 ?? ?<-≥-=*C(B) C(A)当C(A),C(B)C(B) C(A)当C(B),C(A)B A ,若 {}{} 02)ax ax)(x (x x B ,1,2A 22=+++==,且1B A =*,则由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构 成的集合S = . 解:由{ }2C(A)1,2A ==得,而1B A =*,故3C (B )1C (B )==或.由02)ax ax )(x (x 22=+++得02)ax (x 0ax )(x 22=++=+或. 当1C(B)=时,方程02)ax ax )(x (x 2 2 =+++只有实根0x =,这时0a =.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育精品资料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教学视频全册播放 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2019人教版 高中数学 选修2-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含答案)

2019人教版精品教学资料·高中选修数学 选修2-2课本例题习题改编 1.原题(选修2-2第十一页习题1.1B 组第一题)改编 在高台跳水中,t s 时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单位:m )是105.69.4)(2 ++-=t t t h 则t=2 s 时的速度是_______. 解:5.68.9)(+-='t t h 由导数的概念知:t=2 s 时的速度为 )/(1.135.628.9)2(s m h -=+?-=' 2.原题(选修 2-2 第十九页习题 1.2B 组第一题)改编记 21 sin 23sin ,23cos ,21cos -===c B A ,则A,B,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A C B >> C . B A C >> D. C B A >> 解:时的导数值,,在分别表示,2321sin 23cos 21 cos = x x 记)2 3 sin 23(,21sin 21,),(N M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A 表示sinx 在点M 处的切线的斜率,B 表示sinx 在点N 处的切线的斜率,C 表示直线MN 的斜率, 根据正弦的图像可知A >C >B 故选B 32.5 2 1.5 1 0.5 0.5 1 1.5 2 2.5 3 54321 1 2 3 4 5 f x () = sin x () M N 3.原题(选修2-2第二十九页练习第一题)改编 如图是导函数/ ()y f x =的图象,那么函数 ()y f x =在下面哪个区间是减函数

A. 13(,)x x B. 24(,)x x C.46(,)x x D.56(,)x x 解: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就是其导函数小于零的区间,故选B 4.原题(选修2-2第三十二页习题 1.3B 组第1题(4))改编 设02 x π << ,记 s i n ln sin ,sin ,x a x b x c e === 试比较a,b,c 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 c << B b a c << C c b a << D b c a << 解:先证明不等式ln x x x e << x>0 设()ln ,0f x x x x =-> 因为1 ()1,f x x '= -所以,当01x <<时,1()10, f x x '=->()f x 单调递增,()ln (1)10f x x x f =-<=-<;当1x >时1 ()10,f x x '=-<()f x 单调递减, ()l n (1)1f x x x f =-< =-<;当x=1时,显然ln11<,因此ln x x < 设(),0x g x x e x =-> ()1x g x e '=- 当0()0x g x '><时 ()(0,+g x ∴∞在)单调递减 ∴()(0)0g x g <= 即x x e < 综上:有ln x x x e <<,x>0成立 02 x π << ∴0sin 1x << ∴ sin ln sin sin x x x e << 故选A 5.原题(选修2-2第三十七页习题1.4A 组第1题)改编 用长为18 m 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2:1,问该长方体的长、宽、高各为多少时,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是_________. 解:设长方体的宽为x m ,则长为2x m ,高??? ?? -=-=230(m)35.441218<<x x x h . 故长方体的体积为).2 30)((m 69)35.4(2)(3322<<x x x x x x V -=-= 从而2 ()181818(1).V x x x x x '=-=- 令0(X)V =',解得x =0(舍去)或x =1,因此x =1. 当0<x <1时,(X)V '>0;当1<x < 3 2 时,(X)V '<0, 故在x =1处V (x )取得极大值,并且这个极大值就是V (x )的最大值. 从而最大体积V =3(m 3 ),此时长方体的长为2 m ,高为1.5 m. 答:当长方体的长为2 m 时,宽为1 m ,高为1.5 m 时,体积最大,最大体积为3 m 3 . 6.原题(选修2-2第四十五页练习第二题)改编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变速行驶,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教材说明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等。 1.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原义务教材在六年制七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义务教材修订时,没有安排“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这一次根据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小数”,在实验教材的第六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 3.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1.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高一数学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解析

新课标必修3概率部分知识点总结及典型例题解析 ◆ 事件:随机事件( random event ),确定性事件: 必然事件( certain event )和不 可能事件( impossible event ) ? 随机事件的概率(统计定义):一般的,如果随机事件 A 在n 次实验中发生了m 次,当实验的次数n 很大时,我们称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n m A P ≈ 说明:① 一个随机事件发生于具有随机性,但又存在统计的规律性,在进行大量的重复事件时某个事件是否发生,具有频率的稳定性 ,而频率的稳定性又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统一 ② 不可能事件和确定事件可以看成随机事件的极端情况 ③ 随机事件的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和总的试验次数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个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而这个接近的某个常数,我们称之为概事件发生的概率 ④ 概率是有巨大的数据统计后得出的结果,讲的是一种大的整体的趋势,而频率是具体的统计的结果 ⑤ 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 概率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① 对任意的一个随机事件A ,有()10≤≤A P ② ()()0,1,=Φ=ΩΦΩP P 则有可能事件分别表示必然事件和不和用③如果事件 ()()()B P A P B A P B A +=+:,则有互斥和 ? 古典概率(Classical probability model ):① 所有基本事件有限个 ② 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 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概率模型成为古典概型 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个n ,则每一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n 1,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的m 个等可能的基本事件,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n m A P = ? 几何概型(geomegtric probability model ):一般地,一个几何区域D 中随机地取一点, 记事件“改点落在其内部的一个区域d 内”为事件A ,则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的侧度 的侧度D d A P = ( 这里要求D 的侧度不为0,其中侧度的意义由D 确定,一般地,线段的侧度为该线段的长度;平面多变形的侧度为该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像的侧度为其体积 ) 几何概型的基本特点:① 基本事件等可性 ② 基本事件无限多 颜老师说明:为了便于研究互斥事件,我们所研究的区域都是指的开区域,即不含边界,在区域D 内随机地取点,指的是该点落在区域D 内任何一处都是等可能的,落在任何部分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部分的侧度成正比,而与其形状无关。 互斥事件(exclusive events):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称为互斥事件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后答案

1.3算法案例 练习(P45) 1、(1)45; (2)98; (3)24; (4)17. 2、2881.75. 3、2200811111011000=() ,820083730=() 习题1.3 A 组(P48) 1、(1)57; (2)55. 2、21324. 3、(1)104; (2)7212() (3)1278; (4)6315(). 4、 习题1.3 B 组(P48) 1、算法步骤:第一步,令45n =,1i =,0a =,0b =,0c =.

第二步,输入()a i . 第三步,判断是否0()60a i ≤<. 若是,则1a a =+,并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判断是否60()80a i ≤<. 若是,则1b b =+,并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判断是否80()100a i ≤≤. 若是,则1c c =+,并执行第六步. 第六步,1i i =+. 判断是否45i ≤. 若是,则返回第二步. 第七步,输出成绩分别在区间[0,60),[60,80),[80,100]的人数,,a b c . 2、如“出入相补”——计算面积的方法,“垛积术”——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等等.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50) 1、 (1)程序框图: 程序: 1、 (2)程序框图: 程序: INPUT “x=”;x IF x<0 THEN y=0 ELSE IF x<1 THEN y=1 ELSE y=x END IF END IF PRINT “y=”;y END INPUT “x=”;x IF x<0 THEN y=(x +2)^2 ELSE IF x=0 THEN y=4 ELSE y=(x -2)^2 END IF END IF PRINT “y=”;y END

(完整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要求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要求: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课时安排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1 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3)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 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n =2 ) 1(+n n 直接计算 第一步:取n =5; 第二步:计算 2 ) 1(+n n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 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第一步: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第二步: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 ,b ,r 或D ,E ,F 的方程组; 第三步:解出a ,b ,r 或D ,E ,F ,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三、算法的概念 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 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

(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知识结构图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定从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千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万以内数加减进位算、退位算 3、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4、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分数的含义和产生的过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7、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不同。(二)教学难点: 1、万以内笔算中的进位与退位。 2、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 3、多位数乘一位数,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 4、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5、认识一个图形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 6、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规律。 三、解读教材,深研教材,改进教法,使学生在各方面

得到长足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2、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3、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两、三位数加减法。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5、初步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6、有条理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7、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事情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必修三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练习(P5) 1、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一个正实数r . 第二步,计算以r 为半径的圆的面积2 S r π=. 第三步,得到圆的面积S . 2、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 . 第二步,令1i =. 第三步,用i 除n ,等到余数r . 第四步,判断“0r =”是否成立. 若是,则i 是n 的因数;否则,i 不是n 的因数. 第五步,使i 的值增加1,仍用i 表示. 第六步,判断“i n >”是否成立. 若是,则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 练习(P19) 算法步骤:第一步,给定精确度d ,令1i =. i 位的不足近似值,赋给a 后第i 位的过剩近似值,赋给b . 第三步,计算55b a m =-. 第四步,若m d <,则得到5a ;否则,将i 的值增加1,仍用i 表示. 返回第二步. 第五步,输出5a .

程序框图:

习题1.1 A 组(P20) 1、下面是关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收费的问题. 为了加强居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制订了以下生活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未超过7 m 3时,每立方米收费1.0元,并加收0.2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超过7m 3的部分,每立方收费1.5元,并加收0.4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 设某户每月用水量为x m 3,应交纳水费y 元,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1.2,07 1.9 4.9,7x x y x x ≤≤?=? ->? 我们设计一个算法来求上述分段函数的值. 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用户每月用水量x . 第二步:判断输入的x 是否不超过7. 若是,则计算 1.2y x =; 若不是,则计算 1.9 4.9y x =-. 第三步:输出用户应交纳的水费y . 程序框图: 2、算法步骤:第一步,令i =1,S=0. 第二步:若i ≤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输出S. 第三步:计算S=S+i 2. 第四步:i = i +1,返回第二步. 程序框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师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 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 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以供教师参考。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 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 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基本相同;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 习小数乘法的必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 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 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 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 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 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 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 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 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 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 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 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 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 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 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 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罗平县腊山街道芦沟小学赵国平 一、本册教学内容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倍的认识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

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毫米以及时间单位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距离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时间长短的意识。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 算。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全册)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直接计算 第一步: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 第二步:计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 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第一步: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第二步:根据条件列出关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方程组; 第三步:解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三、算法的概念 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四、知识应用 例5:(课本第3页例1)(难点是由质数的定义判断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否为质数的基本方法) 练习1:(课本第4页练习2)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设计一个算法求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所有因数. 解:根据因数的定义,可设计出下面的一个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